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振动条件对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董煜琳 王惠芳 +6 位作者 郑依粒 刘晓晨 胡浩宇 恭迪 张娟 宋歌 王雪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通过施加不同条件下的振动刺激,探讨振动训练对于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利用表面肌电分析的方法,寻求最佳的振动频率和运动方式。方法:采用Myo Research XP Master Software Version 1.07.17表面分析系统测... 目的:通过施加不同条件下的振动刺激,探讨振动训练对于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利用表面肌电分析的方法,寻求最佳的振动频率和运动方式。方法:采用Myo Research XP Master Software Version 1.07.17表面分析系统测试21例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肉的肌肉电信号。所有受试者分别在振动频率为0Hz、5Hz、10Hz、15Hz下完成平板支撑、侧撑、V字支撑三个动作。结果:(1)竖脊肌的表面肌电值:在不同动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平板支撑和V字支撑的情况下,不同频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腹外斜肌的表面肌电值:在四种频率的情况下,不同动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板支撑和侧撑的情况下,不同频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腹直肌的表面肌电值:在0Hz和5Hz的情况下,不同动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三组动作的情况下,不同频率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振动条件的刺激,对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影响不同。竖脊肌最佳的振动频率为15Hz,最佳的振动动作为侧撑;腹外斜肌最佳的振动频率为15Hz,最佳的振动动作为V字支撑;腹直肌的振动动作为V字支撑,就不同频率而言,虽然腹直肌随着频率的增高,放电量逐渐增加,但是不会对肌肉产生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 全身振动 腰腹部肌群 慢性下背痛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毕霞 王雪强 +3 位作者 刘志浩 宋磊 孙丹 张金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腰腹部肌肉在稳定平面与不稳定平面运动时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方法采用FlexCompInfiniti十通道表面肌电分析系统测试33例健康青年人腰腹部肌肉的肌电信号。所有受试者分别在稳定平面和不稳定平面下各完成端坐、双桥运动、屈膝... 目的探讨腰腹部肌肉在稳定平面与不稳定平面运动时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方法采用FlexCompInfiniti十通道表面肌电分析系统测试33例健康青年人腰腹部肌肉的肌电信号。所有受试者分别在稳定平面和不稳定平面下各完成端坐、双桥运动、屈膝双桥运动、反桥运动、俯卧撑等5个动作。结果①双桥运动,竖脊肌在不稳定平面上运动时的激活率显著大于稳定平面(P〈0.05);②屈膝双桥运动,竖脊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在不稳定平面的激活率显著大于稳定平面(P〈0.05);③反桥运动,竖脊肌、腹直肌在不稳定平面的激活率显著大于稳定平面(P〈0.05);④俯卧撑,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在不稳定平面的激活率显著大于稳定平面(P〈0.05)。结论腰腹部肌群在不稳定平面比在稳定平面下更容易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不稳定平面 瑞士球 脊柱 腰腹部肌群
原文传递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杜青 周璇 +7 位作者 励建安 赵黎 杨晓颜 陈楠 张树新 梁菊萍 吴超 陈佩杰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2-616,共5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不同站立位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选取33例AIS患者作为AIS组,15例健康青少年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FlexComp Infiniti十通道表面肌电分析系统测试腰腹部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所有研...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不同站立位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选取33例AIS患者作为AIS组,15例健康青少年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FlexComp Infiniti十通道表面肌电分析系统测试腰腹部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所有研究对象分别站立在稳定平面和软垫上、去除和不去除视觉听觉干扰时进行测试。比较2组研究对象腰腹部肌群激活率。结果站立在稳定平面和软垫上、去除和不去除视觉听觉干扰时,AIS组凹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激活率分别为4.91%MVIC、5.22%MVIC、5.51%MVIC、6.01%MVIC,AIS组凸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激活分别为6.45%MVIC、7.69%MVIC、8.31%MVIC、8.77%MVIC,AIS组凹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激活均小于凸侧(P〈0.01)。AIS组凸侧顶椎水平椎旁肌在稳定静止站立位的激活率小于去除视觉和听觉干扰、不稳定的站立位(P〈0.05)。结论AIS患者双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激活率不对称;在去除视觉和听觉干扰的不稳定站立位下,AIS患者凸侧顶椎水平椎旁肌更易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脊柱侧凸 腰腹部肌群 表面肌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