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魁蚶亲贝控温促熟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永允 张晓燕 +2 位作者 栾红兵 曲和令 王占斌 《齐鲁渔业》 1994年第5期7-9,共3页
首次研究了魁蚶亲贝性腺室内控温促熟技术。3月中旬亲贝入池,人工控温,强化饲育25~28天,4月中下旬性腺成熟,排放精卵,比自然界提前3个月左右。水温16℃以上是魁蚶亲贝性腺成熟的迅速期。1991年11月专家鉴定认为,... 首次研究了魁蚶亲贝性腺室内控温促熟技术。3月中旬亲贝入池,人工控温,强化饲育25~28天,4月中下旬性腺成熟,排放精卵,比自然界提前3个月左右。水温16℃以上是魁蚶亲贝性腺成熟的迅速期。1991年11月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属国内首次,居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亲贝 人工控温 性腺促熟
原文传递
无人机集群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86
2
作者 贾永楠 田似营 李擎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14,共11页
集群行为是一种常见于自然界中鱼群、鸟群、蜂群等低等群居生物的集体行为,生物群中的个体仅依靠局部感知作用和简单的通信规则自主决定其运动状态,并且从简单的局部规则涌现出协同的整体行为。受此启发,提出了无人机集群作战的概念。... 集群行为是一种常见于自然界中鱼群、鸟群、蜂群等低等群居生物的集体行为,生物群中的个体仅依靠局部感知作用和简单的通信规则自主决定其运动状态,并且从简单的局部规则涌现出协同的整体行为。受此启发,提出了无人机集群作战的概念。无人机集群作战是指依靠大量低成本、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易于携带和投射的无人机形成规模优势,从而取得战争的主动权。由于无人机集群技术的重要战略地位,中美俄等军事大国均开始重视无人机集群技术的持续发展。介绍了无人机集群的研究动机,从模型、协议和平台3个角度总结了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几种典型作战模式以及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综上所述,集群技术在军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必将引领全新的作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集群技术 大规模系统 人机协同 分布式控制
原文传递
ITCC在压缩机防喘振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袁利剑 李英俊 +2 位作者 袁大辉 刘立岩 阎兆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53-1056,共4页
对美国伍德沃德公司生产的ITCC防喘振控制系统进行分析 ,通过与传统的防喘振控制系统相比较指出其优势所在 ,并针对其在大庆石化公司的具体应用。较系统地介绍了其防喘振控制原理、控制模式、控制程序、喘振恢复程序以及喘振检测程序的... 对美国伍德沃德公司生产的ITCC防喘振控制系统进行分析 ,通过与传统的防喘振控制系统相比较指出其优势所在 ,并针对其在大庆石化公司的具体应用。较系统地介绍了其防喘振控制原理、控制模式、控制程序、喘振恢复程序以及喘振检测程序的方法 ,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研究该系统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CC 压缩机 防喘振控制程序 喘振恢复程序 喘振检测程序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可变径管道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控制实现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建伟 齐咏生 王林 《测控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4-67,共4页
基于ATmega128单片机的管道探测机器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设计以及软件程序实现。为满足不同工业环境的需要,设计了无线与RS485总线两套通信方案进行人机交互控制系统与单片机的通信。独特的变径结构可以让机器人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配... 基于ATmega128单片机的管道探测机器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设计以及软件程序实现。为满足不同工业环境的需要,设计了无线与RS485总线两套通信方案进行人机交互控制系统与单片机的通信。独特的变径结构可以让机器人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配合高效的电池切换算法,可以使其更好的适应工业环境。为了观察管道内部信息,安装了一个可360°旋转的摄像头,将管道内部画面实时传送给上位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探测 节能调度算法 人机交互控制系统 无线通信
下载PDF
综合控制系统在压缩机防喘振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英俊 袁利剑 袁大辉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03年第6期23-25,共3页
通过对ITCC防喘振控制进行分析,介绍了其防喘振控制原理、控制模式、控制程序、喘振恢复程序以及喘振检测程序的方法。
关键词 压缩机 防喘振控制 透平-压缩机综合控制系统 大庆石化公司 SCL控制 速率控制 开环阶跃控制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层建筑外立面瓷砖检测装置的设计
6
作者 雷斌 苏江 +5 位作者 陈铭慧 谭毅 黄政开 杨天玲 韦佳鑫 张梓轩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186-190,共5页
针对瓷砖掉落的风险设计了一台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集成无人机来检测瓷砖空鼓现象。该设备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控制操作,当操控者输入地点方位坐标无人机启动,到指定位置对目标进行检测,将检测数据传回终端进行图片分析与处理。... 针对瓷砖掉落的风险设计了一台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集成无人机来检测瓷砖空鼓现象。该设备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控制操作,当操控者输入地点方位坐标无人机启动,到指定位置对目标进行检测,将检测数据传回终端进行图片分析与处理。在SolidWorks上建立设备三维建模运用仿真软件模拟检测过程。设备由无人机、红外相机、图传系统模块、数据储存模块、移动电源大部分组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单片机)为控制系统,设计了该控制系统的框架,确立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基于C语言编写了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包括无人机自动巡检、精准定位等程序,无人机的检测控制可汇集于一台手机。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装置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性能稳定,降低了检测过程的危险性,提高了检测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砖检测设备 控制系统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人机控制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鲁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共5页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集团管控模式选择问题,以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业务板块为基础,对集团管控模式进行了三维度分类,即管理控制、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特殊性,分别对三个管控维度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三者之间...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集团管控模式选择问题,以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业务板块为基础,对集团管控模式进行了三维度分类,即管理控制、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特殊性,分别对三个管控维度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或匹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 集团管控模式 管理控制
下载PDF
青藏高原环境污染胁迫解析及垂直化空间管控体系构建——以西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妤凡 周侃 徐勇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53-2671,共19页
准确判别污染来源及其空间胁迫过程,并基于胁迫规律构建精准化管控体系是保障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切入点。以西藏自治区为例,结合土地利用和污染行为重构污染源空间,运用改进后的排放因子法分源、分要素精准测度污染胁迫程度及... 准确判别污染来源及其空间胁迫过程,并基于胁迫规律构建精准化管控体系是保障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切入点。以西藏自治区为例,结合土地利用和污染行为重构污染源空间,运用改进后的排放因子法分源、分要素精准测度污染胁迫程度及其空间效应,并构建垂直化的环境空间管控体系及多维分区方案。研究表明:西藏自治区极有限的人为污染源空间承载有骤增的多种污染物排放,污染源空间结构的复杂性与胁迫程度呈正相关。以固体废弃物排放为主的高胁迫集中在重点城市和“一江两河”腹心地区的生活源空间,且在城乡居住空间、交通运输场所及工矿生产场所呈块状、线状和点状的空间胁迫形态。以近零胁迫为目标,可在县域、镇域和场地共三个尺度分别空间聚类得到四个环境功能区、五个分级管控区及四个胁迫程度区,自上而下实现功能管控、结构管控和用途管控。建议将面向污染源空间的垂直化管控体系融入至国土空间利用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在三个尺度分别适配环境正负面清单、均衡化环境基础设施及产污控制标准,以提高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精准化管控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源 环境胁迫 环境空间管控 垂直体系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基于STM32的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晶 巨子琪 李宁宁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1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为了提高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能力,提出基于STM32的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的系统结构,采用APLC21160逻辑处理控制器作为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的数字处理芯片,进行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 为了提高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能力,提出基于STM32的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的系统结构,采用APLC21160逻辑处理控制器作为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的数字处理芯片,进行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助力传感控制设计,结合嵌入式的集成处理器和FPGA逻辑处理芯片实现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控制信息处理,采用STM32低功耗信息处理终端设备实现对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硬件集成匹配,进行轨道交通暖通空调控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构建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约束对象模型,提高轨道交通暖通空调控制能力。采用频率耦合控制方法,进行轨道交通暖通空调控制律的优化处理。设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轨道交通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较高,收敛性性较好,参数调节能力强,可以实现对轨道交通暖通空调的智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轨道交通 暖通空调 自动控制系统 人机交互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ARM的焊接机器人示教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海初 谢昌安 +1 位作者 张厚宝 江民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79-182,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焊接机器人示教控制系统,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组成与软件实现流程。以ARM11系列S3C6410为主控芯片,在该核心控制器上扩展了CAN2.0通讯接口以及RS232通讯接口,通过CAN2.0与步进电机控制器通讯实现XYZ-R轴运动...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焊接机器人示教控制系统,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组成与软件实现流程。以ARM11系列S3C6410为主控芯片,在该核心控制器上扩展了CAN2.0通讯接口以及RS232通讯接口,通过CAN2.0与步进电机控制器通讯实现XYZ-R轴运动控制。使用MFC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创建相关按钮控件、编辑控件设计人机交互界面。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界面简单实用。采用val语言制定再现编程指令,可对焊缝轨迹进行焊接示教。通过搭建焊接仿真实验平台,进行示教再现测试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能满足复杂的焊缝轨迹的焊接,同时该操作系统操作简便,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控制系统 人机交互控制界面 仿真平台 示教再现
下载PDF
作战飞机智能座舱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殷春霞 陈晓刚 《测控技术》 2021年第9期1-6,31,共7页
传统机载座舱使得机组成员的生理、心理和智力限制成为立体作战环境人机回路中的薄弱环节,智能座舱的研究应运而生。详细阐述了作战飞机座舱的发展情况、适应战场环境的智能座舱内涵,提出智能座舱应成为机组人员的"智能助手"... 传统机载座舱使得机组成员的生理、心理和智力限制成为立体作战环境人机回路中的薄弱环节,智能座舱的研究应运而生。详细阐述了作战飞机座舱的发展情况、适应战场环境的智能座舱内涵,提出智能座舱应成为机组人员的"智能助手",以支撑安全、高效地完成飞行和作战任务。分析了智能座舱急需研究的关键技术,即支持沉浸感知的四维大态势显示技术、支持武器即插即用的人机交互界面技术、多通道人机控制技术和顺应未来机组习惯的"APP+"人机交互界面技术,提出解决这些关键技术的具体研究方法。分析表明:基于"APP+"的机载座舱显示技术是未来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座舱 多通道人机控制 武器即插即用 四维态势显示 APP+
下载PDF
无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涛 张河宁 《专用汽车》 2021年第10期90-93,共4页
无人控制系统能够在设定区域,以无人驾驶方式行驶。控制系统包含行车控制器、环境信息检测系统、便携式遥控操作台、规划计算机等功能组件。行车控制器与环境信息检测系统集成安装在车辆上,通过便携式遥控操作台,可实现对车辆近距离遥... 无人控制系统能够在设定区域,以无人驾驶方式行驶。控制系统包含行车控制器、环境信息检测系统、便携式遥控操作台、规划计算机等功能组件。行车控制器与环境信息检测系统集成安装在车辆上,通过便携式遥控操作台,可实现对车辆近距离遥控操作、远距离遥控操作以及按任务规划自主行驶等控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控制 遥控操作 自主行驶
下载PDF
煤矿井下人车联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杰臣 李敬兆 +1 位作者 王继伟 许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12,共6页
为保障煤矿井下无人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巷道内人员的安全,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人车联动控制系统。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代替YOLOv3目标检测模型的DarkNet-53特征提取网络,提高目标检测的实时性,并根据上采样与特征金字塔网络的思想,扩... 为保障煤矿井下无人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巷道内人员的安全,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人车联动控制系统。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代替YOLOv3目标检测模型的DarkNet-53特征提取网络,提高目标检测的实时性,并根据上采样与特征金字塔网络的思想,扩大特征图尺度,保证目标检测的精度;使用改进的YOLOv3目标检测模型在车辆行驶时对井下人员进行检测,依据人员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PID控制实现车辆速度快速、精确调节。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快速检测人员目标,并根据人员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快速控制车辆速度,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无人运输 人车联动控制 人员目标检测 改进YOLOv3 车辆速度控制 遗传算法 PID控制
下载PDF
空间结构施工中人为错误与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晶 张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35-37,共3页
空间结构展示了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新成果和实力 ,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 ,其安全性备受关注。笔者阐述了空间结构的施工特点以及施工中人为错误的成因和对工程的影响 ,通过对人为错误与建筑风险造价关系的分析 ,提出了控制人为错误的对策为 ... 空间结构展示了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新成果和实力 ,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 ,其安全性备受关注。笔者阐述了空间结构的施工特点以及施工中人为错误的成因和对工程的影响 ,通过对人为错误与建筑风险造价关系的分析 ,提出了控制人为错误的对策为 :适当提高结构设计可靠度水平和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对遏制工程质量事故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施工 人为错误 安全控制 工程质量 建筑风险造价
下载PDF
广义预测控制在人造水晶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德芳 王永骥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13期56-57,68,共3页
介绍了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人造水晶控制系统中应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并对应用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广义预测控制 人造水晶 控制系统 应用 单片机
下载PDF
商用车智能电液转向系统的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民伟 张新闻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第17期114-116,共3页
为提高商用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提升商用车的智能化水平,针对重型商用车,以液压助力式循环球转向器和电机为基础,开发了具有常规助力模式、力矩叠加模式、自动转向模式的智能电液转向系统,设计了转向系统人机协同控制决策方法。为验证... 为提高商用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提升商用车的智能化水平,针对重型商用车,以液压助力式循环球转向器和电机为基础,开发了具有常规助力模式、力矩叠加模式、自动转向模式的智能电液转向系统,设计了转向系统人机协同控制决策方法。为验证所设计的智能电液转向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进行了转向角阶跃响应试验和接管功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转向角阶跃响应时间小于23 ms,稳态误差小于0.8°,上升时间满足转向系统要求;转向系统能按试验要求由自动转向模式切换至人工介入助力模式。所开发的智能电液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为商用车的智能化驾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 智能电液转向系统 人机协同控制决策
下载PDF
三交河煤矿供电系统改造升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凯军 张士民 +1 位作者 高峰 冀连甫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0-172,共3页
针对三交河煤矿存在的供电系统问题,结合矿井的实际条件,对供电监测系统的保护控制装置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了变电所的无人值守。该改造方案对类似矿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供电系统 技术升级改造 无人值守
下载PDF
船舶电站频载控制器的仿人智能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国华 陶洁 《船电技术》 2005年第5期20-22,共3页
通过分析船舶电站频载控制器的工作特点,以仿人智能比例控制为基础,提出了船舶电力系统频载控制器的建模新方法。
关键词 频载控制器 仿人控制 电力系统
下载PDF
基于DMFC的上肢外骨骼人—机协调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丽 彭顺生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5年第7期2381-2384,2388,共5页
上肢外骨骼人-机协调控制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直角坐标系中的力信号转换成联合坐标系中力矩,该过程中奇点几乎一直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模型力控制器(dynamic model of force control,DMFC)的控制系统;利用阻尼... 上肢外骨骼人-机协调控制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直角坐标系中的力信号转换成联合坐标系中力矩,该过程中奇点几乎一直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模型力控制器(dynamic model of force control,DMFC)的控制系统;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处理负载,转矩补偿负载质量,避免了奇异性;在外骨骼的末端执行器处安装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外骨骼和负载之间的力,通过相互作用力自动反映使用者的运动意图;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系统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可负载性,当施加负载补偿时,不附加任何物体与附加5公斤对象的外骨骼末端执行器位置之间的稳态误差可减小至0.01μm以下,完全满足起吊重物的上肢外骨骼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外骨骼 人—机协调控制 奇点 动态模型 阻尼最小二乘
下载PDF
基于仿人智能的开关电源最优设计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长富 罗晓沛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8年第7期247-251,共5页
为了寻求开关电源设计变量和电路参量之间的最优规律,在最优设计命题的基础上利用优化数学模型和算法程序进行优化设计。对单相Boost PFC变换器进行了初步设计,运用非线性规划技术对Boost PFC变换器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仿人智能控制方... 为了寻求开关电源设计变量和电路参量之间的最优规律,在最优设计命题的基础上利用优化数学模型和算法程序进行优化设计。对单相Boost PFC变换器进行了初步设计,运用非线性规划技术对Boost PFC变换器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仿人智能控制方法对该非线性模型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方案在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情况下,实现了设计目标的最优化。这种最优设计技术可以明显地提高开关电源的设计质量,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和减轻工程技术人员繁重的电路定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最优设计技术 仿人智能控制 非线性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