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视觉的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23
1
作者 周兴林 蒋难得 +2 位作者 肖旺新 冉茂平 谢旭飞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6,共6页
为了弥补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测量方法的不足,融合断面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法,借助激光视觉前沿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激光视觉的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测量方法。基于三角法测量原理建立了激光视觉三维数学模型;根据测量需要提出了通用的图... 为了弥补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测量方法的不足,融合断面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法,借助激光视觉前沿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激光视觉的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测量方法。基于三角法测量原理建立了激光视觉三维数学模型;根据测量需要提出了通用的图像处理方法;采用断面MPD估算实现构造深度测量,并进行了铺砂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操作简单,设备价格适中,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测量数据三维直观,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激光视觉 构造深度 三维重构 图像处理
原文传递
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沥青路面纹理实时识别系统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嘉颖 黄晓明 +4 位作者 郑彬双 赵润民 刘修宇 曹青青 朱晟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3-980,共8页
为了实时获取沥青路面纹理信息并准确监测服役道路路面的抗滑性能,基于环形三相机近景摄影测量(CRP)技术提出并创建了一个获取沥青路面纹理信息的自动化近景摄影测量(ACRP)系统,实现了沥青路面表面纹理图像自动化采集及三维重建过程.首... 为了实时获取沥青路面纹理信息并准确监测服役道路路面的抗滑性能,基于环形三相机近景摄影测量(CRP)技术提出并创建了一个获取沥青路面纹理信息的自动化近景摄影测量(ACRP)系统,实现了沥青路面表面纹理图像自动化采集及三维重建过程.首先对采集的路表纹理图像进行数值化处理;其次,在基于MATLAB与Python联合编程的三维重建模块中重建具有表面纹理的沥青路面三维模型,并提取沥青路面表面高程数据;最后,在三维重建模块中进行路表纹理指标参数的运算,并采用铺砂法、激光扫描法进行沥青路面纹理现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平均构造深度与均方根粗糙度(RMSR)为路表纹理统计指标,ACRP系统获得的纹理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高效性,识别精度接近于0.02mm.ACRP系统提高了传统近景摄影测量的工作效率和精度,可为后续无人驾驶车辆安全制动提供实时、有效的路表抗滑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性能 自动化近景摄影测量系统 沥青路面纹理信息 平均构造深度 均方根粗糙度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磨损程度三维检测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郝雪丽 孙朝云 +2 位作者 沙爱民 李伟 呼延菊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67-1773,共7页
为了实现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磨损程度的自动检测,基于激光三角法实现了路面三维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结合刻槽三维数据的特点,通过数据插值技术和曲面拟合获取了刻槽区域的并行曲面,并建立了刻槽的三维空间模型,采用双重均值的方法实现了... 为了实现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磨损程度的自动检测,基于激光三角法实现了路面三维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结合刻槽三维数据的特点,通过数据插值技术和曲面拟合获取了刻槽区域的并行曲面,并建立了刻槽的三维空间模型,采用双重均值的方法实现了刻槽区域平均构造深度的计算。设计试验对三维检测方法和铺砂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三维检测方法比铺砂法有更好的稳定性;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绝对误差大部分集中在0.1 mm以内,且相关性高,从而证明了三维检测方法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用于刻槽区域磨损程度的自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槽磨损程度检测 三维检测 水泥混凝土路面 平均构造深度 并行曲面 双重均值
下载PDF
沥青路面表面纹理重构与构造深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阳恩慧 陈强 +3 位作者 李杰 狄海波 黄兵 邱延峻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3,共10页
为了实现通过调整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来获得期望的路面平均构造深度的目标,采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了AC、SMA、OGFC三种典型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纹理特征信息。通过邻域插值法对采样数据的异常值和离群值进行替换,并通过均... 为了实现通过调整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来获得期望的路面平均构造深度的目标,采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了AC、SMA、OGFC三种典型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纹理特征信息。通过邻域插值法对采样数据的异常值和离群值进行替换,并通过均值滤波对采样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后,三维重构了试样表面;在采用傅里叶变换得到重构表面频域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宏观纹理的波长对应的频率设计带通滤波器,从重构表面中分离并提取出了路面宏观纹理。应用蒙特卡罗算法计算了路面的平均构造深度,通过采用筛上质量比-粒径积同时考虑了混合料的粒径和筛孔通过率对平均构造深度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筛上质量比-粒径积与平均构造深度的预测模型,研究了混合料级配对沥青路面平均构造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均值滤波在去除噪声信号的同时也比较完整地保留了高程轮廓特征,三维重构的试样表面特征与原始表面特征一致;平均构造深度会受到级配曲线中除最大公称粒径外的其他粒径及筛孔通过率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3种模型建立了以各筛孔尺寸的筛上质量比-粒径积为自变量,平均构造深度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在0.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平均构造深度 蒙特卡罗算法 沥青路面 宏观纹理 级配曲线
原文传递
分形理论在路面表面构造测量中的运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袁燕 赖安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45-48,164,共5页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分形理论,提出一种路面表面构造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通过CCD相机获得路面表面构造图像,对图像二值图用合适阈值进行目标分割和边缘检测提取灰度等值线以进行分形分析,最后确定尺度独立的灰度等值线分维数(FDC)来表达...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分形理论,提出一种路面表面构造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通过CCD相机获得路面表面构造图像,对图像二值图用合适阈值进行目标分割和边缘检测提取灰度等值线以进行分形分析,最后确定尺度独立的灰度等值线分维数(FDC)来表达路面粗糙程度。试验研究了FDC和铺砂法的平均构造深度(MTD)的关系,发现FDC随MTD的增加递减,二者相关关系显著,文章分析了原因,认为FDC更能真实表达路面的粗糙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构造测量 分维数 数字图像处理 灰度等值线 平均构造深度
原文传递
军民合用机场混凝土道面表面特性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慧 刘佳玮 张忠陵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42,共4页
军航规范与民航规范的差异造成军民合用机场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分歧。针对水泥混凝土道面表面的设计和施工控制指标展开研究。从道面宏观和微观构造特征入手,结合现行规范分别讨论道面摩擦系数、纹理深度及平整度;从道面-胎摩擦系统出发... 军航规范与民航规范的差异造成军民合用机场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分歧。针对水泥混凝土道面表面的设计和施工控制指标展开研究。从道面宏观和微观构造特征入手,结合现行规范分别讨论道面摩擦系数、纹理深度及平整度;从道面-胎摩擦系统出发,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的回归公式对道面拉毛机理展开了分析;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积水宣泄能力和耐久性探讨道面刻槽机理;利用实际数据建立了刻槽前后平均纹理深度h1和h2与道面摩擦系数f之间的回归公式。研究发现:平均纹理深度相较于摆式摩擦仪更适合用于水泥混凝土道面的现场施工控制,并提出了军民合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表面的设计思路及施工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合用机场 水泥混凝土道面 表面特性 摩擦性能 刻槽 平均纹理深度
下载PDF
宏观形貌对沥青路面黏性滑水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邹逸文 陆阳 +2 位作者 肖刘路 黄晚清 曹明明 《交通科技》 2020年第5期56-61,共6页
为研究宏观构造对潮湿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引入宏观形貌概率正态分布模型,构建潮湿路面-车轮相互作用下的动水压力解析方程及数值解算方法;并将分布模型与现行的路面抗滑指标MTD相联系。在此基础上,以黏性动水压力为基本指标,分析... 为研究宏观构造对潮湿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引入宏观形貌概率正态分布模型,构建潮湿路面-车轮相互作用下的动水压力解析方程及数值解算方法;并将分布模型与现行的路面抗滑指标MTD相联系。在此基础上,以黏性动水压力为基本指标,分析潮湿工况下,AC-13、SMA-13及OGFC-13这3类路型的路面抗滑性能。计算表明,潮湿路面薄层水膜条件下的黏性滑水不完全等同于积水路面条件下的惯性滑水,其胎下动水压分布沿行驶方向显现出非线性变化的特征,且在胎面临近完全接触区边界附近达到峰值后迅速衰减;同时,黏性滑水产生的承载力随行驶速度呈线性增长。另一方面,黏性滑水产生的动水压力与水膜厚度和路面构造深度的比值相关:当路面水膜厚度h在0~3σ之间,动水压力明显随水膜增厚而减小、随构造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路面水膜厚度大于3σ或构造深度足够大时,水膜厚度和构造深度的影响将随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性能 路面形貌 水膜厚度 动水压力 宏观构造 平均构造深度
下载PDF
一种基于摄影测量的便携非接触式路面纹理检测方法
8
作者 普怡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6期72-76,96,共6页
道路抗滑性能与路面纹理形貌直接相关,采集分析路面纹理可有效预测道路的抗滑性。针对常规手工铺砂法测量效率较低且非接触检测设备价格昂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摄影测量三维重建技术的路面纹理检测方法。使用常规摄像装置拍摄检测区... 道路抗滑性能与路面纹理形貌直接相关,采集分析路面纹理可有效预测道路的抗滑性。针对常规手工铺砂法测量效率较低且非接触检测设备价格昂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摄影测量三维重建技术的路面纹理检测方法。使用常规摄像装置拍摄检测区域照片,通过开源算法OpenMVG重建出三维模型,并输入至Matlab软件中进行网格化处理和积分计算,最后与激光三角法建模和手持式三维成像建模方法对比。结果表明:三种非接触式检测方法中,激光三角法检测精度最高,摄影测量检测方式优于手持式三维成像。基于摄影测量检测的平均构造深度MTD(mean texture depth)与手工铺砂法的相关系数达到0.908 3,其能够经济、简单、有效地预测路面抗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抗滑 路面纹理 智能检测 摄影测量 三维重建 平均构造深度 手工铺砂法
下载PDF
构造深度在沥青混合料离析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光权 高国华 周进川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062-1066,共5页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离析。为了使用构造深度评价离析,用铺砂法随机测定新(街)—河(口)高速公路面层各层的构造深度,用核密度仪(PQI)测定铺砂点的密度;通过分析空隙率和构造深度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以满足施工...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离析。为了使用构造深度评价离析,用铺砂法随机测定新(街)—河(口)高速公路面层各层的构造深度,用核密度仪(PQI)测定铺砂点的密度;通过分析空隙率和构造深度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以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空隙率范围所对应的构造深度,用该构造深度与构造深度均值比的范围大小作为离析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深度 构造深度总体的均值 沥青路面 离析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