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骨细胞血系起源的活细胞成像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俞索静 肖鲁伟 +1 位作者 吴承亮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4期317-323,共7页
目的:采用活细胞成像技术,观察血系单核细胞诱导形成破骨细胞的全过程,旨在进一步阐明破骨细胞血系起源的发生及其细胞动力学。方法:取成年SPF级纯种雄性SD大鼠1只,体重280 g,腹主动脉采血8 ml,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在RANKL与M... 目的:采用活细胞成像技术,观察血系单核细胞诱导形成破骨细胞的全过程,旨在进一步阐明破骨细胞血系起源的发生及其细胞动力学。方法:取成年SPF级纯种雄性SD大鼠1只,体重280 g,腹主动脉采血8 ml,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在RANKL与M-CSF诱导下,分为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组、噬骨试验扫描电镜观察组、活细胞成像组4组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组从培养开始,在数字显微成像系统下,每天观察记录1次;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组培养21 d作酶活性染色鉴定;噬骨试验扫描电镜观察组培养21 d取出骨磨片作扫描电镜观察;活细胞成像组采用多点位缩时电影法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长达35 d的连续观察记录。结果:诱导培养2周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多核细胞形成,外形呈圆形、梭形、扇形、椭圆形及不规则突起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绝大部分多核细胞与单核细胞均呈阳性反应;骨磨片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较多骨吸收陷窝、坑洼及沟道,还有位于陷窝及沟道内正在行使骨吸收功能的破骨细胞;活细胞成像观察到起源于周围血的多核破骨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与多核细胞及多核细胞之间相互融合而成,其细胞间的融合均发生在贴壁状态,显微缩时电影观察显示破骨细胞形态表现复杂多变。结论:大鼠周围血单核细胞在RANKL和M-CSF诱导下,可以向破骨细胞分化,形成具有骨吸收功能的多核破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形成是发生在贴壁状态下多种形式的细胞融合过程,破骨细胞的粘附特性对其存活及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破骨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其形态结构动态多变。破骨细胞不仅是一种多核细胞,还可能包括单核破骨细胞。破骨细胞通过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特性,可能是其适应功能需求与骨吸收效率的一种特殊生物学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起源 活细胞成像 血系 外周血单核细胞
下载PDF
不同孔径的纳米多孔氧化铝膜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安郁宽 闫鹏 徐艳岩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084-1090,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孔径的纳米多孔阳极氧化铝膜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分别检测不同孔径纳米氧化铝膜微观结构与元素组成;将Hela细胞常规培养于激光共聚焦皿内,分为对照组、40~70 nm孔径组和200~300 nm孔径组三组,进行... 为了研究不同孔径的纳米多孔阳极氧化铝膜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分别检测不同孔径纳米氧化铝膜微观结构与元素组成;将Hela细胞常规培养于激光共聚焦皿内,分为对照组、40~70 nm孔径组和200~300 nm孔径组三组,进行划痕实验;将皿放入活细胞工作站随机选取多个观测点,连续观测24 h;从迁移面积、边缘迁移距离和单细胞迁移速度等方面进行细胞迁移分析;用扫描电镜对细胞在两种膜上生长24 h后的情况进行观测。结果显示,40~70 nm孔径组与对照组相比可加快细胞迁移(P<0.05),200~300 nm孔径组与对照组相比可减缓细胞迁移(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膜的孔径不同对细胞迁移影响不同,这为临床研究中控制细胞行为材料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阳极氧化铝膜 活细胞工作站 细胞迁移 划痕实验
原文传递
应用活细胞工作站测量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后细胞体积的研究
3
作者 宋君来 李满 +4 位作者 孙麟 马迅 吕聪 贺亚军 李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6-363,共8页
目的:探讨应用活细胞工作站测量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后细胞体积的效果。方法:取新生24h内Sprague-Dawley乳鼠,取出乳鼠脊髓采用胰酶消化及差速粘附法分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将第4代成熟的... 目的:探讨应用活细胞工作站测量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后细胞体积的效果。方法:取新生24h内Sprague-Dawley乳鼠,取出乳鼠脊髓采用胰酶消化及差速粘附法分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将第4代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进行氧糖剥夺/复氧处理,并分为4组:A组(不做糖氧剥夺及复氧处理),B组(糖氧剥夺6h,复氧12h),C组(糖氧剥夺6h,复氧24h),D组(糖氧剥夺6h,复氧48h)。通过活细胞工作站扫描检测计算各组细胞的体积,利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测定其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表达变化来进一步验证活细胞工作站测量细胞体积的准确性。结果:利用活细胞工作站检测体积,与A组细胞2810.19±306.11μm3相比,B组细胞体积4311.53±407.73μm3明显高于A组(P<0.01),C组细胞体积6248.86±702.11μm3为到最大值,D组细胞体积4541.33±503.17μm3,细胞体积较C组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下观察细胞B组出现肿胀、折光性增强,C组细胞水肿达到高峰,D组水肿虽有缓解,但仍很明显;透射电镜下观察B组可见细胞器开始肿胀,C组细胞肿胀更加明显,出现线粒体嵴发生断裂等表现,D组水肿稍有缓解,但仍很明显。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A组细胞AQP4蛋白表达为(12.37±0.85)%,B组细胞AQP4蛋白表达为(34.17±2.07)%,C组细胞AQP4蛋白表达(43.57±1.75)%,D组细胞AQP4蛋白表达(32.26±1.37)%,与A组细胞相比,B组、C组、D组明显高于A组(P<0.01),与C组细胞相比,B组、D组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活细胞工作站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后细胞体积,可作为一种常规的检测手段运用于星形胶质细胞体积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细胞工作站 细胞体积 损伤 水肿 水通道蛋白4
下载PDF
基于三维成像技术的污泥菌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转移动态特征研究
4
作者 朱引 邱勇 +2 位作者 李冰 王硕 李激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18-2223,共6页
应用活细胞三维成像技术,实时和原位观测了活性污泥菌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转移动态特征.微流控芯片是一种细菌生长的良好载体,活细胞成像系统低光毒性不损伤细菌活性,两者结合能有效实现基因转移的长时间原位观测,能够区分抗性基因的水... 应用活细胞三维成像技术,实时和原位观测了活性污泥菌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转移动态特征.微流控芯片是一种细菌生长的良好载体,活细胞成像系统低光毒性不损伤细菌活性,两者结合能有效实现基因转移的长时间原位观测,能够区分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结果表明:垂直转移是污泥菌群中抗性基因的主要转移方式,菌群纵向转移速率与其厚度有关,菌群内部转移率较高,基因转移速率为0.24~0.29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活细胞成像 抗生素抗性基因 菌群
原文传递
Live cell imaging of genomic loci using dCas9-SunTag system and a bright fluorescent protein 被引量:8
5
作者 Huiying Ye Zhili Rong Ying Lin 《Protein & Cel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853-855,共3页
Dear Editor,CRISPR-Cas9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 dromic repeats-CRISPR associated) systems have been harnessed for kinds of genome manipulation, including gene editing,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Dear Editor,CRISPR-Cas9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 dromic repeats-CRISPR associated) systems have been harnessed for kinds of genome manipulation, including gene editing,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and chromosome loci imaging (Dominguez et al., 2016; Komor et al., 2017). A typical engineered CRISPR-Cas9 system is composed of a Cas9 protein and a single guide RNA (sgRNA), which could form a protein/RNA complex to recognize and cleave DNA sequence (Hsu et al., 2014; Wright et al., 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 cell imaging genomic loci using dCas9-SunTag system a bright fluorescent prote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