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合成长链二元酸新产业的崛起 被引量:8
1
作者 陈远童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4,共4页
长链二元酸是一类用途极其广泛的重要精细化工产品。综述了长链二元酸的用途、来源,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产业化现状。说明生物合成长链二元酸是中国正在崛起的新产业。
关键词 长链二元酸 生物合成 正烷烃
下载PDF
利用热带假丝酵母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桂秋芬 姚嘉旻 +1 位作者 蒋洋松 赵意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17-22,共6页
概述了国内外利用热带假丝酵母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技术的研究进展。从菌株的选育、发酵工艺的优化、提纯工艺研究等方面分析了现有技术特点,并针对以上3个方面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 长链二元酸 诱变育种 发酵优化 提纯
下载PDF
发酵法长链二元酸分离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晓姝 高大成 +1 位作者 乔凯 王领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14-1218,共5页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DC_n)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由于发酵液组分复杂,使得DC_n的提取分离成为了制约生产的关键,同时也决定着产品的质量。综述了发酵法DC_n分离提取中的两种主要方法——水相法和溶剂法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DC_n)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由于发酵液组分复杂,使得DC_n的提取分离成为了制约生产的关键,同时也决定着产品的质量。综述了发酵法DC_n分离提取中的两种主要方法——水相法和溶剂法的研究进展。溶剂法提取工艺可满足下游高品质DC_n的工业生产要求,但存在能耗较高、生产线不稳定等问题。目前,利用水相法提取聚合级精产品的研究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与其他分离提取工艺的联用是实现水相法提取DC_n精产品的研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二元酸 分离/提取 发酵液
下载PDF
二元酸发酵过程中流加H_2O_2对细胞色素P450酶及产物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书良 华玉涛 +2 位作者 黄英明 焦鹏 曹竹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9-363,共5页
在二元酸发酵过程中流加H2 O2 对热带假丝酵母发酵生产二元酸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mmol L的H2 O2 对产酸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比对照提高了 2 6 %。对细胞色素P45 0酶的分析表明 ,流加H2 O2 对细胞色素P45 0酶的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在二元酸发酵过程中流加H2 O2 对热带假丝酵母发酵生产二元酸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mmol L的H2 O2 对产酸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比对照提高了 2 6 %。对细胞色素P45 0酶的分析表明 ,流加H2 O2 对细胞色素P45 0酶的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并且细胞色素P45 0酶的活性跟产酸成正相关。此外 ,还进一步分析了流加H2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酸 发酵过程 流加H2O2 细胞色素P450酶 产物生成 热带假丝酵母
下载PDF
长链二元酸的生产及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志宾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1年第13期9-10,12,共3页
长链二元酸(DC11-DC18)一般是指碳链上含有十个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羧酸,有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两种工业生产方法。目前世界年产量约2500t,主要用于生产尼龙、工程塑料、涂料和香料等。我国长链二元酸的生产以DC13为主,生产能力在... 长链二元酸(DC11-DC18)一般是指碳链上含有十个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羧酸,有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两种工业生产方法。目前世界年产量约2500t,主要用于生产尼龙、工程塑料、涂料和香料等。我国长链二元酸的生产以DC13为主,生产能力在800t/a左右,DC16以上二元酸的生产在我国尚处于空白。由于供需缺口大,国际市场上出现只有报价,没有货源的紧俏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二元酸 生产方法 市场分析 产量 化学合成法 微生物发酵法 脂肪族二羧酸
原文传递
摇瓶发酵制取长链二元酸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丁海燕 何连芳 +1 位作者 孙玉梅 徐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摇瓶发酵,研究温度、摇瓶转速、碳源种类和浓度、氮源种类和浓度对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30℃,而菌体产酸的适宜温度则为32℃;摇瓶的适宜转速为210 r/min;菌体发酵的适宜外加... 通过摇瓶发酵,研究温度、摇瓶转速、碳源种类和浓度、氮源种类和浓度对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30℃,而菌体产酸的适宜温度则为32℃;摇瓶的适宜转速为210 r/min;菌体发酵的适宜外加碳源为蔗糖,适宜浓度为4g/L;菌体发酵适宜外加氮源为酵母膏和尿素,适宜浓度均为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 发酵 长链二元酸
下载PDF
长链二元酸发酵液的脱色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范峰 佟明友 方向晨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4年第23期25-27,共3页
考察了活性炭对长链二元酸发酵液的脱色效果及脱色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正交实验 ,分析得出影响脱色效果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 :活性炭加入量 >二元酸浓度 >发酵液pH >操作温度。同时还考察了活性炭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 考察了活性炭对长链二元酸发酵液的脱色效果及脱色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正交实验 ,分析得出影响脱色效果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 :活性炭加入量 >二元酸浓度 >发酵液pH >操作温度。同时还考察了活性炭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在活性炭上的长链二元酸的洗脱问题 ,从而确定了发酵液脱色的优化条件 :活性炭加入量 5 % ,室温操作 ,发酵液 pH =8,二元酸浓度为 4 0 g/L ,脱色时间为 2 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二元酸 发酵液 加入量 活性炭 脱色效果 操作温度 脱色时间 吸附 酸浓度 洗脱
原文传递
热带假丝酵母ctpxa1基因缺失菌的构建及对长链二元酸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程成 汪俊卿 +2 位作者 王腾飞 杨晓慧 王瑞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Pxa1p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过氧化物酶体上的膜蛋白,与Pxa2p组成二聚体,参与转运长链脂肪酸进入过氧化物酶体过程。热带假丝酵母能够发酵烷烃和脂肪酸生产长链二元酸,而过氧化物酶体中发生的β-氧化会消耗产生的长链二元... Pxa1p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过氧化物酶体上的膜蛋白,与Pxa2p组成二聚体,参与转运长链脂肪酸进入过氧化物酶体过程。热带假丝酵母能够发酵烷烃和脂肪酸生产长链二元酸,而过氧化物酶体中发生的β-氧化会消耗产生的长链二元酸造成产率降低。本研究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1798为宿主菌,通过基于PCR片段的同源单交换法,快速构建ctpxa1基因敲除菌株C.tropicalis 1798-pxa1。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ctpxa1基因在C.tropicalis 1798、C.tropicalis 1798-pxa1的表达量,灰度值比值为2.03,表明ctpxa1在C.tropicalis 1798-pxa1中的表达被弱化。经144 h发酵,C.tropicalis 1798-pxa1比C.tropicalis 1798的十二碳二元酸产量明显提升,其产出浓度为10.3 g/L,比野生型菌株C.tropicalis 1798提高了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 长链二元酸 ctpxa1p基因 过氧化物酶体
原文传递
现代生物技术在二元酸发酵菌种改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佟明友 张全 李淑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4,共4页
在分析微生物发酵生产二元酸的代谢机理和相关酶系的基础上 ,对基因工程、代谢调控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长链二元酸发酵菌种改良中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对如何将传统的微生物发酵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作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 长链二元酸 发酵 基因工程 菌种改良
下载PDF
长链二元酸盐的合成及其在UPVC管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红光 徐军 +1 位作者 张广照 汤栋霖 《塑料助剂》 2019年第1期22-27,共6页
利用生物发酵法合成长链二元酸,通过碱中和法和复分解法合成长链二元酸金属皂盐,采用刚果红法、热老化烘箱法和流变试验研究长链二元酸金属皂盐的热稳定性,利用协同效应复配出用于在PVC管材中的无毒复合稳定剂,结果表明二元羧酸盐的热... 利用生物发酵法合成长链二元酸,通过碱中和法和复分解法合成长链二元酸金属皂盐,采用刚果红法、热老化烘箱法和流变试验研究长链二元酸金属皂盐的热稳定性,利用协同效应复配出用于在PVC管材中的无毒复合稳定剂,结果表明二元羧酸盐的热稳定效果与有化合物中金属含量有关,含量越高稳定效果越好;另外因为碳链的长度决定了化合物与PVC的相容性,而相容性也会影响稳定效果;二元羧酸金属盐的金属对PVC热稳定性影响很大,锌盐表现在初期稳定性,而钙盐主要表现为后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二元酸 生物发酵 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下载PDF
热带假丝酵母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节能减排措施
11
作者 桂秋芬 蒋洋松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4年第2期77-80,共4页
热带假丝酵母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在菌体、空气、烃类(油)和水的四相发酵体系中完成,发酵过程需氧量大、放热量高,提纯过程多处存在升温、降温过程,生产成本高。采用"倒推法"分析了装置公用工程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节能改... 热带假丝酵母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在菌体、空气、烃类(油)和水的四相发酵体系中完成,发酵过程需氧量大、放热量高,提纯过程多处存在升温、降温过程,生产成本高。采用"倒推法"分析了装置公用工程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节能改造,余热、废汽与废水回收,正常生产每年可节省生产成本390余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 长链二元酸 发酵生产 节能减排
下载PDF
H_2O_2对热带假丝酵母醇氧化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剑 李春 +1 位作者 高弘 曹竹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考察了H2 O2 对热带假丝酵母代谢烷烃生产二元酸过程中醇氧化酶 (fattyalcoholoxidase ,AOX)的影响。研究表明 :2mmol L和 5mmol L的H2 O2 对AOX的比酶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68 2 %和 82 9%。研究还发现 ,H2 O2 是以... 考察了H2 O2 对热带假丝酵母代谢烷烃生产二元酸过程中醇氧化酶 (fattyalcoholoxidase ,AOX)的影响。研究表明 :2mmol L和 5mmol L的H2 O2 对AOX的比酶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68 2 %和 82 9%。研究还发现 ,H2 O2 是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形式在胞内存在 ,并对H2 O2 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热带假丝酵母 醇氧化酶 作用机理 生物法生产 长链二元酸
下载PDF
长链二羧酸在Bioflo-Ⅱ型发酵罐中产生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忠翔 刘祖同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6-92,共7页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突变株SD1,GU11,LD12,YUm和HYUm 分别被用来发酵不同链长的烷烃生产二羧酸。在 6.6L Bioflo-Ⅱ发酵罐上对它们的产酸 条件进行了试验。采用流加烷...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突变株SD1,GU11,LD12,YUm和HYUm 分别被用来发酵不同链长的烷烃生产二羧酸。在 6.6L Bioflo-Ⅱ发酵罐上对它们的产酸 条件进行了试验。采用流加烷烃等方法使产酸量大大提高。1,12—十二碳二羧酸的产量 最高,质量浓度达 147g/L。混合二羧酸也达到 140 g/L。耐高温菌株 HYUm在 36℃下 生产1,13—十三碳二羧酸,达88.9g/L。实验成功地获得了从癸二酸到1,17—十七碳 二羧酸及混合二羧酸共9种二羧酸并研究了它们生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二羧酸 二羧酸 发酵 真菌
原文传递
长链二元酸发酵菌种创制和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全 文志琼 +2 位作者 张霖 樊亚超 李福利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420-4431,共12页
长链二元酸作为合成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原料,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和医药等领域,目前全球对于长链二元酸的需求呈逐年增长态势。化学法合成长链二元酸对反应条件要求严苛且工艺复杂,而微生物发酵合成在经济性和难易度等方面具有无... 长链二元酸作为合成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原料,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和医药等领域,目前全球对于长链二元酸的需求呈逐年增长态势。化学法合成长链二元酸对反应条件要求严苛且工艺复杂,而微生物发酵合成在经济性和难易度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综述了长链二元酸的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分子工程选育高产菌株的进展以及生物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的产业化现状,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合成生物学创制长链二元酸高产菌株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丝酵母 长链二元酸 微生物发酵 菌种选育 基因工程
原文传递
钛硅复合氧化物催化合成长链二元腈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丽 宋永波 +2 位作者 赖小林 赵文军 高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0-183,187,共5页
以四氯化钛和硅酸乙酯为原料,制备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TiO2-SiO2(TSO),应用于催化十三碳二元酸氨化反应制得十三碳二元腈。按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催化剂用量、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及氨气流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四氯化钛和硅酸乙酯为原料,制备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TiO2-SiO2(TSO),应用于催化十三碳二元酸氨化反应制得十三碳二元腈。按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催化剂用量、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及氨气流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钛硅原子个数比3∶1,采用程序升温方式(280℃2 h,300℃3 h,320℃1 h),催化剂用量为酸质量的10%,搅拌速度1000 r/min,氨气流量120 L/h。最佳反应条件下制备的产物十三碳二腈的质量分数达96.70%,收率达86.28%。用TLC、IR、GC-MS检测产物的纯度和结构,并合成了一系列长链二元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二元腈 长链二元酸 氨化 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
下载PDF
热带假丝酵母诱变菌株筛选的两步浓缩与影印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焦鹏 马帅武 +2 位作者 黄英明 胡平沙 曹竹安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2-25,共4页
为提高热带假丝酵母转化烷烃生产长链二元酸的能力 ,建立了通过两步浓缩和双重影印技术筛选获得 α、ω-氧化增强、β-氧化减弱的热带假丝酵母诱变菌株的筛选体系。热带假丝酵母经过硫酸二乙酯和紫外诱变 ,其中的 β-氧化减弱或阻断的... 为提高热带假丝酵母转化烷烃生产长链二元酸的能力 ,建立了通过两步浓缩和双重影印技术筛选获得 α、ω-氧化增强、β-氧化减弱的热带假丝酵母诱变菌株的筛选体系。热带假丝酵母经过硫酸二乙酯和紫外诱变 ,其中的 β-氧化减弱或阻断的细胞在含有制霉菌素的 SEL1-1培养基中得到浓缩 (浓缩效率为 8倍 ) ;α、ω-氧化增强的突变株在含有氯丙嗪的 YPD培养基中被进一步浓缩 (浓缩效率为 3倍 )。此外 ,应用 SEL1影印技术 ,Alk-突变株可以被快速地分离出来。在 5× 10 8个诱变处理的细胞中应用上述体系筛选获得了 43株 β-氧化减弱或阻断的菌株。接着 ,通过 SEL2影印技术 ,获得了 10株 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二元酸 热带假丝酵母 两步浓缩 双重影印
原文传递
长链脂肪族二元酸的合成及其在缩聚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茜茜 戴璐 +1 位作者 介素云 李伯耿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82,共13页
长链脂肪族二元酸一般是指含有10个或以上碳原子的饱和直链二元酸,其两端带有羧基官能团,可用于合成香料、特种尼龙工程塑料、热熔胶、涂料、增塑剂、高级润滑油等众多化工产品;由于其链段中含有长烷烃链段,具有优于短链二元酸的性质,... 长链脂肪族二元酸一般是指含有10个或以上碳原子的饱和直链二元酸,其两端带有羧基官能团,可用于合成香料、特种尼龙工程塑料、热熔胶、涂料、增塑剂、高级润滑油等众多化工产品;由于其链段中含有长烷烃链段,具有优于短链二元酸的性质,使得相应的合成材料具有优越的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国防、汽车工业、工程材料等领域;同时,还可用于开发新的聚合物产品。长链脂肪族二元酸在自然界中不单独存在,目前工业上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生产。本文主要对长链脂肪族二元酸的合成方法进行综述,包括传统有机合成、生物技术转化、烯烃复分解、异构化-氢氧羰基化及聚乙烯端基功能化等,并简要概述长链脂肪族二元酸在缩聚反应(聚酯和聚酰胺)中的应用。最后,对合成方法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脂肪族二元酸 缩聚 聚酯 聚酰胺
原文传递
低温定影墨粉用聚酯树脂的研究
18
作者 姚雪丽 王雪辉 +1 位作者 李冲 邹三成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将一种长链柔性二元酸单体(DSA)引入到聚酯树脂中,制备得到一种低温定影墨粉用聚酯树脂。采用熔融指数仪、示差扫描量热仪、毛细管流变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带电量测试仪、光密度仪及摩擦实验机研究了DSA的添加量对聚酯树脂及其制得的... 将一种长链柔性二元酸单体(DSA)引入到聚酯树脂中,制备得到一种低温定影墨粉用聚酯树脂。采用熔融指数仪、示差扫描量热仪、毛细管流变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带电量测试仪、光密度仪及摩擦实验机研究了DSA的添加量对聚酯树脂及其制得的墨粉的流变性能、热性能、分子质量大小及分布、带电量、带电稳定性以及低温定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量的DSA的引入会降低树脂的软化温度和分子质量,提高树脂的酸值,从而提高聚酯树脂的低温定影性能和电性能,得到高品质的打印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柔性二元酸单体 墨粉 聚酯树脂 低温定影性能 带电性能
原文传递
十一至十五碳二元酸二(2,2,6,6-四甲基哌啶基)酯的合成及其光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菁晶 赵文军 +2 位作者 关建 陈阳 高林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共3页
以甲醇钠为催化剂,无水二甲苯为溶剂,采用4A分子筛脱醇脱水,以长链二元酸二甲酯(LDDE)和2, 2,6,6-四甲基哌啶醇(TMPO)为原料制备了十一至十五碳系列二元酸二(2,2,6,6-四甲基哌啶基)酯。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8 h,n(... 以甲醇钠为催化剂,无水二甲苯为溶剂,采用4A分子筛脱醇脱水,以长链二元酸二甲酯(LDDE)和2, 2,6,6-四甲基哌啶醇(TMPO)为原料制备了十一至十五碳系列二元酸二(2,2,6,6-四甲基哌啶基)酯。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8 h,n(TMPO):n(LDDE)=4:1,催化剂用量为LDDE质量的0.8%。该产物可明显改善加氢基础油的光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 甲醇钠十一至十五碳二元酸二甲酯2 2 6 6-四甲基哌啶醇 十一至十五碳二元酸二 (2 2 6 6四甲基哌啶基)酯光稳定性
下载PDF
DCA_(13)发酵产酸期代谢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英明 李春 +1 位作者 焦鹏 曹竹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57-60,共4页
根据产酸期烷烃代谢分析和底物质量平衡 ,针对使用Candidatropicalis生产十三碳二元酸反应体系 ,建立了热带假丝酵母在产酸期的代谢动力学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了数据拟合和实验验证。采用该代谢动力学模型 ,首先估算出在以烷烃为单一碳... 根据产酸期烷烃代谢分析和底物质量平衡 ,针对使用Candidatropicalis生产十三碳二元酸反应体系 ,建立了热带假丝酵母在产酸期的代谢动力学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了数据拟合和实验验证。采用该代谢动力学模型 ,首先估算出在以烷烃为单一碳源的培养条件下 ,烷烃对二元酸的最高理论摩尔转化率为 64% ,最高理论质量转化率为 85 %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补加其它碳源是提高烷烃转化率最为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代谢动力学模型 长链二元酸 热带假丝酵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