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荞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多重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汪灿 胡丹 +5 位作者 杨浩 阮仁武 袁晓辉 易泽林 宋志成 赵丹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2,共5页
以我国不同地区的80份苦荞品种为材料,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异特征及相关关系,确定了构成苦荞产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异系数达7.... 以我国不同地区的80份苦荞品种为材料,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异特征及相关关系,确定了构成苦荞产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异系数达7.2%~34.5%,产量与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分枝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第一节间长和主茎节数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苦荞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依次为分枝数、单株粒重、株高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决定系数达0.7562。高产型苦荞品种的主要特征为植株高大、单株产量高、千粒重大且分枝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主要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大豆脂肪酸与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年海 王金陵 +3 位作者 杨庆凯 刘忠堂 王大秋 刘国范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3-221,共9页
以25个高产大豆品系为材料,同时在8个生态地点进行试验,分别估算了各地点脂肪酸性状间以及其与蛋白质、脂肪以及二者总量的遗传相关;同时也估算了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亚麻酸、亚油酸及油酸之间的相关关系较稳... 以25个高产大豆品系为材料,同时在8个生态地点进行试验,分别估算了各地点脂肪酸性状间以及其与蛋白质、脂肪以及二者总量的遗传相关;同时也估算了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亚麻酸、亚油酸及油酸之间的相关关系较稳定,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表现较一致,都是亚麻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油酸与二者都呈极显著负相关。在各点亚麻酸与生育期性状基本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生育期长的品系由于鼓粒期处于较低温度条件下,种子的亚麻酸含量也高。脂肪酸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在不同点表现都基本一致的较多,但多数未达显著水平。在所有点棕榈酸与百粒重都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可以利用百粒重对棕榈酸进行间接选择,以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豆油品质。又由于棕榈酸基本上与亚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且遗传较简单,因此,可以通过棕榈酸对亚麻酸进行间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脂肪酸 农艺性状 遗传相关
下载PDF
不同高粱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静 曹雄 +3 位作者 李婷 梁晓红 黄敏佳 张瑞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0期29-30,36,共3页
为筛选适宜吕梁地区种植的高粱品种,研究了来自国内不同省份的45个高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在吕梁地区的表现,分析了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穗粒重与产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穗长、株高与产量存在正相关,但... 为筛选适宜吕梁地区种植的高粱品种,研究了来自国内不同省份的45个高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在吕梁地区的表现,分析了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穗粒重与产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穗长、株高与产量存在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千粒重与生育期、穗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穗粒重与生育期、株高与穗长、茎粗与穗长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穗长与千粒重、生育期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茎粗与生育期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品种 主要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分析
下载PDF
10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谭华 郑德波 +3 位作者 陈国品 吴永升 黄爱花 黄开健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7年第5期495-498,共4页
选用10个自选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Ⅳ双列杂交模式组配成45个单交组合,通过对F1代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籽行数、穗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和出籽率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9903、9904和9902具有较高穗部性状和产量性... 选用10个自选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Ⅳ双列杂交模式组配成45个单交组合,通过对F1代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籽行数、穗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和出籽率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9903、9904和9902具有较高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GCA效应优势,有较大的利用价值;9901有较优产量性状优势,可与具有较优穗位性状自交系互补利用;综合性状最差的自交系为3346和2601,需进一步改良方可利用;其余自交系可根据育种目标有目的地选择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主要农艺性状 配合力
下载PDF
陕西省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苟升学 肖金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8-22,共5页
为了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陕西夏播大豆的1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 为了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陕西夏播大豆的1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荚粒数>结荚高度。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有效分枝数>生育期>结荚高度>单荚粒数。通过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株高被认定为影响大豆高产最为重要的农艺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主要农艺性状 通径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播期对耐密植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灿东 郭泰 +5 位作者 王志新 郑伟 张振宇 郭美玲 李于 高雪冬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期39-42,共4页
为了研究播期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大豆主栽耐密植品种‘合丰51’为试验材料,通过5个播期处理(S1为5月10日,S2为5月20日,S3为5月30日,S4为6月9日,S5为6月19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 为了研究播期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大豆主栽耐密植品种‘合丰51’为试验材料,通过5个播期处理(S1为5月10日,S2为5月20日,S3为5月30日,S4为6月9日,S5为6月19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株高、主茎节数及百粒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大豆产量随着播期的延迟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S3处理达到最高值,为4214.3 kg/hm^2。因此,大豆品种‘合丰51’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最佳播种时期为5月3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耐密植 大豆 主要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播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甜荞信农1号春播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汪灿 李曼 +5 位作者 王诗雪 胡丹 杨浩 阮仁武 袁晓辉 易泽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5,共4页
为探明适合重庆地区春播种植甜荞的栽培技术,以信农1号为材料,采用3种播期(主区)、3种播种量(裂区)和3种施肥量(再裂区)的3因素裂-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甜荞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产量和千粒重... 为探明适合重庆地区春播种植甜荞的栽培技术,以信农1号为材料,采用3种播期(主区)、3种播种量(裂区)和3种施肥量(再裂区)的3因素裂-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甜荞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产量和千粒重有极显著影响,对株高有显著影响,对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无显著影响;播种量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不显著;施肥量对产量、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极显著影响,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对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千粒重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在重庆地区春播种植甜荞时,以播期为3月5日,播种量为67.5kg/hm2,施肥量为225kg/hm2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播种量 施肥量 甜荞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早稻茬秋芝麻单株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建 周红英 +5 位作者 应国勇 颜小文 彭炼波 颜廷献 饶月亮 乐美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4,共9页
【目的】探讨早稻茬秋芝麻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筛选适合早稻茬秋季种植的优良品种,为秋芝麻育种中农艺性状的判定与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7个秋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早稻收获后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各品种的株... 【目的】探讨早稻茬秋芝麻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筛选适合早稻茬秋季种植的优良品种,为秋芝麻育种中农艺性状的判定与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7个秋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早稻收获后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各品种的株高、始蒴高度、空稍长度、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单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并对供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7个秋芝麻品种的空稍长度、单株产量和单株蒴果数等性状在品种间差异明显,每蒴粒数、千粒重和株高等性状的品种间差异较小。单株产量与单株蒴果数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排序为单株蒴果数>空稍长度>株高>千粒重>每蒴粒数>始蒴高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赣芝Z15、赣芝14号和赣芝1505在等权关联系数和加权关联系数的结果排序中均居前3位。【结论】单株蒴果数和株高对早稻茬秋芝麻的产量形成影响最大,在品种选育时应重点关注单株蒴果数及株高等与生物量积累有关的性状。赣芝Z15、赣芝14号和赣芝1505综合表现优良,是适宜早稻茬秋芝麻生产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茬秋芝麻 单株产量 主要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2017—2022年焦作小麦区域试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金艳 李金峰 +5 位作者 李林峰 王士苗 周晓超 刘骏 牛秀丽 杜立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8-1044,共7页
【目的】分析近年来黄淮麦区新育成小麦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情况及与产量的关系,以期为焦作及同一生态地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2022年焦作小麦区域试验694个参试小麦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多样性分析、相关... 【目的】分析近年来黄淮麦区新育成小麦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情况及与产量的关系,以期为焦作及同一生态地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2022年焦作小麦区域试验694个参试小麦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对生育期、基本苗、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和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参试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37%~20.23%,平均为13.19%,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7460~2.0838,平均为1.9561。小麦产量整体水平较高,不同年份的小麦产量在5125.92~8602.19 kg/ha,有效穗数在742.70万~551.05万穗/ha,穗粒数高于31粒(2018年除外),千粒重为43.39~50.10 g。相关分析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与产量相关程度表现为穗粒数(r=0.556)>基本苗(r=-0.460)>生育期(r=0.412)>千粒重(r=0.387)>株高(r=0.158)>有效穗数(r=-0.051);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表现为穗粒数(r=0.629)>生育期(r=0.462)>有效穗数(r=0.363)>千粒重(r=0.342)>基本苗(r=-0.297)>株高(r=0.1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综合作用贡献大小依次为穗粒数(0.5970)>生育期(0.5054)>基本苗(∣-0.4563∣)>千粒重(0.4068)>株高(0.2015)>有效穗数(∣-0.0402∣);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生育期、千粒重和有效穗数为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结论】综合分析黄淮麦区新育成小麦品种,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今后小麦育种和生产中应注重产量三要素间的协同平衡,通过育种和栽培手段稳定并增加小麦穗粒数是焦作及同一生态区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区域试验 主要农艺性状 产量 焦作
下载PDF
马铃薯杂种F_1无性株系产量品质等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甘霖 于肖夏 +2 位作者 于卓 蒙美莲 张自强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2-318,共7页
为了明确‘J07-2’ב陇薯7号’、‘J07-6’ב陇薯7号’马铃薯杂交组合F1中选出的无性二代株系2-1、株系3-1、株系4-4和株系19-3的产量、品质等农艺特性,对其生育期、株高、薯块特征、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平均薯重、商品... 为了明确‘J07-2’ב陇薯7号’、‘J07-6’ב陇薯7号’马铃薯杂交组合F1中选出的无性二代株系2-1、株系3-1、株系4-4和株系19-3的产量、品质等农艺特性,对其生育期、株高、薯块特征、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平均薯重、商品薯率、块茎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4个杂种无性株系均为中晚熟类型,生育期127~130d,生长势强,平均株高100cm左右。株系2-1和株系19-3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表现更为突出,其单株平均薯重、商品薯率和单株产量高,芽眼浅,薯形好,淀粉含量分别为19.22%和21.22%,还原糖含量分别为0.022%和0.045%,是选育淀粉、炸食加工及鲜食品种的优异材料。杂种无性株系单株产量与生育期、株高、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平均薯重与商品薯率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结薯数与平均薯重呈显著负相关;淀粉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薯重和商品薯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杂交种F1 无性株系 主要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粒用高粱新选亲本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立新 成慧娟 +4 位作者 马尚耀 葛占宇 严福忠 张姼 隋虹杰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60,共5页
利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新选育和常用的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设计,配制25个组合,对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中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繁8A和075049A,恢复系中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028217和7654... 利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新选育和常用的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设计,配制25个组合,对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中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繁8A和075049A,恢复系中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028217和7654。较优的2个杂交组合是繁8A×028217和075049A×5933。根据单株产量配合力总效应,把组合分为3种类型:1双亲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值,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也为正值;2双亲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三者中有一方为负值;3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正值,双亲有1个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负值。第3类是最不理想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用高粱 主要农艺性状 配合力
原文传递
2013—2018年河南省审定的半冬性小麦品种产量结构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玲燕 朱红彩 +5 位作者 黄金华 盛坤 马海涛 窦士树 闫春霞 唐振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3期20-22,25,共4页
[目的]利用河南省2013—2018年通过审定的83个半冬性小麦品种,研究影响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规律,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83个半冬性小麦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生育期进行汇总... [目的]利用河南省2013—2018年通过审定的83个半冬性小麦品种,研究影响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规律,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83个半冬性小麦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生育期进行汇总处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小麦平均产量呈上升趋势,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年递增124.57kg/hm2。除有效穗数外,研究的其他主要农艺性状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变异结果分析,有效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育期(r=0.4930)、株高(r=0.2891)、穗粒数(r=0.2622)、千粒重(r=0.2524)、有效穗数(r=0.0412)。产量三要素通径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一致。[结论]近期河南省在小麦育种性状选择时,应首先将育种材料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放在首位,同时兼顾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冬性小麦品种 主要农艺性状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西南地区玉米高产稳定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回归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华 王秀全 +1 位作者 何丹 税红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25-1628,共4页
【目的】了解玉米各农艺性状与其高产稳产性之间的关系,为优良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2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平均产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运用DPS软件计算相关系数、稳定性参数及灰色关联度。【结果】玉米各主要农艺... 【目的】了解玉米各农艺性状与其高产稳产性之间的关系,为优良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2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平均产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运用DPS软件计算相关系数、稳定性参数及灰色关联度。【结果】玉米各主要农艺性状与其平均产量的关联顺序为:穗长>行粒数>穗行数>株高>穗位高>秃尖长;与稳定性的关联顺序为:穗长>株高>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秃尖长。从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来看,穗长与平均产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58227,达极显著水平;秃尖长与平均产量相关性最小,相关系数仅为0.04689;穗长与稳定性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44698,达极显著;穗位高与稳定性的相关性最小,相关系数仅为0.04567。【结论】穗长、行粒数、穗行数、株高、穗位高、秃尖长6个主要农艺性状中,穗长对平均产量、稳定性系数影响最大且为极显著正相关,在育种实践中,加大对穗长性状的选择力度,有可能选育出具丰产性与稳产性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主要农艺性状 产量 稳定性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三江平原不同年代大豆主栽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美玲 刘成贵 +5 位作者 李灿东 王志新 郑伟 张振宇 陈维元 郭泰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3期83-88,共6页
为了研究三江平原60余年大豆生产主栽品种更替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改进与变化规律,指导当前或今后的品种改良与创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选用三江平原不同年代同熟期组的18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试验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 为了研究三江平原60余年大豆生产主栽品种更替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改进与变化规律,指导当前或今后的品种改良与创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选用三江平原不同年代同熟期组的18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试验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随年代的推进,株高与有效分枝数呈降低趋势;底荚高度变化不大,总体呈增加趋势;主茎节数呈增加趋势;抗倒伏能力逐渐增强;生育日数逐年延长;品种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百粒重呈波动增加趋势。产量随着年代的推进逐年累加提高,产量变化幅度为2509.20~3311.25 kg/hm2,年平均产量增加13.35 kg/hm2,增长速度为0.53%。由于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进与变化,特别是品种生育日数延长和产量性状的改进,不断的提高品种产量水平,所以导致了生产主栽品种不断更替与变化,这一结论对当前或今后品种改良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主栽品种 主要农艺性状 产量 改进与变化
下载PDF
不同生态环境下籼粳中间型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咏梅 卢义宣 +4 位作者 谭春艳 刘晓利 张竹仙 王增民 邹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422-425,共4页
以籼粳杂交后代选育出稳定的13个偏粳型恢复系R1~R13;14个偏籼型恢复系R14~R27作为试验材料,系统分析了株高、穗长、粒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有效穗、千粒重8个农艺性状在昆明、玉溪、弥勒、开远4个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以及... 以籼粳杂交后代选育出稳定的13个偏粳型恢复系R1~R13;14个偏籼型恢复系R14~R27作为试验材料,系统分析了株高、穗长、粒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有效穗、千粒重8个农艺性状在昆明、玉溪、弥勒、开远4个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以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主要是海拔高度差异造成的;株高、粒长、穗长随海拔的降低而增大;在不同海拔条件下株高、粒长、穗长、千粒重相对而言易受环境影响,其次是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而有效穗相对比较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农艺性状 杂交 选育 水稻
下载PDF
芦笋秆菌渣有机肥在黄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胜杰 魏云辉 +2 位作者 胡中娥 李菁 熊小文 《中国食用菌》 2016年第2期28-31,共4页
以芦笋秆菌渣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作为生物有机肥对黄瓜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芦笋秆菌渣经微生物菌剂堆制后有机质降解了4.43%,全磷(P2O5)、总钾(K2O)和总养分分别提高了约1倍、4倍和1.5倍;与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相比,该有机... 以芦笋秆菌渣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作为生物有机肥对黄瓜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芦笋秆菌渣经微生物菌剂堆制后有机质降解了4.43%,全磷(P2O5)、总钾(K2O)和总养分分别提高了约1倍、4倍和1.5倍;与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相比,该有机肥可有效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黄瓜的株高、单果长、单果粗和小区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同时,该有机肥表现出强劲的可持续肥效,可使黄瓜持续增产并能促进硒元素的富集;此外,施用该菌渣有机肥可改善黄瓜的脆度和外观,使其口感更佳和更具商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秆 菌渣 黄瓜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大豆‘科丰14’诱变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树鹏 郭蓓 +4 位作者 杨柳 张娇 白红丹 陈学珍 谢皓 《农学学报》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为研究辐照后大豆诱变后代的变异规律,对大豆‘科丰14’和其20个60Coγ辐照诱变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3个诱变系生育期延迟7天以上,16个诱变系在株高、主茎节数、茎粗、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和... 为研究辐照后大豆诱变后代的变异规律,对大豆‘科丰14’和其20个60Coγ辐照诱变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3个诱变系生育期延迟7天以上,16个诱变系在株高、主茎节数、茎粗、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上呈显著变异,7个诱变系底荚高度有显著变异,4个诱变系蛋白质含量变异显著,6个诱变系脂肪含量变异显著,3个诱变系异黄酮含量变异显著。共有18个诱变系单株产量显著提高,分别有18个和11个诱变系的单株荚数和百粒重显著增加,分别有15个和7个诱变系的单荚粒数和百粒重显著减少。诱变系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脂肪、异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各诱变系的农艺性状变异较大,品质性状变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主要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变异 比较分析
下载PDF
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F2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俞华先 桃联安 +8 位作者 安汝东 经艳芬 边芯 董立华 郎荣斌 周清明 杨李和 孙有芳 田春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1,共8页
对白楼蔗与云瑞14-252杂交所创制的45份云南割手密F2群体创新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其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较丰富,变异系数在7.68%~58.68%之间,某些创新材料有一定的优势可利用。选出的... 对白楼蔗与云瑞14-252杂交所创制的45份云南割手密F2群体创新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其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较丰富,变异系数在7.68%~58.68%之间,某些创新材料有一定的优势可利用。选出的影响云南割手密F2群体创新材料的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7.646%,其中第一主成分即蔗茎产量糖分因子是最重要的因子,其贡献率达50.998%。经综合评价表明,45份云南割手密F2群体创新材料农艺性状综合得分较高的是云割F218-38-17、云割F218-38-45、云割F218-38-15、云割F218-38-3、云割F218-38-43、云割F218-38-5和云割F218-38-8。聚类分析将45份创新材料分为3类,结果与主成分得分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细茎野生种 主要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及细胞遗传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卓 张明飞 +3 位作者 于肖夏 马艳红 宋昌海 刘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98-2306,共9页
为明确杂交育成的4个马铃薯新品系的综合农艺性状及细胞学特性,以亲本‘H-027’、‘陇薯6号’和‘陇薯7号’为对照,对这4个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染色体配对构型和花粉育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个马铃薯新品系A2、A10、B1和B12的... 为明确杂交育成的4个马铃薯新品系的综合农艺性状及细胞学特性,以亲本‘H-027’、‘陇薯6号’和‘陇薯7号’为对照,对这4个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染色体配对构型和花粉育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个马铃薯新品系A2、A10、B1和B12的平均株高依次为87.72 cm、72.20 cm、55.62 cm和49.34 cm;B12为中早熟高淀粉型新品系,A2、A10均为中熟全粉加工型新品系,B1为中熟薯条加工型新品系;4个新品系的薯形好、芽眼浅、结薯集中整齐,其平均单株产量在1 kg以上,商品薯率在85%以上;新品系A2和A10的PMCMⅠ中单价体数量多、花粉可育率均较低,适宜作母本进一步改良利用;新品系B1和B12的PMCMⅠ中二价体数量多、花粉可育率较高,适宜作父本进一步杂交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专用型新品系 主要农艺性状 染色体构型
原文传递
太白贝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0
作者 胡平 杨玉霞 +1 位作者 方清茂 周先建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影响太白贝母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方法]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15份太白贝母种质资源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探明影响太白贝母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6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的范围为10.74%... [目的]评价影响太白贝母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方法]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15份太白贝母种质资源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探明影响太白贝母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6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的范围为10.74%~43.50%;相关分析表明鳞茎高、鳞茎直径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获知太白贝母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鳞茎高>鳞茎直径>地上部分质量>株高>茎粗。[结论]太白贝母产量的关键因素是鳞茎高和鳞茎直径,提高太白贝母的产量可以优先考虑这2种参数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贝母 主要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