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矸石陶粒混凝土微观孔结构特征及抗压强度 被引量:21
1
作者 邱继生 杨占鲁 +3 位作者 关虓 邢敏 张程华 秦卿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为了研究煤矸石陶粒对混凝土微观孔结构特征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NMR)技术,对煤矸石陶粒体积取代率(0%,20%,40%,60%)的混凝土进行试验,测定煤矸石陶粒混凝土T 2弛豫时间谱,进而转化为孔径分布曲线,并计算煤矸石陶粒混凝... 为了研究煤矸石陶粒对混凝土微观孔结构特征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NMR)技术,对煤矸石陶粒体积取代率(0%,20%,40%,60%)的混凝土进行试验,测定煤矸石陶粒混凝土T 2弛豫时间谱,进而转化为孔径分布曲线,并计算煤矸石陶粒混凝土孔隙率、最可几孔径和孔级占比等微观孔结构特征,同时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测试不同取代率煤矸石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陶粒掺入混凝土后具有细化孔隙的作用,随着煤矸石陶粒取代率的增加,孔隙率先增大后有所减小,且无害孔占比和少害孔占比增多,有害孔占比和多害孔占比减少,最可几孔径减小,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特征。此外,随着煤矸石陶粒取代率增大,试件的抗压强度先变小,再由小变大,最后再变小,其中取代率40%时,其抗压强度最优。通过对煤矸石陶粒混凝土孔结构特征的测试,为分析煤矸石陶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提供了一定的微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煤矸石陶粒混凝土 取代率 微观孔结构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海带面团面筋网络结构形成过程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妍 林向阳 +2 位作者 叶南慧 吴佳 Roger Ruan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9-48,共10页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结合扫描电镜技术研究海带浆添加量、和面转速、和面时间对海带面团面筋网络结构形成的影响。以弛豫时间T21、质子密度M21为主要指标对和面工艺进行优化,试验表明:海带浆与面粉的最佳配比为1∶2,最佳和面转...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结合扫描电镜技术研究海带浆添加量、和面转速、和面时间对海带面团面筋网络结构形成的影响。以弛豫时间T21、质子密度M21为主要指标对和面工艺进行优化,试验表明:海带浆与面粉的最佳配比为1∶2,最佳和面转速190 r/min,此转速下最佳和面时间为18 min。通过核磁成像结合电镜扫描技术可直观阐释和面工艺对海带面团中面筋网络结构形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T_21 质子密度M_21 和面工艺 面筋网络结构
原文传递
致密气压裂液与储层全过程渗吸伤害规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许冬进 张滨海 +2 位作者 李紫晗 薛锦善 陈金峰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79-85,共7页
致密砂岩气是我国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目前主要采用水力压裂的方式开采。压裂过程中,由于毛细管压力的作用,压裂液与储层接触后发生渗吸作用进入储层孔喉造成储层伤害。为研究致密气储层从“压裂关井返排”全过程中压裂液对储层的... 致密砂岩气是我国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目前主要采用水力压裂的方式开采。压裂过程中,由于毛细管压力的作用,压裂液与储层接触后发生渗吸作用进入储层孔喉造成储层伤害。为研究致密气储层从“压裂关井返排”全过程中压裂液对储层的渗吸伤害,定量描述不同时刻的渗吸伤害程度,选用临兴致密气区块储层岩心,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压裂液进入储层到返排生产的过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的手段表征了整个渗吸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液的渗吸伤害从压裂液与储层接触就开始发生,进入岩心的深度随着渗吸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从不同时刻的核磁共振的τ_(2)(弛豫时间)谱来看,由于毛细管压力的作用,压裂液先进入小孔隙,然后进入大孔隙,岩心孔喉越小其毛细管压力的作用越强,渗透率较小的岩心由于具有较强的滞留压裂液能力而受到压裂液的损害程度更高;通过核磁共振信号的一维编码处理可以得到不同时刻压裂液渗吸前缘的位置,定量描述渗吸伤害的程度。该研究可为致密砂岩气压后返排渗吸伤害的解除工艺提供定量的分析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低场核磁共振 临兴致密气区块 渗吸伤害 渗吸实验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T_(2)谱的页岩岩心孔隙分布量化表征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靳军 刘伟洲 +5 位作者 王子强 郭慧英 李琼 李震 白宁晨 刘金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448-6455,共8页
由于类固体信号的干扰,导致直接从流体饱和页岩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T_(2)谱(NMR-OS)中得到的孔隙分布(pore size distribution,PSD)结果不准确,通过采用Beta峰模型统一描述类固体和流体的横向弛豫峰分布,结合六... 由于类固体信号的干扰,导致直接从流体饱和页岩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T_(2)谱(NMR-OS)中得到的孔隙分布(pore size distribution,PSD)结果不准确,通过采用Beta峰模型统一描述类固体和流体的横向弛豫峰分布,结合六阶导分析和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分析页岩孔隙分布的核磁共振-反褶积方法(NMR-deconvolution,ND),并对其验证和开展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同时拟合对称峰和非对称峰,且峰的衰减速率高,能有效避免基线远离峰情况;无需洗油、烘干等复杂的样品预处理过程,可简单、快速得到峰的个数以及各峰参数的估计和约束条件,进而将类固体干扰信号分离出来;孔径小于10 nm时,ND方法得到的孔径分布(pore size distribution,PSD)与低温液氮吸附方法(low-temperature nitrogen adsorption,LTNA)和洗油烘干后的T_(2)谱曲线相减反演方法(NMR-O)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当T_(2)<1 ms时,ND方法测得的孔隙分布相对误差绝对值(<15%)明显小于通过NMR-OS方法得到的孔隙分布结果(>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孔隙分布(PSD) 类固体信号 低场核磁共振(nmr) 反褶积
下载PDF
HJH-1型高温油井水泥缓凝剂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瑞 霍锦华 +4 位作者 陈大钧 王吉星 杨磊 涂锐 成丽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61-1066,共6页
以MA、AMPS、AM为原料合成一种高温油井水泥缓凝剂HJH-1,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m(MA)∶m(AMPS)∶m(AM)=21∶9∶8、引发剂加量8%(以单体总质量计)、反应温度90℃和反应时间6 h,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HJH-1型缓凝剂... 以MA、AMPS、AM为原料合成一种高温油井水泥缓凝剂HJH-1,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m(MA)∶m(AMPS)∶m(AM)=21∶9∶8、引发剂加量8%(以单体总质量计)、反应温度90℃和反应时间6 h,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HJH-1型缓凝剂在140℃的高温环境下仍具有很好的缓凝效果,4%加量时稠化时间为300 min,初始稠度低于30 Bc,稠化线形良好,直角稠化时间小于20 min;稠化时间可调性好,温度和加量敏感性低,综合性能满足固井施工安全要求;此外,将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应用于塑性水泥浆的研究,测试水泥浆体初凝前的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进一步分析了在初始水化阶段水泥浆体中水的存在状态及该缓凝剂对水泥浆初始阶段水化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缓凝剂 应用性能 低场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油田化学品
下载PDF
不同电压击昏鸡肉微观结构及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闵辉辉 孙京新 +2 位作者 徐幸莲 周光宏 黄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3,共7页
探讨了不同电压击昏后鸡肉微观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变化。肉鸡分别经过60,80,90,100 V或120 V电压击昏后宰杀,取胸肉并分别放置3,24 h,用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和测定其微观结构,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探讨了不同电压击昏后鸡肉微观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变化。肉鸡分别经过60,80,90,100 V或120 V电压击昏后宰杀,取胸肉并分别放置3,24 h,用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和测定其微观结构,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低场核磁共振测定样品水分分布。结果显示:120 V电压击昏组样品的微观结构遭到破坏;除120 V外,其余各组宰后3 h肌纤维直径均小于宰后24 h;SDS-PAGE图谱显示60 V电击昏处理组的49 ku蛋白发生降解,24 ku和28 ku蛋白灰度值增加(P<0.05);120 V电击昏处理组T_(22)峰面积比例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不同电压击昏后鸡肉微观结构破坏程度以及保水性存在差异,高压虽会抑制部分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但对肌浆蛋白的变性及降解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电击昏 微观结构 理化特性 差示扫描量热法 低场核磁共振
原文传递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监测海带湿面贮藏品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妍 林向阳 +2 位作者 吴佳 李丹 Roger Ruan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4-260,共7页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监测2种贮藏条件下海带湿面样品弛豫特性的变化,探讨水分及其迁移变化规律,测定产品质构性质的变化,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真空包装的海带湿面样品分别于常温、4℃和-18℃条件下贮藏。以弛豫时间T2、质子密度M2、质构...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监测2种贮藏条件下海带湿面样品弛豫特性的变化,探讨水分及其迁移变化规律,测定产品质构性质的变化,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真空包装的海带湿面样品分别于常温、4℃和-18℃条件下贮藏。以弛豫时间T2、质子密度M2、质构特性为主要指标。监测贮藏期间其品质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常温、4℃和-18℃3种贮藏条件下水分迁移及质构特性变化的关键时期依次为28~35,35~42,49~56 d。弛豫特性与质构特性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T2 质子密度M2 质构特性 贮藏
原文传递
鸡西盆地主力煤层水可动性及其孔渗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文宇 王小明 +5 位作者 曾凡桂 党正 朱冲 陈文文 王志壮 涂明恺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4-131,共8页
水可动性是影响煤层气产出的重要因素,分析孔渗对水可动性的作用对鸡西盆地煤层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鸡西盆地不同矿区主力煤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低场核磁共振(NMR)及渗透率实验,同时,结合称重测定煤样含水饱和度的方法,分析了煤层孔... 水可动性是影响煤层气产出的重要因素,分析孔渗对水可动性的作用对鸡西盆地煤层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鸡西盆地不同矿区主力煤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低场核磁共振(NMR)及渗透率实验,同时,结合称重测定煤样含水饱和度的方法,分析了煤层孔渗特征对煤中水可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煤样中吸附孔较为发育,平均占比为58.36%;渗流孔和裂隙发育程度相当,平均占比分别为21.23%和20.41%,且两者之间连通性较好;②确定了煤样达到束缚水状态的离心力为1.38 MPa,此压力下煤中可排出半径约0.1μm半开放或开放孔隙中的可动水。煤样可动水饱和度为27.84%~60.87%,平均值37.86%;束缚水饱和度为39.13%~72.16%,平均值62.14%,可动水含量相对束缚水含量较低。随着离心压力的增加,可动水首先沿着大裂隙流动,随后经过渗流孔流出,束缚水主要存在于吸附孔中,需要克服较大的毛细管阻力,难以流动;③尽管煤样变质程度相近,但其内部水的可动性及赋存状态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是造成同一区块不同煤层气井气水产出差异的原因之一;④研究区煤中半径>1000 nm段孔喉越发育、煤岩渗透率越大,煤的可动水饱和度越高,水在其中越容易流出;煤中半径0~100 nm段孔喉越发育,煤的可动水饱和度越低,水在其中被束缚而难以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低场核磁共振 可动水饱和度 孔渗特征 鸡西盆地
下载PDF
W/O型微乳酸前置冲洗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彭志刚 钟明镜 +4 位作者 冯茜 霍锦华 罗文嘉 刘高峰 张博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89,共7页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因使用油基钻井液而产生的油基泥饼往往难以被冲洗,进而造成固井时顶替效率低、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差。为解决上述难题,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以土酸、长链季铵盐C-223、聚氧乙烯醚Z-15等为主要原料配制出W/...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因使用油基钻井液而产生的油基泥饼往往难以被冲洗,进而造成固井时顶替效率低、固井二界面胶结强度差。为解决上述难题,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以土酸、长链季铵盐C-223、聚氧乙烯醚Z-15等为主要原料配制出W/O型柴油—土酸微乳固井前置冲洗液的设计及配方,并通过室内实验对其冲洗性能开展评价及微观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C-223∶Z-15=3∶2的复配比作为主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正辛醇=1∶2的比例作为助表面活性剂、柴油∶土酸=5∶4的比例配置的微乳酸稳定性良好,与油基钻井液相容性好,冲洗效率可达96.86%;(2)微乳酸冲洗后的界面接触角发生明显改变,套管壁的水相润湿性大幅度提高,套管无明显腐蚀现象;(3)微乳酸在形成过程中,随酸液浓度的不断增加,体系呈现由澄清向混浊的相态变化,增溶酸量多且预留油空间大;(4)微乳酸中布朗运动的微粒平均粒径在21.2 nm左右;(5)土酸、柴油的单相横向弛豫时间均为单一的时间峰,且土酸的弛豫时间分布在柴油的弛豫时间分布范围之内,有利于二者溶合成稳定的微乳酸。结论认为,该冲洗液体系能有效提高第一、第二界面的润湿性,将亲油性界面转变为亲水性界面,有利于提高固井顶替效率和固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酸 固井 前置冲洗液 三相图 粒径分析 低场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界面润湿性 固井质量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煎炸油品质 被引量:53
10
作者 王永巍 王欣 +2 位作者 刘宝林 史然 杨培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1-175,共5页
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无对象煎炸大豆油油样进行检测,通过对多组分T2弛豫图谱以及峰面积比例S21和单组份弛豫时间T2w分析,煎炸4h后图谱中10ms左右出现明显特征小峰,且S21和T2w与煎炸时间、酸价、黏度、吸光度和极性组分含量呈现良好... 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无对象煎炸大豆油油样进行检测,通过对多组分T2弛豫图谱以及峰面积比例S21和单组份弛豫时间T2w分析,煎炸4h后图谱中10ms左右出现明显特征小峰,且S21和T2w与煎炸时间、酸价、黏度、吸光度和极性组分含量呈现良好的规律性,相关系数在0.941~0.997之间,说明可以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检测的S21和T2W有效反映煎炸油的品质变化。但与过氧化值之间无明显规律性。结果可为后期煎炸油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快速检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煎炸油 快速检测 T2弛豫图谱
下载PDF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冬瓜真空干燥过程中的内部水分变化 被引量:40
11
作者 李娜 李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84-88,共5页
为研究冬瓜真空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的含量、分布及状态变化,应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测定不同干燥条件下冬瓜真空干燥过程中的横向弛豫时间T2反演谱,进而分析冬瓜样品内部的水分状态及其变... 为研究冬瓜真空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的含量、分布及状态变化,应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测定不同干燥条件下冬瓜真空干燥过程中的横向弛豫时间T2反演谱,进而分析冬瓜样品内部的水分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真空干燥过程中,冬瓜干基含水率与NMR信号幅值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真空干燥过程改变了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T2,增加了冬瓜内部不易流动水的含量、降低了水分的流动性;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结合水所占比例、自由水所占比例随着干燥时间的变化分别呈指数模型、多项式模型,且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5,拟合精度较高。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产品的保藏提供技术指导,为冬瓜的真空干燥实际产业化生产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 真空干燥 水分 低场核磁共振 横向弛豫时间
下载PDF
亲水多糖对鲜湿面货架期内水分迁移及老化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肖东 周文化 +1 位作者 陈帅 黄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98-303,共6页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差示量热扫描、Avrami数学模型研究瓜尔胶、可溶性大豆多糖、卡拉胶对鲜湿面贮藏期间水分迁移、热力学参数、老化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7 d的鲜湿面结合水含量:瓜尔胶>可溶性大豆多糖>卡拉胶>空白组(P...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差示量热扫描、Avrami数学模型研究瓜尔胶、可溶性大豆多糖、卡拉胶对鲜湿面贮藏期间水分迁移、热力学参数、老化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7 d的鲜湿面结合水含量:瓜尔胶>可溶性大豆多糖>卡拉胶>空白组(P<0.05);不易流动水含量:瓜尔胶>卡拉胶>可溶性大豆多糖>空白组(P<0.05);自由水含量:空白组>可溶性大豆多糖>卡拉胶>瓜尔胶(P<0.05)。多糖主要作用于淀粉及面筋蛋白表面极性基团所吸引的结合水;同时多糖对3种水分流动性的束缚并非呈单一的线性关系,且能抑制鲜湿面淀粉老化过程中重结晶融化起始温度(T_0)、重结晶融化终止温度(T_c)、老化焓(?H)的上升速率;老化动力学方程:Y_(空白组)=0.732x-0.946,Y_(卡拉胶)=0.744x-1.192,Y_(瓜尔胶)=0.791x-1.328,Y_(可溶性大豆多糖)=0.752x-1.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面 低场核磁共振 差示量热扫描 水分迁移 老化 亲水多糖
下载PDF
一种基于LF-NMR技术的不同含水量猪肉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庞之列 何栩晓 李春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2-145,共4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不同含水量猪肉检测方法。选择猪背部最长肌于宰后5 h内注射肉质量分数分别为0%、8.72%、14.23%和17.03%的蒸馏水,于注水后0、12 h和24 h测定肉色(L*、a*和b*)、低场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结果表... 研究了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不同含水量猪肉检测方法。选择猪背部最长肌于宰后5 h内注射肉质量分数分别为0%、8.72%、14.23%和17.03%的蒸馏水,于注水后0、12 h和24 h测定肉色(L*、a*和b*)、低场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结果表明,随着注水量的增加,低场核磁共振中T2中第2个峰(T21)的峰时间(t21)增大、峰面积(A21)减小、峰面积比(P21)减小以及色差中的亮度值(L*)增大,其他指标变化相对较小。因此,建议利用t21、A21、P21、L*这4项指标组合,检测不同含水量的猪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水分 低场核磁共振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复合磷酸盐、谷氨酰胺转氨酶、大豆分离蛋白对新型鸭肉火腿保水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聂晓开 邓绍林 +1 位作者 周光宏 徐幸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研究复合磷酸盐、谷氨酰胺转氨酶、大豆分离蛋白对新型鸭肉火腿保水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L_9(3~4)正交试验,以蒸煮损失、低场核磁共振自旋-自弛豫时间(T_2)和感官品质为参考指标,确定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单独添... 为研究复合磷酸盐、谷氨酰胺转氨酶、大豆分离蛋白对新型鸭肉火腿保水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L_9(3~4)正交试验,以蒸煮损失、低场核磁共振自旋-自弛豫时间(T_2)和感官品质为参考指标,确定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单独添加复合磷酸盐或大豆分离蛋白可以显著改善新型鸭肉火腿的蒸煮损失(P〈0.05),添加大于0.5%的谷氨酰胺转氨酶会显著降低鸭肉火腿的保水性(P〈0.05)。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的最佳添加量为:复合磷酸盐0.3%、谷氨酰胺转氨酶0.4%、大豆分离蛋白4%。应用此工艺,能够明显改善鸭肉火腿的保水特性和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肉 压缩火腿 低场核磁共振 保水性
下载PDF
NaCl对猪肉糜加工特性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可 赵颖颖 +3 位作者 康壮丽 王虎虎 马汉军 徐幸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77-81,共5页
NaCl是猪肉糜制品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料,为进一步探明NaCl在猪肉糜加工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和拉曼光谱等方法,研究了NaCl对猪肉糜的蒸煮得率、硬度、水分迁移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蒸煮得率和硬度随着Na Cl... NaCl是猪肉糜制品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料,为进一步探明NaCl在猪肉糜加工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和拉曼光谱等方法,研究了NaCl对猪肉糜的蒸煮得率、硬度、水分迁移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蒸煮得率和硬度随着Na Cl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特征峰T_(2b)和T_(22)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逐渐缩短,T_(21)(不易流动水)的峰面积比例逐渐增加;NaCl添加量从1%增加到2%,对蛋白质二级结构含量影响显著,β-折叠含量提高,从2%增加到3%,二级结构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Na Cl添加量的增加,—OH基团伸缩振动波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3226 cm^(-1)和3227 cm^(-1)),水分子内氢键增多。因此,在猪肉糜加工中适量添加Na Cl能够改变猪肉糜蛋白质二级结构,增强蛋白质的水合作用,有助于提高猪肉糜的加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低场核磁共振 保水性 二级结构 水分子结构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法测定烘烤过程中烤烟主脉的水分 被引量:22
16
作者 魏硕 王德勋 +6 位作者 苏家恩 李再光 徐发华 王新中 何海萍 余源 宋朝鹏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35,共5页
为了准确掌握烘烤过程中烟叶主脉水分变化情况,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法测定了烘烤过程中烤烟主脉含水率及水分状态,并与烘箱干燥法含水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鲜烟叶及烘烤过程中烟叶主脉含有结合水T_(21)(1~10 ms)和自由水T_... 为了准确掌握烘烤过程中烟叶主脉水分变化情况,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法测定了烘烤过程中烤烟主脉含水率及水分状态,并与烘箱干燥法含水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鲜烟叶及烘烤过程中烟叶主脉含有结合水T_(21)(1~10 ms)和自由水T_(22)(100~1 000 ms);随着烘烤进程的推进,自由水信号幅值M_(22)与水分总信号幅值M_(20)呈现降低趋势,结合水信号幅值M_(21)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反演谱曲线总信号幅值分别与主脉水分质量、干基含水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R^2=0.997 9,R^2=0.998 3,P<0.01),由回归方程可得到烘烤干燥过程中主脉含水率。(3)与烘箱法相比,低场核磁共振法检测结果稳定性较好,适用于烘烤过程中烟叶主脉含水率的快速、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烤烟 烘烤 主脉 含水率
下载PDF
带鱼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与水分迁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尊 谢晶 钱韻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57-262,共6页
为了研究带鱼在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与水分迁移的关系,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分析组织中水分变化规律。横向弛豫时间T_2的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易流动水(T_(22))逐渐降低,自由水(... 为了研究带鱼在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与水分迁移的关系,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分析组织中水分变化规律。横向弛豫时间T_2的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易流动水(T_(22))逐渐降低,自由水(T_(23))逐渐升高,肌原纤维内的水向外移动而大量流失,肌肉的持水能力下降、肉质逐渐劣化。这与传统理化指标的研究结果一致,且相关性分析表明,T_(22)、T_(23)与水分含量、蒸煮损失率等指标极显著相关(P<0.01),与感官评分、持水力、硫代巴比妥酸值显著相关(P<0.05)。因此,可考虑运用LF-NMR技术检测带鱼在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水分迁移 品质
下载PDF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月柿果片微波间歇干燥过程中的内部水分变化 被引量:20
18
作者 盘喻颜 段振华 钟静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33-39,共7页
为探究广西月柿果片在微波间歇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和干燥效果,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在不同的微波功率密度下果片干燥过程中的横向弛豫时间T_(2)反演谱,进而分析其内部的水分赋存状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新鲜月柿果片中主... 为探究广西月柿果片在微波间歇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和干燥效果,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在不同的微波功率密度下果片干燥过程中的横向弛豫时间T_(2)反演谱,进而分析其内部的水分赋存状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新鲜月柿果片中主要存在三种状态的水,即自由水、不易流动水、结合水;月柿果片微波间歇干燥过程包括前期加速、中期恒速和后期降速阶段。当微波功率密度为3.1、2.7、2.3 W/g时,随着微波功率密度的增大,失水速度逐渐加快,干燥至终点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10、240、300 min;随干燥时间的延长,T_(2)弛豫时间均向左迁移,峰总面积减小。根据MRI图像可知柿子的失水方向是由表面向内部逐步进行,最先消失的是最外侧的部分,中心部位直到干燥后期才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柿果片 低场核磁共振 水分分布 微波间歇干燥
下载PDF
κ-卡拉胶比例对明胶凝胶体系凝胶特性、水分分布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郭琦 王欣 刘宝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88,共8页
论文采用质地剖面(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穿刺分析、低场核磁场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流变仪研究了κ-卡拉胶的比例对明胶凝胶的凝胶强度、质构... 论文采用质地剖面(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穿刺分析、低场核磁场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流变仪研究了κ-卡拉胶的比例对明胶凝胶的凝胶强度、质构特性、水分分布、动态黏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几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κ-卡拉胶比例的增加,混合凝胶体系的凝胶强度、硬度、咀嚼性、胶凝温度及熔化温度相对增大,弹性及内聚性降低,黏性和回复性先下降后上升;凝胶网络结构趋向于致密、均匀;结合水比例(S_(21))下降,不易流动水比例(S_(22))相对增加,且当体系中κ-卡拉胶的比例逐渐增加至50%时,单组份弛豫时间(T_(2W))及不易流动水的弛豫时间(T_(22))的减小较为明显,而结合水的弛豫时间(T21)变化相对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凝胶强度、硬度、咀嚼性与S_(21)负相关,与S_(22)、T21正相关。弹性与S_(21)、T_(22)和T_(2W)正相关,与S_(22)负相关。内聚性与T_(22)和T_(2W)正相关。研究可为明胶-κ-卡拉胶复配胶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卡拉胶 明胶 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 凝胶强度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冰温和冷鲜贮藏对鸡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能和水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栗俊广 柳红莉 +3 位作者 何菲 何向丽 赵电波 白艳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36-240,共5页
以鸡胸肉为原料,研究4℃冷鲜和-0.7℃冰温贮藏期间鸡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强度、保水性和水分分布状态变化。采用动态流变仪测定其凝胶强度,用离心法测定凝胶的保水性,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凝胶的水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 以鸡胸肉为原料,研究4℃冷鲜和-0.7℃冰温贮藏期间鸡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强度、保水性和水分分布状态变化。采用动态流变仪测定其凝胶强度,用离心法测定凝胶的保水性,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凝胶的水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冷鲜和冰温组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强度和保水性均呈下降趋势,冰温组蛋白凝胶强度和保水性显著高于冷鲜组(P<0.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表明持水性的下降与不易流动水比例降低和自由水比例提高有关;冰温组蛋白凝胶不易流动水下降和自由水的上升幅度显著低于冷鲜组(P<0.05)。冰温贮藏可以更好地保持肌原纤维蛋白的热诱导凝胶性能,从而保证鸡肉的加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胸肉 肌原纤维蛋白 流变性 低场核磁共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