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4′-DDS/TPC/3,3′-DDS三元缩合聚合及表征 被引量:5
1
作者 钱勇 黄超伯 +3 位作者 丁秋平 赖垂林 陈水亮 陈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5,共4页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砜(4,4-′DDS),3,3′-二氨基二苯基砜(3,3-′DDS),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通过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芳砜酰胺三元共聚物。用IR、1H-NM R、DSC、TG、电子万能实验机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实...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砜(4,4-′DDS),3,3′-二氨基二苯基砜(3,3-′DDS),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通过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芳砜酰胺三元共聚物。用IR、1H-NM R、DSC、TG、电子万能实验机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保持在-15℃,溶液质量浓度为6%时,所得共聚物的特性黏度最高。共聚物的性能随分子结构中4,4-′DDS单元和3,3-′DDS单元的比率变化而变化,高比率的3,3-′DDS对应着良好的溶解性能;高比率的4,4-′DDS则对应着较高的玻璃化温度(Tg)、热分解温度(Td)、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砜酰胺 低温缩聚 三元缩合
下载PDF
间苯二胺/己二胺/联苯二酐三元缩合聚合及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晓敏 王春艳 钱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1-43,共3页
用1,6-己二胺、间苯二胺、联苯四羧酸二酐为基本原料,通过改变1,6-己二胺和间苯二胺的不同物质的量的比例,在低温下进行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脂肪-芳香族聚酰亚胺。并用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TG)研究聚酰亚... 用1,6-己二胺、间苯二胺、联苯四羧酸二酐为基本原料,通过改变1,6-己二胺和间苯二胺的不同物质的量的比例,在低温下进行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脂肪-芳香族聚酰亚胺。并用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TG)研究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到的聚合物不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同时也易于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缩聚 聚酰亚胺 表征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对苯酰胺纤维的结构、性能及制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新威 赵玮 +2 位作者 胡祖明 胡盼盼 刘兆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372-377,共6页
综述了聚对苯酰胺的结构、性能及制备,试图由此引起对PBA纤维的关注。在其结构性能上,与PPTA进行比较,显示其优异的耐老化、耐腐蚀等性能。在聚合方面,对低温溶液聚合与直接聚合等不同方法进行分析:低温溶液聚合反应条件苛刻,但... 综述了聚对苯酰胺的结构、性能及制备,试图由此引起对PBA纤维的关注。在其结构性能上,与PPTA进行比较,显示其优异的耐老化、耐腐蚀等性能。在聚合方面,对低温溶液聚合与直接聚合等不同方法进行分析:低温溶液聚合反应条件苛刻,但可得较高特性粘度的树脂,反应所得溶液也能直接进行纺丝;而直接聚合工艺要求简单,但所得树脂特性粘度较低且反应后溶剂回收困难。PBA在纺丝方面比PPTA纤维更简单,且有更多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酰胺 热性能 低温缩聚 直接聚合 纺丝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酰对氨基苯砜的合成与表征
4
作者 王春艳 陈碧波 +2 位作者 石俊 任广元 陈泉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2-115,共4页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砜(4,4’-DDS)与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通过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不同黏度的聚对苯二甲酰对氨基苯砜。并用IR、1H-NMR、DSC、TG、电子万能实验机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保持...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砜(4,4’-DDS)与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通过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不同黏度的聚对苯二甲酰对氨基苯砜。并用IR、1H-NMR、DSC、TG、电子万能实验机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保持在-15℃,溶液质量浓度为6%时,所聚合物特性黏度最高。随着特性黏度的逐渐增大,聚对苯二甲酰对氨基苯砜的溶解性变差,玻璃化温度(Tg),热分解温度(Td)升高。弹性模量、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对氨基苯砜 低温溶液缩聚 力学性能 表征
下载PDF
对苯二胺/乙二胺/二苯酮四酸二酐三元缩聚及表征
5
作者 张文 蓝燕飞 +1 位作者 钱勇 王春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17-419,424,共4页
以乙二胺、对苯二胺、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原料进行低温缩聚反应,通过调节对苯二胺与乙二胺的摩尔比,在氮气氛围下缩合反应制备一系列脂肪-芳香族聚酰亚胺。并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DSC,TG和电子万能... 以乙二胺、对苯二胺、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原料进行低温缩聚反应,通过调节对苯二胺与乙二胺的摩尔比,在氮气氛围下缩合反应制备一系列脂肪-芳香族聚酰亚胺。并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DSC,TG和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分别对其热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结果显示,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200℃,失重10%的温度高于440℃,表明该系列聚合物具有很好的耐热性能。其拉伸强度与杨氏模量高达150 MPa和1.6 GPa,表明此类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缩聚 聚酰亚胺 表征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备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蕾 刘尊武 +1 位作者 潘婉莲 刘兆峰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2-135,共4页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将间苯二胺(MPD)和间苯二甲酰氯(IPC)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进行缩聚,制得了较高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间位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研究了聚合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并对影响缩聚的各种因素如:单体浓度、起始反应...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将间苯二胺(MPD)和间苯二甲酰氯(IPC)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进行缩聚,制得了较高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间位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研究了聚合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并对影响缩聚的各种因素如:单体浓度、起始反应温度、两种单体的摩尔比进行了研究,还对制得的浆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住芳香族聚酰胺 低温溶液缩聚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下载PDF
新型多氯取代聚芳醚酮砜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盛寿日 康宜强 +3 位作者 罗秋燕 霍毅 刘晓玲 宋才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由对苯二甲酰氯(TPC)经FeCl3催化氯化制备了四氯对苯二甲酰氯(TCTPC),并用元素分析、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 在无水AlCl3及NMP存在下,将TCTPC、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和TPC进行三元低温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 由对苯二甲酰氯(TPC)经FeCl3催化氯化制备了四氯对苯二甲酰氯(TCTPC),并用元素分析、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 在无水AlCl3及NMP存在下,将TCTPC、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和TPC进行三元低温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多氯取代的高分子量聚芳醚酮砜(PESEKK/C-PESEKK)无规共聚物. 经FT-IR、DSC、TG及WAXD等分析表明,共聚物为非晶态结构,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介于168~232 ℃之间,高于已商品化的PEEK和PEKK,且随共聚物中多氯取代C-PESEKK结构单元含量增加而增加,5%热失重温度(Td)则稍低于PEEK和PEKK. 共聚物易溶于氯仿及DMF和DMSO等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酮砜 四氯对苯二甲酰氯 低温溶液缩聚 无规共聚物
下载PDF
NMP-CaCl_2体系中低温缩聚合成PPTA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冀国龙 王嘉骏 +1 位作者 冯连芳 朱福和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将对苯二甲酰氯(TPC)和对苯二胺(PPD)在NMP-CaCl_2溶剂体系中进行缩聚反应,制备了较高分子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树脂。研究了分子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考察了初始单体浓度、摩尔配比、起始反应温度、反...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将对苯二甲酰氯(TPC)和对苯二胺(PPD)在NMP-CaCl_2溶剂体系中进行缩聚反应,制备了较高分子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树脂。研究了分子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考察了初始单体浓度、摩尔配比、起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影响缩聚反应的因素,获得了较优的聚合条件:初始单体浓度为0.35~0.4mol/L,对苯二甲酰氯和对苯二胺的摩尔配比为1.009~1.012,起始反应温度为-15~5℃,反应时间为35~60min。发现搅拌转速对于聚合分子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转速范围,当转速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转速对PPTA聚合分子质量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低温溶液缩聚 合成
下载PDF
正己烷溶剂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合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孔海娟 秦明林 +2 位作者 丁小马 吴瑶 余木火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7年第3期27-30,共4页
以对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酰氯为反应单体,以氯化钙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为溶剂,同时加入不与NMP互溶的正己烷,采用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制得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研究了正己烷的加入对PPTA的聚合反应及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 以对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酰氯为反应单体,以氯化钙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为溶剂,同时加入不与NMP互溶的正己烷,采用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制得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研究了正己烷的加入对PPTA的聚合反应及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己烷的引入可以推迟PPTA聚合反应过程中产生凝胶的时间,有利于聚合反应的进行;当正己烷与NMP的体积比为1∶2时,可以制得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PTA;正己烷的加入可使PPTA树脂颗粒的比表面积更大,但对其结构和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正己烷 低温溶液缩聚 溶剂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NMP-DMAC溶剂体系中制备PPTA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跃 谢瑞刚 +2 位作者 严生虎 刘建武 沈介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74,共4页
以对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酰氯为单体,三正丁胺为酸性气体吸收剂,在N-甲基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乙酰胺的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体系中,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合物。研究了TPC过量值、单体PPD摩尔浓度、溶剂配比、CaCl2... 以对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酰氯为单体,三正丁胺为酸性气体吸收剂,在N-甲基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乙酰胺的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体系中,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合物。研究了TPC过量值、单体PPD摩尔浓度、溶剂配比、CaCl2用量、TBA用量等因素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PC过量值为8‰~9‰、PPD摩尔浓度为0.4 mol/L、溶剂配比为3∶1、CaCl2用量为6%、TBA投加量为PPD摩尔数的2倍时,可以获得性能较佳的PPTA聚合物。与现有的专利技术相比,该合成工艺的混合溶剂体系及酸吸收剂具有新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TA 低温溶液缩聚 混合溶剂体系 三正丁胺
下载PDF
聚醚酮酮含萘环聚醚酮醚酮酮无规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11
作者 刘晓玲 徐海云 蔡明中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287-291,294,共6页
通过 β -萘酚和 4 ,4′ -二氟二苯甲酮的缩合反应 ,合成了一种新芳醚单体——— 4 ,4′ -二 (β -萘氧基 )二苯甲酮 .将其在亲电反应条件下和二苯醚、芳二酰氯进行共缩聚反应 ,制备了聚醚酮酮 含萘环聚醚酮醚酮酮无规共聚物 ,用IR、W... 通过 β -萘酚和 4 ,4′ -二氟二苯甲酮的缩合反应 ,合成了一种新芳醚单体——— 4 ,4′ -二 (β -萘氧基 )二苯甲酮 .将其在亲电反应条件下和二苯醚、芳二酰氯进行共缩聚反应 ,制备了聚醚酮酮 含萘环聚醚酮醚酮酮无规共聚物 ,用IR、WAXD、DS、TG和溶解性试验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酮酮 无规共聚物 低温溶液缩聚 表征 萘环 聚醚酮醚酮酮 合成 亲电反应
下载PDF
低温溶液缩聚制备芳香族聚砜酰胺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伟 封亚培 +1 位作者 晏雄 汪晓峰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7-30,36,共5页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将对位二氨基二苯砜(4,4′-DDS)、间位二氨基二苯砜(3,3′-DDS)和对苯二甲酰氯(TPC)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进行缩聚,制得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芳香族聚砜酰胺树脂,并研究了各反应因素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将对位二氨基二苯砜(4,4′-DDS)、间位二氨基二苯砜(3,3′-DDS)和对苯二甲酰氯(TPC)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进行缩聚,制得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芳香族聚砜酰胺树脂,并研究了各反应因素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液浓度为13%,反应初始温度为10℃,TPC/DDS摩尔比为1.001~1.003,反应时间50~60min时,可获得理想的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族聚砜酰胺 低温溶液缩聚 相对分子质量
下载PDF
芳香族聚酯酰胺的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小燕 佘万能 《化学与粘合》 CAS 2011年第5期54-56,66,共4页
简述了聚芳酯和聚芳酰胺的优异特点,然而由于二者单独使用时存在某些不足,因此将二者进行共缩聚改性得到芳香族聚酯酰胺,它作为聚芳酯和聚芳酰胺的一种改性聚合物,兼有两者的优异性能;在多篇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芳香族聚酯酰胺的几种比... 简述了聚芳酯和聚芳酰胺的优异特点,然而由于二者单独使用时存在某些不足,因此将二者进行共缩聚改性得到芳香族聚酯酰胺,它作为聚芳酯和聚芳酰胺的一种改性聚合物,兼有两者的优异性能;在多篇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芳香族聚酯酰胺的几种比较常见的合成方法,低温溶液缩聚,界面缩聚,酯交换,混合法,还分别简要的剖析了几种合成方法的特点。由于低温溶液聚合的优异特点,在实验室操作,我们就主要采用此方法,而且易于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酯 聚芳酰胺 共缩聚 改性 聚芳酯酰胺 低温溶液缩聚 界面缩聚 酯交换 混合法
原文传递
干湿法纺丝制备高性能间位芳纶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玉峰 曹凯凯 +5 位作者 杨佑 张志军 宋志成 李忠良 姜猛进 杨军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2年第5期33-36,共4页
以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为单体,通过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备纺丝原液,采用工程化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间位芳纶,研究了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并与市场上同类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干湿法纺丝所得间位芳纶表面光滑,晶粒尺寸较小,结晶度和取向... 以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为单体,通过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备纺丝原液,采用工程化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间位芳纶,研究了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并与市场上同类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干湿法纺丝所得间位芳纶表面光滑,晶粒尺寸较小,结晶度和取向度分别高达49.87%和0.567,断裂强度达5.17 cN/dtex,初始模量达106.03 cN/dtex,热收缩率为1.9%,与干法纺丝间位芳纶“Nomex”的结构与性能相当;与湿法纺丝间位芳纶“泰美达”相比,干湿法纺丝间位芳纶微观结构更完善,具有更高的结晶度和取向度,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分别提高35%和27%,热收缩率大幅降低;采用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间位芳纶有望实现高品质间位芳纶的国产化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苯二酰间苯二胺纤维 间位芳纶 低温溶液缩聚 干湿法纺丝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含氟聚芳酰胺的合成与性能
15
作者 杜悦 谢嵩 +1 位作者 陈晓婷 唐旭东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31-33,37,共4页
以3,5-二氨基三氟甲苯(DBTF)作为第三单体,间苯二胺(MPD)和间苯二甲酰氯(IPC)为原料,通过低温溶液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氟聚芳酰胺(PMIA-F).研究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得到聚合反应条件为初始聚合温度为-5,℃、IPC过量2‰、单体... 以3,5-二氨基三氟甲苯(DBTF)作为第三单体,间苯二胺(MPD)和间苯二甲酰氯(IPC)为原料,通过低温溶液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氟聚芳酰胺(PMIA-F).研究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得到聚合反应条件为初始聚合温度为-5,℃、IPC过量2‰、单体浓度为1,mol/L、反应时间为80,min;合成的系列含氟聚芳酰胺的比浓对数黏度为0.81~1.43,dL/g,并对其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氨基三氟甲苯 低温聚合法 含氟聚芳酰胺
下载PDF
NMP/助溶剂体系中含氯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16
作者 尚建勋 于俊荣 +3 位作者 陈蕾 王彦 诸静 胡祖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将对苯二甲酰氯(TPC)和邻氯对苯二胺(Cl-PPD)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助溶剂体系中进行缩聚反应,制备了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含氯对位芳香族聚酰胺(ClPPTA)树脂,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Cl-PPTA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将对苯二甲酰氯(TPC)和邻氯对苯二胺(Cl-PPD)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助溶剂体系中进行缩聚反应,制备了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含氯对位芳香族聚酰胺(ClPPTA)树脂,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Cl-PPTA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l-PPD浓度、初始反应温度、助溶剂加入量、TPC和Cl-PPD的单体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l-PPTA比浓对数黏度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聚合条件.结果发现,NMP/LiCl体系相对于NMP/CaCl2体系更易获得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Cl-PPTA,最佳条件下可制得比浓对数黏度达2.38dL/g的Cl-PP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氯对位芳香族聚酰胺 低温溶液缩聚法 合成 比浓对数黏度
下载PDF
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乙二醇聚合物
17
作者 梁效 敖玉辉 赵振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30,共4页
引入聚乙二醇为第三单体,以低温溶液缩聚法合成了改性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采用红外光谱对改性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主要官能团,证明了聚合物结构。当聚乙二醇添加量为反应物总质量分数25%时,观察到胶体在溶液中变为浆液状态。以XR... 引入聚乙二醇为第三单体,以低温溶液缩聚法合成了改性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采用红外光谱对改性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主要官能团,证明了聚合物结构。当聚乙二醇添加量为反应物总质量分数25%时,观察到胶体在溶液中变为浆液状态。以XRD表征方法判断改性聚合物的晶体类型,发现引入第三单体聚乙二醇合成的改性聚合物结晶度有所下降,当聚乙二醇添加量为反应物总质量分数25%时,衍射峰趋向于无定形态,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一致。通过热重分析发现,改性聚合物的热分解起始温度为370℃,最大热分解温度为430℃。结果表明,引入聚乙二醇改善了聚合物的溶解度,改性的聚合物仍有着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溶液缩聚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聚乙二醇 溶解性
下载PDF
4,4′-ODA改性含氯PMIA的合成及其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
18
作者 刘含茂 曹凯凯 +4 位作者 李忠良 袁锋 杨佑 宋志成 张志军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1年第1期17-20,共4页
将柔性的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作为第三单体,与5-氯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IPC)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体系中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制得4,4′-ODA改性含氯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并通过干喷湿法纺丝制得4,4′-ODA改... 将柔性的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作为第三单体,与5-氯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IPC)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体系中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制得4,4′-ODA改性含氯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并通过干喷湿法纺丝制得4,4′-ODA改性含氯PMIA纤维,对其聚合物及其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所合成产物为目标产物,4,4′-ODA已成功引入到含氯PMIA中;添加4,4′-ODA的摩尔分数为30%时,改性含氯PMIA聚合物的比浓对数黏度达到最大值2.6 dL/g;改性含氯PMIA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随着4,4′-ODA加入量的增加,纤维断裂强度较改性前有所下降,但断裂伸长率有所提升;改性含氯PMIA纤维具有较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其起始分解温度大于350℃,极限氧指数在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 4 4′-二氨基二苯醚 5-氯间苯二胺 间苯二甲酰氯 改性 低温溶液缩聚 纺丝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低温溶液缩聚合成聚芳醚酮酮的研究 被引量:81
19
作者 宋才生 蔡明中 周丽云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9-103,共5页
低温溶液缩聚合成聚芳醚酮酮的研究宋才生,蔡明中,周丽云(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南昌330027)关键词低温溶液缩聚,付一克或化反应,聚芳醚酮酮,二苯醚聚芳醚酮酮(PEKK)是一种新型的热塑性耐热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 低温溶液缩聚合成聚芳醚酮酮的研究宋才生,蔡明中,周丽云(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南昌330027)关键词低温溶液缩聚,付一克或化反应,聚芳醚酮酮,二苯醚聚芳醚酮酮(PEKK)是一种新型的热塑性耐热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力学性能,耐溶剂抗化学腐蚀性能,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聚 酰化反应 聚芳醚酮酮 DMF TPC IPC DPE
下载PDF
聚醚酮酮/含萘环聚醚砜醚酮酮无规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6
20
作者 盛寿日 蔡明中 宋才生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16-619,共4页
聚芳醚酮作为一类耐高温特种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热、电、机械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宇航、原子能工程等高科技领域.对于聚醚醚酮(PEEK)及其改性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1~4],然而有关主链含萘环的聚芳醚酮的报道较... 聚芳醚酮作为一类耐高温特种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热、电、机械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宇航、原子能工程等高科技领域.对于聚醚醚酮(PEEK)及其改性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1~4],然而有关主链含萘环的聚芳醚酮的报道较少[5].前文[6]采用亲电取代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酮酮 合成 聚醚砜醚酮酮 共聚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