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制京师”——大云山西汉王陵形制初识 被引量:6
1
作者 焦南峰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80,共7页
从陵园、封土、墓穴、外藏坑、祔葬墓、陪葬墓、道路等七个形制要素,对大云山西汉江都王王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大云山王陵与汉代帝陵属于同一陵墓制度,但等级较帝陵稍低。此外,其与帝陵形制上的区别,也是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综合... 从陵园、封土、墓穴、外藏坑、祔葬墓、陪葬墓、道路等七个形制要素,对大云山西汉江都王王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大云山王陵与汉代帝陵属于同一陵墓制度,但等级较帝陵稍低。此外,其与帝陵形制上的区别,也是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云山 西汉 王陵 帝陵 形制
原文传递
汉阳陵帝陵陵园外藏坑出土的动物骨骼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胡松梅 杨武站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10,119,120,F0003,共10页
汉景帝阳陵帝陵陵园内封土东侧外藏坑K16、K14及盗洞67中出土的动物骨骼共计18个属种29个个体,其中海洋性动物螺和蛤共计4个种12个个体,是这批动物骨骼的一大显著特征。海相动物的出现对外藏坑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结合动物... 汉景帝阳陵帝陵陵园内封土东侧外藏坑K16、K14及盗洞67中出土的动物骨骼共计18个属种29个个体,其中海洋性动物螺和蛤共计4个种12个个体,是这批动物骨骼的一大显著特征。海相动物的出现对外藏坑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结合动物骨骼标本及古文献资料对汉景帝阳陵周边环境做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汉景帝阳陵帝陵 外藏坑 动物骨骼
下载PDF
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的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培琴 明洁 +3 位作者 张舒瑶 余仲东 贺虹 唐光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4,共11页
【目的】明确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的病原菌及其培养特性,筛选对该病害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黄帝陵古柏群的保护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从采集的侧柏叶枯病叶中分离病菌,通过回接试验和柯赫氏法则,证明分离物是否为引起... 【目的】明确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的病原菌及其培养特性,筛选对该病害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黄帝陵古柏群的保护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从采集的侧柏叶枯病叶中分离病菌,通过回接试验和柯赫氏法则,证明分离物是否为引起侧柏叶枯病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采用带毒平板法和田间试验筛选对黄帝陵侧柏叶枯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结果】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病原菌为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芍药生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aeoniicola),这2种病原菌可单独侵染,也可共同复合侵染。互隔交链孢和芍药生拟盘多毛孢在黄豆(SA)培养基和马铃薯蔗糖琼脂(PS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均较高。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对互隔交链孢和芍药生拟盘多毛孢抑菌活性较高,其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1.13和1.38 mg/L;咪鲜胺次之,其EC_(50)分别为1.58和1.44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和25%咪鲜胺乳油3 000倍液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效最佳,喷药4次后其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结论】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由互隔交链孢(A.alternata)和芍药生拟盘多毛孢(P.paeoniicola)单独或共同侵染引起,为弱寄生菌,这2种病原菌均在SA和PSA培养基生长良好;侧柏为芍药生拟盘多毛孢(P.paeoniicola)的新寄主;戊唑醇和咪鲜胺对黄帝陵侧柏叶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陵侧柏 叶枯病 病原鉴定 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中华始祖旅游地的网络舆情分析——黄帝陵、炎帝陵、舜帝陵网络舆情特征及其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春晓 佘白连 《旅游研究》 2015年第3期53-57,共5页
对始祖旅游的网络舆情的定量研究,能更好地指导始祖旅游地的建设和管理决策。文章选取炎帝陵、黄帝陵和舜帝陵景区这三个广被认可的始祖旅游地,通过整理网络文本,提炼出高频词汇,析出游客对其各项内容的评价。总结出旅游者对始祖旅游总... 对始祖旅游的网络舆情的定量研究,能更好地指导始祖旅游地的建设和管理决策。文章选取炎帝陵、黄帝陵和舜帝陵景区这三个广被认可的始祖旅游地,通过整理网络文本,提炼出高频词汇,析出游客对其各项内容的评价。总结出旅游者对始祖旅游总体评价较高;对始祖旅游地的自然风景较满意;始祖旅游地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休闲等功能;始祖旅游地文化旅游开发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结论。因此,始祖旅游地需塑造独特体验、建设经典品牌,深挖人文内涵、丰富旅游精品,开发研学旅游、扩展旅游市场,整合宣传资源、构建营销系统,实现景区合作、提升旅游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祖旅游 网络舆情 炎帝陵 黄帝陵 舜帝陵
下载PDF
略论南京上坊镇石马冲、栖霞山狮子冲两处南朝陵墓石兽遗存的墓主考订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晓春 《南方文物》 2013年第2期49-53,共5页
南京现存上坊镇石马冲、栖霞山西南狮子冲两处石兽遗存的墓主问题多有不同意见,就《建康实录》、《元和郡县图志》、《六朝事迹编类》、《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等文献有关梁昭明太子陵、陈武帝万安陵、陈文帝永宁陵的地理位... 南京现存上坊镇石马冲、栖霞山西南狮子冲两处石兽遗存的墓主问题多有不同意见,就《建康实录》、《元和郡县图志》、《六朝事迹编类》、《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等文献有关梁昭明太子陵、陈武帝万安陵、陈文帝永宁陵的地理位置的记载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认识:陈武帝万安陵在上元县东南今方山西北一带,特别是根据《六朝事迹编类》的记载,石马冲石兽为陈武帝万安陵之说有相当的可能性;狮子冲石兽为陈文帝陵的看法,从地理位置和石兽风格两方面看都是符合的;至于昭明太子陵,虽然文献记载的地理位置很不一致,但大致可以从尧化门内数里和栖霞山旁两个位置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昭明太子陵 陈武帝万安陵 陈文帝永宁陵 墓主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园出土青铜水禽泥芯的初步科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邵安定 梅建军 +2 位作者 杨军昌 陈坤龙 孙伟刚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80,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揭示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的工艺特征,本文利用多种分析手段对采自8件青铜水禽的17个泥芯样品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虽然青铜水禽泥芯在材质上大体相似,均由黏土基体、粉砂、砂粒以及植物添加物组成,但... 为了进一步揭示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的工艺特征,本文利用多种分析手段对采自8件青铜水禽的17个泥芯样品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虽然青铜水禽泥芯在材质上大体相似,均由黏土基体、粉砂、砂粒以及植物添加物组成,但不同水禽、同一水禽不同部位的泥芯应该使用了不同的泥料。而且,水禽泥芯在微量元素上明显有别于秦始皇帝陵园周边的土壤,初步认为水禽的制作地点并非秦陵地区。由于现有资料的欠缺,对青铜水禽铜矿矿料来源以及生产地点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园 青铜水禽 泥芯 科学分析
下载PDF
把黄帝陵打造成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宝泉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6-39,共4页
寻根祭祖是任何一个成熟民族、优秀民族必不可少的伟大的精神盛典,黄陵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高度重视和全方位加强黄帝陵的建设,对强化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创造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寻根祭祖是任何一个成熟民族、优秀民族必不可少的伟大的精神盛典,黄陵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高度重视和全方位加强黄帝陵的建设,对强化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创造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具有重大意义。要挖掘黄帝文化的品牌价值,加强黄帝文化产品的深度开发,加快黄陵的特色城市建设,打造"华夏祭祖"的权威品牌,加强宣传和营销,真正把黄陵打造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圣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陵 寻根祭祖 精神盛典 民族圣地
下载PDF
明祖陵神道石刻二期保护的修复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陶保成 杨毅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3,共5页
明祖陵神道石刻自1981年首次进行了基础性的整修,2002年又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石刻修复,完成了对30尊神道石刻实施残缺补配、裂隙灌浆、表面封护的修复工程。还提出了石刻修复中补配材料是否需做旧的问题。
关键词 明祖陵 石刻修复 缺损补配 灌浆 防风化
下载PDF
更始帝陵当浮出
9
作者 王学理 《唐都学刊》 2013年第6期57-61,共5页
上双寨村地势隆起,实际是人为的夯土堆积。当地人传为"周幽王宠褒姒修的梳妆台",有学者断定为汉元帝后傅昭仪之墓。前说系民间传闻,不可靠;后说与史书记载和考古探测有距离。对引文《水经注》加以梳理辨证,并结合刘玄死葬的... 上双寨村地势隆起,实际是人为的夯土堆积。当地人传为"周幽王宠褒姒修的梳妆台",有学者断定为汉元帝后傅昭仪之墓。前说系民间传闻,不可靠;后说与史书记载和考古探测有距离。对引文《水经注》加以梳理辨证,并结合刘玄死葬的历史背景分析,此间是更始皇帝陵墓的所在更符合实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背梅花紫金城 霸城县 恭王庙 更始帝冢 刘玄
下载PDF
邙洛墓志确立洛邑、长陵与回洛仓遗址地望
10
作者 宫万琳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89,98,共4页
邙洛墓志结合考古发掘及文献记载,洛邑成周遗址应在洛阳老城至瀍河两岸,只是城圈尚未找到。今孟津官庄村东小冢出土北魏文昭皇太后山陵志,确定小冢东南毗邻的大冢,即孝文帝长陵。隋唐墓志所谓的"故仓",实指隋唐东都城外北侧... 邙洛墓志结合考古发掘及文献记载,洛邑成周遗址应在洛阳老城至瀍河两岸,只是城圈尚未找到。今孟津官庄村东小冢出土北魏文昭皇太后山陵志,确定小冢东南毗邻的大冢,即孝文帝长陵。隋唐墓志所谓的"故仓",实指隋唐东都城外北侧回洛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洛邑成周 孝文长陵 回洛仓
原文传递
东周君主陵墓对“地下宫殿”的视觉表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晓达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7-105,共9页
通过"视觉"图像为国君的灵魂在地下世界安宅立家,以使其长久永生。这一传统在东周时期已经比较成熟。无论是春秋时期楚国大臣鬻拳葬楚文王于地宫等文献信息,还是湖北随县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抑或是陕西凤翔出土的春秋晚期秦... 通过"视觉"图像为国君的灵魂在地下世界安宅立家,以使其长久永生。这一传统在东周时期已经比较成熟。无论是春秋时期楚国大臣鬻拳葬楚文王于地宫等文献信息,还是湖北随县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抑或是陕西凤翔出土的春秋晚期秦雍都一号陵园1号大墓,其所呈现的为死者营造"地下宫殿"的主题都是较为明显的。此种图像表现也直接对秦汉时代帝王陵墓的营造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 君主陵墓 “视觉”图像 思想 “地下宫殿”
下载PDF
礼制规范视域下唐代陵户的设置
12
作者 吴树国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159,共8页
唐代陵户设置既存于法,又寓于礼,在一定程度上是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唐代前期陵户设置严格区分帝陵、追封的帝陵、先代帝陵、太子陵以及亲王墓、公主墓等,每一等级通常都有具体标准。这些礼制规范在唐后期也基本得到因循,但陵户设置上... 唐代陵户设置既存于法,又寓于礼,在一定程度上是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唐代前期陵户设置严格区分帝陵、追封的帝陵、先代帝陵、太子陵以及亲王墓、公主墓等,每一等级通常都有具体标准。这些礼制规范在唐后期也基本得到因循,但陵户设置上的尊崇逾制在有唐一代经常出现。唐代陵户设置的等级差别和变化反映出唐代礼制与政治的紧密关联。一方面,其等级差别是唐代政治地位和尊卑等级的体现,其调整变化则鲜明地带有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特点。另一方面,唐代陵户设置在唐后期乃至五代宋初的因循说明,礼制在为中国古代政治统治提供统治依据、提高君主地位以及调节各阶层政治关系上不可或缺。不过,唐代统治者在陵户设置上也经常有任情之举,这反映出君主凌驾于礼制规范之上的特殊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户 帝陵 礼制 唐代
下载PDF
对陕西帝王陵墓开挖与否的思考
13
作者 宋菁菁 《山西建筑》 2005年第11期142-143,共2页
针对有关是否发掘保存尚好的陕西帝王陵寝的争论,本着“文物的‘用’更应该是永久的用”的宗旨,分析了除技术条件外,我国在文化层面上同样不具备开发条件的现状,从而阐明了不主张主动开发的观点。
关键词 帝王陵墓 保护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世界遗产旅游地游客感知评价研究-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景区为例 被引量:37
14
作者 白丹 马耀峰 刘军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8-203,共6页
以"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为研究对象,基于游客网络点评内容,获取开放式语句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游客点评资料进行归纳式感知提取分析,并从历时性视角建构秦始皇陵兵马俑景区游客感知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经过编码分析... 以"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为研究对象,基于游客网络点评内容,获取开放式语句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游客点评资料进行归纳式感知提取分析,并从历时性视角建构秦始皇陵兵马俑景区游客感知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经过编码分析,提取出秦始皇陵兵马俑景区游客感知评价的32个初步范畴,并总结归纳为5个主范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出游客积极感知与消极感知评价;2)秦始皇陵兵马俑景区的游客感知评价由出游期望、出游行为、旅游吸引物体验、配套设施与服务体验及游后评价五个维度共同作用、交互影响构成;3)出游期望、出游行为是构成游客感知的前提条件;旅游吸引物体验、配套设施与服务体验是影响游客感知评价的关键性因素;4)游后评价是感知的最终结果,其中期望差异、情感涉入和行为意图又会刺激并促使游客产生新的出行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 扎根理论 世界遗产 秦始皇陵兵马俑
原文传递
秦始皇帝陵的外藏系统 被引量:32
15
作者 段清波 张颖岚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7-74,共8页
秦始皇帝陵园的陪葬坑在空间上可分4个层次,即地宫之内各层台阶上的陪葬坑、封土内及地宫外封土下的陪葬坑、陵园内外城之间的陪葬坑以及陵园之外的陪葬坑。它们构成秦始皇帝陵园的外藏系统,并象征着秦帝国中央政权和皇权的各类机构。... 秦始皇帝陵园的陪葬坑在空间上可分4个层次,即地宫之内各层台阶上的陪葬坑、封土内及地宫外封土下的陪葬坑、陵园内外城之间的陪葬坑以及陵园之外的陪葬坑。它们构成秦始皇帝陵园的外藏系统,并象征着秦帝国中央政权和皇权的各类机构。自秦始皇帝陵园开始,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 帝陵 外藏系统 陪葬坑 陵寝制度 丧葬观念
原文传递
秦始皇帝陵的物探考古调查——“863”计划秦始皇陵物探考古进展情况的报告 被引量:19
16
作者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6,i001,共8页
2002年度的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首次将秦始皇帝陵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查技术列入其中,共动用8大类22种方法系列,首次以科学数据的方式描述了秦始皇陵地宫的立体形式,取得了一系新成果。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物探考古 调查
下载PDF
黄帝陵古柏群林下天然更新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玲 康永祥 +2 位作者 李小军 周琳月 王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实现黄帝陵古柏群的可持续保护,从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出发,对黄帝陵古柏群林下天然更新密度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更新密度与9个相关环境影响因子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林下天然更新影响因子关联度排... 为实现黄帝陵古柏群的可持续保护,从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出发,对黄帝陵古柏群林下天然更新密度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更新密度与9个相关环境影响因子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林下天然更新影响因子关联度排序为:人为干扰强度>郁闭度>枯落物厚度>坡位>坡度>坡向>枯落物盖度>灌草盖度>海拔,即人为干扰、郁闭度和枯落物盖度对林下天然更新密度影响最大。同时阐明了黄陵古柏群林下天然更新呈现的更新密度小、更新岛屿化以及只见当年生幼苗不见幼树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分区管理,保留更新区;选择性清理林下,保存更新幼苗;适度修剪枯病枝,改善林内环境等促进古柏群林下更新的经营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陵 古侧柏 天然更新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汉元帝渭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东 马永嬴 +2 位作者 赵旭阳 杨武站 曹龙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34,共13页
渭陵是两汉元帝刘睫(公元前76年至公元前33年)的陵同,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新庄村西南,西临康陵,东接义陵(图一)。1949年后,在渭陵曾开展过三次比较有影响的考占调查和钻探工作。1979年,陕西省文管会和咸阳市博物馆对... 渭陵是两汉元帝刘睫(公元前76年至公元前33年)的陵同,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新庄村西南,西临康陵,东接义陵(图一)。1949年后,在渭陵曾开展过三次比较有影响的考占调查和钻探工作。1979年,陕西省文管会和咸阳市博物馆对渭陵进行了调查。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包括渭陵在内的西汉帝陵进行了踏查和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咸阳 渭陵 汉元帝 两汉
原文传递
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大墓的形制、墓主及其他——两晋偏室墓研究之一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桂兵 《东南文化》 2003年第9期35-42,共8页
据现有材料初步推测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大墓为成帝及其成恭杜皇后的陵墓,其侧室附葬的是周章太妃。
关键词 东晋陵墓成帝
下载PDF
秦始皇陵规画初探 被引量:10
20
作者 武廷海 王学荣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132-187,共56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赢政的陵墓,也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埋藏最丰富的一座大型陵园。本文对秦始皇陵的规划布局与营“建过程进行宏观考察,发现秦陵规划设计与营建符合“都邑规画”的一般规律。通过探讨秦始皇、...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赢政的陵墓,也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埋藏最丰富的一座大型陵园。本文对秦始皇陵的规划布局与营“建过程进行宏观考察,发现秦陵规划设计与营建符合“都邑规画”的一般规律。通过探讨秦始皇、吕不韦、李斯等人的行为活动与思想观念,在“天一地一人”关联的思想体系下,考察秦始皇陵的规划设计与营建:一方面是“山川定位”,将秦始皇陵纳入山水体系这一比较恒定的参考系中,探究区域范围秦始皇陵轴线的定位,复原秦始皇陵空间规划、设计与营建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形数结合”,尝试建立考察秦始皇陵的尺度体系,认为尺度揭示了秦始皇陵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形态、数量关系及其内在的统一。秦始皇陵的空间形式是由地理环境基础及规画过程决定的,即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基础上,通过仰观俯察、相土尝水、辨方正位、计里画方、置陈布势等过程,形成了规画的空间格局与形态(可称之为“规画图式”),这是造成秦始皇陵空间形式这个果的空间的因,也是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陵 规划设计 规画 考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