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超临界600MW机组锅炉燃尽风调整对NO_x排放及锅炉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琦 吕国强 +1 位作者 于存喜 章越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2-53,6,共3页
某电厂超超临界600MW机组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较高,实测空气预热器进口CO含量高达3276μL/L,锅炉效率实测值90.96%,低于锅炉设计效率(93.3%)。对此,进行了关小U附加风门,L附加风门和燃尽风门以及开大周界风门的燃烧调整。调整后,飞灰可... 某电厂超超临界600MW机组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较高,实测空气预热器进口CO含量高达3276μL/L,锅炉效率实测值90.96%,低于锅炉设计效率(93.3%)。对此,进行了关小U附加风门,L附加风门和燃尽风门以及开大周界风门的燃烧调整。调整后,飞灰可燃物含量降低了约50%,烟气中CO含量大幅降低,锅炉效率提高超过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600 MW机组 锅炉 noX排放 燃尽风 经济性
下载PDF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预测电站锅炉NO_x排放量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保民 信晶 +2 位作者 杨斌 王兰忠 王冲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9-43,共5页
为了解决燃煤电站锅炉低NO x燃烧特性建模输入值高维数据众多,以及大样本处理造成模型运行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将独立成分分析(ICA)应用到建模数据预处理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ICA)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 为了解决燃煤电站锅炉低NO x燃烧特性建模输入值高维数据众多,以及大样本处理造成模型运行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将独立成分分析(ICA)应用到建模数据预处理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ICA)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某220 MW热电机组NO x排放浓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经FastICA降维预处理后所建的神经网络模型(ICA-BP)性能优于直接构建的神经网络(BP)模型;ICA-BP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对误差仅约2.5%,说明ICA方法有助于实现降低维数的同时保留更多原始数据特性的目的,是系统建模数据前处理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成分分析(ICA) 神经网络 电站锅炉 noX燃烧 排放预测
下载PDF
分级燃烧降低四角切向燃用低挥发分煤电站锅炉NO_x的排放水平
3
作者 王恩禄 罗永浩 +2 位作者 彭玲 陆方 章明川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8,13,共4页
基于四角切向燃烧本身具有的火焰稳定性强、燃尽性能好、可防止炉内严重结渣的燃烧优点和NOx 排放较其它燃烧方式低的特点 ,分析了水平方向空气分级、低NOx 燃烧器、低温燃烧和垂直方向分级燃烧等降低NOx 排放的炉内措施在我国燃煤电站... 基于四角切向燃烧本身具有的火焰稳定性强、燃尽性能好、可防止炉内严重结渣的燃烧优点和NOx 排放较其它燃烧方式低的特点 ,分析了水平方向空气分级、低NOx 燃烧器、低温燃烧和垂直方向分级燃烧等降低NOx 排放的炉内措施在我国燃煤电站锅炉中的使用效果 ,指出了合理组织分级燃烧对降低燃用低挥发分煤电站锅炉NOx 排放水平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 锅炉 分级燃烧 低挥发分煤 氮氧化物
下载PDF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超低NO_x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苍大强 关运泽 +4 位作者 毛一心 张先棹 白皓 聂雄芳 宗燕兵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是用蓄热室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将助燃空气预热至800℃以上,此时燃料处在低氧气氛中稳定燃烧,同时温度分布很均匀,产生的NOx非常低,成为节能和环保双赢的一种燃烧方法.为了推进此项技术的实用化,在蓄热式锻造炉上...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是用蓄热室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将助燃空气预热至800℃以上,此时燃料处在低氧气氛中稳定燃烧,同时温度分布很均匀,产生的NOx非常低,成为节能和环保双赢的一种燃烧方法.为了推进此项技术的实用化,在蓄热式锻造炉上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为超低NOx的排放.通过采用"燃料不换向"和"炉气马蹄形循环"新技术以及"烟气外部再循环"的低NOx燃烧技术,既简化了蓄热式燃烧系统和操作,又取得了超低NOx排放的良好效果,NOx排放值远低于日本和美国的环保排放标准限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 超低N0x排放 燃料不换向 烟气再循环 蓄热式锻造炉
下载PDF
600MW前后墙布置燃烧器锅炉的NO_x排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高小涛 黄磊 +2 位作者 张恩先 岳峻峰 章名耀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06-812,共7页
以2台600 MW超临界机组前后墙布置燃烧器的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燃烧调整试验方法,进行了氧量、燃烧结构参数(包括一次风速、中心风量、二、三次风风量和二次风旋流强度等)、磨煤机运行组合方式、燃尽风量、煤质变化等运行条件对锅炉... 以2台600 MW超临界机组前后墙布置燃烧器的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燃烧调整试验方法,进行了氧量、燃烧结构参数(包括一次风速、中心风量、二、三次风风量和二次风旋流强度等)、磨煤机运行组合方式、燃尽风量、煤质变化等运行条件对锅炉NOx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锅炉的运行氧量、磨煤机组合投运方式变化、燃尽风量是影响锅炉NOx排放浓度的主要因素,煤质的变化也不可忽视,经比较,燃烧器结构参数变化的影响较小;通过对主要因素的控制,可以显著降低锅炉NOx排放浓度,同时实现高锅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前后墙布置燃烧器 noX排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型低NO_x浓淡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魏铜生 蒋宏利 +1 位作者 惠世恩 徐通模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39-542,共4页
对新型低NOx 浓淡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结构及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冷态等温模化技术进行了气固两相流动模拟实验;对沿周向的浓淡煤粉分布和稳燃环的工作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初步了解了低NOx 燃烧和低负荷稳燃... 对新型低NOx 浓淡型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结构及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冷态等温模化技术进行了气固两相流动模拟实验;对沿周向的浓淡煤粉分布和稳燃环的工作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初步了解了低NOx 燃烧和低负荷稳燃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浓淡煤粉 旋流 燃烧器 低氮氧化物燃烧
下载PDF
旋流煤粉燃烧器低NO_x排放技术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金平 吕俊复 +1 位作者 张海 岳光溪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30,共8页
详细分析了煤粉燃烧的特点及其燃烧产物NOx的生成机理,从实用性与高效性上,对各种目前研究与应用的控制旋流煤粉燃烧NOx排放的技术,如低NOx旋流煤粉燃烧器、空气分级、再燃和尾部烟气脱硝等进行了介绍,联系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煤粉燃烧 noX排放 空气分级 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 烟气脱硝
下载PDF
电站锅炉低NO_X燃烧技术的发展与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小涛 周珏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19,共3页
燃煤电站锅炉 NOX 的排放特性不但与燃烧技术有关 ,而且与煤种、炉温、锅炉容量、锅炉结构以及运行参数等因素有关。对电站锅炉 NOX生成原理和降低 NOX 排放浓度的途径进行了介绍 ,通过对分级送风、燃料分级燃烧和低 NOX 燃烧器等几种低... 燃煤电站锅炉 NOX 的排放特性不但与燃烧技术有关 ,而且与煤种、炉温、锅炉容量、锅炉结构以及运行参数等因素有关。对电站锅炉 NOX生成原理和降低 NOX 排放浓度的途径进行了介绍 ,通过对分级送风、燃料分级燃烧和低 NOX 燃烧器等几种低 NOX 燃烧技术的分析 ,提出了复合低 NOX 燃烧技术是电站锅炉低N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 锅炉 氮氧化物 燃烧技术 大气排放源 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循环流化床超低NO_(x)与SO_(2)排放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超 宋国良 吕清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5,共9页
因固有的低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本优势,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已成为商业化程度最好的洁净煤燃烧技术之一。随着超低排放标准的提出,CFB燃烧技术也面临巨大挑战。为满足超低排放标准,通常要使用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导致CFB锅炉污染控制成本显... 因固有的低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本优势,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已成为商业化程度最好的洁净煤燃烧技术之一。随着超低排放标准的提出,CFB燃烧技术也面临巨大挑战。为满足超低排放标准,通常要使用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导致CFB锅炉污染控制成本显著增加。如何低成本实现CFB锅炉NO_(x)与SO_(2)原始超低排放成为关注焦点。系统论述了现有CFB超低NO_(x)和SO_(2)排放技术、最新开发的CFB超低NO_(x)燃烧技术、炉内CFB超低SO_(2)排放技术和CFB超低NO_(x)、SO_(2)协同控制技术等。研究表明:开发高效分离器不仅可提升CFB燃烧效率,也是保证超细石灰石高效脱硫的前提,分离器效率越高,CFB燃烧效率和超细石灰石脱硫效率越高;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发展,炉膛截面越来越大,如何实现超细石灰石在大型炉膛内横向的均匀混合成为第1个技术难点;控制单一气体使其满足超低排放的技术相对成熟,但如何协同控制NO_(x)和SO_(2)使之满足超低排放标准成为第2个技术难点;现阶段CFB炉内超低排放技术仅针对某些特定的燃料可达到超低排放,针对其他常规燃料,NO_(x)和SO_(2)能否达到超低排放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 超低no_(x)排放 超低SO_(2)排放 超细石灰石 协同控制
下载PDF
高温空气燃烧U型燃气辐射管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彭好义 蒋绍坚 +2 位作者 艾元方 周孑民 萧泽强 《煤气与热力》 2002年第6期515-518,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改造U型燃气辐射管加热装置的技改方案,论证了其可行性,并分析了技术改造带来的装置热效率提高,表面温度分布均匀,使用寿命延长,排烟中NOx浓度降低及燃烧噪声减弱等优势。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技术改... 介绍了一种利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改造U型燃气辐射管加热装置的技改方案,论证了其可行性,并分析了技术改造带来的装置热效率提高,表面温度分布均匀,使用寿命延长,排烟中NOx浓度降低及燃烧噪声减弱等优势。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技术改造后,装置热效率可达85.30%,实现节能21.55%;辐射管表面不均匀系数可降到0.02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空气燃烧 U型燃气辐射管 性能 节能 noX 排放
下载PDF
Effects of High-temperature Char Layer and Pyrolysis Gas on NOx Reduction in a Typical Decoupling Combustion Coal-fired Stove 被引量:8
11
作者 LI Honglin HAN Jian +3 位作者 ZHANG Nan LIU Xinhua HE Jingdong DU Wei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40-50,共11页
The suppression of nitrogen oxides(NO_x) is the key to reducing pollutant emission of a domestic coal-fired stove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echnology condition and economic cost. The decoupling combustion(DC) technolo... The suppression of nitrogen oxides(NO_x) is the key to reducing pollutant emission of a domestic coal-fired stove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echnology condition and economic cost. The decoupling combustion(DC) technology invented by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IP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 is characterized by that a traditional stove is separated into a pyrolysis and a combustion chamber as well as a bottom passage between them. In this study, the combustion of briquette from bituminous coal in different operation modes in a typical decoupling stove is tested and simulated to validate the advantage of DC technology over so-called reverse combustion. The smokeless and high-efficiency combustion of bituminous briquette with low emissions of NO_x and CO can be implemented by utilizing low NO_x combustion under low temperature and reduction atmosphere in the pyrolysis chamber as well as after-combustion of char and pyrolysis ga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oxidation atmosphere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he effects of the main reducing components in pyrolysis gas as well as char on NO_x reduction we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which shows that the reducing ability increases gradually from CH_4, CO to char, but the combined reducing ability of them cannot be determined by a simple ad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OUPLING COMBUSTION low nox emission domestic STOVE numerical simulation bituminous BRIQUETTE thermal efficiency
原文传递
实现低NO_(x)排放的紧耦合后处理器匹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金成 尧命发 +1 位作者 郑尊清 王浒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49,共9页
重型柴油机排放法规不断降低氮氧化物(NO_(x))限值,采用紧耦合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预期技术路线之一,但是否需采用紧耦合柴油氧化催化器(DOC)以改善紧耦合SCR入口NO_(2)比例仍需要进一步探讨.通过一台商用柴油机,在GT-Power平台分别搭... 重型柴油机排放法规不断降低氮氧化物(NO_(x))限值,采用紧耦合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预期技术路线之一,但是否需采用紧耦合柴油氧化催化器(DOC)以改善紧耦合SCR入口NO_(2)比例仍需要进一步探讨.通过一台商用柴油机,在GT-Power平台分别搭建DOC和SCR小样模型,基于小样试验数据和遗传算法对反应动力学机理参数进行初步标定,然后使用测试循环数据对机理参数进行修正,进而构建了DOC-DPF-SCR-ASC系统模型.基于系统模型对采用紧耦合DOC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紧耦合DOC会增加紧耦合SCR前的热惯性,使紧耦合SCR的冷起动性能变差.基于系统模型还开展了两级SCR之间的体积匹配,可知柴油机采用主SCR体积为9.94 L时,匹配紧耦合体积为2.13 L的SCR可使系统冷起动工况SCR转化效率由63.0%提高到77.8%,NO_(x)排放降低了42.4%;冷、热起动世界统一瞬态循环(WHTC)加权后的NO_(x)排放由0.38 g/(kW·h)下降到0.21 g/(kW·h),降低了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no_(x)排放 紧耦合柴油氧化催化器 转化效率
下载PDF
试论低挥发分燃煤电厂 NO_x 排放物的达标难度和前景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建中 《电站系统工程》 1998年第2期35-39,共5页
介绍了德国DS分级旋流燃烧器技术,并论述了我国低挥发分燃煤电厂NOx排放达标的难度及前景。
关键词 noX排放 燃烧器 燃煤电厂 锅炉
下载PDF
煤粉富氧燃烧CO_(2)富集特性与NO_(x)生成量模拟预测研究
14
作者 严祯荣 钟布依 +5 位作者 胡超 张涛 何翔 夏杰 滕澜 笪耀东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2-640,共9页
分析了富氧下的煤粉燃烧特性、CO_(2)富集特性和NO_(x)生成特性,并模拟了CO_(2)富集和NO_(x)生成量的协同控制趋势。结果表明:与空气燃烧相比,富氧燃烧条件下CO_(2)富集分布与NO_(x)体积分数分布是负协同效应;不同O_(2)/CO_(2)体积分数... 分析了富氧下的煤粉燃烧特性、CO_(2)富集特性和NO_(x)生成特性,并模拟了CO_(2)富集和NO_(x)生成量的协同控制趋势。结果表明:与空气燃烧相比,富氧燃烧条件下CO_(2)富集分布与NO_(x)体积分数分布是负协同效应;不同O_(2)/CO_(2)体积分数比的富氧下,随着O_(2)体积分数的增加,炉膛出口的CO_(2)体积分数和NO_(x)体积分数都先上升到最大值后稍微下降,呈正协同效应,但出现拐点的O_(2)体积分数不同;CO_(2)富集到一定程度时,能有效抑制NO_(x)的生成量;在富氧条件下,可实现炉膛出口的高CO_(2)富集与低NO_(x)生成量的协同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多相流动 CO_(2)富集特性 no_(x)排放 模型预测
下载PDF
60 t/h煤粉预热燃烧锅炉宽负荷运行特性研究
15
作者 田继林 朱建国 +4 位作者 朱书骏 刘敬樟 曾雄伟 欧阳子区 吕清刚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0,共8页
为满足国家“双碳”目标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迫切需求,在工业锅炉、电站锅炉等领域开发了煤粉预热燃烧技术。煤粉先进入流态化预热燃烧器中高温改性,再进入锅炉炉膛分级配风燃烧,从而实现了煤高效、低氮燃烧,并在1台60 t/h煤粉锅... 为满足国家“双碳”目标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迫切需求,在工业锅炉、电站锅炉等领域开发了煤粉预热燃烧技术。煤粉先进入流态化预热燃烧器中高温改性,再进入锅炉炉膛分级配风燃烧,从而实现了煤高效、低氮燃烧,并在1台60 t/h煤粉锅炉上进行了技术验证。锅炉侧墙对冲布置了2只预热燃烧器,单只预热燃烧器设计热功率为26 MW,以烟煤为原料,在10%~100%负荷范围开展了6个不同负荷的锅炉运行特性和NO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锅炉在各负荷下运行状态稳定、良好,无助燃条件下实现了10%超低负荷稳定运行;预热燃烧器各参数合理、循环状态稳定,满足锅炉宽负荷的运行要求;负荷下锅炉燃烧效率均在97%以上,10%、20%负荷下锅炉热效率大于85%,30%及以上负荷锅炉热效率均在90%以上;通过调整配风,锅炉各负荷下NO_(x)原始排放均低于50mg/m^(3)(φ(O2)=9%)。60 t/h煤粉预热燃烧锅炉的成功示范,为煤粉高效清洁灵活燃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燃烧 煤粉锅炉 超低负荷稳燃 高效燃烧 超低nox排放
下载PDF
水煤浆再燃降低NO_x排放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孟德润 赵翔 +3 位作者 杨卫娟 刘建忠 周俊虎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17,共3页
再燃技术是目前较为经济、可以获得较满意的降低NOx排放效果的一种方法。通过研究再燃技术燃烧组织方式及再燃反应机理,分析了水煤浆作为再燃燃料的特点和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认为,发展水煤浆再燃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水煤浆 燃烧 燃料 再燃 noX排放
下载PDF
不同反应机理及模型对燃气轮机燃烧室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韫哲 姚兆普 朱民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85-490,共6页
对甲烷燃烧NOx排放的5种典型机理进行分析比较,对比了详细机理、稳态假设简化机理和经验拟合机理在燃烧室NOx排放数值模拟中的特点,并运用这些机理计算了与燃气轮机燃烧室工况相似的湍流燃烧过程.通过已有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校验,讨论... 对甲烷燃烧NOx排放的5种典型机理进行分析比较,对比了详细机理、稳态假设简化机理和经验拟合机理在燃烧室NOx排放数值模拟中的特点,并运用这些机理计算了与燃气轮机燃烧室工况相似的湍流燃烧过程.通过已有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校验,讨论了模型参数、压力等对温度和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说明合理选择化学反应模型、湍流模型和燃烧模型,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及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燃烧室 noX排放 反应机理 数值计算 湍流燃烧模型
下载PDF
自蓄热式烧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光亮 李士琦 +3 位作者 朱荣 郭汉杰 刘润藻 杨湘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2,共3页
高温低氧燃烧 (HTAC)技术是 2 0世纪 90年代在燃烧领域中得到广泛重视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和低污染物排放的特性。实现该技术工业应用的两个基本手段是 :回收高温烟气余热 ;创造燃烧区低氧浓度。介绍了自蓄热式烧嘴系统的... 高温低氧燃烧 (HTAC)技术是 2 0世纪 90年代在燃烧领域中得到广泛重视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和低污染物排放的特性。实现该技术工业应用的两个基本手段是 :回收高温烟气余热 ;创造燃烧区低氧浓度。介绍了自蓄热式烧嘴系统的设计与研制过程。并利用该装置系统地进行了实验室的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该装置系统既能高效回收烟气余热 ,又能大幅度降低 NOx 的排放 ,而且其结构简单、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蓄热式烧嘴 余热回收 低N0x排放 HTAC技术 节能
下载PDF
高温低氧燃烧(HTAC)中的反应工程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光亮 朱荣 +3 位作者 刘润藻 郭汉杰 杨湘 李士琦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03-207,共5页
从冶金反应工程学角度 ,论述了高温低氧燃烧技术的应用原理及基础理论 ,重点讨论了烟气余热回收和低NOx
关键词 高温低氧燃烧 蓄热式燃烧 HTAC 冶金反应工程学
下载PDF
E级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加湿降氮效果
20
作者 吴昊 《宁夏电力》 2023年第S01期124-127,共4页
燃气轮机在运行中氮氧化物受环境影响排放并不稳定,环境湿度是影响燃气轮机氮氧化物排放的因素之一。在大气湿度较低的工况下,燃气轮机极易出现排放超标情况,考虑氮氧化物排放的环境湿度影响因子,通过改造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增加进气加湿... 燃气轮机在运行中氮氧化物受环境影响排放并不稳定,环境湿度是影响燃气轮机氮氧化物排放的因素之一。在大气湿度较低的工况下,燃气轮机极易出现排放超标情况,考虑氮氧化物排放的环境湿度影响因子,通过改造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增加进气加湿装置,以实现在环境工况干燥时通过增加相对湿度降低重型燃气轮机氮氧化物排放水平。通过实际运行,验证了本文所提改造方法可有效降低燃气轮机在部分负荷工况下的氮氧化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燃机 环境工况 相对湿度 氮氧化物排放 低氮排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