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后视网膜黄斑区的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被引量:14
1
作者 程冰 刘杏 +3 位作者 刘奕志 葛坚 凌运兰 郑小平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后视网膜黄斑区的变化。 方法  2 0例眼轴≥ 2 7mm的高度近视患者 ,单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前后 1周分别行手术眼和对侧未手术眼的视网膜光相干断层扫描 (OCT)检查 ,对比观察手术眼...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后视网膜黄斑区的变化。 方法  2 0例眼轴≥ 2 7mm的高度近视患者 ,单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前后 1周分别行手术眼和对侧未手术眼的视网膜光相干断层扫描 (OCT)检查 ,对比观察手术眼黄斑区 OCT图像的变化。 结果 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前后 1周时视网膜黄班中心凹的平均厚度分别为 (131.6± 16 .37)、(189.75±4 5 .6 9) μm,二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 .80 5 ,P=0 .0 1)。未手术眼同时测定的视网膜黄班中心凹的平均厚度分别为 (133.5± 15 .12 )、(133.5± 14 .6 3) μm,二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36 7,P=0 .85 3)。手术后 1周时 ,2 0只手术眼中 ,3只眼发现明显的黄斑周围玻璃体条索牵引并伴有视网膜的增厚 ;1只眼出现黄斑区视网膜劈裂 ;2只眼手术后视网膜增厚明显并伴有轻度视网膜水肿。 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后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 ,部分患者出现玻璃体条索对视网膜的牵拉 ,部分患者出现亚临床状态的视网膜劈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超声乳化 白内障 手术后 视网膜 高度近视 光相干断层扫描 目的观 结论 意义
原文传递
超高度近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改变 被引量:14
2
作者 许莉 刘建巨 +4 位作者 张红 谢芳 宋甄 施展 刘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超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改变。方法:眼轴≥27mm,屈光度>-10.00D的超高度近视患者27例和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前及术后... 目的:观察超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改变。方法:眼轴≥27mm,屈光度>-10.00D的超高度近视患者27例和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前及术后1,3mo的黄斑区OCT检查,对比观察手术眼黄斑区OCT图象的变化。结果:超高度近视患者术前及术后1mo黄斑区中心凹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分别是:133±24μm和173±32μ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8,P<0.01),术后3mo黄斑区中心凹神经纤维层的厚度138±30μm,与术后1mo的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4,P<0.01),与术前的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6)。视网膜厚度的增加与术后视力呈负相关(r=-0.56)。术后OCT检查还发现,黄斑区的全层裂孔1例,视网膜牵拉1例,黄斑区出血1例,黄斑区神经纤维层撕裂1例。单纯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前及术后1mo的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是:147±5μm和149±5μ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16),术后3mo黄斑区中心凹神经纤维层的厚度150±5μm,与术前及术后1mo的视网膜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4和t=1.316)。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mo大部分发生黄斑区水肿,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且视网膜厚度的增加与视力呈负相关。部分患者出现黄斑区的全层裂孔,视网膜牵拉,黄斑区出血,黄斑区神经纤维层撕裂。3mo左右,大部分患者黄斑区水肿消退,并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超声乳化吸出 黄斑区 光学相干断 层扫描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被引量:31
3
作者 刘杏 凌运兰 郑小平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 (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s,IMEM)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 ,探讨 IMEM患眼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力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 6 7例 73只经直接或间...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 (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s,IMEM)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 ,探讨 IMEM患眼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力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 6 7例 73只经直接或间接检眼镜、三面镜、眼底彩色照相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phy,FFA)检查诊断为 IMEM的患眼进行经黄斑中心凹的 OCT线性扫描 ,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 ,并与视力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32只眼表现为视网膜前膜 (epiretinal membranes,ERMs)伴黄斑水肿 ;2 0只眼表现为增生性 ERMs,14只眼表现为 ERMs伴假性黄斑裂孔 ;7只眼表现为 ERMs伴板层黄斑裂孔。 73只眼中 2 7只眼可见 ERMs与视网膜内层分离 ,占 38.36 %。增生性 ERMs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最厚 ,ERMs伴板层黄斑裂孔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最薄。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 (r=- 0 .45 4,P=0 .0 0 0 )。 结论  IMEM的 OCT图像主要有 ERMs伴黄斑水肿、增生性 ERMs、ERMs伴假性裂孔与板层裂孔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前膜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诊断 黄斑 病理生理学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圆顶状黄斑的形态特征及常见并发症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秋莹 樊莹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326,共4页
高度近视圆顶状黄斑(DSM)是指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患眼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影像上表现为后巩膜葡萄肿凹陷处黄斑部的向内凸起,凸起高度〉50μm。其形态特征主要有圆形凸起、水平方向椭圆形凸起和垂直方向椭圆形凸起。DSM形成机... 高度近视圆顶状黄斑(DSM)是指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患眼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影像上表现为后巩膜葡萄肿凹陷处黄斑部的向内凸起,凸起高度〉50μm。其形态特征主要有圆形凸起、水平方向椭圆形凸起和垂直方向椭圆形凸起。DSM形成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黄斑区局部脉络膜增厚、黄斑区局部巩膜厚度改变、后巩膜葡萄肿进展的适应或代偿、低眼压及玻璃体黄斑牵引有关。DSM及其并发症的出现可能是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患眼发生视功能损害的原因。DSM常伴有的并发症主要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劈裂及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临床上对于无临床症状的DSM主要采取定期随访观察;出现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及明显视功能损害时,采用半剂量光动力疗法、补充激光光凝或口服螺内酯可能有一定疗效。但具体疗效有待进一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病理生理学 近视 退行性/并发症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综述
原文传递
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移植或内界膜剥除手术后黄斑微结构改变对比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席瑞洁 郝玉华 +3 位作者 韩悠 田笑雨 史俊芳 魏玉华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8-472,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MH)患眼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ILM)移植或ILM剥除手术后的黄斑微结构改变。方法MH最小直径大于500tim的大直径特发性MH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常规PPV联合ILM剥除手术20只眼(ILM... 目的对比观察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MH)患眼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ILM)移植或ILM剥除手术后的黄斑微结构改变。方法MH最小直径大于500tim的大直径特发性MH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常规PPV联合ILM剥除手术20只眼(ILM剥除组),PPV联合ILM移植手术20只眼(ILM移植组)。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发病眼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发现,两组患眼logMARBCVA、椭圆体带(IS/OS)平均缺损直径及外界膜平均缺损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28、1.452、1.321,P〉0.05)。手术后1、3、6、12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眼logMARBCVA、IS/OS缺损直径、外界膜缺损直径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1个月,两组患眼logMARBCVA、IS/OS平均缺损直径、外界膜平均缺损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26、1.435、1.018,P〉0.05)。手术后3、6、12个月,与ILM剥除组比较,ILM移植组患眼logMARBCVA(t=2.059、2.871、2.415)明显提高,IS/OS平均缺损直径(t=2.070、2.110、2.121)、外界膜平均缺损直径(t=2.034、3.647、3.556)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两组患眼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3,P〈0.05);手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眼C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8、0.847、0.849,P〉0.05)。结论与PPV联合ILM剥除手术相比,大直径特发性MH患眼经PPV联合ILM移植手术治疗后IS/OS缺损直径、外界膜缺损直径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黄斑/病理生理学
原文传递
特发性黄斑裂孔内界膜翻瓣手术后裂孔愈合形态以及黄斑区微结构和视功能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莹 姚旭阳 +2 位作者 梁冬青 刘玉燕 韩泉洪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378,共5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内界膜(ILM)翻瓣手术后黄斑裂孔愈合形态以及黄斑微结构和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6年至2018年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IMH患者39例3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4只眼,女性35例35只眼;...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内界膜(ILM)翻瓣手术后黄斑裂孔愈合形态以及黄斑微结构和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6年至2018年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IMH患者39例3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4只眼,女性35例35只眼;平均年龄(64.56±7.20)岁。均行BCVA、OCT、OCT血管成像、微视野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ILM翻瓣覆盖、空气填充手术。根据手术后OCT图像特征,将患眼分为U形闭合组、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分别为26、5、7、1只眼。四组患眼间最小裂孔直径、黄斑裂孔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18、3.608,P=0.005、0.024)。U形闭合组患眼浅层毛细血管层(SCP)血流密度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9、2.368,P=0.047、0.025)。手术后1、3、6个月,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比较各组患眼手术前后BCVA、黄斑区SCP血流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周长(PERIM)和黄斑10°总体平均光敏感度(MS)。不同组间定量数据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数比较行χ2检验。结果手术后6个月,U形闭合组患眼logMAR视力较手术前提高-0.75±0.29;较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4、-2.518,P=0.006、0.018)。U形闭合组患眼外界膜(ELM)、椭圆体带完整性明显高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形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9、10.809,P=0.020、0.013);U形闭合组患眼中黄斑中心凹下强反射团块百分率明显低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07,P=0.000)。U形闭合组PERIM较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1、-2.427,P=0.002、0.022)。U形闭合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黄斑/病理生理学 视功能
原文传递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成功愈合后的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许艺民 马志中 +4 位作者 王欣 刘烽 张惠蓉 冯云 鹿新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 研究玻璃体切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IMH)手术成功愈合后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及其与视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IMH患者 2 4例 2 5只眼 ,通过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自体血清注入等手术 ,黄斑裂孔均已成功闭合。回... 目的 研究玻璃体切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IMH)手术成功愈合后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及其与视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IMH患者 2 4例 2 5只眼 ,通过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自体血清注入等手术 ,黄斑裂孔均已成功闭合。回顾分析 IMH患者 OCT图像特征 ,IMH 级 9只眼 , 级 13只眼 ,IV级 3只眼。手术后 3~ 2 4个月进行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视网膜镜、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及 OCT检查。 结果  IMH手术使黄斑裂孔成功闭合后 ,其 OCT图像大致可分成3组。U型 5只眼 :相对正常的中心凹形状 ;V型 7只眼 :黄斑中心凹较陡 ;W型 13只眼 :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缺损 ,但裂孔缘未翘起 ,无囊腔形成。手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提高 ,以 U型视力预后最好。 结论  IMH的 OCT图像特征与手术后视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手术治疗 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 诊断 视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割手术眼内灌注液中肾上腺素对手术后视网膜血管管径和黄斑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红星 刘冕 +3 位作者 于广委 刘巨平 张琰 李筱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7-570,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眼内灌注液中肾上腺素对手术后视网膜血管管径和黄斑厚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黄斑裂孔患者32例3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例14只眼,女性18例18只眼。平均年龄(64.0±4...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眼内灌注液中肾上腺素对手术后视网膜血管管径和黄斑厚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黄斑裂孔患者32例3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例14只眼,女性18例18只眼。平均年龄(64.0±4.5)岁。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手术前1周,采用同一像素标准采集同一患眼以视盘为中心的彩色眼底像1张。应用IVON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距视盘边缘0.5~1.0个视盘直径范围内所有可测量的小动脉和小静脉。测量结果以视网膜中央动脉等效管径(CRAE)、视网膜中央静脉等效管径(CRVE)表示。以黄斑区视网膜内界面与视网膜色素上皮间的距离为黄斑厚度。按照距黄斑中心凹〈3、3~6mm距离将黄斑分为黄斑内环、外环。根据玻璃体灌注液中是否含有肾上腺素,将患眼分为肾上腺素组、无肾上腺素组,每组均为16只眼。肾上腺素组眼内灌注液中肾上腺素浓度为1:1000。肾上腺素组、无肾上腺素组患眼CRAE、CR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内环、外环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5个月。对比观察手术前与手术后1、3个月患眼CRAE、CRVE,黄斑内环、外环厚度变化。结果手术后1、3个月,肾上腺素组患眼CRAE(t=0.322、0.148)、CRVE(t=0.317、0.005)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肾上腺素组患眼CRAE(t=0.226、0.137)、CRVE(t=0.284、0.151)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眼间CRAE(t=0.624、0.424)、CRVE(t=0.015、0.0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素组患眼黄斑内环(t=0.322、0.148)、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病理生理学 黄斑/病理生理学 肾上腺素/毒性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原文传递
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视神经炎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黄斑区内层视网膜结构改变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彭春霞 曹珊珊 +5 位作者 赵朔 康皓 周欢粉 杨沫 徐全刚 魏世辉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视神经炎[AQP4-Ab(+)ON]患者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及黄斑区内层视网膜结构改变特点。方法临床检查确诊的视神经炎(ON)患者60例84只眼(0N组)以及与患者无血缘关系的同期正常对照者40名8...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视神经炎[AQP4-Ab(+)ON]患者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及黄斑区内层视网膜结构改变特点。方法临床检查确诊的视神经炎(ON)患者60例84只眼(0N组)以及与患者无血缘关系的同期正常对照者40名80只眼(HC组)纳入研究。其中,ON组患者根据血清AOP4-Ab检查结果,分为AQP4-Ab(+)ON组、AQP4-Ab阴性ON组[AQP4Ab(-)ON组]。两组患者各30例42只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前节、眼底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记录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10gMAR)视力。3组受检者间性别(x^2=0.568)、年龄(x^2=1.4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3、0.497)。AQP4-Ab(-)ON组、AQP4-Ab(+)ON组间不同病程眼数(x^2=0.000)、平均logMARBCVA(Z=-1.4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136)。采用Spectralis—OCT仪行视盘及黄斑区扫描。应用标准视神经扫描模式的pRNFL程序,对盘周及其鼻侧、鼻下、颞下、颞侧、颞上、鼻上象限和盘斑束(PMB)厚度及鼻侧、颞侧pRNFL平均厚度比(N/T))进行分析。将黄斑部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分别为直径1mm的中心区,1mm〈直径≤3mm的内环区,3mm〈直径≤6mm的外环区等3个同心圆区域。应用黄斑程序对中心区外的内外环其他8个分区的黄斑容积及黄斑部RNFL(mRNFL)、神经节细胞层(mRGCL)、内丛状层(mIPL)、内核层(mlNL)容积进行分析。结果与HC组比较,ON组患眼pRNFL平均厚度及视盘各象限、PMB平均RNFL厚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黄斑容积及mRNFL、mRGCL、mIPI,容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INL容积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0)。AQP4-Ab(+)ON组pRNFL平均厚度,视盘各象限、PMB平均RNFL厚度均较AQP4-Ab(-)ON组降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炎/病理生理学 视神经炎/诊断 黄斑/病理生理学 水通道蛋白4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老年华人212只尸体解剖眼黄斑区组织病理改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格致 王文吉 曹安民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 从组织病理学角度了解和分析老年华人黄斑部病变 ,探讨老年人视力障碍的原因。 方法  10 8例平均年龄为 78.4岁的老年华人系列尸体解剖所得的 2 12只眼球 ,取黄斑区全层眼球壁组织 ,作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2 12只眼中 ... 目的 从组织病理学角度了解和分析老年华人黄斑部病变 ,探讨老年人视力障碍的原因。 方法  10 8例平均年龄为 78.4岁的老年华人系列尸体解剖所得的 2 12只眼球 ,取黄斑区全层眼球壁组织 ,作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2 12只眼中 36 .3%有硬性玻璃膜疣 ,19.3%有软性玻璃膜疣 ,都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萎缩 ;5 .7%有 RPE渗出性脱离 ,视网膜或 RPE下新生血管膜形成 ,伴明显 RPE萎缩、感光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3.2 %有后巩膜葡萄肿 ,巩膜、脉络膜变薄 ,色素上皮萎缩 ,感光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平均眼轴长度 2 9.5 mm;2 .4%有白内障手术后的黄斑囊样水肿。 结论 老年性黄斑变性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为本组老年华人尸体解剖眼黄斑区的主要病理改变 ,其次为病理性近视黄斑变性和老年性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 病理学生理学 年龄因素 老年人 尸体解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