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双酰腙类新型席夫碱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
作者 袁泽利 吴庆 +3 位作者 杨兴变 胡庆红 张铭钦 钟永科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9-291,300,共4页
报道以草酸、邻苯二胺为原料,合成中间体N,N′-双(2-苯氨基)-乙二酰胺(1),然后中间体(1)再与乙酰丙酮反应,合成得到了新型席夫碱大环化合物(2)。并探讨了合成目标大环化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以50%乙醇做溶剂,在高度稀释下中间体(1)与乙... 报道以草酸、邻苯二胺为原料,合成中间体N,N′-双(2-苯氨基)-乙二酰胺(1),然后中间体(1)再与乙酰丙酮反应,合成得到了新型席夫碱大环化合物(2)。并探讨了合成目标大环化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以50%乙醇做溶剂,在高度稀释下中间体(1)与乙酰丙酮投料比(摩尔比)为1∶1,反应液pH值7~8,于75~80℃条件下反应18 h。目标大环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1H NMR、IR、UV-vis和MS进行组成和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酰腙 席夫碱 大环化合物 合成
下载PDF
[2+2]型Schiff碱大环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展虹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33-1636,共4页
利用Mn2 + ,Ba2 + 作为模板离子 ,合成了一类新型的Schiff碱型大环化合物 ,Mn2 + 用于L1和L2 的合成 ,并在洗涤时自动解络 ,L3 和L4的合成以Ba2 + 为模板 .L3 和L4的Ba2 + 配合物经与Na2 SO4水溶液反应解络 ,得到自由配体L3 和L4.上述... 利用Mn2 + ,Ba2 + 作为模板离子 ,合成了一类新型的Schiff碱型大环化合物 ,Mn2 + 用于L1和L2 的合成 ,并在洗涤时自动解络 ,L3 和L4的合成以Ba2 + 为模板 .L3 和L4的Ba2 + 配合物经与Na2 SO4水溶液反应解络 ,得到自由配体L3 和L4.上述大环配体和各种配合物均经元素分析 ,IR ,1HNMR ,MS等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化合物 配合物 SCHIFF碱 MN^2+ Sehiff碱 合成 元素分析 新型 NA2SO4 水溶液
下载PDF
大环化合物色谱固定相分离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来祥华 吴采樱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2-87,共6页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被用于大环化合物色谱固定相保留机理研究的一些新的方法和理论 ,重点对几种典型大环超分子主体化合物作为色谱固定相时其分离机理研究的近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大环化合物 色谱固定相 分离机理 超分子化学
下载PDF
典型超分子体系在放射化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沈兴海 张京晶 +6 位作者 高嵩 付素珍 孙涛祥 付婧 张红娟 陈庆德 高宏成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86-1399,共14页
本文主要通过评述两类超分子体系和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重要金属离子的分离研究,阐明超分子化学在放射化学领域的重要应用。第一类超分子体系所含的主体分子有冠醚、杯芳烃、杯芳冠醚等大环化合物。第二类超分子体系主要有反胶束、微乳液... 本文主要通过评述两类超分子体系和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重要金属离子的分离研究,阐明超分子化学在放射化学领域的重要应用。第一类超分子体系所含的主体分子有冠醚、杯芳烃、杯芳冠醚等大环化合物。第二类超分子体系主要有反胶束、微乳液和液膜。离子印迹聚合物通过超分子的识别功能实现对离子的选择性分离,而在液膜分离技术中,超分子的输运功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本文还对超分子化学在放射化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化学 放射化学 金属离子分离 大环化合物 离子印迹
原文传递
超分子大环化合物用于染料吸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萍 张大伟 贾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7-306,共10页
染料在许多工业领域中的长期广泛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水污染问题,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有效地从水中去除染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吸附由于具有高效、简单和低成本的优点而成为降低水中染料含量最有吸引力的技术之一。吸附剂的选择对染料... 染料在许多工业领域中的长期广泛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水污染问题,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有效地从水中去除染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吸附由于具有高效、简单和低成本的优点而成为降低水中染料含量最有吸引力的技术之一。吸附剂的选择对染料的高效吸附至关重要。具有大环空腔的超分子大环化合物作为主体分子对很多客体分子都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其作为染料吸附剂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关注。该文综述了基于大环化合物的吸附剂的制备及用于水体中染料去除的研究,对各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讨论,并对基于大环化合物的染料吸附剂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化合物 染料 吸附 综述
下载PDF
含有氢键供体大环化合物的构筑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国保 陈志林 +4 位作者 韦贤生 陈钰 李秀英 仲辉 谭明雄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4-624,共11页
含有氢键供体基团构筑的大环化合物因其结构中具有可以提供氢键供体的N—H基团,可以为大环化合物的主客体化学提供额外的分子间作用力,在分子识别、自组装以及超分子催化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综述了近十年基于(硫)脲键、酰胺键构筑的大环... 含有氢键供体基团构筑的大环化合物因其结构中具有可以提供氢键供体的N—H基团,可以为大环化合物的主客体化学提供额外的分子间作用力,在分子识别、自组装以及超分子催化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综述了近十年基于(硫)脲键、酰胺键构筑的大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分子识别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今后此类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供体基团 大环化合物 合成 分子识别
原文传递
基于大环化合物主-客体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凝胶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贺有周 陈若霓 +5 位作者 闫东 郑宇 刘真志 夏济和 郑子阳 张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01-1804,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冠醚、环糊精、葫芦脲和柱芳烃等大环化合物的衍生物通过主-客体作用形成的超分子聚合物凝胶材料的研究情况。指出了该材料对温度、酸碱度、溶剂和客体分子等外界环境刺激敏感,在智能响应性方面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质。对超分... 综述了近年来冠醚、环糊精、葫芦脲和柱芳烃等大环化合物的衍生物通过主-客体作用形成的超分子聚合物凝胶材料的研究情况。指出了该材料对温度、酸碱度、溶剂和客体分子等外界环境刺激敏感,在智能响应性方面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质。对超分子聚合物凝胶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主-客体作用 超分子聚合物 大环化合物 进展
下载PDF
微波辅助高效合成N,O供体型杂环化合物(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袁泽利 余光勤 +1 位作者 罗玉兰 宋文婷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寻求具有药理活性的N,O供体型杂环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方法采用微波辅助和传统合成法对比合成N,O供体型杂环化合物。并利用1H NMR、13CNMR、FT-IR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微波法能简便、快速、高效... 目的寻求具有药理活性的N,O供体型杂环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方法采用微波辅助和传统合成法对比合成N,O供体型杂环化合物。并利用1H NMR、13CNMR、FT-IR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微波法能简便、快速、高效地合成N,O供体型杂环化合物。结论为N,O供体型杂环药物分子的合成提供了一条高效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合成 N O供体 大环化合物
下载PDF
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来新 陈琦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8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简要介绍了大环化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重点综述了:(1)新型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2)新型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3)新型大环化合物轮烷和索烃的合成及应用。并对大环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环化合物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含羟基功能基1,3,4-噻二唑硫醚大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泽利 吴庆 +2 位作者 胡庆红 张铭钦 钟永科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2-295,共4页
报道以2,5-二巯基-1,3,4-噻二唑、2-羟基-1,3-二氯丙烷和氢氧化钾为原料,成功合成了新型含羟基功能基1,3,4-噻二唑硫醚大环化合物。并探讨了合成目标大环化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以无水乙醇做溶剂,在强碱和高度稀释条件下原料投料比(摩尔... 报道以2,5-二巯基-1,3,4-噻二唑、2-羟基-1,3-二氯丙烷和氢氧化钾为原料,成功合成了新型含羟基功能基1,3,4-噻二唑硫醚大环化合物。并探讨了合成目标大环化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以无水乙醇做溶剂,在强碱和高度稀释条件下原料投料比(摩尔比)为1∶1∶4,于75~80℃条件下反应18 h的产率达到45.3%。产品通过元素分析、1H NMR、IR和MS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二巯基-1 3 4-噻二唑 大环化合物 合成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onformational Studies on [3.3.3]Metacyclophane Oligoketo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Metal Ion Recognition
11
作者 Louis Korbla Doamekpor Raphael Kwaku Klake +3 位作者 Vincent Kodzo Nartey Takehiko Yamato Oti Gyamfi Dennis Adote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15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Chemical reactions were used to synthesize 2,11,20-tris(ethanedithia)-9,18,27-trimethoxy-6,15, 24-tri-tert-butyl[3.3.3]metacyclophane 2 and 2,11-bis(ethanedithia)-9,18,27-trimethoxy-6,15,24-tri-tert-butyl[3.3.3]metacy... Chemical reactions were used to synthesize 2,11,20-tris(ethanedithia)-9,18,27-trimethoxy-6,15, 24-tri-tert-butyl[3.3.3]metacyclophane 2 and 2,11-bis(ethanedithia)-9,18,27-trimethoxy-6,15,24-tri-tert-butyl[3.3.3]metacyclophane 4 from 6,15,24-tri-tert-butyl-9,18,27-trimethoxy[3.3.3]meta-cyclophane-2,11,20-trione 1 and -2,11-dione 3. The yields of 2 and 4 were 70% and 81% respectively. The conformations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2 and 4 were studied using mainly solution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 NMR) spectroscopic methods. Compounds 2 and 4 were found to have a partial-cone conformation. Detailed variable temperature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tudies further confirmed the partial-cone conformation for the two products, 2, 4. During the variable temperatur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 studies, compound 2 was found to have a coalescence temperature of about 0?C. Extraction of silver ions with compound 2 gave an extractability of 82% while the parent compound 1 showed zero (0) silver affinity. A 1:1 mol/mol mixture of compound 2 and silver ions studied by solution 1H NMR revealed a novel “Molecular Roulette” type of 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cyclophanes macrocyclic compounds CONE Partial-Cone CONFORMATION Variable TEMPERATURE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COALESCENCE TEMPERATURE
下载PDF
Synthese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Two New Macrocyclic Compounds
12
作者 吕昌伟 贾新刚 +1 位作者 吴尧平 刘建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32-136,共5页
Two new macrocyclic compounds, [Cu2(L)2](ClO4)4·2CH3OH (1) and [Cu(L)](ClO4)2·2H2O (2) (L = 1,3,10,12,15,18-hexaazatetracyclodocosane) were synthesized by condensation reactions involving amine... Two new macrocyclic compounds, [Cu2(L)2](ClO4)4·2CH3OH (1) and [Cu(L)](ClO4)2·2H2O (2) (L = 1,3,10,12,15,18-hexaazatetracyclodocosane) were synthesized by condensation reactions involving amines and formaldehyde in the presence of copper anion. Compound 1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í with a = 10.442(2), b = 14.197(3), c = 17.388(4), α = 91.218(4), β = 90.69(3), γ = 93.756(4)o, V = 2520.4(9)3, Z = 2, F(000) = 1260, Dc = 1.589 Mg/m3, Mr = 1205.92, μ = 1.137 mm-1, λ = 0.71073, the final R = 0.0668 and wR = 0.1573 for 9703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σ(I). Compound 2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 = 16.911(2), b = 11.4172(15), c = 27.059(4), β = 107.787(2)o, V = 4974.7(12)3, Z = 8, F(000) = 2504, Dc = 1.610 Mg/m3, Mr = 602.92, μ = 1.155 mm-1, λ = 0.71073, the final R = 0.0419 and wR = 0.1131 for 4374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σ(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cyclic compounds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下载PDF
粘细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大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艳 胡建伟 朱红惠 《生物技术进展》 2012年第4期263-269,共7页
粘细菌可以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是继放线菌、芽胞杆菌之后的第3大类次级代谢产物产生菌。本文综述了粘细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大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粘细菌中分离的主要大环类化合物种类、结构特征及来源菌株;然后分别从抗... 粘细菌可以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是继放线菌、芽胞杆菌之后的第3大类次级代谢产物产生菌。本文综述了粘细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大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粘细菌中分离的主要大环类化合物种类、结构特征及来源菌株;然后分别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几方面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概述;最后对粘细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大环类化合物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细菌 次生代谢产物 大环类化合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以大环化合物为主体的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甘霖 刘慧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1-779,共9页
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主客体分子识别,主体分子通过非共价键作用与客体分子结合并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大环化合物由于拥有特殊的环状结构,可以与客体分子高效结合,配合荧光团可开发性能优异的传感分子,从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 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主客体分子识别,主体分子通过非共价键作用与客体分子结合并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大环化合物由于拥有特殊的环状结构,可以与客体分子高效结合,配合荧光团可开发性能优异的传感分子,从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五年以来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以及柱芳烃等五类大环化合物作为荧光传感分子的研究进展,并简单介绍了荧光传感器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以及应用,最后对大环荧光传感器的发展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化学 大环化合物 荧光传感器
原文传递
大环二酰胺二内酯的合成及其络合作用
15
作者 高明章 陈义文 许遵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57,共4页
以间苯二甲酸、 2 ,6 吡啶二羧酸以及氨基丁醇等为原料 ,设计并合成出了 4种大环二酰胺二内酯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它们与K+、Cu2 +、Ag+、Co2 +、Hg2 +、Pb2 +等离子的配位行为 ,测定了化合物 4a~ 4d与金属离子的红移大小和紫外吸收... 以间苯二甲酸、 2 ,6 吡啶二羧酸以及氨基丁醇等为原料 ,设计并合成出了 4种大环二酰胺二内酯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它们与K+、Cu2 +、Ag+、Co2 +、Hg2 +、Pb2 +等离子的配位行为 ,测定了化合物 4a~ 4d与金属离子的红移大小和紫外吸收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化合物 合成 大环二酰胺二内酯 络合作用
下载PDF
基于大环化合物的刺激响应组装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祖政 谢冰倩 刘慧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97-603,共7页
由可逆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组装体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大环主体因其独特的主客体性质是构建超分子组装体的主要部分。大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导致形成了极好的亲和性和选择性的超分子组装体,这些超分子组装体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空... 由可逆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组装体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大环主体因其独特的主客体性质是构建超分子组装体的主要部分。大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导致形成了极好的亲和性和选择性的超分子组装体,这些超分子组装体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空腔来调节。通过外部刺激,例如光、pH、氧化还原反应来控制组装体。通过利用主客体之间的可逆性,已经成功地制备了具有刺激响应功能的材料和传感器。冠醚的结构简单且易于官能化,环糊精和葫芦脲在水介质中显示出更高的溶解度,而柱芳烃的刚性结构则易于形成有机体。因此,有望将这些动态组装体应用于纳米技术、药物递送等领域。亚纳米级和微米级超分子组装体如胶体和囊泡将成为未来智能设备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化合物 刺激响应 超分子组装体
下载PDF
含大环化合物新型亲和膜的制备和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安栋 董美美 +3 位作者 孙辉 高长城 林立刚 张玉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58,62,共7页
以聚醚砜(PES)、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为基膜,采用环糊精大环化合物为功能体,利用功能体上丰富的活性基团将活性染料配基偶联到基膜,制得了含大环化合物的新型亲和膜.系统考察了环糊精浓度、pH值、离子强度、BSA原液初始浓度和吸附时... 以聚醚砜(PES)、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为基膜,采用环糊精大环化合物为功能体,利用功能体上丰富的活性基团将活性染料配基偶联到基膜,制得了含大环化合物的新型亲和膜.系统考察了环糊精浓度、pH值、离子强度、BSA原液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膜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糊精浓度为10%、pH=5.0、离子强度为0、原液浓度为1.0g/L以及吸附时间为4h的条件下,亲和膜的吸附容量最大,达57.7mg/g;环糊精以其特殊的空腔结构和外部亲水、内部疏水的特殊性质,对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吸附有一定的"诱导"和包合作用,环糊精大环化合物的存在,有利于膜吸附性能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膜吸附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化合物 亲和膜 吸附
下载PDF
新型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琦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8年第3期128-131,136,共5页
简要介绍了大环化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重点综述了:(1)新型大环多胺的合成及应用;(2)新型希夫碱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3)新型杯芳烃和新型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并对大环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环化合物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新型席夫碱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19
作者 苟小锋 刘栋 +3 位作者 花成文 王海旗 赵军龙 高学祥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6-398,404,共4页
以水杨醛、1,2-二溴乙烷、邻苯二胺、对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醚、联苯胺为原料,经取代、缩合成环,得到一系列新型的席夫碱大环化合物,并对席夫碱大环进行还原,得到结构更稳定,柔韧性更好的仲胺大环。... 以水杨醛、1,2-二溴乙烷、邻苯二胺、对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醚、联苯胺为原料,经取代、缩合成环,得到一系列新型的席夫碱大环化合物,并对席夫碱大环进行还原,得到结构更稳定,柔韧性更好的仲胺大环。并通过IR、1H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离子识别研究表明:大环化合物对Na+、Mg2+、Li+无明显作用,对Fe3+和Cu2+有作用。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席夫碱大环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化合物 席夫碱 阳离子识别 抑菌
下载PDF
大环化合物八甲基环二十碳四烯八酮的合成
20
作者 殷彩霞 高竹林 黄荣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8-49,52,共3页
通过呋喃和丙酮在酸性溶液中的缩合,得到大环化合物八甲基四氧杂口夸哒烯(1),化合物(1)经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得八甲基环二十碳四烯八酮(2).化合物(1)和(2)的结构均经IR,1HNMR,13CNMR,MS得到验证.
关键词 合成 八甲基环二十碳四烯八酮 大环化合物 八甲基四氧杂Kua哒烯 结构表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