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疗效及对术后下肢力线和创伤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国鲁 赵红波 +2 位作者 张俊松 朱骥生 田晓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345-349,共5页
目的:对比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疗效及对术后下肢力线和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对比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疗效及对术后下肢力线和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共计75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OWHTO组(n=40)和TKA组(n=35)。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应激指标和术后下肢力线改变情况。结果:OWHTO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TKA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TKA组(P<0.05)。OWHTO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低于TKA组,ROM、HSS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OWHTO组术后3 d、术后7 d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低于TKA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股胫角(FTA)下降,髋-膝-踝角(HKA)升高(P<0.05)。两组术后6个月FTA、HKA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OWHTO、TKA这两种治疗方案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具有相当的疗效,均可有效改善下肢力线,但OWHTO的创伤小、应激程度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 内翻畸形 疗效 下肢力线 创伤应激
原文传递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胫骨髓内与髓外定位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边焱焱 翁习生 +4 位作者 林进 金今 钱文伟 翟吉良 赵丽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比较髓内定位与髓外定位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下肢力线、术中止血带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105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10膝),根据术中胫骨截骨定位方法将其分为髓内定位和髓外定位,其中髓内... 目的比较髓内定位与髓外定位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下肢力线、术中止血带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105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10膝),根据术中胫骨截骨定位方法将其分为髓内定位和髓外定位,其中髓内定位组40例(80膝),平均年龄(66.65±9.57)岁;髓外定位组65例(130膝),平均年龄(65.29±9.27)岁,观察术后下肢力线改变、胫骨平台后倾角、术中止血带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术前下肢力线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髓内定位组下肢力线为(179.69±2.91)°,髓外定位组为(178.26±3.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中髓内定位组患者术后中立位及外翻位的患者共68例,占85.00%,髓外定位组共94例,占7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髓内定位组术中止血带时间(79.46±12.06)min,髓外定位组术中止血带时间(84.68±8.0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髓内定位组为6.25%,髓外定位组为3.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结论髓内定位法在下肢力线改善、术中止血带时间方面优于髓外定位法,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髓外定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髓内定位 髓外定位 下肢力线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下肢力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二龙 宋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下肢力线的影响。方法:TKA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TKA术治疗,观察组则在TKA手术基础上以3D打印...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下肢力线的影响。方法:TKA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TKA术治疗,观察组则在TKA手术基础上以3D打印技术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和下肢力线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1周膝关节活动度、下肢力线变化和膝关节H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提高且下肢力线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周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且下肢力线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两组HS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3D打印技术用于TKA术中可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下肢力线以及HSS评分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技术 膝关节活动度 下肢力线 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盘状半月板切除术对中老年患者下肢力线的早期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明 刘华 +3 位作者 章云峰 狄正林 章军辉 何志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切除术后下肢力线的早期改变情况。方法纳入自2016-09—2017-05术前诊断为盘状半月板损伤且站立时膝关节能伸直的40例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19例(A组),其中16例缝合修复,3例未修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切除术后下肢力线的早期改变情况。方法纳入自2016-09—2017-05术前诊断为盘状半月板损伤且站立时膝关节能伸直的40例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19例(A组),其中16例缝合修复,3例未修复。盘状半月板次全切除成形15例(B组),其中6例缝合修复,未修复9例。盘状半月板全部切除6例(C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测量并比较股胫角、机械轴偏移、外侧关节间隙。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组的股胫角、机械轴偏移和外侧关节间隙均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前后股胫角、机械轴偏移和外侧关节间隙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手术前后股胫角、机械轴偏移和外侧关节间隙差值的绝对值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术后即刻下肢力线即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膝内翻减轻和膝外翻增加,而半月板切除量的增加导致下肢力线的改变程度也相应增加。术前应加强对下肢力线的评估,术中尽量保留和修复损伤的半月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半月板 关节镜 半月板部分切除术 半月板次全切除术 半月板全切除术 下肢力线
原文传递
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郑祖高 陈宣煌 +4 位作者 陈国仙 吴长福 郑锋 陈旭 高小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0期11-1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方法指导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手术精确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 80例(90膝)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被随机分为数字化组(数字化设计及3...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方法指导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手术精确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 80例(90膝)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被随机分为数字化组(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组)和传统组。数字化组40例(46膝),应用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指导手术;传统组40例(44膝),按传统经验进行手术。分别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中假体与术前设计的匹配度,评价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情况,复查影像学比较术后下肢力线变化。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随访对比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定标准评分(KSS)和髌股关节Feller评分。结果数字化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较传统组有优势,假体匹配度、关节活动度、下肢力线纠正和VAS、KSS、Feller评分方面与传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能良好指导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精确性及短期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数字化设计 3D打印 下肢力线
下载PDF
3D截骨导板在合并股骨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发泰 杨进顺 钟伟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312-2316,共5页
背景:对于复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传统操作器械截骨定位技术易导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假体位置安放不良。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可使截骨与假体安放更加精准。目的:探讨个性化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合并... 背景:对于复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传统操作器械截骨定位技术易导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假体位置安放不良。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可使截骨与假体安放更加精准。目的:探讨个性化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合并股骨畸形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20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31例合并股骨畸形的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男14例,女17例,年龄54-88岁,均在个性化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 d,影像学测量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股骨后髁角、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评估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与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与结论:①31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试验及随访过程中未发生与植入材料相关的不良反应;②31例患者治疗后3 d的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股骨后髁角、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均低于治疗前(P均=0.000);③31例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HSS膝关节评分与膝关节活动范围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6,12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④结果表明,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合并股骨畸形的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精确恢复下肢力线及股骨旋转对线、改善髌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个性化截骨导板 下肢力线 3D打印 人工假体 骨关节炎 人工关节 膝关节假体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辛锋 赵凤朝 《中国医药》 2019年第7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徐州市肿瘤医院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TKA术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TKA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徐州市肿瘤医院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TKA术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TKA术治疗,观察组行3D打印技术辅助TKA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下肢力线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01±15) min比(131±20) min、(355±92) ml比(503±138)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01)。手术前2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下肢力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后2周,2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下肢力线角度均小于手术前[对照组:(104±13)°比(83±20)°,(89±5)分比(39±6)分,(3. 0±0. 9)°比(7. 3±2. 4)°;观察组:(104±15)°比(83±19)°,(89±5)分比(41±5)分,(3. 0±1. 0)°比(7. 2±2. 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01)。观察组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下肢力线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TKA术治疗效果与常规TKA术相当,均能有效改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和下肢力线,同时,3D打印技术辅助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技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膝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 下肢力线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内侧室膝骨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后下肢力线及膝关节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晓敏 田向东 +8 位作者 谭冶彤 朱光宇 王荣田 王剑 薛志鹏 马晟 胡元一 黄叶 丁天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25-1329,共5页
背景: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症,对于骨质疏松症是否会影响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术后疗效,目前尚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目的:从影像学和患膝关节功能两方面探究骨质疏松症对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后... 背景: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症,对于骨质疏松症是否会影响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术后疗效,目前尚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目的:从影像学和患膝关节功能两方面探究骨质疏松症对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治疗的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63例的病历资料,根据骨密度测量结果分组:骨质疏松组(平均T值为-2.9 SD)30例,对照组(非骨质疏松组,平均T值为-0.9 SD)33例。术前及术后3,12,24个月采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价膝关节疼痛情况;采用美国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术前及术中矫正后、术后24个月采用下肢力线比率评价下肢力线改变。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2)两组的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以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在术后随访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的下肢力线比率在术中矫正后、术后24个月均较术前改善(P<0.05);(3)术后3,12,24个月,两组间的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以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4)术前、术中矫正后及术后24个月两组间的下肢力线比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提示在胫骨高位截骨后的早中期,骨质疏松症对其术后疗效和下肢力线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胫骨高位截骨治疗骨质疏松性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早中期疗效确切,能够明显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良好选择;但骨质疏松是否会影响胫骨高位截骨后的远期疗效仍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膝骨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 关节镜 下肢力线
下载PDF
两种不同截骨方式对全膝关节术后患者下肢力线和软骨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吴迪 司丽娜 +5 位作者 武丽珠 王建华 罗金伟 常乾坤 吕永明 杨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目的探讨间隙平衡法和测量截骨法两种不同截骨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下肢力线和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97例拟行TKA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取间隙平衡法的间隙组(n=49),采取测量截骨法的测量组(n=48... 目的探讨间隙平衡法和测量截骨法两种不同截骨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下肢力线和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97例拟行TKA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取间隙平衡法的间隙组(n=49),采取测量截骨法的测量组(n=48)。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下肢力线指标、软骨退变指标、创伤应激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间隙组股骨远端截骨量、聚乙烯衬垫厚度大于测量组(P<0.05);(2)术后3 d两组血清Cor、NE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3)术后1、3个月间隙组OPG、PANKL水平低于测量组(P<0.05);(4)术后1、3个月间隙组mMPTA、mLDFA、ROM高于测量组(P<0.05);(5)术后1、3个月间隙组VAS评分低于测量组,HSS评分高于测量组(P<0.05);(6)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隙平衡法在下肢力线、软骨退变、疼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效果优于测量截骨法,尤适用于TKA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间隙平衡法 测量截骨法 下肢力线 软骨退变 假体松动
下载PDF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手术不同力线矫正参考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冬铖 赵继军 +4 位作者 周子红 吴沼锋 俞颖豪 陈宇浩 冯德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7-831,共5页
背景: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是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最有效的方案之一。临床上常规于术中利用力线杆及透视调整撑开角度,但存在矫正过度的风险。通过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术前规划,术中不进行透视是否可以获得更好的下肢力线?目的:通过... 背景: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是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最有效的方案之一。临床上常规于术中利用力线杆及透视调整撑开角度,但存在矫正过度的风险。通过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术前规划,术中不进行透视是否可以获得更好的下肢力线?目的:通过比较两种力线矫正的参考方法对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目标力线矫正的准确性,明确间隙宽度参考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资料。根据截骨参考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常规组(n=16):术前通过下肢全长片测算矫正角度,根据角度通过转换表算出截骨撑开高度,术中通过力线杆、X射线透视调整撑开角度,使力线杆通过目标力线;规划组(n=12):术前通过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直接测算截骨需要撑开的高度,术中截骨后直接撑开至术前测算的高度,术中不采用力线杆X射线透视的方式进行调整。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测算术后下肢力线与目标力线的差值(折算成角度),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加值,术后1,3个月评估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结果与结论:(1)规划组手术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术后下肢力线与目标力线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规划组术后获得的力线与目标力线的偏差值较小;两组术后力线与目标力线差的绝对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加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常规组及规划组围术期发生合页点骨折均为0例;(4)规划组术后1,3个月AK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表明,通过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对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进行截骨矫正参考,这种方法获得的术后力线与目标力线差异较小,减少过度外翻的发生率,可以取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 数字 影像 下肢力线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
下载PDF
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秉贤 包呼日查 +5 位作者 王一帆 吴海贺 王永祥 魏宝刚 齐岩松 徐永胜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36-144,共9页
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和药物保守治疗对不同程度KOA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指标包括胫骨内翻角(TBVA)、膝关节活动度(RO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疼痛视觉... 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和药物保守治疗对不同程度KOA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指标包括胫骨内翻角(TBVA)、膝关节活动度(RO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有效率及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结果显示,矫形组的TBVA、KOOS-症状、KOOS-日常活动及KOOS-生活质量均显著小于服药组,而IKDC评分显著高于服药组,对于中度KOA患者,矫形组的ROM及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服药组。说明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治疗中重度KOA的疗效及预后优于药物保守治疗,且其对中度KOA患者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骨性关节炎 矫形鞋垫 下肢力线 膝关节功能 功能预后
原文传递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超短波及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冰 肖乐 +3 位作者 刘超 黄昆鹏 刘秋红 李元 《中国康复》 2023年第11期679-682,共4页
目的:观察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超短波、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科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与超短波及针灸治疗,观察组进行超短波、针灸及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 目的:观察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超短波、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科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与超短波及针灸治疗,观察组进行超短波、针灸及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平衡功能、关节间隙角、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WOMAC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滑膜厚度变小,关节腔积液及关节间隙角减小,平衡功能包括稳定极限、单腿负重较前提高,左右摆幅、前后摆幅较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超短波及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明显改善关节功能、平衡功能及下肢力线,减少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厚度,疗效优于超短波及针灸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 超短波 针灸 膝骨关节炎 下肢力线
下载PDF
力线标记物后置法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卿忠 叶久敏 +1 位作者 支力强 马建兵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0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观察并评价力线标记物后置法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自2013-02—2017-02诊治的56例(62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采用胫骨高位开放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20例(22膝)术中采用常规力线标记物前置法定位下肢... 目的观察并评价力线标记物后置法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自2013-02—2017-02诊治的56例(62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采用胫骨高位开放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20例(22膝)术中采用常规力线标记物前置法定位下肢机械力线(常规组),36例(40膝)术中采用力线标记物后置法定位下肢机械力线(改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HKA角,以及末次随访时HSS评分、WOMAC评分。结果5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5.8(12~60)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与常规组比较,改良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X线透视次数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术后HKA角、HSS评分、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中采用力线标记物后置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X线透视次数,无需其他设备辅助,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术 下肢力线 力线标记物后置法
原文传递
膝内翻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保留轻度内翻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钟昌恒 江宜松 +2 位作者 刘子林 方洪松 彭昊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39-42,46,共5页
目的评价膝内翻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保留轻度内翻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因膝内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KA治疗的93例(93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例,女76例;年龄71~87岁,平... 目的评价膝内翻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保留轻度内翻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因膝内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KA治疗的93例(93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例,女76例;年龄71~87岁,平均77岁。按患者术后下肢力线角度将患者分为中立组、轻度内翻组、严重内翻组。用ROM、HSS、AKS评分量表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随访时间15~47个月,平均(24.4±8.9)个月,ROM术前平均(49.9±6.7)°,术后末次随访中立组、轻度内翻组、严重内翻组分别为平均(111.4±5.3)°、(112.2±5.0)°、(103.1±2.7)°,HSS评分术前平均(52.4±3.0)分,术后末次随访中立组、轻度内翻组、严重内翻组分别为平均(84.2±3.0)分、(87.1±2.6)分、(81.6±1.9)分,AKS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9.8±2.8)分,术后末次随访中立组、轻度内翻组、严重内翻组分别为平均(73.2±5.3)分、(80.1±3.0)分、(72.6±1.5)分,AKS活动评分术前平均(60.5±3.7)分,术后末次随访中立组、轻度内翻组、严重内翻组分别为平均(86.0±2.6)分、(89.9±2.0)分、(80.6±2.9)分,三组术后HSS、AK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短期随访来看,膝内翻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保持3°~6°的轻度内翻会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还不能判断内翻对齐和翻修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 下肢力线 全膝关节置换术 轻度内翻
下载PDF
髋臼发育不良不同入路方式髋臼周围截骨术对创伤应激、下肢力线及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马世强 郭东辉 +2 位作者 肖丽 石秋玲 沈润斌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955-960,共6页
目的探究髋臼发育不良(DDH)不同入路方式髋臼周围截骨术(PAO)对创伤应激、下肢力线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DDH病人9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髂腹股沟入路PAO治疗,研究组49例,行改良髂腹股沟入路PAO... 目的探究髋臼发育不良(DDH)不同入路方式髋臼周围截骨术(PAO)对创伤应激、下肢力线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DDH病人9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髂腹股沟入路PAO治疗,研究组49例,行改良髂腹股沟入路PAO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康复指标、Mckay临床疗效、下肢力线、并发症、手术前后创伤应激因子[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髋关节影像学指标[前侧CE角(ACEA)、外侧CE角(LCEA)、髋臼指数(AI)]、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mHHS)、髋关节结果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HOS-ADL)。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8.64±18.73)分钟和(141.80±21.59)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72.95±35.18)ml和(495.68±40.26)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42.39±32.74)ml和(305.81±39.56)ml,住院时间分别为(11.57±2.29)天和(12.86±2.41)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ckay临床疗效优良率(95.92%)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1天、3天、7天血清NE分别为(73.16±8.07)ng/L和(81.33±8.52)ng/L,(65.81±7.29)ng/L和(72.24±7.65)ng/L,(45.98±6.31)ng/L和(50.37±7.02)ng/L;COR分别为(164.84±19.35)ng/L和(178.62±21.46)ng/L,(142.69±17.81)ng/L和(157.36±19.22)ng/L,(88.79±16.13)ng/L和(97.62±17.50)ng/L;AngⅡ分别为(138.74±20.51)mmol/L和(150.19±21.36)mmol/L,(128.35±17.69)mmol/L和(137.18±19.24)mmol/L,(119.82±17.41)mmol/L和(128.73±18.50)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ACEA分别为(29.71±4.81)°和(27.68±4.53)°,(29.80±4.75)°和(27.72±4.60)°,(29.64±4.79)°和(27.63±4.51)°,LCEA分别为(33.79±6.12)°和(31.04±5.83)°,(33.82±6.10)°和(31.10±5.90)°,(33.75±6.08)°和(31.05±5.77)°,AI分别为(6.15±1.86)°和(7.03±1.94)°,(6.08±1.82)°和(7.01±1.89)°,(6.12±1.84)°和(7.06±1.90)°,mHHS评分分别为(72.15±7.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发育不良 髋臼周围截骨术 入路方式 创伤应激 下肢力线 影像学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筋骨平衡理论指导下五步整膝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浅析
16
作者 陈林 施杞 +5 位作者 笪巍伟 刘爽 圣小平 孙攀 薛凡 李晓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89-93,共5页
膝骨关节炎的发生与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减弱,髌股、胫股关节不稳以及下肢力线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筋骨平衡理论认为筋骨失衡是膝骨关节炎的重要发病机制,可将其病机进展归纳为筋失衡、筋与骨失衡、骨失衡三个阶段。手法治疗是膝骨关节... 膝骨关节炎的发生与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减弱,髌股、胫股关节不稳以及下肢力线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筋骨平衡理论认为筋骨失衡是膝骨关节炎的重要发病机制,可将其病机进展归纳为筋失衡、筋与骨失衡、骨失衡三个阶段。手法治疗是膝骨关节炎治疗指南推荐疗法,关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手法,筋骨平衡理论强调柔筋为先,筋骨并重,以痛为腧,整体施治。本文旨在从筋骨平衡理论出发,探讨膝关节筋骨结构特点及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并浅析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指导下的五步整膝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思路,以期为筋骨平衡理论的发展与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髌股关节 筋骨平衡 下肢力线 手法
原文传递
活动平台单髁置换后下肢力线矫正早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吉祥 荆琳 +2 位作者 张洪美 闫奇 潘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834-2838,共5页
背景:大多数膝关节单侧间室病变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翻畸形,若下肢力线矫正过度,容易增加外侧间室应力,造成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若矫正不足,因受力不均将会导致假体松动。目的:观察活动平台内侧单髁置换后下肢力线矫正对患者早中期临床疗效... 背景:大多数膝关节单侧间室病变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翻畸形,若下肢力线矫正过度,容易增加外侧间室应力,造成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若矫正不足,因受力不均将会导致假体松动。目的:观察活动平台内侧单髁置换后下肢力线矫正对患者早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行单髁置换治疗患者137例,年龄45-83岁,置换后第3天拍摄X射线片评估冠状位下肢力线情况,分为明显内翻(5°-10°)组11例、轻度内翻(1°-5°)组59例、标准中立位(0°-1°)组65例、轻度外翻(外翻超过0°)组2例。术前及术后3,6,12,36,60个月,评估患者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及美国膝关节协会AKSS评分。结果与结论:①137例患者均完成术后60个月随访,其中因轻度外翻患者太少,未纳入结果分析;明显内翻组出现1例无菌性假体松动、2例不明原因疼痛、1例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轻度内翻组出现1例感染、1例关节失稳、1例无菌性假体松动、1例不明原因疼痛与1例外侧间室骨关节炎,标准中立位组出现1例感染、1例聚乙烯衬垫脱位、1例关节失稳、3例不明原因疼痛与2例外侧间室骨关节炎,3组间外侧间室骨关节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OKS均低于术前(P<0.05),AKS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2个月,明显内翻组OKS高于轻度内翻组、标准中立位组(P<0.05),AKSS评分低于轻度内翻组、标准中立位组(P<0.05);术后3,6,36,60个月,3组间OKS、AK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术后60个月,明显内翻组、轻度内翻组、标准中立位组假体生存率分别为81.8%,96.9%,94.9%,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单髁置换后患者下肢力线维持在0°-5°的早中期临床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单髁置换 下肢力线 内翻畸形 膝内侧间室 疗效分析
下载PDF
3D打印截骨导板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南海 吴晓鹏 周晓春 《中外医疗》 2021年第6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普宁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3D打印截骨导板手术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普宁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3D打印截骨导板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器械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以及出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疼痛(VAS)评分、膝关节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下肢力线和膝关节活动度;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92.31±8.23)min、术中出血量(386.63±48.32)mL、术后引流量(381.21±110.13)mL、术后下地时间(4.42±0.14)d以及出院时间(10.92±3.63)d等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118.42±6.74)min、(546.32±61.21)mL、(523.23±88.54)mL、(6.82±1.12)d、(15.34±3.7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40、11.210、5.500、11.640、4.650,P<0.05);观察组术后3月、末次随访,疼痛评分[(3.23±0.62)分vs(5.34±0.51)分,(1.14±0.42)分vs(3.16±0.56)分]、膝关节HSS评分[(79.73±8.42)分vs(61.21±4.15)分,(85.33±6.69)分vs(73.22±5.21)分]、下肢力线[(179.73±8.42)分vs(171.53±7.31)分,(188.74±8.42)分vs(173.41±8.65)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84.22±2.38)分vs(75.18±2.16)分,(91.03±5.57)分vs(83.27±5.48)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90、15.800、14.840、7.820、14.390、15.800、14.840、7.820,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 20.00%,P>0.05)。结论3D打印截骨导板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机体损伤较小,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及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截骨导板 传统器械 全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时间 下肢力线
下载PDF
膝外翻矫正情况对全膝关节置换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迪 李嘉 +2 位作者 罗金伟 吕永明 徐丛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膝外翻矫正情况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我10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合并膝外翻畸形患者,均采用TKA术治疗。术后1周测量髋-膝-踝... 目的:探讨膝外翻矫正情况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我10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合并膝外翻畸形患者,均采用TKA术治疗。术后1周测量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根据HKA角≤3度、>3度设为正常组以及残余外翻组,分别为78例、2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性关节炎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ROM),测量术后1年股骨角、胫骨角、髌骨倾斜角。结果:两组术后WOMAC评分显著低于术前,HSS评分、膝关节ROM显著增加(P<0.05),WOMAC评分、HSS评分、膝关节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股骨角、胫骨角、髌骨倾斜角、HKA角均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正常组四项指标均低于残余外翻组(P<0.05)。结论:KOA合并膝外翻畸形TKA术后残余外翻对近期膝关节功能、疼痛等无显著影响,可考虑无需对膝外翻畸形进行完全矫正,虽然术后下肢力线恢复不及膝外翻正常者,但是否对影响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外翻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外翻矫正 关节活动度 下肢力线
下载PDF
TKA对晚期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下肢力线的影响
20
作者 崔浩 赵寅 秦光华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81-383,39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晚期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下肢力线的影响,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6例晚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TKA治疗。并记录术前及术后6个月所有...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晚期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下肢力线的影响,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6例晚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TKA治疗。并记录术前及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情况,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活动度;下肢力线情况,包括髋膝踝角(A角)、膝关节外翻角(B角)、胫骨角(C角)、踝角(D角)及术后6个月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治疗效果显著;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平均为(1.1±0.7)分,明显低于术前的(5.7±2.1)分;术后HS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92.6±9.4)分、(17.6±1.3)°、(97.4±11.3)°,明显高/大于术前的(35.7±2.3)分、(1.3±0.2)°、(33.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A角平均为(178.1±4.2)°,明显大于术前的(172.9±3.1)°,术后B角、C角、D角分别为(5.4±0.8)°、(94.5±2.1)°、(90.5±2.8)°,明显小于术前的(7.0±1.2)°、(98.9±2.7)°、(98.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下肢力线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力线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