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围压条件下低渗砂岩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5
1
作者 秦积舜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8-31,35,共5页
试验研究了低渗透砂岩储层岩石的围压 -渗透率关系和围压 -松弛循环 -渗透率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 :随围压增加岩石的孔隙结构和骨架结构发生变化 ,引起岩石渗透率的下降 .通过对变围压条件下低渗透岩石渗透率变化规律分析 ,找到了一种新... 试验研究了低渗透砂岩储层岩石的围压 -渗透率关系和围压 -松弛循环 -渗透率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 :随围压增加岩石的孔隙结构和骨架结构发生变化 ,引起岩石渗透率的下降 .通过对变围压条件下低渗透岩石渗透率变化规律分析 ,找到了一种新的表征围压 -渗透率关系的公式——指数函数线性组合 ,对 5个低渗透区块的 3 1组岩石样品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和验证 ,该指数函数线性组合的拟合误差在±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低渗透 砂岩 围压 松弛 指数函数 线性组合 岩石骨架 变化机理 储层 渗透率
下载PDF
低渗透岩石渗透率与孔隙率演化规律的气渗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王环玲 徐卫亚 +2 位作者 左婧 邵建富 贾朝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8-216,共9页
低渗透岩石是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储存、CO2储存、核废料处置的主要介质和地质环境,也是水利水电等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复杂介质。利用河海大学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里尔力学研究所共同研发的低渗透岩石惰性气体渗透试验系统,以氩气为渗透介... 低渗透岩石是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储存、CO2储存、核废料处置的主要介质和地质环境,也是水利水电等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复杂介质。利用河海大学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里尔力学研究所共同研发的低渗透岩石惰性气体渗透试验系统,以氩气为渗透介质,测试了3种低渗透岩石在不同围压作用下的有效孔隙率和气体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分析和讨论了孔隙率和渗透率随围压的变化关系以及孔隙率与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对低渗透岩石,随着围压的增大,孔隙率和渗透率呈指数函数关系递减,试样BSE微观结构图像结果也表明了围压与孔隙结构的相关关系;在不考虑孔隙坍塌效应时,渗透率与孔隙率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岩石 渗透率 孔隙率 岩石渗流
原文传递
微裂缝低渗透岩石渗透率随围压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薛永超 程林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0,共3页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其成岩作用强烈、岩性致密、微裂缝普遍发育等特点,使得渗透率这一关键表征参数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针对该问题,从理论研究出发,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研究得到了微裂缝低渗透岩石渗透率随围压变...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其成岩作用强烈、岩性致密、微裂缝普遍发育等特点,使得渗透率这一关键表征参数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针对该问题,从理论研究出发,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研究得到了微裂缝低渗透岩石渗透率随围压变化的理论关系式,并在该关系式指导下,选取某油田发育不同程度天然微裂缝的3块低渗透岩心开展室内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拟合得出实验关系曲线,从而确定了理论关系式中的待定系数,进而得到了发育微裂缝低渗透岩石渗透率随围压变化定量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缝 低渗透岩石 渗透率 围压 实验研究 定量关系
下载PDF
低渗透致密气藏压裂气井动态储量预测新方法——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被引量:29
4
作者 罗瑞兰 雷群 +1 位作者 范继武 刘剑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8-31,共4页
由于地质条件及工艺措施的影响,低渗透致密储层压裂气井的生产动态与常规气井有明显不同,存在不稳定渗流时间很长等问题,致使气井的单位压降采气量、井控动态储量、泄流面积随生产时间出现动态变化。因此在试采期间难以准确求得气井... 由于地质条件及工艺措施的影响,低渗透致密储层压裂气井的生产动态与常规气井有明显不同,存在不稳定渗流时间很长等问题,致使气井的单位压降采气量、井控动态储量、泄流面积随生产时间出现动态变化。因此在试采期间难以准确求得气井的井控动态储量和泄流面积,给气田开发方案的合理编制带来很大困难。为此,以苏里格气田为例,在准确把握低渗透压裂气井生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气井动态分析方法,根据先期投产区块内多口典型气井的生产数据建立了井控动态储量预测图版,能够依据气井早期的生产数据有效预测井控储量、泄流面积随生产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对气田的建产规模和井网加密方式具有指导作用,从而降低了测试成本,避免了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致密砂岩 气井 压裂(岩石) 生产特征 动态储量 预测图版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郭晶晶 张烈辉 梁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5-47,共3页
低渗透气藏中的多数井自然产能都很低,需要进行压裂改造后才具有生产能力。同时,气体在该类气藏中的渗流一般为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非达西渗流。为此,根据保角变换原理,将带垂直裂缝的气井渗流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单向渗流问... 低渗透气藏中的多数井自然产能都很低,需要进行压裂改造后才具有生产能力。同时,气体在该类气藏中的渗流一般为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非达西渗流。为此,根据保角变换原理,将带垂直裂缝的气井渗流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单向渗流问题;然后基于Forchheimer二项式渗流方程,考虑低渗透气藏中启动压力梯度存在的影响,推导得到了低渗透气藏中垂直裂缝井的产能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绘制分析了理论产能曲线,并用现场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会影响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压裂气井的产量随着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加而降低。该方法简单实用,便于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启动压力 压力梯度 压裂(岩石) 垂直裂缝 生产能力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低渗透岩石压敏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其彬 陈忠 +1 位作者 黄侠 张军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1,56,共4页
低渗透岩石具有较为明显的压力敏感性。在分析传统的CMS300全自动覆压压力敏感实验研究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岩石受压缩的时间效应,对胜利渤南油田不同类型的低渗透岩石进行了系统的CMS300随机覆压和控时覆压的敏感性测试,获得了多种... 低渗透岩石具有较为明显的压力敏感性。在分析传统的CMS300全自动覆压压力敏感实验研究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岩石受压缩的时间效应,对胜利渤南油田不同类型的低渗透岩石进行了系统的CMS300随机覆压和控时覆压的敏感性测试,获得了多种低渗透岩石压敏特征曲线,并探讨了岩石压敏特征与岩石本身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机覆压下,储层物性随围压的增加呈单调圆滑下降的趋势;控时覆压下,岩石气测渗透率随覆压的变化呈台阶式变化;粘土总量和有无方解石胶结对低渗透岩石压敏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岩石 特征研究 压力敏感性 研究特点 时间效应 渤南油田 特征曲线 储层物性 压敏效应 全自动 台阶式 渗透率 方解石 随机 压下 基础 围压 胶结 粘土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杜新龙 康毅力 +3 位作者 游利军 杨斌 黎金明 金祥哲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5-299,共5页
应力敏感是造成低渗透油气田储层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学客观地评价应力敏感对于保护低渗透储层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姬塬油田低渗透储层为例,开展了基块岩样和人工造缝岩样应力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基块岩样为弱应力敏感性,裂缝岩样为... 应力敏感是造成低渗透油气田储层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学客观地评价应力敏感对于保护低渗透储层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姬塬油田低渗透储层为例,开展了基块岩样和人工造缝岩样应力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基块岩样为弱应力敏感性,裂缝岩样为强应力敏感性。在外力作用下,岩石的本体变形和结构变形是产生应力敏感的主要原因。岩石的结构变形主要受孔隙度、岩石颗粒的接触方式、岩石颗粒的胶结情况、粘土矿物产状以及裂缝发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岩石的本体变形主要受岩石组分影响。岩心柱塞尺度微裂缝出现频度较低、粘土矿物"绿泥石包壳"发育及其良好的保护孔隙作用是基块岩样表现为弱应力敏感性的重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应力敏感 岩石组分 粘土矿物产状 裂缝
原文传递
低渗透储层气体渗流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铁军 李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0-72,共3页
低渗透气藏在我国分布极其广泛 ,据不完全的统计 ,其储量已占所有气藏的 80 % ,显而易见开发此类气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 ,到目前为止 ,一般都采用常规气藏的理论来解释低渗透的数据 ,但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是因为低渗透气... 低渗透气藏在我国分布极其广泛 ,据不完全的统计 ,其储量已占所有气藏的 80 % ,显而易见开发此类气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 ,到目前为止 ,一般都采用常规气藏的理论来解释低渗透的数据 ,但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是因为低渗透气藏具有常规气藏不具备的特殊性 ,岩层致密、渗透率极低、气体渗流具有滑脱效应等〔1、2〕。针对这种现状 ,文章在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调研和实际计算的基础上 ,从研究低渗透储层气体渗流的特性出发 ,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对方程中的系数、内外边界条件进行特殊的处理 ,得到非线性的差分方程 ,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通过对川中 1口井数据的处理 ,文中模型及其算法都能较好地拟合气井的实测数据 ,这项工作为解决此类问题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且 ,该成果容易推广到多维多相模型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储集岩 气田开发 滑脱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地下水封洞库围岩气体渗透特性及滑脱效应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贾朝军 王环玲 +2 位作者 徐卫亚 左婧 Skoczylas F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0-57,共8页
地下水封洞库的围岩是一种低渗透岩石,其气体渗透特性,以及气体渗透率随压力的变化是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非常关注的问题。该文对某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的风化花岗片麻岩进行了室内的气体渗透特性试验,滑脱效应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试验。试... 地下水封洞库的围岩是一种低渗透岩石,其气体渗透特性,以及气体渗透率随压力的变化是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非常关注的问题。该文对某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的风化花岗片麻岩进行了室内的气体渗透特性试验,滑脱效应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风化花岗片麻岩气体渗透在不同围压阶段,渗透率和孔隙度变化规律不同;存在一个围压拐点,小于拐点值时,渗透率随围压满足指数函数,大于拐点值时,满足二次函数关系;SEM试验表明,岩石内部不整合接触形成的微裂隙和微孔洞导致了围压加载过程中渗透率和孔隙度不同变化规律;气体在低渗透岩样渗流过程中存在滑脱效应,应对测试所得到的渗透率进行滑脱效应的修正;对于地下水封洞库,设计和运行时要考虑气体渗透的滑脱效应的影响;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与围压有关,当围压为8 MPa^9 MPa时,气体滑脱效应对气测渗透率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洞库 低渗透岩石 滑脱效应 气体渗透 围压
原文传递
再论储集层岩石的压缩问题--对《储集层岩石的压缩问题》一文的不同看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厉强 李正科 +4 位作者 袁昭 李振禄 文静 谢军 刘长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9-381,共3页
针对目前对岩石压缩系数研究的诸多争论,在细致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推导建立了岩石压缩系数的新关系式,克服了李传亮教授所建立关系式的不合理现象。通过对比分析证明该关系式是正确的,李传亮教授所建立关系式在物理意义及数量关系上... 针对目前对岩石压缩系数研究的诸多争论,在细致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推导建立了岩石压缩系数的新关系式,克服了李传亮教授所建立关系式的不合理现象。通过对比分析证明该关系式是正确的,李传亮教授所建立关系式在物理意义及数量关系上都是不正确的。指出,体积法测量的孔隙压缩系数数值偏高,存在逻辑反转现象,但与微间隙和封套存在塑性变形关系不大,主要是因反映到规律层面的数据处理统计不合理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岩石 压缩系数 讨论
下载PDF
低压、低渗气藏压裂改造化学增能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洪升 王俊英 +2 位作者 王稳桃 张红 李国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3-95,共3页
根据中原油田文23气田储层渗透率低、压力系数低、返排率低、压裂措施后压裂液滞留地层中对储层造成伤害等地质特征,研究了化学增能工艺技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来减缓或解除液体的滞留,从而达到提高返排、减少储层伤... 根据中原油田文23气田储层渗透率低、压力系数低、返排率低、压裂措施后压裂液滞留地层中对储层造成伤害等地质特征,研究了化学增能工艺技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来减缓或解除液体的滞留,从而达到提高返排、减少储层伤害和提高工艺效果的目的。实验研究了自生气体剂自生热化学剂组分、配方优选和性能评价等方面。研究表明:80℃条件下,90min可使密闭容器中含有1.0mol/L自生气体剂水溶液的压力达到1·92MPa在液体起始温度为10℃的条件下,可使液体温度在10~20min升高到95℃。另外,通过自生热化学剂发生反应生成的泡沫质量为92.7%,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半衰期在28.9min。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压力 压裂(岩石) 化学剂注入 增能 工艺
下载PDF
低渗气藏岩石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丽君 李闽 +1 位作者 向祖平 唐志宏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79-82,共4页
根据修正的析因设计方案,开展三个回路的变孔隙流体压力实验,采用最大似然函数法、Bernabe法和Brace法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升高孔隙流体压力时的有效应力系数小于降低孔隙流体压力时的有效应力系数;三种处理方法中,根据最大似... 根据修正的析因设计方案,开展三个回路的变孔隙流体压力实验,采用最大似然函数法、Bernabe法和Brace法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升高孔隙流体压力时的有效应力系数小于降低孔隙流体压力时的有效应力系数;三种处理方法中,根据最大似然函数法计算出的有效应力与渗透率的二次多项式拟合关系最好;岩石的有效应力系数为1.02,从实验角度证实了Kwon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藏岩石 有效应力 渗透率 有效应力系数 最大似然函数法
下载PDF
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初期的水气分子扩散 被引量:2
13
作者 申林方 徐则民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10,共8页
低渗透岩石具有孔隙狭窄、连通性差、流动阻力大等特点,这致使地下水渗流速度极低。本文以二长岩及玄武岩结构体的核心及紧靠核心的外环区域为对象对低渗透岩石结构体的初期风化机理进行研究。二长岩及玄武岩核心区的渗透率分别为0.0047... 低渗透岩石具有孔隙狭窄、连通性差、流动阻力大等特点,这致使地下水渗流速度极低。本文以二长岩及玄武岩结构体的核心及紧靠核心的外环区域为对象对低渗透岩石结构体的初期风化机理进行研究。二长岩及玄武岩核心区的渗透率分别为0.0047×10-3μm2和0.0081×10-3μm2,孔隙度分别为1.58%和0.24%。对两种岩石的核心及外环进行化学全分析表明两个区域的主要元素含量无明显变化,外环烧失量有所增加,Fe2+与Fe3+变化敏感。薄片鉴定发现二长岩核心及外环的斜长石及钾长石均发生了强烈风化,外环中的辉石变为绿泥石。玄武岩的核心区矿物基本无变化,外环的长石及辉石发生了皂石化,部分基质绿泥石化。微观结构上,两种岩石核心区均致密坚硬,外环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长石及辉石的晶内溶孔。风化初期,水以气态形式扩散进入低渗透岩石内部。水气的扩散方式为介于菲克型扩散与Knudsen扩散之间的过渡型扩散。计算得二长岩和玄武岩中的水气扩散系数分别为48.09×10-8m2/s和3.74×10-8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岩石 风化初期 水气分子扩散
下载PDF
低渗气藏变形效应的处理方法和合理生产压差的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霆 李治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3-94,106,共3页
大多数低渗气藏具有明显的变形效应,对此一般采用流固耦合方法来处理,但是其算法非常复杂。为此,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变形效应处理方法,适合于工程上使用。该方法先建立渗透率与压力的函数,再根据渗透率压力敏感实验的结果计算出渗透率修... 大多数低渗气藏具有明显的变形效应,对此一般采用流固耦合方法来处理,但是其算法非常复杂。为此,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变形效应处理方法,适合于工程上使用。该方法先建立渗透率与压力的函数,再根据渗透率压力敏感实验的结果计算出渗透率修正系数,这能够简单而准确地考虑变形效应对流动的影响,并且在通用数值模拟软件上可以使用。用此法研究了变形效应对选择合理生产压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考虑变形效应对预测的产量有很大影响,而在低渗气藏生产中,超过某一界限的生产压差并没有明显地提高产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岩石变形 生产压差 选择 增产
下载PDF
深层油气低渗岩石气体渗透性-水力压裂一体化测试装置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玉 于婷婷 +2 位作者 张通 栾雅琳 刘书言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116,共6页
水力压裂是提高深层低渗岩石油气资源开采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掌握深层低渗岩石水力压裂前后渗透性测试技术及裂纹起裂、扩展规律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满足行业特色教学科研需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基于瞬态压力... 水力压裂是提高深层低渗岩石油气资源开采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掌握深层低渗岩石水力压裂前后渗透性测试技术及裂纹起裂、扩展规律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满足行业特色教学科研需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基于瞬态压力脉冲法和水力压裂技术,自主研制了深层油气低渗岩石气体渗透性-水力压裂一体化测试装置。该装置可物理模拟深层油气赋存的高温、高流体压力和高应力的复杂地质耦合环境,可实现低渗致密岩石渗透性的准确测定,亦可有效地开展水力压裂测试,使学生掌握低渗岩石的裂纹起裂、扩展规律及机理。该装置实现了渗透-压裂的一体化测试,提高了实验的精度,完善了深层油气领域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手段,丰富了学生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了师生的科研创新,为科研辅助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岩石 气体渗透性 水力压裂 一体化测试装置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压力场变化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卜向前 师永民 +4 位作者 杜书恒 李向平 靳文奇 吴洛菲 张志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0-856,共7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长6油层为例,在恢复地下围压、油水两相饱和流体、温度等条件下,开展岩芯孔隙压力变化过程中杨氏模量、泊松比、比奥特系数、脆性指数等岩体力学参数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孔隙压力逐渐增加,杨氏模量、比奥特系... 以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长6油层为例,在恢复地下围压、油水两相饱和流体、温度等条件下,开展岩芯孔隙压力变化过程中杨氏模量、泊松比、比奥特系数、脆性指数等岩体力学参数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孔隙压力逐渐增加,杨氏模量、比奥特系数和脆性指数逐渐减小,泊松比逐渐增大,并且相对变化幅度较大,分别为13.15%,37.50%,68.65%和52.22%。这一结果表明,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随着油水井之间压差增加以及整个油藏压力场不均衡分布,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场与原始未动用油藏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老井重复压裂改造和水井配注中应充分考虑这种变化,以达到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孔隙压力 岩体力学
下载PDF
A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Effects on the Breakthrough Pressure of CO_(2)in Unsaturated Low-permeability Rock Core 被引量:1
17
作者 HU Zhikai LI Yi +6 位作者 LI Qi DIAO Yujie MA Xin LIU Hejuan FENG Guanhong WANG Fugang YU Qingch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911-924,共14页
Gas breakthrough pressure is a key parameter to evaluate the sealing capacity of caprock,and it also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safety and capacity of CO_(2)geological storage.Based on the published experimental results... Gas breakthrough pressure is a key parameter to evaluate the sealing capacity of caprock,and it also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safety and capacity of CO_(2)geological storage.Based on the published experimental results,we present 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CO_(2)breakthrough pressure in unsaturated low-permeability rock under 9 multiple P-T conditions(which can keep CO_(2)in gaseous,liquid and supercritical states)and thus,a numerical method which can be used to accurately predict CO_(2)breakthrough pressure on rock-core scale is propos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_(2)breakthrough pressure and breakthrough time are exponential correlated with P-T conditions.Meanwhile,pressure has stronger effects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n that of temperature.Moreover,we performed sensitivity studies on the pore distribution indexλ(0.6,0.7,0.8,and 0.9)in van Genuchten-Muale model.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λ,CO_(2)breakthrough pressure and breakthrough time both show decreasing trends.In other words,the larger the value ofλis,the better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caprock is,and the worse the CO_(2)sealing capacity is.The numerical method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prediction of gas breakthrough pressure on rock-core scale and for related numerical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geological storage CO_(2)breakthrough pressure unsaturated low-permeability rock multiple P-T conditions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水敏性低渗透储层油水两相渗透率JBN计算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时刚 《石油科技论坛》 2014年第3期24-27,共4页
水敏性低渗透砂岩在水驱油过程中由于受到黏土膨胀、颗粒运移、堵塞等水敏影响,岩石的孔隙半径缩小、渗透率降低,出现注入压力异常的现象,采用常规的JBN方法计算油水两相渗透率会出现异常的相渗曲线。在考虑水敏性低渗透砂岩水驱油过程... 水敏性低渗透砂岩在水驱油过程中由于受到黏土膨胀、颗粒运移、堵塞等水敏影响,岩石的孔隙半径缩小、渗透率降低,出现注入压力异常的现象,采用常规的JBN方法计算油水两相渗透率会出现异常的相渗曲线。在考虑水敏性低渗透砂岩水驱油过程中水敏影响的基础上,对常规JBN解释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满足正确解释水敏性低渗透砂岩油水两相渗透率的需要,实例应用证实了改进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岩石 相渗曲线 JBN方法
下载PDF
不同含水饱和度低渗透岩石气体滑脱效应研究
19
作者 巢志明 王环玲 +2 位作者 徐卫亚 贾朝军 方应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87-2295,共9页
低渗透岩石气体滑脱效应的研究是油气开采与存储领域十分重要的内容,但目前关于低渗透岩石气体滑脱效应的研究大多是在气体单相流下进行的,对于气–液两相流时,液体对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所做的研究不足。因此,利用研发的低渗透岩石惰... 低渗透岩石气体滑脱效应的研究是油气开采与存储领域十分重要的内容,但目前关于低渗透岩石气体滑脱效应的研究大多是在气体单相流下进行的,对于气–液两相流时,液体对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所做的研究不足。因此,利用研发的低渗透岩石惰性气体渗透性测试系统,对含水饱和度为0~70%的低渗透砂岩,进行了不同含水饱和度的低渗透岩石气体滑脱效应及有效渗透率变化规律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二次公式k_g=k_∞(1+b/q-a/p^2)可以较为准确的解释低渗透岩石的气体滑脱效应,准确性明显高于Klinkenberg公式。(2)含水饱和度对低渗透岩石的气体滑脱效应有明显影响,气体滑脱效应随着含水饱和度增大而减少,在含水饱和度超过50%时,气体滑脱效应几乎完全被限制。(3)由于水的作用,含水的低渗透岩石随着围压增大,气体滑脱效应减少,这与克氏理论的结论相反。(4)含水饱和度对低渗透岩石的有效渗透率影响显著,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大有效渗透率减少,且围压越大,低渗透岩石的有效渗透率对含水饱和度变化越敏感。(5)低渗透岩石的有效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符合幂函数关系,即k_∞=k_0(1-S_w)~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岩石 克林伯格公式 含水饱和度 有效渗透率 滑脱效应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难点及攻关建议——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量:55
20
作者 余淑明 刘艳侠 +1 位作者 武力超 贾增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60,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蕴含上、下古生界两套气藏,地质复杂程度高,非均质性强,大规模运用水平井开发的实践虽然形成了相关的配套开发技术,基本上实现了低渗透气藏的高效开发,但未来提升单井产能的技术攻关方向仍不明确。为此,将以苏里格气田为代... 鄂尔多斯盆地蕴含上、下古生界两套气藏,地质复杂程度高,非均质性强,大规模运用水平井开发的实践虽然形成了相关的配套开发技术,基本上实现了低渗透气藏的高效开发,但未来提升单井产能的技术攻关方向仍不明确。为此,将以苏里格气田为代表的上古生界气藏和以靖边气田为代表的下古生界气藏作为研究对象,对282口水平井从构造、沉积、储层、地震、钻井、改造等方面进行了整体研究。结果表明:长庆气区已形成的储层预测及精细描述技术等5项特色水平井技术系列是有效、实用的,但仍面临着3项急需攻克的瓶颈难题,可以从储层定量表征、小幅度构造识别及描述、水平井开发井网优化及提高采收率、水平井改造技术攻关、降低开发成本新策略等5个方面共17项技术措施入手进行攻关,以进一步降低低渗透气藏开发风险并提升单井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低渗透气藏 水平井 砂岩 碳酸盐岩 开发 技术现状 攻关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