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道与成人——《庄子》视域中的真人与真知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国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5-135,共11页
《庄子》区分了体道之知与极物之知:后者限于经验领域,前者则指向形上的智慧;通过二者之分,《庄子》彰显了道的智慧对人之“在”的意义。体道之知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展开为“真知”与“真人”之辩;真知在融入于意识与精神世界... 《庄子》区分了体道之知与极物之知:后者限于经验领域,前者则指向形上的智慧;通过二者之分,《庄子》彰显了道的智慧对人之“在”的意义。体道之知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展开为“真知”与“真人”之辩;真知在融入于意识与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化为人的具体存在,人的存在境域又在不同的层面上构成了面向对象、敞开世界的本体论前提。以如何得道为指向,《庄子》一方面提出了坐忘与心斋之说,由此强调了解构、消除、净化既成精神世界对于把握道的意义;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以神遇”的直觉方式。对《庄子》而言,以道为内容的“真知”不同于经验层面的知识:经验之知所指向的是外部对象,“真知”则旨在提升人自身的存在形态(广义的成人),后者蕴含着认识与涵养、认识方式与存在方式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真知 真人 体道 成人
下载PDF
人的主体性和现代人格建构 被引量:7
2
作者 鲁献慧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9-53,共5页
哲学视野中的人格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身上的集中表现,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一种资格。人格随着主体对象性活动而发展和转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应摈弃附属人格、无为人格、中庸人格。现代人格的特征应当是自主自强、开拓进取、惜... 哲学视野中的人格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身上的集中表现,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一种资格。人格随着主体对象性活动而发展和转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应摈弃附属人格、无为人格、中庸人格。现代人格的特征应当是自主自强、开拓进取、惜时高效和面向未来。现代人格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培育现代人格的优良“土壤”;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现代人格成长的最佳“气候”;健康的文化环境是现代人格培养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现代人格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民主政治
下载PDF
试论生态化人格及推进人格生态化的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彭立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0-174,共5页
人格与生态的内在关联,包括康德在内的法权论者认为作为法权主体的人格同外部自然物(包括生态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黑格尔明确地把外部自然界作为财产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尽管有了对于自然界的所有权,却也并不就... 人格与生态的内在关联,包括康德在内的法权论者认为作为法权主体的人格同外部自然物(包括生态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黑格尔明确地把外部自然界作为财产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尽管有了对于自然界的所有权,却也并不就是真正自由的独立的人格,近代的生态危机,归根到底同这种反生态人格密切相关。生态化人格是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合的作为生态文明主体的"生态人"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是一种权利和义务(责任)相统一的新型人格,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新型人格,是对其他人格富有同情和尊重的智慧型人格,还是一种具有审美视野的美的人格。它的真正确立,包含着实践的环节。生态化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必需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不断推进铸就的。推进人格生态化一方面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目的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生态人 生态化人格 生态文明观念
下载PDF
不同特训方式男兵身心健康与人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沈兴华 刘磊 +1 位作者 马骞 蒋春雷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特殊训练后,男兵在个性和身心健康方面的差异。方法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特质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疲劳量表和自编的意志品质量表对50名男兵(男兵1组)和40名男兵(男兵2组)经不同特训后进行心理测量与调查,然后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不同特殊训练后,男兵在个性和身心健康方面的差异。方法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特质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疲劳量表和自编的意志品质量表对50名男兵(男兵1组)和40名男兵(男兵2组)经不同特训后进行心理测量与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较长期高强度、高难度和高要求的军事训练磨练了男兵的意志品质,也使他们容易产生疲劳感。训练专业不同,要求不一样,产生的身心疲劳感受也不一样。结论要特别关注特训男兵1组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学习有效调节情绪的方法,注意解除他们的疲劳,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人格,从而较好地维护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训 男兵 人格 身心健康
原文传递
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观的局限及改进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常稳 周霖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7,共5页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观在实践上已难以对高考改革、特色学校发展,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指引,在理论上,不仅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涵存在某些偏差,同时也是对多元智能理论认识不足的反映。基于此,...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观在实践上已难以对高考改革、特色学校发展,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指引,在理论上,不仅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涵存在某些偏差,同时也是对多元智能理论认识不足的反映。基于此,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观亟需从以下方向进行改进:明确提出个性发展,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置于同等地位,正确处理社会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观 人的发展 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
下载PDF
从“君子”、“绅士”到现代理想人格——兼论人文、科学、技术的融合 被引量:3
6
作者 沈文钦 《复旦教育论坛》 2005年第1期25-29,共5页
时代不同,对理想人格的期待也必然不同。本文在全人教育的哲学基础上,回顾了中西方在历史上对理想人格的设计——即东方的君子和西方的绅士。进而,从科学理性的角度简单对比了东西方理想人格内涵之不同。此外,本文还指出了“君子”与“... 时代不同,对理想人格的期待也必然不同。本文在全人教育的哲学基础上,回顾了中西方在历史上对理想人格的设计——即东方的君子和西方的绅士。进而,从科学理性的角度简单对比了东西方理想人格内涵之不同。此外,本文还指出了“君子”与“绅士”的历史阶级性,以及他们对技术的排斥。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人文、科学、技术三者融合的角度论述了现代理想人格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 全人教育 科学 理想人格 历史 融合 技术 东西方 角度 排斥
下载PDF
《庄子》畸人形象的人学意蕴 被引量:4
7
作者 邓心强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庄子》一书刻画了11个形貌丑陋却内心高尚的畸人形象,它们具有多重人学意蕴,体现出深厚的人文精神: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超越形体的灵魂和内德的存在,人的最高价值在于高尚情操和强大精神的焕发;人在坚守独立人格和捍卫个体尊严时,表... 《庄子》一书刻画了11个形貌丑陋却内心高尚的畸人形象,它们具有多重人学意蕴,体现出深厚的人文精神: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超越形体的灵魂和内德的存在,人的最高价值在于高尚情操和强大精神的焕发;人在坚守独立人格和捍卫个体尊严时,表现出一种不为形名所累、突破外在束缚的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人生于世,不论天然或者人为,都会充满着各种意外、灾变、威胁甚至苦难,世俗的偏见力量强大而顽固,人向往美却没有任何人会是绝对的十全十美。人应该齐视万物,超越世俗,不懈追求德之全和内涵情操之美,寻觅自身精神的支点,实现人格的超越。顺其自然的超然心态和恬然而又宁静的人生心境,是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对于今人增进心理健康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人 精神 人格 尊严 德全 心境
下载PDF
由“君子”“小人”到“中民”“公民” 被引量:3
8
作者 于洪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4-171,共8页
"君子"与"小人"是孔子在春秋晚期提出的一对评判道德善恶的人格原型。尽管这一原型被历代儒学家们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含义,但是孔子所赋予它的基本内涵,诸如"性相近"的人性设定、"以义为上"的义... "君子"与"小人"是孔子在春秋晚期提出的一对评判道德善恶的人格原型。尽管这一原型被历代儒学家们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含义,但是孔子所赋予它的基本内涵,诸如"性相近"的人性设定、"以义为上"的义利观、"外礼内仁"的道德自觉性、"士志于道"的终极价值诉求等特征,却始终贯穿如一。若从现代道德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视角予以审视,原始儒家关于"君子—小人"的传统人格内涵,在经过合理扬弃的基础上或许会转换为养成现代"中民"和"公民"德性的有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君子 小人 中民 公民 道德人格
下载PDF
论人的生成和哲学教育——兼对目前高等教育的一些反思 被引量:3
9
作者 葛宇宁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有一个生成的过程,也即要"长成人"。人的生成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哲学教育,哲学教育和人的生成具有天生的契合性。哲学教育不是要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是培养人本身,即"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 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有一个生成的过程,也即要"长成人"。人的生成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哲学教育,哲学教育和人的生成具有天生的契合性。哲学教育不是要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是培养人本身,即"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反观中国的高等教育,由于远离了哲学教育的理念,它充满着功利性,注重"成才"而忽视了"成人",高校沦落为职业培训机构和文凭的生产工厂。未来的高等教育必须注入哲学教育的理念,走理想教育之路、坚持人格教育与生命教育、加大人文教育力度,否则,将走上不归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育 人的生成 高等教育 理想教育 人格教育 生命教育 人文教育
下载PDF
教学人文性探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尊法 霍军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24-126,共3页
教学人文性张扬“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它反映了时代发展对“人”的呼唤和人不断认识自我的强烈意识。实现教学人文性的途径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养、教学环境各个方面 。
关键词 教学人文性 以人为本 个性
下载PDF
从思想者到行动者的嬗变——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人”和“超人”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琼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地下室人,一方面用"以头撞墙"的勇气诘问一系列理性的逻辑:当理性遭遇生活本身,用理性的规律、科学的逻辑、统计学的方法是否能够丈量、计算生活的真理,体验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发出个性与自由的呼告:他不...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地下室人,一方面用"以头撞墙"的勇气诘问一系列理性的逻辑:当理性遭遇生活本身,用理性的规律、科学的逻辑、统计学的方法是否能够丈量、计算生活的真理,体验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发出个性与自由的呼告:他不惜以病态的呐喊、牙痛般的呻吟体验挑战的快感。而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某种程度上则似乎从地下室走出来,用行动演绎地下室人的理论,真切见证人的利益不能用统计方法计算。但二者在争取自由和个性道路上的态度却一致,拉斯科尔尼科夫从地下室人开启的那扇虚掩的门后走出来,将这种精神发展到极限,从而上演绝对自由的悲剧。本文分析"以头撞墙"的思想者到"举起斧头"的实践者变化的原因,以此揭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理性、非理性、自由与个性的界限、道德抉择等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室人 拉斯科尔尼科夫 理性 自由 个性
原文传递
论中国美学的“中和”智慧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济喜 刘睿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52,共10页
“中和”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它是一种精神价值与审美智慧,是道器合一的精神范畴。中和智慧源于先秦时代的哲学,缘于对天地自然与社会人事的思考,并且形成了思想理念与处理问题的智慧和方法,萌生了中和为美的思想观念。“中和”不仅... “中和”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它是一种精神价值与审美智慧,是道器合一的精神范畴。中和智慧源于先秦时代的哲学,缘于对天地自然与社会人事的思考,并且形成了思想理念与处理问题的智慧和方法,萌生了中和为美的思想观念。“中和”不仅将“天和”视为“人和”的决定因素,而且将文的和谐与人际和谐联系起来,天、人、文三者互相作用,构建起一个循环往复的系统。在不同时期社会思潮与学术风气的影响下,“中和”的意蕴不断得到深化,从思辨的哲学推论逐渐与艺术实践融为一体。在艺术创作方法与技巧中,“中和”表现为变动相合、和而不同、以一总万、“大和”境界的观念体系,孕育了“中和”的审美智慧和人格精神,是我们今天尤其需要探讨与汲取的中国美学上的精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天人 智慧 人格 方法途径
下载PDF
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和平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年第6期3-8,共6页
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及其教育内容与方式,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样态,以及这个民族的社会变迁适应性和文明创新的力量性。从过度社会化问题入手,通过重视和优化社会化的教化方向和方法及其与人的现代化问题分析,有助于探讨关于人的社... 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及其教育内容与方式,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样态,以及这个民族的社会变迁适应性和文明创新的力量性。从过度社会化问题入手,通过重视和优化社会化的教化方向和方法及其与人的现代化问题分析,有助于探讨关于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现代教育运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社会化 人的现代化 过度社会化 人格特质 教育运行
下载PDF
逆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人的伦理困境与生态自觉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利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7-23,共7页
逆全球化中经济人的伦理困境体现为道德人格缺失引发信任危机、经济理性膨胀导致人性物化、消费主义泛滥致使价值错位,它表征着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与理性精神的衰落。经济人需要一种生态自觉,将人、社会与自然纳入整体性关系之中,自觉转... 逆全球化中经济人的伦理困境体现为道德人格缺失引发信任危机、经济理性膨胀导致人性物化、消费主义泛滥致使价值错位,它表征着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与理性精神的衰落。经济人需要一种生态自觉,将人、社会与自然纳入整体性关系之中,自觉转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生态经济人。生态经济人是经济人面对伦理困境的一种自我革新,它具体表现在生态人格、生态理性与生态消费等方面。生态经济人重视生态人格,以实践中的生态人为基础,自觉遵循社会生态系统各领域的规范性约束,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抵制极端利己主义,自觉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生态经济人注重生态理性,以价值理性、交往理性、实践理性为根基,在世界性的交往关系中发展人的丰富性,反对用同一性思维来压制他者的差异性,自觉克服狭隘的价值偏好。生态经济人强调生态消费,注重生产、消费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高效简便的能量交换机制,追求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自觉提升人的自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全球化 经济人 生态人格 生态理性 生态消费
下载PDF
威尔斯《隐身人》中格里芬人格异化的精神分析
15
作者 张伟 胡明珠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1-65,共5页
威尔斯小说《隐身人》描述了主人公格里芬因为利用其发明的隐身术给世人带来恐慌而被群殴身亡的故事。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格里芬逐渐丧失了理性,妄想利用其发明的隐身术建立一个恐怖帝国,对世人发号施令。格里芬最终因其恐怖行径而身... 威尔斯小说《隐身人》描述了主人公格里芬因为利用其发明的隐身术给世人带来恐慌而被群殴身亡的故事。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格里芬逐渐丧失了理性,妄想利用其发明的隐身术建立一个恐怖帝国,对世人发号施令。格里芬最终因其恐怖行径而身亡。通过分析格里芬的疯狂行径、犯罪心理特征以及错乱的精神世界,揭示在社会变化过程中格里芬的心理障碍、人格障碍、情感障碍以及社会规范意识的缺失对于其人格异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身人》 人格异化 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 社会规范意识
下载PDF
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瑞 《安顺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2-94,共3页
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之中,顾炎武以其经世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为后来的学者树立了榜样。他勇于针砭当时学术界存在的弊端,痛斥某些学者空谈阔论、沽名钓誉的无耻之举,倡导"博学于文,行己... 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之中,顾炎武以其经世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为后来的学者树立了榜样。他勇于针砭当时学术界存在的弊端,痛斥某些学者空谈阔论、沽名钓誉的无耻之举,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学术道德,开启清代经世致用之学风,以其实际行动影响了时人与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经师 人师 学术思想 人格魅力
下载PDF
文化转型中的“零余者”的人格特质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牟来娣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78-80,共3页
"零余者"形象是处于"五四"新旧文化转型期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他们身上交织着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都市人格和乡村人格的矛盾,体现了他们向主流价值观念挑战的勇气和对传... "零余者"形象是处于"五四"新旧文化转型期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他们身上交织着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都市人格和乡村人格的矛盾,体现了他们向主流价值观念挑战的勇气和对传统中温情一面的依恋,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艰难曲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零余者 人格特质
下载PDF
“文如其人”的认识误区与负面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德香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0-14,共5页
"文如其人"观念在中国文艺理论的创作论、作品论、鉴赏论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印迹。关于"文如其人",大体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强调作品思想内容与作者道德人格的一致,一是强调作品风格与作者气质性情的一致。这两... "文如其人"观念在中国文艺理论的创作论、作品论、鉴赏论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印迹。关于"文如其人",大体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强调作品思想内容与作者道德人格的一致,一是强调作品风格与作者气质性情的一致。这两种观点均无法揭示作品和创作的真正本质,均不能带来对作品和创作的更深入地理解。以道德人格或气质个性统一"文"和"人",既是束缚了"文"和"人",又是曲解了"文"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如其人” 道德人格 气质个性 认识误区 负面影响
下载PDF
现实的人与人的解放
19
作者 包磊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6-38,共3页
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与人的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现实的个人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着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也就是说是包含有总体性、历史性、全面性... 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与人的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现实的个人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着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也就是说是包含有总体性、历史性、全面性的人。人的解放的实质就是实现人的主体性,使人真正成为世界和人类自身的主人。现实的个人与人的解放也是密切相关的,现实的人是从总体性、历史性、全面性的方面来实现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人的个性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个人 人的解放 个性
下载PDF
以日常生活批判培育“平民化”现代人格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夷樵 《南平师专学报》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现代化是社会自我变革的过程,人的现代化是它的内在要求。人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体现在社会转型时期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性反思。这种批判既是对工具理性主义的超越,又是现代性“平民人格”成长过程,从而有助于在传统与... 现代化是社会自我变革的过程,人的现代化是它的内在要求。人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体现在社会转型时期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性反思。这种批判既是对工具理性主义的超越,又是现代性“平民人格”成长过程,从而有助于在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文化、外源冲击与内源变革的兼容和谐中,形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批判 现代化 文化与人 范式转变 “平民化”人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