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新放线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淑霞 朱天骄 +2 位作者 卢圳域 顾谦群 朱伟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13-519,共7页
由于自身特殊的生存环境,海洋放线菌具有复杂独特的代谢途径,产生了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活性代谢产物为新抗生素的发现提供了丰富的先导化合物,有些已经进入临床前研究。本文简要介绍近十几年从海洋样品中分... 由于自身特殊的生存环境,海洋放线菌具有复杂独特的代谢途径,产生了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活性代谢产物为新抗生素的发现提供了丰富的先导化合物,有些已经进入临床前研究。本文简要介绍近十几年从海洋样品中分离到的放线菌新种属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代谢产物 Salinispora Verrucosispora marinispora
下载PDF
海洋来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parvulus OUCMDZ-2554产放线菌素D的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聪 刘培培 +3 位作者 王乂 孙坤来 贾海健 朱伟明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42,共9页
目的对海洋来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parvulus OUCMDZ-2554产放线菌素D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放线菌素D的产量。方法对培养基的组成、种龄、装液量、pH、盐度和发酵时间等条件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选择最优发酵条件;并通过波... 目的对海洋来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parvulus OUCMDZ-2554产放线菌素D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放线菌素D的产量。方法对培养基的组成、种龄、装液量、pH、盐度和发酵时间等条件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选择最优发酵条件;并通过波谱分析及其理化性质确定放线菌素D结构。结果最佳培养基为:K2HPO41.5g、MgSO40.5g、酵母浸膏5g、可溶性淀粉22.5g、陈海水1 000mL;最佳发酵条件:装液量150/500mL(体积分数)、种龄4d、盐度3%、起始pH=7.5、摇床(180rpm)发酵12d。结论以最佳发酵条件发酵,优化后放线菌素D的产量为优化前的3.6倍,达到36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素D 发酵优化 海洋放线菌 STREPTOMYCES parvulus
原文传递
金枪鱼共附生菌Streptomyces sp.TUN21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3
作者 余磊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7期34-36,共3页
海洋动物共附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海洋药物的重要来源。该文从金枪鱼共附生菌Streptomyces sp.TUN21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为campechic acid B(1),5-(3’-aminophenyl)-2,4-pentadienoic acid(2)和benzenemethanol... 海洋动物共附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海洋药物的重要来源。该文从金枪鱼共附生菌Streptomyces sp.TUN21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为campechic acid B(1),5-(3’-aminophenyl)-2,4-pentadienoic acid(2)和benzenemethanol(3)。其中化合物1对PC-3和HCT-116的抑制活性的IC_(50)值分别为(1.3±0.2)μmol和(0.64±0.1)μmol,而化合物2是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3在50μg/mL的浓度下对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无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共附生菌 Streptomyces sp. 抗肿瘤活性 抗微生物活性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Actinoplanes sp.M4I6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子鹏 李芬发 +5 位作者 谢晴宜 马青云 杨理 戴好富 罗都强 赵友兴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4,共7页
对海洋放线菌Actinoplanes sp.M4I6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分离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 对海洋放线菌Actinoplanes sp.M4I6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分离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对分离得到化合物进行了抗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评价。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鉴定为(E)-prop-1-enyl-2-hydroxypropanoate(1)、cyclo-(R-Pro-R-Phe)(2)、cyclo-(L-Val-L-Leu)(3)、cyclo-(L-Phe-L-Val)(4)、cyclo-(L-Leu-L-Phe)(5)、lumichrome(6)、2-(4-hydroxyphenyl)ethylacetate(7)、4-hydroxysattabacin(8)、3-hydroxybutan-2-yl 2-phenylacetate(9),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5、6、8、9对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6对乙酰胆碱酯酶有较弱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游动放线菌属 化学成分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抗枯草芽孢杆菌活性
下载PDF
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相关可培养共生放线菌多样性及其生物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小梅 李菲 +3 位作者 胡丽琴 周文红 覃媚 高程海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研究斜阳岛附近海域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可培养共生放线菌多样性及其发酵液代谢产物的生物毒活性。【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从广西斜阳岛附近海域采集的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 【目的】研究斜阳岛附近海域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可培养共生放线菌多样性及其发酵液代谢产物的生物毒活性。【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从广西斜阳岛附近海域采集的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可培养共生放线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利用卤虫致死法测试其生物毒活性。【结果】从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中分离获得相关可培养放线菌23株,采用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后发现,这些菌株属于2个亚纲9个科9个属23种。绝大部分菌株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活性,其中10株菌株有较强生物毒活性,1株有显著毒活性。【结论】广西斜阳岛附近海域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中存在较为丰富的放线菌多样性,部分菌株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柳珊瑚 系统发育分析 生物毒活性
下载PDF
海洋来源放线菌Actinoalloteichus cyanogriseus WH1-2216-6产浅蓝霉素A的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贾海健 王聪 +2 位作者 王乂 刘培培 朱伟明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5,共7页
目的对海洋来源放线菌Actinoalloteichus cyanogriseus WH1-2216-6产浅蓝霉素A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浅蓝霉素A的产量。方法对培养基的组成、接种量、起始pH、盐度、发酵时间、前体浓度及大孔吸附树脂添加量等条件的研究,通过单因素... 目的对海洋来源放线菌Actinoalloteichus cyanogriseus WH1-2216-6产浅蓝霉素A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浅蓝霉素A的产量。方法对培养基的组成、接种量、起始pH、盐度、发酵时间、前体浓度及大孔吸附树脂添加量等条件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选择最优发酵条件;结果获得了浅蓝霉素A的最佳发酵条件,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20g,甘油20g,蛋白胨20g,CaCO32g,2-吡啶甲酸400mg,XAD-16大孔吸附树脂50g,陈海水1L)、装液量150/500mL(体积分数)、5d种龄、3.3%盐度、起始pH=7.5、摇床(180r·min-1,28℃)发酵12d。结论以最佳发酵条件发酵,优化后的浅蓝霉素A的产量为优化前的7.0倍,达到610.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蓝霉素A 发酵优化 海洋放线菌 Actinoalloteichus cyanogriseus
原文传递
海洋放线菌(Salinispora arenicola)基因转移系统的建立
7
作者 马艳玲 李海贤 +3 位作者 翁萍 刘泽璇 许小庆 曾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134,共4页
该实验旨在建立海洋放线菌Salinispora arenicola基因转移系统,以便基因敲除和外源基因表达等遗传操作。以整合型质粒pSET152和p IB139为出发质粒,通过接合转移构建了海洋放线菌Salinispora arenicola的基因转移系统。结果表明,25μg/m ... 该实验旨在建立海洋放线菌Salinispora arenicola基因转移系统,以便基因敲除和外源基因表达等遗传操作。以整合型质粒pSET152和p IB139为出发质粒,通过接合转移构建了海洋放线菌Salinispora arenicola的基因转移系统。结果表明,25μg/m L阿泊拉霉素可有效筛选接合子,大肠杆菌与孢子的比例为8:1时可获得较多的转化子。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验证,质粒成功整合到菌株海洋放线菌S.arenicola基因组中,接合子经多次传代后,导入的质粒pSET152和pIB139仍稳定整合于接合子基因组上。成功构建了海洋放线菌S.arenicola接合转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Salinispora arenicola 接合转移 遗传稳定性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H2003代谢产物中环二肽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冬 朱伟明 +4 位作者 顾谦群 崔承彬 朱天骄 刘红兵 方玉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48,共4页
海洋来源放线菌H2003发酵产物的粗提物对小鼠乳腺癌细胞tsFT210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为了发现其抗肿瘤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跟踪的分离方法,经多次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从菌株H2003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了7个环二肽化... 海洋来源放线菌H2003发酵产物的粗提物对小鼠乳腺癌细胞tsFT210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为了发现其抗肿瘤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跟踪的分离方法,经多次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从菌株H2003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了7个环二肽化合物。经核磁共振光谱、质谱和旋光分析,其结构分别鉴定为cyclo(L-Leu-L-Pro)(1),cyclo(D-Val-L-Pro)(2),cyclo(Gly-L-Leu)(3),cyclo(L-Pro-L-Try)(4),cyclo(Gly-D-Phe)(5),cyclo(Gly-L-Pro)(6)和cyclo(L-Ala-L-Phe)(7)。其中化合物1通过SRB法测试表现出弱的抗肿瘤活性,系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次级代谢产物 环二肽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用核糖体工程技术二次开发海洋微生物菌株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于志斌 朱天骄 +4 位作者 崔承彬 顾谦群 刘红兵 方玉春 朱伟明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90-1194,共5页
经对无活性的海洋来源放线菌B3054进行链霉素抗性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链霉素抗性突变株SY-1。从该突变株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活性化合物,其中1个为新天然产物。对该菌株突变前后的rpsL基因(编码核糖体蛋白S12)进行... 经对无活性的海洋来源放线菌B3054进行链霉素抗性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链霉素抗性突变株SY-1。从该突变株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活性化合物,其中1个为新天然产物。对该菌株突变前后的rpsL基因(编码核糖体蛋白S12)进行分析未发现发生突变,提示突变位点可能在核糖体的另外亚基上。实验结果表明,核糖体工程技术可用于无活性菌株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工程 海洋放线菌 B3054 SY-1 抗肿瘤产物
下载PDF
海洋来源放线菌3275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赵文英 朱天骄 +2 位作者 古静燕 顾谦群 朱伟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05-407,417,共4页
从海洋来源的放线菌Streptomycessp.3275中分到7个化合物,经IR,ESIMS,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及与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为环(脯缬)(1),环(脯酪)(2),环(脯甘)(3),环(脯异亮)(4),环(脯亮)(5),胆甾醇(6)及1甲基1,2,3,4四氢咔啉3羧酸(7);并采用SR... 从海洋来源的放线菌Streptomycessp.3275中分到7个化合物,经IR,ESIMS,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及与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为环(脯缬)(1),环(脯酪)(2),环(脯甘)(3),环(脯异亮)(4),环(脯亮)(5),胆甾醇(6)及1甲基1,2,3,4四氢咔啉3羧酸(7);并采用SRB法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测试,其中化合物2,3,5对温敏型小鼠乳腺癌细胞tsFT210显示弱的增殖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来源放线菌 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海洋来源黄直丝链霉菌产物中新细胞周期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健 崔承彬 +4 位作者 顾谦群 朱伟明 朱天骄 刘红兵 方玉春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海洋来源黄直丝链霉菌Z4-007产物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模型与分离技术紧密结合的活性跟踪分离模式,以细胞周期抑制活性为抗肿瘤指标,分离纯化活性成分;根据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研究海洋来源黄直丝链霉菌Z4-007产物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模型与分离技术紧密结合的活性跟踪分离模式,以细胞周期抑制活性为抗肿瘤指标,分离纯化活性成分;根据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用流式细胞术测试化合物活性。结果从黄直丝链霉菌Z4-007发酵物中分离得到4个活性化合物,其中1个鉴定为1-(2,4-二羟基-3,5-二甲基苯基)-(2E,4E)-己二烯-1-酮(1),其余3个初步推测为环肽类化合物。用小鼠乳腺癌tsFT210细胞经用流式细胞术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Ⅰ在高浓度时将细胞周期抑制在G0/G1期,而在低浓度时则抑制在G2/M期并显示出一定的细胞凋亡诱导活性。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链霉菌属的微生物产物中分离得到,是一个新的细胞周期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黄直丝链霉菌 细胞周期抑制剂 色谱分离 1-(2 4-二羟基-3 5-二甲基苯基)-(2E 4E)-己二烯-1-酮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南海深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flaviniger SCSIO ZJ28中Elaiophylin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云 周潇 +5 位作者 宋永相 陈芸芸 黄洪波 李洁 华燕 鞠建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从我国南海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SCSIO ZJ28,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Strep-tomyces albiflaviniger SCSIO ZJ28。对该菌株采用M-AM2ab培养基进行发酵,以溶剂萃取获得发酵提取物,通过卤虫致死活性、抑菌活性和HPLC-UV... 从我国南海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SCSIO ZJ28,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Strep-tomyces albiflaviniger SCSIO ZJ28。对该菌株采用M-AM2ab培养基进行发酵,以溶剂萃取获得发酵提取物,通过卤虫致死活性、抑菌活性和HPLC-UV追踪,利用正相、反相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得到化合物1。经ESI-MS,1H及13C NMR,2D NMR和X-RD单晶衍射分析鉴定为大环内酯类化合物elaiophyl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链霉菌属 Elaiophylin 大环内酯 卤虫致死活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3株抗生素抗性放线菌活性突变株新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初步测试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卫权 崔承彬 +2 位作者 田从魁 李长伟 杨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6,共4页
从无活性海洋来源放线菌M15的3株抗生素抗性抗肿瘤活性突变株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原始菌M15发酵物中没有的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1,9-二甲酯-吩嗪(1)、过氧化麦角甾醇(2)、对-甲胺基苯甲酸(3)、染料木素(4)、大豆黄素(5)、N-... 从无活性海洋来源放线菌M15的3株抗生素抗性抗肿瘤活性突变株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原始菌M15发酵物中没有的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1,9-二甲酯-吩嗪(1)、过氧化麦角甾醇(2)、对-甲胺基苯甲酸(3)、染料木素(4)、大豆黄素(5)、N-(2-羟基苯基)-乙酰胺(6)、邻二羟基苯甲酸(7)、尿嘧啶(8)和2-吡咯酸(9)。在初步预试活性测试中,化合物1,2,4,5,7,8对K562细胞示有一定抑制作用,相关活性有待进一步详细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来源放线菌 抗生素抗性放线菌突变株 抗肿瘤活性突变株 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海洋链霉菌L211次生代谢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书举 苏华 +2 位作者 李宪璀 史大永 朱校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5-78,共4页
利用硅胶柱、凝胶柱及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方法对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L21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相浸膏进行了分离,通过1H-NMR、13C-NMR、EIMS等方法鉴定了10个化合物:Kalamycin(1),Medermycin(2),Menoxymycin-B(3),spatozoate(4),邻... 利用硅胶柱、凝胶柱及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方法对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L21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相浸膏进行了分离,通过1H-NMR、13C-NMR、EIMS等方法鉴定了10个化合物:Kalamycin(1),Medermycin(2),Menoxymycin-B(3),spatozoate(4),邻氨基苯甲酸(5),3-吲哚乙醇(6),1-乙酰基咔啉(7),对羟基苯基乙醇(8),吲哚-3-乙酸(9),吲哚-3-甲酸(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链霉菌 次生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海洋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0428中吩嗪生物碱类抗生素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正超 郑六眷 +5 位作者 陈耀龙 李洁 陈玉婵 章卫民 张长生 李苏梅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对从广西北海斜阳岛海域沉积物中分离的1株海洋源放线茵Streptomyces sp.SCSIO 10428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及活性研究。方法对海洋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0428的发酵产物进行有机溶剂萃取,利用硅胶、凝胶柱层析等手段纯化... 目的对从广西北海斜阳岛海域沉积物中分离的1株海洋源放线茵Streptomyces sp.SCSIO 10428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及活性研究。方法对海洋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0428的发酵产物进行有机溶剂萃取,利用硅胶、凝胶柱层析等手段纯化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及文献比较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对化合物进行了抗菌、卤虫致死以及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从海洋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0428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甲氧基吩嗪(1),1-羟基吩嗪(2),吩嗪-1-羧酸(3);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3对白色念珠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2具有较强的卤虫致死活性和微弱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发现了1株能够产生3个不同吩嗪生物碱类抗生素的海洋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0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源放线菌 链霉菌属 SCSIO 10428 吩嗪 生物碱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variabilis strain 6-1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韵宇 孙伟 +1 位作者 彭崇胜 李志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6期5001-5004,共4页
目的:对来自海洋软珊瑚的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riabilis strain 6-1)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人类健康服务。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对分自海洋软珊瑚Scleronephthya sp中的链霉菌6-1(Streptomyces ... 目的:对来自海洋软珊瑚的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riabilis strain 6-1)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人类健康服务。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对分自海洋软珊瑚Scleronephthya sp中的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riabi-lis strain 6-1)进行发酵培养,用乙酸乙酯对发酵液进行萃取;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ive HPLC)分离方法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运用电喷雾质谱(ESI-MS)、核磁共氢振(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物理性质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洋链霉菌6-1(strain 6-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4'-二羟基异黄酮(1)、5,7,4'-三羟基异黄酮(2)和丁烯酸内酯-Ⅰ(3)。结论:丁烯酸内酯-Ⅰ是从链霉菌属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均是从Streptomyces variabilis中首次分离得到;变异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riabilis strain 6-1)可以作为活性化合物3(丁烯酸内酯-Ⅰ)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变异链霉菌6-1 次级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基因序列分析指导的海洋糖丝菌中特曲霉素X的发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玢 谭亿 +6 位作者 甘茂罗 周红霞 王以光 平欲晖 李斌 杨兆勇 肖春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0-236,共7页
一株海洋来源的稀有放线菌(Saccharothrix sp.10—10)发酵液粗提物显示出较强的抗革兰阳性耐药菌活性。对该产生菌中可能参与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主要关键酶系基因保守序列的聚合酶链反应f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析... 一株海洋来源的稀有放线菌(Saccharothrix sp.10—10)发酵液粗提物显示出较强的抗革兰阳性耐药菌活性。对该产生菌中可能参与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主要关键酶系基因保守序列的聚合酶链反应f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析,发现其II型聚酮合酶基因片段,与特曲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相关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经活性追踪,利用多种色谱方法从Saccharothrixsp.10-10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特曲霉素x(tetracenomycin X,1),同时还得到氧代托马霉素(oxotomaymycin,2),该两种化合物为首次从海洋糖丝菌属放线菌中发现,并利用2DNMR对这两个化合物的”CNMR数据进行了准确归属。体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等耐药菌显示出显著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为32-64μg·mL^-1;此外,化合物1还对多株人肿瘤细胞显示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为5.1~18.0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糖丝菌 基因探查 耐药菌 特曲霉素X 氧代托马霉素
原文传递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斌 陈刚 +1 位作者 白皎 裴月湖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系统研究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硅胶开放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Streptomyces sp.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 目的系统研究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硅胶开放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Streptomyces sp.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从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发酵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苄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1)、3-苄基-8-羟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2)3、-对羟苄基-8-羟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3)、3-([1H-吲哚-3'-基)甲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4)3、-异丁基-6-异丙基哌嗪-2,5-二酮(5)、3-异丙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6)、二吡咯并哌嗪-25,-二酮(7)、N-苯乙基乙酰胺(8)、4'7,-二羟基异黄酮(9)4、'5,7,-三羟基异黄酮(10)4、',7-二羟基二氢黄酮(11)、吡咯-2-甲酸(12)。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链霉菌属菌株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STREPTOMYCES sp. 次级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海洋来源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rosariaSCSION160中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文军 李苏梅 +5 位作者 张海波 张庆波 张改云 张光涛 朱义广 张长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6-469,共4页
放线菌SCSIO N160是从南海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的一株小单孢菌。从Micromonospora rosaria SCSIO N160的发酵液中,我们分离纯化了四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质谱与核磁共振1H、13C NMR谱的解析,确定为rosamicin(1)、6108B(2)、M-4365 A1... 放线菌SCSIO N160是从南海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的一株小单孢菌。从Micromonospora rosaria SCSIO N160的发酵液中,我们分离纯化了四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质谱与核磁共振1H、13C NMR谱的解析,确定为rosamicin(1)、6108B(2)、M-4365 A1(3)和M4365-G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海泥 海洋来源放线菌 小单孢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下载PDF
海洋链霉菌7-145中洋橄榄叶素衍生物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春彦 谭亿 +8 位作者 甘茂罗 蒙建州 关艳 周红霞 戴剑漉 王以光 尚小雅 杨兆勇 肖春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6-192,共7页
目的分离鉴定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7-145产生的抗耐药菌活性成分。方法通过活性追踪,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凝胶、正反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活性成分;通过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利用琼脂稀... 目的分离鉴定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7-145产生的抗耐药菌活性成分。方法通过活性追踪,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凝胶、正反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活性成分;通过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利用琼脂稀释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所得化合物的抗耐药菌和抗结核活性,利用MTT法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4个活性化合物,其结构分别确定为洋橄榄叶素(1)、11-O-甲基洋橄榄叶素(2)、11,11’-O-二甲基洋橄榄叶素(3)、14’-去乙基-14'-甲基洋橄榄叶素(4)。化合物1~4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等革兰阳性耐药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16μg/mL;所有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显示出显著的抑制活性(MIC:0.5~4μg/mL),其中化合物1对结核分枝杆菌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等耐药株也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MIC:0.5~1μg/mL);1和2对人肝细胞(L02)、肾上皮细胞(293T)和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200.14~0.28μmol/L。结论化合物1~4具有较强的体外抗MRSA、VRE等耐药菌活性。首次发现洋橄榄叶素(1)具有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多重耐药以及广泛耐药株活性。化合物1和2对人正常肝、肾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链霉菌 洋橄榄叶素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