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语理据丧失原因考证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二占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65,共5页
词语理据关联着语言符号的产生和演化,但它易于模糊、湮没甚至丧失,既造成人们怀疑语言理据是否存在的后果,又使理据研究长期以来处于主流范式之外。词语理据丧失有其内因和外因。内因指理据的意念性、潜隐性、历时性和语言表述性等属... 词语理据关联着语言符号的产生和演化,但它易于模糊、湮没甚至丧失,既造成人们怀疑语言理据是否存在的后果,又使理据研究长期以来处于主流范式之外。词语理据丧失有其内因和外因。内因指理据的意念性、潜隐性、历时性和语言表述性等属性导致它自身难以显化。外因指词语的意义支点、曲折表达和文字书写等因素对理据的干扰与磨损。词语理据丧失原因的考证有助于构建语言理据理论、认知索绪尔任意性思想、促进解释语言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据丧失 内外因 意念性与语言表述性 意义支点 曲折表达 文字书写
下载PDF
翻译中的语意流失与补偿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道顺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2-53,共2页
翻译是人类语言共同特点的体现。然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有时却难以避免翻译过程中语言本身内涵的流失。因此,本文就如何灵活应用翻译技巧,做到尽可能地减少语意的流失,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这一主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翻译 语意流失 补偿
下载PDF
经典民歌重述的两难——以冯健雪演唱的《走西口》两种版本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瑶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32-135,共4页
民歌改编是大众流行音乐中突出的文化现象,从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音乐影像传媒业的发达,许多通俗歌手将改编后的传统民歌作为自己翻唱得对象,使传统民歌与流行文化结合起来,成为流行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歌经典借助于流行... 民歌改编是大众流行音乐中突出的文化现象,从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音乐影像传媒业的发达,许多通俗歌手将改编后的传统民歌作为自己翻唱得对象,使传统民歌与流行文化结合起来,成为流行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歌经典借助于流行音乐从而使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光大,而不至于在工业文化的社会中,成为被遗忘的精神之流。但是,改编后的传统民歌由于背离了当初孕育其产生的语境,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歌。以改编民歌《走西口》为例,由于其节奏、曲式的改变,导致歌曲的情感内涵的漂移,使传统民歌中那种苦难离别的情感叙事,变身为语境暧昧的男女之间的情感叙事。音乐的风格也从自然质朴带着某种人生沧桑感的凄美,转变为细腻、缠绵甚至带有几分某种娇柔做作的妩媚。这种民歌经典重述的两难,也是文化工业时代,传统民间音乐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西口 民歌改编 文化工业 意义流失
下载PDF
高职学生存在空虚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4
作者 李华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27-29,共3页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的今天,部分高职学生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出现精神空虚、信仰断裂、沉迷网络、学业荒芜、人生目标虚无、无视生命意义等问题。高职学生存在空虚现象有社会、学校、家庭方面的原因,其自身即主观方面的原因...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的今天,部分高职学生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出现精神空虚、信仰断裂、沉迷网络、学业荒芜、人生目标虚无、无视生命意义等问题。高职学生存在空虚现象有社会、学校、家庭方面的原因,其自身即主观方面的原因更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存在空虚 精神缺失 意义丧失 信仰危机
下载PDF
文化大发展抑或文化大危机——一个后现代视角的思考
5
作者 王晓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51,共8页
随着第一和第二产业出现大量产能过剩,这些过剩产能就会转移到第三产业包括文化产业中,并由此引发文化产品的"过剩",这种文化产品生产过剩的情况与日常生活的时尚化是一致的。当文化生产时尚化的时候,文化生产的实际意义消失... 随着第一和第二产业出现大量产能过剩,这些过剩产能就会转移到第三产业包括文化产业中,并由此引发文化产品的"过剩",这种文化产品生产过剩的情况与日常生活的时尚化是一致的。当文化生产时尚化的时候,文化生产的实际意义消失,而形式意义盛行。这种形式化的文化生产表现为机械化的复制。这种简单复制的文化生产是为了使文化生产得以维系而进行的"再生产",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生产。这种"再生产"实际上就是文化符号的简单重复,而简单重复的生产导致意义的消失。后现代文化的危机表现为意义消失的危机。面对这样的危机,我们虽然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意义标准,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彻底否定文化中的意义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产 文化再生产 意义消失 文化危机 价值颠覆
下载PDF
是合理的变通还是“意义”的流失——谈文学翻译中的“随意”现象
6
作者 王正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7-160,共4页
文学翻译的目的何在?仅为了向读者介绍作品的故事情节,还是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让读者了解名著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涵以及原文作者的本意?大凡严肃的译者都以后一种目的为追求。尤金.奈达提出“翻译,即译意”,这句名言明确了翻译的使命... 文学翻译的目的何在?仅为了向读者介绍作品的故事情节,还是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让读者了解名著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涵以及原文作者的本意?大凡严肃的译者都以后一种目的为追求。尤金.奈达提出“翻译,即译意”,这句名言明确了翻译的使命所在。因为原文作者的本意是译作的根本。离开了这一根本,译者的创作就表现出一种随意性,就会造成原作意义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原文的意义 经典名著 意义流失
下载PDF
从关联视角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字幕翻译意义损失
7
作者 杨萍 《河池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42-45,共4页
赵薇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以来,备受关注,并掀起了讨论热潮。影片在唤起人们内心深处那段难以忘却的生命记忆的同时,也使笔者关注到影片的字幕翻译。因此,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字幕翻译的特点,阐述了意义损失现象... 赵薇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以来,备受关注,并掀起了讨论热潮。影片在唤起人们内心深处那段难以忘却的生命记忆的同时,也使笔者关注到影片的字幕翻译。因此,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字幕翻译的特点,阐述了意义损失现象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字幕翻译 意义损失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下载PDF
释义过程中的丢失——浅析一本英—汉词典中的几个问题
8
作者 马壮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1-16,共6页
词典的基本功能是对词义的解释,然而如何解释词义却始终是一个很难的工作。在英-汉词典里,词目词(headword)通常被翻译成汉语对应词而不是用汉语加以解释。因此,该类词典既有简便的优点又有丢失信息的弱点。本文以《新英汉词典》(世纪版... 词典的基本功能是对词义的解释,然而如何解释词义却始终是一个很难的工作。在英-汉词典里,词目词(headword)通常被翻译成汉语对应词而不是用汉语加以解释。因此,该类词典既有简便的优点又有丢失信息的弱点。本文以《新英汉词典》(世纪版)为例,运用某些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和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该词典在解词释义时的若干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词典 释义 简捷 信息不足
下载PDF
基本颜色词在翻译中的语义损失与补偿
9
作者 刘晓晖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5-69,共5页
本文从理解和表达两个角度分析了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实例 ,说明英汉基本颜色词丰富的文化伴随意义及其差异 ,决定了它们在翻译中不可避免的语义损失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几种减少语义损失的补偿方法。
关键词 基本颜色词 翻译 语义损失 补偿
下载PDF
试论汉语诗歌英译中的“损失”问题
10
作者 陈丽纯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95-98,共4页
就我国近现代诗歌翻译为英文,从语言形式、诗歌神韵和译者主体性三方面探讨汉语诗歌英译中的"损失"问题。汉语诗歌英译应注重保留诗歌神韵,不拘泥于某一具体语言形式,而诗人作为译者在翻译诗歌时有特殊优势,诗人译诗"损... 就我国近现代诗歌翻译为英文,从语言形式、诗歌神韵和译者主体性三方面探讨汉语诗歌英译中的"损失"问题。汉语诗歌英译应注重保留诗歌神韵,不拘泥于某一具体语言形式,而诗人作为译者在翻译诗歌时有特殊优势,诗人译诗"损失"较小。译者应正视汉语诗歌英译时的"损失",并多加尝试,减小汉语诗歌英译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学 诗歌 翻译
下载PDF
孤独与自由的探讨——从村上春树的作品看日本文学的基调
11
作者 庄婉容 《学术问题研究》 2016年第2期11-15,共5页
村上春树作为日本文坛较为新进的作家,以其独具个性特征的创作吸引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其中也包括中国的读者。着重从村上春树作品入手来讨论日本文学的基调,同时从中挖掘出关于人的存在状态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精神孤独 信仰自由 孤独外化 意义的失落 超脱虚无
下载PDF
从中英法律词汇缺项谈法律英语教学
12
作者 肖珺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62-363,共2页
法律词汇是构建法律的最基本要素,法律语言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法律词汇的对象性和我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法律文化上的差异性,使得中英法律的翻译不可避免出现了法律词汇缺项(lack of equivalent legal words)。本文在探讨这一... 法律词汇是构建法律的最基本要素,法律语言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法律词汇的对象性和我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法律文化上的差异性,使得中英法律的翻译不可避免出现了法律词汇缺项(lack of equivalent legal words)。本文在探讨这一现象的同时,对法律英语翻译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词汇缺项 语义亏损 翻译教学
下载PDF
新兴外来语失译现象解析
13
作者 王斌 郭俊琪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66-71,共6页
当今全球一体化趋势明显,不同文化、语言之间进行着规模空前的交流和沟通,大量的外来语进入中文,而且第一次出现了外来语以字母形式直接进入汉语的情况。本文就外来语的失译情况进行了分类,分析其变化,并重点对失译现象进行了讨论和预测。
关键词 外来语 失译 语音 词形 语义
下载PDF
叙事角度与中国古诗英译的文化意义亏损——以许渊冲的英译《春江花月夜》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汪小英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8-131,共4页
叙事角度是叙事学和小说文体学的重要课题,也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特别是中国古诗英译研究的新视角。基于不同语言及文化间的差异,本文肯定将叙事研究引入中国古诗英译研究的必要性,并以许渊冲英译《春江花月夜》为例,探讨叙事角度的确定... 叙事角度是叙事学和小说文体学的重要课题,也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特别是中国古诗英译研究的新视角。基于不同语言及文化间的差异,本文肯定将叙事研究引入中国古诗英译研究的必要性,并以许渊冲英译《春江花月夜》为例,探讨叙事角度的确定在中国古诗英译中造成的主题、意境和审美等层面的文化意义亏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视角 叙事角度 古诗英译 文化意义亏损
原文传递
转译——一种被忽视了的翻译现象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易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09-111,共3页
转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有其特定的形成原因。在人类科学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中曾起过不可否认的促进作用。虽然转译中存在二度变形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但他在人类科学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却不可否认,我们应客观... 转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有其特定的形成原因。在人类科学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中曾起过不可否认的促进作用。虽然转译中存在二度变形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但他在人类科学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却不可否认,我们应客观地评价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译 媒介语 二度变形
下载PDF
失独父母的丧痛与生命意义回归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福宝 钟年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21-128,共8页
失独给失独父母带来了巨大的丧痛,也使得他们丧失了把繁衍后代作为生命延续和追求生物学意义上的永生的可能。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来看,失独还意味着无法承续“香火”和传宗接代,甚至还有“无能”“无德”的文化隐喻,这对失独父母的世界观... 失独给失独父母带来了巨大的丧痛,也使得他们丧失了把繁衍后代作为生命延续和追求生物学意义上的永生的可能。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来看,失独还意味着无法承续“香火”和传宗接代,甚至还有“无能”“无德”的文化隐喻,这对失独父母的世界观和生命意义提出了重要挑战。目前追求肉体生命的真正永生还无法实现,但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繁衍后代,还可以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等多种创造个人成就和社会价值的方式来实现象征意义上的永生。人生有意义不完全依赖于人能否繁衍和生命的长度,当我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投身于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便在实现意义的过程中超越了自己。死亡的必然性提醒我们要规划有限的生命时间去追求那些值得做的事情,并让我们存有敬畏之心和过一种有道德规约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 失独父母 死亡 永生 生命的意义
下载PDF
试析进口食品中文标签的人际意义缺失及翻译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彬彬 高健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62-65,共4页
进口食品中文标签,向消费者传递了有关产品特征和属性的信息,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人际意义。文章以元话语实现的人际劝说功能为视角,探讨了中文标签因元话语使用不当而导致原包装信息所承载的人际意义缺失的问题,分析了中外标签... 进口食品中文标签,向消费者传递了有关产品特征和属性的信息,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人际意义。文章以元话语实现的人际劝说功能为视角,探讨了中文标签因元话语使用不当而导致原包装信息所承载的人际意义缺失的问题,分析了中外标签背后存在的食品文化差异,指出在进口食品标签汉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策略同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意义缺失 进口食品中文标签 元话语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失独父母延长哀伤反应、意义系统改变与丧子经历的意义建构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晓宇 修代明 何丽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19年第2期36-49,共14页
考察失独父母对丧子经历意义建构、延长哀伤症状严重程度和意义系统改变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北京地区共招募有独生子女去世经历的父母35例,采用延长哀伤问卷测量其哀伤症状的严重程度,并通过结构化访谈让失独者对丧子经历的意义建构(包... 考察失独父母对丧子经历意义建构、延长哀伤症状严重程度和意义系统改变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北京地区共招募有独生子女去世经历的父母35例,采用延长哀伤问卷测量其哀伤症状的严重程度,并通过结构化访谈让失独者对丧子经历的意义建构(包括理解意义和寻求益处)以及意义系统的改变(信念改变和目标改变)进行了自我评分。相关分析显示,丧子经历的意义理解水平与延长哀伤引发的分离痛苦和创伤痛苦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从丧子经历中获得的益处水平与创伤痛苦呈负相关,与目标系统的改变呈正相关。潜变量分析显示,延长哀伤严重程度与意义建构水平呈负相关,与意义系统的改变的相关不显著。因此,支持失独父母对丧子经历的意义建构有助于减少延长哀伤症状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父母 延长哀伤 意义建构
原文传递
“胡达”词义考及其汉语译介问题探析
19
作者 邓新 夏冉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104,146,共7页
"胡达"作为一个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广泛使用的外来词汇,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不完全等同于伊斯兰文化,在汉语译介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词源词义。本文从"胡达"一词的词源、词义以及汉语译介等方面探讨了国内现有词典编... "胡达"作为一个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广泛使用的外来词汇,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不完全等同于伊斯兰文化,在汉语译介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词源词义。本文从"胡达"一词的词源、词义以及汉语译介等方面探讨了国内现有词典编撰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应该增加"胡达"词条释义,以正确理解词语背后的历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达 汉语译介 波斯语 伊斯兰教 “天” “神” 词义丢失 词义迁移
原文传递
旅行中的文化:国俗词汇Scarlet在《红字》译本中语义的亏损与增补
20
作者 唐春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81-87,共7页
《红字》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在中国登陆,由于这部作品中所承载大量基督教文化的元素,该作品的译本在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曾有过中断。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宗教问题的关注,该作品中长期被遮蔽的基督教文化元素在中国语境中渐渐被重视。本文... 《红字》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在中国登陆,由于这部作品中所承载大量基督教文化的元素,该作品的译本在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曾有过中断。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宗教问题的关注,该作品中长期被遮蔽的基督教文化元素在中国语境中渐渐被重视。本文以承载民族文化的国俗词汇为切入点,以关键词Scarlet为例,跨越中西文明,历时地考察Scarlet一词在旅行过程中其语义的亏损和增补,并通过国俗词这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微观角度,揭示异质目标语文化在接受原语文化接受过程中存在的自觉改写和文化自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文明 旅行的文化 互译 亏损与增补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