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颜冬 施雨佳 +3 位作者 葛悦 包涵 谢宁 朱宪春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27-630,63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及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76例正在进行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以PP平面为参考平面,在正中矢状面上定义以下三个测量水平,此三个水平均与PP平面平行。N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及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76例正在进行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以PP平面为参考平面,在正中矢状面上定义以下三个测量水平,此三个水平均与PP平面平行。N水平:鼻腭孔高度水平;R水平:上颌中切牙牙根根尖高度水平;I水平:切牙孔高度水平。定义以下测量项目:N水平切牙管唇侧牙槽骨板厚度(NT);R水平切牙管唇侧牙槽骨板厚度(RT);I水平切牙管唇侧牙槽骨板厚度(IT)。N水平切牙管宽度(NW);R水平切牙管宽度(RW);I水平切牙管宽度(IW);上颌中切牙根尖距离(R-R);R水平UR1到切牙管距离(RRD);R水平UL1到切牙管距离(RLD);I水平UR1到切牙管距离(IRD);I水平UL1到切牙管距离(ILD)。在CBCT图像上对以上指标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RD大于IRD;RLD大于ILD,有统计学差异(P<0.05)。RRD与RLD;IRD与ILD,无统计学差异(P>0.05)。NW小于RW;RW小于IW,有统计学差异(P<0.05)。NT大于RT,有统计学差异(P<0.05);NT与IT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RT与IT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U1根尖至切牙管平均距离仅为3.5 mm;U1在I水平牙根至切牙管平均距离仅为2.4 mm,应注意在上颌前牙内收时有可能导致牙根根尖及牙根舌侧面的吸收。并且当上颌前牙内收尤其配合压低移动时,应注意有可能造成牙根近中邻面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牙管 上颌中切牙 上前牙内收 CBCT
下载PDF
转矩作用对微植体矫治力系内收上前牙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磊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研究转矩力的作用对于微植体矫治力系内收上前牙的影响。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和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微植体矫治力系的有限元模型,并在该模型上计算分析有无转矩及转矩作用区域对中切牙和侧切牙移动趋势的影响。结果不加转矩时,中... 目的研究转矩力的作用对于微植体矫治力系内收上前牙的影响。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和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微植体矫治力系的有限元模型,并在该模型上计算分析有无转矩及转矩作用区域对中切牙和侧切牙移动趋势的影响。结果不加转矩时,中切牙和侧切牙都表现出舌向倾斜的趋势。在100g·cm转矩力的作用下,随着转矩作用区域的增大,中切牙的唇向移动趋势逐渐减小,侧切牙由舌向移动逐渐转为唇向移动。结论转矩能够有效改变牙齿的移动方式,如果转矩从中切牙之间开始向两侧远中方向逐渐减少,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矩 内收上前牙 微植体 有限元
下载PDF
片段隐形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内收上前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金丽飞 黄一慧 +1 位作者 弓国梁 林新平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432-437,共6页
目的评估片段隐形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矫治前突患者时对上前牙垂直向和转矩方面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12例双牙槽前突患者,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颌前牙矢状向与垂直向的变化值,以及模型上的转矩变化值,使用SPSS 20.0软件... 目的评估片段隐形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矫治前突患者时对上前牙垂直向和转矩方面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12例双牙槽前突患者,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颌前牙矢状向与垂直向的变化值,以及模型上的转矩变化值,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上切牙切缘至腭平面距离U1E-PP增加0.78 mm,上切牙根尖点至腭平面距离U1AP-PP减小0.29 mm,上切牙阻抗中心至腭平面距离U1CR-PP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切牙阻抗中心的位置基本不变;治疗后的上前牙转矩值减少,尖牙出现直立趋势。结论片段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前突患者对其上前牙的垂直向和转矩控制较好,总体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期间充分发挥了隐形、美观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 隐形矫治 内收上前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