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Ⅰ号岩体Sm-Nd和SHRI MP U-Pb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8
1
作者 李华芹 陈富文 +4 位作者 梅玉萍 吴华 程松林 杨甲全 代玉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3-469,共7页
坡北基性_超基性岩带Ⅰ号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北山裂谷带内,侵位于下石炭统红柳园组。该岩体规模较大、分异良好,是坡北岩带中寻找铜镍硫化物矿床最具代表性岩体之一。前人根据侵位地层的时代,间接推断该岩体形成于中、晚石炭世。... 坡北基性_超基性岩带Ⅰ号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北山裂谷带内,侵位于下石炭统红柳园组。该岩体规模较大、分异良好,是坡北岩带中寻找铜镍硫化物矿床最具代表性岩体之一。前人根据侵位地层的时代,间接推断该岩体形成于中、晚石炭世。笔者首次对该岩体不同岩相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岩体Sm_Nd等时线年龄为(307±32)Ma(95%可信度,MSWD=0.12),辉长岩锆石SHRIMPU_Pb年龄为(278±2)Ma(95%可信度,MSWD=1.17)。鉴于铜镍矿化无论从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与岩体的侵位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熔离型,说明坡北Ⅰ号铜镍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是后碰撞构造背景下幔源岩浆上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基性-超基性岩 坡北Ⅰ号岩体 SM-ND年龄 锆石SHRIMP U-Pb年龄 新疆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南缘约马克其镁铁-超镁铁岩的性质和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李向民 马中平 +4 位作者 孙吉明 徐学义 雷永孝 王立社 段星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2-872,共11页
阿尔金南缘断裂带中的约马克其镁铁-超镁铁岩具有蛇绿岩的岩石组合特征,是卷入到阿尔金断裂带的蛇绿岩片,其下部的超镁铁质组分m/f=9.49~9.64,为镁质超基性岩;上部的镁铁质组分具有与大洋中脊玄武岩类似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和... 阿尔金南缘断裂带中的约马克其镁铁-超镁铁岩具有蛇绿岩的岩石组合特征,是卷入到阿尔金断裂带的蛇绿岩片,其下部的超镁铁质组分m/f=9.49~9.64,为镁质超基性岩;上部的镁铁质组分具有与大洋中脊玄武岩类似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模式,在基性岩Zr/Y-Zr和Ti/100-Zr-Y×3环境判别图解中均位于大洋中脊环境。对辉长岩进行锆石LA-ICP-MS原位U-Pb定年,表明该蛇绿岩形成于500.7±1.9Ma的晚寒武世,它们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产物。约马克其地区铜镍综合异常中的铜异常是由产于蛇绿岩单元上部的玄武岩中铜矿化所致,而镍地球化学异常则是蛇绿岩下部单元超镁铁质组分中含镍蛇纹石引起,因而,约马克其镁铁-超镁铁岩具有找寻与蛇绿岩有关的铜矿床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南缘断裂带 约马克其 镁铁-超镁铁岩 岩石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四川力马河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成矿分析 被引量:47
3
作者 陶琰 胡瑞忠 +1 位作者 漆亮 罗泰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85-2800,共16页
四川会理力马河镍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最重要的岩浆硫化物矿床之一,成矿岩体为一小型铗铁-超镁铁岩侵入体,由含斜长石的超镁铁岩(包括含长辉石橄榄岩和斜长橄榄辉石岩)和辉长岩类的镁铁质岩组成。矿床富含硫化物,成矿元素组合为铜、镍... 四川会理力马河镍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最重要的岩浆硫化物矿床之一,成矿岩体为一小型铗铁-超镁铁岩侵入体,由含斜长石的超镁铁岩(包括含长辉石橄榄岩和斜长橄榄辉石岩)和辉长岩类的镁铁质岩组成。矿床富含硫化物,成矿元素组合为铜、镍,铂族元素含量很低,没有铂族元素的工业富集,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富铜镍贫铂族元素的代表性岩浆硫化物矿床。本文对力马河镍矿成矿岩体的镁铁、超镁铁岩及矿床中各种硫化物矿石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铂族元素含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力马河岩体的镁铁、超镁铁岩属拉斑玄武岩成因系列,岩石特征微量元素比值大致与高钛的峨眉山玄武岩相当、与低钛的峨眉山玄武岩有明显区分,但估计原始岩浆强不相容微量元素绝对含量大大低于高钛玄武岩,因此,其成矿岩体不是与一般的低钛或高钛峨眉山玄武岩(不包括苦橄岩在内)直接对应的深成相。岩体超镁铁岩及矿石铂族元素组成特征表现为无钌亏损的型式,钯/铱比值较小、在5左右,也显著不同于一般的峨眉山玄武岩,而类似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苦橄岩的铂族元素组成。运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计算,原始岩浆为苦橄质成分:MgO含量约17%、SiO_2含量约48%。估计原始岩浆形成于130公里左右的深度,由类似于洋岛玄武岩岩浆源区成分的地幔经19%左右的部分熔融形成。超镁铁岩及硫化物矿石铂族元素含量一般在10^(-9)~10^(-8)级,铂族元素相对铜镍强烈亏损,铜/钯比值高于原始地幔10~100倍,铜镍铂族元素组成的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呈铂族元素显著亏损的"U"型。模式分析说明,导致铂族元素亏损的原因是岩浆成矿演化过程中多阶段硫化物熔离作用造成的,早期熔离出来的硫化物被丢失并造成岩浆中铂族元素亏损,其铂族元素亏损后的岩浆(第)二次硫化物熔离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硫化物矿床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力马河镍矿 铂族元素 镁铁-超镁铁岩
下载PDF
中天山白石泉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岩石学与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柴凤梅 张招崇 +5 位作者 毛景文 董连慧 张作衡 叶会寿 吴华 莫新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共12页
白石泉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处于塔里木板块前缘活动带与中天山地块接合部位,是中天山地块华力西中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主要岩石类型有辉石橄榄岩(斜方辉石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橄长岩、辉长岩及角闪辉长岩等,主要造岩... 白石泉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处于塔里木板块前缘活动带与中天山地块接合部位,是中天山地块华力西中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主要岩石类型有辉石橄榄岩(斜方辉石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橄长岩、辉长岩及角闪辉长岩等,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及黑云母。橄榄石均为贵橄榄石,其Fo值(78~85)位于含铜镍硫化物矿橄榄石的Fo值范围之内;辉石主要有顽火辉石、古铜辉石、紫苏辉石、透辉石等;斜长石的环带构造较为发育;角闪石的FeO含量随着岩浆的演化逐渐增加。它们与造山带环境中的东疆型镁铁超镁铁杂岩中的造岩矿物具有相同的特征。这些特征表明了白石泉地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原始岩浆为高镁的拉斑玄武质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石泉 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 造岩矿物 成岩作用 构造环境
下载PDF
东天山路北铜镍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万志 任燕 +2 位作者 田江涛 舍建忠 杨刚刚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20,共9页
为进一步探讨东天山地区找矿潜力,选择东天山成矿带中段,以填平补空的方式开展空白区1︰5万化探普查和研究区资源潜力评价,异常查证在土墩西约300 km处发现了路北铜镍矿。该矿床的发现证实了库姆塔格沙垄西部长达210 km的恰特卡尔-海豹... 为进一步探讨东天山地区找矿潜力,选择东天山成矿带中段,以填平补空的方式开展空白区1︰5万化探普查和研究区资源潜力评价,异常查证在土墩西约300 km处发现了路北铜镍矿。该矿床的发现证实了库姆塔格沙垄西部长达210 km的恰特卡尔-海豹滩基性-超基性岩带是潜在铜镍矿找矿远景区。与东部黄山地区铜镍矿化集中的基性-超基性岩相比,该岩带具有相同的地质背景、岩浆源区、成岩年龄及相似的演化历程、岩体类型、岩石化学特征,因而具有相似的成矿潜力,从而大大拓宽了东天山铜镍矿找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探异常查证 铜镍矿 路北 基性-超基性岩 恰特卡尔-海豹滩岩带 东天山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中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和榴辉岩有关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24
6
作者 匡少平 凌文黎 张本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84-595,共12页
根据近年来积累的文献资料及研究讨论指出:①大别造山带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可分成两大类,一类以任家湾、童家冲、祝家铺、道士冲、青山、沙河等辉石辉长岩类为代表,它们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成岩年龄,可能与华北、华南地块聚敛碰撞产生的... 根据近年来积累的文献资料及研究讨论指出:①大别造山带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可分成两大类,一类以任家湾、童家冲、祝家铺、道士冲、青山、沙河等辉石辉长岩类为代表,它们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成岩年龄,可能与华北、华南地块聚敛碰撞产生的岛弧或大陆岩浆岩有关;另一类以铙钹寨、大化坪、碧溪岭和毛屋岩体为代表,虽然它们的成岩年龄均在前寒武纪,但却有着不同的成岩时代和成岩环境。②大别造山带榴辉岩等多属异地来源,具有不同的成岩年龄和复杂的原岩特点,它们是在变质杂岩的主体形成期(197~246Ma)混杂在一起的。③从榴辉岩等超高压岩石俯冲深度的估算方法观之,“成岩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法更为合理,吕古贤等(1998)经构造校正测算获得了大别造山带柯石英榴辉岩的形成深度为32.05~32.11km,并提出该柯石英榴辉岩是在这一地壳深处(或稍深一些)受强烈构造作用而形成的,这一认识有可能为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格局和演化历史的研究开辟新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镁铁质岩石 成岩年龄 榴辉岩 镁铁质岩 造山带
下载PDF
南祁连大道尔吉早古生代弧后盆地型蛇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增保 郑建平 +3 位作者 李葆华 漆玮 魏志军 陈旭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6-838,共13页
大道尔吉蛇绿岩是中祁连地块和南祁连褶皱带之间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出露的岩石单元包括地幔橄榄岩、镁铁–超镁铁质堆晶杂岩和玄武安山岩。其中镁铁–超镁铁质堆晶杂岩包括三个堆晶旋回,单个堆晶旋回底部为含铬尖晶石纯橄岩,... 大道尔吉蛇绿岩是中祁连地块和南祁连褶皱带之间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出露的岩石单元包括地幔橄榄岩、镁铁–超镁铁质堆晶杂岩和玄武安山岩。其中镁铁–超镁铁质堆晶杂岩包括三个堆晶旋回,单个堆晶旋回底部为含铬尖晶石纯橄岩,向上逐渐变为透辉石岩(辉石橄榄岩)→辉长岩等。堆晶杂岩中辉石橄榄岩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441±58 Ma,为加里东中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地幔橄榄岩MgO(40.41%~40.96%)、Cr(3590×10^(–6)~7340×10^(–6))、Ni(1480×10^(–6)~1710×10^(–6))含量高,而Al_2O_3(0.35%~0.59%)、TiO_2(0.03%~0.04%)和∑REE(0.81×10^(–6)~1.84×10^(–6))含量低,具亏损地幔岩的特征;镁铁–超镁铁质堆晶杂岩的主量元素变化大,重稀土元素富集,正Eu异常(δEu=1.22~2.15);玄武安山岩SiO_2为54.90%~57.76%,MgO为3.50%~5.45%,TiO_2为0.72%~1.12%,Na_2O/K_2O>1,∑REE为24.9×10^(–6)~53.4×10^(–6),LaN/YbN=1.0~1.7,具平坦稀土配分模式,与E-MORB相似,同时富集Ba、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Ti等高场强元素,具弧后盆地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区域地质、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大道尔吉蛇绿岩属构造肢解的蛇绿岩残片,具有俯冲带(SSZ)型蛇绿岩的特征,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为奥陶纪柴北缘洋向中祁连地块俯冲,引起弧后扩张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Z型蛇绿岩 弧后盆地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南祁连 大道尔吉
下载PDF
东昆仑原、古特提斯构造转换与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文渊 张照伟 +4 位作者 王亚磊 张江伟 尤敏鑫 张志炳 南卡俄吾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共19页
特提斯构造域研究愈来愈显示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分的特点,其中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古特提斯洋何时开始裂解非常缺乏研究。根据东昆仑早古生代末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 特提斯构造域研究愈来愈显示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分的特点,其中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古特提斯洋何时开始裂解非常缺乏研究。根据东昆仑早古生代末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简称“夏日哈木矿床”)发现的事实,以及近年来在东昆仑、南祁连和阿尔金发现的一批早古生代末和晚古生代初之交的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特点,提出它们代表了古特提斯洋裂解的认识,认为与古亚洲洋同期的原特提斯洋于志留纪末碰撞闭合后,在冈瓦纳大陆北缘由于地幔柱作用改造的软流圈发生部分熔融而裂解,形成了夏日哈木等与裂解背景幔源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超大型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之交是古特提斯洋裂解的开始,此时以秦祁昆(秦岭—祁连—昆仑)洋为代表的原特提斯洋已经闭合,作为原特提斯洋弧后盆地的古亚洲洋尽管尚未闭合,但夏日哈木矿床则是原特提斯洋造山后陆壳再次裂解的产物,并非形成于原特提斯洋岛弧或后碰撞的环境。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尽管夏日哈木矿床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Nb、Ta、Ti相对亏损和橄榄石低Ca等弧岩浆信息,但与岛弧环境的阿拉斯加型岩体有显著的区别;夏日哈木矿床有较多的斜方辉石,甚至出现斜方辉石岩,磁铁矿含量较少,母岩浆具有较高Al_(2)O_(3)等。根据已有的成矿事实,结合区域上原特提斯洋闭合蛇绿岩和洋壳俯冲折返榴辉岩的研究,以及早泥盆世存在的区域不整合建造特点和东昆仑与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同时代的双峰式火山岩分布,认为以夏日哈木为代表的早泥盆世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不仅是世界上特提斯成矿域发现的首例特大型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而且代表了全球一期新的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 镁铁—超镁铁岩 原特提斯 古特提斯 构造转换 成矿作用 东昆仑
下载PDF
新疆哈密四顶黑山地区镁铁质-超镁铁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奇祥 廖群安 +3 位作者 三金柱 张家新 施文翔 郭东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20,共7页
采用LA-ICP-MS法获得新疆四顶黑山地区镁铁质-超镁铁岩中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51.5±1.9)Ma,与采用39Ar/40Ar法和Sm-Nd等时线法获得的年龄值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也与同一构造带上的早二叠世黄山东及图拉尔根等含矿杂岩体的形成... 采用LA-ICP-MS法获得新疆四顶黑山地区镁铁质-超镁铁岩中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51.5±1.9)Ma,与采用39Ar/40Ar法和Sm-Nd等时线法获得的年龄值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也与同一构造带上的早二叠世黄山东及图拉尔根等含矿杂岩体的形成时间明显不同。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四顶黑山杂岩体以辉长岩为主,含强分异的斜长岩和闪长岩,以高SiO2、Al2O3、CaO,低TiO2、m/f、ΣREE及不相容元素,具明显的Nb、Ta负异常为特征,并以此区别于相邻的图拉尔根杂岩体。结合该区花岗质岩石的定年结果,认为该杂岩体形成于早泥盆世的岛弧花岗岩和晚泥盆世的碰撞花岗岩之后,与(357.7±3.5)Ma的A型花岗岩共生,应是碰撞后伸展背景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顶黑山 镁铁质-超镁铁岩 锆石定年 碰撞后伸展
下载PDF
大别山毛屋镁铁-超镁铁岩块的原岩与超高压变质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樊祺诚 刘若新 +2 位作者 马宝林 赵大升 张旗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9-47,共19页
毛屋镁铁-超镁铁层状岩体由方辉橄榄岩、橄榄方辉岩、含石榴石方辉岩、石榴二辉岩、石榴透辉岩、榴辉岩、绿辉石岩等不同岩性的岩石组成的变层状堆晶岩。岩石主要由贫铝辉石、橄榄石和石榴石组成,根据矿物变质重结晶特点与岩石P-T... 毛屋镁铁-超镁铁层状岩体由方辉橄榄岩、橄榄方辉岩、含石榴石方辉岩、石榴二辉岩、石榴透辉岩、榴辉岩、绿辉石岩等不同岩性的岩石组成的变层状堆晶岩。岩石主要由贫铝辉石、橄榄石和石榴石组成,根据矿物变质重结晶特点与岩石P-T平衡条件估计,以及钛粒硅镁石、钛斜硅镁石和菱镁矿高压矿物的发现,推测毛屋镁铁-超镁铁岩原岩相当于一套侵入于地壳的富镁基性岩浆结晶分异形成的堆晶岩。原始富镁基性岩浆结晶演化序列是:辉橄岩→橄辉岩→橄长岩→辉长岩→富斜辉长岩。在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俯冲过程中,高压下发生尖晶石相向石榴石相的转变(>2.0GPa)、橄榄石和斜方辉石向钛粒硅镁石、钦斜硅镁石和菱镁矿的转变(>3.0GPa)和超高压下发生富铝辉石向贫铝辉石和石榴石的相转变(~5.0GPa)。在快速抬升过程中,高压下(地幔)发生钛粒硅镁石、钛斜硅镁石退变为橄榄石和钛铁矿,在下地壳条件下绿辉石分解出钠长石十透辉石后成合晶,上升到中、上地壳环境,镁铁-超镁铁岩与围岩同步进入角闪岩相(0.7-0.8GPa)和绿片岩相(地壳浅部)区域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岩 镁铁岩块 超镁岩块 超高压变质作用
下载PDF
与镁铁-超镁铁质岩石有关的矿床类型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玉往 王京彬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656-665,共10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重点讨论的矿种有钒钛磁铁矿、铜-镍、铬铁矿、磁铁矿、铂族、钴、金、镁、磷灰石、金刚石、石棉、蛭石、宝玉石等,涉及的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岩浆型(...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重点讨论的矿种有钒钛磁铁矿、铜-镍、铬铁矿、磁铁矿、铂族、钴、金、镁、磷灰石、金刚石、石棉、蛭石、宝玉石等,涉及的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岩浆型(包括岩浆熔离、贯入、分异和爆发型)、热液型、矽卡岩型、变质型、火山喷溢型、风化型(包括风化壳和砂矿)以及复合型等。从勘查找矿考虑,可从含矿镁铁-超镁铁质岩石类型入手,结合矿床成因类型和产出构造环境因素,将矿床分为与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有关的三大类和若干亚类矿床,并详细介绍了各类的主要矿床类型、成矿地质特征、成因特点和矿床实例。在此基础上,对与镁铁-超镁铁质岩有关的成矿作用进行了4个层次讨论,包括单一矿床的复合成矿作用、杂岩体本身的不同矿床类型和矿种的组合、不同镁铁-超镁铁质岩套之间的伴生,以及与非超镁铁质岩套的共生与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岩石 岩石类型 矿床类型 成矿系列
下载PDF
甘肃新疆交界地区四顶黑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国强 李向民 +2 位作者 徐学义 余吉远 武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46-2051,共6页
采用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甘肃新疆交界地区四顶黑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中辉长岩的年龄为320.9Ma±3.0Ma,代表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紧密伴生的碰撞型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 采用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甘肃新疆交界地区四顶黑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中辉长岩的年龄为320.9Ma±3.0Ma,代表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紧密伴生的碰撞型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369.2Ma±2.7Ma,属晚泥盆世。结合区域研究资料对比,认为四顶黑山地区的碰撞作用应该在早石炭世之前结束,早石炭世已进入陆内裂谷岩浆作用阶段,为进一步探讨区域构造演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四顶黑山
下载PDF
与煎茶岭金矿有关超基性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崔勇 刘建党 +4 位作者 袁波 陈世杰 董广法 张晓莉 宋小慧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7,共6页
煎茶岭金矿与煎茶岭超基性岩体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岩体的主量元素分析成果表明:SiO2含量为27.38%-41.88%,MgO含量为25.16%-39.27%,(Na2O+K2O)含量为0.02%-1.67%,m/f比值为(5.35-9.75)。煎茶岭岩体属镁质、超镁铁质岩石。全碱-... 煎茶岭金矿与煎茶岭超基性岩体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岩体的主量元素分析成果表明:SiO2含量为27.38%-41.88%,MgO含量为25.16%-39.27%,(Na2O+K2O)含量为0.02%-1.67%,m/f比值为(5.35-9.75)。煎茶岭岩体属镁质、超镁铁质岩石。全碱-硅投影显示煎茶岭岩体原岩岩性为纯橄榄岩、斜方辉橄岩;微量元素分析成果显示成矿元素Au、Pb、As含量较高;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显示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δEu值介于0.43-1.48之间,说明岩体有一定的分异演化,但程度不均匀。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推测煎茶岭金矿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在热液充填交代和氧化淋滤复合作用下,促使热液流体中的金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地球化学 超基性岩体 煎茶岭金矿 陕西略阳
下载PDF
东昆仑造山带岩浆型镍钴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机制与找矿标志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华 蒋少涌 +4 位作者 李世金 苏慧敏 董加祥 李元宝 陈晓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1-1060,共20页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中央造山带西段,属秦岭-祁连-昆仑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了超大型的夏日哈木以及大型的石头坑德,以及浪木日等多个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沿昆中断裂自西向东依次展布,主要含矿岩相为橄榄岩相和...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中央造山带西段,属秦岭-祁连-昆仑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了超大型的夏日哈木以及大型的石头坑德,以及浪木日等多个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沿昆中断裂自西向东依次展布,主要含矿岩相为橄榄岩相和辉石岩相杂岩体,锆石U-Pb年代学限定它们形成于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含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具有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显著的Nb、Ta、Ti、P负异常等特征;Sr-Nd同位素研究指示岩浆源区来源于岩石圈地幔,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以及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堆晶作用,岩浆侵位过程中有明显地壳成分加入,成矿物质硫为壳-幔混源。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橄榄石成分分析显示其Fo值分别为85~87和81~86,可作为评估成矿潜力的重要指标;矿区范围内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磁黄铁矿化、镍黄铁矿化和次生镍华是重要的直接找矿标志;碳酸盐化、蛇纹石化、透闪石化、绿泥石化为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含矿超基性岩体多具有强磁性、高密度、低阻高极化,即“三高一低”异常组合,高强度异常、三级浓度分带明显,相互套合的Ni-Cu-Co异常浓集中心是重要的物化探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基性-超基性岩 铜镍钴矿床 成矿模式
下载PDF
对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的新认识 被引量:8
15
作者 邵济安 张丽莉 +2 位作者 周新华 张履桥 唐克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64-2872,共9页
本文将华北板块和中亚-蒙古陆块缝合带中前人划分的"贺根山蛇绿岩套"划分为三个不同组分、不同成因的岩系:以含金刚石和其它幔源矿物的变质橄榄岩系为主,包括堆晶杂岩在内的镁铁-超镁铁岩系;含放射虫硅质岩夹层的玄武岩系;上... 本文将华北板块和中亚-蒙古陆块缝合带中前人划分的"贺根山蛇绿岩套"划分为三个不同组分、不同成因的岩系:以含金刚石和其它幔源矿物的变质橄榄岩系为主,包括堆晶杂岩在内的镁铁-超镁铁岩系;含放射虫硅质岩夹层的玄武岩系;上覆的火山-沉积岩系。根据地质学与年代学证据,可以认为蛇绿岩形成于晚泥盆-早石炭世。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1)结合不同尺度的构造研究,将含金刚石等幔源矿物的超镁铁岩看作源自地幔转换带的幔源熔-流体,在软流圈底辟体上涌的背景下持续上升,在板块对接的过程中构造侵位的岩石。据此,对现有的蛇绿岩概念提出了补充;同时提出贺根山在板块汇聚过程未发生明显的俯冲和碰撞,而是通过拼贴的方式连为一体的;(2)贺根山具有OIB特征的玄武岩与朝克山MORB的对比,表明不同来源的多地块的存在及板块闭合时间的差异均反映了陆间小洋盆的特征;(3)将上覆在玄武岩系之上的火山沉积岩系看作洋盆最后充填的产物,反映了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小洋盆直接从洋壳转化为陆壳的过程,最后从时空角度进一步讨论了小洋盆闭合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带 镁铁-超镁铁岩 玄武岩 上覆岩系 小洋盆闭合 贺根山
下载PDF
滇中甸中地区中二叠世晚期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特征及其与峨眉地幔柱关系——来自锆石U-Pb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军平 王晓峰 +6 位作者 王小虎 杨爱平 宋冬虎 田素梅 夏彩香 张坤 杨仕潘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84-1298,共15页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峨山县甸中地区新发现了镁铁—超镁铁质碱性岩体,其岩性为含石榴磷灰辉石岩及正长辉长岩。岩石地球化学表明,该岩体SiO2含量为(42.74%~45.11%),普遍具有高MgO(8.78%~11.13%)、富铁(全铁含量)、低TiO2(0.88%~2....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峨山县甸中地区新发现了镁铁—超镁铁质碱性岩体,其岩性为含石榴磷灰辉石岩及正长辉长岩。岩石地球化学表明,该岩体SiO2含量为(42.74%~45.11%),普遍具有高MgO(8.78%~11.13%)、富铁(全铁含量)、低TiO2(0.88%~2.45%),低Na2O(0.17%~0.62%)、富碱的特征;富集Rb、Ba、Sr、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Nb、Zr、Ti、Hf等高场强元素(HFSE)及重稀土元素Yb、Y;岩浆形成过程中具中等的部分熔融程度(约10%~15%),且后期经历了明显的结晶分异作用。对辉石岩及辉长岩进行锆石U-Pb LA-ICP-MS定年,年龄分别为260.2±1.6 Ma(MSWD=0.4,n=10)和264.0±1.3 Ma(MSWD=2.4,n=23),属中二叠世晚期,与峨眉山玄武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及侵位年龄。结合区域资料及上述特征,本文认为,峨山县甸中地区镁铁—超镁铁质碱性岩体应属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产物,是峨眉山玄武岩的侵入相,代表了峨眉山玄武岩的一个分枝柱头;本次的发现,对丰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镁铁—超镁铁 地幔柱 分枝柱头 滇中地区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晚古生代末期幔源岩浆活动成因及地质意义:以鹰爪沟岩体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朝斌 李猛 +2 位作者 查显锋 高晓峰 李婷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334-4349,共16页
幔源岩浆活动的成因研究,对约束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东昆仑祁漫塔格鹰爪沟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由橄榄辉长苏长岩、含长橄榄二辉岩及橄榄二辉岩组成.获得橄榄辉长苏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63±4Ma,指示岩体形成... 幔源岩浆活动的成因研究,对约束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东昆仑祁漫塔格鹰爪沟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由橄榄辉长苏长岩、含长橄榄二辉岩及橄榄二辉岩组成.获得橄榄辉长苏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63±4Ma,指示岩体形成于中二叠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鹰爪沟岩体具有低SiO2、高MgO、FeOt含量,富集LREE、LILE,亏损HREE以及Th、U、Nb、Ta、Ti等不相容元素等特征.全岩εNd(t)=0.73~0.92,锆石εHf(t)=8.33~13.50.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认为其形成于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下的活动大陆边缘裂谷,源自于受软流圈熔体和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结合同期具有壳幔混源特征的花岗岩资料,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二叠世已有幔源岩浆底侵活动,主要形成于古特提斯洋俯冲体制下局部的伸展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 中二叠世 镁铁-超镁铁质岩 交代岩石圈地幔 幔源岩浆底侵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牛鼻子梁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岩石特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会文 王雪萍 +3 位作者 邵继 逯克思 田芳莲 熊淑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103,共17页
牛鼻子梁岩体位于柴达木地块的北缘,出露面积约8 km2,平面形态呈长条状,主要由斜长二辉橄榄岩、斜长单辉橄榄岩、角闪二辉橄榄岩、角闪橄榄岩、角闪橄榄二辉岩、黑云母化二辉岩、角闪辉石岩、橄榄辉石角闪石岩、角闪橄榄辉长岩、细粒辉... 牛鼻子梁岩体位于柴达木地块的北缘,出露面积约8 km2,平面形态呈长条状,主要由斜长二辉橄榄岩、斜长单辉橄榄岩、角闪二辉橄榄岩、角闪橄榄岩、角闪橄榄二辉岩、黑云母化二辉岩、角闪辉石岩、橄榄辉石角闪石岩、角闪橄榄辉长岩、细粒辉长岩、似斑状辉长岩、暗色辉长岩、辉长岩、淡色辉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组成。文章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得到锆石U-Pb年龄为(361.5±1.2)Ma,Sm-Nd等时线年龄为(347±26)Ma。研究认为,牛鼻子梁基性-超基性岩体含矿岩石产于大陆边缘环境。岩体形成于泥盆纪晚期。岩浆分异充分,岩石类型丰富,岩浆演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橄榄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堆晶作用。岩体的母岩浆应属于拉斑玄武岩质岩浆。从目前发现的矿化情况来看,牛鼻子梁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为含矿岩体,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镁铁质一超镁铁质岩 CU-NI硫化物矿床 岩石特征 牛鼻子梁
下载PDF
东天山香山中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岩石学与矿物学特征:对成岩成矿过程的约束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博林 李文渊 +4 位作者 张照伟 王亚磊 尤敏鑫 钱兵 张志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7-1233,共27页
香山中镁铁-超镁铁岩体产出于新疆东天山地区的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岩带。主要的岩石类型为二辉橄榄岩、(含长)单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及角闪辉长岩。矿物学特征显示,岩体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为铬尖晶石→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 香山中镁铁-超镁铁岩体产出于新疆东天山地区的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岩带。主要的岩石类型为二辉橄榄岩、(含长)单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及角闪辉长岩。矿物学特征显示,岩体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为铬尖晶石→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角闪石。电子探针分析显示,同一侵入期次中各岩相具有良好的过渡渐变关系,钻孔剖面上橄榄石含量与颗粒大小、单斜辉石的成分有随深度连续变化的特征,铬尖晶石则具有良好的Cr→Fe3+、Ti的演化趋势,由此反映岩体的形成主要受结晶分异作用的控制;含长单辉橄榄岩中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成分的突然变化显示岩浆结晶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阶段性的混染;模拟计算表明,橄榄石分离结晶伴随着硫化物的熔离;钻孔ZK3693深度为295~325 m,含长单辉橄榄岩中橄榄石、斜长石、单颗粒单斜辉石成分突然性的变化指示在区间内有新鲜的基性程度更高的岩浆注入,而此区间内矿石的Cu、Ni品位明显高于区间外同一岩相岩体,说明新鲜岩浆的注入是香山中岩体硫化物富集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香山 镁铁.超镁铁岩体 造岩矿物 结晶分异 地壳混染 岩浆注入
下载PDF
二红洼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7
20
作者 仲勇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51-170,共20页
新疆哈密二红洼镁铁-超镁铁杂岩体地表分南北两个岩体,深部可能连为一体,可划分为两个侵入期、四个岩相.第一侵入期构成岩体的主体部分,分异良好,由重力结晶分异形成自橄揽岩相、橄榄辉长岩相向含石英苏长辉长岩相的分异趋势,基性程度... 新疆哈密二红洼镁铁-超镁铁杂岩体地表分南北两个岩体,深部可能连为一体,可划分为两个侵入期、四个岩相.第一侵入期构成岩体的主体部分,分异良好,由重力结晶分异形成自橄揽岩相、橄榄辉长岩相向含石英苏长辉长岩相的分异趋势,基性程度依次降低.岩浆多次贯入使得纵向上橄榄岩相和橄榄辉长岩相重复出现.第二侵入期辉长苏长岩相分异程度低,岩性稳定,为岩浆快速冷凝的产物.岩浆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发生过金属硫化物熔离,有利于铜镍硫化物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红洼 镁铁-超镁铁岩 分异趋势 重力结晶分异作用 岩浆多次贯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