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锈钢微米级球冠形表面的润湿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尚广瑞 杨晓东 +1 位作者 丛茜 任露泉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9-722,共4页
分析了不锈钢(1Cr18N i9Ti)微米级球冠形表面点阵的高度和行间距等因素对润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的微米级球冠形点阵增加了水滴与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导致材料表面与水的实际接触角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达28.5%,增加了材料... 分析了不锈钢(1Cr18N i9Ti)微米级球冠形表面点阵的高度和行间距等因素对润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的微米级球冠形点阵增加了水滴与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导致材料表面与水的实际接触角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达28.5%,增加了材料表面的亲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学 材料表面特性 非光滑点阵 不锈钢 润湿性能
下载PDF
激光烧蚀反应烧结碳化硅表面形貌特征及亚表面损伤研究
2
作者 张全利 刘建 +5 位作者 孙智源 吴明涛 蔡毅斌 曾加恒 金锃阳 傅玉灿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7期56-64,共9页
反应烧结碳化硅(RB-SiC/Si)因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比刚度高、热膨胀小、耐磨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大口径空间望远镜、卫星遥感、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然而高强度高硬度的材料特性,也导致反应烧结碳化硅呈现出难加工的特点。激光束加... 反应烧结碳化硅(RB-SiC/Si)因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比刚度高、热膨胀小、耐磨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大口径空间望远镜、卫星遥感、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然而高强度高硬度的材料特性,也导致反应烧结碳化硅呈现出难加工的特点。激光束加工具有能量密度高、加工范围广等特点,适用于加工硬脆材料,但同时也存在表面热损伤严重的缺点。本文研究了激光参数对反应烧结碳化硅加工表面形貌特征的影响,分析了纳秒激光与反应烧结碳化硅之间的作用机理。在反应烧结碳化硅烧蚀产物分析基础上确定了高温氧化过程及氧化产物类型。通过角度抛光法研究激光加工单沟槽产生的亚表面损伤,以及激光加工沟槽组之间产生的大尺寸亚表层损伤,建立了激光加工参数与亚表面损伤深度间映射关系。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反应烧结碳化硅的高效精密低损伤加工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激光 RB-SiC/Si 材料去除机理 表面特征 亚表面损伤
下载PDF
无机固体表面的电化学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涛 申星梅 +3 位作者 武杏荣 曹发斌 王平 李辽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70-2474,2505,共6页
大多数不经处理的无机固体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缺陷。解决上述问题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无机固体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在应用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无机固体表面改性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表面活性剂法、偶联剂法、表面接枝法等。各种... 大多数不经处理的无机固体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缺陷。解决上述问题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无机固体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在应用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无机固体表面改性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表面活性剂法、偶联剂法、表面接枝法等。各种改性方法均有优劣,在实践中人们致力于寻找更为有效的表面改性方法。电化学改性法因具有反应易于控制、操作连续简单、效果显著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在固体颗粒表面特性和改性技术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其电化学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从粉体颗粒、碳纤维以及体材料三个方面,阐述了其电化学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固体颗粒电化学改性技术的未来工作重点和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无机固体材料 表面特性
下载PDF
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及表面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嘉 尹衍升 +1 位作者 谭训彦 李春胜 《现代技术陶瓷》 CAS 2003年第1期9-13,共5页
综述了纳米晶粒内部结构、界面结构特性、纳米微粉表面特性及分散性方面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微观结构 表面特征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半金属摩擦材料与灰铸铁滑动摩擦表面层特性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贾贤 周本濂 +2 位作者 陈永潭 蒋蔓 凌笑梅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1-176,共6页
半金属摩擦材料具有摩擦系数稳定、耐磨性好、对环境污染小和对偶件表面损伤小等优点,但其在摩擦热和界面应力等因素作用下,表层会发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元素扩散、组分转移和摩擦化学反应等现象。因此,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 半金属摩擦材料具有摩擦系数稳定、耐磨性好、对环境污染小和对偶件表面损伤小等优点,但其在摩擦热和界面应力等因素作用下,表层会发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元素扩散、组分转移和摩擦化学反应等现象。因此,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和差热-热重分析,对铜纤维增强的半金属摩擦材料与灰铸铁滑动摩擦表面层的特性作了分析研究,考察了表面层特性对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半金属摩擦材料摩擦表面形成了富铁贫铜表面层,其所含有机组分的摩擦热分解深度约为0.35mm,含铜量为15%—20%(wt)的材料之磨损性能较好,还能在偶件灰铸铁摩擦表面形成比较均匀连续的铜转移膜,龟裂脱落是偶件磨损的重要机制。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研制和应用半金属摩擦材料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金属摩擦材料 滑动摩擦 表面层特性 灰铸铁
下载PDF
颗粒材料力学性质的离散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桂萱 秦建敏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27-31,共5页
基于颗粒离散元法对二维颗粒体进行了双轴压缩数值模拟.将离散系统中的变形与连续体中相应的变形联系起来,应用于颗粒离散元方法中平均应力的计算,比较了不同颗粒形状、颗粒间摩擦系数对颗粒体的微观-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别考虑了... 基于颗粒离散元法对二维颗粒体进行了双轴压缩数值模拟.将离散系统中的变形与连续体中相应的变形联系起来,应用于颗粒离散元方法中平均应力的计算,比较了不同颗粒形状、颗粒间摩擦系数对颗粒体的微观-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别考虑了不同摩擦系数下,颗粒颗粒间接触力的法向分量和切向分量对剪切应力的贡献.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颗粒的形状和表面性质对颗粒体的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材料 形状影响 表面性质 离散元 细观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