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硅酸镁对球墨铸铁摩擦副耐磨性能的影响及自修复作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博 徐滨士 +2 位作者 许一 王晓丽 张保森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2-496,共5页
将0.5%(质量分数)羟基硅酸镁自修复材料分散在长城牌汽油机润滑油SJ10W–40中,用摩擦磨损实验机考察羟基硅酸镁自修复材料对球墨铸铁摩擦副的减摩、抗磨及自修复性能,并与未添加自修复材料的润滑油进行对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试样... 将0.5%(质量分数)羟基硅酸镁自修复材料分散在长城牌汽油机润滑油SJ10W–40中,用摩擦磨损实验机考察羟基硅酸镁自修复材料对球墨铸铁摩擦副的减摩、抗磨及自修复性能,并与未添加自修复材料的润滑油进行对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试样磨痕表面的形貌,并用能谱仪分析了其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添加羟基硅酸镁自修复材料后,球墨铸铁摩擦副摩擦系数降低了68.8%;磨痕处存在与基体材料不同的修复区域,该修复区域沉积了Si,Mg,Al等元素。羟基硅酸镁自修复材料具有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和自修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硅酸镁 球墨铸铁 减摩 抗磨 自修复
原文传递
Mg_6Si_4O_(10)(OH)_8修复剂应用于滑动轴承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鹤 金元生 山下一彦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4-146,共3页
采用模拟轴承试验机,考察在设计的试验条件下金属磨损自修复层在45#钢/巴氏合金摩擦副间的原位生成及其摩擦学性能。润滑剂使用含适量Mg6Si4O10(OH)8修复剂的SD/CC 40汽油机/柴油机通用油。27 h摩擦试验结束后,采用表面形貌仪、扫描电... 采用模拟轴承试验机,考察在设计的试验条件下金属磨损自修复层在45#钢/巴氏合金摩擦副间的原位生成及其摩擦学性能。润滑剂使用含适量Mg6Si4O10(OH)8修复剂的SD/CC 40汽油机/柴油机通用油。27 h摩擦试验结束后,采用表面形貌仪、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分析摩擦表面。结果表明,在45#钢表面形成了约2μm厚的自修复层,2个摩擦副表面的表面形貌均有明显改善;显微硬度均有一定的提高,金属磨损自修复层表现出优良的抗磨粒磨损和抗粘着磨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层 磨损 铁基金属 巴氏合金 羟基硅酸镁
下载PDF
原位摩擦化学处理对45钢力学性能及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史佩京 于鹤龙 +3 位作者 赵阳 许一 徐滨士 白志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制备了一种含有天然无机矿物微粉的摩擦处理剂,采用SEM、XRD、EDS分析了该摩擦处理剂的成分及结构,基于原位摩擦化学处理技术设计了环-块磨损试验,研究了摩擦处理剂对45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纳米压痕仪测试了原位形成的摩擦化学转移... 制备了一种含有天然无机矿物微粉的摩擦处理剂,采用SEM、XRD、EDS分析了该摩擦处理剂的成分及结构,基于原位摩擦化学处理技术设计了环-块磨损试验,研究了摩擦处理剂对45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纳米压痕仪测试了原位形成的摩擦化学转移膜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探讨了摩擦化学处理过程及其化学转移膜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摩擦处理剂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硅酸镁,其结晶构造式为Mg3(Si2O5)(OH)4。通过摩擦化学处理,摩擦处理剂在45钢表面原位生成了含Si、Mg、Fe、C等元素构成的摩擦化学转移膜,从而使金属的表面硬度提高33%,摩擦系数降低15%,表面粗糙度是未处理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摩擦化学 力学性能 摩擦学特性 羟基硅酸镁
下载PDF
润滑油添加剂羟基硅酸镁/二硫化钼含量对镀铬钢球-灰铸铁摩擦副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金洋 张鹏 +3 位作者 曾大海 王启伟 涂小慧 陈德馨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目的]内燃机活塞环服役环境恶劣,需要良好的润滑条件来改善其磨损情况。[方法]在2Cr13钢球上电镀硬铬,分析了硬铬镀层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厚度。以镀铬钢球和灰铸铁作为摩擦副进行摩擦磨损试验,以模拟活塞环的服役环境。研究了添加... [目的]内燃机活塞环服役环境恶劣,需要良好的润滑条件来改善其磨损情况。[方法]在2Cr13钢球上电镀硬铬,分析了硬铬镀层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厚度。以镀铬钢球和灰铸铁作为摩擦副进行摩擦磨损试验,以模拟活塞环的服役环境。研究了添加剂羟基硅酸镁/二硫化钼(MSH/MoS_(2))含量不同的润滑油中镀铬层与灰铸铁之间的摩擦学行为。[结果]镀铬层具有微裂纹,显微硬度高达(1013.7±32.4)HV,平均厚度达(84.2±3.6)μm。润滑油中MSH/MoS_(2)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0%时,对镀铬钢球-灰铸铁摩擦副的减摩抗磨效果最显著,相较于采用纯润滑油时,镀铬钢球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分别下降了28.2%和24.2%,灰铸铁的磨损率也下降了23.1%。[结论]润滑油中添加适量MSH/MoS_(2)纳米颗粒对镀铬钢球-灰铸铁摩擦副起到很好的减摩抗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环 电镀硬铬 服役环境 羟基硅酸镁 二硫化钼 润滑油 减摩抗磨
下载PDF
羟基硅酸镁粉体表面改性及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贾陆营 连勇 +5 位作者 张津 黄进峰 马旻昱 张曙光 赵超 余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3-221,共9页
目的研究羟基硅酸镁粉体表面改性及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提高羟基硅酸镁粉体在设备磨损表面的成膜性能,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方法采用同步热分析仪(SDT Q600),分析羟基硅酸镁粉体的相变过程。采用不同的表面改性剂对羟基硅... 目的研究羟基硅酸镁粉体表面改性及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提高羟基硅酸镁粉体在设备磨损表面的成膜性能,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方法采用同步热分析仪(SDT Q600),分析羟基硅酸镁粉体的相变过程。采用不同的表面改性剂对羟基硅酸镁进行改性,采用MG-2000型高速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添加量和热处理温度对羟基硅酸镁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羟基硅酸镁在常温到500℃之间,脱失吸附水;500~800℃之间,脱去层间水和结构水,生成新的物相镁橄榄石;800~860℃之间,晶体结构发生重组;860~1100℃之间,发生镁橄榄石-顽辉石物相转变。经过油酸表面改性后,羟基硅酸镁粉体表面引入了有机长链,表面改性剂改性效果为:油酸>司盘80>硬脂酸>吐温80>KH270>KH560。粉体质量分数为10%时,短时间内易于达到磨损-自修复动态平衡,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效果。经过200、400℃热处理的粉体具有较高的活性、分散性能和成膜性能。结论油酸能有效改善羟基硅酸镁粉体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能,200、400℃热处理能有效提高羟基硅酸镁粉体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能和摩擦过程中的成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硅酸镁 表面改性 热活化 自修复 摩擦 磨损
下载PDF
铁基金属摩擦副表面自修复层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税国红 杨屹 +3 位作者 吴明霞 杨刚 王立波 黄渊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9-146,共8页
目的分析不同工况对表层自修复层的影响,探究羟基硅酸镁纳米管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以人工合成的羟基硅酸镁纳米管Mg3Si2O5(OH)4为自修复添加剂,在油润滑实验条件下进行铁基金属摩擦副摩擦磨损实验。利用SEM、EDS、激光拉... 目的分析不同工况对表层自修复层的影响,探究羟基硅酸镁纳米管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以人工合成的羟基硅酸镁纳米管Mg3Si2O5(OH)4为自修复添加剂,在油润滑实验条件下进行铁基金属摩擦副摩擦磨损实验。利用SEM、EDS、激光拉曼光谱仪及显微维氏硬度计分别对自修复层厚度、自修复层元素组成、自修复层表面结构及自修复层表面显微硬度进行表征。结果在转速为1000、2000 r/min时,载荷为200、300、400 N的实验条件下,表层均有自修复层的生成。在转速为2000 r/min、载荷为400 N时,表层自修复层的厚度最大。实验过程中,摩擦副得到修复,出现负磨损,自修复层的主要元素为C、O、Fe等。高转速载荷工况下,其摩擦系数相比基础油下降0.008。自修复层为类金刚石结构,其平均硬度值在673HV左右,为基体的1.87倍。结论羟基硅酸镁、基础油及磨屑三者共同作用,在高能摩擦作用下合金化,形成高硬度的类金刚石结构修复层,能有效保护摩擦副工作面,并延长寿命。加大实验载荷与实验转速,能加速自修复层的形成,实现摩擦副负磨损,并降低摩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硅酸镁 摩擦磨损 自修复 显微硬度 类金刚石 摩擦系数
下载PDF
羟基硅酸镁和MoDTC复合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宇 严志军 +3 位作者 朱新河 程东 刘东妮 闫学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2,29,共6页
采用MMW-1A型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考察羟基硅酸镁超细粉体以及羟基硅酸镁超细粉体复合MoDTC作为基础油PAO4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借助金相系统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能量色散谱仪(EDS)对摩擦表面进行观察表征及组成分析... 采用MMW-1A型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考察羟基硅酸镁超细粉体以及羟基硅酸镁超细粉体复合MoDTC作为基础油PAO4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借助金相系统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能量色散谱仪(EDS)对摩擦表面进行观察表征及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羟基硅酸镁超细粉体可改善PAO4的减摩抗磨性能,但摩擦表面仍存在明显划痕及凹坑;质量分数0.25%的羟基硅酸镁超细粉体与0.3%的MoDTC组成的复合添加剂,可明显改善PAO4的减摩抗磨性能,相比于PAO4基础油和仅添加质量分数0.25%的羟基硅酸镁超细粉体的润滑油,摩擦因数分别降低了32.75%和17.87%,磨斑直径分别下降了53.16%和32.04%;复合添加剂对磨斑表面形貌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其在摩擦表面形成了一层富含C、O、Mo、S、Mg、Si等元素的修复层,且2种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优势互补,起到了相互促进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硅酸镁 超细粉体 MODTC 减摩抗磨性能 润滑油添加剂
下载PDF
金属抗磨修复剂对润滑油抗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秋秋 周新聪 +1 位作者 白秀琴 王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79,共3页
为了评价以羟基硅酸镁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抗磨修复剂对润滑油抗磨性能的影响,在CD40柴油机润滑油中添加金属自修复抗磨添加剂,采用四球机进行长磨试验评价了其抗磨性能,并在光学显微镜下分析了磨损表面磨斑形貌。结果表明,金属自修复抗磨... 为了评价以羟基硅酸镁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抗磨修复剂对润滑油抗磨性能的影响,在CD40柴油机润滑油中添加金属自修复抗磨添加剂,采用四球机进行长磨试验评价了其抗磨性能,并在光学显微镜下分析了磨损表面磨斑形貌。结果表明,金属自修复抗磨添加剂具有较好的抗磨减摩作用,并且随着磨损时间的增加,显示出优良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硅酸镁 抗磨减摩作用 耐磨性能
下载PDF
载镍羟基硅酸镁微粉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斐 侯根良 +2 位作者 苏勋家 肖舟 王先猛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利用亚临界水热法合成了粒径为100nm~1μm、利蛇纹石相的顺磁性羟基硅酸镁微粉,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磁性检测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油酸、体系酸碱度、水热温度及时间、磁性掺杂与合成样品形貌、... 利用亚临界水热法合成了粒径为100nm~1μm、利蛇纹石相的顺磁性羟基硅酸镁微粉,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磁性检测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油酸、体系酸碱度、水热温度及时间、磁性掺杂与合成样品形貌、物相、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油酸可有效控制微粉团聚,强碱环境下提高水热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可窄化产物粒径分布,相同水热条件下改变初始配比对产物主相无影响,掺镍可提高产物的顺磁特性,使之具有特殊的磁性润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硅酸镁 水热合成 掺杂
下载PDF
羟基硅酸镁润滑材料的行车试验研究
10
作者 安晓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7年第5期57-59,135,共4页
采用羟基硅酸镁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进行实车试验,研究了添加剂对气缸压缩压力、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的影响,SEM及EDX测试分析摩擦副的表面形貌及表面成分组成。结果表明,羟基硅酸镁粉体添加至润滑油中,可显著改善发动机的磨损,从而使汽缸... 采用羟基硅酸镁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进行实车试验,研究了添加剂对气缸压缩压力、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的影响,SEM及EDX测试分析摩擦副的表面形貌及表面成分组成。结果表明,羟基硅酸镁粉体添加至润滑油中,可显著改善发动机的磨损,从而使汽缸压缩压力显著上升,燃油消耗明显降低,尾气排放大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硅酸镁 润滑油添加剂 行车试验 自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