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 被引量:235
1
作者 王爱俭 王璟怡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31,共15页
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以价格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保证金融稳定,因而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对金融系统的稳定进行管理。鉴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并非完全相互独立,政策制定者需要首先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进行经... 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以价格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保证金融稳定,因而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对金融系统的稳定进行管理。鉴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并非完全相互独立,政策制定者需要首先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进行经济管理。本文使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认为:第一,宏观审慎政策中的逆周期资本工具是福利增进的,该工具的使用对于稳定金融波动有积极的意义;第二,宏观审慎政策对于货币政策能够起到辅助作用,特别是在市场受到金融冲击的时候,辅助的效果最明显。因而我国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互相配合,发挥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 DSGE模型
原文传递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 被引量:195
2
作者 李文泓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4,共18页
理论和实务界总结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一致认为应当对金融监管理念和方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并将其与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有机结合,将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认为,现阶段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 理论和实务界总结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一致认为应当对金融监管理念和方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并将其与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有机结合,将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认为,现阶段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针对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特别是对资本监管、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等外部规则强化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机理进行研究,一方面对这些规则进行修改完善,降低其顺周期效应;另一方面引入逆周期政策工具,如逆周期资本要求、杠杆率指标和前瞻性的拨备计提规则等,在金融体系中建立适当的逆周期机制,从而通过降低信贷活动、资产价格以及整个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来减小金融失衡,缓解系统性风险,最终达到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顺周期性 逆周期政策
原文传递
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危机下的银行监管启示 被引量:147
3
作者 巴曙松 王璟怡 杜婧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9,共7页
在2009年召开的各种国际会议上,宏观审慎监管被多次提及,二十国集团金融伦敦峰会后发布了《加强监管和提高透明度》的报告,其中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列为25项建议中首要的4条建议,可见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日益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宏观审... 在2009年召开的各种国际会议上,宏观审慎监管被多次提及,二十国集团金融伦敦峰会后发布了《加强监管和提高透明度》的报告,其中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列为25项建议中首要的4条建议,可见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日益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宏观审慎监管的分析维度,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一是跨行业维度,二是跨时间维度。相应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方面,学者们从金融系统的相关性和亲周期性两方面提出建议。在一些国家和区域组织提出自己的宏观审慎监管思路的同时,中国也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宏观审慎监管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政策
原文传递
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99
4
作者 方意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49,共25页
本文研究了宏观审慎政策及其组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钉房价贷款价值比、钉产出存贷比与钉信贷存贷比政策是有效的,这与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实践一致。(2)宏观审慎政策有效的前提在于钉住目标和最终监管对象保持一致,且政策工具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宏观审慎政策及其组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钉房价贷款价值比、钉产出存贷比与钉信贷存贷比政策是有效的,这与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实践一致。(2)宏观审慎政策有效的前提在于钉住目标和最终监管对象保持一致,且政策工具的影响力度较大。宏观审慎政策仅在钉住目标和最终监管对象的指向相同或都不具有指向性时才有可能有效;指向错配、钉住目标或最终监管对象仅一方有指向的政策必然无效;政策传导机制中非耐心家庭与企业家贷款"替代效应"的方向及强弱程度显著影响政策效果。(3)本文对钉住目标系数、外生冲击类型以及结构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论证了结论的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政策工具 钉住目标 福利分析
原文传递
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被引量:83
5
作者 张健华 贾彦东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35,共16页
金融危机爆发后,宏观审慎政策成为金融监管与宏观经济调控模式改革的核心。尽管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很多问题的研究还远未达成共识,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均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有待深入总结。依照宏观审慎政策理... 金融危机爆发后,宏观审慎政策成为金融监管与宏观经济调控模式改革的核心。尽管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很多问题的研究还远未达成共识,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均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有待深入总结。依照宏观审慎政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逻辑脉络,本文一方面将对宏观审慎政策在其目标、工具、有效性、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另一方面,也将对国内外宏观审慎政策的实践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同时,结合构建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目标,本文将在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解及未来宏观审慎政策理论与实践上有待深入探索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系统风险 顺周期性 系统重要性 关联性
原文传递
双支柱下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基于银行风险承担的视角 被引量:77
6
作者 马勇 姚驰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69,M0004,216,共21页
本文基于有限责任制下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双支柱框架下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效应。理论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放松刺激了银行的风险偏好,导致银行部门总体风险水平的上升;相反,以资本约束和杠杆率监管为代表的... 本文基于有限责任制下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双支柱框架下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效应。理论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放松刺激了银行的风险偏好,导致银行部门总体风险水平的上升;相反,以资本约束和杠杆率监管为代表的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抑制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并且,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存在相互作用,一方面,宏观审慎监管能够部分抵消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放松恶化了宏观审慎监管所面临的权衡。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我国69家商业银行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首先,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得到了经验数据的支持,并且这一影响存在显著的关于银行资本水平的门槛效应。其次,宽松货币政策下,银行资本水平的门槛值有所上升;而较为严格的宏观审慎监管则降低了门槛值。并且,宏观审慎监管不仅直接降低了银行风险,而且有效抑制了银行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的过度风险承担。最后,货币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门槛效应在不同性质的银行中存在差异,相比于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柱框架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银行风险承担
原文传递
宏观审慎政策及货币政策效果探讨:基于DSGE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68
7
作者 梁璐璐 赵胜民 +1 位作者 田昕明 罗金峰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4-103,共10页
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下,通过将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贷款价值比动态化,以及引入对家庭和企业进行区别调控的思想,探讨了4种政策组合下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传统冲击下,宏观审慎政策不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目... 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下,通过将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贷款价值比动态化,以及引入对家庭和企业进行区别调控的思想,探讨了4种政策组合下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传统冲击下,宏观审慎政策不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目标;在非传统冲击下,遵循泰勒规则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互配合,对于通胀目标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2)宏观审慎政策会改变各部门的资产配置,从而部分改变经济体的格局,但不会对经济体的总体运行状态产生结构性影响,因而具有中立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原文传递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DSGE模型 被引量:57
8
作者 程方楠 孟卫东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0,共10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植入房价波动的DSGE模型,系统考察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模拟分析得到了三个基本结论:(1)从协调的机制看,宏观审慎政策应根据信贷的不同对象和具体投放情况进行调整,货币政策应继续致... 本文构建了一个植入房价波动的DSGE模型,系统考察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模拟分析得到了三个基本结论:(1)从协调的机制看,宏观审慎政策应根据信贷的不同对象和具体投放情况进行调整,货币政策应继续致力于物价稳定,通过合理的协调搭配,既能有效降低单一政策工具所面临的多目标困境和政策负担,又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优势;(2)从协调的政策规则设定看,两种政策均青睐标准的泰勒规则,而不是其他更为复杂的多目标规则;(3)从协调的实施看,两种政策在实施中均涉及"方向"和"力度"的选择,协调中需避免"政策冲突"和"政策叠加"问题,任何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政策协调的效果,而且会增加政策实施的成本,同时会增加社会福利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协调 DSGE模型
原文传递
经济增速放缓下的资产泡沫研究——基于含有高债务特征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被引量:54
9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陈伟泽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32,共17页
资产泡沫通常出现在经济稳定或者繁荣时期,但近几年中国却出现了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与资产泡沫风险不断加剧的衰退式资产泡沫新现象,这给宏观政策带来了严峻挑战。通过构建含有资产泡沫与高债务特征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对衰退式资产... 资产泡沫通常出现在经济稳定或者繁荣时期,但近几年中国却出现了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与资产泡沫风险不断加剧的衰退式资产泡沫新现象,这给宏观政策带来了严峻挑战。通过构建含有资产泡沫与高债务特征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对衰退式资产泡沫的形成机制与应对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得到以下三点结论:第一,衰退式资产泡沫的形成机制与传统资产泡沫存在显著差异。衰退式资产泡沫的形成不再依赖于乐观预期与信贷扩张两大要素,核心原因在于高债务下僵尸企业等负债主体过度依赖"借新还旧"的方式来滚动债务,所导致的实体经济低迷与金融体系活跃的分化格局。第二,虽然"双紧"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组合能够有效抑制传统资产泡沫,但不适用于衰退式资产泡沫。"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偏紧的宏观审慎政策"是更有效的政策组合。第三,治理衰退式资产泡沫时,不能只注重抑制金融体系的过度繁荣,推进实体经济去杠杆以降低负债主体对"借新还旧"的依赖是更为重要的一环。本文研究不仅完善了理论上对资产泡沫形成与应对的共识,也对于中国如何妥善应对衰退式资产泡沫的现实问题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资产泡沫 高债务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原文传递
房价波动的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分析——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的DSGE模型 被引量:51
10
作者 罗娜 程方楠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8,共10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房价波动为基础的DSGE模型,以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了房价波动的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基于我国经济的模拟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从协调机制来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当分别以房价稳定与物... 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房价波动为基础的DSGE模型,以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了房价波动的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基于我国经济的模拟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从协调机制来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当分别以房价稳定与物价稳定为目标,均采用标准的泰勒规则,而非其他更为复杂的多目标规则。(2)从协调策略来看,针对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市场制定有差别的宏观审慎政策,同时配合货币政策,这样既能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对房价调控的结构性功能,又能弥补货币政策对房价总量调控的不足。(3)从协调效应来看,协调不仅能够实现对房价波动的有效调控,而且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损失的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波动 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效应
原文传递
“双支柱”调控、政策协调搭配与宏观稳定效应 被引量:46
11
作者 马勇 付莉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7,共17页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部门和“双支柱”调控政策的DSGE模型,系统考察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组合在不同经济金融冲击下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效应。相关分析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一是纳入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确实比单一...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部门和“双支柱”调控政策的DSGE模型,系统考察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组合在不同经济金融冲击下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效应。相关分析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一是纳入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确实比单一使用货币政策具有相对更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效应;二是“双支柱”调控框架在应对金融冲击时的稳定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这说明宏观审慎政策确实是通过金融稳定渠道发挥作用的,从而与货币政策侧重实体经济(产出和通胀)的稳定效应形成了有效互补;三是不论是在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下,还是在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下,“双支柱”调控框架都较单一使用货币政策具有更好的经济金融稳定效应,这说明“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有效性不依赖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改变而改变,在具体的政策工具组合方面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柱”政策框架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金融稳定
原文传递
促进“房住不炒”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双支柱”调控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马理 范伟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3,共19页
引导房地产回归居住本源,有利于实现"房住不炒"和降低系统性风险,对于促进实体经济和房地产均衡发展,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包含异质性家庭和异质性企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房地产价格... 引导房地产回归居住本源,有利于实现"房住不炒"和降低系统性风险,对于促进实体经济和房地产均衡发展,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包含异质性家庭和异质性企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房地产价格分解为居住属性决定的基础价格和投资属性决定的投资价格两个部分,分析了房价泡沫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构建促进"房住不炒"的"双支柱"机制调控。研究发现,房价泡沫压缩了居民消费,并且对实体经济增长有挤出效应,将造成宏观经济杠杆率上升并累积较大的金融风险,单独使用货币政策或者宏观审慎政策难以在稳增长与降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双支柱"调控不但可以控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和降低金融风险,而且可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宏观调控政策互补。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加大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双支柱"调控力度,防止过多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引导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从而实现"房住不炒"的调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住不炒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机制 “双支柱”调控
原文传递
“双支柱”调控的微观稳定效应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黄继承 姚驰 +1 位作者 姜伊晴 牟天琦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0,共20页
本文基于中国银行业和企业的数据,对"双支柱"调控的微观稳定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一方面,宏观审慎政策能够减弱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应,有效抑制银行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的过度风险承担;另一方面,在宽松货... 本文基于中国银行业和企业的数据,对"双支柱"调控的微观稳定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一方面,宏观审慎政策能够减弱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效应,有效抑制银行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的过度风险承担;另一方面,在宽松货币政策下,企业有提高负债率的激励,而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过度负债的动机;同时,宏观审慎政策能够降低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促进企业优化债务结构,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强化了这一作用。上述实证结果说明"双支柱"调控政策对银行和企业两个微观层面主体都具有更好的稳定效应。此外,本文的实证分析还发现,"双支柱"调控对银行风险承担和企业负债行为的影响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同时,"双支柱"调控的政策效果在不同性质的银行和企业中也有所不同,这意味着在制定"双支柱"调控政策时需考虑经济周期以及银行和企业异质性,以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相关研究结论丰富了"双支柱"调控在微观层面的传导效应等方面的文献,并为中国实施"双支柱"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柱”调控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微观稳定效应
原文传递
宏观审慎政策、经济周期与银行风险承担 被引量:41
14
作者 宋科 李振 赵宣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58,共16页
本文基于中国227家商业银行2005-2016年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增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而且这种显著的负向关系并不随着银行风险代理变量、经营辐射... 本文基于中国227家商业银行2005-2016年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增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而且这种显著的负向关系并不随着银行风险代理变量、经营辐射范围以及是否有外资入股等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经济周期会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非对称性影响,即相比在经济上行时期,在经济下行时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更强且更为显著。就可能的影响机制而言,本文发现宏观审慎政策通过提高银行盈利能力,从而降低银行风险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银行风险 经济周期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理论与经验基础 被引量:29
15
作者 马勇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37,共20页
本文从基本事实、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等"底层逻辑"出发,系统阐述了"双支柱"调控的现实必要性、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中国实施"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现实基础、实践经验和未来完善方向... 本文从基本事实、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等"底层逻辑"出发,系统阐述了"双支柱"调控的现实必要性、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中国实施"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现实基础、实践经验和未来完善方向。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金融和宏观经济之间关系的日益深化和复杂化,金融稳定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但传统旨在维护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无法同时有效实现金融稳定,根据"丁伯根法则"和政策比较优势原理,在货币政策的基础上纳入宏观审慎政策,形成"双支柱"调控框架,分别致力于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目标,既符合客观现实的调控需要,也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从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的"双支柱"调控实践来看,要进一步形成稳定可靠的政策规则和成熟的操作框架,未来还需重点解决"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协调"三个核心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的可能解决路径提供了一些初步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柱”调控框架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政策协调
原文传递
杠杆率如何影响资产价格?——来自中国债券市场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29
16
作者 王永钦 徐鸿恂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9,共20页
杠杆周期理论表明,杠杆周期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资产的质押率(相应地,杠杆率)上升会提高资产价格;由于杠杆率一般是内生的,所以在实证上一直很难确立杠杆率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首次运用2017年1月到8月中国证券交易所债... 杠杆周期理论表明,杠杆周期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资产的质押率(相应地,杠杆率)上升会提高资产价格;由于杠杆率一般是内生的,所以在实证上一直很难确立杠杆率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首次运用2017年1月到8月中国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数据,利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同类债券的不同质押率规定的自然实验,对杠杆率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债券的可质押属性可以提高债券的价值,这验证了杠杆周期理论的预测,即杠杆率上升会使得资产价格上升。因此,杠杆率对资产价格有重要影响,是宏观审慎监管的一种工具,也应该成为货币政策的一种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质押 杠杆率 宏观审慎监管 货币政策
原文传递
财政扩张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同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卜林 郝毅 李政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73,88,共20页
本文在DSGE框架下对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宏观审慎政策无法配合货币政策实现通胀、产出和信贷的稳定,只能采用财政政策应对经济衰退;在财政扩张背景下,货币政策... 本文在DSGE框架下对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宏观审慎政策无法配合货币政策实现通胀、产出和信贷的稳定,只能采用财政政策应对经济衰退;在财政扩张背景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非合作模式会带来更好的政策效果,两个政策并不应该局限于简单的统筹协作关系,而是应该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对方的政策行为。宏观审慎政策会影响财政政策有效性,但能够增加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并降低由于财政政策不连续所造成的经济波动。在构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时,除了考虑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关系外,还应该让财政当局参与到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定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刺激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金融稳定
下载PDF
扩展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金融稳定作用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天宇 张屹山 张鹤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6,共14页
事实证明,无论是传统的货币政策还是微观审慎监管,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都很难真正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因此,加入稳定信贷市场政策目标的扩展型货币政策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一起在危机后被广泛讨论。本文在异质性消费者的DSGE模型框架下... 事实证明,无论是传统的货币政策还是微观审慎监管,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都很难真正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因此,加入稳定信贷市场政策目标的扩展型货币政策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一起在危机后被广泛讨论。本文在异质性消费者的DSGE模型框架下模拟演绎了扩展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效果及其金融稳定作用,得到结论如下:第一,虽然二者作用于信贷市场的工具和传导路径均不同,但都能缓解经济上行区间的信贷高杠杆现象,起到抑制系统性风险累积、促进金融稳定的作用;第二,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货币政策规则中加入对金融稳定的关注并非必须以损失物价稳定为代价;第三,联合使用两种政策时会出现政策的叠加干扰,但由中央银行统一监管使用可避免这一问题,从而得到更好的政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型货币政策规则 宏观审慎监管 最优政策
原文传递
宏观审慎政策使用及其有效性研究--来自全球62个国家的证据 被引量:23
19
作者 樊明太 叶思晖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3-42,共10页
本文对Cerutti et al.(2017)构建的全球宏观审慎工具指数进行扩展,分析2000—2018年全球62个国家宏观审慎政策的使用情况,并采用GMM动态面板方法对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全球宏观审慎政策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 本文对Cerutti et al.(2017)构建的全球宏观审慎工具指数进行扩展,分析2000—2018年全球62个国家宏观审慎政策的使用情况,并采用GMM动态面板方法对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全球宏观审慎政策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呈现方向收紧和力度加大的特征。第二,相较于抑制房价上涨,全球宏观审慎政策在信贷增速管理方面的总体效果更为显著。第三,就抑制信贷规模增长而言,针对家庭借款人的宏观审慎工具的政策效果在新兴市场经济体表现更好,针对金融机构类的宏观审慎工具的政策效果在发达国家更为显著。第四,相较于经济正常时期,宏观审慎工具的信贷抑制效应在金融繁荣期有所增强,在金融萧条期有所减弱,且增强效应大于减弱效应,政策效果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非对称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议:我国可根据62个国家宏观审慎工具的使用及其有效性的经验,完善宏观审慎评估和工具箱,结合政策目标相机选择政策工具,改善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工具指数 有效性 非对称性
原文传递
房价波动、宏观审慎监管与最优货币政策选择 被引量:22
20
作者 郭娜 周扬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206,共21页
金融危机爆发使人们再次清晰认识到房价波动对一个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传统价格稳定型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单独实现金融稳定,因此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开始广泛被各国监管部门实施。然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在不同的经济... 金融危机爆发使人们再次清晰认识到房价波动对一个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传统价格稳定型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单独实现金融稳定,因此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开始广泛被各国监管部门实施。然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如何协调配合并实现最优组合目标是政策制定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房价高涨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建立DSGE模型研究了在面对不同外生冲击时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与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住房需求冲击下,盯住房价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抑制房价上涨,较好地熨平经济波动;在技术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下,采用单一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并辅之以宏观审慎政策时政策实施持续性较高,可以很好地缓解房价波动,有效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波动 宏观审慎监管 最优货币政策选择 DSGE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