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植栽培对旱地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尚中 樊廷录 +3 位作者 王立明 王勇 赵刚 唐小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107,118,共7页
为了探明稀植栽培对旱地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分析了不同稀植条件下4个主茎和分蘖成穗并重型冬小麦品种旗叶的光合速率、光合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及群体透光特性、小麦籽粒产量和水... 为了探明稀植栽培对旱地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分析了不同稀植条件下4个主茎和分蘖成穗并重型冬小麦品种旗叶的光合速率、光合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及群体透光特性、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从扬花到蜡熟期,稀植栽培可使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光合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和群体透光率提高,各品种之间变化较为一致。播量为450万株/hm2(传统高产栽培播量)处理比150万株/hm2播量处理旗叶的光合衰减率提高25.2-43.5个百分点,光合量子产量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分别降低2.95%-20.68%和10.66%-18.32%,群体上层的光截获量增加,中下部受光条件较差。表明稀植栽培下小麦生育后期在光合能力、电子传递和光能转化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适当降低播量(300-375万株/hm2),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播量为450万株/hm2处理分别平均提高12.55%和14.48%,表明适当稀植栽培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植栽培 旱地冬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稀植栽培对春小麦分蘖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魏湜 李晶 +2 位作者 姜妍 赵东旭 侯立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17-421,共5页
以11个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稀植栽培处理条件下,分蘖成穗、分蘖发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稀植处理加快了分蘖的发生速度,提高了穗层整齐程度,增加单株收获穗数;稀植栽培有效提高品种分蘖率,降低分蘖消亡率,增加群体中分蘖比例... 以11个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稀植栽培处理条件下,分蘖成穗、分蘖发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稀植处理加快了分蘖的发生速度,提高了穗层整齐程度,增加单株收获穗数;稀植栽培有效提高品种分蘖率,降低分蘖消亡率,增加群体中分蘖比例;分蘖成穗率与基本苗呈负相关,与产量呈正相关,随基本苗的降低,所有供试品种分蘖成穗率均表现为A3>A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稀植栽培 分蘖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