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亚洲飞蝗发生区生态环境特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雪 苗会 +3 位作者 付志欣 韩叶 王贵强 任炳忠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2-526,共5页
对东北地区亚洲飞蝗发生地的地形、水文、气候、植被、土壤等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亚洲飞蝗发生区地势平坦低洼,海拔为100~200 m;亚洲飞蝗发生区一般为内陆湖或河流周边的芦苇丛生地带,适宜的栖息场所植被覆盖度<5... 对东北地区亚洲飞蝗发生地的地形、水文、气候、植被、土壤等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亚洲飞蝗发生区地势平坦低洼,海拔为100~200 m;亚洲飞蝗发生区一般为内陆湖或河流周边的芦苇丛生地带,适宜的栖息场所植被覆盖度<55%;发生地的土壤呈碱性,土壤含盐量均<0.5%,土壤性质有利于蝗虫产卵和蝗卵的存活与孵化;蝗卵孵化期和产卵期的气温和降水条件对亚洲飞蝗的大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飞蝗 发生地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光绪三十二年河套蝗灾中的社会动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志恒 《农业考古》 2018年第6期152-157,共6页
光绪三十二年,内蒙古西部地区爆发了大规模蝗灾,灾情直到第二年才得以解除。在动员过程中,遇到了蝗神崇拜和地广人稀两大难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垦务总局通过宣传动员和物质动员两种手段发动百姓灭蝗。动员行动一方面反映出垦务局行政能... 光绪三十二年,内蒙古西部地区爆发了大规模蝗灾,灾情直到第二年才得以解除。在动员过程中,遇到了蝗神崇拜和地广人稀两大难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垦务总局通过宣传动员和物质动员两种手段发动百姓灭蝗。动员行动一方面反映出垦务局行政能力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放垦对于实边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灾 赈灾 内蒙古 河套地区
下载PDF
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时间序列突变分析
3
作者 孔海江 陆维松 +2 位作者 王蕊 王晓丹 吕国强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4-67,共4页
用累积距平和Mann Kendall方法研究了 195 0~ 2 0 0 0年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及其突变 ,结果表明 :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十分明显 ,1985年以后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程度明显加重 ,飞蝗的发生面积在 196 ... 用累积距平和Mann Kendall方法研究了 195 0~ 2 0 0 0年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及其突变 ,结果表明 :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十分明显 ,1985年以后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程度明显加重 ,飞蝗的发生面积在 196 6年发生突变。气候变化可能是近几年河南省东亚飞蝗再次持续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秋蝗比夏蝗发生程度波动性更大的原因可能在于蝗虫自身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发生等级 发生面积 突变
下载PDF
明代晋陕蒙地区蝗灾的韵律性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富民 殷淑燕 殷田园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6-183,共8页
通过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及《爱如生数据库·中国方志库》,搜集史料,构建10a尺度上的蝗灾频次与县次序列。采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蝗灾发生的趋势与周期,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明代晋陕蒙地区蝗灾共... 通过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及《爱如生数据库·中国方志库》,搜集史料,构建10a尺度上的蝗灾频次与县次序列。采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蝗灾发生的趋势与周期,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明代晋陕蒙地区蝗灾共发生73次,每2.6次/10a,县次共258次,每9.3次/10a;4种等级蝗灾各占总灾害频次的41.3%、37.8%、12.9%和8%;蝗灾爆发峰值季节在夏秋。整体上看,蝗灾频次与县次呈现下降-缓慢上升-快速上升的波动趋势;蝗灾频次存在55a的周期,县次则存在110a的主周期和55a和20a的次周期。蝗灾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主要在地势相对平坦地区、沿河谷与湖泊等水系发达区域分布。蝗灾发生与气候波动变化有良好对应关系,气候转折期及偏干暖阶段,蝗灾发生规模较大的特征。长时间的暖干气候引起的蝗灾,影响范围更广,县次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灾 气候变化 晋陕蒙地区 明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