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下翼缘同时受荷的工字形钢梁整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周芬 池云祥 杜运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12,共6页
现行钢结构规范中没有工字形钢梁在上翼缘均布荷载、下翼缘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整体稳定的计算方法.采用能量法推导出这两类荷载作用下双轴对称工字形钢梁的临界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总结了荷载比例系数对临界弯矩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有限元... 现行钢结构规范中没有工字形钢梁在上翼缘均布荷载、下翼缘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整体稳定的计算方法.采用能量法推导出这两类荷载作用下双轴对称工字形钢梁的临界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总结了荷载比例系数对临界弯矩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理论公式进行验证,在荷载比例小于3时,计算结果与理论公式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这类荷载作用下工字形钢梁的等效临界弯矩系数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法 有限元 整体稳定 荷载比例系数 等效临界弯矩系数
下载PDF
纳米力学测量系统的载荷与位移溯源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邓墨杰 高思田 +2 位作者 卢明臻 杜华 魏小林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9-293,共5页
对纳米力学测量系统在准静态压人模式下的载荷因子、位移因子的量值溯源校准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组标准砝码产生标准载荷,拟合标准砝码质量和传感器输出电压得到载荷因子;利用激光干涉仪测量压针位移,拟合干涉仪位移值和传感器输... 对纳米力学测量系统在准静态压人模式下的载荷因子、位移因子的量值溯源校准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组标准砝码产生标准载荷,拟合标准砝码质量和传感器输出电压得到载荷因子;利用激光干涉仪测量压针位移,拟合干涉仪位移值和传感器输出电压得到位移因子。采用标准样品对校准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校准后的纳米力学测量系统在国际比对测量中取得了良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纳米力学测量系统 载荷因子 位移因子 溯源 校准
下载PDF
应用热弹塑性理论的结合部法向载荷分形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冯燕 俞小莉 刘震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23,共6页
针对现有法向接触载荷分形模型没有考虑热应力的影响、不适用于结合部温度变化的问题,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和接触分形理论,建立了热弹塑性接触法向载荷分形模型。该模型是对传统模型在基础理论和应用范围上的拓展,综合考虑了温差、线膨胀... 针对现有法向接触载荷分形模型没有考虑热应力的影响、不适用于结合部温度变化的问题,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和接触分形理论,建立了热弹塑性接触法向载荷分形模型。该模型是对传统模型在基础理论和应用范围上的拓展,综合考虑了温差、线膨胀系数、机械载荷比例系数等参数的影响,从而可用于计算和分析工程实际中大量存在的结合部温度发生改变的接触情况,其结果更符合客观规律。此外,针对考虑热应力的接触问题,引入机械载荷比例系数,给出了模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通过特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与前人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模型间的计算结果差距随结合部温差的增大而增大。最后,通过数字仿真揭示了结合部温差对热弹塑性接触法向载荷的影响规律——热弹塑性接触法向载荷随结合部温差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弹塑性 法向接触载荷 结合部 比例系数 分形模型
下载PDF
上下翼缘同时受荷的HM,HW型钢梁整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芬 池云祥 杜运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4,共7页
现行钢结构规范中没有给出HM,HW型钢梁在上翼缘承受均布荷载、下翼缘承受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整体稳定的计算方法.根据能量理论得到的结果,考虑屈曲前变形对弯扭屈曲影响,得出上述荷载作用下双轴对称HM,HW型钢梁的临界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现行钢结构规范中没有给出HM,HW型钢梁在上翼缘承受均布荷载、下翼缘承受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整体稳定的计算方法.根据能量理论得到的结果,考虑屈曲前变形对弯扭屈曲影响,得出上述荷载作用下双轴对称HM,HW型钢梁的临界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总结了荷载比例系数对临界弯矩的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理论公式进行验证,在荷载比例小于3时,有限元解与理论解相差基本在5%以内.提出了这类荷载作用下钢梁的等效临界弯矩系数的计算公式.该公式最大误差不超过8%,平均误差在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能量法 整体稳定 荷载比例系数 等效临界弯矩系数
下载PDF
基于多源协同的主动配电网优化控制策略
5
作者 李庆波 罗锐 +2 位作者 翟旭京 辛超山 边家瑜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1-606,共6页
针对主动配电网负荷预测和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主动配电网优化控制算法.利用需求侧与供给侧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计分布函数建立了电源侧与负荷侧的预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多源协同的主动配电网优化控制模型.通过引入... 针对主动配电网负荷预测和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主动配电网优化控制算法.利用需求侧与供给侧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计分布函数建立了电源侧与负荷侧的预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多源协同的主动配电网优化控制模型.通过引入动态变化的缩放因子与交叉因子,提高微分进化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完成了对目标函数的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不降低用户满意度的基础上,优化后的配电网调度成本可节约15%以上,清洁能源利用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多源协同 负荷预测 动态变化 微分进化算法 缩放因子 交叉因子 全局搜索
下载PDF
基于整车不同开发阶段的随机载荷谱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研究
6
作者 柳春林 陈春燕 梁振辉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第6期111-114,共4页
载荷谱是整车开发的主要数据支撑,实车载荷谱影响因素复杂,对其影响因素地分析非常重要。首先通过对多样本分析,得到样本离散性对载荷谱的影响。再以整车不同开发阶段作为因素,寻找可作对比的载荷通道,用损伤比例、损伤范围为基本参数,... 载荷谱是整车开发的主要数据支撑,实车载荷谱影响因素复杂,对其影响因素地分析非常重要。首先通过对多样本分析,得到样本离散性对载荷谱的影响。再以整车不同开发阶段作为因素,寻找可作对比的载荷通道,用损伤比例、损伤范围为基本参数,分析在离散因素下,不同阶段对载荷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ET和PT载荷接近,PT和Mule载荷差异较大。说明ET和PT阶段载荷无差异,PT和Mule阶段差异较大,并提供了不同整车开发阶段的影响程度数据,为载荷谱应用和汽车开发过程中的结构参数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谱 离散系数 整车开发阶段 影响程度 损伤范围 比例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