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骨大型缺损的个体化三维闭合式功能性重建 被引量:52
1
作者 孙坚 李军 +1 位作者 张志愿 邱蔚六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以CAD/CAM快速原型模型预成钛网支架,结合前臂皮瓣或串联腓骨肌瓣行闭合式上颌骨缺损三维重建的新方法。方法自2000年3月起,对10例上颌骨因肿瘤及外伤后缺损的病例,分别行上颌骨次全切除4例(II类缺损),全上颌骨切除6例(III... 目的介绍一种以CAD/CAM快速原型模型预成钛网支架,结合前臂皮瓣或串联腓骨肌瓣行闭合式上颌骨缺损三维重建的新方法。方法自2000年3月起,对10例上颌骨因肿瘤及外伤后缺损的病例,分别行上颌骨次全切除4例(II类缺损),全上颌骨切除6例(III类缺损)。术前均以三维CT及快速原型技术预成实体模型,并通过CAD/CAM将健侧上颌骨复制到患侧缺损处,在模型上精确塑形钛网。8例前臂皮瓣与2例前臂串联腓骨肌瓣覆盖钛网以重建上颌骨,关闭口鼻腔。结果10例上颌骨缺损病例经6~24个月随访观察,皮瓣除2例因术后放疗部分坏死外全部成活,面部外形满意。除1例于术后9个月眶外侧壁复发外,其余经CT或MRI检查证实,肿瘤未见复发。张口度2.5~4cm,进食时无食物从鼻腔返流。语言较为清晰,其清晰度经语音工作人员评定,术前术后趋于一致。其中6例钛网支架构筑外形的患者已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能进普食。经TekscanII牙合力测定仪术前术后对比研究,发现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原有的咬合力。3例上颌骨全切的病例修复术后6~12个月经鼻咽内窥镜检查,发现钛网内衬有正常软组织覆盖。结论我们设计的这种以CAD/CAM快速原型模型预成钛网支架、结合前臂皮瓣或串联腓骨肌瓣闭合式三维重建上颌骨缺损的新方法,使术后患者上颌骨外形和口腔功能令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大型缺损 钛网 前臂皮瓣 排骨肌瓣 快速原型技术 个体化三维闭合式功能重建
下载PDF
钛网与前臂游离皮瓣闭合式三维重建上颌骨缺损 被引量:20
2
作者 孙坚 李军 +2 位作者 张志愿 叶为民 何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钛网与前臂皮瓣对上颌骨缺损行闭合式三维重建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自 2 0 0 0 0 3起 ,我们对 10例上颌骨因肿瘤及外伤后缺损的病例 ,分别行上颌骨次全切除 7例 ,全上颌切除 3例 ,其中Ⅱ类缺损 7例 ,Ⅲ类缺损 3例。同期... 目的 :探讨应用钛网与前臂皮瓣对上颌骨缺损行闭合式三维重建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自 2 0 0 0 0 3起 ,我们对 10例上颌骨因肿瘤及外伤后缺损的病例 ,分别行上颌骨次全切除 7例 ,全上颌切除 3例 ,其中Ⅱ类缺损 7例 ,Ⅲ类缺损 3例。同期采用钛网支架对上颌骨各壁进行构筑 ,恢复其外形 ;并对暴露在口腔或鼻腔内的创面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行闭合式修复。结果 :10例上颌骨缺损的病例经 3~ 18个月随访观察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其中 3例上颌全切的病例 ,采用了前臂游离皮瓣折叠修复。恢复了鼻腔、腭部、上颌牙槽及牙弓的外形。经CT检查证实 ,肿瘤未见复发。张口度 2 .5~ 4cm ,进食时无食物从鼻腔返流 ,语言较为清晰 ,其中 3例钛网支架构筑的外形已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能进普食。 2例上颌骨全切的病例修复术后 6~ 12个月 ,经鼻咽内窥镜检查 ,可喜地发现钛网内衬有正常软组织覆盖。结论 :应用钛网支架构筑上颌骨缺损的外形 ,其上覆盖前臂桡侧游离皮瓣 ,此种闭合式三维重建上颌骨缺损的方法 ,经临床证实 ,术后基本恢复了上颌骨的外形和功能。该手术简便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 前臂游离皮瓣 闭合式三维重建 上颌骨缺损 颌面部肿瘤
下载PDF
颧种植体在上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2
3
作者 吴轶群 张志愿 +4 位作者 张志勇 孙坚 黄伟 胡永杰 张陈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评价颧种植体结合血管化骨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4例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患者,利用三维CT数据,借助CAD/CAM系统制作1∶1大小的解剖模型,术前测量相关参数并制作精确种植模板。术中采用血管化骨肌皮瓣和骨结合牙种植体修... 目的:评价颧种植体结合血管化骨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4例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患者,利用三维CT数据,借助CAD/CAM系统制作1∶1大小的解剖模型,术前测量相关参数并制作精确种植模板。术中采用血管化骨肌皮瓣和骨结合牙种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利用上颌骨和颧骨的测量数据,结合定位模板共植入6枚颧种植体和7枚牙种植体,颧种植体结合血管化骨瓣重建上颌骨的形态和功能。结果:利用血管化骨瓣重建4例患者的上颌牙弓形态,使面中1/3得以恢复;在术前设计和术中植入6枚颧种植体和7枚常规种植体时,应用解剖学模型和外科模板,使种植体精确定位。结论:上颌骨术后缺损,可采用颧种植体重建颧上颌支柱,恢复面中1/3的形态;使用血管化骨瓣结合颧种植体,提高了上颌骨缺损修复的效果;颧上颌支柱的恢复,使牙合的稳定得到了保证,从而有利于美观和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种植体 血管化骨瓣 上颌骨缺损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结合可塑形钛网在修复上颌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东 汪涛 +2 位作者 徐洲 赵颖影 王珮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可塑形的个体化钛网在修复上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因上颌骨良恶性肿瘤行上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或严重复合性外伤...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可塑形的个体化钛网在修复上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因上颌骨良恶性肿瘤行上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或严重复合性外伤后的获得性上颌骨缺损的患者共14例,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16~51岁。其中鳞状细胞癌2例;良性肿瘤7例,包括血管瘤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3例、骨囊肿2例和骨巨细胞瘤1例;复合性上颌骨外伤5例。根据术前薄层CT扫描数据,通过计算机建模数据传送至3D打印机,分别打印出原始状态和重塑后的上颌骨树脂模型。在患者的原始模型上,术前模拟肿瘤切除和上颌骨重建,在重塑的模型上塑形钛网,使其能恰当重建缺损的骨结构。术中将预制好的钛网植入缺损区域,将软组织瓣复位,分层缝合,术后局部加压包扎。术后通过临床和CT检查,评价患者颌面部外形、鼻腔功能及并发症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肿瘤病例均能在术前3D打印模型预测的范围内完整切除病灶,与外伤病例在清创后植入钛网一样,无需于术中再次对钛网进行塑形和修剪,钛网可完整覆盖缺损的骨面,周边贴合紧密,钛钉固定顺利,植入钛网坚固稳定。术后随访6~20个月,患者对面部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可塑形钛网应用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能精确恢复上颌骨骨性结构对于软组织的支撑,恢复面部形态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钛网 上颌骨缺损
原文传递
钛网在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阮土耿 黄林江 韩翔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 评估上颌骨骨缺损钛网修复的可靠性及其优越性。方法 对 14例上颌骨上颌窦前壁粉碎性骨折缺损行钛网成形修复固定。结果  14例患者骨折均达到Ⅰ期愈合。咬合关系基本恢复 ,外形满意。结论 上颌骨骨折伴缺损行钛网修复内固定 ,... 目的 评估上颌骨骨缺损钛网修复的可靠性及其优越性。方法 对 14例上颌骨上颌窦前壁粉碎性骨折缺损行钛网成形修复固定。结果  14例患者骨折均达到Ⅰ期愈合。咬合关系基本恢复 ,外形满意。结论 上颌骨骨折伴缺损行钛网修复内固定 ,疗效确切。钛网能随意修建成形 ,恢复上颌骨的基本形态 ,较普通小型钛板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钛网 修复
下载PDF
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语音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冯云枝 冯海兰 +1 位作者 吴汉江 李运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2-674,共3页
目的:评价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的语音康复效果。方法:测量21例上颌骨缺损患者不戴赝复体和戴赝复体1月后的语音清晰度和元音声学特点。结果:患者不戴赝复体时的语音清晰度平均为(23.2±7.4)%,戴赝复体1月后上升至(81.8±9.4)%(... 目的:评价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的语音康复效果。方法:测量21例上颌骨缺损患者不戴赝复体和戴赝复体1月后的语音清晰度和元音声学特点。结果:患者不戴赝复体时的语音清晰度平均为(23.2±7.4)%,戴赝复体1月后上升至(81.8±9.4)%(P<0.0001),戴赝复体与不戴赝复体相比,元音共振峰频率值有变化,其中发元音/i/时第二共振峰(F2)显著升高。结论:赝复体能明显改善上颌骨缺损患者的语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赝复体 语音清晰度 声学特点
下载PDF
带蒂颊脂垫衬里与颞肌筋膜瓣联合钛网重建上颌骨缺损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金光 李龙江 +2 位作者 李俊 陈海波 罗修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颊脂垫衬里与颞肌筋膜瓣联合钛网对上颌骨缺损行闭合式三维重建方法的可行性。方法11例上颌骨肿瘤患者,8例行上颌骨次全切除,其余3例行上颌骨全切除,术中同期应用带蒂颊脂垫衬里和颞肌筋膜瓣联合钛网构筑上颌骨各壁,恢...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颊脂垫衬里与颞肌筋膜瓣联合钛网对上颌骨缺损行闭合式三维重建方法的可行性。方法11例上颌骨肿瘤患者,8例行上颌骨次全切除,其余3例行上颌骨全切除,术中同期应用带蒂颊脂垫衬里和颞肌筋膜瓣联合钛网构筑上颌骨各壁,恢复上颌骨外形。结果所有病例组织瓣全部成活,带蒂颊脂垫瓣和颞肌筋膜瓣术后4—6周上皮化,恢复鼻腔、腭部、牙槽及牙弓外形。张口度2.5—4cm,进食时无食物从鼻腔返流,发音恢复良好,对面容外形修复效果较满意。3例上颌骨全切除的患者术后随访无复视。结论采用带蒂颊脂垫衬里与颞肌筋膜瓣联合钛网闭合式重建上颌骨缺损的方法,可恢复患者的外形和功能,术式简单适用、风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重建外科手术 带蒂颊脂垫瓣 颢肌筋膜瓣 钛网
下载PDF
充气式硅橡胶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良建 黄冬梅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建立充气式硅橡胶赝复体的制备方法,探讨其在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单侧上颌骨缺损且张口不受限患者,采用分层法获取缺损区模型,对单侧上颌骨缺损伴张口受限的患者,采用螺旋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上颌... 目的:建立充气式硅橡胶赝复体的制备方法,探讨其在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单侧上颌骨缺损且张口不受限患者,采用分层法获取缺损区模型,对单侧上颌骨缺损伴张口受限的患者,采用螺旋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上颌骨缺损区三维实体模型,再采用高温硫化法制备医用硅橡胶赝复体外囊,改良软组织扩张器为内囊,采用磁性固位体连接赝复体与义齿。结果:14例上颌骨缺损修复,其中8例为单侧上颌骨缺损且张口不受限患者,6例为单侧上颌骨缺损伴中度张口受限患者,4例张口不受限患者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赝复体修复,其余均采用充气式硅橡胶赝复体修复,戴用赝复体1个月后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并随访1-3年,硅橡胶赝复体均固位良好,面部外形、语音和咀嚼功能均恢复良好,取戴方便,软硬组织面均无红肿糜烂。结论:充气式硅橡胶赝复体是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单侧上颌骨缺损伴中度张口受限患者常规赝复体固位不良及取戴不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赝复体 硅橡胶 修复
下载PDF
上颌窦癌上颌骨全切除后更换永久性赝复体的语音效果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吕佳佳 丁晓旭 +4 位作者 姜菲菲 胡玥 卢利 姜学钧 阎艾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834-1838,共5页
目的:探讨佩戴永久性赝复体的时机,评价永久性赝复体的语音修复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上颌窦癌行上颌骨全切术后生存1年以上赝复体18例,13例在术后6个月重新取模更换... 目的:探讨佩戴永久性赝复体的时机,评价永久性赝复体的语音修复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上颌窦癌行上颌骨全切术后生存1年以上赝复体18例,13例在术后6个月重新取模更换永久性赝复体,其余5例不要求更换。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分别进行语音清晰度、面容方面对比观察。采用SPSS 13.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13例患者术后6个月佩戴即刻赝复体语音清晰度为(91.21±1.13)%,术后6个月全部更换永久性赝复体,佩戴后语音清晰度在(95.00±1.78)%,经t检验,P<0.05。术后1年13例更换永久性赝复体的患者面容方面和6个月中空充填式赝复体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窦癌行上颌骨全切除后6个月面容及术腔愈合稳定,可更换永久性赝复体。重新取模制作的纯钛永久性赝复体较中空充填式即刻赝复体,使术腔封闭更紧密、重量更轻、患者感觉美观舒适,语言清晰度更清晰,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赝复体 语音清晰度 面部缺损 上颌窦癌
下载PDF
硅橡胶外衬即刻阻塞器在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林 石连水 章福保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0-861,共2页
选择11例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n=4)和试验组B(n=7),对A组患者采用聚甲基丙烯酸酯制作传统硬质阻塞器,对B组患者采用在硬质阻塞器组织面衬垫硅橡胶制作即刻阻塞器。1个月后复诊分别从患者满意度、口鼻腔封闭密合度、语音... 选择11例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n=4)和试验组B(n=7),对A组患者采用聚甲基丙烯酸酯制作传统硬质阻塞器,对B组患者采用在硬质阻塞器组织面衬垫硅橡胶制作即刻阻塞器。1个月后复诊分别从患者满意度、口鼻腔封闭密合度、语音清晰度方面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B组在上述三方面均优于A组,提高了上颌骨缺损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阻塞器 赝复体 硅橡胶 软衬材料
下载PDF
半侧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固位方案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敏 王冬梅 +2 位作者 王明一 曲行舟 张陈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4-489,共6页
目的对3种单侧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方式——卡环固位、一根/两根颧种植与卡环联合固位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基于CT扫描数据建立正常人颅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分析3种重建模型中上颌复合体的应力分布,综合比较赝... 目的对3种单侧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方式——卡环固位、一根/两根颧种植与卡环联合固位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基于CT扫描数据建立正常人颅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分析3种重建模型中上颌复合体的应力分布,综合比较赝复体、基牙、卡环、种植体、颧骨的应力水平。结果单一的卡环固位,基牙应力峰值达130.7 MPa,赝复体产生位移4.439 mm,卡环应力峰值达452.4 MPa,健侧眶缘应力为23.32 MPa;加入一根颧种植后,卡环应力减小至118.1 MPa,基牙应力峰值为31.12 MPa,健侧眶缘应力仅为5.387 MPa。两根颧种植体固位方式下,颧骨应力由66.11 MPa减小到48.12 MPa;颧种植体上的最大应力也由500.2 MPa降至313.8 MPa。结论颧种植与卡环联合固位,颌面骨骼应力分布更符合咬合力传导规律。研究结果将为人体上颌单侧缺损重建方案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上颌骨缺损 固位 赝复体 应力分布
下载PDF
应用赝复体修复上颌牙列缺损伴上颌骨缺损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琳 柳茹月 +3 位作者 吴婷 庞湃 孙长伏 张忠提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750-752,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赝复体修复上颌牙列缺损伴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单侧上颌骨并需赝复体修复患者16例。比较患者赝复体修复前和赝复体修复后2... 目的评价应用赝复体修复上颌牙列缺损伴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单侧上颌骨并需赝复体修复患者16例。比较患者赝复体修复前和赝复体修复后2个月的咀嚼效率,并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UW-QOL)评价患者赝复体修复后2个月的生存质量。结果赝复体修复前和赝复体修复后2个月患者的咀嚼效率分别为(52.5±10.5)%和(69.8±11.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1,P<0.05)。经UW-QOL评价发现,患者对各项评分均较高,其中疼痛为(89.1±12.8)分,吞咽为(87.5±15.8)分,咀嚼为(84.4±18.0)分,这三项的患者主观感受更好。结论应用赝复体修复上颌牙列缺损伴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赝复体 咀嚼效率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3D打印个性化钛网结合游离皮瓣修复上颌缺损的探索 被引量:7
13
作者 羊书勇 郑维银 +5 位作者 李晨军 李浩 鄢兰元 卢艳鹏 米增媛 张薏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总结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钛网修复体,并结合游离皮瓣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的经验,对这一方法的用途、应用方法、成败因素等加以分析。方法 2013年1~12月,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钛网修复体,结合血管吻合游离皮瓣修复复杂... 目的总结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钛网修复体,并结合游离皮瓣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的经验,对这一方法的用途、应用方法、成败因素等加以分析。方法 2013年1~12月,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钛网修复体,结合血管吻合游离皮瓣修复复杂的上颌组织缺损12例,所有病例均为即刻修复。结果 12例病例均修复成功,外形良好。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预制个性化钛网修复体,结合游离皮瓣修复上颌组织缺损,是一条合理有效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上颌 缺损 游离皮瓣 修复
下载PDF
前臂皮瓣联合钛网和颊脂垫修复口腔癌术后的上颌骨缺损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森林 孟昭业 +3 位作者 曹罡 董震 刘锐 杨震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584-586,共3页
目的观察前臂皮瓣联合钛网和颊脂垫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例上颌牙龈癌和1例腭部腺样囊性癌分别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遗留的缺损用4 cm×5 cm^5 cm×7 cm大小的前臂皮瓣联合钛网和颊脂垫修复。其中钛网用于... 目的观察前臂皮瓣联合钛网和颊脂垫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例上颌牙龈癌和1例腭部腺样囊性癌分别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遗留的缺损用4 cm×5 cm^5 cm×7 cm大小的前臂皮瓣联合钛网和颊脂垫修复。其中钛网用于恢复上颌骨前外侧面、牙槽突和腭部形态,前臂皮瓣用于修复腭部口腔面黏膜缺损,颊脂垫用于修复腭部鼻腔面黏膜缺损。术后通过临床检查及CT和鼻内窥镜检查评价其效果。结果随访1~3年,肿瘤无复发,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面部外形及牙槽突和腭部形态恢复良好,鼻腔面钛网被软组织覆盖,佩戴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牙后,语言和进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前臂皮瓣联合钛网和颊脂垫修复上颌骨缺损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钛网 前臂皮瓣 颊脂垫
下载PDF
上颌骨缺损的语音清晰度及影响因素的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元瑾 刘曙光 林祥长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评价上颌骨切除术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情况以及影响语音清晰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因肿瘤行上颌骨切除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空上颌赝复体修复缺损部分,用主观语音清晰度测试法,测试患者戴赝复体前后的语音清晰度值SI,并... 目的:评价上颌骨切除术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情况以及影响语音清晰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因肿瘤行上颌骨切除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空上颌赝复体修复缺损部分,用主观语音清晰度测试法,测试患者戴赝复体前后的语音清晰度值SI,并分析下列因素对其语音清晰度的影响:(1)口腔与鼻腔相通情况;(2)硬腭切除范围;(3)软腭缺损情况;(4)口内余留基牙。结果:36例患者未戴入赝复体时的SI均值为41.3±10.6%,戴入赝复体的SI均值为89.6±7.7%,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口鼻腔穿通情况对未戴用赝复体患者的SI值有显著的影响(P<0.01);软腭缺损对戴用赝复体后的SI值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口鼻腔穿通是影响戴赝复体前语音清晰度的因素之一,软腭缺损是影响戴赝复体后语音清晰度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赝复体 语音功能 语音清晰度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用于钛网修复全上颌骨缺损6例报道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秉尧 曹罡 +3 位作者 董震 陈伟 徐金科 张森林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个体化钛网在修复全上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因上颌骨肿瘤拟进行上颌骨全切除的患者。根据术前CT扫描数据.应用镜像和反求及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出患侧上颌骨的树脂模型:在此模型上对... 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个体化钛网在修复全上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因上颌骨肿瘤拟进行上颌骨全切除的患者。根据术前CT扫描数据.应用镜像和反求及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出患侧上颌骨的树脂模型:在此模型上对钛网进行塑形,制备出个体化钛网。采用Weber—Fergusson切口和上颌牙龈缘切口进行上颌骨全切除后.将个体化钛网植入缺损区.严密缝合面部和牙龈伤口。通过临床和CT检查,评价其颌面部外形与功能、眼球突度和眼眶容积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预弯的钛网不需要术中再次塑形和修剪.植入的钛网与缺损周边骨床贴合紧密。术后随访4~12个月,经临床和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颌面部外形恢复良好.两侧对称;无眼球内陷和复视,患侧眼眶容积和眼球突度与健侧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2例开口轻度受限,1例上颌牙槽突部钛网小部分外露,均为术后放疗患者。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预成型的钛网适用于全上颌骨缺损的修复,能精确恢复眼眶的解剖形态和容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钛网 上颌骨缺损
下载PDF
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对上颌骨缺损患者口腔功能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卫红 郑东翔 +1 位作者 潘巨利 黄欣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接受修复早期序列治疗的上颌骨缺损患者与口腔功能相关的生存质量。方法:修复序列治疗方法:术前预制腭护板(术中戴入口内),术后3周用自凝树脂材料在腭护板上,于患者口内直接形成临时阻塞器,术后12周为患者设计制作支架开敞式... 目的:观察接受修复早期序列治疗的上颌骨缺损患者与口腔功能相关的生存质量。方法:修复序列治疗方法:术前预制腭护板(术中戴入口内),术后3周用自凝树脂材料在腭护板上,于患者口内直接形成临时阻塞器,术后12周为患者设计制作支架开敞式永久阻塞器。观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9名患者对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结果,该问卷主要由5个长100单位的可视量表组成,分别在术后2周,4周和15周三个时间点让患者对自身的语言质量、进餐质量、面容恢复质量、社交质量和总体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在表的相应位置划线。对这些数值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在2周、4周、15周语言表达质量的平均值分别40.0,85.6,93.3;进餐质量分别为23.3,56.1,69.4;面容恢复质量为22.8,52.2,70.0;社交质量分别为21.7,72.2,95.6;总体生活质量分别为26.7,60.6,80.6。每一指标在不同时间点之间的数值经统计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早期修复序列治疗可以阶梯式地改善上颌缺损患者术后早期的口腔功能相关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修复序列治疗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颏下岛状皮瓣在修复上颌骨ClassⅡb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靳能皓 南欣荣 +1 位作者 闫星泉 翟沁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上颌骨低度恶性肿瘤术后ClassⅡb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上颌骨低度恶性肿瘤术后ClassⅡb类缺损病例9例(男4例,女5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低度恶性肿瘤。行上颌骨次全切除... 目的:探讨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上颌骨低度恶性肿瘤术后ClassⅡb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上颌骨低度恶性肿瘤术后ClassⅡb类缺损病例9例(男4例,女5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低度恶性肿瘤。行上颌骨次全切除后制备颏下岛状皮瓣行同期整复。结果:皮瓣长约为5.0~7.0 cm、宽约为3.0~4.0 cm,血管蒂平均长度为6.3 cm(5.0~7.5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心端坏死约1/5,经修剪换药后愈合。术后3个月复诊患者语音、张口及吞咽功能良好。术后随访2~3年,无原发灶复发及颈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于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及肿瘤范围未过腭中缝的上颌骨低度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上颌骨后份缺损(ClassⅡb缺损)可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血管蒂长度足够,皮瓣大小及厚度合适,手术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皮瓣 上颌骨缺损 上颌骨低度恶性肿瘤 修复重建
下载PDF
预成钛网结合颊脂垫瓣和自体植骨修复上颌骨缺损 被引量:5
19
作者 严君烈 陈关福 +4 位作者 刘雁鸣 章伟敏 赵嵩 蒋晨 陈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以钛网支架结合带蒂颊脂垫瓣和自体植骨移植,行上颌骨缺损个体化三维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1年5月迄今,对16例上颌骨因肿瘤及外伤后缺损者,分别以三维CT及快速原型技术预成实体模型,通过CAD/CAM将健侧上颌骨复制到患侧... 目的介绍一种以钛网支架结合带蒂颊脂垫瓣和自体植骨移植,行上颌骨缺损个体化三维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1年5月迄今,对16例上颌骨因肿瘤及外伤后缺损者,分别以三维CT及快速原型技术预成实体模型,通过CAD/CAM将健侧上颌骨复制到患侧缺损部位,在模型上塑形精确钛网,结合带蒂颊脂垫瓣内衬钛网内侧,行自体植骨以重建上颌骨形态和功能。结果16例上颌骨缺损于修复术后6-36个月随访观察,创口均一期愈合,面部轮廓对称,进食时无食物从鼻腔返流。16例中8例钛网支架结合带蒂颊脂垫瓣移植并行自体植骨上颌骨缺损重建者,已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能进普食,语言清晰,活动义齿修复功能良好。3例上颌骨功能性重建术后5-12个月经鼻咽内窥镜检查,发现钛网内衬有正常软组织覆盖。结论本手术方法使术后患者上颌骨外形和口腔功能得到改善,且将带蒂颊脂垫植入上颌窦黏膜与钛网之间,避免了移植物的暴露,血管化的颊脂垫不仅有助于自体骨与钛网支架较好的结合,同时能恢复部分上颌窦的正常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钛网 颊脂垫瓣 移植 自体植骨
原文传递
软衬式赝复体在一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元瑾 林祥长 翁小玲 《广东牙病防治》 2008年第8期342-344,共3页
目的评价软衬材料在一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6例一侧上颌骨缺损患者,每例患者同时制作软衬式阻塞器修复体和传统硬质树脂阻塞器修复体各1副,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修复体的固位稳定性、口鼻腔封闭作用... 目的评价软衬材料在一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6例一侧上颌骨缺损患者,每例患者同时制作软衬式阻塞器修复体和传统硬质树脂阻塞器修复体各1副,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修复体的固位稳定性、口鼻腔封闭作用及语音清晰度等方面有无差别。结果试验组修复体在固位稳定性、口鼻腔封闭作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修复体,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语音清晰度分别为(90.4±6.7)%和(84.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软衬材料应用于一侧上颌骨缺损早期修复,能在术后早期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增加修复体的固位稳定性,改善语音清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软衬材料 赝复体 语音清晰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