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琴书的地域文化特色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婷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1-94,共4页
山东琴书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曲艺品种之一,其依靠特色乡音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质朴俗语的运用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与山东当地的风土人情相依存,在表现内容上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 山东琴书 乡音俗语 表达内容 风土人情 地域性
下载PDF
刘禹锡与巴山楚水 被引量:3
2
作者 贺秀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4-100,共7页
刘禹锡之佳诗多产生于贬谪时期 ,其中描绘巴山楚水的部分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 ,景物色彩明丽 ,寓含乡国之思。其描述当地的民俗风情 ,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 ,充盈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劳动生产习俗、崇巫好... 刘禹锡之佳诗多产生于贬谪时期 ,其中描绘巴山楚水的部分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 ,景物色彩明丽 ,寓含乡国之思。其描述当地的民俗风情 ,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 ,充盈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劳动生产习俗、崇巫好祀风俗、喜好歌舞风情。这些与诗人坚定的信念、豁达的心态 ,及其心系朝廷、关心百姓疾苦 ,受南方文学、文学传统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巴山楚水 风俗民情
下载PDF
日、俄、朝、满等国家或民族词汇在东北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
作者 宋玉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3期159-163,共5页
东北方言既是东北文学作品的重要因素,也是东北区域文化和民俗的重要载体。东北方言中存在一部分日、俄、朝、满等国家或民族词汇,这部分词汇之所以能融入东北方言,不仅因为东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还和历史上数次的移民迁移运动有关。来自... 东北方言既是东北文学作品的重要因素,也是东北区域文化和民俗的重要载体。东北方言中存在一部分日、俄、朝、满等国家或民族词汇,这部分词汇之所以能融入东北方言,不仅因为东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还和历史上数次的移民迁移运动有关。来自日、俄、朝、满等国家和民族的外来词汇在东北文学作品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些词汇对塑造东北区域特色的多元民俗文化;展现时代主题,刻画社会背景;丰富人物形象,突出背景、社会关系;增强作品表现力,激起读者共鸣打造作家个人风格;体现了作家的民族属性起到了很突出的作用,使东北文学作品成为时代、风土、人情、性格和氛围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学作品 东北方言 外来词汇 作用 区域特色 风土人情
下载PDF
纪昀的西域谪戍生涯及《阅微草堂笔记》反映西域风土人情的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波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2-65,共4页
乾隆三十三年 ,纪昀因为“漏言”被谪贬至西域乌鲁木齐。与古代其他谪贬文人所不同的是 ,他并未完全沉浸于穷愁怨艾的情绪中 ,而是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现实。他的《乌鲁木齐杂诗》及《阅微草堂笔记》多方面地展示了西域的风土人情... 乾隆三十三年 ,纪昀因为“漏言”被谪贬至西域乌鲁木齐。与古代其他谪贬文人所不同的是 ,他并未完全沉浸于穷愁怨艾的情绪中 ,而是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现实。他的《乌鲁木齐杂诗》及《阅微草堂笔记》多方面地展示了西域的风土人情。但两者在内容及视角上有所不同 ,《乌鲁木齐杂诗》以丰富见长 ,但多粉饰之意 ;《阅微草堂笔记》以深刻取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谪戍生涯 人生态度 西域地区 风土人情 《乌鲁木齐杂诗》
下载PDF
建筑壁画艺术创作浅谈
5
作者 蔺宝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S1期49-54,共6页
以《以台湾宝岛风情》大型壁画的创作实际体会为例,论述了建筑壁画的装饰性,建筑壁画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壁画的公共艺术性和建筑壁画的永久性特点。
关键词 建筑 壁画 台湾 宝岛 风情
下载PDF
从上京纪行诗观张垣地区独特的物候民风 被引量:1
6
作者 耿光华 段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3,27,共4页
元代上京纪行诗中有许多描写边塞风情的作品,其内容开拓了边塞诗的题材范围,抒情重心转向了自然山川、岁时风尚及民俗民情的表现,尤为突出的是描绘地域自然风貌,注重记史实写风俗。通过分析描写张家口地域物候风光及世俗风情的诗歌,可... 元代上京纪行诗中有许多描写边塞风情的作品,其内容开拓了边塞诗的题材范围,抒情重心转向了自然山川、岁时风尚及民俗民情的表现,尤为突出的是描绘地域自然风貌,注重记史实写风俗。通过分析描写张家口地域物候风光及世俗风情的诗歌,可全面了解西北边塞地区独特而优美的自然景观及风俗民情,对于认识张垣地区的物候特征、民俗风貌具有直观、感性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上京纪行诗 张家口 物候特征 民俗风情
下载PDF
乐府江南诗中“江南”意象的形塑及其流变
7
作者 潘泠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6-73,共8页
乐府诗对"江南"的展现经历了汉末古辞奠定基调、萧梁文人雅化与唐代重回现实风俗三个阶段,形成了以采莲与采莲女为基本要素的经典"江南意象",这一意象的提炼形成与继承转变体现着一定时期内创作者的文化意图,也在... 乐府诗对"江南"的展现经历了汉末古辞奠定基调、萧梁文人雅化与唐代重回现实风俗三个阶段,形成了以采莲与采莲女为基本要素的经典"江南意象",这一意象的提炼形成与继承转变体现着一定时期内创作者的文化意图,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个时期的社会风貌:汉代古辞《江南》是后世江南乐府诗的起点,它本身的叙事策略使有限的文字提供了风情无限的情境。如何在表达文人理念、创造新的写作传统、表达旧有的江南主题间寻求一种平衡,梁代诗人雅化的《江南弄》即是一种回答。从这些浓郁文人风的乐府诗里,很容易捕捉到梁代文人与民间对江南不同认识的微妙差异。梁代江南乐府诗开创了一个描写江南的新经典,它构成了梁式的江南中心和主要意象。关于江南,唐代诗人的意图与其说是塑造一个符合现实理念的形象,不如说是一种体现作者官方职责的诗歌表达。文人利用诗文等进行社会教化,拯弊匡俗的心理甚于以往。而另一类诗人选择江南某些地区进行追慕式的述怀,略带夸张的描述连同诗人的过于浓重的情感,或许是一种避开朝廷党争纠缠、偏居一方乐山乐水的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诗 江南 采莲 雅化 风土
下载PDF
试论“招夫养夫”婚的审美价值
8
作者 陈志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9-121,128,共4页
"招夫养夫"婚受偏远封闭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反映了民间的一种生存选择观念。作为文学审美的"招夫养夫"婚描写,不仅表现了招夫养夫婚的生活事像,而且展示了浓郁的风土人情,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文本中寄寓了丰... "招夫养夫"婚受偏远封闭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反映了民间的一种生存选择观念。作为文学审美的"招夫养夫"婚描写,不仅表现了招夫养夫婚的生活事像,而且展示了浓郁的风土人情,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文本中寄寓了丰富复杂的审美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夫养夫 生存选择 风土人情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内地边塞两观照——唐诗中的丝路
9
作者 宁淑华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唐代内地和敦煌诗人以诗作记录下丝绸之路的方方面面,包括重大历史事件、绮丽多姿的风物习俗、悲苦欢乐的边地生活等,给后人留下一幅当日丝绸之路的生动画卷。
关键词 唐朝 诗歌 丝绸之路 敦煌诗人 史实 生活 风光
下载PDF
古《竹枝词》中的回回风土人情
10
作者 吴建伟 李小凤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0-94,共5页
《竹枝词》 ,本巴渝一带的民歌。唐贞元中 ,诗人刘禹锡“以里歌鄙陋 ,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 ,根据原民歌体制改作新词 ,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爱情。在刘禹锡和白居易等人的积极影响下 ,后人仿效其体写《竹枝词》的很多 ,且多咏土... 《竹枝词》 ,本巴渝一带的民歌。唐贞元中 ,诗人刘禹锡“以里歌鄙陋 ,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 ,根据原民歌体制改作新词 ,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爱情。在刘禹锡和白居易等人的积极影响下 ,后人仿效其体写《竹枝词》的很多 ,且多咏土俗琐事。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成为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在保存下来的古《竹枝词》中 ,有大量有关回回先民风土人情的作品 ,并因其民歌风格而使许多丰富的回回生活历史素材得以鲜活再现 ,这为我们探究古代回回生存状态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词 回回 风土人情
原文传递
青海藏族风情习俗中的审美情趣
11
作者 俞丽娟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87-90,共4页
一个民族的风情习俗最能体现其民族心理和民族审美情趣,不同民族的风情习俗又往往因地域性的差异而极富民族个性。本文通过考察青海藏族的几种重要礼俗及其文化内涵,从审美的视角来揭示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特殊审美意蕴。
关键词 青海藏族 民俗风情 审美情趣
下载PDF
浅谈音乐与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仙景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音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自产生以来就深植于文化之中。它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另外,音乐是文化的代表之一,能反映一个地域或民族的古代文明及文化特征和风土人情。同时,它还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潮流与精神。
关键词 音乐:文化 风土人情
下载PDF
榕江侗族风情与旅游开发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秀彬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82-84,共3页
榕江县是贵州侗民族集中的聚居地,侗族风情十分浓郁。有独特的侗寨建筑、民族服饰、民族歌舞和民族节日,以及传统的民族工艺,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瑰宝。针对侗族风情旅游的特点和状况,提出几点旅游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榕江县 侗族风情 旅游开发
下载PDF
风情文化与风景名胜区规划——兼论(氵舞)阳河风景区总体规划中的风情构思
14
作者 刘管平 姜文艺 +2 位作者 鲍戈平 谢纯 邹洪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5-32,共8页
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旅游的开发紧密相关。当前,风情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的热点,这源于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思源心理。文中介绍了风情文化在风景名胜区开发中的意义,并结合贵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湃阳河风景区总体规划中的自然风景资... 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旅游的开发紧密相关。当前,风情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的热点,这源于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思源心理。文中介绍了风情文化在风景名胜区开发中的意义,并结合贵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湃阳河风景区总体规划中的自然风景资源与风情资源优势,综合提出了湃阳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风情构思和规划体系,提出了风土村、田园村、旅游村、风情中心及民俗博物馆五类风情旅游开发项目;同时结合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了控制景区人口密度、防止环境恶化的一些具体建议、措施与保护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区 风情文化 民俗资源 环境保护 旅游
下载PDF
解读《诗经·魏风》特色 被引量:1
15
作者 谷毓 《太原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26-28,共3页
《诗经》十五国风中,魏风以其刺诗多美诗少、浓郁的"山林文化"特色、着重表现平民生活等特点而独树一帜,它也是魏人精神的生动写照。
关键词 《诗经·魏风》 刺多美少 山林文化 魏人精神
下载PDF
南朝宋郑缉之《永嘉记》考述
16
作者 鲍远航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6-9,共4页
郑缉之《永嘉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之一。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永嘉(今温州)、东阳(今金华)二郡的经历,所作《永嘉记》在北宋前期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虽郑缉之《永嘉记》久佚,但其佚文仍具有重要的经济文献价值和文化... 郑缉之《永嘉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之一。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永嘉(今温州)、东阳(今金华)二郡的经历,所作《永嘉记》在北宋前期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虽郑缉之《永嘉记》久佚,但其佚文仍具有重要的经济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缉之 《永嘉记》 地记 佚文价值
下载PDF
唐后乐府诗的界定与分类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辉斌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2-29,共8页
由于历史、文化、审美等多方面的原因,宋、辽、金、元、明、清六朝的"唐后乐府诗",与传统的"汉唐乐府诗"相比,具有明显的质的变化与不同。从立题名篇的角度来看,唐后乐府诗可分为旧题乐府与新题乐府两大类,新题乐... 由于历史、文化、审美等多方面的原因,宋、辽、金、元、明、清六朝的"唐后乐府诗",与传统的"汉唐乐府诗"相比,具有明显的质的变化与不同。从立题名篇的角度来看,唐后乐府诗可分为旧题乐府与新题乐府两大类,新题乐府系由即事类乐府、歌行类乐府、竹枝类乐府等所构成,应对各自的界定与类别特点进行甄别与考察。研究唐后乐府诗,不能以研究汉唐乐府诗的眼光进行审视。日本学人松浦久友提出的"非乐府歌行"说,与唐后乐府诗的实况严重不符,不能用以界定唐后的"乐府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诗 唐后乐府 旧题乐府 新题乐府 乐府歌行 竹枝乐府
下载PDF
论清代毗陵诗派边塞诗的特色 被引量:1
18
作者 纪玲妹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2,共5页
毗陵诗派是由清代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诗歌流派。这一诗派的诗人创作了许多杰出的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描写的地域很广,涉及西域、西南、塞北及东南海防;除描写边塞风景外,更注重边塞风情;关注民生,反映的思想感情比较真实;诗歌务实... 毗陵诗派是由清代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诗歌流派。这一诗派的诗人创作了许多杰出的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描写的地域很广,涉及西域、西南、塞北及东南海防;除描写边塞风景外,更注重边塞风情;关注民生,反映的思想感情比较真实;诗歌务实而有理趣,为清代边塞诗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陵诗派 边塞诗 边塞风情
下载PDF
华北历史民俗文献述论
19
作者 萧放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3-29,共7页
历史民俗文献是中国文献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民俗文献是记述华北地区民俗事象的文献,华北地区因为环境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民俗亚区,各民俗亚区的民俗文献有着不同的记述特色。华北民俗文献按其类别可区分为三类:庙... 历史民俗文献是中国文献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民俗文献是记述华北地区民俗事象的文献,华北地区因为环境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民俗亚区,各民俗亚区的民俗文献有着不同的记述特色。华北民俗文献按其类别可区分为三类:庙会文献、岁时文献和地方风土文献等。华北民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可为丰富与发展中国历史民俗学提供重要资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民俗文化区 历史民俗文献 庙会文献 岁时文献 地方风土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