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原酸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1
1
作者 史秀玲 高银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99-202,共4页
目的:研究绿原酸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各组每天ig给药容量为20 mL.kg-1.d-1,连续10 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阳性组给予联苯双酯0.60 g.kg-1,绿原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 目的:研究绿原酸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各组每天ig给药容量为20 mL.kg-1.d-1,连续10 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阳性组给予联苯双酯0.60 g.kg-1,绿原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绿原酸14,7,3.5 mg.kg-1。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8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ip 0.08%CCl4花生油溶液10 mL.kg-1,12 h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同时测定肝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将肝大叶HE染色,观察绿原酸对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绿原酸14,7,3.5 mg.kg-1剂量组小鼠的肝指数依次为(2.00±1.16),(2.40±1.52),(3.20±1.09)%,脾指数为(0.29±2.61),(0.36±0.19),(0.49±1.21)%;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依次分别为(40.01±7.14),(51.19±9.45),(62.66±9.01)U.L-1,(43.59±4.32),(52.99±5.97),(66.97±7.34)U.L-1,小鼠肝组织中MDA的水平依次为(21.68±10.28),(28.54±6.84),(35.51±9.87)nmol.g-1,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绿原酸14,7,3.5 mg.kg-1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依次为(112.98±8.41),(98.36±11.18),(81.76±9.88)U.g-1,GSH-Px活性依次为(196.19±10.56),(169.77±13.61),(141.57±15.11)U.g-1,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绿原酸各剂量组肝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肝细胞再生明显,偶伴有点状坏死,汇管区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绿原酸具有显著的抗肝损伤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抗氧化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绿原酸 四氯化碳 肝损伤
原文传递
唐古特大黄多糖及其组分的抗氧化损伤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莉 梅其炳 +2 位作者 李保莉 周四元 曹之宪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 比较唐古特大黄多糖 (TMP)及其组分 TMP-I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保护作用 :小鼠 190只 ,随机分 19组 ,预先以 TMP 10 0 ,2 0 0和 40 0 mg· kg- 1 ,TMP- I 5 0 ,10 0 mg· kg- 1 灌胃 (ig... 目的 比较唐古特大黄多糖 (TMP)及其组分 TMP-I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保护作用 :小鼠 190只 ,随机分 19组 ,预先以 TMP 10 0 ,2 0 0和 40 0 mg· kg- 1 ,TMP- I 5 0 ,10 0 mg· kg- 1 灌胃 (ig)给药 ,2次· d- 1 ,5 d;第 6日用 CCl4(15 6 mg· kg- 1 )、D- Gal- N (80 0mg· kg- 1 )和 TAA(5 5 0 mg· kg- 1 )腹腔注射 (ip)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并用生理盐水做对照 ;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肝组织 MDA含量 ,比色法测定血清的 AL T与 AST活性 .机制研究 :小鼠 90只 ,随机分 9组 ,以 TMP 2 0 0 mg·kg- 1 ,40 0 mg· kg- 1 ,TMP- I5 0 mg· kg- 1 ,10 0 mg· kg- 1ig,ip给药 ,2次· d- 1 ,5 d;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肝组织 MDA含量 ,DTNB直接法测定肝组织和血清中 GSH-PX的活性 .结果 唐古特大黄多糖能显著提高 TAA引起肝损伤动物存活率 ,降低各模型组动物肝组织 MDA含量 ,降低血清中 AL T,AST水平 ,两种给药途径 ig,ip均能使正常小鼠肝组织 GSH- PX活性增加 .结论 唐古特大黄多糖对CCl4,D- Gal- N和 TAA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TMP- I可能是其有效组分 ,唐古特大黄多糖抗肝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多糖类 肝损伤 唐古特大黄多糖 组分 抗氧化损伤作用 保护作用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s of cyclosporine A on T-cell dependent ConA-induced liver injury in Kunming mice 被引量:14
3
作者 Xiu-Li Zhang Qi-Zhen Quan Zi-Qin Sun Yao-Jun Wang Xue-Liang Jiang Dong-Wang Wen-Bo Li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General Hospital of Jinan Military Command,Jinan 250031,Shandong Province,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69-571,共3页
INTRODUCTIONThe T-cell dependent specific liver injury in mice induced by concanavalin A(ConA) is a newly cstablished experimental liver injury model,which is considered more eligible for the study on pathophysiology ... INTRODUCTIONThe T-cell dependent specific liver injury in mice induced by concanavalin A(ConA) is a newly cstablished experimental liver injury model,which is considered more eligible for the study on pathophysiology of several human liver discascs,such as viral hepatitis and autommune hepatitis[1-9].T cell activation and several cytokines release had been proven to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ConA -induced liver injury[10-19].Cyclosprine A(CsA),an effective inhibitor of activation of T lymphocytc,hes been used widely in clinical treatment,especially in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20-25].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possible effect of CsA on ConA-induced liver injury in Kunning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S Concanavalin A CYCLOSPORINE Disease Models Animal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liver liver Diseases Male MICE Mice Inbred Strains T-LYMPHOCYTES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下载PDF
胃舒散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林旭楷 许森源 +2 位作者 张奕鹏 郑庭亮 张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85-386,390,共3页
【目的】 观察胃舒散对四氯化碳(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和胃舒散高、低剂量组(4.0g/kg、2.5g/kg),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7 d,第8... 【目的】 观察胃舒散对四氯化碳(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和胃舒散高、低剂量组(4.0g/kg、2.5g/kg),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7 d,第8天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小鼠经腹腔注射体积分数为0.5%CCl_4花生油溶液(10 mL/kg),16 h后测定小鼠肝质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值、肝组织丙二醛(MDA)值及坏死灶数目。【结果】 CCl_4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质量增加(与正常组比较P<0.05),血清ALT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1),肝组织MDA水平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1),肝组织坏死灶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胃舒散能降低血清ALT和肝组织MDA水平(均P<0.05),并能减少肝组织坏死病灶(P<0.05或P<0.01),但对肝质量增加无明显影响。【结论】 胃舒散对小鼠CCl_4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舒散/治疗作用 肝/损伤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下载PDF
杜仲水提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周程艳 余海平 +2 位作者 陶志彬 高艳山 边洪荣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21-2323,共3页
目的研究杜仲水提物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0.08%CCl4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检测ALT,AST,SOD的活性和MDA,GSH-Px的水平。将肝大叶HE染色,观察杜仲水提物对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杜仲水提物能明显降低CCl4所致... 目的研究杜仲水提物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0.08%CCl4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检测ALT,AST,SOD的活性和MDA,GSH-Px的水平。将肝大叶HE染色,观察杜仲水提物对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杜仲水提物能明显降低CCl4所致的肝损伤小鼠肝脾指数的升高(P<0.01)和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升高(P<0.01);亦能降低肝组织中MDA的水平,增加肝组织中SOD的活性和GSH-Px的水平(P<0.01)。结论杜仲水提物具有显著的抗肝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四氯化碳 肝损伤
下载PDF
四氯化碳肝损伤与脂质过氧化时黄芩煎剂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桂枝 罗德生 +3 位作者 郑红花 罗丽芳 李映红 仰光斌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芩煎剂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对四氯化碳(CCl4 )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方法通过离体大鼠肝组织匀浆实验和活体动物注射CCl4 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与黄芩煎剂的应用,检测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目的观察黄芩煎剂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对四氯化碳(CCl4 )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方法通过离体大鼠肝组织匀浆实验和活体动物注射CCl4 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与黄芩煎剂的应用,检测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及MDA含量变化。结果黄芩煎剂能显著抑制大鼠肝组织匀浆MDA的生成,使CCl4 肝损伤动物血液MDA含量降低和总抗氧化能力及SOD活性显著增高。结论黄芩煎剂的护肝作用机理是抑制CCl诱发组织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剂 黄芩 CCL4 急性肝损伤 大鼠 鼠肝 脂质过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动物血液 SOD活性
下载PDF
水飞蓟素衍生物抗肝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张晶 席建军 +6 位作者 何若愚 潘金明 庄思静 赵艳梅 曹宇 史婷婷 庄让笑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988-991,共4页
目的:观察水飞蓟素衍生物抗肝损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衍生物低剂量(25 mg/kg)、中剂量(50 mg/kg)、高剂量(100 mg/kg)组及水飞蓟宾对照组(1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5 d。于末次给... 目的:观察水飞蓟素衍生物抗肝损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衍生物低剂量(25 mg/kg)、中剂量(50 mg/kg)、高剂量(100 mg/kg)组及水飞蓟宾对照组(1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5 d。于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350 mg/kg)进行造模,禁食不禁水,24 h后腹腔静脉取血和肝组织,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以及谷氨酸脱氢酶(GDH)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各剂量衍生物能够降低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清学ALT、AST指标以及肝组织MDA、GDH水平,并升高GSH含量;同时能够不同程度改善对乙酰氨基酚对肝组织的损伤,展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肝损伤活性。结论:水飞蓟素衍生物能够通过调节肝组织MDA、GDH、GSH等指标发挥抗小鼠肝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衍生物 肝损伤 ALT AST MDA GSH GDH 病理学 小鼠
下载PDF
FK506预处理对内毒素诱导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窦春青 窦科峰 +3 位作者 赵青川 杨雁灵 岳树强 李开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94-697,共4页
目的 :探讨FK5 0 6预处理对内毒素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研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LPSi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实验小鼠随机分为LPS、LPS +FK组 ,绘制生存曲线 ,行两组间生存率动态分析 ;测定LPS注射后 0 ,0 .5 ,2 ,4 ,6 ,8h血清T... 目的 :探讨FK5 0 6预处理对内毒素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研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LPSi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实验小鼠随机分为LPS、LPS +FK组 ,绘制生存曲线 ,行两组间生存率动态分析 ;测定LPS注射后 0 ,0 .5 ,2 ,4 ,6 ,8h血清TNF α ,IL 1 β ,ALT ,AST含量 ,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LPS +FK组小鼠 72h存活率为4 6 .6 7% ,而LPS组小鼠仅 1 0 .0 0 % (P <0 .0 1 ) .两组小鼠血清TNF α、IL 1 β含量变化均呈先升后降趋势 ,TNF α于 2h达峰值 ,IL 1 β于 4h达峰值 ,相同时间LPS +FK组TNF α、IL 1 β含量低于LPS组 (P均 <0 .0 1 ) .LPS +FK组小鼠 8h血清ALT、AST含量分别为 (1 .0 6± 0 .1 5 )、(1 .2 1± 0 .1 3)μkat/L ,低于LPS组 (2 .5 1± 0 .4 7)、(3.97± 0 .36 ) μkat/L(P均 <0 .0 1 ) .肝组织病理示LPS +FK组小鼠肝细胞肿胀坏死、胞质嗜酸性变及肝小叶炎细胞浸润均较LPS组减轻 .结论 :FK5 0 6预处理可减轻内毒素所致的急性肝损伤 ;FK5 0 6可能通过降低血清TNF α、IL 1 β含量 ,下调炎症反应而发挥抗炎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S06 损伤 脂多糖类
下载PDF
创伤性肝破裂60例外科诊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靖 邓贇斌 王亭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21期3238-3239,共2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肝破裂肝破裂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开放性损伤患者,均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确诊,15例闭合性损伤患者,5例采用上述方法确诊,10例采用诊断性腹...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肝破裂肝破裂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开放性损伤患者,均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确诊,15例闭合性损伤患者,5例采用上述方法确诊,10例采用诊断性腹腔穿刺均为阳性确诊。28例进行肝左叶部分切除术,20例进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12例分别进行肝左叶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60例患者中,5例(8.33%)死亡,余55例患者中,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6±3.5)d。结论 创伤性肝破裂是一种危重急症,术前进行迅速正确的诊断,并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注重合并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肝切除术 腹腔灌洗
原文传递
光气染毒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
10
作者 李文丽 海春旭 +2 位作者 刘瑞 张晓迪 秦绪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93-1896,共4页
目的 :研究小鼠光气染毒对肝脏的损伤作用与枯否氏细胞的变化 .方法 :4 0只小鼠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小鼠以空气为对照 ,染毒组小鼠给予 11.9mg/L剂量的光气 ,时间为 5min ,染毒后 2 ,4 ,8h ,测定各组小鼠肝脏的丙二醛 ... 目的 :研究小鼠光气染毒对肝脏的损伤作用与枯否氏细胞的变化 .方法 :4 0只小鼠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小鼠以空气为对照 ,染毒组小鼠给予 11.9mg/L剂量的光气 ,时间为 5min ,染毒后 2 ,4 ,8h ,测定各组小鼠肝脏的丙二醛 (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 SOD)活力、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及染毒 4h后进行肝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结果 :随着光气染毒后时间的延长 ,小鼠肝脏的MDA含量升高 ,GSH含量降低 ,T SOD活力在染毒后 2h显著升高 ,与正常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光镜下 ,光气染毒的肝组织肝细胞呈现空泡样变性 .电镜下 ,染毒肝细胞脂滴增多 ,肝脏出血 ,枯否氏细胞 (KC)出现凋亡征象 .结论 :光气染毒可引起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 ,肝细胞脂肪变性、KC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气 过氧化物 肝脏/损伤 小鼠
下载PDF
中药虎杖对大鼠肝脏缺血性损伤保护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6
11
作者 洪照友 高毅 詹兴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虎杖煎剂在治疗大鼠肝脏缺血性损伤后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证实该药对急性肝脏缺血性损伤有治疗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常温下肝门完全阻断的模型,观察肝脏缺血损伤后虎杖组和普食组在不同的时间段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结果... 目的 研究中药虎杖煎剂在治疗大鼠肝脏缺血性损伤后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证实该药对急性肝脏缺血性损伤有治疗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常温下肝门完全阻断的模型,观察肝脏缺血损伤后虎杖组和普食组在不同的时间段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结果 通过光镜和电镜发现,术后1d普食组与虎杖组肝细胞肿胀,结构破坏,肝窦内皮细胞孔隙加大,内皮破坏,内皮之间可见孔道。术后4d普食组肝小叶结构仍破坏,线粒体肿胀,颗粒变性,而虎杖组未见肝细胞坏死改变,细胞膜特化部分如桥粒、毛细胆管区微绒毛有轻微破坏。术后7d普食组肝细胞变性仍可见,线粒体轻度肿胀,基质变化,膜结构欠清楚,粗面内质网欠规则,而虎杖组肝细胞基本恢复正常形态。 结论 虎杖煎剂具有改善损伤肝组织的微循环,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与肝脏内皮细胞的粘附,达到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损伤的能力,为临床上肝脏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奠定了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性损伤 病理学 虎杖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0
12
作者 钟伟超 周楚莹 +2 位作者 高磊 吕志平 黄少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75-2480,共6页
目的探讨大黄蛰虫丸(熟大黄、土鳖虫、水蛭,等)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C57BL/6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构建酒精性纤维化损伤模型,用大黄蛰虫丸进行干预。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介素6(I... 目的探讨大黄蛰虫丸(熟大黄、土鳖虫、水蛭,等)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C57BL/6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构建酒精性纤维化损伤模型,用大黄蛰虫丸进行干预。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肝组织做I型胶原蛋白(COL-1)荧光染色、TUNEL染色和切割半胱天冬酶-3(CC3)表达的测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蛰虫丸组小鼠血清中ALT、AST、IL-6、IFN-γ、TNF-α水平均下降,IL-10水平升高。肝脏COL-1水平下降,肝细胞凋亡减少和CC3表达降低。结论大黄蛰虫丸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水平,减少COL-1的沉淀,抑制肝细胞的凋亡,从而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蛰虫丸 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素对醋氨酚人肝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比较 被引量:27
13
作者 陈云华 万新 +2 位作者 孙建宁 王文全 张硕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醋氨酚人肝细胞损伤模型,进一步研究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素的保肝作用。方法:20 mmol.L-1醋氨酚作用HL-7702正常人肝细胞3 h,以四氮溴盐(MTT)为考察指标,通过阳性药物双环醇验证该细胞模型并获得量效参考值,进而研究... 目的:建立并验证醋氨酚人肝细胞损伤模型,进一步研究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素的保肝作用。方法:20 mmol.L-1醋氨酚作用HL-7702正常人肝细胞3 h,以四氮溴盐(MTT)为考察指标,通过阳性药物双环醇验证该细胞模型并获得量效参考值,进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素对人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醋氨酚人肝细胞损伤模型成功、方法可靠,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素3种成分对人肝细胞醋氨酚损伤均具一定的保护作用。甘草酸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001 6μmol.L-1,保肝的最大效能为47.0%,达到最大效能的浓度为0.2μmol.L-1。甘草苷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4μmol.L-1,保肝的最大效能为22.9%,达到最大效能的浓度为2μmol.L-1。异甘草素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4μmol.L-1,保肝的最大效能为72.6%,达到最大效能的浓度为250μmol.L-1。结论:提供一种新的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在甘草用于保肝相关作用时,单纯以甘草酸、甘草苷作为质量评价指标是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甘草苷 异甘草素 醋氨酚人肝细胞损伤 保肝作用
原文传递
双环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27
14
作者 谢雯 于乐成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3期177-185,共9页
双环醇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用于治疗肝脏炎性损伤的首个化学新药。双环醇上市后,在多种病因所致肝病的抗炎保肝治疗中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基础研究方面,双环醇在化学性、免疫性、脂肪性、纤维化及肝部分切除与缺血再灌... 双环醇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用于治疗肝脏炎性损伤的首个化学新药。双环醇上市后,在多种病因所致肝病的抗炎保肝治疗中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基础研究方面,双环醇在化学性、免疫性、脂肪性、纤维化及肝部分切除与缺血再灌注等肝功能损伤模型中呈现了抗炎保肝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临床应用方面,多项临床研究评价了双环醇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多种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其他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真实世界大样本数据分析进一步表明了双环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双环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根据近5年来双环醇治疗肝脏炎性损伤不断积累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基础研究结果,对2014年《双环醇片临床应用专家建议》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严谨、全面和实用的双环醇用药参考意见,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 肝功能损伤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大蒜多糖C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及肝组织ALT、AST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赵骥 郑敏 +3 位作者 鲍翠玉 陈红光 汪新亮 郑珊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大蒜多糖C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丙氨酸转氨酶 (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影响。方法建立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发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和肝组织ALT、AST。结果大蒜多糖C能使免疫性肝损伤小鼠... 目的观察大蒜多糖C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丙氨酸转氨酶 (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影响。方法建立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发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和肝组织ALT、AST。结果大蒜多糖C能使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降低,肝组织ALT、AST活性显著升高。结论大蒜多糖C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肝损伤 AST 大蒜多糖 小鼠 ALT 肝组织 血清 丙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肝内炎症发病机制与毒损肝络病机理论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8
16
作者 于淼 朴春丽 +1 位作者 南征 赵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32-1034,共3页
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肝内炎症发病机制与中医学毒损肝络致消渴病病机理论的相关性,阐明解毒通络调肝法可作为抑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肝内炎症发病机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肝内炎症 毒损肝络 解毒通络调肝法
下载PDF
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及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高学云 张劲松 +2 位作者 张立德 朱茂祥 明亮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 研究纳米态红色元素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及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灌喂纳米态红色元素硒 ,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采用卡介苗和脂多糖造成 BABI/ C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观察纳米态红色元素硒对小鼠免疫... 目的 研究纳米态红色元素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及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灌喂纳米态红色元素硒 ,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采用卡介苗和脂多糖造成 BABI/ C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观察纳米态红色元素硒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低剂量组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提高。中、高剂量组小鼠巨噬细胞、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提高 ,3种剂量都未对小鼠造成免疫抑制 ;纳米态红色元素硒对小鼠的肝脏充血、浊肿、脂肪变性、坏死病理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 免疫性肝损伤 小鼠
下载PDF
494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周世明 贾杰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4期494-495,共2页
目的 :分析总结近年来药物性肝病的情况 ,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调查 1994~ 2 0 0 4年各种药物致药物性肝病 4 94例 ,分析统计每年发病例数的变迁及临床情况。结果 :抗结核药、中草药、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甲亢药是主要... 目的 :分析总结近年来药物性肝病的情况 ,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调查 1994~ 2 0 0 4年各种药物致药物性肝病 4 94例 ,分析统计每年发病例数的变迁及临床情况。结果 :抗结核药、中草药、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甲亢药是主要的损肝药物 ,本病近 10年来每年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平均发病时间 6 3.5 2d ,用药 1个月内发病的占 6 1.34% ,2个月内的占 70 .2 4 % ,无症状者占 4 5 .14 % ,有症状者占 5 4 .86 % ,治疗后总有效率 93.18%。结论 :临床应重视本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病 调查 分类 用药时间
下载PDF
杜仲醇提物和水提物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高银辉 史秀玲 +3 位作者 王美 王旭 李粲 周程艳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41-143,共3页
①目的研究杜仲醇提物和水提物对卡介苗-脂多糖(BCG-LPS)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②方法小鼠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醇提组和水提组的低、中、高剂量组(40.958、1.90、163... ①目的研究杜仲醇提物和水提物对卡介苗-脂多糖(BCG-LPS)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②方法小鼠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醇提组和水提组的低、中、高剂量组(40.958、1.90、163.80g生药/kg)。观察杜仲提取物对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各组每天灌胃,给药容量为20mL/(kg.d),连续10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阳性组给予联苯双酯0.60g/kg,醇提和水提组分别给予杜仲醇提物或水提物163.80、81.90、40.95g生药/kg。采用BCG-LPS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1,0天后取血检测ALT、AST、SOD的活性和MDA、GSH的水平。③结果杜仲醇提物和水提物能明显降低BCG-LPS所致的肝损伤小鼠肝脾指数的升高(P<0.05)和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升高(P<0.05),亦能降低肝组织中MDA的水平,增加肝组织中SOD的活性和GSH-PX的水平(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也显示联苯双酯和杜仲提取物能明显的对抗肝细胞的损伤,但杜仲水提物不如醇提物(P<0.05)。④结论杜仲醇提物具有显著的抗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卡介苗-脂多糖 免疫性肝损伤
下载PDF
痰瘀“伏毒”损伤肝络说在脂肪性肝炎临床辨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亚平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8-39,共2页
对中医理论有关毒邪及内生痰瘀"伏毒"概念、致病特性与脂肪性肝炎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痰瘀"伏毒"为脂肪性肝炎的主要病因",毒损肝络"广泛存在于脂肪性肝炎的病理损害过程中,解毒化痰通络法能有效改善其... 对中医理论有关毒邪及内生痰瘀"伏毒"概念、致病特性与脂肪性肝炎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痰瘀"伏毒"为脂肪性肝炎的主要病因",毒损肝络"广泛存在于脂肪性肝炎的病理损害过程中,解毒化痰通络法能有效改善其病理损害,在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炎 痰瘀“伏毒” 毒损肝络 解毒通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