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铬马氏体耐热钢中δ铁素体形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正东 程世长 +1 位作者 包汉生 谭舒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67,共7页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平衡态相计算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Cr马氏体耐热钢T/P122钢中δ铁素体形成原因,结果显示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对δ铁素体含量影响明显,是影响δ铁素体形成的关键因素,Cr、V等元素明显增加铬当量(Creq),Cu和C...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平衡态相计算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Cr马氏体耐热钢T/P122钢中δ铁素体形成原因,结果显示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对δ铁素体含量影响明显,是影响δ铁素体形成的关键因素,Cr、V等元素明显增加铬当量(Creq),Cu和C、N等元素提高镍当量(Nieq),利用经验公式,控制Creq<14.91%,Nieq>6.0%,同时热处理温度不超过1200℃,低于γ-Fe→γ-Fe+δ-Fe转变温度,能够避免钢中δ铁素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 马氏体耐热钢 Δ铁素体 成分 热处理
原文传递
马氏体钢中δ-铁素体的表征及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美兰 《一重技术》 2011年第2期31-35,共5页
利用冲击试验机、维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研究工业生产大型锻件马氏体耐热钢中的δ-铁素体含量以及δ-铁素体对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δ-铁素体是一种富W、Mo、Cr和V且贫Mn相,接近水口端比冒口端含量高,它... 利用冲击试验机、维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研究工业生产大型锻件马氏体耐热钢中的δ-铁素体含量以及δ-铁素体对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δ-铁素体是一种富W、Mo、Cr和V且贫Mn相,接近水口端比冒口端含量高,它的存在是造成马氏体耐热钢冲击韧性低的主要原因。可通过控制铁素体形成元素到最低限和奥氏体形成元素到最高限,抑制δ-铁素体的析出,获得完全马氏体组织及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耐热钢 Δ-铁素体 Creq 冲击性能
下载PDF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断裂位置转移机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克俭 张宇 蔡志鹏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63-1473,共11页
使用镍基焊缝金属连接新型高Cr马氏体耐热钢和镍基合金制造了异种金属焊接接头(DMWs),对该类DMWs进行了高温持久实验以分析其失效机理,其中,应力水平在140~260 MPa,温度为600和620℃。结果表明,DMW的断裂位置随应力水平的改变发生转移... 使用镍基焊缝金属连接新型高Cr马氏体耐热钢和镍基合金制造了异种金属焊接接头(DMWs),对该类DMWs进行了高温持久实验以分析其失效机理,其中,应力水平在140~260 MPa,温度为600和620℃。结果表明,DMW的断裂位置随应力水平的改变发生转移。高应力水平(≥240 MPa)下,断裂主要发生在马氏体耐热钢母材中,断裂模式以塑性变形为主。中等应力水平(200~240 MPa)下,断裂位置转移至马氏体耐热钢热影响区(HAZ)中的细晶区(FGHAZ)或两相区(ICHAZ)中,该区域的硬度最低且碳化物粗化显著,在粗化的碳化物周围产生了大量的蠕变空洞,此种断裂模式为典型的Ⅳ型断裂。在低应力水平(≤200 MPa)下,DMW的断裂模式为三阶段混合形式:初始阶段,因在焊缝与马氏体耐热钢界面处产生氧化尖缺口沿界面断裂,氧化尖缺口的形成是氧化与应力交互作用的结果;裂纹随后转移至马氏体耐热钢的FGHAZ或ICHAZ中扩展;前2个阶段未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最后裂纹转移至马氏体耐热钢母材中沿切应力最大的方向扩展直至完全断裂,该阶段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此外,研究还发现随应力水平降低,DMW呈现出早期失效的倾向,即低应力水平下的高温持久强度低于由高应力水平数据线性外延得到的数值,早期失效的产生与马氏体耐热钢焊接HAZ微观组织退化和界面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 马氏体耐热钢 镍基合金 Ⅳ型裂纹 氧化
原文传递
(9~12)%Cr马氏体耐热钢中微量B元素的择优分布行为及其对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柯 梁烨 +1 位作者 严伟 单以银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65,共13页
(9~12)%Cr钢中添加微量B元素可显著抑制M23C6碳化物的熟化,从而提高蠕变强度,增加蠕变断裂寿命。钢中B元素的择优分布行为是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也是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的前提,一直是(9~12)%Cr马氏体耐热钢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 (9~12)%Cr钢中添加微量B元素可显著抑制M23C6碳化物的熟化,从而提高蠕变强度,增加蠕变断裂寿命。钢中B元素的择优分布行为是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也是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的前提,一直是(9~12)%Cr马氏体耐热钢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述了B元素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介绍了表征钢中微量B元素分布的常用实验手段。在阐述B元素在钢中的物理冶金学原理以及固溶与扩散机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B元素在(9~12)%Cr马氏体耐热钢中的择优分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对目前微量B元素抑制马氏体耐热钢中M23C6碳化物熟化的2种机理进行了梳理,系统地阐述了B元素的择优分布行为与其抑制M23C6碳化物熟化、提高蠕变性能的积极作用之间的关系,深化对B元素在(9~12)%Cr马氏体耐热钢中的作用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耐热钢 B 偏聚 M23C6碳化物 Ostwald熟化
原文传递
燃煤电站用大型铸锻件材料设计及热处理现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敬忠 姚慧琴 +3 位作者 赵吉庆 杨西荣 杨钢 丁凯伦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9,46,共12页
从燃煤电站大型铸锻件用钢及合金的开发背景和发展历程、超超临界燃煤电站大型铸锻件用钢及合金的合金化特点、热处理工艺、微观组织及其演变等方面,综述了燃煤电站大型铸锻件用钢及合金的材料设计及热处理的研究现状。欧美日等的研究... 从燃煤电站大型铸锻件用钢及合金的开发背景和发展历程、超超临界燃煤电站大型铸锻件用钢及合金的合金化特点、热处理工艺、微观组织及其演变等方面,综述了燃煤电站大型铸锻件用钢及合金的材料设计及热处理的研究现状。欧美日等的研究机构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努力,在燃煤电站大型铸锻件材料研发和生产发面均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中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投入,自1980年开始注重亚临界、超临界转子材料的研究,到2000年后超超临界材料的研究,2015年至今高超超临界材料的研究,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开始创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钢种和合金,并实现了部分产品的稳定供应。随着燃煤蒸汽参数的提高,大锻件用钢的化学成分趋于复杂化,材料的105h外推持久强度不断提高。在新型的马氏体耐热钢铸锻件成分设计中更加重视微量元素B、N应用,以及W、Mo、Co多元素复合添加的作用。国内学者在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方面对大锻件用钢的研究报道较多,研究比较深入系统,需要利用材料设计新方法结合中国现有的强大塑性加工能力,加强原型钢种或合金的创制工作。在发电机转子护环材料的研发方面也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比分析了几种典型转子用钢、汽轮机缸体及阀体用钢的关键物性指标。结合经验探讨了未来高参数超超临界电站用大型铸锻件用钢或合金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铸锻件 马氏体耐热钢 护环用钢及合金 合金化 热处理工艺
原文传递
含硅型高铬马氏体耐热钢的回火脆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强国 严伟 +2 位作者 王威 单以银 杨柯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406-411,共6页
采用冲击试验、X射线衍射分析、断口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回火温度和冷却速度对含硅型高铬马氏体耐热钢冲击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硅型高铬马氏体耐热钢在400℃以下回火时组织中存在少量残余奥氏体,在450~600℃区间存在高温... 采用冲击试验、X射线衍射分析、断口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回火温度和冷却速度对含硅型高铬马氏体耐热钢冲击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硅型高铬马氏体耐热钢在400℃以下回火时组织中存在少量残余奥氏体,在450~600℃区间存在高温回火脆性,硬度达到峰值,产生沿晶和准解理混合断裂。分析认为,沿晶界生成的链状碳化D物降低晶界结合强度,以及基体组织中析出的大量细小弥散的碳化物产生二次硬化,两者是回火脆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冷却速度通过碳化物析出差异影响基体强度,进而影响钢的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耐热钢 冲击韧性 回火脆性 冷却速度 沿晶断裂
下载PDF
正火温度对含硅型高铬马氏体耐热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强国 石全强 +3 位作者 严伟 王威 单以银 杨柯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1-468,共8页
以一种硅和碳量分别为1.5%和0.32%的含硅型高铬马氏体耐热钢为对象,研究了正火温度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中的大量碳化物在980℃以上正火时溶解,热膨胀曲线上发生额外膨胀现象,回火后沿板条界析出杆状和粒状两种形... 以一种硅和碳量分别为1.5%和0.32%的含硅型高铬马氏体耐热钢为对象,研究了正火温度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中的大量碳化物在980℃以上正火时溶解,热膨胀曲线上发生额外膨胀现象,回火后沿板条界析出杆状和粒状两种形态碳化物;在1030-1100℃正火并回火后沿晶界析出的含硅Cr23C6碳化物易粗化,呈链状分布于晶界;正火温度低于1030℃时拉伸强度随着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在更高温度下正火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正火温度的提高,冲击韧性总体呈降低趋势,分布在晶界的大尺寸链状含硅碳化物弱化晶界是冲击韧性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马氏体耐热钢 正火温度 组织与性能 晶界碳化物
原文传递
小口径G115新型马氏体耐热钢管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8
作者 章亚林 王立玉 +2 位作者 王学 张鹏 黄桥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78,83,共5页
采用自主开发的焊材,对我国研制的G115新型马氏体耐热钢进行了小口径管焊接工艺试验,分析了接头的显微组织,测试了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G115小口径管的焊接工艺性良好,在常规GTAW工艺下焊接可以得到无缺陷的焊接接头,接头的常温拉... 采用自主开发的焊材,对我国研制的G115新型马氏体耐热钢进行了小口径管焊接工艺试验,分析了接头的显微组织,测试了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G115小口径管的焊接工艺性良好,在常规GTAW工艺下焊接可以得到无缺陷的焊接接头,接头的常温拉伸和弯曲性能均满足相关要求。焊缝在焊态下的韧性很低,经过760℃×1.5 h的焊后热处理后,其冲击吸收能量由6 J提高到80 J以上。焊后热处理后,启裂区的断裂机制由解理转变为韧窝,明显提高了裂纹萌生需要的能量。G115焊接接头仍然存在细晶热影响区(FGHAZ)和软化带,软化带出现在靠近母材的临界正火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115钢 马氏体耐热钢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铸造ZG1Cr11Ni2WMoV马氏体耐热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逯红果 王壮壮 +3 位作者 殷凤仕 冯柳 薛冰 马中钢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0-106,共7页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ZG1Cr11Ni2WMoV马氏体耐热钢在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经580℃×2 h空冷回火后,显微组织由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和沿原奥氏体晶界分布的δ-铁素体组成,在δ-铁素...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ZG1Cr11Ni2WMoV马氏体耐热钢在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经580℃×2 h空冷回火后,显微组织由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和沿原奥氏体晶界分布的δ-铁素体组成,在δ-铁素体周围分布着连续网状的M23C6型碳化物,碳复型透射电镜分析发现在马氏体板条内分布有纳米尺寸M6C-型碳化物;与铸态直接回火相比,经1050℃×1 h空冷淬火再经580℃×2 h空冷回火后,δ-铁素体含量减少且主要呈球状分布在回火马氏体基体上;1050℃×1 h空冷淬火处理对室温拉伸性能提高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室温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铁素体 回火 马氏体耐热钢 冲击断裂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多尺度碳氮化物强化马氏体耐热钢的研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文凤 刘运强 +3 位作者 刘晓刚 叶东 邹爱成 严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2-45,共4页
为了强化马氏体耐热钢,采用控制热变形程中的温度、速率、弛豫时间及热处理工艺的方法制备了多尺度碳氮化物。研究了工艺参数和热处理工艺对多尺度碳氮化物析出相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化物析出相尺度主要分布在50 nm以下和100~200 nm,... 为了强化马氏体耐热钢,采用控制热变形程中的温度、速率、弛豫时间及热处理工艺的方法制备了多尺度碳氮化物。研究了工艺参数和热处理工艺对多尺度碳氮化物析出相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化物析出相尺度主要分布在50 nm以下和100~200 nm,其中尺寸在50 nm以下的析出相可强化基体和阻碍位错运动;而尺寸在100~200 nm的碳氮化物析出相可促进亚晶界的形成以及马氏体板条界和原奥氏体晶界的稳定。经过处理的马氏体耐热钢在蠕变或时效过程中组织的高温稳定性增强,可延长材料在高温长时条件下的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诱导析出 热处理 碳氮化物强化 高温蠕变 马氏体耐热钢
下载PDF
统一黏塑性模型对9%-12%Cr马氏体耐热钢低周疲劳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小威 巩建鸣 +1 位作者 王艳飞 赵燕萍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77,共6页
9%-12%Cr马氏体耐热钢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超超临界发电厂的主要部件。简要地概述了9%-12%Cr钢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微观损伤机制,将材料微观组织演化过程与统一Chaboche黏塑性模型中内变量的变化相关联,应用Chaboche模型预测... 9%-12%Cr马氏体耐热钢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超超临界发电厂的主要部件。简要地概述了9%-12%Cr钢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微观损伤机制,将材料微观组织演化过程与统一Chaboche黏塑性模型中内变量的变化相关联,应用Chaboche模型预测9%-12%Cr钢中P91钢,在500℃时不同应变幅值和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循环应力-应变迟滞回线,将预测结果与已报道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P91钢的循环应力-应变迟滞回线,模型中运动硬化变量X描述材料在循环初期的应变强化现象,各向同性硬化变量R主要描述材料软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耐热钢 低周疲劳 Chaboche模型 微观损伤
下载PDF
9Cr马氏体耐热钢膨胀-温度曲线上的斜率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平 严伟 +1 位作者 单以银 杨柯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5,共4页
9Cr马氏体耐热钢在发生α→γ相变前的升温过程中其膨胀-温度曲线的斜率发生了偏折,偏折点处的温度为660℃左右。采用相同的升温速率将该钢样品升温至600、660和750℃三个温度,保温15min后水淬,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各样品中组... 9Cr马氏体耐热钢在发生α→γ相变前的升温过程中其膨胀-温度曲线的斜率发生了偏折,偏折点处的温度为660℃左右。采用相同的升温速率将该钢样品升温至600、660和750℃三个温度,保温15min后水淬,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各样品中组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9Cr钢加热至660℃和750℃的样品中析出相的数量较600℃明显增加,因此钢中碳氮化物在偏折点温度处的大量析出是膨胀曲线斜率发生明显改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Cr马氏体耐热钢 膨胀-温度曲线 碳氮化物 析出
原文传递
SA213-T9合金耐热钢焊接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振中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08年第2期62-63,共2页
通过对SA213-T9中合金耐热钢的可焊性分析,合理选择焊接方法及工艺参数,使焊接接头满足了使用性能。
关键词 马氏体耐热钢 空淬性 焊接冷裂纹
下载PDF
高Cr马氏体耐热钢焊接接头Ⅳ型蠕变断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延锟 刘子昀 +4 位作者 马庆爽 张海莲 贺翔 李会军 高秋志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7,共17页
Ⅳ型蠕变断裂是焊接接头细晶区在高温、低应力下发生的沿晶脆性断裂,对高Cr马氏体耐热钢焊接接头的高温蠕变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Ⅳ型蠕变断裂过程中的组织转变、断裂机理以及接头的组织变化、多轴应力状态和焊接残余应力... Ⅳ型蠕变断裂是焊接接头细晶区在高温、低应力下发生的沿晶脆性断裂,对高Cr马氏体耐热钢焊接接头的高温蠕变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Ⅳ型蠕变断裂过程中的组织转变、断裂机理以及接头的组织变化、多轴应力状态和焊接残余应力对其蠕变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同时对现阶段关于高Cr马氏体耐热钢焊接接头Ⅳ型蠕变断裂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盲点进行了分析与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耐热钢 蠕变断裂 焊接接头
原文传递
长期时效对铸造ZG1Cr11Ni2WMoV马氏体耐热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逯红果 殷凤仕 +4 位作者 马中钢 王雷 李化坤 王光华 李道乾 《铸造技术》 CAS 2019年第8期831-834,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金相显微镜研究了580℃长期时效对ZG1Cr11Ni2WMoV马氏体耐热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 050℃×1 h空冷淬火+580℃×2 h空冷回火后,存在纳米尺寸的M6C型碳化物弥散分布在回火马氏体板条上;58...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金相显微镜研究了580℃长期时效对ZG1Cr11Ni2WMoV马氏体耐热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 050℃×1 h空冷淬火+580℃×2 h空冷回火后,存在纳米尺寸的M6C型碳化物弥散分布在回火马氏体板条上;580℃长期时效处理1 000 h,原奥氏体晶界和马氏体板条界上析出M23C6型碳化物,δ-铁素体中析出M23C6型碳化物和Laves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时效 纳米析出相 马氏体耐热钢 LAVES相
下载PDF
铸造ZG1Cr11Ni2WMoV马氏体耐热钢中的第二相析出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逯红果 李化坤 +5 位作者 赵国才 王光华 马中钢 王雷 殷凤仕 李道乾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3-67,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研究了铸造ZG1Cr11Ni2WMoV马氏体耐热钢经1050℃×1 h空冷正火后在不同温度回火的显微组织及第二相析出行为。结果表明:铸造ZG1Cr11Ni2WMoV马氏体耐热钢经不同温度回火后,显微组织由板...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研究了铸造ZG1Cr11Ni2WMoV马氏体耐热钢经1050℃×1 h空冷正火后在不同温度回火的显微组织及第二相析出行为。结果表明:铸造ZG1Cr11Ni2WMoV马氏体耐热钢经不同温度回火后,显微组织由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和少量δ-铁素体组成,在较低温度(550℃)回火时,高密度纳米尺寸M6C型碳化物均匀分布在马氏体板条内,随回火温度的升高,M6C型碳化物长大成细长针状,同时在原奥氏体晶界、马氏体板条界及δ-铁素体周围析出M23C6型碳化物,继续升高回火温度至700℃,板条内不再有M6C型碳化物析出,板条界上M23C6型碳化物颗粒逐渐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耐热钢 回火 第二相 析出行为
原文传递
T91管屏制造硬度问题解决办法
17
作者 汪勋 《锅炉制造》 2019年第3期43-45,共3页
T91钢管材料最早是由美国研制的一种新型马氏体耐热钢,综合性能良好,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大容量机组电站锅炉高温段受热面上。T91管屏制造过程中,作为焊后热处理效果的监督手段,硬度检查是必要的。本文针对T91管屏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 T91钢管材料最早是由美国研制的一种新型马氏体耐热钢,综合性能良好,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大容量机组电站锅炉高温段受热面上。T91管屏制造过程中,作为焊后热处理效果的监督手段,硬度检查是必要的。本文针对T91管屏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硬度不合格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 耐热钢 硬度 解决
下载PDF
Mn-Si对ZG1Cr11Ni2WMoV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王雷 马中钢 +2 位作者 逯红果 贾成建 李道乾 《山东冶金》 CAS 2019年第3期31-33,共3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少量硅锰含量对铸造ZG1Cr11Ni2WMoV马氏体耐热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显微组织主要由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和沿原奥氏体晶界分布的δ-铁素体组成,力学性能方面,少量硅-锰使耐热...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少量硅锰含量对铸造ZG1Cr11Ni2WMoV马氏体耐热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显微组织主要由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和沿原奥氏体晶界分布的δ-铁素体组成,力学性能方面,少量硅-锰使耐热钢强度具有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 回火 马氏体耐热钢
下载PDF
595℃长期时效对M152马氏体耐热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钢 郭永华 +3 位作者 刘新权 马风春 宋玺玉 张秀丽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70,88,共6页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金相分析及TEM微观结构分析,研究了M152马氏体耐热钢在595℃长期时效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变化,并探讨了时效脆化机制。结果表明:在595℃时效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回复,位错密度下降,且原始组织中弥散分布的M2C和M7C...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金相分析及TEM微观结构分析,研究了M152马氏体耐热钢在595℃长期时效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变化,并探讨了时效脆化机制。结果表明:在595℃时效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回复,位错密度下降,且原始组织中弥散分布的M2C和M7C3碳化物逐渐转变成M23C6碳化物,并聚集长大,导致强度逐渐降低;时效脆化的主要原因是杂质元素的非平衡晶界偏聚和碳化物的晶界析出共同作用,时效初期的脆化主要是由于M2C碳化物沿马氏体板条界的连续析出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152马氏体耐热钢 力学性能 时效 脆化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Thermo-Calc的马氏体耐热不锈钢析出相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凯强 唐广波 李激光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1-165,共5页
基于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研究了600℃、650℃时马氏体耐热不锈钢中Cr、W、Mo合金元素含量变化对析出相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钢中析出相主要为M_(23)C_6、金属间化合物Laves相和σ相。温度和合金元素Cr、W、Mo含量变化对M_(23)C_... 基于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研究了600℃、650℃时马氏体耐热不锈钢中Cr、W、Mo合金元素含量变化对析出相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钢中析出相主要为M_(23)C_6、金属间化合物Laves相和σ相。温度和合金元素Cr、W、Mo含量变化对M_(23)C_6碳化物析出影响较小,对Laves相和σ相的析出影响较大,W、Mo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会析出CHI相。随Cr含量增加,Laves相析出量先保持不变,但当σ相开始析出后线性减少。温度和W含量变化对σ相析出量影响较大。随Mo含量增加,Laves相析出量线性增加;600℃时当σ相开始析出后,Laves相析出量缓慢增加;650℃时无σ相析出,但当CHI相大量析出后,Laves相析出量急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耐热不锈钢 计算热力学 合金元素 析出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