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滇东南中三叠世拉丁期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锰特征
被引量:
14
1
作者
夏国清
伊海生
+1 位作者
李盛俊
武向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3-709,共7页
为了研究海平面变化对含锰岩系的影响,找到沉积型锰矿层的分布规律。本文综合利用地层剖面岩相组合、沉积构造序列、生物化石标志等分析了滇东南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含锰岩系的沉积体系与其空间配置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古地理背...
为了研究海平面变化对含锰岩系的影响,找到沉积型锰矿层的分布规律。本文综合利用地层剖面岩相组合、沉积构造序列、生物化石标志等分析了滇东南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含锰岩系的沉积体系与其空间配置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古地理背景下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建立了研究区中三叠世拉丁期的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锰矿层位的空间叠置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指出海平面快速上升过程中的低速率沉积期最有利于锰矿沉积成矿,并提出研究区锰矿成矿模式:由于海平面区域性下降,由构造活动或风化淋滤带来的锰矿物质,在凹陷或者低洼部位聚集,伴随新一轮海平面快速上升,促使凹陷或者低洼部位更加封闭缺氧,达到锰矿进一步富集,最终在蓝绿藻类生物化学作用下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锰岩系
沉积体系
层序地层
聚锰特征
中三叠世拉丁期
滇东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山脊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兼与施雅风院士商榷
被引量:
19
2
作者
吕洪波
任晓辉
+1 位作者
许民
欧阳江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3-702,共10页
针对施雅风院士新提出的壶穴之"负球状风化"说,笔者特撰文与施老商榷。笔者认为:壶穴的形成并不受花岗岩中节理的控制,也与风化作用无关,不能用"负球状风化"来解释。壶穴是高速旋转水流侵蚀的结果,在中国东部花岗...
针对施雅风院士新提出的壶穴之"负球状风化"说,笔者特撰文与施老商榷。笔者认为:壶穴的形成并不受花岗岩中节理的控制,也与风化作用无关,不能用"负球状风化"来解释。壶穴是高速旋转水流侵蚀的结果,在中国东部花岗岩山脊上发现的壶穴是第四纪冰川融水侵蚀的标志。近年来观察到的格陵兰冰上湖泊的突然排泄为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壶穴成因争论的本质是中国东部是否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冰川,建议第四纪学界关注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其他地貌标志。韩同林研究员的"冰臼论"促进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的再研究,应当给予积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穴
负球状风化
冰川融水
中国东部
第四纪冰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东南中三叠世拉丁期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锰特征
被引量:
14
1
作者
夏国清
伊海生
李盛俊
武向峰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3-709,共7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B01A12-5)的成果
文摘
为了研究海平面变化对含锰岩系的影响,找到沉积型锰矿层的分布规律。本文综合利用地层剖面岩相组合、沉积构造序列、生物化石标志等分析了滇东南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含锰岩系的沉积体系与其空间配置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古地理背景下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建立了研究区中三叠世拉丁期的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锰矿层位的空间叠置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指出海平面快速上升过程中的低速率沉积期最有利于锰矿沉积成矿,并提出研究区锰矿成矿模式:由于海平面区域性下降,由构造活动或风化淋滤带来的锰矿物质,在凹陷或者低洼部位聚集,伴随新一轮海平面快速上升,促使凹陷或者低洼部位更加封闭缺氧,达到锰矿进一步富集,最终在蓝绿藻类生物化学作用下成矿。
关键词
含锰岩系
沉积体系
层序地层
聚锰特征
中三叠世拉丁期
滇东南
Keywords
manganese
-bearing
sequence
depositional
system
sequence
stratigraphy
manganese
-
accumulating
features
Middle
Triassic
Ladinian
Stage
Southeastern
Yunnan
分类号
P539.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山脊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兼与施雅风院士商榷
被引量:
19
2
作者
吕洪波
任晓辉
许民
欧阳江城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赤峰学院环境与资源系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3-702,共10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研究"(编号Y2008E20)的成果
文摘
针对施雅风院士新提出的壶穴之"负球状风化"说,笔者特撰文与施老商榷。笔者认为:壶穴的形成并不受花岗岩中节理的控制,也与风化作用无关,不能用"负球状风化"来解释。壶穴是高速旋转水流侵蚀的结果,在中国东部花岗岩山脊上发现的壶穴是第四纪冰川融水侵蚀的标志。近年来观察到的格陵兰冰上湖泊的突然排泄为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壶穴成因争论的本质是中国东部是否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冰川,建议第四纪学界关注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其他地貌标志。韩同林研究员的"冰臼论"促进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的再研究,应当给予积极评价。
关键词
壶穴
负球状风化
冰川融水
中国东部
第四纪冰川
Keywords
pothole
negative
spheroidal
weathering
meltwater
east
of
China
Qauternary
glaciationResearch
on
manganese
-
accumul
ation
features
in
Middle
Triassic
Ladin
分类号
P34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滇东南中三叠世拉丁期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锰特征
夏国清
伊海生
李盛俊
武向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论山脊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兼与施雅风院士商榷
吕洪波
任晓辉
许民
欧阳江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