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与评估方案探索 被引量:83
1
作者 方创琳 王振波 刘海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9-632,共14页
美丽中国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落实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实践。党和国家针对"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战略部署,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提出了美... 美丽中国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落实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实践。党和国家针对"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战略部署,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但目前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及建设成效等问题并不清晰。本文从广义和狭义视角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内涵,将人地和谐共生论、五维一体美丽论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理论基础,进一步构建了包括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社会和谐、体制完善、文化传承等5个维度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运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测评方法,对2016年中国341个地级市(州)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进行了科学评估。结果显示,美丽中国建设的综合美丽指数(中科美丽指数)平均值为0.28,总体处于偏低水平,生态环境美丽指数、绿色发展美丽指数、社会和谐美丽指数、体制完善美丽指数和文化传承美丽指数分别为0.6、0.22、0.29、0.22和0.07,分项指数值均较低,且地域发展差异较大,说明美丽中国建设进程总体缓慢且不平衡。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地贯彻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建议构建并发布通用的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体系,对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开展动态监测与阶段性综合评估,编制并发布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技术标准,做好美丽中国建设综合区划,分区域因地制宜地开展美丽中国样板区建设试点,并把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纳入各级政府考核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理论基础 人地和谐共生论 评估指标体系 中科美丽指数 评估方案
原文传递
四川省地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邓茂林 张斌 +1 位作者 高运荣 余波 《四川环境》 2009年第2期42-47,共6页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身心健康,还是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问题,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30年来,人居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但缺乏对区域...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身心健康,还是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问题,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30年来,人居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但缺乏对区域的对比研究。本文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简要回顾,提出了具有明显区域性、人地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框架;在物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区域环境友好型的人居环境模糊物元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四川省地级市的人地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实证研究中。通过贴近度对17个地级市进行了排序和分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区域人居环境评价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物元模型 人地和谐型 人居环境评价 四川省
下载PDF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部跨流域调水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昆仑 曾克峰 +2 位作者 王旭 徐明钻 刘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349-9350,共2页
对造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现阶段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调水经验教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跨流域调水 人地和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