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98
1
作者 胡向婷 张璐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本文旨在考察地区政府保护对地方产业结构的作用,对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提出理论模型,在一个厂商投资行为模型中,从改变地区间贸易成本和政府直接投资两个方面引入地方政府行为变量,讨论政府行为对地区产业结构... 本文旨在考察地区政府保护对地方产业结构的作用,对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提出理论模型,在一个厂商投资行为模型中,从改变地区间贸易成本和政府直接投资两个方面引入地方政府行为变量,讨论政府行为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贸易成本的增加会促使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而政府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确定,在一定情况下会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化。这些结论在随后进行的对中国近年地区和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验证。趋势分析发现样本年间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全国平均水平在逐年增大。而以地区为着眼点的计量回归分析则发现,在控制了运输条件、地区资源差异和产业结构等历史因素之后,政府变量对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变化有显著影响。政府设置贸易壁垒增加地区间贸易成本,会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政府的投资行为则在整体上促进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趋同 政府直接投资 差异化 成本 贸易 中国 区间 结论 变量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基于转型期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7
2
作者 张卫国 任燕燕 花小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6-37,共12页
本文依据1994—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而且绝大多数省份行政垄断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地方... 本文依据1994—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而且绝大多数省份行政垄断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地方政府投资具有正U型影响,且二者关系处于正U型下降通道中。就现阶段而言,地方政府投资及地区性行政垄断均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并且二者具有明显替代效应。长远来看,地区性行政垄断不利于全国整体市场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政治租金的获得损害了经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地区性行政垄断 经济增长及其长期有效性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来自中国经济转型的证据 被引量:64
3
作者 张卫国 任燕燕 侯永建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3-33,共11页
本文基于中国29个省、区、市1987—2007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经济长期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实行财政分权制度以来的激励机制强化使然,地方... 本文基于中国29个省、区、市1987—2007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对经济长期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实行财政分权制度以来的激励机制强化使然,地方政府作为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的经济主体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生活,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吸引和扩大投资;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之间还展开竞争,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改善了投资的政策环境,也促进了市场机制的生成与发展,从而较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1994年以后地方政府投资支出占GDP比重显著上升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对本级经济发展成果独享意愿明显增强,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行政性垄断手段层出不穷,国内市场分割严重。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市场分割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影响。这表明短期内地方政府有激励实施一定程度的行政垄断。然而,长期来看,行政性垄断不利于全国整体市场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政治租金的获得必然以损害经济的长期增长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经济长期增长 财政分权 行政性垄断
原文传递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自中国的经验 被引量:33
4
作者 周光亮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6,共3页
财政分权以后地方政府投资逐渐演变成为我国投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面板数据实证方法分析了1994年财政分权改革后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地方政府投... 财政分权以后地方政府投资逐渐演变成为我国投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面板数据实证方法分析了1994年财政分权改革后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地方政府投资由于处于投资竞争的现实使得其对第二产业的发展过于偏重,而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较小,从而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投资 产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地方政府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宏霞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5,共5页
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作用。笔者通过由地方政府投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4个变量,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等分析工具,对我国1978年~2008年的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 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作用。笔者通过由地方政府投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4个变量,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等分析工具,对我国1978年~2008年的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投资与三次产业总产值均具有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其中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弱,且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要远大于对第一、三产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资 产业结构 协整分析 脉冲响应
下载PDF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真正风险:违约风险之外的风险 被引量:19
6
作者 郑春荣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2年第4期52-76,179-180,共25页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在实现基础设施跨越式建设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虽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全面违约的风险很小,但是比债务违约更可怕的是,地方债务融资模式打乱了传统...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在实现基础设施跨越式建设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虽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全面违约的风险很小,但是比债务违约更可怕的是,地方债务融资模式打乱了传统的财政管理模式,使地方政府成为没有约束的"利维坦",形成了新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政府介入微观企业经营,排挤了中国私人部门的投资和融资,造成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倒退;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成本接近于零,是对私人部门的存款收益的一种隐性掠夺;地方政府债务资金在投资中存在盲目决策、工程腐败和资金浪费隐患;地方政府债务的存在,还造成地方政府无法建立现代化的财政体制,破坏了财政预算的统一性。要消除地方政府债务的这些风险,我国政府需要建立经营性收入与财政收入相分离的机制,把债务的收支放到预算内安排,并经过立法机构的审批,同时要建立金融市场的硬约束,并解除利率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融资平台 政府投资 预算软约束
下载PDF
财政分权、辖区竞争与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被引量:15
7
作者 申亮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34,共7页
地方政府投资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论工具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研究表明: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往往具有很强的投资冲动,地方政府决策的投资规模总量超过中央政府希望的最优投资规模。尤其是在以... 地方政府投资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论工具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研究表明: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往往具有很强的投资冲动,地方政府决策的投资规模总量超过中央政府希望的最优投资规模。尤其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下,这一投资冲动更加突出。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又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政府投资规模的扩大,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全社会的发展质量。因此,矫正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当务之急是要完善财政体制和改革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资 财政分权 辖区竞争 政绩考核
下载PDF
融资约束、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投资行为 被引量:14
8
作者 吉瑞 王怀芳 朱平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37,共8页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财政关系的分析框架,采用地方政府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融资约束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出让收入呈显著正...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财政关系的分析框架,采用地方政府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融资约束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地方政府投资和土地出让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地方政府投资受到了融资约束,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②"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所导致的财政缺口加大了地方政府融资约束,而金融发展则缓解了融资约束现象,财政缺口较小、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投资与土地出让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较小。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的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融资条件,促进地方政府更有效率地进行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投资
下载PDF
市场化改革、地方政府投资与产能过剩治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孔令池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2-60,共9页
产能过剩意味着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失衡,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市场与政府资源配置功能的合理发挥。文章利用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从产能过剩视角,实证检验了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制衡关系,并采用2000-200... 产能过剩意味着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失衡,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市场与政府资源配置功能的合理发挥。文章利用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从产能过剩视角,实证检验了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制衡关系,并采用2000-2009年数据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优化了资源配置,对产能过剩的化解成效明显;地方政府投资规模扩大,促使产业发展脱离了合理的演进规律,加剧了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投资规模较低时,市场化水平提升表现为对产能过剩的显著抑制作用,而随着地方政府投资规模的扩大,市场机制化解产能过剩的效果被不断弱化,负面影响逐渐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地方政府投资 产能过剩 资源配置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债务挤出了私人投资吗?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中华 万其龙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8,共16页
不同于以往文献的线性关系分析,本文从一个三部门均衡模型出发,从理论上解构了地方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Difference-GMM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二者之间的倒U形关系。本文还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私人投资的机制,认为地方... 不同于以往文献的线性关系分析,本文从一个三部门均衡模型出发,从理论上解构了地方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Difference-GMM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二者之间的倒U形关系。本文还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私人投资的机制,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以政府投资为传导中介,影响私人投资。由于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政治周期性,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也具有周期性特点。本文将政治周期引入到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影响分析中,实证分析表明在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及当年,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有显著挤出效应。政策启示在于: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约束和引导地方政府投资,改革现有政绩考核体系,防止对私人投资形成挤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私人投资 政治周期 地方政府投资
原文传递
中国省区市场开放、地方政府投资与制造业结构差异 被引量:9
11
作者 孔令池 高波 黄妍妮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3-144,共12页
制造业结构趋同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是长时期困扰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难题。文章利用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制造业面板数据,从制造业结构差异角度,实证分析了资源优化配置中市场机制与政府... 制造业结构趋同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是长时期困扰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难题。文章利用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制造业面板数据,从制造业结构差异角度,实证分析了资源优化配置中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博弈。全样本估计结果显示,国际市场开放与制造业结构差异之间存在U形关系,国际市场开放水平达到一定临界值以后,有利于制造业结构差异;国内市场开放优化了资源配置,与制造业结构差异之间呈显著正向关系;相反,地方政府投资扭曲了资源配置,阻碍了制造业结构差异。分地区估计结果显示,国内市场开放对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差异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而国际市场开放和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效应却呈现鲜明的空间差异。促进制造业结构差异化,东部地区市场力量明显优于政府力量,西部地区政府政策依赖性更加突出。深入而言,中国省区市场开放与地方政府投资的互动中,两者呈相悖效果,省区市场开放促进制造业结构差异的效力被地方政府投资不断地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结构差异 国内市场开放 地方政府投资 资源配置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区域差异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文龙 陈航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72-79,共8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对2005—2015年中国31省市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中国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内产业结构变迁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对2005—2015年中国31省市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中国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内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并引入虚拟变量分析区域间差异。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投资促进了区域内产业结构变迁,其中对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拉动最大,对中部地区第一、二产业拉动最大,西部地区各省市差异过大,对第三产业拉动较明显;在进一步的差异分析中,发现东部与西部之间政府投资对三大产业变迁有明显结构性差异,而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差异无法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资 产业结构 东中西部
下载PDF
地方投资行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昱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2-99,共8页
文章采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运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有助于降低碳排放,而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 文章采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运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有助于降低碳排放,而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碳排放的减少。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和加大节能减排项目支出是地方政府推动节能减排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资 STIRPAT模型 碳排放
原文传递
中国式财政分权、辖区竞争与地方政府投资——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殷强 冯辉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3-150,共8页
投资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手段,财政激励和政治晋升是影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动机。利用全国30个省级政府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和辖区竞争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度较高的地区,市场主体的力... 投资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手段,财政激励和政治晋升是影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动机。利用全国30个省级政府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和辖区竞争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度较高的地区,市场主体的力量更为活跃,预算内资金来源的地方政府投资的力度反而较弱;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度量地方政府投资时,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投资正相关,反映着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有能力和空间对市场主体施加影响力,以扩大投资规模;辖区竞争与地方政府投资之间在各种回归分析中均正相关,反映着地方政府存在通过扩大投资,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流动性资本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财政分权 辖区竞争 地方政府投资
下载PDF
税收努力对地方投资的影响——来自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经验证据
15
作者 殷楠 刘晔 《公共财政研究》 2024年第1期18-33,共16页
“稳中求进”是当前经济政策的总基调,地方政府如何“稳投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4-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了税收努力对于地方投资的影响,并以“税柄法”核算的税收努力指数... “稳中求进”是当前经济政策的总基调,地方政府如何“稳投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4-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了税收努力对于地方投资的影响,并以“税柄法”核算的税收努力指数进行验证。理论分析与经验实证表明,税收努力对地方投资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当税收努力指数超过一定水平后,将抑制地方投资的增长;税收努力的提高也会带来地方投资结构的变动,不同类型的政府投资、企业投资间也存在较强的异质性。本文的研究还表明,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不仅提高了地方政府税收努力和税收征管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实现地方投资的自我调节,促进地方投资向最优投资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努力 地方投资 企业投资 政府投资 税源专业化管理
原文传递
基于EPC模式下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要点和控制措施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江国 吴亚东 《价值工程》 2022年第21期6-8,共3页
近年来,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一直在中国的工程建设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实行既带动和促进了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和阶段间的深层次融合,又规范地管理了建设资金,大大提升了项目投资效益,以此同时,它也... 近年来,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一直在中国的工程建设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实行既带动和促进了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和阶段间的深层次融合,又规范地管理了建设资金,大大提升了项目投资效益,以此同时,它也存在价格激励机制不健全和相关制度不完善等社会现实性上的问题。本章简要地阐述了EPC的承包管理的定义及其特点,列举了几个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同时针对如何完善与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看法与意见,供类似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总承包 政府投资 项目管理 投资管理
下载PDF
可持续的经济大跃进?——重庆高速增长的财政解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游宇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2年第4期27-51,178-179,共25页
重庆的高速经济增长近年来备受瞩目,诸多文献总结归纳了重庆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本文则从财政收支角度,基于重庆市经济增长来源、财政收支结构和地方收支缺口等层面对重庆的高速经济增长进行解析,并对区县一级政府收支差额的面板数据进... 重庆的高速经济增长近年来备受瞩目,诸多文献总结归纳了重庆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本文则从财政收支角度,基于重庆市经济增长来源、财政收支结构和地方收支缺口等层面对重庆的高速经济增长进行解析,并对区县一级政府收支差额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可能影响重庆市债务的因素。研究发现,与高速经济增长紧密相关的财政收支结构表现为土地财政收入高汲取、固定资产高投资与政府财政收支高缺口等"三高"特征;而固定资产投资与相关非固定资产支出增速、银行融资负债以及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央投资刺激计划则对于重庆区县政府财政收支缺口扩大影响显著。由此所暴露的财政与治理风险更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投资 地方政府债务 政府财政 行动
下载PDF
地方政府投资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楠 白福臣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8年第2期261-267,共7页
自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城镇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而地方政府投资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演变历程和地方政府投资现状的梳理,基于我国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 自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城镇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而地方政府投资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演变历程和地方政府投资现状的梳理,基于我国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国宏观和分区域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投资与城镇化发展呈正相关,地方政府投资拉动城镇化发展,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投资对城镇化发展的正向拉动力度迥异,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为推动城镇化进程,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投资对城镇化的正向拉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资 城镇化 固定效应
下载PDF
地方政府投资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明辉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31,共6页
针对当前文献在研究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时主要从需求或供给角度入手而很少考虑地方政府投资因素的缺陷,本文选取1978年至2008期间的相关数据,以地方政府投资等因素为控制变量,重点从考察宏观经济变量间相互关系的角度,研究影响... 针对当前文献在研究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时主要从需求或供给角度入手而很少考虑地方政府投资因素的缺陷,本文选取1978年至2008期间的相关数据,以地方政府投资等因素为控制变量,重点从考察宏观经济变量间相互关系的角度,研究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为使数据更为精确,采用HP滤波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短期冲击和长期均衡两方面较全面地考察我国经济波动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资 经济波动 GRANGER因果检验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下载PDF
经济转型视域下的地方政府投资与资源错配--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及国企依赖度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庞明川 宁赋宪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7,共17页
地方政府投资既是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也会通过改变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和分布来影响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高速增长阶段,地方政府在“GDP增长竞争”中有过度投资的倾向,并偏向于实现短期内更快的经济增长而忽视资源... 地方政府投资既是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也会通过改变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和分布来影响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高速增长阶段,地方政府在“GDP增长竞争”中有过度投资的倾向,并偏向于实现短期内更快的经济增长而忽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经济增长极的培育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资会加剧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并可能通过“虹吸效应”促使资源在大城市、发达地区及重点领域过度聚集,进而加剧地区资源错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投资转向适度,并注重效率提升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有利于减轻资源错配。采用2007—2019年中国29个样本地区数据的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地方政府投资强度(人均地方政府投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资源错配,且地区经济对国有企业的依赖度越高,该负面影响越大;当环境规制强度过低和过高时地方政府投资强度增加都会加剧资源错配,而在适度的环境规制强度下地方政府投资强度增加可以减轻资源错配,表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转型有利于地方政府投资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但跨越发展阶段的过激转型政策也不利于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资源配置过度时地方政府投资强度增加会加剧资源错配,而在资源配置不足时会减轻资源错配;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投资强度增加会加剧资源错配,而在中部地区会减轻资源错配。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资源流动和配置效率;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能力;适度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促进地区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资 资源错配 资本错配 劳动力错配 要素错配 经济转型 环境规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