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空纤维膜吸收低浓度CO_2气体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长金 尹燕华 +2 位作者 周旭 周军成 龚峻松 《舰船科学技术》 2010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中空纤维膜吸收法是一种新型CO2清除技术,此法可以避免填料塔吸收时产生的液泛、沟流、雾沫夹带等现象。本文以一乙醇胺(MEA)为吸收液,利用中空纤维膜组件对低浓度CO2(≤0.5%)进行吸收,考查了吸收液流量和气体流量对CO2吸收效率(η)和... 中空纤维膜吸收法是一种新型CO2清除技术,此法可以避免填料塔吸收时产生的液泛、沟流、雾沫夹带等现象。本文以一乙醇胺(MEA)为吸收液,利用中空纤维膜组件对低浓度CO2(≤0.5%)进行吸收,考查了吸收液流量和气体流量对CO2吸收效率(η)和总体积传质系数(KGa)的影响,并建立了传质模型,模型值和实验值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吸收液流量对η和KGa影响不大,吸收过程主要受气膜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吸收 传质模型 中空纤维膜组件
下载PDF
建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散发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3
2
作者 许瑛 张寅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5-687,共3页
本文建立了建材有机挥发性化合物(VOCs)通用散发模型,并给出了其分析解。通过此分析解可以计算出VOCs扩散传质速率和扩散量,以及建筑材料内VOCs瞬时浓度分布。通过分析发现:(1)无量纲扩散量只是Bi_m(传质毕渥数)、Fo_m(传质付立叶数)、... 本文建立了建材有机挥发性化合物(VOCs)通用散发模型,并给出了其分析解。通过此分析解可以计算出VOCs扩散传质速率和扩散量,以及建筑材料内VOCs瞬时浓度分布。通过分析发现:(1)无量纲扩散量只是Bi_m(传质毕渥数)、Fo_m(传质付立叶数)、和 K(分离常数)的函数;(2) Bi_m/K存在临界值;当Bi_m/K大于此临界值时,与内部扩散传质质阻相比外部对流传质质阻可以忽略。文章对该简化进行了误差分析,给出了保证相对误差为5%的FO_m与Bi_m/K临界值的拟合关系式,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毕渥数 传质模型 传质付立叶数 分离常数 有机挥发性化合物
下载PDF
液体除湿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0
3
作者 徐学利 张立志 朱冬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2-26,59,共6页
介绍了液体除湿原理、除湿剂的选择、液体除湿器的工作原理和传质模型 。
关键词 液体除湿 除湿剂 除湿器 传质模型 空调
下载PDF
纳滤理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葛目荣 许莉 +1 位作者 曾宪友 朱企新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9,24,共6页
对非平衡热力学模型、溶解扩散模型和细孔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纳滤膜分离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其分离机理可以用非平衡热力学模型、溶解扩散模型、不完全溶解扩散模型、细孔模型、电荷模型 (空间电荷模型和固定电荷模型 )、静电排斥... 对非平衡热力学模型、溶解扩散模型和细孔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纳滤膜分离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其分离机理可以用非平衡热力学模型、溶解扩散模型、不完全溶解扩散模型、细孔模型、电荷模型 (空间电荷模型和固定电荷模型 )、静电排斥和立体阻碍模型 ,以及近年才提出DSPM模型和MS模型等来描述 ;并对纳滤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纳滤膜 分离机理 传质模型
下载PDF
超声场作用下胡萝卜渗透脱水质量传递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董红星 相玉琳 +1 位作者 王树盛 孙兆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3,共5页
以胡萝卜为原料,探讨了在超声场作用下,浸泡液浓度、渗透时间、温度等因素对胡萝卜—蔗糖溶液固液体系传质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了胡萝卜失水率及固形物得率,由此确定了不同条件下胡萝卜失水率及固形物得率常数,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建... 以胡萝卜为原料,探讨了在超声场作用下,浸泡液浓度、渗透时间、温度等因素对胡萝卜—蔗糖溶液固液体系传质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了胡萝卜失水率及固形物得率,由此确定了不同条件下胡萝卜失水率及固形物得率常数,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胡萝卜渗透脱水传质模型.结果表明:当温度保持不变时,物料的失水率及固形物得率常数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温度对高浓度渗透液的影响比低浓度的大;当渗透液浓度不变时,随着反应温度增加失水率常数增加,固形物得率常数降低.失水率随时间变化与可渗出但仍保留在物料中的含水率呈正比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脱水 质量传递模型 超声场 胡萝卜
下载PDF
紫花苜蓿茎秆在常压热风干燥中的传质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车刚 李成华 +1 位作者 汪春 万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1,共5页
根据斐克定律和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可以预测干燥过程中苜蓿茎秆内部水分分布的常压热风干燥的传质数学模型。通过对扩散模型边界条件的处理,结合紫花苜蓿茎秆内部水分扩散的干燥试验结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干燥苜蓿茎秆的传质系... 根据斐克定律和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可以预测干燥过程中苜蓿茎秆内部水分分布的常压热风干燥的传质数学模型。通过对扩散模型边界条件的处理,结合紫花苜蓿茎秆内部水分扩散的干燥试验结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干燥苜蓿茎秆的传质系数。结果表明,干燥苜蓿样本的含水率与模拟分析含水率的决定系数为R2=0.927,模拟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苜蓿茎秆内部水分分布的模拟计算保证了与苜蓿非稳态干燥过程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热风干燥 苜蓿茎秆 传质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乳状液膜分离Zn_(2+)的界面传质阻力及传质模型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宪 蒋楚生 +1 位作者 路琼华 李盘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1-35,共5页
用Lewis恒界面传质池对乳状液膜分离Zn2+的传质阻力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表面活性剂单分子层的形成,使界面传质阻力占整个传质阻力的85%。
关键词 乳状液膜 传质阻力 传质模型
下载PDF
脱除废水中氨氮的传质动力学实验及模型计算 被引量:12
8
作者 居沈贵 曾勇平 +2 位作者 祝宁东 夏毅 姚虎卿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测定了废水中氨氮的脱除动力学数据,并建立合适的传质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实验中考察了pH、温度、氨氮起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动力学模型参数k的影响,在实验测定的范围内,k随着溶液pH增大而减小,随着溶液温度升高而减小。... 测定了废水中氨氮的脱除动力学数据,并建立合适的传质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实验中考察了pH、温度、氨氮起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动力学模型参数k的影响,在实验测定的范围内,k随着溶液pH增大而减小,随着溶液温度升高而减小。通过机理分析得到:增大pH和升高温度,促进了废水中氨氮的转化,对传质过程起到强化作用,提高过程进行的速率。为氨氮脱除动力学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为过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废水 动力学 传质模型
下载PDF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牡丹籽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菁菁 田刚 +3 位作者 姜天宇 雷梦蝶 孙柯魏 程世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35,154,共6页
牡丹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采用混合均匀设计法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牡丹籽油工艺,主要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分离压力、萃取时间以及原料装填量对牡丹籽油得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建立模型方程,分析得到优化的工艺条... 牡丹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采用混合均匀设计法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牡丹籽油工艺,主要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分离压力、萃取时间以及原料装填量对牡丹籽油得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建立模型方程,分析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2 MPa、萃取时间2.8 h,分离温度35℃,分离压力11.5 MPa,原料装填量为187 g,在此条件下,牡丹籽油的得率达到19.54%。分别采用Esquivel和Nguyen两种萃取经验模型描述萃取过程,Nguyen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萃取过程,说明萃取过程为内扩散为控制,可近似为一级动力学传质-平衡过程。分析检测所得牡丹籽油成分发现,其中亚麻酸含量达到41.4%,亚油酸含量为27.4%,油酸含量为23.2%,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流体 牡丹籽油 萃取工艺 混合均匀设计 传质模型
下载PDF
DAMO过程中甲烷传质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何崭飞 蔡琛 +3 位作者 沈李东 徐向阳 郑平 胡宝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36-1841,共6页
以甲烷为电子供体还原亚硝酸盐的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denitrification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DAMO)是最近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个重大发现。虽然DAMO过程释放的自由能非常大,但是DAMO微生物生长却极其缓慢,细胞倍增时间长达... 以甲烷为电子供体还原亚硝酸盐的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denitrification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DAMO)是最近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个重大发现。虽然DAMO过程释放的自由能非常大,但是DAMO微生物生长却极其缓慢,细胞倍增时间长达一个月以上,DAMO富集培养物难以获得。由于甲烷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因此一般认为甲烷是DAMO微生物富集培养的限制因素,对此建立了甲烷在气-液-菌三相间的传质模型,研究了甲烷溶解度和传质阻力对DAMO微生物富集培养的影响。根据模型分析,得到了DAMO比活性与气相甲烷分压和甲烷传质阻力间的关系式,并通过DAMO活性实验验证了该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 甲烷 传质模型
下载PDF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vortical cavitating flows around various hydrofoils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本龙 刘志辉 +4 位作者 李颢钰 王雅赟 刘登成 张凌新 彭晓星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6期926-938,共13页
This paper reviews the numerical models of various cavitating flows around hydrofoils. Numerical models relating to cavitation flows, including mass transfer models and turbulence models, are summarized at first. The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numerical models of various cavitating flows around hydrofoils. Numerical models relating to cavitation flows, including mass transfer models and turbulence models, are summarized at first. Then numerical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cavitating flows around twisted hydrofoils, truncated hydrofoil and tip leakage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For mean flow fields, 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 simulation associated with a kind of nonlinear turbulence model is found to be an economic and robust numerical approach for different kinds of cavitating flows including cloud cavitation, tip cavitation and tip leakage cavitation. To predict the fluctuations of pressure and velocity, large eddy simulation(LES) an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ES) are two effective approaches. Finally, a few open qu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 transfer model turbulence model sheet cavitation cloud cavitation tip cavitation
原文传递
Reduction of VOC emissions by a membrane-based gas absorption process 被引量:10
12
作者 LI Rui, XU Jun, WANG Lianjun, LI Jiansheng, SUN Xiuyun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8期1096-1102,共7页
A membrane-based gas absorption (MGA) process was evaluated for the removal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based on C6H6/N2 mixture. The absorption of C6H6 from a C6H6/N2 mixtur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hyd... A membrane-based gas absorption (MGA) process was evaluated for the removal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based on C6H6/N2 mixture. The absorption of C6H6 from a C6H6/N2 mixtur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hydrophobic polypropylene hollow fiber membrane contactor and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N-formyl morpholine (NFM) as absorbent.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overall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6H6 could reach 99.5% in present studied system.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resistance-in-series concept was presented to predict the value of overall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The average error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experimental values is 7.9%. In addition, conventional packed columns for VOCs removal was also evaluated for compari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removal membrane contactor membrane-based gas absorption mass transfer model
下载PDF
氨吹脱过程的传质模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万文玉 肖宝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331-334,共4页
试验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氨吹脱反应器,采用雾化喷头代替了传统的填料,废水经过加压雾化后与上升的气流逆向接触,通过增加接触面积达到提高去除率的目的。对气液传质过程作了合理假设,运用微分学等数学方法,得到氨吹脱过程的传质模型,讨论... 试验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氨吹脱反应器,采用雾化喷头代替了传统的填料,废水经过加压雾化后与上升的气流逆向接触,通过增加接触面积达到提高去除率的目的。对气液传质过程作了合理假设,运用微分学等数学方法,得到氨吹脱过程的传质模型,讨论了模型中参数的影响因素,说明了去除率η随着pH和温度的提高、运行时间的延长、鼓风量的增大而增大,通过试验验证了使用这种新型的氨吹脱反应器来处理含高浓度氨氮的废水,在合适条件下,氨去除率高于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氨塔 吹脱法 含氨氮废水 传质模型
下载PDF
气相抽提去除红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污机理探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友亚 贺晓珍 +4 位作者 李发生 侯红 汪莉 李可及 谷庆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3,共5页
通过探讨土壤气相抽提去除红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污机理,建立了一维稳态条件下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传质的总微分方程,分别求出了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的解析解和数值解,并用实验结果对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拟和验证.实... 通过探讨土壤气相抽提去除红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污机理,建立了一维稳态条件下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传质的总微分方程,分别求出了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的解析解和数值解,并用实验结果对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拟和验证.实验结果和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在描述污染物在土柱通风过程中的传质时,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阶段.在通风初期平衡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实验结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平衡模型的预测曲线逐渐偏离数据点,到了通风中后期,只有动力学模型才能够较好地描述和预测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气相抽提 红壤 传质模型
下载PDF
边坡演化评价的质量传输模拟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则民 杨立中 +1 位作者 黄润秋 张倬元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14-1121,共8页
大多数边坡在失稳以前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因此,边坡演化过程的监测与评价非常重要。利用质量传输模拟方法,根据边坡地下水径流途径上任意两个已知点间的化学组分及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可以模拟水-岩之间质量传输的矿物形式、数... 大多数边坡在失稳以前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因此,边坡演化过程的监测与评价非常重要。利用质量传输模拟方法,根据边坡地下水径流途径上任意两个已知点间的化学组分及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可以模拟水-岩之间质量传输的矿物形式、数量、淋溶速率及动态变化,其结果可以为边坡加固及滑坡预报等提供依据。以某边坡为例,介绍了该方法在边坡演化评价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边坡演化 评价 质量传输模拟 地下水径流 滑坡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HZ816对红霉素的固定床吸附过程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宋应华 朱家文 陈葵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2,共4页
在上柱质量浓度为2.31—6.56 mg/mL、流量为14.33—42.80 mL/h的范围内研究了固定床吸附柱中大孔吸附树脂HZ816对红霉素的动态吸附过程,考察了原料液质量浓度和进口流量等操作参数对穿透曲线的影响。并采用基于液膜及孔内扩散模型的动... 在上柱质量浓度为2.31—6.56 mg/mL、流量为14.33—42.80 mL/h的范围内研究了固定床吸附柱中大孔吸附树脂HZ816对红霉素的动态吸附过程,考察了原料液质量浓度和进口流量等操作参数对穿透曲线的影响。并采用基于液膜及孔内扩散模型的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吸附树脂颗粒内外扩散阻力及轴向扩散的影响,研究了固定床上红霉素在大孔吸附树脂中的吸附动力学,并从穿透曲线回归得到液膜传质系数孔内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红霉素在HZ816树脂上的吸附过程,由模型拟合得到的液膜传质系数随着原料液质量浓度减小而增大,随着流量升高而增大;孔内扩散系数随着原料液质量浓度增大而减小,随着流量升高而减小。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HZ816吸附技术分离纯化红霉素工艺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大孔树脂 传质模型 液膜传质 孔内扩散
下载PDF
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中气液传质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朝群 张亚君 +1 位作者 邓先和 黄阔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71,共5页
利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采用化学吸收的方法测定了其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体积传质系数,并根据双膜理论建立了旋转床中气液两相之间的传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气液两相间... 利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采用化学吸收的方法测定了其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体积传质系数,并根据双膜理论建立了旋转床中气液两相之间的传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气液两相间的体积传质系数随气液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文中还从实验数据中归纳出了液滴内的传质系数方程,指出丝网层的雾化使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高速旋转进入雾化区,由于液滴内循环非常剧烈,从而使多级雾化旋转床的液滴内传质系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旋转床 传质模型 双膜理论 多级雾化
下载PDF
合成超微细CaCO_3的非稳态碳化反应过程─—Ⅱ.碳化速率与传质模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荣毅 张培新 张家芸 《化工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1-235,共5页
在合成超微细CaCO3的非稳态体系中,通过电导率仪、pH计、SEM以及化学分析等手段,跟踪测定了添加剂Na5P3O10存在时Ca(OH)2悬浮液的碳化过程.结果表明,Ca(OH)2的碳化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的恒速反应阶段和末期的变速反应阶段.在恒... 在合成超微细CaCO3的非稳态体系中,通过电导率仪、pH计、SEM以及化学分析等手段,跟踪测定了添加剂Na5P3O10存在时Ca(OH)2悬浮液的碳化过程.结果表明,Ca(OH)2的碳化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的恒速反应阶段和末期的变速反应阶段.在恒速阶段,碳化的表现反应级数为-2,碳化反应速率随Na5P3O10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变速阶段,碳化的表现反应级数也随Na5P3O10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提出了在恒速反应阶段碳化过程由Ca2+和CO2-3反应速度控制,CO2吸收的影响可以忽略,变速反应阶段由Ca(OH)2溶解和Ca2+及CO2-3反应速度控制的传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细CaCO3 Na5P3O10 碳化速率 传质模型 合成
下载PDF
单乙醇胺水溶液化学吸收CO2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春英 马友光 +1 位作者 高习群 陈登利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共4页
有机胺水溶液化学吸收CO2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对其传质过程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文中以对流扩散方程为基础,考虑了界面阻力对传质的影响,建立了带有化学反应的气液吸收过程液相侧非稳态传质模型,得到了传质系数表达式。利用激光... 有机胺水溶液化学吸收CO2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对其传质过程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文中以对流扩散方程为基础,考虑了界面阻力对传质的影响,建立了带有化学反应的气液吸收过程液相侧非稳态传质模型,得到了传质系数表达式。利用激光全息干涉仪对不同液相主体流速下单乙醇胺(MEA)水溶液化学吸收CO2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传质达到稳态时的液相侧近界面浓度、浓度边界层厚度和传质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液相主体流速的增加,近界面浓度和浓度边界层厚度减小,而传质系数增大;MEA在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由0.1%增大到0.2%时,CO2吸收过程达到稳态时的近界面浓度、浓度边界层厚度及传质系数均增大。传质系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收 激光全息干涉 界面 传质模型 CO2
下载PDF
烃类溶剂透过HDPE/MPA层状容器的传质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承民联 裘兆蓉 全易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烃类溶剂透过HDPE/MPA层状聚合物共混物的传质过程符合溶解-扩散模型D/D0=a1eb1/φ。烃类溶剂渗透量J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为:J=a2eb2T。渗透量J随时间t的变化初始数天为指数关系,其后符合线性关系;M... 烃类溶剂透过HDPE/MPA层状聚合物共混物的传质过程符合溶解-扩散模型D/D0=a1eb1/φ。烃类溶剂渗透量J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为:J=a2eb2T。渗透量J随时间t的变化初始数天为指数关系,其后符合线性关系;MPA的体积分数φ为定值时,温度升高,D/D0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溶剂 HDPE MPA 共混物 层状容器 传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