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抗渗透性和抗冻融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7
1
作者 王稷良 周明凯 +2 位作者 贺图升 柯国炬 崔巩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2-486,共5页
测试了石粉含量(质量分数)对不同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而抗冻性能降低,尤其是当石粉含量高于10%(石粉与水泥... 测试了石粉含量(质量分数)对不同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而抗冻性能降低,尤其是当石粉含量高于10%(石粉与水泥体积比超过1:3.47)时,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劣化明显;当石粉含量大于7%时,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劣化,而当石粉含量从3.5%提高到14%,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均未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石粉 抗冻性 氯离子渗透系数
下载PDF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试验 被引量:32
2
作者 谢开仲 王红伟 +1 位作者 肖杰 杨丹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38,共8页
为了研究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广西大石山区机制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机制砂混凝土和天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了石粉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3%,6%,9%,12%时对机制砂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 为了研究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广西大石山区机制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机制砂混凝土和天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了石粉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3%,6%,9%,12%时对机制砂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的影响,并与天然砂混凝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数值随石粉含量增加先变大再变小,石粉含量为3%时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数值最大,石粉含量超过3%时会削弱混凝土的密实度、骨架作用和水泥砂浆强度,利用不同地域、不同石材制作机制砂混凝土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石粉含量;石粉含量大于6%时,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数值小于天然砂混凝土,实际工程中应控制石粉含量上限;建议广西大石山区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换算系数取为0.68;提出的机制砂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之间换算公式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平均比值为0.982,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对偏差的平均值为1.88%;所得结论可为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天然砂混凝土 石粉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机制砂混凝土配比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卢自立 杨振国 +3 位作者 沈卫国 吴化东 蔡磊 廖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36,共5页
混凝土配比设计参数——砂率及水灰比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试验研究了设定水灰比、坍落度下砂率的优选及最优砂率下水灰比对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设定水灰比及坍落度下,C30、C40、C50机制砂混凝土... 混凝土配比设计参数——砂率及水灰比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试验研究了设定水灰比、坍落度下砂率的优选及最优砂率下水灰比对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设定水灰比及坍落度下,C30、C40、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最优砂率分别为40%、42%、40%;不同水灰比下,C40机制砂混凝土的最优砂率在40%~42%范围内;最优砂率下,各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随水灰比提高而增大,且低水灰比时增大较明显;强度随水灰比提高略有增加后线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配比设计 砂率 水灰比
原文传递
不同颗粒级配下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谢开仲 刘振威 +2 位作者 郑克西 盖炳州 新赢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95,共5页
将广西某高速公路卵石机制砂为研究对象,对5种不同颗粒级配机制砂分别开展了抗压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以及弹性模量试验,并与天然砂混凝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颗粒级配下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数... 将广西某高速公路卵石机制砂为研究对象,对5种不同颗粒级配机制砂分别开展了抗压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以及弹性模量试验,并与天然砂混凝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颗粒级配下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数值随着机制砂颗粒由细到粗先变大后变小,当机制砂颗粒级配曲线位于II区砂中值和上限之间,细度模数为2.90左右时,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数值达到峰值,且最大值高于天然砂混凝土17.8%;建议卵石机制砂混凝土换算系数取为0.73;弹性模量理论值的平均值比弹性模量实测值的平均值小15.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天然砂混凝土 颗粒级配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石粉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建国 周海龙 +1 位作者 葛成龙 陈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04-810,共7页
为了研究玄武岩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对高强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配制不同石粉质量分数(3%,5%,7%,9%,11%)的C70机制砂混凝土,借助核磁共振(NMR)、差热-热重(TG)同步试验以及场发射扫描电镜试验(SEM)研究其力学特性和微观形态.研... 为了研究玄武岩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对高强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配制不同石粉质量分数(3%,5%,7%,9%,11%)的C70机制砂混凝土,借助核磁共振(NMR)、差热-热重(TG)同步试验以及场发射扫描电镜试验(SEM)研究其力学特性和微观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石粉等质量代替机制砂能够配制出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在保证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石粉质量分数为5%~7%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最佳.石粉良好的微集料填充效应与碱性碳酸钙的生成使水化产物C_(3)S和CaCO_(3)微界面区结构更加密实,而Ca(OH)_(2)在CaCO_(3)表面生成大量晶体,致使Ca(OH)_(2)晶粒细化,从而提高界面黏结作用,使得界面过渡区得到明显改善;该研究成果可为高强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石粉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石粉 硅灰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渡槽技术在贵州峡谷山区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徐江 向国兴 +1 位作者 罗代明 蒙进 《人民珠江》 2016年第2期8-15,共8页
山区长距离调水工程受输水水头、地形、地质条件的控制,采用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渡槽跨越深山峡谷。在对公路行业连续刚构桥技术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输水渡槽的功能特点,采用"桥槽合一"的技术路线开展了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渡槽... 山区长距离调水工程受输水水头、地形、地质条件的控制,采用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渡槽跨越深山峡谷。在对公路行业连续刚构桥技术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输水渡槽的功能特点,采用"桥槽合一"的技术路线开展了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渡槽技术的研究。通过各方的联合攻关,在结构布置、结构构造、预应力体系、附属设施、材料、施工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已将该技术应用于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总干渠草地坡、徐家湾、河沟头、焦家4座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渡槽的建设中。目前,4座连续刚构渡槽均已合龙,正在开展附属设施的施工,应力、变形等各项指标符合设计预期,预计将于今年接受充水试验以及试通水运行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渡槽 桥槽合一 变箱变截面箱梁 三向预应力 机制砂混凝土 悬臂浇筑
下载PDF
不同岩性的机制砂混凝土本构关系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4
7
作者 谢开仲 刘振威 +2 位作者 盖炳州 新赢 朱茂金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06,共8页
为研究机制砂混凝土在单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分别以广西地区石灰岩、卵石、玄武岩3种岩性机制砂为细骨料,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了24个150 mm×150 mm×300 mm标准棱柱体混凝土试件和24个150 mm×150 m... 为研究机制砂混凝土在单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分别以广西地区石灰岩、卵石、玄武岩3种岩性机制砂为细骨料,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了24个150 mm×150 mm×300 mm标准棱柱体混凝土试件和24个150 mm×150 mm×150 mm标准立方体混凝土试件,以河砂混凝土为对比试件,进行了单轴抗压试验,获得了试件在单轴受压下的抗压强度和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通过拟合得到了适用于机制砂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本构方程。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机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不同岩性的机制砂混凝土破坏形态大致相同;机制砂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与河砂混凝土相似,在曲线的上升段,机制砂混凝土与河砂混凝土基本重合,但在下降段,机制砂混凝土脆性较大,曲线比较陡峭;基于Sargin模型拟合得到的机制砂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与试验全曲线吻合较好;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不同岩性细骨料的物理特性有关,随着细度模数的增大或石粉含量的增多,机制砂混凝土试件峰值应力与峰值应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水灰比在0.3~0.4之间时,建议机制砂混凝土换算系数取为0.77;卵石机制砂混凝土弹性模量均高于石灰岩和玄武岩机制砂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河砂混凝土 单轴受压 细度模数 石粉含量 弹性模量
下载PDF
机制砂混凝土抗弯曲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北星 尹立愿 樊立龙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1-807,共7页
开展了机制砂混凝土(MSC)与河砂混凝土(RSC)在5种应力水平下的等幅弯曲疲劳试验,进行了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Weibull分布检验,拟合了用于确定等幅荷载下弯曲疲劳寿命的SN-Pf方程,并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进行了显微分析.结果表明:MSC和RSC... 开展了机制砂混凝土(MSC)与河砂混凝土(RSC)在5种应力水平下的等幅弯曲疲劳试验,进行了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的Weibull分布检验,拟合了用于确定等幅荷载下弯曲疲劳寿命的SN-Pf方程,并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进行了显微分析.结果表明:MSC和RSC的弯曲疲劳寿命分布均符合两参数Weibull分布,MSC弯曲疲劳寿命离散性整体小于RSC;在相同应力水平下,MSC的抗弯曲疲劳性能优于RSC,且其弯曲疲劳寿命的应力水平变化敏感性小于RSC;弯曲疲劳寿命为2×106次时,MSC的弯曲疲劳强度折减系数为55%,RSC的弯曲疲劳强度折减系数为53%;MSC界面过渡区显微硬度大于RSC,且界面过渡区密实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弯曲疲劳寿命 两参数威布尔分布 弯曲疲劳方程 弯曲疲劳极限
下载PDF
复掺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段承刚 孙永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96-2305,共10页
为定量研究S105矿粉与其他矿物掺合料共同作用对C80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得到不同龄期(3 d、7 d、28 d、60 d)下,S105矿粉单掺,以及掺S105矿粉的同时以不同含量的微珠、超细矿粉、硅灰... 为定量研究S105矿粉与其他矿物掺合料共同作用对C80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得到不同龄期(3 d、7 d、28 d、60 d)下,S105矿粉单掺,以及掺S105矿粉的同时以不同含量的微珠、超细矿粉、硅灰分别取代水泥时,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率,并利用图表分析及拌合物实际状态对比等对其性能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复掺多种矿物掺合料,有利于提高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抗压强度,并显著减小其干燥收缩。在保证混凝土和易性良好的条件下,相比于单掺S105矿粉,S105矿粉与不同矿物掺合料双掺对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有更显著的作用。综合考虑对和易性、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当超细矿粉取代水泥的质量分数为3%时,即水泥与S105矿粉和超细矿粉的质量比为33∶11∶1时,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处于较好的水平,其粘聚性和流动性都有显著改善,其3 d和60 d抗压强度分别增长3.1%和5.1%,其干燥收缩率则减小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机制砂混凝土 S105矿粉 矿物掺合料 和易性 抗压强度 干燥收缩率
下载PDF
不同替代率下机制砂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何盛东 刘立新 +1 位作者 王俊 王荔荔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8-701,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替代率下机制砂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以选用的机制砂配制C50混凝土,在水泥用量和砂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机制砂对天然砂的取代率(0%、30%、50%、70%、100%)。试验发现,机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于天然砂混凝土的弹... 为了研究不同替代率下机制砂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以选用的机制砂配制C50混凝土,在水泥用量和砂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机制砂对天然砂的取代率(0%、30%、50%、70%、100%)。试验发现,机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于天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且随着替代率的增大和龄期的增长,机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呈现增大的趋势,但以是替代率为50%的弹性模量最大,说明该机制砂对天然砂的最佳替代率为50%左右。通过分析发现,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之间的拟合关系与普通混凝土的不同,用普通混凝土的拟合方程计算值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替代率 机制砂混凝土 弹性模量
下载PDF
泵送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12
11
作者 延永东 陶松涛 +1 位作者 庄志坚 崔钊玮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为了克服机制砂的缺点,配制出适合泵送的中高强度等级的机制砂混凝土,考虑机制砂的物理特性,引入混合砂表观密度和骨料用量修正系数k对传统的配合比设计理论进行了修正,并通过加入适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来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保... 为了克服机制砂的缺点,配制出适合泵送的中高强度等级的机制砂混凝土,考虑机制砂的物理特性,引入混合砂表观密度和骨料用量修正系数k对传统的配合比设计理论进行了修正,并通过加入适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来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保水性和黏聚性。设计并试拌了C50的混凝土,经调整骨料用量后得出了工作性优、适合泵送的机制砂混凝土各材料用量,借此回归出骨料用量修正系数k的取值约为1.06。用此理论及方法试拌的另3组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完全满足泵送要求,测试得到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也满足设计要求。结果表明,提出的配合比设计理论与黄氏致密理论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骨料用量修正系数 工作性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和耐磨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林 房艳伟 +1 位作者 唐凯 王文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88,95,共5页
通过开展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肯塔堡试验和表面磨损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0~60%)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和耐磨性的影响,并对混凝土强度与耐磨性参数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比例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逐渐降... 通过开展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肯塔堡试验和表面磨损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0~60%)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和耐磨性的影响,并对混凝土强度与耐磨性参数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比例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逐渐降低,但抗折强度随养护龄期延长的增长速率逐渐提高。机制砂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之间具有幂函数关系。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机制砂混凝土所有试验龄期的肯塔堡质量损失率、表面磨损质量损失率以及质量损失率增长率均呈增大趋势发展。粉煤灰取代水泥降低了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建立了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耐磨性的对数线性模型,给出了肯塔堡质量损失率与表面磨损质量损失率的经验计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机制砂混凝土 力学性能 耐磨性
下载PDF
百米大跨上承式混凝土箱形截面拱式渡槽设计实践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向国兴 汤洪洁 +2 位作者 雷盼 徐江 罗亚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5-140,144,共7页
为确保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总干渠6座主跨108~200 m的上承式混凝土箱形截面拱式渡槽的结构安全,基于渡槽与桥梁的工程类比,采用杆系有限元法对渡槽进行了设计。通过对同等跨度条件下渡槽与桥梁的结构设计标准、结构构造的深入比... 为确保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总干渠6座主跨108~200 m的上承式混凝土箱形截面拱式渡槽的结构安全,基于渡槽与桥梁的工程类比,采用杆系有限元法对渡槽进行了设计。通过对同等跨度条件下渡槽与桥梁的结构设计标准、结构构造的深入比较,结合渡槽自身的荷载特点、施工方法建立了不同结构尺寸的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确定了渡槽的结构构造尺寸;同时通过开展机制砂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拱圈C45、C55混凝土的配合比。上述6座渡槽的充水试验表明,结构的力学变形性能符合设计预期,并于2018年1月投入运行,其设计实践经验可供今后同类型渡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跨比 拱轴线 拱圈构造 机制砂混凝土 吊装施工
下载PDF
砂岩石粉含量对中等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雷瑜 黄昌华 +1 位作者 杨海成 盛余飞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950-953,共4页
依托肯尼亚蒙内标轨铁路工程,试验分析了砂岩机制砂石粉含量对中等强度等级混凝土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及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处于一定范围时,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具有提高效... 依托肯尼亚蒙内标轨铁路工程,试验分析了砂岩机制砂石粉含量对中等强度等级混凝土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及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处于一定范围时,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具有提高效果。对C35及C45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当石粉含量分别不超过9%和8%时,28d龄期后的机制砂混凝土干燥收缩与普通河砂混凝土并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石粉 机制砂混凝土 力学性能 干燥收缩 抗氯离子侵蚀
原文传递
粉体体积对机制砂低强度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大祯 李固华 +2 位作者 魏群 郜进良 于春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73,共5页
为解决机制砂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出现的泌水粘聚性差等问题,采取室内试验研究粉体体积对机制砂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提出粉体体积当量系数概念,并研究其合理粉体体积。研究结果表明:可以用粉体当量系数算得的粉体体积来评定... 为解决机制砂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出现的泌水粘聚性差等问题,采取室内试验研究粉体体积对机制砂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提出粉体体积当量系数概念,并研究其合理粉体体积。研究结果表明:可以用粉体当量系数算得的粉体体积来评定新拌机制砂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和易性,并提出合理当量粉体体积为150—160L/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低强度 粉体体积 和易性
下载PDF
机制砂混凝土应用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忠双 《福建建设科技》 2011年第2期63-65,共3页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现有的天然砂己不能满足工程需要,使用机制砂已成形势所需。本文简要概述了机制砂对混凝土各方面性能的影响、石粉的活性效应、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影响,认为机制砂混凝土具有...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现有的天然砂己不能满足工程需要,使用机制砂已成形势所需。本文简要概述了机制砂对混凝土各方面性能的影响、石粉的活性效应、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影响,认为机制砂混凝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指出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各方面性能 石粉 含泥量
下载PDF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杜凤英 李海波 张秀芝 《商品混凝土》 2012年第6期47-49,共3页
本文测试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质量分数)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以及抗冻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孔隙率与孔径分布分析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下降,强度及抗冻性能随着... 本文测试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质量分数)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以及抗冻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孔隙率与孔径分布分析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下降,强度及抗冻性能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先提高后下降,最佳掺量在10%左右,当石粉含量高于10%时,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工作性及耐久性能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石灰石粉 抗冻性能 收缩性能
原文传递
高吸水树脂对机制砂混凝土收缩性能和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魏定邦 李晓民 +2 位作者 王起才 姚志杰 韩博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9-24,共6页
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在甘肃河西地区干旱多风气候条件下易产生早期开裂的问题,研究高吸水树脂(SAP)对机制砂混凝土的自收缩、干燥收缩和抗裂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SAP在标准养护和模拟养护条件下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SAP... 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在甘肃河西地区干旱多风气候条件下易产生早期开裂的问题,研究高吸水树脂(SAP)对机制砂混凝土的自收缩、干燥收缩和抗裂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SAP在标准养护和模拟养护条件下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SAP内养护法可有效抑制机制砂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显著降低机制砂混凝土在模拟环境条件下的开裂风险;在模拟河西地区气候条件下,SAP的掺入能够有效保证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但随着SAP掺量的增加,强度有所下降.综合考虑混凝土的自收缩、干燥收缩、抗裂性和强度的影响,建议在甘肃河西地区大风低湿度条件下SAP的掺量为0.76 kg/m^3,内养护水引入量为9.45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高吸水树脂 收缩 抗裂性
下载PDF
铁路工程预应力结构用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振 韩自力 +2 位作者 李化建 黄法礼 易忠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6,共6页
以梁体和轨道板用混凝土为研究对象,从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收缩徐变性能等多方面对比研究了铁路工程预应力结构用机制砂混凝土和河砂混凝土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需掺加更多的减水剂和引气剂来达到与河砂混凝土... 以梁体和轨道板用混凝土为研究对象,从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收缩徐变性能等多方面对比研究了铁路工程预应力结构用机制砂混凝土和河砂混凝土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需掺加更多的减水剂和引气剂来达到与河砂混凝土相同的工作状态;石灰石粉的促进水化作用和机制砂的颗粒特性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石灰石粉的填充效应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密实度,降低混凝土离子扩散系数和电通量;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能满足梁体和轨道板的技术要求;机制砂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变化规律与河砂混凝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预应力结构 强度 耐久性能 收缩徐变
下载PDF
人工砂与河砂混凝土抗裂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立华 陈理达 +1 位作者 詹镇峰 刘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9-102,共4页
人工砂表面粗糙,石粉颗粒细小,增大混凝土的用水量,增大混凝土开裂的倾向,另一方面,人工砂具有增大混凝土强度的特性,可减小混凝土开裂的倾向,因此对人工砂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人工砂与河砂混凝土的早期和硬化后... 人工砂表面粗糙,石粉颗粒细小,增大混凝土的用水量,增大混凝土开裂的倾向,另一方面,人工砂具有增大混凝土强度的特性,可减小混凝土开裂的倾向,因此对人工砂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人工砂与河砂混凝土的早期和硬化后的抗裂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人工砂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24h裂缝数量、单位面积的裂缝数量和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均较河砂混凝土大,早期抗裂能力较小;硬化后的人工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及抗裂能力指数较大,线膨胀系数、弹强比和热强比较小,有利于减小温度应力,提高混凝土抵抗温度裂缝的能力;干缩稍大,非大体积混凝土抗干缩开裂的能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砂混凝土 河砂混凝土 抗裂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