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忍冬藤资源与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文诗泳 谭伟民 +3 位作者 龚力民 邵莉 曾晓艳 刘塔斯 《中南药学》 CAS 2017年第3期335-338,共4页
本文分别从本草沿革、形态与组织鉴别、化学成分及品质评价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忍冬藤的资源与质量控制进行综述,为忍冬藤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忍冬藤 本草沿革 形态与组织鉴别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沿革及应用纂要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翠翠 俞仲毅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6-22,共7页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经过理论的萌芽和实践、金元时期的创立和发展、明清时期的丰富和普及、近现代的研究和认识等4个阶段的发展,成为了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升降浮沉的形成因素包括药物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两方面,药物的气...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经过理论的萌芽和实践、金元时期的创立和发展、明清时期的丰富和普及、近现代的研究和认识等4个阶段的发展,成为了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升降浮沉的形成因素包括药物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两方面,药物的气味厚薄、质地等因素决定了药物的升降浮沉,而药物的用药部位、炮制、配伍、特殊性等因素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同时,此理论作为临床用药的重要原则,临床应用的主要依据是病因和病机,此外还需考虑病位和病势、四时等因素。因此,中药升降浮沉的临床择药法则为审势择药、顺性选药、适时用药、舟楫载药等,以纠正失调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浮沉 药性理论 中药 沿革 应用
原文传递
珠子参历史沿革及民族习用考证
3
作者 董思含 杨德强 +4 位作者 郑家银 李育芬 张东成 罗太义 朱新焰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2期186-191,共6页
珠子参是西南地区民族常用药,亦是珍稀濒危药材。历代本草对珠子参的记载较为简略,且存在同名异物的现象,易造成市场混乱。通过对古代本草及现代书籍梳理,对珠子参名称、产地、基原、炮制加工及功效等进行考证。结果发现,珠子参别名多... 珠子参是西南地区民族常用药,亦是珍稀濒危药材。历代本草对珠子参的记载较为简略,且存在同名异物的现象,易造成市场混乱。通过对古代本草及现代书籍梳理,对珠子参名称、产地、基原、炮制加工及功效等进行考证。结果发现,珠子参别名多以形态及产地命名,现多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珠子参有两个来源,且二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等大部分药材标准中均作为竹节参的变种处理,产地加工及炮制方法在各地炮制规范中差异不明显,珠子参以补血活血、补气以及清热止痛的功效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子参 本草考证 历史沿革 民族用法
下载PDF
九华黄精品种考证及其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慧 赵祺 姜程曦 《人参研究》 2018年第4期16-19,共4页
黄精属于多基源品种,来源复杂,目前人们对黄精的高产栽培技术加以研究,药典也收载其性状鉴定、水分与挥发油的检查、浸出物及含量测定等,但未见吸光度、总灰分、重金属及砷盐、农药残留、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检测标准,以至于很难控... 黄精属于多基源品种,来源复杂,目前人们对黄精的高产栽培技术加以研究,药典也收载其性状鉴定、水分与挥发油的检查、浸出物及含量测定等,但未见吸光度、总灰分、重金属及砷盐、农药残留、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检测标准,以至于很难控制药材质量。国内对黄精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报道较多,但对其品种品质研究较少,本文从本草沿革、品种考证、植物学特性、质量控制等方面综述黄精的品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黄精药材鉴别研究和质量控制的科学方法提供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本草沿革 品种考证 鉴定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统编第1版中药学教材编写沿革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淼 王家葵 +1 位作者 李文 李轩豪 《中药与临床》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全国统编第1版中药学教材于1960年问世,在整个中药学教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1950年代各地自编教材及统编第1版中药学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比各版本教材的编写体例,整理其具体内容的收载情况,力求理清全国统编第1版中药学教... 全国统编第1版中药学教材于1960年问世,在整个中药学教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1950年代各地自编教材及统编第1版中药学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比各版本教材的编写体例,整理其具体内容的收载情况,力求理清全国统编第1版中药学教材的编写过程的来龙去脉,为新版本的中药学教材编写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教材 沿革
下载PDF
本草的历史沿革与著作分类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中振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3年第7期130-135,共6页
本草是我国传统药物学的代名词,是研究药物名称、产地、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本文概述了本草的含义和历史沿革,并对主流本草﹑主题本草和地方本草三大类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本草 含义 历史沿革 著作分类
下载PDF
中药“禁忌慎”的沿革及内涵 被引量:1
7
作者 姜皓 张冰 +1 位作者 张晓朦 林志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2-248,共7页
本文基于历代本草及方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学教材和专著,以诠释学、训诂学、考据学及数据挖掘等为技术手段,系统梳理与分析中药“禁忌慎”的使用情况。研究中药禁忌用语“禁忌慎”的历史沿革与概念内涵,为规范“禁忌慎”的... 本文基于历代本草及方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学教材和专著,以诠释学、训诂学、考据学及数据挖掘等为技术手段,系统梳理与分析中药“禁忌慎”的使用情况。研究中药禁忌用语“禁忌慎”的历史沿革与概念内涵,为规范“禁忌慎”的认识及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中药“禁忌慎”在先秦至汉时期被提出,“忌”和“禁”分别在隋唐五代时期和宋金元时期得到积累与发展,至明清时期“禁”“忌”开始被广泛应用,“慎”在近现代的使用激增,与“禁”“忌”共同成为主要的中药临床禁忌用语。“禁忌慎”的基本含义分别为严格禁止使用、尽量避免使用与审慎使用。中药“禁忌慎”始终贯穿于中药学从先秦至现代的发展历程,是对药物使用限制程度的划分(“禁”>“忌”>“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忌慎” 禁忌用语 中药 历史沿革 内涵
原文传递
中医药理论的近代嬗变及其影响——以本草诠释方法为视角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振国 张冰 +1 位作者 曾英姿 张聪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博物学传统与数理传统是科学史上同样重要的两大研究范式。近代之前的中医学,完整地体现了中国的博物传统,而考察中国博物传统的一个最佳标本正是中药药性理论与"本草"学。在近代科学与文化背景下,中医学对自身理论体系进行... 博物学传统与数理传统是科学史上同样重要的两大研究范式。近代之前的中医学,完整地体现了中国的博物传统,而考察中国博物传统的一个最佳标本正是中药药性理论与"本草"学。在近代科学与文化背景下,中医学对自身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建立起了以西医模式为参照的中医学科体系,思维方式从博物传统向数理传统嬗变,使近代中医学呈现出与传统中医学不同的面貌。这种思维模式的变化对当代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观察取决于知识背景,理解取决于认识水平。"研究中医药知识的演进,不能不关注博物传统知识体系与数理传统知识体系在近代的交融与碰撞,需要寻找合适的观察点和立足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中药药性理论 本草学 中药学 思维模式 博物传统 数理传统 理论嬗变 知识体系 近代范式
下载PDF
天南星和虎掌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世杰 王艺凝 +4 位作者 葛珈铭 罗睿 赵容 尹海波 谢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9期48-52,共5页
通过对天南星、虎掌历史沿革的梳理和名称、形态以及功效的对比,参考文献对天南星、虎掌的历史沿革进行全面的本草考证,对现代天南星的品种进行比较,确定天南星和虎掌形态差异甚大,并非同种药材,且古今记载的虎掌也有差异。药材天南星... 通过对天南星、虎掌历史沿革的梳理和名称、形态以及功效的对比,参考文献对天南星、虎掌的历史沿革进行全面的本草考证,对现代天南星的品种进行比较,确定天南星和虎掌形态差异甚大,并非同种药材,且古今记载的虎掌也有差异。药材天南星使用较为广泛,加强天南星品种鉴定,有利于规范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南星 虎掌 本草考证 历史沿革
下载PDF
地龙本草考证及炮制方法历史沿革 被引量:2
10
作者 关水清 周改莲 +7 位作者 文建军 钱力 罗春花 赵秋华 农汝楠 马慧慧 黄思敏 卢映霜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7期167-175,共9页
通过查阅与整理历代本草医籍、现代国家或部颁标准、省级炮制规范及现代文献等资料,对地龙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炮制及服用方法进行系统考证,并对其古今炮制方法进行整理归纳,以期为地龙的临床应用、炮制规范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查阅与整理历代本草医籍、现代国家或部颁标准、省级炮制规范及现代文献等资料,对地龙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炮制及服用方法进行系统考证,并对其古今炮制方法进行整理归纳,以期为地龙的临床应用、炮制规范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经考证,古代本草医籍与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地龙来源一致,历代对地龙性味归经、功效的描述与现代基本一致,其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主治伤寒伏热、蛇瘕、去三虫、黄疸及耳聋等,服用方法由简单演变为精准依方依法使用。古代到现代的炮制方法从20种减少到6种,地龙的炮制方法存在鲜明“一地多法、各地各法”的现象,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从地龙的本草考证、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地龙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 本草考证 炮制方法 历史沿革 炮制规范
下载PDF
思考《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读《解读伊尹汤液经》有感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再良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分析《解读伊尹汤液经》,探讨《伊尹汤液经》,进一步对本草、汤液和经方加以深思,追源溯流,以便从学术沿革角度阐明中医临床治疗的发展过程,知晓各种学术流派的短长。
关键词 《解读伊尹汤液经》 《神农本草经》 《汤液经法》 《伤寒论》 学术沿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