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损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兰雁 周志瑜 +3 位作者 卢勇 王炼 朔敬 程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6,共4页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损(MLEL)是涎腺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明显的种族特性。本文对27例恶性淋巴上皮病损进行了临床病理学分析和随访调查,探讨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关的病理因素,发现间质中纤维结缔组织多.玻璃样变明显者预后...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损(MLEL)是涎腺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明显的种族特性。本文对27例恶性淋巴上皮病损进行了临床病理学分析和随访调查,探讨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关的病理因素,发现间质中纤维结缔组织多.玻璃样变明显者预后较差。本文还着重对MLEL的命名、诊断、鉴别诊断、病理组织学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淋巴上皮 病损 病理学
下载PDF
关于“恶性淋巴上皮病”命名的商榷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大权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77-378,共2页
本文旨在介绍"恶性淋巴上皮病"一名的来源,结合文献报告,分析本病和良性淋巴上皮病的关系。2005年WHO涎腺肿瘤病理分类将"恶性淋巴上皮病"命名为"淋巴上皮癌",作者认为恶性淋巴上皮病与良性淋巴上皮病无... 本文旨在介绍"恶性淋巴上皮病"一名的来源,结合文献报告,分析本病和良性淋巴上皮病的关系。2005年WHO涎腺肿瘤病理分类将"恶性淋巴上皮病"命名为"淋巴上皮癌",作者认为恶性淋巴上皮病与良性淋巴上皮病无关,命名上仍以"伴淋巴样间质的未分化癌"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上皮病 淋巴上皮癌 未分化癌 涎腺
下载PDF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饶慧兰 侯景辉 +4 位作者 黄奕莉 郝亚萍 张惠忠 邵建永 林汉良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了解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埃泼斯坦-巴尔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 LSAB法对 41例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 Malignant lymphoepithelial lesion,MLEL)进行 EBV... 目的:了解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埃泼斯坦-巴尔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 LSAB法对 41例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 Malignant lymphoepithelial lesion,MLEL)进行 EBV编码的 RNA( EBV-encoded Small RNAs,EBERs)、及 EBV潜在膜蛋白( 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1)、核抗原( Epstein-Barr Nuclear Antigen-2,EBNA2)和立即早期基因( Z EBV Replication Activator,ZEBRA)检测。结果:( 1)本组 41例涎腺 MLEL EBERs 40例阳性,阳性率 97.56%。( 2) 41例涎腺 MLEL LMP1阳性检出率 75.6% (31/41), EBNA2未检出( 0/20), ZEBRA仅 1例阳性。结论:本结果表明 EBV与 MLEL存在密切关系,很可能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 EPSTEIN-BARR病毒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
4
作者 孙丽君 周中华 彭玉田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分析探讨恶性淋巴上皮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复习我科 2 0多年来收治的 16例恶性淋巴上皮病的发病、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 恶性淋巴上皮病最初常与良性淋巴上皮病相混淆 ,若治疗不彻底可复发 ,甚至远处转移。结论 正确诊断恶... 目的 分析探讨恶性淋巴上皮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复习我科 2 0多年来收治的 16例恶性淋巴上皮病的发病、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 恶性淋巴上皮病最初常与良性淋巴上皮病相混淆 ,若治疗不彻底可复发 ,甚至远处转移。结论 正确诊断恶性淋巴上皮病 ,彻底切除病变及周围腺体 ,并配合局部放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恶性淋巴上皮病 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bcl-2蛋白、LMP-1表达与恶性淋巴上皮病关系的研究
5
作者 孙丽君 周中华 +1 位作者 彭玉田 徐晓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观察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中 bcl- 2蛋白和 EB病毒潜在膜蛋白 (L MP- 1)表达与恶性淋巴上皮病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Envison法检测 10例恶性淋巴上皮病中 bcl- 2蛋白和 L MP- 1的表达。结果 :L MP- 1阳性表达率为 80 % (8/10 ) ... 目的 :观察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中 bcl- 2蛋白和 EB病毒潜在膜蛋白 (L MP- 1)表达与恶性淋巴上皮病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Envison法检测 10例恶性淋巴上皮病中 bcl- 2蛋白和 L MP- 1的表达。结果 :L MP- 1阳性表达率为 80 % (8/10 ) ,bcl- 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70 % (7/10 ) ,两种指标的表达率在恶性淋巴上皮病中无明显差别。结论 :EB病毒感染和 bcl- 2蛋白阳性表达与恶性淋巴上皮病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上皮病 BCL-2蛋白 LMP-1 E-B病毒 涎腺肿瘤
下载PDF
36例良、恶性淋巴上皮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叶为民 竺涵光 +1 位作者 张志愿 钟来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88-194,共7页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上皮病(MLEL)、良性淋巴上皮病(BLEL)及与之相联系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oma)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对13例MLEL、20例BLEL及3例MT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H...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上皮病(MLEL)、良性淋巴上皮病(BLEL)及与之相联系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oma)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对13例MLEL、20例BLEL及3例MT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观察,复习相关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MLEL的病理学特征为大量增生的淋巴组织中见成簇或条索状分布的肿瘤细胞,界限不清,核分裂像多见;免疫组化示CKpan全部阳性(13/13),Vim部分阳性(3/13),SMA部分阳性(2/13);8例MLEL可随访资料中,术后1例死于复发,1例死于其他疾病,1例局部复发,5例未见复发或转移,随访3.5个月~4a。BLEL的病理学特点为腺实质萎缩,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及形态温和的腺肌上皮岛;免疫组化示CKpan19例阳性,LCA17例阳性,UCHL-1、L2616例阳性,CK1010例阳性,S-1002例阳性;12例可随访的BIEL中,2例术后复发诊断为MLEL,其余健在,随访3个月~6a不等。3例MT中,1例术后6个月复发,经再次手术并化疗后缓解;免疫组化L26、LCA、CD79、CD43均阳性;UCHL-1、CKpan、EMA均有2例阳性。结论:MLEL好发于腮腺,且女性多见,来源于唾液腺导管上皮。对已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原发灶-颈联合根治,术后放疗,少数MLEL可在BLEL基础上发生,故BLEL局部切除后应长期随访;MT为B细胞淋巴瘤,手术切除辅以适当化疗可获较好疗效。术中冷冻切片是本病目前最可靠的术中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上皮病 良性淋巴上皮病 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损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兰雁 周志瑜 +1 位作者 步宏 王炼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88-191,共4页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损(MLEL)是涎腺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明显的种族特性,好发于南部中国人。本文对12例MLEL(其中10例有随访资料)进行Keratin,S-100,GFAP,CE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Ker...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损(MLEL)是涎腺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明显的种族特性,好发于南部中国人。本文对12例MLEL(其中10例有随访资料)进行Keratin,S-100,GFAP,CE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Keratin免疫组化染色反应强者预后好,染色反应弱者预后差。以上四种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尚提示MLEL的癌细胞具有与正常腺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及鳞状上皮细胞相似的抗原特性,提示该瘤来自涎腺导管上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恶性 淋巴上皮病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及其恶性变中上皮性成分的免疫组化研究
8
作者 徐辉 朱虹 欧阳喈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采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和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对10例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和3例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中上皮性成分的构成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上皮岛构成细胞在部分HHF35呈阴性,仅在外... 采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和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对10例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和3例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中上皮性成分的构成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上皮岛构成细胞在部分HHF35呈阴性,仅在外周可见少许HHF35阳性细胞。AE1/AE3抗体在上皮岛构成细胞中大部分呈阳性。恶性淋巴上皮病变中癌巢内AE1/AE3抗体呈弥漫阳性,HHF35抗体主要分布在癌巢外周细胞。讨论了良性淋巴上皮的发生、发展、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淋巴上皮病变 上皮性成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