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9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条件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31
1
作者 余新晓 张建军 朱金兆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9-297,共9页
从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土壤水分有效性、影响土壤水分的林分因子综合分析等几个方面对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 从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土壤水分有效性、影响土壤水分的林分因子综合分析等几个方面对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调节层三个作用层次;林地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消耗期、补偿积累期、消退期、稳定期四个时期;根据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将土壤水分划分成易效水、中效水和难效水三种状态。在时间和深度上,阴坡土壤的有效性要好于阳坡,乔木地土壤难效水出现的机率明显高于灌木林地和荒地。通过对影响土壤水分的林分因子的综合分析,得到刺槐和油松林地含水量和难效水的机率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防护林 生态系统 黄土地区
下载PDF
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后土壤与植被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104
2
作者 王金满 郭凌俐 +2 位作者 白中科 杨睿璇 张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23-232,共10页
恢复受损的土壤和植被是矿区生态恢复的关键,植被恢复过程的实质是植被-土壤复合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该文通过典型小区调查的方法,选择山西平朔州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排土场为研究区,分析了不同复垦年限(3、5、10、12和17 a)土壤环... 恢复受损的土壤和植被是矿区生态恢复的关键,植被恢复过程的实质是植被-土壤复合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该文通过典型小区调查的方法,选择山西平朔州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排土场为研究区,分析了不同复垦年限(3、5、10、12和17 a)土壤环境因子和乔木林地植被生物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建立了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土壤环境因子和乔木林地植被生物量Logistic演替模型,并构建了土壤-植被交互影响的偏微分方程组。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明所建立的土壤各环境因子演变模型和乔木林复垦地的植被生物量演变模型有效,能够很好地反映排土场的土壤因子和植被生物量的动态演变过程;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研究区土壤环境因子质量不断提升并逐渐接近原地貌,土壤因子和植被生物量都呈S型变化,符合Logistic生长演替模型;土壤环境因子与植被生物量二者交互作用明显,符合Kolmogorov捕食模型。该研究可为黄土区露天矿排土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土壤 植被 排土场 黄土区 交互影响
下载PDF
黄土区林草植被与降水对坡面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67
3
作者 余新晓 张晓明 +2 位作者 武思宏 魏天兴 张学培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6,共8页
在一定地形地貌基础上,林草植被与降水是决定坡面产流产沙量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各因子之间合作用于坡地产流产沙,增加了影响机制的复杂性。为深入分析降水因子与林分结构因子对坡地降雨产流产沙的影响,为黄土区植被建设提供理论... 在一定地形地貌基础上,林草植被与降水是决定坡面产流产沙量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各因子之间合作用于坡地产流产沙,增加了影响机制的复杂性。为深入分析降水因子与林分结构因子对坡地降雨产流产沙的影响,为黄土区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对蔡家川流域典型样地的实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刺槐和油松林场降雨产流、产沙置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有较好相关性,但相关性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大而减小;当油松林林分郁闭度〈0.6时,产流、产沙量与I30的相关性要更显著于与I10的相关性,而林分郁闭度在0.6以上时,则相反。在林分结构因子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中,当林分覆盖度〉40%时,林分减水减沙效益显著。林地枯落物和草本植物通过截持降水、增加地表糙率来削减坡面产流产沙量,刺槐和油松林地的枯落物年截流量占降雨总量的13.5%~22%。刺槐和油松林的稳渗速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不与密度的增加幅度成正比,当刺槐、油松林的密度超过3000株/hm^2时,稳渗速率增加缓慢。从防蚀角度考虑,可将其作为林分密度的上限。在林分生物量〉14.51 t/hm^2时,植被具有极好的防护功能。通过对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林分郁闭度和草本、枯落物生物量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显著,关联度值均〉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植被 降水 产流产沙 灰色关联分析 黄土区
下载PDF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 被引量:69
4
作者 郝蓉 白中科 +2 位作者 赵景逵 彭少麟 宋艳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70-1476,共7页
生境再造与植被恢复是黄土区露天矿生态重建的核心 ,其中植被恢复是生态重建的保证。以我国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 ,采用野外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 1 985~ 2 0 0 1年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 生境再造与植被恢复是黄土区露天矿生态重建的核心 ,其中植被恢复是生态重建的保证。以我国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 ,采用野外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 1 985~ 2 0 0 1年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的人工植被经过演变 ,植物种的组成发生较大变化 ,由单一的物种组成结构逐渐发展为复杂的物种组成结构 ,并逐渐趋于动态的平衡。通过研究同一植物在不同配置模式下的生长情况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得出该区人工植被的较好模式为 :刺槐×油松×柠条、刺槐×油松、刺槐×沙棘和刺槐纯林。首次运用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均匀度 ,对该区主要复垦植被群落进行分析 ,进一步预测了人工植被的演替方向 :刺槐林→刺槐林、沙棘林→沙棘林、沙棘×刺槐→刺槐、刺槐×油松→刺槐×油松和刺槐×油松×柠条→刺槐×油松×柠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动态 植被恢复 废弃地 大型露天煤矿 黄土区
下载PDF
黄土地区森林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研究 被引量:56
5
作者 余新晓 毕华兴 +1 位作者 朱金兆 吴斌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3-440,共8页
选取黄土地区不同森林植被1)类型的两组4个试验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6年(1988~1993)近70场暴雨洪水的实地观测,对次暴雨(是指一场降雨从开始到终止这一时段)产沙量同森林植被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含森林覆... 选取黄土地区不同森林植被1)类型的两组4个试验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6年(1988~1993)近70场暴雨洪水的实地观测,对次暴雨(是指一场降雨从开始到终止这一时段)产沙量同森林植被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含森林覆被率的5因子次暴雨产沙模型,进而对森林植被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分析。木家岭小流域和庙沟小流域相比,无林流域的产沙量比森林流域高33.4倍,森林的拦沙效益达到96.80%;木家岭流域和庙沟流域相比,少林流域比多林流域产沙量高4.3倍,森林的相对拦沙效益可达75.53%。同时通过黄土地区森林植被减沙作用的分析,提出了森林植被的拦沙量计算公式,据此可以求得不同降雨条件下,对比流域森林植被的拦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水土保持 黄土地区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58
6
作者 秦伟 朱清科 +1 位作者 张宇清 赵磊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3-409,共7页
根据18块典型样地的植被调查数据,采用时空互代和对比分析法,从演替时间、生态修复模式和坡向3个方面研究了陕西省吴起县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在25年自然演替序列中,退耕封育群落依次经历了猪毛菜、猪毛蒿、... 根据18块典型样地的植被调查数据,采用时空互代和对比分析法,从演替时间、生态修复模式和坡向3个方面研究了陕西省吴起县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在25年自然演替序列中,退耕封育群落依次经历了猪毛菜、猪毛蒿、达乌里胡枝子、铁杆蒿和白羊草5种类型,建群种表现为1年生向多年生、低级向高级的演替趋势.其间,物种种类、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呈二次函数变化,说明黄土区退化生态系统在消除外界压力后,通过自然恢复可达到高级、稳定状态,但速度缓慢.地形条件和恢复年限一致时,4种主要修复模式形成的群落中,草本层的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表现为退耕封育>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荒山造林,Simpson指数则相反.与退耕封育模式相比,退耕还草和退耕还林模式在相同恢复期内形成的草本群落,虽然多样性指数较低,但更接近自然演替后期阶段,说明人工修复模式能加快演替进程.在相同恢复年限内,阴坡退耕封育群落的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明显大于阳坡,且群落类型更接近演替后期阶段,说明阳坡生态修复的本底条件更差,植被自然演替速率更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生态修复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退耕还林 封育
下载PDF
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重构土壤颗粒组成的多重分形特征 被引量:62
7
作者 王金满 张萌 +2 位作者 白中科 杨睿璇 郭凌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0-238,共9页
排土场复垦土壤是由人为方式通过不同重构工艺构成的复杂整体,其由不同颗粒组成、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特性,其核心工作是重构一个适合植被生长的土壤结构。为了更好地对排土场重构土壤结构进行定量表征,该文通过引入土壤多重分形理论,对山... 排土场复垦土壤是由人为方式通过不同重构工艺构成的复杂整体,其由不同颗粒组成、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特性,其核心工作是重构一个适合植被生长的土壤结构。为了更好地对排土场重构土壤结构进行定量表征,该文通过引入土壤多重分形理论,对山西平朔矿区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4种重构土壤方案(含砾石黄土母质覆盖、含煤矸石黄土覆盖、全黄土母质覆盖、含料姜土黄土覆盖)的2 mm以下土壤粒径分布进行了多重分形参数计算,计算参数包括广义维数谱D(q)、多重分形奇异性指数α(q)以及多重分形谱函数f(α(q))等,并对不同分形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算。通过研究发现:该研究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重构土壤颗粒组成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D(0)、D(1)、D(1)/D(0)、Δα和Δf反映了土壤颗粒分布的非均匀质特征;该研究区黄土重构剖面的土壤粒径分布范围较小、测度集中程度较高、离散程度较小,土壤粒径组成非均匀性低;多重分形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简化选择D(0)、D(1)/D(0)和Δα或D(0)、D(1)和Δf 3个参数实现对黄土区重构土壤颗粒组成分布的定量表征;黄土重构剖面0~90 cm内土壤多重分形参数变化明显,黄土区表层土壤覆盖厚度应在90 cm以上,煤矸石和砾石对重构土壤颗粒的离散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应排弃在90 cm以下土层。该研究可为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以及重构土壤质量的量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土壤 重构 露天煤矿 多重分形特征 黄土区
下载PDF
钾对黄土区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7
8
作者 何忠俊 张广林 +2 位作者 张国武 马路军 同延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3-166,共4页
在黄土区土上研究了猕猴桃不同品种及不同量钾肥与产量品质的关系。连续3年试验结果表明,钾在黄土区猕猴桃上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熏平均增产20.2%,产投比大于2.54。施钾能增加果实可溶糖、维生素C含量及果实硬度熏降低果实酸度,... 在黄土区土上研究了猕猴桃不同品种及不同量钾肥与产量品质的关系。连续3年试验结果表明,钾在黄土区猕猴桃上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熏平均增产20.2%,产投比大于2.54。施钾能增加果实可溶糖、维生素C含量及果实硬度熏降低果实酸度,增加糖酸比,提高一级果率及单果重,促进叶生长。氯化钾与硫酸钾在增糖降酸、促进叶生长、提高维生素C方面作用相当,硫酸钾在增加果实硬度、一级果率、叶绿素、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方面好于氯化钾,高量钾好于低量钾。过量Cl-不利于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的改善。从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以硫酸钾和氯化钾按1∶1掺合施用效果较好,N∶P2O5∶K2O大致比例为1∶0.9∶1.3。猕猴桃施肥以撒施耕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产量 品质 黄土区 丰产试验 经济效益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植被类型对厚层黄土剖面水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6
9
作者 王志强 刘宝元 张岩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03-713,共11页
为了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差异和土壤水分的年际变化特征,对陕西省绥德县境内的农地、天然草地、人工柠条林、人工侧柏林、人工油松林、人工油松侧柏混交林地0~10m土壤剖面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农地土壤约在3m以上、... 为了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差异和土壤水分的年际变化特征,对陕西省绥德县境内的农地、天然草地、人工柠条林、人工侧柏林、人工油松林、人工油松侧柏混交林地0~10m土壤剖面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农地土壤约在3m以上、其他植被类型约在2m以上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随年降雨量的大小存在年际变化,且农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其他植被类型间无显著性差异。0~2m土层农地土壤水分在不同测定年份始终在易效水以上,但其他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随降雨量的不同变化于难效-无效水与易效水之间。农地3m、其他植被类型约2m以下的土壤含水量无显著性年际变化。农地与天然草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人工林植被,但二者含水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土壤水分都属易效水范围。人工柠条灌木林土壤水分显著低于其他植被类型,人工侧柏林、人工油松林和人工油松侧柏混交林之间土壤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人工柠条林土壤水分属于难效—无效水范围,人工乔木林接近难效—无效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半干旱地区 植被类型 土壤水分
下载PDF
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余新晓 陈丽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8-245,共8页
根据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的特征,提出了防护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方程。通过对1988~1992年刺槐、油松、沙棘、虎榛子林地、草地和裸地6种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的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是防护林生态系统主要的水分输入量,... 根据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的特征,提出了防护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方程。通过对1988~1992年刺槐、油松、沙棘、虎榛子林地、草地和裸地6种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的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是防护林生态系统主要的水分输入量,刺槐和油松林根际层以下土壤水分的上升补给,也是重要的水分输入项,特别是春季的4~6月份,更是防护林生态系统极为重要的水分来源,刺槐林和油松林平均根际区下层土壤水分上升补给量占降雨量的6.32%~11.55%。蒸发散和林冠截留是防护林生态系统主要水分输出项,在比较干旱季节或月份,蒸降比出现大于1.0情况,大气降雨不能满足林木生理蒸腾和土壤蒸发的要求,地表径流量一般比较小,主要发生在7、8、9三个月,地表径流量仅占同期降雨量的1.51%~3.87%。根际区土壤存在着一个比较稳定的含水量范围,其值为8.1%~9.8%,相应于根际区内有效土壤水分贮量为120~200mm,据此确定出在研究地区正常年份,目前防护林经营状况条件下,土壤水分只可供刺槐林正常生长10~16a,油松林正常生长5~8a。经水量平衡强度系数计算,得到刺槐林和油松林水量平衡强度系数平均为48.20%~50.19%,属于分类的差级,沙棘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 防护林生态系 黄土地区 森林生态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贮水的影响 被引量:49
11
作者 李会科 张广军 +1 位作者 赵政阳 李凯荣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6-81,共6页
通过田间定位观测,研究了生草对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0~100cm土层土壤贮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能提高0~60cm土层土壤贮水能力,扩大土壤贮水库容;生草种类及年限不同,土壤贮水特征存在差异;在苹果生长期,生草对土壤贮水增减量... 通过田间定位观测,研究了生草对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0~100cm土层土壤贮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能提高0~60cm土层土壤贮水能力,扩大土壤贮水库容;生草种类及年限不同,土壤贮水特征存在差异;在苹果生长期,生草对土壤贮水增减量产生影响,其影响主要发生在春季与秋季;不同降水年型生草对果园土壤贮水量影响差异较大,丰水年种植白三叶能提高土壤贮水量,欠水年生草会加剧干旱对果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果园生草 土壤贮水 苹果园 渭北地区
下载PDF
黄土区森林植被对坡面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39
12
作者 张晓明 余新晓 +2 位作者 武思宏 魏天兴 张学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13-1617,共5页
根据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1985~2003年9个径流小区的降雨产流产沙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植被对流域坡面尺度降雨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坡面自然更新的次生林比人工刺槐林具有更好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场降雨产流量和产沙量分... 根据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1985~2003年9个径流小区的降雨产流产沙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植被对流域坡面尺度降雨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坡面自然更新的次生林比人工刺槐林具有更好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场降雨产流量和产沙量分别减少约65%~82%和23%~92%;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场降雨产流量和产沙量与降雨量和雨强均呈良好的相关关系,但随着林分郁闭度增大,相关关系减小.不同地类的降雨产流产沙差异显著,虎榛子灌木林和天然次生林最少,而人工刺槐、油松林约是虎榛子灌木林的5倍,果农复合经营模式的产流产沙量分别是虎榛子灌木林的17.14倍和3.96倍;果农复合经营模式在高质量、大工程整地后产流产沙明显减少.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因子灰色关联分析,林分郁闭度和草本、枯落物生物量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显著,关联度值均大于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产流产沙 灰色关联分析 黄土区
下载PDF
渭北黄土区刺槐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李鹏 赵忠 +1 位作者 李占斌 澹台湛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5-409,共5页
采用土钻法对黄土高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立地上刺槐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阴坡立地上,刺槐根系随距树干距离的增加表现出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不同深度土层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 采用土钻法对黄土高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立地上刺槐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阴坡立地上,刺槐根系随距树干距离的增加表现出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不同深度土层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这一分布特征扩大了刺槐根系的吸收空间范围,有利于树木地上部分的生长;而阳坡立地上的刺槐根系随距树干距离的增加呈降低趋,并且各处根系集中分布在40~80 cm的土层中,这一分布特征限制了根系在土层中的吸收空间,进而树木地上部分的生长也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上根系存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大径级根系生物量而引起的,阴坡立地上的细根生物量更大一些.在两个立地上,直径为1 mm<d<3 mm的根系生物量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而直径d<1 mm的根系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反映了立地条件对于树木生长的影响,可以作为反映根系吸收等生理特性的有效根系.结合树木根系消弱系数,从量化的角度对不同立地上刺槐根系分布特征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阳坡立地上刺槐较细根系的根系消弱系数数值较小,说明在深层土壤中的分布较少,这种分布结构不利于树木对深层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而阴坡立地上的刺槐较细根系的根系消弱系数数值较大,说明在深层土壤中细根的分布比例相对较大,这种分布特征扩大了刺槐的吸收空间,有利于树木吸收深层的水分和养分,促进树木地上部分的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根系生物量 径级 空间分布 根系消弱系数 黄土区
下载PDF
黄土裸坡土壤侵蚀过程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王占礼 王亚云 +1 位作者 黄新会 牛振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84-87,共4页
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和黄河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对于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对黄土裸坡土壤侵蚀过程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不同雨强条件下,坡... 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和黄河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黄土地区的土壤侵蚀对于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对黄土裸坡土壤侵蚀过程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不同雨强条件下,坡地土壤侵蚀随降雨过程的变化相似,可用幂函数相关方程进行描述,侵蚀强度变化的转变点在降雨开始后的10~15min之间;(2)不同雨强条件下,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相近且可用抛物线相关方程进行描述,侵蚀强度变化的临界坡度在25~30°间;(3)不同雨强条件下,坡地土壤侵蚀总量随坡长的变化可用幂函数相关方程进行描述,但坡长对侵蚀模数的影响比较复杂,表现为不同的形式;(4)不同坡度条件下,降雨强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相似且均可用线性相关方程进行描述,随着坡度的增大,土壤侵蚀随雨强增大而增加的越明显;(5)裸坡次降雨侵蚀经验模型为多元幂函数统计方程,裸坡条件下降雨强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最大,坡长与坡度的影响基本大体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不同措施增加地面覆盖、停止陡坡耕种、截断坡地径流是治理黄土地区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裸坡 土壤侵蚀过程 坡度 坡长 雨强
下载PDF
延安地区黄土堆积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最近13万年东亚夏季风气候的波动 被引量:36
15
作者 赵锦慧 王丹 +5 位作者 樊宝生 鹿化煜 张小曳 屈文军 汶玲娟 李东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500,共6页
黄土地球化学残积系数、钠钙比和化学风化指数数值增大、退碱系数数值减小时,指示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当时具有较强的夏季风活动。延安地区延长剖面末次间冰期残积系数、钠钙比和化学风化指数的曲线具有三峰两谷,揭示... 黄土地球化学残积系数、钠钙比和化学风化指数数值增大、退碱系数数值减小时,指示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当时具有较强的夏季风活动。延安地区延长剖面末次间冰期残积系数、钠钙比和化学风化指数的曲线具有三峰两谷,揭示了一系列亚轨道时间尺度的夏季风波动变化,能分辨出多个次级气候旋回。因此,黄土的地球化学参数可以作为本区指示夏季风波动的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元素 化学风化 黄土剖面 夏季风波动 气候旋回 延安地区
下载PDF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剧烈扰动土地生态重建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白中科 王文英 +1 位作者 李晋川 卢崇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621-626,共6页
采用调查、类比、室内模拟和野外试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1991~1995年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土地扰动特征和生态重建适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有地层被100~150m的岩土混乱排弃层所代替,形成了典型的人工松散堆... 采用调查、类比、室内模拟和野外试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1991~1995年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土地扰动特征和生态重建适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有地层被100~150m的岩土混乱排弃层所代替,形成了典型的人工松散堆积地貌———排土场;原有地面形态被平盘与边坡相间的梯状地形所代替,5~10年间非均匀沉降剧烈,边坡不稳;原有地表土壤被黄土类母质和石砾状物质所代替,土体容重>1.6g·cm-3,根系穿透阻力30~60kg·cm-3,有机质含量<4.0g·kg-1;原有植被破坏后不易恢复,土壤侵蚀模数>15000t·km-2·a-1,比原地貌大33%.生态重建适用技术体系包括5项工程复垦技术和3项生物复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露天煤矿 扰动土地 生态重建 复垦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地统计学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毕华兴 李笑吟 +2 位作者 刘鑫 李俊 郭孟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66,共8页
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存在着一定的随机性和结构性特征,而对不同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的研究是土壤水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该文通过2004-2005年对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不同取样尺度(20m×20m、2m×2m)391个样点土壤水分的... 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存在着一定的随机性和结构性特征,而对不同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的研究是土壤水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该文通过2004-2005年对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不同取样尺度(20m×20m、2m×2m)391个样点土壤水分的测定(TDR土壤水分测定法),使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主要工具,以克立格法为基本方法进行土壤水分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分的理论变异模型为球状模型,20m×20m网格取样变程为494.16m,2m×2m网格取样变程为27.4m,试验区土壤水分的变异属于中等程度的变异;通过克立格插值估计,整个研究区坡面土壤水分平均值为10.94%(0~30cm)和11.88%(30~6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时空异质性 TDR 黄土区 变异函数 克立格插值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天然锦鸡儿灌丛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志强 刘宝元 王晓兰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20,共8页
本文选择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定西地区的一种地带性植被,天然甘蒙锦鸡儿灌丛,将其0~9.9m深的土壤水分含量与人工柠条锦鸡儿灌丛、人工杏树林、天然草地、放牧荒坡和农地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天然锦鸡儿灌丛在1m以下土壤各... 本文选择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定西地区的一种地带性植被,天然甘蒙锦鸡儿灌丛,将其0~9.9m深的土壤水分含量与人工柠条锦鸡儿灌丛、人工杏树林、天然草地、放牧荒坡和农地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天然锦鸡儿灌丛在1m以下土壤各层的水分含量均高于人工柠条灌丛和人工杏树林,而与放牧荒坡和农地的土壤湿度接近,略低于农地.天然锦鸡儿灌丛4m以上土层的土壤湿度还明显高于天然草地;天然锦鸡儿灌丛形成的难效无效水层深度在2m土层以上,而人工柠条灌丛形成的难效无效水层则深达5.6m,人工杏树林4.2m,天然草地、放牧荒坡分别为3.6m和3.3m,农地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丛 荒坡 锦鸡儿 杏树 半干旱区 放牧 树林 人工 天然 影响
下载PDF
基于CT分析露天煤矿复垦年限对土壤有效孔隙数量和孔隙度的影响 被引量:40
19
作者 王金满 郭凌俐 +2 位作者 白中科 秦倩 吕春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9-236,共8页
露天煤矿排土场由于排土过程中大型机械压实等作用会对土壤的孔隙结构产生影响,重构适合于植被生长的土壤孔隙结构是排土场土地复垦的重要工作。为对排土场重构土壤孔隙结构进行定量分析,该文采用高精度无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对山... 露天煤矿排土场由于排土过程中大型机械压实等作用会对土壤的孔隙结构产生影响,重构适合于植被生长的土壤孔隙结构是排土场土地复垦的重要工作。为对排土场重构土壤孔隙结构进行定量分析,该文采用高精度无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对山西平朔矿区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平台全黄土母质覆盖的不同复垦年限(0、20、23 a)以及原地貌的土壤进行分层扫描成像,并利用Photoshop和Arcgis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探讨了排土和复垦对土壤孔隙数量和孔隙度的影响,分析了排土场重构土壤大、中和小孔隙的变化。结果表明:原地貌土壤孔隙数量和孔隙度最大,其次是复垦23和20 a的土壤,排土后未复垦土壤孔隙数量和孔隙度最小。采矿和排土等活动由于大型机械压实作用降低了土壤孔隙数量和孔隙度,尤其是大孔隙数量和大孔隙度;土地复垦对增加土壤孔隙数量和孔隙度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过程比较缓慢。采矿和排土等活动对表层土壤孔隙数量和孔隙度的影响要高于底层土壤。该研究可为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重构土壤结构的优化与土地复垦措施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土壤 孔隙度 露天煤矿 黄土区 CT扫描
下载PDF
QuickBird影像目视解译法提取切沟形态参数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39
20
作者 李镇 张岩 +4 位作者 杨松 朱清科 武建辉 马欢 何远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79-186,共8页
为了研究QuickBird影像提取切沟形态参数的精度,该文选取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与绥德县桥沟小流域,分别利用同时相的三维激光扫描全站仪和QuickBird影像数据源提取切沟形态参数,分析QuickBird影像提取切沟形态参数的精度,探究误差产生... 为了研究QuickBird影像提取切沟形态参数的精度,该文选取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与绥德县桥沟小流域,分别利用同时相的三维激光扫描全站仪和QuickBird影像数据源提取切沟形态参数,分析QuickBird影像提取切沟形态参数的精度,探究误差产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与三维激光扫描全站仪相比,QuickBird影像目视解译合沟和桥沟小流域切沟面积、周长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在5%左右;沟缘线边界偏差大于0.6 m(相当于QuickBird影像的一个像元值)的面积百分比的均值都能控制在4%以内;2个小流域中沟长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在2%和5%左右,沟长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在0.5和0.75 m左右;目视解译面积、沟长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大相对误差、不同解译人员的最大误差与参数值之间都具有显著地负相关,即切沟越大,误差越小;沟缘线附近的植被类型影响目视解译精度,与灌草植被覆盖的小流域相比,草本覆盖的小流域中切沟参数的解译精度更高。总体上来看,QuickBird影像为小流域尺度上监测切沟发育提供了便捷、可靠地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三维 扫描 切沟 QUICKBIRD影像 目视解译 黄土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