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你好,李焕英》:从母爱到个体生命意志的觉醒 被引量:12
1
作者 田卉群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1,共3页
贾玲编剧、导演、主演的《你好,李焕英》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却引起了普遍性的共情,也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这是否会成为电影史上的特殊个案?影片是否宣扬了廉价的成功学?这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还是一部家庭影集和小... 贾玲编剧、导演、主演的《你好,李焕英》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却引起了普遍性的共情,也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这是否会成为电影史上的特殊个案?影片是否宣扬了廉价的成功学?这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还是一部家庭影集和小品集锦?影片直面女性生存境遇,呈现了女性通过创造(而非成功学)来对抗存在、从母爱的消极体验转化为创造爱的积极体验的过程。形式上虽然采取了不少小品桥段,但叙事和结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小品集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创造 生命意志 母爱 镜像结构
原文传递
母爱缺失的“创伤性经验”——《沉没之鱼》别解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向辉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79-81,共3页
《沉没之鱼》是谭恩美全新突破的一部作品,文中的幽灵叙述者陈璧璧是潜在的主人公。她幼时缺乏母爱的"创伤性经验"对她以后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在兰那王国之旅逐渐走出自己的心理创伤,并去了解爱、接受爱的过程。
关键词 “创伤性经验” 母爱 心理分析
下载PDF
异化的母爱:《红楼梦》荣国府中的母亲们
3
作者 方秀英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母爱”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的永恒母题。《红楼梦》中的母亲们处境各有不同,她们的母爱却都呈现出被异化的悲剧性。以荣国府贾政一家为例,贾母、王夫人、赵姨娘和李纨四位母亲,有位高权重的老祖母,也有出身卑微的小妾,她们表现出来的... “母爱”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的永恒母题。《红楼梦》中的母亲们处境各有不同,她们的母爱却都呈现出被异化的悲剧性。以荣国府贾政一家为例,贾母、王夫人、赵姨娘和李纨四位母亲,有位高权重的老祖母,也有出身卑微的小妾,她们表现出来的母爱各不相同,但同为历史中的弱势群体,其自我意识和人生价值往往都消融在男权家族的义务和利益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爱 母亲 处境 《红楼梦》 荣国府
下载PDF
“和平”的跨文化感召:冰心旅日言说中的性别经验与战争反思
4
作者 秦雅萌 《妇女研究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8,共14页
冰心在1946-1951年旅日期间集中建构起一套“和平”言说,强调和平主义是中国文学的基本流派,崇尚和平是中国人最突出的国民性。这一主张的形成除了受文化人类学影响,也与冰心在战后东京完成了对战时重庆的再认识相关。冰心调动重庆时期... 冰心在1946-1951年旅日期间集中建构起一套“和平”言说,强调和平主义是中国文学的基本流派,崇尚和平是中国人最突出的国民性。这一主张的形成除了受文化人类学影响,也与冰心在战后东京完成了对战时重庆的再认识相关。冰心调动重庆时期身处家庭、课堂与政界的多重经验作为理解日本的参照,同时借助日本社会这一棱镜,重新审视战火中母亲的职责、战时女性的社会角色与身份意识,获得了言说和平的现实根基和感召力。冰心在冷战初期的跨文化语境中将早年“爱的哲学”发展为“爱的政治”,通过“母爱的再生产”构造了一种借助母性恢复人类理性,并以“世界母亲”身份形成联合的非暴力力量,进而形成超越民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文化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 和平 母爱 战后日本 战时重庆
原文传递
1994—2003十年冰心研究述评 被引量:4
5
作者 裴春来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0-55,共6页
论文从创作思想研究、艺术成就及创作心理研究、其他研究三个方面对1994—2003近十年冰心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冰心 爱的哲学 基督教 女性主义 母爱 问题小说
下载PDF
《觉醒》中爱德娜形象新解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04-106,共3页
凯特.肖邦的《觉醒》被学界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名篇之一,其中爱德娜备受关注并被贴上了勇敢追求自我实现的"新女性代表"的标签。然而,爱德娜的形象是多维的。从小失去母亲的爱德娜对母爱的渴求伴随着她的一生。在格兰德岛度... 凯特.肖邦的《觉醒》被学界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名篇之一,其中爱德娜备受关注并被贴上了勇敢追求自我实现的"新女性代表"的标签。然而,爱德娜的形象是多维的。从小失去母亲的爱德娜对母爱的渴求伴随着她的一生。在格兰德岛度假之旅中爱德娜遇到了生活之"母"——阿黛尔,精神之"母"——莱思小姐,两种力量的合力影响着她,最后她回到象征生母-—大海的怀抱,最终获得母爱,同时个性得以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肖邦 缺失 母爱
下载PDF
夹缝中求生存 边缘上求自尊——再论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悲剧精神 被引量:2
7
作者 焦晓婷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0-83,共4页
 托尼·莫里森是迄今为止诺贝尔文学奖的惟一黑人女性得主。她立足于社会道义和民族忧患意识的高度,以古希腊悲剧精神之刃,剖析了现代社会中美国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让母爱与暴力并置,深入挖掘潜沉于黑人灵魂深处不屈的...  托尼·莫里森是迄今为止诺贝尔文学奖的惟一黑人女性得主。她立足于社会道义和民族忧患意识的高度,以古希腊悲剧精神之刃,剖析了现代社会中美国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让母爱与暴力并置,深入挖掘潜沉于黑人灵魂深处不屈的悲剧精神:能够自觉意识到自身的生存困境,以自己的柔弱和不屈为自己求生存、求自尊、求人格、求希望、求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小说 悲剧精神 民族忧患意识 黑人故事
下载PDF
母爱话语中的规训——《晚安,妈妈》的母女关系论析
8
作者 徐丛辉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7-70,77,共5页
玛莎•诺曼的《晚安,妈妈》深入探讨了母女关系观照下的母爱和规训。剧中,杰茜和母亲塞尔玛的母女关系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情感依托和治愈力量。杰茜在日常生活空间中处于“被看”的状态,身体也一直在被“驯服”,囿于话语的牢笼,最终完全... 玛莎•诺曼的《晚安,妈妈》深入探讨了母女关系观照下的母爱和规训。剧中,杰茜和母亲塞尔玛的母女关系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情感依托和治愈力量。杰茜在日常生活空间中处于“被看”的状态,身体也一直在被“驯服”,囿于话语的牢笼,最终完全丧失了主体性。这段母女关系对杰茜而言已不再具有母爱的救赎意义,而是蒙上了规训的悲情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安 妈妈》 玛莎•诺曼 规训 母爱 母女关系
下载PDF
母爱异化的悲歌——曹七巧和莫瑞尔夫人畸形心理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马若飞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39-42,共4页
曹七巧和莫瑞尔夫人分别是张爱玲小说《金锁记》和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女主人公,她们都因特定的社会、失衡的婚姻以及扭曲的欲望等原因,表现出对儿女的一种畸形的母爱。通过比较曹七巧和莫瑞尔夫人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情结以及主... 曹七巧和莫瑞尔夫人分别是张爱玲小说《金锁记》和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女主人公,她们都因特定的社会、失衡的婚姻以及扭曲的欲望等原因,表现出对儿女的一种畸形的母爱。通过比较曹七巧和莫瑞尔夫人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情结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剖析出这两部经典作品所描述的母爱异化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爱 异化 失衡的婚姻 扭曲的欲望
下载PDF
浅析《雷雨》中蘩漪和侍萍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远征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56-58,共3页
曹禺在《雷雨》中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五四"时期新旧结合的叛逆知识女性蘩漪和传统善良的女性侍萍,前者是一个敢爱敢恨,为了追求爱情,可以毁灭一切的人;相反后者是一个追求平等唯一爱情的女性。蘩漪是一个丧失了母... 曹禺在《雷雨》中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五四"时期新旧结合的叛逆知识女性蘩漪和传统善良的女性侍萍,前者是一个敢爱敢恨,为了追求爱情,可以毁灭一切的人;相反后者是一个追求平等唯一爱情的女性。蘩漪是一个丧失了母性,极端自私的母亲,而侍萍是一个伟大无私隐忍的母亲形象。尽管两人的爱情观和母爱观不同,但都逃脱不了悲剧命运,作者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母爱 命运悲剧 人本主义
下载PDF
毕淑敏对冰心母爱主题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詹小红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2-75,共4页
毕淑敏是冰心母爱主题的竭力传唱者。她不仅高举冰心母爱神圣、伟大的旗帜,书写了母子之间纯洁无私,"在生死抉择中不可理喻的母爱",展示了人性的纯美、崇高、坚强,张扬了女性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而且倡导母亲需要学习、打... 毕淑敏是冰心母爱主题的竭力传唱者。她不仅高举冰心母爱神圣、伟大的旗帜,书写了母子之间纯洁无私,"在生死抉择中不可理喻的母爱",展示了人性的纯美、崇高、坚强,张扬了女性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而且倡导母亲需要学习、打磨,成为智慧母亲。毕淑敏丰富了母爱的内涵,深化了母爱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淑敏 冰心 母爱 继承 发展
下载PDF
一个反向文明的寓言——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死亡与救赎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淑阳 《华文文学》 CSSCI 2014年第5期21-29,共9页
《额尔古纳河右岸》从死亡与救赎的终极视角见证了二十世纪鄂温克文明的兴衰。作品有别于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长篇历史重写潮流,而转向自然与原始文明的重建。其中,死亡的超验叙述、母爱的极致书写,以及对于神性的热盼与节制,从... 《额尔古纳河右岸》从死亡与救赎的终极视角见证了二十世纪鄂温克文明的兴衰。作品有别于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长篇历史重写潮流,而转向自然与原始文明的重建。其中,死亡的超验叙述、母爱的极致书写,以及对于神性的热盼与节制,从不同侧面暗示了现代人在追逐现代性的过程中,对自然、爱与善的信仰阙如。在这个意义上,《额尔古纳河右岸》看似抽离历史与现实的同时,却投射着对当下文明反向性、建构式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古纳河右岸》 自然死亡 叙事母爱 文化反思
下载PDF
当罗莎遇到文学伦理学——母爱光辉下的理性选择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润润 《海外英语》 2013年第8X期196-197,216,共3页
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齐克在她的《大披巾》中,描写了故事主人公罗莎在纳粹的刀枪下,面对自己奄奄一息已入狼口的女儿玛格达,徘徊在要不要去救玛格达的伦理困境中。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罗莎的伦理秩序被打破,伦理混乱引起的伦... 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齐克在她的《大披巾》中,描写了故事主人公罗莎在纳粹的刀枪下,面对自己奄奄一息已入狼口的女儿玛格达,徘徊在要不要去救玛格达的伦理困境中。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罗莎的伦理秩序被打破,伦理混乱引起的伦理两难使她的心灵备受煎熬,但是最终她的伦理秩序得到了重构,在那样的伦理环境当中她选择了保全自己。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可以得到结论,罗莎的选择是理性的,她也不失为一个好母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罗莎 理性选择 母爱
下载PDF
舐犊之情与反哺之义——论苏轼、苏过的感情传递与诗意诠释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沂璐 庆振轩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7,共5页
苏轼有三子,唯季子苏过一直伴其左右,受其濡染也最深。父子相处中,苏轼抚养教化,不辞劬劳;苏过感馈春晖,亦尽心竭力。苏轼晚年贬居岭海,罪不及孥,然苏过纯孝,南迁侍父,躬行孝道,宽解父愁,他的陪伴成为苏轼晚年的重要支撑。苏轼病卒,子... 苏轼有三子,唯季子苏过一直伴其左右,受其濡染也最深。父子相处中,苏轼抚养教化,不辞劬劳;苏过感馈春晖,亦尽心竭力。苏轼晚年贬居岭海,罪不及孥,然苏过纯孝,南迁侍父,躬行孝道,宽解父愁,他的陪伴成为苏轼晚年的重要支撑。苏轼病卒,子承父志,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以斜川诗文弘扬苏学,续写苏门传奇。纵观苏过一生,前半生伴父辗转漂泊,后半生携家艰难度日,长眠后与父亲黄泉相伴,与父亲谱写了人间情笃的美妙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苏过 舐犊情深 纯孝
下载PDF
扭曲的心理 畸形的母爱——《宠儿》中塞丝母爱的诠释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秋兰 《安康师专学报》 2006年第4期63-64,68,共3页
托妮.莫里森的《宠儿》(Beloved)中,女主人公塞丝因自幼受到奴隶制的摧残,心理逐渐扭曲。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奴只是奴隶主的繁殖工具。虽然塞丝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面对母性的剥夺,她却不得不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这种近似疯狂的畸... 托妮.莫里森的《宠儿》(Beloved)中,女主人公塞丝因自幼受到奴隶制的摧残,心理逐渐扭曲。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奴只是奴隶主的繁殖工具。虽然塞丝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面对母性的剥夺,她却不得不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这种近似疯狂的畸形母爱浸透了塞丝的血泪和无奈,充满了对黑奴制度的无言控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丝 扭曲 畸形 母爱
下载PDF
母爱对现代作家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瑞青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9-102,共4页
母爱作为童年经验的源头对现代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现代作家不仅直接书写自己的母亲,而且撰写了大量以母爱为基调的作品,他们的创作从作品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审美情感的表达、艺术表现的特点等方面,都与童年时... 母爱作为童年经验的源头对现代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现代作家不仅直接书写自己的母亲,而且撰写了大量以母爱为基调的作品,他们的创作从作品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审美情感的表达、艺术表现的特点等方面,都与童年时期对母亲的印象和所受母爱的影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而使其创作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美学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作家 母亲 母爱 童年经验
下载PDF
论《慈悲》中母爱的缺失对弗洛伦斯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占敏娜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2-55,共4页
托尼.莫里森在《慈悲》中讲述了一位无名黑人母亲为保全年幼的女儿免遭奴隶主侵犯而"卖女为奴"的故事,然而这份浓烈的母爱对女儿弗洛伦斯而言是份缺失的母爱;母爱的缺失给弗洛伦斯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导致她在成长中无从了... 托尼.莫里森在《慈悲》中讲述了一位无名黑人母亲为保全年幼的女儿免遭奴隶主侵犯而"卖女为奴"的故事,然而这份浓烈的母爱对女儿弗洛伦斯而言是份缺失的母爱;母爱的缺失给弗洛伦斯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导致她在成长中无从了解黑人文化,无法建构黑人身份、建立和谐两性关系以及尽到"为母"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 莫里森 母爱 黑人文化
下载PDF
论哈尼族女作家的女性话语 被引量:2
18
作者 初俄最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136-139,共4页
书写哈尼族妇女在历史和文化中的真实处境,是六位哈尼族女作家的共同特点。《马樱花开》的价值就在于其浓郁的女性创作特征,在于用充满母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聆听生命;还在于其独特的叙事话语。
关键词 哈尼族 女作家 女性话语 《马樱花开》 母爱
下载PDF
论梅娘小说的永恒追求视界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长虹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梅娘的小说带有自传性色彩,她从自己的身世出发,从思念生母之情和生为人母之心,并进一步从自身延伸出去,关注、同情身处沦陷区女性,为思考女性的命运而呐喊。并试图为女性找寻挣脱不幸命运的出路。
关键词 梅娘 母爱 女性命运
下载PDF
千阳刺绣中爱的主题艺术语言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5-87,共3页
千阳刺绣是陕西宝鸡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形态,它的艺术语言主要围绕爱的主题进行呈现,千阳刺绣爱的主题主要从爱情主题、母爱主题、敬老主题、祈福庇护主题等四方面通过符号化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表现。
关键词 千阳刺绣 性爱 母爱 敬老 祈福庇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