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徐国宾 张金良 练继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8-523,共6页
2002年7月4日9时至7月15日9时黄河进行了首次调水调沙试验。2003年9月6日9时至9月18日18时30分结合防洪预泄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水调沙试验。根据这两次黄河调水调沙试验成果,特别是首次调水调沙试验成果,对下游河道冲淤效果、河口拦门沙... 2002年7月4日9时至7月15日9时黄河进行了首次调水调沙试验。2003年9月6日9时至9月18日18时30分结合防洪预泄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水调沙试验。根据这两次黄河调水调沙试验成果,特别是首次调水调沙试验成果,对下游河道冲淤效果、河口拦门沙区泥沙冲淤量及其分布、河势调整、整治工程作用及河道过流能力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调水调沙不仅能够减少河道淤积,而且能够有效增大主槽的过流能力,改善下游河道排沙条件。所以,调水调沙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调水调沙 下游河道 影响
下载PDF
黄河下游花园口~孙口河段水沙运动仿真模型开发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程晓陶 蓝虹 +2 位作者 李娜 张永 薛云鹏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3-59,共7页
黄河下游洪水演进受滩槽冲淤、生产堤状况与滩地调蓄作用的影响非常显著.花园口~孙口河段水沙运动仿真模型以二维不恒定流与不平衡输沙理论为基础,采用无结构不规则网格,分段建模,联接运行,能较好适应河势的变化.模型具备动态图... 黄河下游洪水演进受滩槽冲淤、生产堤状况与滩地调蓄作用的影响非常显著.花园口~孙口河段水沙运动仿真模型以二维不恒定流与不平衡输沙理论为基础,采用无结构不规则网格,分段建模,联接运行,能较好适应河势的变化.模型具备动态图象显示和人机对话功能,可在计算中较好模拟生产堤溃决或抢险堵口加高等现象.模型对滩槽冲淤具有一定的自调节的能力,增强了模型对黄河来水来沙变幅大的适应能力.模型以“828”与“968”两场洪水的实测资料作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水沙运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长江干流江苏段44年来河道冲淤变化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建 刘平 +3 位作者 高正荣 白世彪 曹光杰 屈贵贤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85-1193,共9页
通常认为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导致下游河道的淤积,流域水土保持和水库建设引起的上游来沙量的减少将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然而,长江下游河道是如何对海平面上升和上游来沙量的减少做出响应的,至今还没有直接的确凿的证据。在地... 通常认为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导致下游河道的淤积,流域水土保持和水库建设引起的上游来沙量的减少将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然而,长江下游河道是如何对海平面上升和上游来沙量的减少做出响应的,至今还没有直接的确凿的证据。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撑下,对长江干流江苏段(约330km)5个时期1:25000~1:60000的河道地形图进行了数字化,建立了1959、1970、1985、1992和2003年河道数字地形图,对河道的冲淤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江苏段在1985年前后发生过明显的河道冲淤转换:由1959-1985年之间的平均淤积状态转变为1985-2003年之间的平均冲刷状态。主要原因是1985年以后该河段的上游来沙量的减少。1959-1985年之间长江干流江苏段河道的淤积过程,存在着由上游向下游推进的"顺流堆积"现象。1985-2003年之间,下段冲刷速率大于中段和上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DEM 冲刷 淤积 转换 河道 下游
下载PDF
水利枢纽下游河道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卢金友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根据水利枢纽下游河道的实测资料,得到下游河道水位流量关系的调整变化,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水利枢纽 下游河道 水位 流量
下载PDF
兴隆枢纽下游河段近年河床演变分析
5
作者 徐秀枝 张芹 郭敏 《水运工程》 2024年第7期150-156,共7页
基于大量的实测地形资料,分析近年来兴隆枢纽下游河段的河床演变特征,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河段的河床演变是上游来水来沙条件改变、水利枢纽建设及航道整治工程实施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上游水沙条件变化不大、河段内... 基于大量的实测地形资料,分析近年来兴隆枢纽下游河段的河床演变特征,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河段的河床演变是上游来水来沙条件改变、水利枢纽建设及航道整治工程实施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上游水沙条件变化不大、河段内整治建筑物整体稳定的前提下,整体河势将保持相对稳定。通过对研究河段平面形态、纵向冲淤及横向变化的分析,可更好地了解工程河段河床演变规律,为预测兴隆枢纽下游河段河床演变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枢纽 下游河段 河床演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汉江下游防洪对策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海燕 梅军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7-30,共4页
2003年9月,2005年10月和2010年7月,汉江中下游均发生了近20 a一遇的较大洪水,千里汉江干堤险象环生,汉江下游地区如今正成为长江防汛的一块"短板"。从汉江洪水特性、汉江下游防洪能力和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 2003年9月,2005年10月和2010年7月,汉江中下游均发生了近20 a一遇的较大洪水,千里汉江干堤险象环生,汉江下游地区如今正成为长江防汛的一块"短板"。从汉江洪水特性、汉江下游防洪能力和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汉江丹江口水库调度复杂、汉江干堤防洪标准偏低、杜家台分洪工程尚未完建、汉江蓄洪民垸建设严重滞后,仍是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到汉江中下游的防洪调度。只有在丹江口水库按最终规模建成、汉江干堤按设计标准加高加固、杜家台分洪工程按设计标准完建、汉江蓄洪民垸按要求进行建设的情况下,才能基本上解除汉江下游的洪水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 下游 防洪 对策
下载PDF
额尔齐斯河下游北湾地区人房和猪舍内蚊虫季节消长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桂林 刘斌 +1 位作者 韩增宪 党荣理 《地方病通报》 2006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蚊虫危害十分严重的新疆额尔齐斯河下游的:化湾地区,蚊虫在人房和猪舍内的季节消长。方法用诱蚊灯诱蚊1夜调查人房内的蚊虫密度,用电动吸蚊器吸捕15min调查猪舍内蚊虫密度,从4月开始,每月上、中、下旬三次直至蚊虫活动消... 目的研究蚊虫危害十分严重的新疆额尔齐斯河下游的:化湾地区,蚊虫在人房和猪舍内的季节消长。方法用诱蚊灯诱蚊1夜调查人房内的蚊虫密度,用电动吸蚊器吸捕15min调查猪舍内蚊虫密度,从4月开始,每月上、中、下旬三次直至蚊虫活动消失。结果人房内蚊虫从4月中旬出现,米赛按蚊(45%),刺扰伊蚊(54%)为优势蚊种,蚊虫季节分布为三峰型,7月上旬为活动最高峰,9月上旬蚊虫消失;猪舍蚊虫出现较晚,5月上旬出现,刺扰伊蚊(90.7%)为优势蚊种,季节分布呈双峰型,7月为活动最高峰,9月上旬消失。结论6—7月是北湾地区人房及猪舍内的蚊虫活动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季节消长 人房 猪舍 北湾地区 额尔齐斯河下游
下载PDF
黄河下游钙-磷形态测定及其生态学意义
8
作者 杨志虹 马晓宇 +2 位作者 张毅 吕卫华 郭博书 《环境与发展》 2008年第5期15-17,共3页
本文采用改进的Ruttenberg萃取方法对黄河下游表层沉积物钙-磷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总磷(TP)含量在672.24μg/g1365.37μg/g,其中主要成分为无机磷(IP),平均占TP的比例为95.85%。自生矿和生物所产生的磷灰石和碳酸钙键合磷,岩屑磷灰... 本文采用改进的Ruttenberg萃取方法对黄河下游表层沉积物钙-磷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总磷(TP)含量在672.24μg/g1365.37μg/g,其中主要成分为无机磷(IP),平均占TP的比例为95.85%。自生矿和生物所产生的磷灰石和碳酸钙键合磷,岩屑磷灰石和任何其它剩余的无机相磷含量最高,占TP的89.41%-96.11%,探讨了Ca-P对河流和海洋产生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磷 表层沉积物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富营养化的硅藻指示性属种 被引量:82
9
作者 董旭辉 羊向东 王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0-574,共5页
在对长江中下游地区45个湖泊表层沉积硅藻属种分布及多次季节性水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57个常见硅藻属种对总磷指标的生态学特征.利用加权平均回归方法,计算出常见属种对总磷指标响应的生态最佳值及忍耐幅度.根据生态学理论得出,属种Cy... 在对长江中下游地区45个湖泊表层沉积硅藻属种分布及多次季节性水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57个常见硅藻属种对总磷指标的生态学特征.利用加权平均回归方法,计算出常见属种对总磷指标响应的生态最佳值及忍耐幅度.根据生态学理论得出,属种Cyclotellameneghiniana、C.atomus、Stephanodiscusparvus、S.minutulus、Naviculasubminiscula是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发生的很好的指示性属种;而Aulacoseiraalpigea、Cyclostephanosdubius、C.tholiformis、C.invisitatus、Stephanodiscushantzschii、Naviculacirtrus、Nitzschiaagnita、N.subacicularis等则是潜在的湖泊富营养化的指示性属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湖泊 硅藻 富营养化 总磷 指示性属种
下载PDF
嘉陵江中下游地区近30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50
10
作者 仙巍 邵怀勇 周万村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及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利用1972年M SS遥感影像、1986年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在总结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出速度、转入速度、综合动态度、状态指数等模型,并指出唯有将这些模型...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及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利用1972年M SS遥感影像、1986年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在总结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出速度、转入速度、综合动态度、状态指数等模型,并指出唯有将这些模型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利用上述模型以及LUCC的幅度、区域差异模型,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嘉陵江中下游地区14个县市区LUCC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转出速度 转入速度 平衡状态 嘉陵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历史记录提取的近5~2.7ka黄河中下游平原重要气候事件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6
11
作者 侯甬坚 祝一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29,共7页
在对先秦历史文献可信度高的记录进行考辨的基础上 ,提取出包含多层面气候变化信息的 4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气候事件 ,参证于甲骨文等考古学资料 ,并与竺可桢曲线、敦德冰心δ1 8O记录进行对比以接受验证 ,确认了所提取气候事件的客观存在 ... 在对先秦历史文献可信度高的记录进行考辨的基础上 ,提取出包含多层面气候变化信息的 4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气候事件 ,参证于甲骨文等考古学资料 ,并与竺可桢曲线、敦德冰心δ1 8O记录进行对比以接受验证 ,确认了所提取气候事件的客观存在 ,结论是 :5~ 2 .7ka B.P.黄河中下游平原气候环境变化呈现多样性 ,间有高温强降雨、海侵、降尘等现象发生 ,干旱作为头等灾害一直存在 ,提取的历史气候事件概括性、真实性强 ,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可能具有大范围的对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事件 历史文献记录 黄河中下游平原 冰心 古气候变化 氧同位素
下载PDF
安徽、江西及江苏3省血吸虫病患者与钉螺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杨国静 周晓农 +3 位作者 汪天平 林丹丹 洪青标 孙乐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GIS)分析江苏、安徽、江西 3省血吸虫病疫情空间分布规律。 方法 收集 3省近 2 0年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数据 ,建立 GIS空间数据库。在 Arc View3.x,S- PL U S及 Spatial Statistics软件 (模块 )支持下对建立... 目的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GIS)分析江苏、安徽、江西 3省血吸虫病疫情空间分布规律。 方法 收集 3省近 2 0年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数据 ,建立 GIS空间数据库。在 Arc View3.x,S- PL U S及 Spatial Statistics软件 (模块 )支持下对建立的血吸虫病 GIS数据库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结果 安徽及江西省血吸虫病患者总数及钉螺总面积不同代表年份中 ,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钉螺分布的相关系数 (Moran′I )大于患者的相关系数 ,并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江苏省钉螺总面积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 ,其空间聚集性显著高于血吸虫病患者数 ,两者间缺乏空间聚集性。 结论 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用于血吸虫病患者、钉螺分布的地域聚集性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血吸虫病 钉螺分布 空间自相关分析 安徽 江西 江苏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荒漠植物区系及其植被特征 被引量:31
13
作者 刘虎俊 王继和 +3 位作者 常兆丰 马全林 杨自辉 詹科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石羊河下游位于干草原向荒漠过渡区域,有天然种子植物23个科,73个属,123个种,不仅有典型的戈壁荒漠成分,也渗入一些草原化荒漠植物种类。其荒漠植被特征更明显,群落层片结构简单,群丛建群种的74.4%是灌木和半灌木,构成了灌木、半灌木旱... 石羊河下游位于干草原向荒漠过渡区域,有天然种子植物23个科,73个属,123个种,不仅有典型的戈壁荒漠成分,也渗入一些草原化荒漠植物种类。其荒漠植被特征更明显,群落层片结构简单,群丛建群种的74.4%是灌木和半灌木,构成了灌木、半灌木旱生群落;1年生草本植物随季节性降雨可形成“灌草丛”,成为荒漠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地理区系成分上,温带成分属占优势,其中地中海至中亚分布型及其变型最多,其次为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整个区域内植物的分布集中在生境较适宜的区域,空间结构的成群性高,但在小区域内植物种的分布则较单一。植被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13个群系组,23个群系,38个群丛。地域性植被以绿洲为中心,成环状分布,可分为3个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荒漠植物区系地理 植被 特征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化齐 蔡焕杰 张鑫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9,共6页
针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的现状,以及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提出了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且预测出2000—2019各年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根据民勤绿洲的具体特点提出了恢... 针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的现状,以及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提出了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且预测出2000—2019各年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根据民勤绿洲的具体特点提出了恢复持续下降的地下水位、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的一些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地区 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 生态环境 计算方法
下载PDF
黑河流域下游天然植被生态及需水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丽 董增川 徐建新 《灌溉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20,共5页
依据遥感资料分析了黑河下游天然植被生态变化 ,提出了依据由生态适宜性理论建立的植物生长与地下水位关系模型 ,结合遥感技术进行的生态分区和植物生理需水的现场实验数据的天然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计算了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植... 依据遥感资料分析了黑河下游天然植被生态变化 ,提出了依据由生态适宜性理论建立的植物生长与地下水位关系模型 ,结合遥感技术进行的生态分区和植物生理需水的现场实验数据的天然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计算了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 ,得出了合理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下游 天然植被 生态需水量 计算方法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植被响应效果调查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霞 候平 +2 位作者 朱小虎 乌买尔江 买和木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3期68-73,共6页
本文根据塔里木河下游四次应急输水后不同断面、离河岸不同距离植被恢复的现地调查数据 ,结合输水河道两侧相应地下水位空间变化规律 ,分析塔河下游输水河道两侧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地表相应植物的生态恢复指征 ,以此为输水的生态有效范... 本文根据塔里木河下游四次应急输水后不同断面、离河岸不同距离植被恢复的现地调查数据 ,结合输水河道两侧相应地下水位空间变化规律 ,分析塔河下游输水河道两侧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地表相应植物的生态恢复指征 ,以此为输水的生态有效范围和输水周期提供科学依据 ,为科学的指导和调度塔河下游生态输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应急输水系统 植被恢复 地下水 埋深梯度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植被阶段恢复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霞 侯平 +1 位作者 董新光 朱小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49-1453,共5页
根据塔里木河下游第4次应急输水后不同断面、不同离河距离植被生长调查数据,分析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河道两侧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地表相应植物的生态恢复指征,结果表明,经4次应急输水后胡杨萌蘖更新发生在离河150m且地下水埋深<4m的条件... 根据塔里木河下游第4次应急输水后不同断面、不同离河距离植被生长调查数据,分析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河道两侧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地表相应植物的生态恢复指征,结果表明,经4次应急输水后胡杨萌蘖更新发生在离河150m且地下水埋深<4m的条件下,研究确定了植被种类、长势与离河距离和地下水埋深之间的量化关系以及植被恢复等级与离河距离的量化关系,为应急输水后生态恢复范围的确定和输水方案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应急输水 样地调查 植被恢复
下载PDF
下辽河平原降雨中氮素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5
18
作者 宇万太 马强 +1 位作者 张璐 周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了了解降雨中氮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了2004—2006年下辽河平原连续3年定位收集的降雨观测资料与历史资料。结果表明:降雨中氮输入量季节变化显著,夏季最高,这主要与降雨量及空气中NH4+-N浓度变化有关;降雨中DON量与NO3--N含量相... 为了了解降雨中氮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了2004—2006年下辽河平原连续3年定位收集的降雨观测资料与历史资料。结果表明:降雨中氮输入量季节变化显著,夏季最高,这主要与降雨量及空气中NH4+-N浓度变化有关;降雨中DON量与NO3--N含量相当,均接近24%,是雨水中氮的重要组分;与1985年相比,近3年降雨输入到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的年氮通量已有较大提高,降雨较多的2005年输入的无机氮量更是20年前的2倍以上;2004—2006年随降雨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氮平均占可利用肥料氮的28.3%,对农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氮素 农田生态系统 下辽河平原
下载PDF
3S技术在霍林河流域下游湿地景观演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BOUNLOM Vinliam 卞建民 林年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1-225,共5页
应用3S技术对霍林河流域下游地区1989年和2001年两个时段的 TM卫星影像进行了遥感解译,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计算了湿地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及斑块分形维数,揭示了湿地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景观优势度和破碎... 应用3S技术对霍林河流域下游地区1989年和2001年两个时段的 TM卫星影像进行了遥感解译,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计算了湿地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及斑块分形维数,揭示了湿地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景观优势度和破碎化程度增加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林河流域下游 湿地 3S技术 景观演变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最小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唐蕴 王浩 +1 位作者 陈敏建 严登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1-174,共4页
河道最小生态流量是指为了防止河道水体断流,即维持河流水体生存所应具有的最小流量(水量)。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应立足河流形态,将水位~水面宽曲线变形点与维持一定生境(主要包括平均水深、流速等)综合考虑来确定临界流量。本文在... 河道最小生态流量是指为了防止河道水体断流,即维持河流水体生存所应具有的最小流量(水量)。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应立足河流形态,将水位~水面宽曲线变形点与维持一定生境(主要包括平均水深、流速等)综合考虑来确定临界流量。本文在建立基于河流形状的河道最小生态流量计算方法体系的基础上,选取花园口、高村、利津3个控制断面对黄河下游河道最小生态流量进行了率定。结果表明,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利津3个控制断面的最小生态流量分别为170m3/s,140m3/s,154m3/s,是多年平均天然流量的8.9%,7.4%,7.9%;3个控制断面在最小流量下的水面宽率分别为35.8%,20.6%,40%;平均水深分别为0.47m,0.87m,1.02m;流速分别为0.76m/s,0.40m/s,0.81m/s。由于国际上研究的河流集水面积远比黄河流域小得多,就最小生态流量与天然流量的比率来看,黄河流域下游河道的最小生态流量要较国际上已有的研究成果低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河道 生态流量 河槽形态 水力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