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胡祖志 胡祥云 +1 位作者 吴文鹂 桑卓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8,共5页
由反演方程出发 ,从构造目标函数和方程求解方面 ,比较了国际上通用的OCCAM (奥可姆法 )、RRI(快速松弛法 )和REBOCC(简化基奥可姆法 ) ,并由两个合成模型分析比较了OCCAM、RRI和REBOCC的反演结果。试验表明 ,REBOCC是继RRI之后又一种... 由反演方程出发 ,从构造目标函数和方程求解方面 ,比较了国际上通用的OCCAM (奥可姆法 )、RRI(快速松弛法 )和REBOCC(简化基奥可姆法 ) ,并由两个合成模型分析比较了OCCAM、RRI和REBOCC的反演结果。试验表明 ,REBOCC是继RRI之后又一种较快的反演方法 ,可为电法勘探资料处理提供新的途径。而在RRI和REBOCC反演时 ,网格的划分对结果很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反演 大地电磁 电法勘探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探测地下水中的应用——以湛江南木水为例 被引量:23
2
作者 何国丽 王光杰 +2 位作者 周超 严小丽 李红领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4-309,共6页
本文通过在广东省湛江市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区——南木水地区进行地下水探测拟解决当地的生活用水问题.该区域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本文采用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勘探方法,从构造分析出发,选择三个有利区域(分别为A、B、C、区),布设了10条... 本文通过在广东省湛江市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区——南木水地区进行地下水探测拟解决当地的生活用水问题.该区域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本文采用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勘探方法,从构造分析出发,选择三个有利区域(分别为A、B、C、区),布设了10条AMT勘探线,共166个测点,进行野外数据.对野外数据进行了一系列预处理、反演和电阻率成像得到各线的剖面图.分析研究剖面图和切片图,确定了三个可能含水的低阻带以及三口钻井的位置.其中C区已经打井取水,出水50 m^3/h,很好地验证了AMT方法在硬岩地区进行地下水探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 地下水探测 花岗岩地区
原文传递
高强度开采覆岩岩性及其裂隙特征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达明 郭文兵 +3 位作者 谭毅 王玉喜 马晓川 李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86-795,共10页
为分析高强度开采工作面覆岩岩性及其裂隙特征,以高家梁煤矿2031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作面顶板含水层赋存情况,通过试验获取了砂质泥岩顶板细观结构和矿物组分及物理力学性质,采用相似模拟试验、理论分析、CAN-Ⅱ大地电磁探测仪... 为分析高强度开采工作面覆岩岩性及其裂隙特征,以高家梁煤矿2031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作面顶板含水层赋存情况,通过试验获取了砂质泥岩顶板细观结构和矿物组分及物理力学性质,采用相似模拟试验、理论分析、CAN-Ⅱ大地电磁探测仪和现场调查综合分析了工作面开采后的覆岩破坏情况。结果表明:工作面顶板砂质泥岩随着与煤层距离的增大,颗粒间接触逐渐由点-点、点-面接触转变为线-面、面-面接触,且颗粒体积有增大趋势;由煤层至地表,抗拉(压)强度减小,断裂后接触面积更大,且遇水后颗粒体积膨胀,挤压颗粒间的孔隙,孔隙通道减小,降低宏观通水性;覆岩及地表裂缝以张开、闭合、压实的过程重复向前发展,虽然覆岩含水层及隔水层产生了破坏,但裂隙宽度较小,地表没有出现明显的塌陷裂隙;工作面开采后覆岩内会形成稳定的压力拱结构,覆岩破坏不会与地表裂隙贯通,地表潜水不会直接与井下工作面贯通。采动后工作面断层上盘侧岩层整体上破坏更严重;在断层下盘侧,虽然采动后CAN型综合值云图内出现了较多环状闭合曲线,但仍有平滑层状曲线包裹,说明采动覆岩的连续性分布较好,岩层内裂隙发育程度低;20313工作面开采后地表多以细小拉伸或挤压裂缝为主,裂缝数量较少,基本上所有裂缝经历了"张开—扩展—闭合"完整发育过程,裂缝发育周期最长的为15 d,最短为7 d;裂缝宽度最大为6.3 cm,台阶落差最大为8.7 cm,地表植被生长及分布情况与开采前基本一样,说明工作面开采的安全性及地表生态基本不受影响。高强度开采覆岩裂隙发育特征得到了大量理论与试验研究,物探法是开展覆岩裂隙现场探测最方便、快捷的手段,提高物探仪器对覆岩裂隙探测的敏感度及物探结果解释的准确度是物探法探测覆岩破坏得以推广的技术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保水开采) 浅埋煤层 覆岩破坏 大地电磁探测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法在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怀亮 胥博文 +4 位作者 刘志龙 石峰 辛玉齐 曹学刚 程国强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8-725,共8页
为进行地热资源调查,以银川盆地西部斜坡区为研究对象,通过2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51个测点的二维偏离度、构造走向等进行分析和计算,并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二维反演方法对TM模式的数据进行反演,获得了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二维反演电阻率模型... 为进行地热资源调查,以银川盆地西部斜坡区为研究对象,通过2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51个测点的二维偏离度、构造走向等进行分析和计算,并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二维反演方法对TM模式的数据进行反演,获得了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二维反演电阻率模型。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4km以浅电性结构单元可分为三层,分别为低阻层—中高阻层—低阻层,推断研究区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古近系—新近系和奥陶系。根据区域地热地质资料,研究区内最为有利的热储层为新近系红柳沟组,其次为古近系清水营组和新近系干河沟组。通过本次大地电磁测深调查,圈定了研究区有利地热资源储藏范围,证实了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勘查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地热勘查 二维反演 银川盆地
下载PDF
小波变换在大地电磁测深静校正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翔 胡文宝 +1 位作者 严良俊 张世忠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0-41,共2页
针对大地电磁测深 (MT)资料处理中存在的静态偏移问题 ,利用小波变换的Mallat算法对实测MT资料进行静校正处理。实测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 ,利用小波变换可以进行压制MT中的静态偏移 ,是一种有效的。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大地电磁测深 静校正 应用 大地电磁勘探 视电阻率 静态偏移
下载PDF
MT资料的噪声源分析及减小观测噪声的措施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家华 陈清礼 +1 位作者 严良俊 张翔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9-71, ,共3页
根据多年来大地电磁测深法 (MT) 野外资料采集的经验, 讨论了MT观测资料的噪声源, 着重分析了工业交流电对MT观测资料的影响。提出了压制噪声的一些具体措施, 从测量装置着手, 将人为差错和测量装置本身引入的噪声减少到最... 根据多年来大地电磁测深法 (MT) 野外资料采集的经验, 讨论了MT观测资料的噪声源, 着重分析了工业交流电对MT观测资料的影响。提出了压制噪声的一些具体措施, 从测量装置着手, 将人为差错和测量装置本身引入的噪声减少到最低限度。对工业交流电这一主要干扰源, 视具体情况采用挪点、旋转电道和磁道的布设方向、电磁屏蔽、十字型对称布极、远参考或互参考测量方法以及在资料处理时采用压制噪声的Robust处理方法等措施来压制噪声。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信噪比,改善MT野外观测资料的质量, 增强MT勘探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勘探 资料 噪声源 观测噪声 观测装置
下载PDF
硬件系统集成——海底大地电磁测量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7
作者 邓明 魏文博 +3 位作者 高从友 金胜 谭捍东 邓靖武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14-219,共6页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和多技术渗透的前缘课题 ,课题的目标之一是研制用于海底数据采集的大地电磁测量系统。入海的难度给该系统提出了特殊要求 ,即必须解决海下仪器安全及海面与海底间的设备运载问题。由于涉及多项技术内...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和多技术渗透的前缘课题 ,课题的目标之一是研制用于海底数据采集的大地电磁测量系统。入海的难度给该系统提出了特殊要求 ,即必须解决海下仪器安全及海面与海底间的设备运载问题。由于涉及多项技术内容 ,每项技术由相应的硬件完成 ,因而整个系统包括了多个集成部件 ,各部件分别实现密封承压、重载下沉、水下布极、释放上浮等各项功能。在系统集成过程中 ,除了要考虑各部件的协调装配外 ,系统整体指标的完善性是研究的重点。根据海上作业的特点和船只设备的具体情况 ,系统集成方案解决了结构、强度、平衡、保护等设计难题 ,提出了若干个既实用又可靠的工程技术方法。集成后的系统经过了从甲板投放、海底数据采集到设备回收全过程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海洋探测 测量系统 集成技术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TE,TM极化视电阻率曲线识别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翔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2-75, ,共4页
大地电磁测深解释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正确识别TE,TM 极化视电阻率曲线。首先分析了TE,TM曲线的畸变规律, 认识了TE, TM 曲线畸变差异。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用相关分析法识别两类曲线。该方法依据不同测点TE曲线的强... 大地电磁测深解释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正确识别TE,TM 极化视电阻率曲线。首先分析了TE,TM曲线的畸变规律, 认识了TE, TM 曲线畸变差异。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用相关分析法识别两类曲线。该方法依据不同测点TE曲线的强相关性来识别TE,TM 视电阻率曲线。实测资料处理表明,用该方法进行TE,TM 曲线的识别是实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勘探 极化 视电阻率 测深解释 畸变曲线
下载PDF
高阶统计量方法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志华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6年第5期386-391,共6页
高阶统计量方法是研究非高斯过程,非最小相位信号和非线性系统的有力工具,其应用领域已涉及通信、地球物理、生物医学、故障诊断等.本文就近年来高阶统计量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信号处理 高阶统计量 大地电磁 地震勘探 碳氢检测
下载PDF
0.1Hz^30kHz频段电波特性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勇 孙景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1期36-41,共6页
对0.1Hz^30 kHz频段电波特性和传播方式进行研究,结合对潜通信、无线电物理和大地电磁探测等专业技术的特点,论述低频段在对潜通信、地下通信、电磁波随钻测量、地下和海洋资源探测、地震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原理和应用情况,促进该频段在... 对0.1Hz^30 kHz频段电波特性和传播方式进行研究,结合对潜通信、无线电物理和大地电磁探测等专业技术的特点,论述低频段在对潜通信、地下通信、电磁波随钻测量、地下和海洋资源探测、地震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原理和应用情况,促进该频段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潜通信 地下通信 大地电磁探测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测山区深埋隧道隐伏构造——以安石隧道探测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范祥泰 张志厚 +3 位作者 苏建坤 丁可 刘鹏飞 石泽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211-6220,共10页
隧道掌子面前方与上方存在的隐伏构造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具有极强的致灾性。针对云南凤庆安石隧道具有长、大、深埋,且其地表起伏大的特点,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对隧道上方隐伏构造进行探测。首先对观测数据进行静态效应校正等预处理;随后... 隧道掌子面前方与上方存在的隐伏构造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具有极强的致灾性。针对云南凤庆安石隧道具有长、大、深埋,且其地表起伏大的特点,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对隧道上方隐伏构造进行探测。首先对观测数据进行静态效应校正等预处理;随后进行带地形的基于光滑约束最小二乘反演,得到了隧道轴线及平行轴线的视电阻率剖面图;最后利用反演结果并结合研究区的区域地质构造、岩性特征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揭示出与隧道斜交的两条隐伏构造的空间展布,该成果与后期钻探结果吻合,表明大地电磁测深法可以有效地探测出山区深埋隧道前方与上方隐伏构造的位置与姿态,为隧道安全施工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法 山区深埋隧道 隐伏构造 工程勘探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水电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清龙 杨威 苏永军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第3期383-390,共8页
水电工程中常常会遇到深厚覆盖层勘探、滑坡体勘探、隐伏断层调查、岩性界面勘探等问题,常规的钻探、硐探、槽探等手段施工周期长,经费也耗费巨大。而大地电磁测深法具有勘探深度深、精度高、仪器设备轻便等优点,能够在一些地形比较复... 水电工程中常常会遇到深厚覆盖层勘探、滑坡体勘探、隐伏断层调查、岩性界面勘探等问题,常规的钻探、硐探、槽探等手段施工周期长,经费也耗费巨大。而大地电磁测深法具有勘探深度深、精度高、仪器设备轻便等优点,能够在一些地形比较复杂区域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勘探,与有限的钻探、硐探资料互补,获得更丰富的地质信息。通过几个工程应用实例,表明了大地电磁测深法能够在深厚覆盖层勘探、隐伏断层调查、滑坡勘探、岩性界面划分等方面取得很好效果,为后期该方法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深厚覆盖层 滑坡体 隐伏断层 岩性界面 勘探
下载PDF
GPS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差分GPS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家华 陈清礼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42,共4页
从GPS的误差来源出发,分析了GPS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择可用性”(SA)是影响GPS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两种消除SA干扰、提高GPS定位精度的差分GPS测量方法。实例说明差分GPS比非差分常规定... 从GPS的误差来源出发,分析了GPS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择可用性”(SA)是影响GPS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两种消除SA干扰、提高GPS定位精度的差分GPS测量方法。实例说明差分GPS比非差分常规定位的水平精度平均提高近60m,高程精度提高约3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勘探 工程测量 精度 GPS
下载PDF
郑州市隐伏构造精细探测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卓 裴森龙 +3 位作者 赵修军 董耀 彭凯峰 李恒 《矿产勘查》 2024年第S01期364-370,共7页
隐伏构造格架空间形态主要由深部孕震环境分析及浅部浅层定位等多组合方法进行精细探测,研究目标区断裂构造活动时代。深部空间特征主要由大地电磁测深与深反射地震推断解释,浅层空间特征由浅层地震勘探与地质钻孔联合勘探,地层年代主... 隐伏构造格架空间形态主要由深部孕震环境分析及浅部浅层定位等多组合方法进行精细探测,研究目标区断裂构造活动时代。深部空间特征主要由大地电磁测深与深反射地震推断解释,浅层空间特征由浅层地震勘探与地质钻孔联合勘探,地层年代主要通过地层岩性、沉积颜色、光释光测年等,综合分析研究确定地层错段的最新时代。本文以郑州市某隐伏构造活动性探测与评价为研究基础,通过组合方法探明地下埋藏的隐伏活断层,揭示其精确空间位置、活动时间,判定该构造为第四系早中期的隐伏断裂,为城市评估活断层危险性和危害性提供了依据,并对其他城市隐伏区活动断层探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构造 大地电磁 地震勘探 钻探 光释光
下载PDF
四川龙门山断裂带高精度地壳/岩石圈黏度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涛 詹艳 +1 位作者 孙翔宇 张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6-209,共14页
岩石圈黏度是大陆动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参数,但是岩石圈黏度,尤其是横向小尺度(<100 km)黏度结构的确定是一个挑战.本文根据电阻率和黏度与它们控制因素的相似关系,直接把一条跨过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龙门山断裂带的大地电磁(MT)探测... 岩石圈黏度是大陆动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参数,但是岩石圈黏度,尤其是横向小尺度(<100 km)黏度结构的确定是一个挑战.本文根据电阻率和黏度与它们控制因素的相似关系,直接把一条跨过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龙门山断裂带的大地电磁(MT)探测的电阻率剖面转换成黏度结构作为输入,在GPS速度和地表地形数据的约束下,利用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获得了该剖面的二维地壳/岩石圈黏度结构.本文推断的黏度与前人获得的区域尺度的黏度值一致,但揭示出了更多的细节.本文的黏度结构揭示出研究区域内的地壳/岩石圈黏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化范围(约5量级),黏度值分布在1.48×10^17~8.44×10^22 Pa·s之间;龙门山断裂带下的黏度存在强烈的小尺度横向变化,其中、下地壳的黏度分别为1.99×10^18~8.21×10^20 Pa·s(平均1.17×10^20 Pa·s)和4.09×10^19~7.08×10^20 Pa·s(平均1.77×10^20 Pa·s).基于该黏度结构的地球动力学模型表明驱动青藏高原中-下地壳物质流动的可能是热-化学浮力,以及上地壳和中-下地壳可能处于解耦状态.本文获得的黏度结构可以为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成因和机制、岩石圈小尺度变形和构造应力状态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结构 大地电磁测深 电阻率 地球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法在秦皇岛—唐山沿海地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艳军 叶高峰 +2 位作者 韩杰 管然浩 吕生元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年第3期81-88,共8页
应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对秦皇岛—唐山沿海地区进行地热资源勘查。在该测区布设6条测线,获得103个测点的野外资料。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反演方法,得到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二维反演电阻率模型,根据当地区域地质资料,对地层、断裂构造进行推... 应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对秦皇岛—唐山沿海地区进行地热资源勘查。在该测区布设6条测线,获得103个测点的野外资料。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反演方法,得到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二维反演电阻率模型,根据当地区域地质资料,对地层、断裂构造进行推断解释,并结合华北地区地热资源类型及其与地质构造特征的关系,圈定该测区地热资源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地热勘查 二维反演 秦皇岛一唐山沿海地区
下载PDF
新疆乌什地震带断裂研究的综合地球物理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丽艳 朱传庆 +1 位作者 杨书江 杨大克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本文介绍了重力、磁力、大地电磁测深、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与地震相关的活动断裂的识别标志,并以新疆乌什地震带为例分析了综合各种物探资料研究活动断裂的方法。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针对性方法可以较好的获得断裂的... 本文介绍了重力、磁力、大地电磁测深、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与地震相关的活动断裂的识别标志,并以新疆乌什地震带为例分析了综合各种物探资料研究活动断裂的方法。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针对性方法可以较好的获得断裂的展布、深部或者活动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什地震带 活动断裂 地球物理方法 重、磁力 大地电磁测深
下载PDF
地质勘探在矿产资源发现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世涛 陈伟 谢久军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1期190-192,共3页
为保障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稳定发展,应当重视矿产资源发现工作,结合勘查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相应的地质勘探技术,以此提升矿产资源发现效率。因此,在矿产资源发现中,需要认识到地质勘探技术的使用价值,引入更加先进的勘探技术,既要保... 为保障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稳定发展,应当重视矿产资源发现工作,结合勘查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相应的地质勘探技术,以此提升矿产资源发现效率。因此,在矿产资源发现中,需要认识到地质勘探技术的使用价值,引入更加先进的勘探技术,既要保障勘探区域的生态环境稳定,也可以实现矿产资源储量增加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地质矿产勘探技术使用特点概述,阐述了地质勘探在矿产资源发现中的应用,分析了大地电磁勘探在矿产资源发现中的具体应用,为矿产资源发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探 矿产资源 大地电磁勘探
下载PDF
论南方海相地层区石油物探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孟尔盛 《海相油气地质》 1996年第4期1-4,共4页
阐述了下扬子地区应用大地电磁(MT)方法和西南地区电磁方法找礁试验的勘探思路以及 MT 概查在苏皖南部的应用效果,说明电磁方法在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区油气勘探中发挥了作用,同时针对灰岩山区地震方法的困难,提出了试用长排列高次覆盖... 阐述了下扬子地区应用大地电磁(MT)方法和西南地区电磁方法找礁试验的勘探思路以及 MT 概查在苏皖南部的应用效果,说明电磁方法在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区油气勘探中发挥了作用,同时针对灰岩山区地震方法的困难,提出了试用长排列高次覆盖、互换位置放炮、利用震电效应三种方法。建议将南方油气勘探中的物探技术方法作为战略问题来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矿床 地球物理勘探 海相地层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地电磁二维反演研究
20
作者 徐凯军 卢炎 +1 位作者 王大勇 石双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4-1183,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反演由于层数过多而影响准确度的问题,开展了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大地电磁二维反演研究。通过大地电磁二维正演建立大量数据集,以TE和TM模式下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作为四通道网络输入,以对应的地电模型作为标... 为了解决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反演由于层数过多而影响准确度的问题,开展了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大地电磁二维反演研究。通过大地电磁二维正演建立大量数据集,以TE和TM模式下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作为四通道网络输入,以对应的地电模型作为标签及输出进行有监督的学习,利用残差神经网络实现二维大地电磁反演。不同噪声水平的地电模型反演结果表明残差网络不仅可以很好地消除层数过多带来的准确度下降问题,还具有很强的抗噪作用。对冀中坳陷实测电磁资料进行反演,获得深部碳酸盐岩电阻率分布,据此分析了工区热储构造特征。理论模型和实测数据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抗噪性能,反演效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测深法 残差网络 深度学习反演 地热勘探 冀中坳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