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扬子黔北地区下寒武统海相黑色泥页岩特征及页岩气远景区评价 被引量:71
1
作者 王丽波 久凯 +2 位作者 曾维特 付景龙 赵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63-3278,共16页
依据大量野外页岩实测地质剖面和2口页岩气钻井、样品岩石矿物组分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实验等大量分析测试资料,系统研究了上扬子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泥页岩的发育特征与分布,并结合北美海相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及我国页岩气选... 依据大量野外页岩实测地质剖面和2口页岩气钻井、样品岩石矿物组分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实验等大量分析测试资料,系统研究了上扬子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泥页岩的发育特征与分布,并结合北美海相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及我国页岩气选区评价标准,预测了黔北地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结果表明: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海相黑色泥页岩厚度大、分布广泛,早期海侵体系域水体相对较深,沉积和沉降中心位于研究区的东南部,主要的物源来自西北部,沉积相类型主要为砂质陆棚、浅水陆棚和深水陆棚相沉积,深水陆棚相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晚期高位体系域,水体深度逐渐降低,随着相对海平面的下降,研究区陆棚砂体范围进一步扩大,浅水陆棚和深水陆棚向东南迁移,范围缩小。黑色页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Ⅲ型干酪根,有机碳含量很高,平均值为4.880%,普遍大于2%;有机质成熟度平均值为2.7%,总体演化程度较高;黑色页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碎屑矿物和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含量平均值为61.3%,成分主要为石英和少量的长石;粘土矿物含量平均值为31.1%,主要为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矿物。与美国产气页岩的各项指标相比较,黔北地区下寒武统海相黑色页岩具有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平均值高、热演化成熟度高、脆性矿物含量低、粘土矿物含量中等,页岩孔隙度低的特征。具备了页岩气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是我国海相页岩气勘探的主要地区之一。综合评价预测了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的有利、较有利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地区 下寒武统 海相页岩 页岩气 形成条件 远景区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层次划分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31
2
作者 梁兴 叶舟 +4 位作者 马力 吴少华 张廷山 刘家铎 徐克定 《海相油气地质》 2004年第1期59-76,123-122,共18页
以最近十年中国南方的海相新区油气勘探评价成果为依托 ,以油气成藏和整体封闭保存体系评价为核心 ,在渝东—湘鄂西、中下扬子和滇黔桂三大区域划分出 9个有利区块 5 1个含油气保存单元 ,并将其归纳为四个层次。综合评价认为 ,方西和石... 以最近十年中国南方的海相新区油气勘探评价成果为依托 ,以油气成藏和整体封闭保存体系评价为核心 ,在渝东—湘鄂西、中下扬子和滇黔桂三大区域划分出 9个有利区块 5 1个含油气保存单元 ,并将其归纳为四个层次。综合评价认为 ,方西和石柱保存单元具有较好的整体封存体系 ,属持续性含油气保存单元 ,为首选勘探目标 ;江汉盆地南部、句容—海安区块、南鄱阳坳陷、楚雄盆地东北部具备或基本具备整体封存条件 ,属于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通过精细勘探可望获得商业性油气流 ;楚雄盆地西北部、南盘江坳陷、十万大山盆地和渝东—湘鄂西地区利川复向斜由于晚期强烈构造改造而仅存在部分封存体系 ,需要攻关探索 ;思茅、渝东—湘鄂西地区的花果坪和桑植—石门地区已失去整体封闭保存条件 ,仅局部存在封存体系 ,地质条件高度复杂 ,勘探风险甚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地层 油气藏 勘探评价 地质条件 含油气保存单元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复杂油气藏特征及其成藏机制 被引量:29
3
作者 朱光有 刘星旺 +2 位作者 朱永峰 苏劲 王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1-242,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塔北哈拉哈塘地区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石油富集区带,蕴藏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奥陶系碳酸盐岩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由于该区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油藏类型多样、流体性质多变、油水界面不统一等特点,给... 塔里木盆地塔北哈拉哈塘地区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石油富集区带,蕴藏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奥陶系碳酸盐岩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由于该区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油藏类型多样、流体性质多变、油水界面不统一等特点,给油气勘探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该区油气水等样品的分析测试,结合钻井地质资料等,分析了该区油气的成因与来源,探讨了油气的充注成藏过程。研究认为,该区油气主要来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油气充注成藏时间在晚海西期(二叠纪末期);油气性质的复杂性受晚海西期油藏盖层的控制。北部潜山区油藏在晚海西期其上覆盖层剥蚀严重,导致油藏遭受强烈生物降解,形成未饱和油藏,原油以稠油-超稠油为主;南部深埋区盖层基本未遭受剥蚀,油藏保存较好,以弱挥发性油藏为主,原油为正常油。晚海西期以来,油藏处于深埋过程,油藏流体相态一直保存至今。由此推断,南部深埋区将以寻找正常油和轻质油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气藏 成藏机制 哈拉哈塘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川东南彭水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及差异性 被引量:28
4
作者 彭女佳 何生 +6 位作者 郝芳 何希鹏 张培先 翟刚毅 包书景 何陈诚 杨锐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34-1146,共13页
页岩孔隙结构及差异性是页岩含气性和产能评价的基础性问题.针对川东南彭水地区五峰组与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结构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然而在页岩孔隙结构差异性和有机孔定量特征方面还缺乏研究.利用低温低压氮气吸附测定和氩离子抛光-场发... 页岩孔隙结构及差异性是页岩含气性和产能评价的基础性问题.针对川东南彭水地区五峰组与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结构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然而在页岩孔隙结构差异性和有机孔定量特征方面还缺乏研究.利用低温低压氮气吸附测定和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技术,对页岩样品纳米孔隙进行了二维观察与统计以及分形特征计算,研究了3nm至几百nm页岩孔径范围的孔隙结构及其差异性.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孔十分发育;氮气吸附测定页岩孔隙形状包含开放型圆筒状、层状结构狭缝状和墨水瓶状等;扫描电镜观察有机孔形态主要有近圆形、椭圆形和多角形等.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孔径大小、形态和数量上.氮气吸附测定表明,五峰组页岩孔隙比表面积和总孔容较龙马溪组大,微孔所占总孔的比例也较高;五峰组页岩孔径相对龙马溪组更细窄.扫描电镜二维图像观察与统计结果表明,五峰组有机孔径以小于35nm为主,形态以多角形为主;龙马溪组有机孔径以小于50nm为主,形态多呈近圆形和椭圆形.五峰组页岩的分形维值大于龙马溪组页岩,说明前者孔隙复杂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分形特征 五峰组 龙马溪组 海相页岩 彭水地区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与油气前景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宝珺 丘东洲 《南方油气地质》 1995年第1期4-7,3,共5页
南方古海域地史上曾发育过众多的大型沉积坳陷。大地构造可分为四个发育阶段和三个基本单元,海进海退变化频繁。储层在纵向上呈旋回性发育,横向上分布广泛,海相储集岩分属于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岩类。南方海相地层具有生油层系多,储集... 南方古海域地史上曾发育过众多的大型沉积坳陷。大地构造可分为四个发育阶段和三个基本单元,海进海退变化频繁。储层在纵向上呈旋回性发育,横向上分布广泛,海相储集岩分属于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岩类。南方海相地层具有生油层系多,储集岩厚度大、分布广、类型多,生储盖组合多和圈闭类型多样等特点;膏盐沉积对油气保存有重要意义。据体积法估算,扬子区和滇黔桂区海相地层总生油量达2577亿吨,进入储层的约26亿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海相沉积 岩相古地理 远景评价 油气藏
下载PDF
海上E区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地震、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与成藏远景预测 被引量:21
6
作者 孙春岩 牛滨华 +4 位作者 文鹏飞 黄永样 王宏语 黄新武 李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76-1085,共10页
本文提出一种将地质、地震、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以研究海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条件 ,首先用物源、构造、沉积和地温等资料进行地质分析 ,确定海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地质条件 ;然后根据对水合物的地震属性 (BSR ,AVO ,BZ等 )分... 本文提出一种将地质、地震、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以研究海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条件 ,首先用物源、构造、沉积和地温等资料进行地质分析 ,确定海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地质条件 ;然后根据对水合物的地震属性 (BSR ,AVO ,BZ等 )分析和正演模拟研究 ,预测水合物及其游离气的存在 ,结合地质条件 ,圈定出水合物成藏的有利区带 ;最后结合对水合物主要成分 (甲烷及烃类等 )的地球化学异常分析 ,对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远景作出评价 .野外实践结果表明 ,这种综合研究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区 天然气水合物 成藏 地震属性 地球化学异常
下载PDF
中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烃源岩评价与潜力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高林 周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33,114,共4页
依据新建立的有效烃源岩评价标准,对中下扬子区中—古生界的烃源岩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烃源岩的分布层位和岩性,详细论述了各层位烃源岩的特点,提出了烃源岩分布的有利层位和有利区块。中下扬子区震旦系—三叠系可划分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 依据新建立的有效烃源岩评价标准,对中下扬子区中—古生界的烃源岩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烃源岩的分布层位和岩性,详细论述了各层位烃源岩的特点,提出了烃源岩分布的有利层位和有利区块。中下扬子区震旦系—三叠系可划分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上奥陶统顶部五峰组—下志留统底部、下二叠统、上二叠统和下三叠统共6套主力烃源岩。其中下寒武统、上奥陶统顶部五峰组—下志留统底部和下二叠统烃源岩在中、下扬子区都有分布,面积广泛,为区域性主力烃源岩;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烃源岩在局部发育,上二叠统和下三叠统烃源岩在下扬子区分布,这3套烃源岩属地区性主力烃源岩。中扬子区下志留统、下三叠统烃源层生烃量以石柱—万县复向斜最大,利川复向斜的生烃强度最高。上震旦统—奥陶系烃源层以宜都—鹤峰复背斜的生烃量最大,花果坪复向斜的生烃强度最高。下扬子区烃源岩的二次生烃作用明显,白垩纪—新近纪部分层系仍然是有效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海相地层 中生界 古生界 油气资源 扬子区
下载PDF
海相页岩中斑脱岩发育特征及对页岩储层品质的影响——以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21
8
作者 舒逸 陆永潮 +2 位作者 刘占红 王超 毛华武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71-1380,共10页
以岩心精细描述为基础,借助全岩/黏土X射线衍射分析、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从斑脱岩发育特征、页岩储层品质和储层品质差异性发育机理3个方面,对涪陵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海相页岩中斑脱岩的发育特征及其... 以岩心精细描述为基础,借助全岩/黏土X射线衍射分析、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从斑脱岩发育特征、页岩储层品质和储层品质差异性发育机理3个方面,对涪陵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海相页岩中斑脱岩的发育特征及其与页岩储层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本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共发育42层斑脱岩层,结合斑脱岩层单层厚度和层间厚度,将其划分为密集发育段、较发育段和欠发育段3个阶段。通过对比不同发育段页岩储层品质特征发现,较发育段具有高脆性矿物、高有机碳含量和高含气性的特征,为最有利页岩储层发育段。此外,从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和古生产力2个方面阐述了间发性火山活动是导致沉积期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且适度的火山活动有利于有机质和生物成因硅质矿物的富集,促进了优质页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斑脱岩 储层品质 五峰组—龙马溪组 涪陵地区
下载PDF
海相页岩纹层特征及其对页岩储层发育的影响——以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17
9
作者 胡月 陈雷 +3 位作者 周昊 谭秀成 李雪松 王文婧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纹层作为页岩最富特色的沉积构造,广泛发育于海相页岩层系中。纹层的发育直接导致页岩非均质性变化明显,进而对页岩生烃、页岩储集性以及页岩含气性等产生影响。文中以川南长宁地区X井龙马溪组的海相页岩为例,利用取心井岩心观察、薄片... 纹层作为页岩最富特色的沉积构造,广泛发育于海相页岩层系中。纹层的发育直接导致页岩非均质性变化明显,进而对页岩生烃、页岩储集性以及页岩含气性等产生影响。文中以川南长宁地区X井龙马溪组的海相页岩为例,利用取心井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电镜扫描、全岩X衍射及物性分析等资料,开展了海相页岩纹层特征及其对页岩储层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发育石英纹层、黏土纹层、有机质纹层、黄铁矿纹层等4种类型,以及石英纹层-黏土纹层、黏土纹层-有机质纹层和石英纹层-有机质纹层3种组合类型;纹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由龙S_(1)l_(1)^(1)亚段至龙S_(1)l_(1)^(2)亚段,有机质纹层发育频次呈逐渐变小的趋势,石英纹层发育频次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黏土纹层在整个研究层段发育相对稳定;页岩储层物性与有机质纹层发育频次呈正相关性,与黏土纹层发育频次呈负相关性,与石英纹层发育频次呈复杂相关性;只有石英纹层发育适中,才对页岩储层发育有利,石英纹层发育和欠发育对页岩储层发育均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 海相页岩 龙马溪组 长宁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我国海底峡谷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韩喜彬 李家彪 +5 位作者 龙江平 初凤友 丁巍伟 张绍勇 许东 杨海丽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8,共8页
海底峡谷是陆源物质向深海运移的重要通道和深海油气资源储集的重要场所,海底峡谷在我国近海也广泛发育。通过对国外海底峡谷研究成果和方法的介绍和学习,我国海洋学家开始对冲绳海槽西坡、台湾周边海域、南海北部海域及世界上其它海域... 海底峡谷是陆源物质向深海运移的重要通道和深海油气资源储集的重要场所,海底峡谷在我国近海也广泛发育。通过对国外海底峡谷研究成果和方法的介绍和学习,我国海洋学家开始对冲绳海槽西坡、台湾周边海域、南海北部海域及世界上其它海域的海底峡谷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国际相比,我国海底峡谷研究还处在发现和描述的阶段,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观测和深入的研究,来探讨海底峡谷的形成发育机制和控制因子,及其与我国近海演化和油气成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峡谷 浊流 海底扇 近海
下载PDF
地震反射波CDP叠加技术在台山核电海域花岗岩孤石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宏岳 梁奎生 段建庄 《隧道建设》 2011年第6期657-661,667,共6页
介绍海域地震反射波多次覆盖CDP叠加技术,阐述海上单道地震与CDP叠加技术的差别,从方法原理、震源选择、观测系统等方面分析探测小尺寸异常体的关键技术,通过钻探验证说明该技术在探测风化残留体中孤石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工程物探 地震反射波 CDP叠加 海域 取水隧洞 花岗岩孤石
下载PDF
哈拉哈塘油田A地区断裂特征及其控油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新新 崔德育 +3 位作者 孙崇浩 张晟 房璐 张敏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6期1058-1067,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走滑断裂发育类型多样,平面上表现为明显的分段性,活动期次上具有多期性与继承性发育的特点。基于地震资料,采用多种方法查明了哈拉哈塘A地区断裂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应力性质对哈拉哈塘A区块走滑断裂的发育特征...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走滑断裂发育类型多样,平面上表现为明显的分段性,活动期次上具有多期性与继承性发育的特点。基于地震资料,采用多种方法查明了哈拉哈塘A地区断裂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应力性质对哈拉哈塘A区块走滑断裂的发育特征进行研究,明确了走滑断裂对油气差异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研究区共发育3条主干断裂,根据断裂组合样式、地震剖面及古地貌特征将这3条走滑断裂分为张扭、压扭、走滑等12段;深大断裂带控储控藏特征明显,走滑断裂不同应力段控制岩溶储集层发育和油气富集;走滑断裂压扭段及张扭段的构造高部位易形成大型缝洞集合体,是优质储集层发育与油气成藏的优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走滑断裂 应力性质 断裂控储控藏 哈拉哈塘地区
下载PDF
西藏北部双湖地区海相侏罗纪磁性地层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同兴 潘忠习 +5 位作者 庄忠海 秦建华 董文彤 王小龙 黄志英 冯心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8-316,共9页
西藏北部双湖地区海相侏罗纪磁性地层采样剖面包括菊花山下侏罗统剖面和那底岗日中、上侏罗统剖面,采集样品共1231件。磁性地层采样工作是在实测地层(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剖面后进行的。采样使用国产手提式气压钻机,钻取的岩心直径为25 ... 西藏北部双湖地区海相侏罗纪磁性地层采样剖面包括菊花山下侏罗统剖面和那底岗日中、上侏罗统剖面,采集样品共1231件。磁性地层采样工作是在实测地层(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剖面后进行的。采样使用国产手提式气压钻机,钻取的岩心直径为25 mm,长度为20~50 mm,用磁罗盘定向器定向取心。采样间距一般为0.5~5 m,但重要界面附近间距达到 5 cm。分析表明双湖地区海相侏罗系碳酸盐岩的天然剩磁普遍较高,一般达到6.7×10^(-3)~3.8×10^(-2)A/m。大多数样品在热退磁到500~600℃区间时,剩磁衰减了100%,表明岩石中所含磁性载体力磁铁矿。系统研究表明双湖地区晚三叠世与早侏罗世之间缺失一个NAUNESKI反向极性带,界面的时间缺失量约为2 Ma,野外表现为不整合接触关系。中、下侏罗统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关系,沉积间断时间约为320 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地层 海相侏罗系 双湖地区 西藏 岩石地层 不整合接触关系 生物地层
下载PDF
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黑色泥页岩特征及页岩气远景区预测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丽波 苏爱国 +2 位作者 郑有业 李超 久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4-279,共16页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生界发育上三叠统肖茶卡组(T3x)、中侏罗统布曲组(J2b)和上侏罗统索瓦组(J3s)3套海相黑色泥页岩,形成于有机质比较丰富且易于保存的营养型还原性沉积环境,以台地相为主,其次为盆地相和三角洲相;厚度在41~474m范围内...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生界发育上三叠统肖茶卡组(T3x)、中侏罗统布曲组(J2b)和上侏罗统索瓦组(J3s)3套海相黑色泥页岩,形成于有机质比较丰富且易于保存的营养型还原性沉积环境,以台地相为主,其次为盆地相和三角洲相;厚度在41~474m范围内,有机碳(TOC)含量平均值为0.25%~8.34%,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Ro)平均值为1.21%~3.0%,处于高—过成熟生气阶段,脆性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量为65%~70%,页岩孔隙度约2%。与美国主要盆地产气页岩各项指标相比较,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黑色泥页岩具有厚度大、有机质丰度低、热演化熟度高、脆性矿物种类多、石英含量较低、长石和粘土矿物含量较高及孔隙度低的特征,具备了形成页岩气基本地质条件,是我国海相页岩气勘探的沉积盆地之一,综合评价预测的页岩气远景区以上三叠统肖茶卡组(T3x)分布范围大,其次是布曲组(J2b)和索瓦组(J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中生界 海相页岩 页岩气 形成条件 远景区
下载PDF
基于改进内梅罗指数的东海中鹿岛生态养殖区水质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章鑫慧 刘好真 +4 位作者 李进京 王春琳 王一农 刘懂 徐鹏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5-231,共7页
为明确东海中鹿岛生态养殖区水质现状,于2017年6月对该海区开展了水质调查,结果表明,中鹿岛海区NH_4^+-N含量、NO_2^--N和NO_3^--N含量的总和、PO_4^(3-)-P含量、pH、盐度和温度的最大值分别为0. 395±0. 011、0. 016±0. 001、... 为明确东海中鹿岛生态养殖区水质现状,于2017年6月对该海区开展了水质调查,结果表明,中鹿岛海区NH_4^+-N含量、NO_2^--N和NO_3^--N含量的总和、PO_4^(3-)-P含量、pH、盐度和温度的最大值分别为0. 395±0. 011、0. 016±0. 001、0. 029±0. 000 mg/dm^3、8. 21±0. 00、32. 53±0. 05、25. 07±0. 16℃。选取改进内梅罗指数对中鹿岛海区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区整体水质较为清洁,海区内侧水质水平分布差异显著(p <0. 05),存在明显的分块,其原因可能是由水产养殖活动分布格局引起;对改进内梅罗指数进行水层间方差分析的置换检验表明,改进内梅罗指数在水层间差异不显著(p> 0. 05),间接说明海区水体垂向交换能力较强,有利于底部营养物质的交换,对于天然饵料的生长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改进内梅罗指数 养殖区 水质评价 中鹿岛 东海
下载PDF
南盘江盆地首次发现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化石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长勇 张启跃 +3 位作者 黄金元 胡世学 文芠 谢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8-171,共4页
首次在南盘江盆地望谟地区下三叠统罗楼组灰岩中发现了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爬行动物化石层位相伴产出大量菊石、腕足、双壳、牙形石等,其时代属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的Spathian亚期。该发现对于研究早三叠世海洋生态复苏、海生爬行动物类群... 首次在南盘江盆地望谟地区下三叠统罗楼组灰岩中发现了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爬行动物化石层位相伴产出大量菊石、腕足、双壳、牙形石等,其时代属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的Spathian亚期。该发现对于研究早三叠世海洋生态复苏、海生爬行动物类群起源、早期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生爬行动物 早三叠世 南盘江盆地 望谟地区
下载PDF
“Exploring petroleum inside source kitchen”: Shale oil and gas in Sichuan Basin 被引量:10
17
作者 Caineng ZOU Zhi YANG +6 位作者 Shasha SUN Qun ZHAO Wenhua BAI Honglin LIU Songqi PAN Songtao WU Yilin YUA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934-953,共20页
The Sichuan Basin is rich in shale oil and gas resources,with favorable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at the other shale reservoirs in China cannot match.Thus,the basin is an ideal option for fully"exploring petroleum ... The Sichuan Basin is rich in shale oil and gas resources,with favorable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at the other shale reservoirs in China cannot match.Thus,the basin is an ideal option for fully"exploring petroleum inside source kitchen"with respect to onshore shale oil and gas in Chin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and points out that matur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shale oil and gas composition.US shale oil and gas exhibit high proportions of light hydrocarbon and wet gas,whereas Chinese marine and transitional shale gas is mainly dry gas and continental shale oil is generally heavy.A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study of shale oil and gas in the Sichuan Basin reveals findings with respect to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First,there are multiple sets of organic-rich shale reservoirs of three types in the basin,such as the Cambrian Qiongzhusi Formation and Ordovician Wufeng Formation-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marine shale,Permian Longtan Formation transitional shale,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lake-swamp shale,and Jurassic lacustrine shale.Marine shale gas enrichment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four elements:Deep-water shelf facies,moderate thermal evolution,calcium-rich and silicon-rich rock association,and closed roof/floor.Second,the"sweet section"is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high total organic carbon,high gas content,large porosity,high brittle minerals content,high formation pressure,and the presence of lamellation/bedding and natural microfractures.Moreover,the"sweet area"is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very thick organic-rich shale,moderate thermal evolution,goo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and shallow burial depth,which are exemplified by the shale oil and gas in the Wufeng-Longmaxi Formation,Longtan Formation,and Daanzhai Member of the Ziliujing Formation.Third,the marine,transitional,and continental shale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the Sichuan Basin account for 50%,25%,and 30%of the respective types of shale oil and gas geological 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Shale gas marine facies Continental facies Transitional facies Resource potential Sweet area Sweet section Source rock oil and gas Shale oil and gas revolution "Sichuan-Chongqing Daqing-Gas"
原文传递
Chinese Marine Economy Development: Dynamic Evolu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ce 被引量:10
18
作者 SUN Caizhi LI Xin +2 位作者 ZOU Wei WANG Song WANG Zeyu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1期111-126,共16页
This study focuses on China's coastal area and its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Applying the information diffusion method, the study establishes a kernel density function and its decomposition using a marine econo... This study focuses on China's coastal area and its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Applying the information diffusion method, the study establishes a kernel density function and its decomposition using a marine economic per capita as the index of the model to depict the dynamic evolution law and the internal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Chinese marine economy during 1996–2013. The relative development rate was introduc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he marine economy's development. In this way, space and time dimensions fully characterized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marine economy. Additionally, the influence of growth and ine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can be analyz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hinese marine economy as a whole has been growing, and regional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coordinated. In addition, the marine economy began to develop even more rapidly after 2004. There are thre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China's marine economy: first, the most influential mean effect, followed by, second, the variance effect, and third, the least influential residual effect. The biggest influence on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marine economy i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marine economy in the coastal area. Meanwhile,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inequality, provinces at higher development levels are more dispersed. Furthermore, the existence of the residual effect weakens the influence of the mean effect,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marine economy continuously increase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volu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ce of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level of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ve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capital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human research h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oes not pass the significant test. The difference in regional 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diffusion kernel density function decomposition marine economic output per capita coastal area
下载PDF
海岛地区输电线路防雷工作的分析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懿 韦立富 +2 位作者 赵勇 李明俊 李妍 《浙江电力》 2017年第1期14-18,共5页
输电线路防雷保护一直是电网运行维护工作的难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研究对维护电网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浙江舟山群岛为典型研究对象,对海岛地区输电线路防雷工作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实现跨海电网的高... 输电线路防雷保护一直是电网运行维护工作的难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研究对维护电网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浙江舟山群岛为典型研究对象,对海岛地区输电线路防雷工作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实现跨海电网的高效运维检修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地区 雷击跳闸 输电线路 防雷措施
下载PDF
1209号台风“苏拉”登陆福建后垂直结构和暴雨落区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爱鸣 何小宁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1-458,共8页
1209号台风"苏拉"登陆福建后,暴雨主要分布在路径南侧.针对台风"苏拉"影响福建暴雨过程的特点,利用风廓线雷达、地面自动气象站和高空观测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对这次台风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和动力、热力... 1209号台风"苏拉"登陆福建后,暴雨主要分布在路径南侧.针对台风"苏拉"影响福建暴雨过程的特点,利用风廓线雷达、地面自动气象站和高空观测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对这次台风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和动力、热力特征诊断.结果表明:特定的高空环流使"苏拉"台风登陆福建前结构发生南倾.暴雨分布在路径南侧,是由于"苏拉"登陆后涡旋中心垂直轴线向南倾斜,使路径南侧对流层中、下层的差动温度平流和差动涡度平流加强;且南侧上下层的垂直风切变大,达到14 m/s,利于对流不稳定层结发展和动力抬升增强;同时,在台风中心南侧温湿条件好,925h Paθse高值中心在福建中南部地区,达到359°k,而北侧在"苏拉"登陆前已受冷空气影响,温湿条件均不如南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学 风廓线雷达 台风 结构南倾 垂直风切变 暴雨落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