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广宇 王继增 +2 位作者 陈楚龙 吴志峰 卓慕宁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以广州市为例,重点分析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现状与危害。广州市的水土流失类型可分为自然侵蚀和人为侵蚀,其中自然侵蚀主要有面蚀、沟蚀两种形式,在广州市范围面积分布相对较广,但侵蚀强度内并不严重;而人为侵蚀突出,侵蚀类型... 以广州市为例,重点分析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现状与危害。广州市的水土流失类型可分为自然侵蚀和人为侵蚀,其中自然侵蚀主要有面蚀、沟蚀两种形式,在广州市范围面积分布相对较广,但侵蚀强度内并不严重;而人为侵蚀突出,侵蚀类型和强度也更为复杂多样。人为侵蚀的成因主要有:采石取土、交通道路建设、开发区建设以及坡耕地。人为侵蚀已经成为广州市水土流失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人为侵蚀 侵蚀危害 水土流失
下载PDF
清至民国洛川塬土地利用演变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晗 侯甬坚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依据史料和已有研究,恢复了洛川塬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表明,清至民国时期是一个由土地垦殖的初步恢复到土地垦殖力度的增强、垦殖范围的扩大,再至战乱、自然灾害后期的重建以及民国时期土地垦殖发展的过程。... 依据史料和已有研究,恢复了洛川塬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表明,清至民国时期是一个由土地垦殖的初步恢复到土地垦殖力度的增强、垦殖范围的扩大,再至战乱、自然灾害后期的重建以及民国时期土地垦殖发展的过程。地貌的复杂性、降水的不稳定性,对土地开垦造成客观限制;政策制度的推行对土地开垦起到主导作用;而人口因素是土地开垦的根本动力。土地开垦面积随不同时期的人口变化而呈现显著差异,即土地开垦面积和人口数量之间成正相关关系。洛川塬环境伴随着人口增长、土地利用强度增强而逐步恶化。这种恶化是地理环境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减弱,继而引发土壤侵蚀加剧,并呈现为人为加速侵蚀和自然侵蚀交相混合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侵蚀 人为加速侵蚀 洛川塬
原文传递
矿区人为水土流失的环境背景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姜爱林 祝国勇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 2000年第4期37-39,F004,共4页
本文从矿区所具有的一般性特点出发 ,阐述了矿区人为水土流失产生的根本原因 ,然后将矿区的生产系统与环境系统这矛盾的二者统一成矿区环境背景系统 ,对其所具有的特征作了简要的探讨 ,并基于上述特征提出了治理矿区人为水土流失的几点... 本文从矿区所具有的一般性特点出发 ,阐述了矿区人为水土流失产生的根本原因 ,然后将矿区的生产系统与环境系统这矛盾的二者统一成矿区环境背景系统 ,对其所具有的特征作了简要的探讨 ,并基于上述特征提出了治理矿区人为水土流失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水土流失 环境背景 人为水土流失
下载PDF
人为水土流失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李智广 郭索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8-52,共5页
该文系统地分析了广东省1986~1992年造成人为水土流失增长的因素及其经济损失、增长速度与危害等,并针对这些形式提出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各因素造成危害的名次总和指数顺序为:基建工程>采矿>陡坡开荒>砖瓦窑>毁林毁草。... 该文系统地分析了广东省1986~1992年造成人为水土流失增长的因素及其经济损失、增长速度与危害等,并针对这些形式提出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各因素造成危害的名次总和指数顺序为:基建工程>采矿>陡坡开荒>砖瓦窑>毁林毁草。单位面积经济损失为31.36万元/km2,年均面积增加414.06km2,年均流失量2926万m3。作者指出:人为水土流失的机理是开发建设对水土资源产生剧烈扰动,造成大量土壤侵蚀,加之随意堆弃和倾倒便为土壤流失准备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只要加强执法、监督和必要的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措施,大多人为水土流失是可以避免和防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水土流失 形成因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与生态环境演变 被引量:31
5
作者 郑粉莉 唐克丽 +2 位作者 张科利 查轩 白红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1-259,共9页
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因严重的土壤侵蚀,已丧失原有的自然景观,子午岭林区为追溯研究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与生态环境演变提供了研究基地。通过典型区考察和定位试验研究及实验室分析测试,分析研究了子午岭林区植被破坏与恢复对土壤... 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因严重的土壤侵蚀,已丧失原有的自然景观,子午岭林区为追溯研究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与生态环境演变提供了研究基地。通过典型区考察和定位试验研究及实验室分析测试,分析研究了子午岭林区植被破坏与恢复对土壤侵蚀演变的影响;自然生态平衡下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植被耕垦的加速侵蚀特征及人为加速侵蚀与土壤退化过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侵蚀 加速侵蚀 生态环境演变
下载PDF
人为裸露坡面植被自然恢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振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6-28,共3页
根椐1990年至1996年对苏南孔山地区人为裸露坡面的年际观测结果,分析了坡面的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和影响植被自然恢复的自然因素。观测区人为裸露坡面形成的第2年(1991年)裸露坡面上植被自然复过程开始出现,1996年植... 根椐1990年至1996年对苏南孔山地区人为裸露坡面的年际观测结果,分析了坡面的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和影响植被自然恢复的自然因素。观测区人为裸露坡面形成的第2年(1991年)裸露坡面上植被自然复过程开始出现,1996年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结束,土壤侵蚀趋于停止。指出人为裸露坡面土壤侵蚀的防治不能只靠植被自然恢复过程来实现。应采取其它措施防治土壤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裸露坡面 土壤侵蚀 植被自然恢复
下载PDF
神府─东胜矿区一、二期工程中新的人为加速侵蚀 被引量:15
7
作者 高学田 唐克丽 +1 位作者 张平仓 王文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23-34,111,共13页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矿区工程建设中松散堆积物的形成及其对侵蚀的影响;矿区新的人为加速侵蚀方式及其危害;最后讨论了新的人为加速侵蚀的防治对策。考察区现有松散堆积物1391.77万m3,主要来源于采矿(露天矿及...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矿区工程建设中松散堆积物的形成及其对侵蚀的影响;矿区新的人为加速侵蚀方式及其危害;最后讨论了新的人为加速侵蚀的防治对策。考察区现有松散堆积物1391.77万m3,主要来源于采矿(露天矿及井矿)、铁路、公路建设及采石。根据松散堆积物堆积的地形部位,河道堆积物占总量的60.8%,是造成河道输沙量剧增和行洪障碍物的主要来源。新的人为加速侵蚀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危及矿区的生存和持续发展。1994年上半年,河道的强力清障取得了汛期行洪安全的显著成效。但随着开矿等工程建设的发展,大量松散堆积物的合理堆放、处理,以及因开矿而已破坏的环境的整治任务仍十分艰巨,应作为煤田开发同步进行的环境建设重大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东胜矿区 松散堆积物 新的人为加速侵蚀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滇中高原山地4种人工群落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孟广涛 袁春明 +3 位作者 方向京 和丽萍 柴勇 李贵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基于连续5年的定位观测,研究了滇中高原4种典型人工群落的径流与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区域降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湿季(6~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6.64%,降雨量主要由大于10mm以上的降雨带来,且降雨强度大部分小于5mm/h。与荒地... 基于连续5年的定位观测,研究了滇中高原4种典型人工群落的径流与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区域降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湿季(6~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6.64%,降雨量主要由大于10mm以上的降雨带来,且降雨强度大部分小于5mm/h。与荒地相比,林地的水土保持效益显著。试验小流域的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土壤流失量主要决定于地表径流量,其次是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人工群落 径流量 土壤流失量
下载PDF
子午岭林区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剖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唐克丽 张科利 +4 位作者 郑粉莉 查轩 王文龙 蔡庆 白红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3年第1期17-28,共12页
黄土高原的绝大部分地区,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丧失原有的自然景观,子午岭梢林区为研究追溯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的演变,提供了理想的场所。通过典型区的考察研究、大型径流场的定位观测研究和野外人工降雨试验等,分析研究了生态环境自... 黄土高原的绝大部分地区,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丧失原有的自然景观,子午岭梢林区为研究追溯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的演变,提供了理想的场所。通过典型区的考察研究、大型径流场的定位观测研究和野外人工降雨试验等,分析研究了生态环境自然演变及人类活动对侵蚀的影响;剖析了子午岭林区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的演变;取得了新的论证资料。明确提出,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平衡破坏的加剧,自然侵蚀逐渐被人为加速侵蚀所替代,且后者逐渐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岭林区 自然侵蚀 人为加速侵蚀 生态环境 植被的破坏与恢复
下载PDF
应用同位素示踪土壤侵蚀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晓燕 田均良 杨明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72-77,共6页
介绍不同类型的同位素的来源,对几种常用的同位素示踪土壤侵蚀的应用做了比较详细的总结。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为放射性核素137Cs在土壤侵蚀示踪研究中应用最广泛。同位素210Pb来自于自然界,它在土壤侵蚀中应用的准确度,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介绍不同类型的同位素的来源,对几种常用的同位素示踪土壤侵蚀的应用做了比较详细的总结。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为放射性核素137Cs在土壤侵蚀示踪研究中应用最广泛。同位素210Pb来自于自然界,它在土壤侵蚀中应用的准确度,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核素中,主要介绍7Be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对稳定性稀土元素和几种核素复合示踪土壤侵蚀与泥沙来源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对应用同位素示踪土壤侵蚀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同位素示踪 复合示踪 应用 泥沙来源 ^137CS 稀土元素 ^7Be 宇宙射线 ^210PB
下载PD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实施成效及相关建议
11
作者 左强 李素雅 +2 位作者 房成泰 李宁 李骁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5期53-58,共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2019年以来创新水土保持监管模式,通过连年7次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总体实现从问题导向被动监管转为目标靶向主动监管。文章系统总结了兵团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实施情况和工作成效,分析兵团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2019年以来创新水土保持监管模式,通过连年7次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总体实现从问题导向被动监管转为目标靶向主动监管。文章系统总结了兵团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实施情况和工作成效,分析兵团水土保持监管目前存在的问题,从重点关注项目建设期过程监管,推动水土保持执法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智能化水平,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全链条”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兵团及其他地区水土保持遥感监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遥感 监管
下载PDF
人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损害“一案双查”机制研究
12
作者 李祎恒 俞彬如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8,共6页
为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进一步创新人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体系,分析了人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现状,提出了行政执法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一案双查”机制;根据行政执法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两者存在的补强... 为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进一步创新人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体系,分析了人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现状,提出了行政执法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一案双查”机制;根据行政执法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两者存在的补强优势与协作优势,指出“一案双查”应遵循权责一致、依法处置、协同共治的理念;通过明晰行政执法与损害赔偿主体、厘清行政执法与损害赔偿适用情景、加强行政执法与损害赔偿协同等措施,优化完善“一案双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水土流失 行政执法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一案双查”机制
下载PDF
标桩法监测广东省人为侵蚀模数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继增 吴志峰 +2 位作者 朱立安 程炯 陈汉先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9-301,共3页
通过标桩法开展了广东省4种典型的开发建设项目类型一个降雨周年侵蚀模数的实测,所监测到的侵蚀模数可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参考和借鉴,以期切实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广东省 人为侵蚀模数 标桩法 水土流失监测
下载PDF
林地开垦人为加速侵蚀的人工降雨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庆 唐克丽 陈文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3年第1期79-86,共8页
子午岭稍林区基本上代表了现代生态环境下的自然侵蚀。在该区选择典型流域进行林地与开垦地的人工降雨试验,分析评价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度的演变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本试验选用了两组地形,三组雨强和两组土地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 子午岭稍林区基本上代表了现代生态环境下的自然侵蚀。在该区选择典型流域进行林地与开垦地的人工降雨试验,分析评价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度的演变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本试验选用了两组地形,三组雨强和两组土地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地基本上不发生土壤侵蚀,降雨和地形因素对侵蚀的作用不明显;林地开垦后,土壤侵蚀急剧发展,并随雨强和坡度的增大而增强。自然植被的破坏是人为加速的重要原因,侵蚀速率为自然侵蚀的数百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开垦 人为加速侵蚀 人工降雨试验 植被破坏
下载PDF
人为加速侵蚀对土壤退化的影响
15
作者 白红英 唐克丽 +1 位作者 查轩 史瑞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3年第1期44-49,共6页
应用人工降雨试验及野外小区观测资料,分析了人为加速侵蚀对土壤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破坏后,由于土壤侵蚀加剧,使土壤表层每年流失0.8cm 左右;林草地在开垦的第一二年,土壤养分损失量较大;损失的养分大部分随土壤的流失而流失,使... 应用人工降雨试验及野外小区观测资料,分析了人为加速侵蚀对土壤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破坏后,由于土壤侵蚀加剧,使土壤表层每年流失0.8cm 左右;林草地在开垦的第一二年,土壤养分损失量较大;损失的养分大部分随土壤的流失而流失,使泥沙养分富集,泥沙中速效磷与土壤中速效磷富集化高达1.4~3.41;大量肥沃表土流失使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下降,土壤平均入渗速度较林草地减少60%~70%;夏季土壤表层温度较林地升高10℃左右,使土壤水的损失加快,导致农作物旱情加重,环境质量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加速侵蚀 土壤退化 养分富集
下载PDF
林地开垦后坡面侵蚀过程与土壤养分流失的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郑粉莉 张成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1期44-46,共3页
林地被人为开垦破坏后 ,加速侵蚀是导致坡面土壤养分流失的根本原因。坡面土壤养分流失的空间分布与坡面侵蚀方式和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相一致 ,浅沟沟槽是坡面土壤养分流失最严重的部位。土壤养分流失在开垦初期非常迅速 ,开垦耕种 5 a... 林地被人为开垦破坏后 ,加速侵蚀是导致坡面土壤养分流失的根本原因。坡面土壤养分流失的空间分布与坡面侵蚀方式和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相一致 ,浅沟沟槽是坡面土壤养分流失最严重的部位。土壤养分流失在开垦初期非常迅速 ,开垦耕种 5 a后 ,土壤养分含量可减少 5 0 %。土壤剖面中 A层的流失是土壤养分流失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加速侵蚀 土壤养分流失 子午岭次生林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