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介绍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威 华玉龙 +3 位作者 孙红丽 孙琛 周裕成 杨江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5期30-32,共3页
煤燃烧生成的NO_x对生态环境有着严重的危害作用。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来减少NO_x排放。针对目前的燃煤烟气脱硝现状,主要介绍了低氮燃烧技术、低温催化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 煤燃烧生成的NO_x对生态环境有着严重的危害作用。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来减少NO_x排放。针对目前的燃煤烟气脱硝现状,主要介绍了低氮燃烧技术、低温催化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和臭氧脱硝技术,并结合工程实际数据和实验室研究案例对其脱硝过程和效果进行描述,为燃煤烟气脱硝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低氮燃烧 低温催化 SCR SNCR 臭氧脱硝
下载PDF
催化燃烧与红外吸收原理可燃气体探测器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陆国平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4年第3期61-64,共4页
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有两种不同检测原理,即低温催化无焰燃烧和非色散红外吸收原理。文章分析了催化燃烧原理适应性、温度补偿的实现、线性输出的机理以及它依赖氧气、某些气体使其丧失催化性能等应用局限性;同... 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有两种不同检测原理,即低温催化无焰燃烧和非色散红外吸收原理。文章分析了催化燃烧原理适应性、温度补偿的实现、线性输出的机理以及它依赖氧气、某些气体使其丧失催化性能等应用局限性;同时,分析红外吸收原理中红外波长的选择,光路、光源和吸收器等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两种原理各有特点和优点,针对不同场合正确选型,使可燃气体探测器可靠运行,保障环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气体 可燃气体探测器 催化燃烧 非色散红外吸收
下载PDF
用于VOCs治理末端的低温催化氧化工艺 被引量:10
3
作者 尹树孟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6年第12期32-35,共4页
介绍了新型低温催化氧化工艺,该工艺作为一种VOCs末端治理方法,与传统的油气回收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实现高浓度、有经济价值物料的回收,而且可以销毁低浓度、无回收经济价值的物料。低温催化氧化技术占地面积小、回收效率高及投资费用... 介绍了新型低温催化氧化工艺,该工艺作为一种VOCs末端治理方法,与传统的油气回收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实现高浓度、有经济价值物料的回收,而且可以销毁低浓度、无回收经济价值的物料。低温催化氧化技术占地面积小、回收效率高及投资费用低的优势使其在VOCs末端治理领域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末端治理 低温催化氧化
下载PDF
新型铜锰复合通风瓦斯甲烷氧化催化剂制备与活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文革 郭德勇 +2 位作者 徐鑫 刘建周 段利叶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7-891,904,共6页
为降低低浓度甲烷催化氧化温度,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具有介孔和三维交联通透型微米级大孔的新型Al2O3为载体,Zr为助剂,采用浸渍法制备得到一种新型Cu-Mn/Zr/Al2O3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测试了甲烷催化氧化... 为降低低浓度甲烷催化氧化温度,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具有介孔和三维交联通透型微米级大孔的新型Al2O3为载体,Zr为助剂,采用浸渍法制备得到一种新型Cu-Mn/Zr/Al2O3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测试了甲烷催化氧化的转化率,应用XRD和SEM分析了Cu-Mn/Zr/Al2O3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和形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新型Cu-Mn/Zr/A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低浓度甲烷在0.5M Cu-Mn/Al2O3催化剂上的完全转化温度T90为518℃.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甲烷氧化的催化活性随着活性组分浸渍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升高,Cu-Mn浸渍液的最佳浓度为0.5M;随着助剂负载量的增大,CH4的转化率逐渐升高,助剂Zr的最佳负载量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催化活性 甲烷氧化 Cu-Mn/Al2O3 催化剂制备
原文传递
不同晶相结构二氧化锰催化完全氧化乙醇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洁 张江浩 +1 位作者 张长斌 贺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3-359,共7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α-MnO_2、β-MnO_2、γ-MnO_2和δ-MnO_2催化剂,运用N_2吸脱附实验、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催化完全氧化乙醇反应中,考察了不...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α-MnO_2、β-MnO_2、γ-MnO_2和δ-MnO_2催化剂,运用N_2吸脱附实验、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催化完全氧化乙醇反应中,考察了不同晶型MnO_2催化剂催化氧化乙醇活性的差异,探讨了催化剂晶型结构与催化氧化活性的关联.结果表明,不同晶型的MnO_2催化剂催化氧化乙醇活性差异显著,活性顺序为α-MnO_2>δ-MnO_2>γ-MnO_2>β-MnO_2.系列表征结果显示,晶体结晶度和比表面积不是影响不同晶型MnO_2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原因,α-MnO_2催化剂具有的较高晶格氧浓度和较高的可还原性是其具有良好催化氧化乙醇活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催化剂 低温催化氧化 乙醇完全氧化 挥发性有机物 晶格氧
下载PDF
广东某大型铜漆包线生产线有机废气治理工程 被引量:5
6
作者 罗建中 何兵 +1 位作者 黄忠明 黎晓东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0,共3页
广东金雁电工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铜漆包线电缆的十大企业之一,该厂对漆包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以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为主的有机废气采用"低温催化燃烧+植物提取液高能雾化吸收"的处理工艺,在常规低温催化燃烧有机废气... 广东金雁电工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铜漆包线电缆的十大企业之一,该厂对漆包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以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为主的有机废气采用"低温催化燃烧+植物提取液高能雾化吸收"的处理工艺,在常规低温催化燃烧有机废气的基础上,运用植物提取液超微气态分散的原理,强化吸收净化废气并消除燃烧臭味。经过治理,苯、甲苯、二甲苯排放浓度均低于DB 44/27—2001《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排放限值》污染源二级排放标准限值,并消除了臭味的影响。该工艺具有运行可靠、去除效率高、成本低廉、管理方便等优点,值得在国内同类废气治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包线 有机废气治理 臭味 低温催化燃烧 植物提取液 雾化吸收
原文传递
甲基硅烷化改性显著促进乙烯在Pt/SBA-15上的低温催化氧化
7
作者 范雅轩 赵谦 郑寿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98-3805,共8页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Pt基催化剂,通过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催化剂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疏水性.表征结果表明甲基硅烷化显著促进了催化剂的表面疏水性.乙烯的低温催化氧化结果显示,随着TMCS接枝量的增加,催化剂的反...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Pt基催化剂,通过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催化剂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疏水性.表征结果表明甲基硅烷化显著促进了催化剂的表面疏水性.乙烯的低温催化氧化结果显示,随着TMCS接枝量的增加,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呈现火山型变化规律.Pt/SBA-15-TMCS(1:6)的催化活性最高,能够保持约1 h对痕量乙烯100%的催化氧化效果,3 h后仍有29%的乙烯转化率,相比于Pt/SBA-15有显著提升.适量TMCS的改性带来的催化剂疏水性的改善能够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水分子吸附对催化剂的不利影响,而过量TMCS的修饰则易团聚形成大颗粒堵塞介孔孔道,减少乙烯分子与活性位点的接触,降低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催化氧化 乙烯 Pt/SBA-15 表面改性
下载PDF
海上钻井平台油基岩屑随钻处理技术展望
8
作者 黄尧奇 夏玉峰 +2 位作者 陈力 颜帮川 席国强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1期129-137,共9页
海上钻井平台产生大量的油基岩屑,通常由拖轮运输至陆地交由具备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达标处理,转移过程中不仅会造成泄漏风险,还会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且转移不及时会给海上钻井平台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亟待研发... 海上钻井平台产生大量的油基岩屑,通常由拖轮运输至陆地交由具备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达标处理,转移过程中不仅会造成泄漏风险,还会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且转移不及时会给海上钻井平台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亟待研发一种可在海上钻井平台进行油基岩屑随钻达标处理的工艺和设备,处理后的残渣满足要求后可直接排海,并能够回收油基岩屑中的矿物油用来配制油基泥浆,实现资源化利用。从工艺原理、流程、影响因素、处理效果以及设备运行参数等方面,结合海上平台的客观条件,探讨了化学热洗、溶剂萃取、热脱附以及低温催化蒸解技术在海上平台推广运用的可行性,可为海上平台油基岩屑随钻达标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钻井平台 油基岩屑 化学热洗 溶剂萃取 热脱附 低温催化蒸解
下载PDF
Au负载OMS-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叶青 闫立娜 +3 位作者 罗才武 霍飞飞 程水源 康天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9-616,共8页
通过前掺杂法(QI),浸渍法(IM)和沉积-沉淀法(DP)3种方法制备了Au负载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Au/OMS-2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氧化CO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结果... 通过前掺杂法(QI),浸渍法(IM)和沉积-沉淀法(DP)3种方法制备了Au负载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Au/OMS-2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氧化CO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沉淀法制备的Au/OMS-2-DP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前掺杂法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这与Au/OMS-2-DP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和负载Au颗粒较小有关.制备条件(沉淀剂种类、制备溶液pH、Au负载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明显影响Au/OMS-2-DP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对于各种不同的沉淀剂,以KOH为沉淀剂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这可能与其无钝化作用,而且形成的Au颗粒较小有关;制备溶液的为最佳,当pH值过高或过低容易导致Au颗粒的聚集和Au沉淀量较少;XRD结果表明,当Au负载量为5wt%催化剂和催化剂焙烧为300℃时,所制备的催化剂颗粒最小,所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最佳条件制备的Au/OMS-2-DP催化剂活性较好,CO完全转化(100%)的温度为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OMS-2 低温催化氧化 制备方法 制备条件
下载PDF
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技术在航煤装车挥发气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树孟 钟国强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9年第7期6-9,共4页
在石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低温催化氧化VOCs治理技术因去除效率高而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然而目前催化氧化等销毁法VOCs治理技术普遍存在安全隐患。为此研究开发了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技术,并在航煤装车等场合开展了工业... 在石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低温催化氧化VOCs治理技术因去除效率高而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然而目前催化氧化等销毁法VOCs治理技术普遍存在安全隐患。为此研究开发了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技术,并在航煤装车等场合开展了工业应用,实践证明,该技术实现了VOCs治理的环保达标与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 航煤 装车挥发气 工业应用
下载PDF
稠油注空气低温氧化产物分析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动超 秦玉才 +5 位作者 胡月婷 周广键 田鹏 杨野 张晓彤 宋丽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3-16,共4页
在高压反应釜内模拟稠油低温氧化反应,采用TY-3160氧气分析仪检测反应前后尾气中氧含量变化,NDJ-4A电位滴定仪检测氧化前后稠油中氧化产物含量的变化,通过对尾气氧含量和氧化产物定量分析,探究非催化和催化条件下的氧化机制。结果表明,... 在高压反应釜内模拟稠油低温氧化反应,采用TY-3160氧气分析仪检测反应前后尾气中氧含量变化,NDJ-4A电位滴定仪检测氧化前后稠油中氧化产物含量的变化,通过对尾气氧含量和氧化产物定量分析,探究非催化和催化条件下的氧化机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盐作为主催化剂不仅加速氧化反应进行,还影响氧化产物的选择性,催化反应有利于羧酸和醛酮的生成;反之有利于醇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注空气 低温催化氧化 氧化产物
下载PDF
Fe/Cu-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NO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光垒 李瑞 +4 位作者 何人广 李秋瑾 贾丽娟 李一帆 刘天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2-567,共6页
为低温(≤200℃)下高效催化氧化工业烟气中的NO,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Fe^(3+)负载量不同的Fe/Cu-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最后考察了催化剂在低温下的NO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Fe^(3+)、Cu^(2+)同时负载于SBA-15会... 为低温(≤200℃)下高效催化氧化工业烟气中的NO,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Fe^(3+)负载量不同的Fe/Cu-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最后考察了催化剂在低温下的NO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Fe^(3+)、Cu^(2+)同时负载于SBA-15会产生相互影响,但不会改变SBA-15的介孔结构,而是分散于载体表面。Fe^(3+)负载量为20%(质量分数)时,活性组分CuO含量高,以无定形态高度分散于催化剂表面,微观结构膨大松散,使催化剂起始还原温度降低。200℃下Fe^(3+)负载量为20%的Fe/Cu-SBA-15催化氧化NO活性最高,NO转化率可达93.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SBA-15 介孔分子筛催化剂 低温催化氧化 NO
下载PDF
铜漆包线企业VOCs排放精准治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灿 曹建国 +1 位作者 陈玉芳 朱慧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7期285-289,共5页
为解决工业快速发展导致的日益加剧的VOCs排放问题,针对某铜漆包线加工企业VOCs废气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本文提出利用漆包机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热量,采用新型低温催化材料燃烧,燃烧不完全的小分子再用新型吸附材料进行吸附处理,然后将... 为解决工业快速发展导致的日益加剧的VOCs排放问题,针对某铜漆包线加工企业VOCs废气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本文提出利用漆包机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热量,采用新型低温催化材料燃烧,燃烧不完全的小分子再用新型吸附材料进行吸附处理,然后将废气中的小分子吸附进一步燃烧,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从而使废气变得更干净、无异味的新型低温催化燃烧吸附技术,替代传统的催化燃烧法源头治理VOCs废气排放污染问题。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使用低温催化燃烧吸附法处理VOCs废气,在某铜漆包线加工企业大规模实践应用后,VOCs废气收集率达94.76%,VOCs去除率超过99.5%,主要污染因子二甲苯0.101 mg/m 3,单位产品环境正效益157.366元/吨,为铜漆包线行业精准治理VOCs排放提供了一条可复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废气治理 漆包线 低温催化燃烧吸附
下载PDF
“低温催化燃烧+植物提取液高能雾化吸收”联合工艺高效净化有机废气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绍文 麦金城 +2 位作者 何兵 龙华 罗建中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5期290-291,297,共3页
我国有机废气的治理问题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有机废气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但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存在处理效果不佳、有二次污染问题。广东省兴宁市金雁电工有限公司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采用"低温催化燃烧+植物提取液高能雾化吸收&... 我国有机废气的治理问题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有机废气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但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存在处理效果不佳、有二次污染问题。广东省兴宁市金雁电工有限公司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采用"低温催化燃烧+植物提取液高能雾化吸收"的联合工艺净化生产过程中的苯系有机废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催化燃烧 植物提取液 雾化吸收 有机废气治理 联合工艺
下载PDF
纳米银催化剂在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工业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单晓雯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9年第5期35-39,共5页
针对现有催化氧化装置多采用贵金属铂钯等催化剂,反应温度高,价格昂贵的特点,研发了低温纳米银催化剂,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耦合工艺包,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能够使石油化工行业难以处理的轻烃以及苯系物长期达标排放。
关键词 纳米银催化剂 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 工业应用
下载PDF
活性焦超低温催化脱硝及原位热再生实验研究
16
作者 杨石 王乃继 +2 位作者 王实朴 李婷 王志强 《煤质技术》 2023年第5期16-21,27,共7页
超低温催化脱硝是具有烟气成分简单、能耗低、阻力小等优点的新型脱硝工艺,而活性焦在超低温催化脱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针对活性焦在不同气氛下的超低温催化脱硝及原位热再生实验研究,可为提升超低温催化脱硝性能提供技术支撑。利... 超低温催化脱硝是具有烟气成分简单、能耗低、阻力小等优点的新型脱硝工艺,而活性焦在超低温催化脱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针对活性焦在不同气氛下的超低温催化脱硝及原位热再生实验研究,可为提升超低温催化脱硝性能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微型固定床实验装置研究超低温(≤130℃)下不同气氛(氧化和还原)对活性焦脱除NO性能及热再生中NO_(x)气体的影响规律与原位热再生机理。结果表明:活性焦在实验条件下脱除NO过程中,出口NO体积分数曲线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表明活性焦样品中的活性位不断被占据。其他条件不变,还原气氛下NO吸收量是氧化气氛的数倍,说明还原气氛更有利于活性焦对NO的脱除;温度越低,还原气氛与氧化气氛的NO脱除量差距越大,活性焦对NO的脱除性能越强。超低温氧化气氛下,活性焦对NO的脱除过程除存在吸附作用外,还存在催化氧化作用,可将NO氧化为NO_(2),并将NO_(2)吸附于活性焦孔隙表面,吸附态NO_(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O_(3)。催化氧化脱硝后的活性焦在原位热再生过程中,氧化生成的高阶NO_(x)受热又分解为NO。超低温氨气还原气氛下,除了发生NO催化氧化反应外,在还原剂NH_(3)的作用下,活性焦表面还发生NO催化还原反应,推测有部分NO的氧化产物与NH_(3)进一步反应生成硝酸铵,该3种反应是相互影响促进的关系。催化还原脱硝后的活性焦经原位热再生,催化氧化产物以NO形式释放,同时硝酸铵盐产物部分分解为N_(2)和H_(2)O。因此,还原气氛脱硝后热再生气中NO释放量与吸收量的比值比氧化气氛脱硝后的要小。随脱硝温度升高,数值随之增大,说明在实验条件下温度越高,催化还原占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催化脱硝 活性焦 原位热再生 反应气氛 歧化反应 脱除性能 释放量
下载PDF
活性焦低温催化氧化NO脱除性能评价及热再生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婷 潘冠福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175-181,共7页
活性焦是一种高性价比的炭基催化脱硝材料,为研究其在低温无氨条件下的脱硝性能及热再生情况,采用固定床试验装置,进行低温脱除NO性能评价及原位热再生试验;并对2种试验用活性焦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表面官能团等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表... 活性焦是一种高性价比的炭基催化脱硝材料,为研究其在低温无氨条件下的脱硝性能及热再生情况,采用固定床试验装置,进行低温脱除NO性能评价及原位热再生试验;并对2种试验用活性焦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表面官能团等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表面特性对去除NO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活性焦对NO的低温脱除及热再生机理。结果表明:在进口NO体积浓度100×10^-6、O2体积浓度6%、反应温度70℃、空速1000 h^-1的NO脱除试验条件下,出口NO浓度随时间增加逐渐上升,脱硝率则直线下降。结合红外表征,定性说明活性焦脱除NO过程中存在催化氧化及吸附,可能的机理是活性焦中活性官能团将NO氧化为NO 2,并以吸附态NO 2形式赋存于活性焦孔隙表面,部分化学吸附态NO2又在活性焦表面发生歧化反应,形成吸附态NO3。O2体积浓度6%、再生温度70~400℃、升温速率2℃/min的热再生试验条件下,NO浓度先快速上升,100~150℃达到平台,210℃左右达到脱附量峰值,此时NO脱附折算浓度约85 mg/m^3,之后NO浓度逐渐下降至0;模拟烟气在250℃以上时,CO开始析出,CO生成量与再生温度成正比。脱硝后的活性焦在原位热再生过程中,吸附态NO2又分解为NO释放出来。2种试验用活性焦样品的微观孔隙结构较为相似,活性焦样AC1和AC2的等温曲线都属于Ⅳ型等温曲线,迟滞回线属H4型,这说明2种样品的微观结构多为狭缝状孔道;AC2在吸附脱附曲线低P/P0区拐点处的吸附量、孔容、BET比表面积比AC1略大,说明前者样品中的微孔相对更多;活性焦样AC1和AC2的最可几孔径分别为1.76和1.57 nm。XPS和脱硝性能评价发现含有更多含氧/氮官能团的活性焦样品,脱硝活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焦 低温催化氧化脱硝 NO脱除 热再生
下载PDF
锰基催化剂催化氧化VOCs技术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彦秋 刘人玮 +1 位作者 朱美玉 高姿乔 《辽宁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1502-1506,共5页
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有毒有害、污染大气等问题,开展了锰系催化剂催化氧化VOCs的分类研究。探讨了单一锰氧化物、锰基复合氧化物、一些特殊的锰基氧化物、锰基负载型催化剂以及锰系单体的催化活性及其影响因素、形貌结构和催化... 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有毒有害、污染大气等问题,开展了锰系催化剂催化氧化VOCs的分类研究。探讨了单一锰氧化物、锰基复合氧化物、一些特殊的锰基氧化物、锰基负载型催化剂以及锰系单体的催化活性及其影响因素、形貌结构和催化特点等,并对锰系催化剂的改进合成方法提出了建议,为未来锰系催化剂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低温催化氧化 锰系催化剂 催化机理
下载PDF
不同Ce/Mn摩尔比对CeO_2-MnO_x催化剂低温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宋忠贤 宁平 +4 位作者 李昊 张秋林 张金辉 张腾飞 黄真真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2-430,共9页
以高锰酸钾和硝酸锰为锰源,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e/Mn摩尔比的Ce O2-Mn Ox催化剂.以NH3为还原剂,考察了催化剂低温(小于150℃)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并采用XRD,BET,H2-TPR,NH3-TPD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 以高锰酸钾和硝酸锰为锰源,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e/Mn摩尔比的Ce O2-Mn Ox催化剂.以NH3为还原剂,考察了催化剂低温(小于150℃)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并采用XRD,BET,H2-TPR,NH3-TPD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 O2-Mn Ox催化剂在50~150℃温度区间内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引入适量的Ce可以有效地改变催化剂的晶粒大小,增强其氧化还原能力;而Mn的加入,促进了其低温SCR活性.当Ce/Mn摩尔比为1∶3时(C1M3),低温活性最佳,在82~150℃温度区间内NO去除率达到9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C1M3催化剂有较高含量的表面吸附氧、大量的弱酸性位点、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以及表面较高含量的Mn4+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低温活性 酸性位点 Mn4+物种
原文传递
采用分子筛SCR催化器降低柴油机NO_x排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海光 韩永强 +3 位作者 田径 徐振波 钟铭 史青洲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53,58,共5页
在1台6缸柴油机上进行了十三工况各选定氨氮比(N_(SR))下的两种分子筛SCR催化剂催化活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两种分子筛SCR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和NO_x转化效率受温度、空速以及HC转化效率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t=250℃时,空速对NO_x转化... 在1台6缸柴油机上进行了十三工况各选定氨氮比(N_(SR))下的两种分子筛SCR催化剂催化活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两种分子筛SCR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和NO_x转化效率受温度、空速以及HC转化效率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t=250℃时,空速对NO_x转化效率影响较小;由于受温度的影响,在N_(SR)值为1.0的情况下Cu基与Fe基分子筛的NO_x转化效率最高分别为88%和78%,Cu基SCR催化剂较Fe基SCR催化剂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性能;t=250℃时,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抗HC中毒能力不如Cu基分子筛催化剂。t=350℃时,NO_x转化效率受空速与温度的双重影响,两种SCR催化剂的最高NO_x转化效率分别出现在空速为115 060 h^(-1)和90 400 h^(-1)时;t=350℃时,Fe基分子筛催化剂比Cu基分子筛催化剂对HC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分子筛催化剂 低温催化性能 转化效率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