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流感病毒T细胞表位与体外重建鸡MHCⅠ类分子结合试验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新生 陈红英 +3 位作者 闫若潜 高凤山 方勤美 夏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35-1340,共6页
为探讨体外重建的MHCⅠ复合体BF2-linker-β2 m鉴定病毒抗原肽系统能否在体外结合抗原多肽,以及不同类的MHCⅠ类分子结合相同和不同抗原多肽表位能力的差异,本研究采用人工合成的禽流感病毒的3条多肽,猪口蹄疫病毒的2条多肽,以及来源于... 为探讨体外重建的MHCⅠ复合体BF2-linker-β2 m鉴定病毒抗原肽系统能否在体外结合抗原多肽,以及不同类的MHCⅠ类分子结合相同和不同抗原多肽表位能力的差异,本研究采用人工合成的禽流感病毒的3条多肽,猪口蹄疫病毒的2条多肽,以及来源于草鱼呼肠孤病毒的2条多肽分别与4类体外重建的串联鸡MHCⅠ类分子复合体BF2-linker-β2 m进行了体外结合试验。BF2-linker-β2 m与不同的病毒抗原九肽按照1∶10的摩尔比进行混合,作用后取反应混合物离心除去未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抗原多肽;然后取BF2-linker-β2 m分别与抗原多肽形成的复合体,利用酸洗法将结合的多肽自MHCⅠ类分子的抗原多肽结合槽中洗脱,洗脱后的蛋白和多肽混合物离心收集洗脱的多肽溶液,随后利用C18柱对洗脱的多肽进行去盐、脱酸处理;将多肽样品冻干,用基质溶解后直接点样进行一级质谱(MS)和二级质谱(MSMS)测定,结果表明,3类体外重建的BF2-linker-β2 m可与禽流感病毒多肽KILTIYSTV和LLLAIVSLV结合,而不与禽流感病毒多肽TIGECPKYV以及猪口蹄疫病毒和草鱼呼肠孤病毒的4条多肽结合。证实由于MHCⅠ类分子的多态性导致复等位基因的MHCⅠ类分子结合病毒抗原表位的能力存在差异;病毒的T细胞抗原表位是MHCⅠ类分子限制性的;KILTIYSTV和LLLAIVSLV是禽流感病毒的候选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类分子 T细胞表位 质谱
下载PDF
EBV裂解期蛋白BZLF1和BILF1抑制Raji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表达
2
作者 郑洪玲 郭庆伟 +3 位作者 张伟 张艳 何兴波 叶冰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4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裂解期蛋白BZLF1和BILF1是否能够抑制人B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表达。方法用佛波酯(TPA)和丁酸钠(NaB)诱导Raji细胞促使EBV激活进入裂解期,用Western bolt检测EBV裂解期的标志物BZLF1蛋... 目的探讨EB病毒(EBV)裂解期蛋白BZLF1和BILF1是否能够抑制人B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表达。方法用佛波酯(TPA)和丁酸钠(NaB)诱导Raji细胞促使EBV激活进入裂解期,用Western bolt检测EBV裂解期的标志物BZLF1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EBV进入裂解期后BZLF1和BILF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Raji细胞MHCⅡ类分子和MHCⅠ类分子的表达。电穿孔转染质粒过表达BZLF1和BILF1蛋白及siRNA技术敲低BZLF1和BILF1蛋白表达后,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olt检测Raji细胞MHCⅡ类分子和MHCⅠ类分子的表达。结果TPA/NaB能够诱导EBV激活进入裂解期,EBV进入裂解期后BZLF1和BILF1基因过表达。EBV进入裂解期以及过表达BZLF1和BILF1后,MHCⅡ类分子和MHCⅠ类分子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特异性siRNA可以阻断BZLF1和BILF1对Raji细胞MHCⅡ类分子和MHCⅠ类分子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EBV裂解期蛋白BZLF1和BILF1能够抑制Raji细胞MHC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LF1 BILF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下载PDF
草鱼MHC class Ⅰ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鱼体抗柱形病能力关系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玲 孟庆磊 +5 位作者 张龙岗 张志山 安丽 董学飒 刘羽清 付佩胜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6期42-47,50,共7页
用1对引物HMC6-S和MHC6-A分别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40尾抗病个体和40尾易染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MH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262bp。在262bp的核苷酸序列中,有50个(19%)多态位点。在其编码的87个氨基酸位点中,有16个多态位... 用1对引物HMC6-S和MHC6-A分别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40尾抗病个体和40尾易染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MH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262bp。在262bp的核苷酸序列中,有50个(19%)多态位点。在其编码的87个氨基酸位点中,有16个多态位点(18.39%),其中有10个位点发生在多肽结合位点上(62.5%)。对核苷酸替代的类型和位点进行分析,发现多肽结合位点的非同义碱基替代率与同义碱基替代率均大于非多肽结合位点的非同义碱基替代率与同义碱基替代率,表明氨基酸替代替换集中出现在多肽结合位点(PBR)上。分析80个个体的测序结果,发现有17种不同的MHC classⅠ等位基因,编码17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等位基因A、B、C、D是2个群体共有的,其中等位基因A出现的频率最高,占总样本数量的36.25%;等位基因E、F、G、H、I、P只出现在抗病个体中,等位基因J、K、L、M、N、O、Q只出现在易染个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MHC CLASS 多态性 抗病力 草鱼(Cteno pharyngodon idellus)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伟 李代红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8期2959-2961,共3页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主要表达于自然杀伤(NK)细胞和部分T细胞表面。KIR分子的配体是表达于靶细胞上的某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两者可形成配体-受体复合物。MHC-Ⅰ/KIR分子相互识别,通过传导活化或抑制信号...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主要表达于自然杀伤(NK)细胞和部分T细胞表面。KIR分子的配体是表达于靶细胞上的某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两者可形成配体-受体复合物。MHC-Ⅰ/KIR分子相互识别,通过传导活化或抑制信号调节NK细胞的杀伤功能,在免疫应答过程中,MHC-Ⅰ/KIR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保护机体抵御各种病原体的侵袭。KIR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自身免疫病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基因多态性研究
5
作者 何柳媚 李玉珠 高素青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96-500,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MIC)A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201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于深圳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的25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CR-SBT)对献血... 目的 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MIC)A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201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于深圳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的25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CR-SBT)对献血者MICA基因第2~4外显子进行序列测定,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与世界不同地区人群等位基因频率及遗传多态性结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深圳市血液中心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于采血前与之签订相关伦理学文件.结果 本组献血者中检出MICA等位基因为21个,基因型为45种.MICA基因多态性以MICA* 00801等位基因频率最高,占27.8%,其次为MICA* 010(19.8%),MICA* 00201(16.2%),MICA* 019(11.0%).MICA基因型以MICA* 00801-MICA* 010频率最高,占10.0%.本组献血者基因分布与韩国、泰国、奥地利和摩洛哥人群比较结果显示,MICA* 045等位基因只存在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结论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的MICA等位基因分布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且有其自身分布特点.本研究获得的中国南方汉族人群较完整的MICA等位基因分布数据,将为人类学、MICA疾病相关性等研究提供遗传学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基因 MHC 中国 南方 汉族
原文传递
抗原加工相关的转运蛋白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陈程 李军亮 +2 位作者 许新科 陈伟 李方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抗原加工相关的转运蛋白1(TAP1)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抗原呈递途径所必需,在肿瘤免疫学监测重要标志性作用。方法通过慢病毒转导3种胶质瘤细胞株(U87、U251和GL261)中过表达和敲低TAP1的表达水平,实验分为正常... 目的探讨抗原加工相关的转运蛋白1(TAP1)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抗原呈递途径所必需,在肿瘤免疫学监测重要标志性作用。方法通过慢病毒转导3种胶质瘤细胞株(U87、U251和GL261)中过表达和敲低TAP1的表达水平,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慢病毒过表达空载体对照组、慢病毒敲除空载体对照组、TAP1过表达组和敲除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TAP1和MHC-Ⅰ的表达和相互关系;使用Transwell系统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功能;流式细胞检测MHC-Ⅰ在TAP1过表达和敲低的GL261细胞表面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AP1对肿瘤免疫应答的作用。采用方差分析做多组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做两两比较。结果 TAP1过表达和敲低3种细胞系成功,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吸光度中G261细胞的增殖每组无变化和侵袭功能通过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5,df=4,P>0.05);TAP1的过表达和胶质瘤细胞的敲低表明TAP1和MHC-Ⅰ表达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0,df=4,P<0.05);TAP1过表达和敲低G261细胞与体内存活和CD8+的免疫化学染色相关(t=5.806,df=4,P<0.05);MHC-Ⅰ类在TAP1过表达和敲低GL261细胞表面表达。结论 TAP1可能通过调节CD8+T细胞而成为胶质瘤的关键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加工相关的转运蛋白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 抑癌基因 胶质瘤
原文传递
低表达MICA/MICB导致NK细胞对人鼻咽癌多药耐药细胞(CNE2/DDP)杀伤活性下降 被引量:8
7
作者 梅家转 周健 +1 位作者 郭坤元 魏红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HLAⅠ类分子及MHCⅠ类链相关分子(MICA/MICB)在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及多药耐药细胞株CNE2/DDP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CNE2和CNE2/DDP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的表达情况;LDH释放法测定3例... 目的探讨HLAⅠ类分子及MHCⅠ类链相关分子(MICA/MICB)在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及多药耐药细胞株CNE2/DDP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CNE2和CNE2/DDP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的表达情况;LDH释放法测定3例健康者的NK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效靶比10∶1时,用抗HLAⅠ类分子单抗(W6/32)和抗MICA/MICB单抗(BAMO-1)分别封闭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观察NK细胞杀伤CNE2、CNE2/DDP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CNE2/DDP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的表达均较CNE2细胞明显减少(P<0.01)。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5∶1时分别是(9.37±2.14)%、(4.37±0·63)%;效靶比10∶1时分别是(27.14±1.82)%、(15.79±2.87)%;效靶比20∶1时分别是(36.40±4.28)%、(26.20±4·18)%;效靶比301时分别是(54.67±2.80)%、(40.29±2.73)%。各效靶比时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与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相关,NK细胞对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CNE2细胞(P<0.01)。效靶比10∶1时,W6/32明显增强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BAMO-1明显抑制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结论HLAⅠ类分子和MICA/MICB在CNE2、CNE2/DDP的表达差异影响着NK细胞的杀伤活性,MICA/MICB在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的低表达导致耐药肿瘤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细胞 多药耐药细胞株 自然杀伤细胞 MHC 类链相关分子A/B HLA 类分子
下载PDF
组织工程血管脱细胞支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抗原性的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太华 张炎 +3 位作者 姜宗来 李玉泉 刘波 张秀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4,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血管全生物支架的免疫原性的检测方法。 方法 :取猪颈总动脉 ,剥离外膜 ,剪成 2 cm长的血管段 ,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脱细胞组和脱细胞加碱处理组 ,每组 5段。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脱细胞处理前后主要组织相容性...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血管全生物支架的免疫原性的检测方法。 方法 :取猪颈总动脉 ,剥离外膜 ,剪成 2 cm长的血管段 ,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脱细胞组和脱细胞加碱处理组 ,每组 5段。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脱细胞处理前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的变化情况 ,并将检测结果作图像分析。 结果 :对照组血管壁 MHC 高表达 ,脱细胞处理后 MHC 明显减少。图像分析得出阳性颗粒面积与视场面积比 :对照组为 (2 4 .0 9± 6 .0 9) % ,脱细胞组为 (6 .71± 2 .1 8) % ,脱细胞加碱处理组为 (1 .6 2± 0 .76 ) % ,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 (P<0 .0 1 )。 结论 :MH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血管脱细胞支架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原性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 免疫排斥反应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MHCⅠa全长cDNA的克隆、多态性及组织表达特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黎建平 高风英 +4 位作者 卢迈新 曹建萌 朱华平 可小丽 刘志刚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4-1145,共12页
通过同源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获得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MHC ?α全长cDNA,分析其多态性和组织表达特征。获得的尼罗罗非鱼MHC?αcDNA全长为1533 bp,其ORF为1053 bp。编码的蛋白质分子包含信号肽、MHC结... 通过同源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获得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MHC ?α全长cDNA,分析其多态性和组织表达特征。获得的尼罗罗非鱼MHC?αcDNA全长为1533 bp,其ORF为1053 bp。编码的蛋白质分子包含信号肽、MHC结构域、IGc1结构域和跨膜区,并存在丰富的磷酸化位点。与其他硬骨鱼类和哺乳类的相似性在26.86%~74.0%。从6尾鱼中共分离得到6条不同的MHC ?α cDNA序列,其序列中存在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说明MHC?αcDNA存在丰富的多态性。qPCR检测表明, MHC?α基因在脾和心中表达量较高,中等程度表达于鳃、肠和肾中,在脑、肝、胃、皮肤和肌肉中表达量较低。对尼罗罗非鱼进行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后, MHC?α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鳃、肾、心脏和脾4个组织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MHC Iα基因参与罗非鱼免疫反应,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功能。本研究通过研究尼罗罗非鱼MHC?α的生物学活性、功能和表达调控,旨在为揭示尼罗罗非鱼免疫抗感染机制提供基础资料,并为利用MHC?α作为候选基因筛选尼罗罗非鱼抗病相关分子标记、辅助抗病品系的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MHC a 多态性分析 组织表达
下载PDF
右归丸对糖皮质激素诱导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表型变化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宪宾 王丽 +1 位作者 郭钰琪 姚成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影响以及中药右归丸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经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10mg/kg)或联合灌胃右归丸(20.81g/kg)处理,肌肉注射或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处理的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处...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影响以及中药右归丸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经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10mg/kg)或联合灌胃右归丸(20.81g/kg)处理,肌肉注射或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处理的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CD11c+CD45+)抗原递呈分子(H-2Kd、I-Ad)的变化;同时采用RT-PCR法检测胸腺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LFA-1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CD11c+I-Ad+树突状细胞比例(65.81±7.69)%,CD11c+H-2Kd+细胞比例(31.88±5.01)%〕比较,氢化可的松组小鼠胸腺CD11c+I-Ad+树突状细胞比例〔(46.77±4.32)%〕显著降低(P<0.01),CD11c+H-2Kd+细胞比例〔(64.34±7.69)%〕升高(P<0.01);同时,氢化可的松组胸腺细胞中ICAM-1及LFA-1 mRNA表达〔(30.11±2.51)%,(30.40±3.77)%〕下降,与对照组〔(46.35±3.34)%,(47.28±2.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氢化可的松+右归丸能显著逆转糖皮质激素诱导的I-Ad+树突状细胞比例〔(54.19±5.08)%〕下降,上调胸腺细胞ICAM-1及LFA-1 mRNA表达〔(33.97±2.04)%,(34.80±2.92)%〕,与氢化可的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小鼠胸腺CD11c+CD45+树突状细胞MHC-Ⅱ类分子I-Ad表达,上调该群细胞MHC-Ⅰ类分子H-2Kd的表达,同时下调相关黏附分子ICAM-1及LFA-1的转录,而补阳方剂右归丸对激素诱导的MHC-Ⅱ分子下调和黏附分子转录水平下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右归丸 MHC—类分子 MHC—Ⅱ类分子
下载PDF
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1
作者 朵建英 邸丽 +7 位作者 卢岩 王敏 黄月 朱文佳 文欣玫 徐敏 陈海 笪宇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4种IIM[皮肌炎(DM)5例,多发性肌炎(PM)5例,散发性包涵体肌炎(IBM)4例及坏死性自身免疫性肌病(NAM)5例]和2种非炎性肌病(NIM)[肌营养不良(MD)5例,dysferlinopathy肌病5例]。将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HC-Ⅰ、MHC-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M、DM及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达100.0%,NAM和MD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80.0%,dysferlinopathy肌病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20.0%。PM和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Ⅱ阳性率分别为40.0%、50.0%,其余类型疾病患者肌肉标本的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阴性。结论相较于MHC-Ⅰ免疫组化染色,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在鉴别IIM与NIM中有较高的特异性。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对不同肌病类型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转染舌鳞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超 杨丹 +4 位作者 石芳琼 李跃辉 陈新群 翦新春 蒋灿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41,共5页
目的构建人类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舌鳞癌脑高转移Tca8113-Tb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口腔鳞癌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pCMV-SPORT6-MICA中编码MICA基因的cDNA序列,重组至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真... 目的构建人类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舌鳞癌脑高转移Tca8113-Tb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口腔鳞癌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pCMV-SPORT6-MICA中编码MICA基因的cDNA序列,重组至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最终的表达载体pEGFP-N1-MICA,脂质体法转染Tca8113-Tb细胞,G418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有限稀释法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Tca8113-Tb细胞系,RT-PCR、real time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ICA在该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PCR技术获取了MICA基因并成功克隆入载体,测序鉴定该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相同。转染的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real time 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到目的基因MICA在转染细胞中为过表达。结论 pEGFP-N1-MICA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与稳定转染Tca8113-Tb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类链相关基因A Tca8113-Tb细胞系 质粒构建 基因转染
下载PDF
miR-10b介导NKG2D调节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袁岗 巨虎 +3 位作者 肖宗宇 李文辉 曹立新 惠超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7-512,共6页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0b(miR-10b)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进行培养和传代,获得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照1.0×105个/ml浓度制备细胞悬液,并设置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0b(miR-10b)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进行培养和传代,获得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照1.0×105个/ml浓度制备细胞悬液,并设置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空白组,每组6个复孔。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分别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阴性对照、miR-10b模拟物、miR-10b抑制剂,空白组予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分离和培养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NK细胞表面NK细胞激活受体(NKG2D)表达,并检测各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MICA)、UL16结合蛋白2(ULBP2)、UL16结合蛋白3(ULBP3)表达。结果: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转染效率分别为(93.55±2.05)%、(95.67±3.14)%、(94.18±3.26)%;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miR-10b表达升高,低表达组miR-10b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空白组miR-10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NK细胞不同效靶比杀伤活性均降低、NKG2D表达降低,低表达组NK细胞不同效靶比杀伤活性均增高、NKG2D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K细胞杀伤活性均随效靶比增加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相同效靶比NK细胞杀伤活性、NKG2D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均降低,低表达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空白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miR-10b表达能够增加NK细胞表面NKG2D和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0b 脑胶质瘤 NK细胞激活受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链相关基因A UL16结合蛋白2 UL16结合蛋白3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外泌体免疫膜蛋白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罗淑敏 徐芳 +3 位作者 周童 肖俐 李传云 李伟华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835-840,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血浆外泌体免疫膜蛋白含量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在监测COVID-19的临床分型及其病情转归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COVID-19...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血浆外泌体免疫膜蛋白含量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在监测COVID-19的临床分型及其病情转归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COVID-19患者及献血者25例,根据临床症状分型分为健康组、轻症型、普通型、重症型及危重型5组,每组各5例。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血浆中的外泌体,采用Amnis量化成像流式细胞仪分析外泌体表面免疫膜蛋白的含量。比较各组外泌体免疫膜蛋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MHC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免疫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的阳性率。结果25例COVID-19患者及献血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4~92岁,平均(67.1±19.6)岁。轻症型[(2.40±1.45)%]、重症型[(3.51±1.44)%]及危重型[(3.67±2.04)%]MHCⅠ外泌体阳性率低于健康组[(16.42±3.79)%]和普通型[(14.81±3.30)%];危重型[(0.23±0.08)%]PD-1外泌体阳性率高于健康组[(0.07±0.05)%]、轻症型[(0.08±0.03)%]和普通型[(0.05±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MHCⅡ外泌体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患者血浆外泌体免疫膜蛋白的含量与病程进展有明显的相关性。外泌体免疫膜蛋白MHC-Ⅰ、PD-1的检测有助于COVID-19临床分型和(危)重症型病例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外泌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 免疫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下载PDF
MHC-Ⅰ类分子抗原递呈与病毒免疫逃逸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莹 王团结 +4 位作者 吴思捷 赵俊杰 康凯 万建青 姚文生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77,共7页
阐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递呈抗原过程,分析病毒干扰MHC-Ⅰ类分子抗原递呈所采取的策略,以期揭示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为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 抗原递呈 病毒 免疫逃逸
下载PDF
丙戊酸钠上调人肾癌细胞MICA/B的表达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丰强 邵阳 +2 位作者 郭长城 施菊妹 郑军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89-695,共7页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对人肾癌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B(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related chainA/B,MICA/B)表达的影响,比较肾癌细胞经VPA处理前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对人肾癌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B(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related chainA/B,MICA/B)表达的影响,比较肾癌细胞经VPA处理前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其杀伤作用的差异。方法:用0.5~8.0mmol/LVPA分别处理人肾癌786-O和ACHN细胞后,应用FCM检测不同浓度VP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选择4.0mmol/LVPA处理肾癌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FCM分别检测肾癌细胞MICA/B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钙黄绿素释放法和FCM分别检测VPA处理肾癌细胞后NK细胞对其的杀伤作用以及NK细胞的脱颗粒行为。结果:8.0mmol/LVPA处理肾癌细胞48h后,对肾癌细胞活力的影响大于其他处理组(P<0.05);4.0mmol/LVPA处理组肾癌细胞MICA/B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经VPA处理的对照组(P<0.05);4.0mmol/LVPA处理组NK细胞对肾癌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未经VPA处理的对照组(P<0.05),且杀伤率的升高可被抗NKG2D(natural-killer group2,memberD)抗体特异性拮抗;肾癌细胞经4.0mmol/LVPA处理后,其激活NK细胞的脱颗粒作用明显强于未经VPA处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VPA可以明显上调肾癌细胞MICA/B的表达,增强NK细胞对其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丙戊酸 杀伤细胞 天然 MICA/B 细胞 786-O ACHN
原文传递
桑黄多糖调控MICB/NKG2D信号通路增强机体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
17
作者 张正平 李坤正 +1 位作者 巨虎 刘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8-585,共8页
目的:探讨桑黄多糖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监视的增强作用及其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B(MICB)/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2D(NKG2D)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6~8周龄C57BL/6小鼠60只和GL261细胞株培养传代,随机取其中的50只小... 目的:探讨桑黄多糖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监视的增强作用及其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B(MICB)/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2D(NKG2D)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6~8周龄C57BL/6小鼠60只和GL261细胞株培养传代,随机取其中的50只小鼠建立脑胶质瘤模型,其余10只小鼠记为对照组,另将建模成功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榄香烯组予以100 mg/kg榄香烯与1 ml/100 g生理盐水混匀灌胃,桑黄多糖各剂量组分别予以50、100、200 mg/kg桑黄多糖溶于1 ml/100 g生理盐水中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共4周。干预后处死小鼠,比较各组瘤重和抑瘤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瘤组织病理变化;以CD57抗体标记检测瘤组织中NK细胞浸润;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瘤组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MICA)、MICB、UL16结合蛋白1(ULBP1)、UL16结合蛋白2(ULBP2)、UL16结合蛋白3(ULBP3)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MICA、MICB、ULBP1、ULBP2、ULBP3蛋白表达;采用磁珠亲和细胞分选法分离各组组织中N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NKG2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榄香烯组和桑黄多糖各剂量组瘤重下降,抑瘤率升高,瘤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增多,NK细胞浸润增多,MICA、ULBP2、ULBP3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MICB、ULBP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且NK细胞表面NKG2D活性增强,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桑黄多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桑黄多糖低剂量组和榄香烯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黄多糖可抑制脑胶质瘤增长,促进瘤细胞变性、坏死,增加NK细胞浸润,推测d与调控MICB/NKG2D信号通路,增加MICB、ULBP1表达和NK细胞表面NKG2D活性,下调MICA、ULBP2、ULBP3表达,增强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免疫监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多糖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链相关基因B 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2D 脑胶质瘤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抗体对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立新 张新科 +4 位作者 罗敏 肖露露 徐健 杜传福 刘如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体肾移植手术的139例受者的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和移植肾功能。结果 197例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阳性45例(22.84%)。MICA抗体特异性分析发现有11种抗体,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抗MICA019(占65.7%),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抗MICA015(占8.6%)和抗MICA017(占8.6%),高、低频率抗体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4.48,P〈0.01)。45例阳性受者中单一特异性抗体18例(占51.4%),多种特异性抗体17例(占48.6%)。197例受者中139例在术后有39例发生早期AR(占28.1%);其中,45例术前MICA抗体阳性受者中38例接受移植后有14例发生早期AR(占36.8%);152例术前MICA抗体阴性受者中有101例接受移植后有25例发生了早期AR(占24.8%)。结论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MICA抗体中为抗MICA019,推测MICA019为中国人群中较常见基因是其表现出临床上高频率抗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类链相关基因A 抗体
下载PDF
去细胞组织工程异种瓣膜支架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鹏 张刚 +3 位作者 李毅 候刚 张润起 张雷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异种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生物支架的最佳制备方法。方法:将16个新鲜猪主动脉瓣分为4组,每组4个,对照组未脱细胞,实验组分别为NaCl-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法脱细胞组、胰蛋白酶法脱细胞组、曲拉通法脱细... 目的:探讨异种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生物支架的最佳制备方法。方法:将16个新鲜猪主动脉瓣分为4组,每组4个,对照组未脱细胞,实验组分别为NaCl-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法脱细胞组、胰蛋白酶法脱细胞组、曲拉通法脱细胞组,观察其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变化。结果:NaCl-SDS法脱细胞处理的瓣膜内皮细胞去除不彻底,细胞外基质的三维网状结构虽完整但纤维模糊,肿胀。胰蛋白酶法处理的瓣膜内皮细胞基本去除,但瓣膜支架结构改变很明显,胶原纤维肿胀,边缘毛糙,纤维网状间隙增宽不规则。曲拉通法处理的瓣膜内皮细胞去除彻底,支架结构保存完好。NaCl-SDS法、胰蛋白酶法和曲拉通法脱细胞后的瓣膜均存在一定的免疫原性,但用胰蛋白酶法和曲拉通法脱细胞后的瓣膜支架的免疫原性较NaCl-SDS法显著降低。结论:应用曲拉通法制作的瓣膜支架去内皮细胞较为彻底,不改变瓣叶支架结构,而且免疫原性小,因此曲拉通法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瓣膜支架制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下载PDF
中国恒河猴Mamu-B*1703/EGFP在K562和B16细胞中的表达及分布 被引量:3
20
作者 欧阳东云 徐丽慧 +2 位作者 高琦 郭贺 何贤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4-878,共5页
目的分析恒河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分子重链的亚细胞分布,建立适于体外研究恒河猴MHCⅠ类分子表达和抗原呈递功能的细胞系。方法将含Mamu-B*1703重链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分别转染K562... 目的分析恒河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分子重链的亚细胞分布,建立适于体外研究恒河猴MHCⅠ类分子表达和抗原呈递功能的细胞系。方法将含Mamu-B*1703重链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分别转染K562和B16细胞,细胞收集后以W6/32单克隆抗体或抗Mamu-B*1703抗血清及PE标记二抗染色,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amu-B*1703复合体在细胞内和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在K562和B16细胞的细胞质内均可观察到与Mamu-B*1703重链基因融合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激发后的绿色荧光,即2种细胞均可表达外源Mamu-B*1703重链分子;但通过藻红蛋白标记的抗MHCⅠ类分子复合体抗体染色显示,Mamu-B*1703复合体仅表达于K562细胞表面,而不表达于B16细胞表面。结论Mamu-B*1703重链可与人K562细胞而不能与小鼠B16细胞内的βm轻链结合组装成复合体,表达于细胞表面,提示研究恒河猴的MHCⅠ分子表达应利用人类的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 Mamu-B*1703 中国恒河猴 转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