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中一次低涡切变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欧阳也能 尹宝蓉 +3 位作者 林明丽 黄娟 李晶 蔡海朝 《暴雨灾害》 2012年第2期168-175,共8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FY-2E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反演的逐时TBB资料及长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11年6月10日由低涡切变系统引发的湘中区域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湘中暴雨发生在高空低槽...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FY-2E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反演的逐时TBB资料及长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11年6月10日由低涡切变系统引发的湘中区域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湘中暴雨发生在高空低槽与中低层低涡相配合的环流背景下,暴雨中心具有低层正涡度(辐合)、高层负涡度(辐散)的垂直结构;此次湘中暴雨过程强降水的出现与TBB最低值并不同步,而是落后于TBB最低值1~3 h,强降水区主要出现在云团后侧TBB梯度较大区域内;该暴雨回波为典型的混合性降水回波,逆风区移过的地区对应强降水区,逆风区出现后的半个小时内为强降水时段,逆风区消失后降水明显减弱,中层弱冷空气增加了暴雨区对流性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低涡 切变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下载PDF
海空背景下低慢小目标泛探雷达多域多维特征建模与分析
2
作者 邓振华 陈小龙 +4 位作者 薛伟 张月 汪兴海 关键 赵志坚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14,共14页
飞鸟和无人机等“低慢小”目标回波微弱、特征不明显,对雷达探测和识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其特征建模与特性分析是基础,而获取雷达多域多维的目标特征是前提。数字阵泛探雷达通过“宽发窄收”工作模式,实现目标的长时间积累,实现更高... 飞鸟和无人机等“低慢小”目标回波微弱、特征不明显,对雷达探测和识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其特征建模与特性分析是基础,而获取雷达多域多维的目标特征是前提。数字阵泛探雷达通过“宽发窄收”工作模式,实现目标的长时间积累,实现更高的积累增益和多普勒分辨率,能够获得目标的多域多维特征,为“低慢小”目标的精细化处理和探测识别一体化奠定了基础。该文针对海空背景下的飞鸟、旋翼和固定翼无人机、直升机等“低慢小”目标,利用数字阵泛探雷达系统获得的距离-方位-帧间、距离-脉冲-帧间等多维数据,提取目标的时域回波特征(单帧脉冲回波、动态脉冲回波)、变换域多普勒特征(多普勒瀑布图、微多普勒谱)、长时间机动特征(加速度序列、加加速度序列、航迹)7类19种多域多维特征,能够充分的反映目标在单帧和多帧数据间的幅值起伏、能量变化、运动、机动、微动等特性,从而实现对“低慢小”目标的精细化特性描述与分析。最后,采集并构建了数字阵泛探雷达“低慢小”目标特征数据集,对典型目标的特征进行验证和定量、定性分析,总结不同目标的特征差异,验证结果表明,四种类型的“低慢小”目标的多维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别,获得的特征和差异将为后续的“低慢小”目标分类和识别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慢小”目标 数字阵泛探雷达 回波特征 多普勒特征 机动特征
下载PDF
Synoptic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Warm-Sector Torrential Rainfall Events in South China During the Annually First Rainy Season 被引量:4
3
作者 WU Ya-li GAO Yu-dong +3 位作者 CHEN De-hui MENG Wei-guang LIN Liang-xun LIN Wen-shi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20年第3期253-260,共8页
Warm-sector torrential rainfall(WSTR)events that occur in the annually first rainy season in south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rainfall intensity and low radar echo centroids.To understand the synoptic characteris... Warm-sector torrential rainfall(WSTR)events that occur in the annually first rainy season in south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rainfall intensity and low radar echo centroids.To understand the synoptic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these features,16 WSTR events that occurred in 2013-2017 were examined with another 16 squall line(SL)events occurr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s references.Composite analysis derived from ERA-Interim reanalysis data indic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ep layer of warm and moist air for WSTR events.The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WSTR and SL events lies in their low-level convergence and lifting;for WSTR events,the low-level convergence and lifting is much shallower with comparable or stronger intensity.The trumpet-shaped topography to the north of the WSTR centers is favor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shallow convergences in WSTR events.Results in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ture studies to improve the predictability of WS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m-sector torrential rainfall vertical cross section low-echo centroid shallow convergence trumpetshaped topography
下载PDF
Analysis of a Local Rainstorm in Central Inner Mongolia
4
作者 Yu XUE Biyun LI Yan HA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3年第4期1-4,共4页
Based on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data,satellite cloud image data and new generation Doppler radar data,the local rainstorm weather situation and physical quantities in Ulanqab City from 08:00 to 20:00 on June 24,2019... Based on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data,satellite cloud image data and new generation Doppler radar data,the local rainstorm weather situation and physical quantities in Ulanqab City from 08:00 to 20:00 on June 24,2019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ynoptic metho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cal rainstorm was caused by the forward trough system and the convergence of warm and cold air,and triggered by the low-level jet and the surface convergence line.The splitting and merging of cloud clusters in satellite cloud images and strong radar echoes had a good guiding effect on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heavy rainstorm Forward trough low-level jet stream Convective cloud cluster Strong echo
下载PDF
石阡大暴雨环境场及强降水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群 陈关清 +1 位作者 白琴琴 安祥 《贵州气象》 2016年第3期14-23,共10页
2014—2015年石阡出现了5次历史罕见的大暴雨天气过程,其总雨量多,强度大,灾害严重。该文针对这5次大暴雨过程从地形、天气背景、卫星、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1石阡暴雨集中出现在地形低洼地带及迎风坡站点;2低层偏东风、中... 2014—2015年石阡出现了5次历史罕见的大暴雨天气过程,其总雨量多,强度大,灾害严重。该文针对这5次大暴雨过程从地形、天气背景、卫星、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1石阡暴雨集中出现在地形低洼地带及迎风坡站点;2低层偏东风、中高层偏西南风的垂直分布,形成近地面低层辐合、边界层辐散的垂直环流结构,是造成石阡局地暴雨增强的重要原因;3在遵义北部或西部生成的低涡切变线是造成石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4雷达回波特征直接反映了暴雨云团的生成地及移动发展方向,对短时暴雨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5对流云顶温度TBB值的大小可以反映雨强的大小,当对流云团逐渐移进石阡其梯度逐渐增大时,雨强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低涡 TBB 雷达回波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戴全 戴海鹏 +3 位作者 刘冬梅 徐倩 赵天翀 武金玉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总结常规超声所见的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病变的特点,应用实时超声造影(CEUS)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对128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脂肪肝背景下的肝内低回声病变进行CEUS检查,对考虑恶性与高度怀疑恶性及部分诊断良性的病灶(... 目的:总结常规超声所见的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病变的特点,应用实时超声造影(CEUS)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对128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脂肪肝背景下的肝内低回声病变进行CEUS检查,对考虑恶性与高度怀疑恶性及部分诊断良性的病灶(共52例)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余76例经临床综合诊断证实为良性,对比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图像特点并进行定期随访。计算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以及ROC曲线下面积,对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诊断结果应用Kappa检验进行信度分析。结果128例患者中共23例恶性病变,105例良性病变。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肝内恶性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5.65%、98.10%、93.75%与87.00%、91.43%、84.43%。超声造影检查脂肪肝背景下低回声病灶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具有较好的信度( Kappa=0.922,P=00.45)。结论脂肪肝背景下的肝内低回声病灶应当予以重视,超声造影可有效鉴别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病变,有助于确诊肝内良恶性病变,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超声造影 低回声
下载PDF
低信噪比下多高斯脉冲组成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滤波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樊宪唐 张斌 +1 位作者 马鹏阁 羊毅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5,共5页
针对激光目标回波信号在高信噪比与低信噪比时脉冲波形不同的特点,研究设计了针对低信噪比下多高斯脉冲组成的回波信号进行降噪的小波滤波算法。首先介绍了光电探测中信噪比的定义,给出了不同信噪比下脉冲回波的实际波形。接着,研究了... 针对激光目标回波信号在高信噪比与低信噪比时脉冲波形不同的特点,研究设计了针对低信噪比下多高斯脉冲组成的回波信号进行降噪的小波滤波算法。首先介绍了光电探测中信噪比的定义,给出了不同信噪比下脉冲回波的实际波形。接着,研究了高信噪比时激光回波的时域积累及差分平滑滤波算法,仿真并分析了算法性能。随后,对低信噪比下多高斯脉冲组成的目标脉冲波形采用小波低频系数重构滤波,通过仿真实验选择了合适的小波基以及分解层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信噪比 激光回波 多高斯脉冲组成 小波重构
下载PDF
基于回波模拟器的窄脉冲低震荡激光驱动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卫扬道 衣文索 +2 位作者 于丽婷 周伟 齐海英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64-169,共6页
脉冲激光驱动电路的震荡会引起回波模拟的多目标、虚景和半导体激光器损坏等问题。针对这类问题,从RLC放电回路理论出发,推导电流方程,运用极值原理,提出量化抑制震荡的方法。根据实际某火控性能要求,运用所推公式确立了关键参数。最后... 脉冲激光驱动电路的震荡会引起回波模拟的多目标、虚景和半导体激光器损坏等问题。针对这类问题,从RLC放电回路理论出发,推导电流方程,运用极值原理,提出量化抑制震荡的方法。根据实际某火控性能要求,运用所推公式确立了关键参数。最后利用MPSL01型雪崩三极管作为高速开关器件设计电路,获得了峰值电流1 A,脉宽23.2 ns的窄脉冲电流,且反向电流几乎为零。采用C86119E型1 064 nm半导体脉冲激光器作为光源,构成回波模拟器发射系统。利用该单兵火控进行实际检测的结果表明,驱动器性能稳定,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驱动 窄脉冲 低震荡 回波模拟器
下载PDF
克拉玛依2020年夏季强对流天气雷达分析
9
作者 菅人乐 史昀 +2 位作者 马晓慧 李文博 崔丽娜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期115-117,共3页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雷达产品,分析了2020年6月5日克拉玛依市一次强对流天气。结果表明:西伯利亚低槽、低层垂直风切变和中层冷空气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雷达回波的演变发展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相吻合,...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雷达产品,分析了2020年6月5日克拉玛依市一次强对流天气。结果表明:西伯利亚低槽、低层垂直风切变和中层冷空气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雷达回波的演变发展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相吻合,是能开展强对流天气预测预报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低槽 雷暴单体 锋面 雷达回波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肝内低回声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10
作者 吕校平 司芩 +2 位作者 钱晓莉 仝威 黄声稀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2203-2204,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内低回声占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不能明确诊断的肝内低回声占位病变患者55例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5例病灶肝内低回声占位病变中,超声造影定性诊断51例(92.7%),其中良性病...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内低回声占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不能明确诊断的肝内低回声占位病变患者55例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5例病灶肝内低回声占位病变中,超声造影定性诊断51例(92.7%),其中良性病变造影主要表现为"慢进慢出"或"同进同出",恶性病变造影主要表现为"快进快出"。结论:超声造影可有效动态地评价肝肿瘤的血管化程度,提高了超声对肝局灶性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低回声 占位病变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甲状腺窝低回声的超声诊断分析
11
作者 张孜玮 林宁 李建卫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甲状腺窝低回声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甲状腺窝低回声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39个,30个表现为不均匀低增强,4...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甲状腺窝低回声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甲状腺窝低回声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39个,30个表现为不均匀低增强,4个表现为不均匀等增强,2个表现为不均匀高增强;炎性结节31个,26个表现为等增强,4个表现为无增强,1个表现为低增强;增生性腺瘤12个,9个表现为高增强,2个表现为等增强,1个表现为低增强;术后陈旧性积液(乳糜性)7个,均表现为无增强。以不均匀低增强作为诊断术后甲状腺窝低回声恶性的诊断标准,超声造影对术后甲癌复发或转移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为91.01%、84.62%、96.00%;以无增强作为诊断术后陈旧性积液的诊断标准,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为95.51%、100.00%、95.12%。结论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甲状腺窝低回声诊断有一定优势,是判断其良恶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术后 甲状腺窝 低回声
下载PDF
一种面向交互式通信的音频编码算法
12
作者 张璐 《通信技术》 2011年第7期45-47,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主要面向交互式实时通信的低延迟高质量音频编码算法(LDX,low-delay and high-quality audio coding algorithm)。为了降低编解码算法延迟,LDX并未完全沿袭传统的感知音频编码的技术路线,而是采用了相对较短、长度固定的... 提出了一种新的主要面向交互式实时通信的低延迟高质量音频编码算法(LDX,low-delay and high-quality audio coding algorithm)。为了降低编解码算法延迟,LDX并未完全沿袭传统的感知音频编码的技术路线,而是采用了相对较短、长度固定的变换窗,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算法延迟。同时,为了在高压缩比下获得高质量的音频,LDX对现有的心理声学模型和立体声编码算法作了改进,运用傅里叶变换和变址离散余弦变换相结合的心理声学分析方法,不仅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同时也提高了心理声学分析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编码 低延迟 预回声 立体声 信源编码
原文传递
低延迟音频编码及应用
13
作者 唐骏 《信息技术》 2009年第9期1-3,15,共4页
通用的感知音频编码技术能在很低码率下提供透明的音质,但编解码算法延迟大,难以满足两地实时通信的要求,语音编码技术能以低延迟提供良好的语音服务,但不适合处理复杂的音频信号。分析了影响感知音频编解码算法延迟的主要因素,并给出... 通用的感知音频编码技术能在很低码率下提供透明的音质,但编解码算法延迟大,难以满足两地实时通信的要求,语音编码技术能以低延迟提供良好的语音服务,但不适合处理复杂的音频信号。分析了影响感知音频编解码算法延迟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定量的计算方法,着重论述了MPEG-4 AAC-LD的关键技术、性能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延迟 感知音频编码 变换编码 预回声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陈思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4期93-93,95,共2页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诊断价值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甲状腺癌患者158例,回顾性分析其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的特征及血流特点。结果:在158例甲状腺癌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51例(95.57%),滤泡状腺癌4例(2.53%),髓样癌2例(1.27%),...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诊断价值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甲状腺癌患者158例,回顾性分析其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的特征及血流特点。结果:在158例甲状腺癌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51例(95.57%),滤泡状腺癌4例(2.53%),髓样癌2例(1.27%),未分化癌1例(0.63%),诊断符合率94.32%。158例甲状腺癌中癌结节199个,低回声78.34%,微小结节中低回声出现率96.88%(93/96);所有癌结节中伴有钙化的108个(54.27%),微小钙化灶101个,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21例(13.29%)。结论:高频超声中出现钙化及低回声结节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低回声 高频超声
下载PDF
2017年5月7日广州极端强降水对流系统结构、触发和维持机制 被引量:71
15
作者 田付友 郑永光 +4 位作者 张小玲 张涛 林隐静 张小雯 朱文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9-484,共16页
2017年5月7日,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等地出现了小时雨量超过180mm、3h雨量超过330mm的极端强降水事件(简称"5·7"极端强降水事件),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次过程的高强度降水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花都区降水和增城区降水,每... 2017年5月7日,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等地出现了小时雨量超过180mm、3h雨量超过330mm的极端强降水事件(简称"5·7"极端强降水事件),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次过程的高强度降水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花都区降水和增城区降水,每个阶段的强降水均集中在2~3h内,最大分钟级降水达到了5mm的强度,增城区新塘镇184.4mm的极端小时雨量中约120mm的雨量是在05:30—06:00的半小时内产生的。地闪监测显示,对流发展的第一阶段伴有较少的负地闪,第二阶段仅伴有几个闪电。雷达和卫星资料显示,强降水对流系统具有空间尺度小,发展迅速的特征;但发展成熟阶段的反射率因子大值区和卫星低TBB区在空间上出现明显偏离。强倾斜上升气流可能是造成反射率因子大值区和卫星低TBB区空间偏离的原因。雷达资料垂直剖面显示,对流具有回波顶高较低、云底高度低、强回波质心低等低质心暖云降水的特征。地势分布和辐射降温是花都北部低温中心的主要成因,大尺度弱冷空气和冷中心伴随的地形的共同作用,使得偏南暖湿气流向北移动受阻后,在花都地形的强迫抬升下触发了对流。偏南暖湿气流的持续输送、花都地形的阻挡和冷池的作用是01—03时对流维持的主要原因,弱冷空气的南下对03—04时对流系统的快速南移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冷池驱动的对流发展模型可以解释增城地区05—06时对流的较长时间维持。弱的环境引导气流和偏南暖湿气流使得高效的低质心、高效率强降水对流系统较长时间影响同一局地区域,从而导致了花都和增城两地局地极端强降水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 结构、触发和维持机制 低质心暖云降水 地形影响
下载PDF
2018年北京“7.16”暖区特大暴雨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52
16
作者 雷蕾 邢楠 +4 位作者 周璇 孙继松 翟亮 荆浩 郭金兰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共17页
利用京津冀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SA多普勒天气雷达、L波段风廓线雷达、NCEP 0.25°再分析资料及0.03°高分辨率地形资料研究了北京2018年7月15-16日暖区特大暴雨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这次暖区特大暴雨发生在副热带高压... 利用京津冀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SA多普勒天气雷达、L波段风廓线雷达、NCEP 0.25°再分析资料及0.03°高分辨率地形资料研究了北京2018年7月15-16日暖区特大暴雨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这次暖区特大暴雨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气团(θse高能区)中,无明显冷空气强迫,斜压性弱,有丰沛的水汽,850 hPa以下出现强水汽辐合.(2)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有3个过程:带状对流建立和局地强雨团影响、北京北部"列车效应"南部雷暴冷池出流造成对流加强和移动、平原地区线状对流重建.(3)暴雨发生前,低层西南风出现风速脉动,低空急流建立.首先在2500-3500 m高度形成低空急流,2 h后2500 m以下风速显著增大,5 h后急流厚度由边界层伸展到700 hPa.急流出口区降压,低层出现气旋性风场或切变,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发展,触发和加强对流.(4)西南低空急流暖湿输送导致高温、高湿、高能的对流不稳定层结反复重建,这是对流发展加强的重要原因.(5)地面辐合线是对流触发并逐渐组织成带状对流系统的关键影响因素.地面辐合线方向、低空急流轴、回波移动方向三者几乎重叠是造成对流后向传播和"列车效应"的有利条件.(6)太行山和燕山地形对对流触发和暴雨增幅有重要影响.北京最大雨强≥40 mm/h站点中的77.4%位于西南部和东北部200-600 m海拔高度处.偏东风在华北西部太行山局地迎风坡触发对流,西南低空急流在北京北部迎风坡和喇叭口地形处辐合和抬升更为显著,造成局地特大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特大暴雨 低空急流 地面辐合线 列车效应 地形
下载PDF
“伊布都”台风影响云南的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46
17
作者 郭荣芬 鲁亚斌 +2 位作者 李燕 海云莎 高敏琪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4-791,共8页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采用FY-2卫星红外增强云图及昆明CINRAD-CC雷达资料,分析了2003年7月25日20:00~26日20:00由于'伊布都'台风低压西行引发的云南暴雨过程.结果表明,由于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加强,其西侧持续强盛的低空偏南急流...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采用FY-2卫星红外增强云图及昆明CINRAD-CC雷达资料,分析了2003年7月25日20:00~26日20:00由于'伊布都'台风低压西行引发的云南暴雨过程.结果表明,由于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加强,其西侧持续强盛的低空偏南急流使西移到云南的热带低压维持并加强,在此有利的大尺度背景下,使云南境内的台风低压云系由MβCS发展为MαCS-MCC;通过K指数、θse特征、非地转湿Q矢量及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等的分析,发现高能、高湿不稳定能量的积聚、低层的水汽辐合是此次暴雨过程的触发机制;地形的抬升导致低压发展,是暴雨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普勒雷达回波显示,台风低压有明显较大尺度的气旋式螺旋带状回波结构,并伴有多条强回波短带的出现及合并;在多普勒雷达速度图上,逆风区、气旋式辐合、大风区、持续的暖平流是造成本次暴雨过程直接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低压 低空急流 MCS 物理机制 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下载PDF
2009年晚秋河北特大暴雪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裴宇杰 王福侠 +1 位作者 张迎新 王丽荣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0-1118,共9页
利用石家庄新乐CINRAD/SA雷达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四维变分同化风场反演资料,分析了2009年11月10-12日河北地区发生的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特大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特大暴雪过程可分为切变线回流降雪和西风槽降雪两个阶段。切变... 利用石家庄新乐CINRAD/SA雷达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四维变分同化风场反演资料,分析了2009年11月10-12日河北地区发生的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特大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特大暴雪过程可分为切变线回流降雪和西风槽降雪两个阶段。切变回流降雪回波为对流性层云和积云的混合云,西风槽降雪回波为层状云且无零度层亮带,对流性降雪回波的垂直结构与盛夏暴雨回波结构类似,是产生这次极端降雪的重要原因;径向速度场分布存在"牛眼"特征、零等速度线出现"S"形、反"S"形和不连续线。当同时出现暖平流、风向辐合及风速辐合时,降雪维持;当同时出现暖平流、风向辐散及风速辐散时,降雪减弱;从地面到1.2km的边界层内存在边界层辐合线,垂直风切变的辐合抬升使垂直运动增强、降雪强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华北回流 雷达回波 零等速度线 垂直风廓线
下载PDF
上海“0185”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强对流系统活动特征及其环流背景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陈永林 杨引明 +1 位作者 曹晓岗 王智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5,I0001,共8页
通过对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GMS-5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等气象资料分析发现,2001年8月热带低压在福建北部登陆,途经江苏无锡、常熟时,其南侧西南气流与沪浙沿海的东南风形成切变线。受源源不断地水汽输送和切变线动力抬升作用,热... 通过对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GMS-5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等气象资料分析发现,2001年8月热带低压在福建北部登陆,途经江苏无锡、常熟时,其南侧西南气流与沪浙沿海的东南风形成切变线。受源源不断地水汽输送和切变线动力抬升作用,热带低压南侧不断产生β-中尺度强对流回波带,它们形成后随热带低压气旋性环流向东移动,在上海城区附近辐合形成β-中尺度强对流回波群,在卫星云图上呈现出以此为核心的中尺度对流辐合体(MCC)。分析表明,受水汽凝结、潜热释放这种正反馈机制作用,在热带低压东南侧大尺度切变线中段北侧派生出一个独立、完整的近地面β-中尺度的气旋性环流,它就是MCC的内核,直接造成了上海“0185”特大暴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压 螺旋回波带 MCC 中气旋
下载PDF
低纬高原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和闪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尹丽云 张腾飞 +3 位作者 许迎杰 刘雪涛 谢屹然 徐开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6-1035,共10页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地闪资料,分析了2008年8月1日低纬高原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和副热带高压北抬西伸导致外围的偏东气流带来充沛的水汽和热量,为强对流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在强对流...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地闪资料,分析了2008年8月1日低纬高原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和副热带高压北抬西伸导致外围的偏东气流带来充沛的水汽和热量,为强对流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在强对流发展过程中,前部始终有入流存在,多普勒雷达回波上具有"弓"型回波、前侧"V"型槽口、弱回波区、后侧"V"型槽口等特征,强回波区与多普勒雷达速度图上的逆风区和辐合区相关;-10℃层高度上雷达回波强度≥35dBz时,才开始有地闪活动发生,负地闪占整个地闪过程的99.6%,大多数负地闪出现在强度>30dBz的强回波区,对应着强辐合上升气流区,正地闪出现在回波前部的云砧或回波后部的较弱回波区域,对应着辐散的下沉气流区域;整个雷暴云发展演变过程中负地闪电流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型变化特征,而正地闪电流强度基本呈现逐渐增大的直线型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高原中部 强对流天气 回波强度 径向速度 地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