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产保全“申请有错误”的司法考量因素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喜莲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何为财产保全"申请有错误"未予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解释,学界对此亦未形成通说观点,司法实践因无具体的法律依据和学理指导,故而在判定"申请有错误"的标准上各行其是。为了统一... 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何为财产保全"申请有错误"未予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解释,学界对此亦未形成通说观点,司法实践因无具体的法律依据和学理指导,故而在判定"申请有错误"的标准上各行其是。为了统一司法尺度,司法机关应立足于多维视角对财产保全"申请有错误"进行解释,即司法机关应以当事人地位平等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兼顾诉讼行为的性质,并结合财产保全制度的具体类型进行综合考量。在多维视域下,以败诉与否作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错误与否的主要判准,以财产保全是否具有合理性作为诉中财产保全申请错误与否的主要判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保全 过错责任 诉讼行为 申请有错误
原文传递
论促进家庭暴力认定的证据机制——以诉讼行为的激励作用为视角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俊伟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2-110,共9页
人类的行为可以分为基本行为和诉讼行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诉讼行为对基本行为具有激励作用,能够促进和改善人们的基本行为。为了通过诉讼行为遏制和减少家庭暴力,考虑到家庭暴力案件"证据少""证明难"的特点... 人类的行为可以分为基本行为和诉讼行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诉讼行为对基本行为具有激励作用,能够促进和改善人们的基本行为。为了通过诉讼行为遏制和减少家庭暴力,考虑到家庭暴力案件"证据少""证明难"的特点,应当通过一系列证据机制来强化司法裁判中对家庭暴力行为的认定,包括强化证据固定、证据范围拓宽、证明责任减轻、证明标准降低等。在重视家庭暴力案件证据规则特殊性的背景下,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中的证据规范应作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基本行为 诉讼行为 证明机制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认知行为:理论对话与制度衔接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澍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4-1303,共20页
近年来,程序性制裁抑或诉讼行为无效理论已发展至一个较为稳定的阶段,理论对立法及司法实践提供支持、产生影响,但相关研究的热度和创新性有所下降。诉讼行为理论的研究,首先要明确“人”是如何进行认知决策并产生认知行为的,进而促使... 近年来,程序性制裁抑或诉讼行为无效理论已发展至一个较为稳定的阶段,理论对立法及司法实践提供支持、产生影响,但相关研究的热度和创新性有所下降。诉讼行为理论的研究,首先要明确“人”是如何进行认知决策并产生认知行为的,进而促使认知行为与诉讼行为进行有效的理论对话,藉此作出理论推进。只要刑事诉讼行为建立于认知偏差之上,且涉及到其刑事诉讼行为的核心内容,即便认知偏差往往是“隐性”的,那么这一刑事诉讼行为就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只是因为存在程序形成行为与实体形成行为之区分,在隐性无效之刑事诉讼认知行为的认定上,需要分别切入。基于认知行为与诉讼行为的理论交织,可以从保障当事人之刑事诉讼行为异议权、确保各方刑事诉讼主体的信息对称、事后“程序性制裁”到同步“程序性提示”、涉及认知偏差的刑事诉讼行为之追责与卸责等方面入手,完善相关刑事诉讼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行为 认知行为 程序形成行为 实体形成行为 程序性制裁
原文传递
权利救济之殇:行政诉讼期限起算基点的功能缺失——给付行政模式下的一种新视野 被引量:5
4
作者 赵美容 石珍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42-48,共7页
给付行为是一种赋予相对人某种利益或行为自由的授益行为。这种表征上天然的伪装,能够消解相对人的警惕,致使相对人无法在该给付行为做出之时便察觉该行为可能侵犯自己的权益。而传统的行政诉讼期限以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起诉期... 给付行为是一种赋予相对人某种利益或行为自由的授益行为。这种表征上天然的伪装,能够消解相对人的警惕,致使相对人无法在该给付行为做出之时便察觉该行为可能侵犯自己的权益。而传统的行政诉讼期限以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起诉期间,这样就阻碍了相对人权利救济的进路。通过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这一几乎被忽视的视角,对司法审查的价值进行梳理,分析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功能缺失,对警醒国家机关进行有效的立法回应与司法对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诉讼时效 权利救济 给付行为
下载PDF
关于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的运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欧海鸥 《中国司法鉴定》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从案件审理者的角度看,司法鉴定是其加以运用从而认定事实的一个手段,但现存的规范多是纯粹程序上的规定,对鉴定具体环节中法官的行为殊有约束,导致了法官在运用司法鉴定中行为的随意,表现为滥用司法鉴定、浪费司法资源、造成瑕疵鉴定... 从案件审理者的角度看,司法鉴定是其加以运用从而认定事实的一个手段,但现存的规范多是纯粹程序上的规定,对鉴定具体环节中法官的行为殊有约束,导致了法官在运用司法鉴定中行为的随意,表现为滥用司法鉴定、浪费司法资源、造成瑕疵鉴定结论、对当事人及鉴定人权利保障不充分、鉴定结论审查标准不一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原则上和具体规范上对法官运用司法鉴定的这些诉讼行为引起的问题加以解决,司法鉴定制度也只有关注这些问题才可能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诉讼行为 司法鉴定 运用
下载PDF
浅析民事诉讼中行为保全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沛沛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6-48,共3页
行为保全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前或诉讼中采取的一种民事强制措施,行为保全专注于债务人的行为,其范围适用于避免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案件和损害情形有可能扩大的案件,财产保全制度中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方式在行为保全中也可适用。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行为保全 诉讼程序
下载PDF
论企业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多重博弈结构与行为选择
7
作者 彭祥飞 《商展经济》 2021年第17期76-78,共3页
目前在我国的专利侵权诉讼制度中,专利侵权诉讼存在被滥用的风险。滥诉方、遭受滥诉的企业、法院作为个体单元,共同构成复杂诉讼关系的连接点,三者的关系呈现为一种复合博弈结构,正是这种结构下的多重博弈关系影响着诉讼中个体的策略选... 目前在我国的专利侵权诉讼制度中,专利侵权诉讼存在被滥用的风险。滥诉方、遭受滥诉的企业、法院作为个体单元,共同构成复杂诉讼关系的连接点,三者的关系呈现为一种复合博弈结构,正是这种结构下的多重博弈关系影响着诉讼中个体的策略选择。法院对专利侵权诉讼滥用行为规制的缺失,构成了对专利侵权诉讼滥用现象的多重诱导,导致当事人双方诉讼利益的失衡,专利侵权诉讼被异化为打击竞争对手、牟取不当利益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侵权诉讼 诉讼滥用 多重博弈 行为选择 滥诉治理
下载PDF
医患纠纷主体之诉讼心理研究
8
作者 王晨霁 《医学与法学》 2016年第2期81-83,共3页
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解决方式也各异,参与其中的各方主体在纠纷产生、发展、解决的过程中更是各有其特殊性。本文研究医患诉讼中各主体诉讼心理的特殊性、诉讼行为与诉讼心理之间的关系,通过揭示医患纠纷诉讼中各主体的诉讼心理... 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解决方式也各异,参与其中的各方主体在纠纷产生、发展、解决的过程中更是各有其特殊性。本文研究医患诉讼中各主体诉讼心理的特殊性、诉讼行为与诉讼心理之间的关系,通过揭示医患纠纷诉讼中各主体的诉讼心理和预见各主体的诉讼行为,以寻求控制、矫治不良的诉讼心理与行为之途径与方法,以期于实践中有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纠纷 诉讼心理 诉讼行为
下载PDF
论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完善
9
作者 李一鑫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23-125,共3页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法院判决的顺利实行,需要不断完善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详细规定来看,相应的保全措施只是针对于人民财产的安全保证,并没有行为提供保全。虽然个别的民...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法院判决的顺利实行,需要不断完善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详细规定来看,相应的保全措施只是针对于人民财产的安全保证,并没有行为提供保全。虽然个别的民事领域内已经将保全纳入到了立法条文中,但是结合我国整个民事诉讼制度体系来看,相关立法内容的适用范围较为狭窄,行为保全制度的缺失会大大影响保全制度本身的功能和作用,无法满足民事诉讼的根本理论,不利于司法工作的有效开展,行为保全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完善我国的诉讼体系,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行为保全 制度完善
下载PDF
参与医疗诉讼对医师执业行为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戈志强 王磊 +2 位作者 杨海龙 杨建伟 景抗震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0年第8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了解参与医疗诉讼对医师执业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判断抽样,对参与医疗诉讼的共11个科室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参与问卷调查的87名医师,95%非常赞同,认为参与医疗诉讼是重要的;84%非常赞同参与医疗诉讼... 目的:了解参与医疗诉讼对医师执业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判断抽样,对参与医疗诉讼的共11个科室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参与问卷调查的87名医师,95%非常赞同,认为参与医疗诉讼是重要的;84%非常赞同参与医疗诉讼对自身有益;执业行为方面通过参与诉讼对医师的沟通能力、医技水平、临床思维、形象有影响。结论:医师参与医疗诉讼对其执业行为有正面影响,应通过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增强医师参与诉讼的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诉讼 执业医师 执业行为
下载PDF
人格权禁令之程序法路径 被引量:36
11
作者 严仁群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9-129,共11页
《民法典》第997条与《专利法》第66条等三个条文高度一致,表明它指向的是诉前行为保全,但作为例外,对家暴行为应适用人身安全保护令。"立法说明"对此也明确予以肯定。保全程序属广义的非讼程序。基于《民法典》第995条,当事... 《民法典》第997条与《专利法》第66条等三个条文高度一致,表明它指向的是诉前行为保全,但作为例外,对家暴行为应适用人身安全保护令。"立法说明"对此也明确予以肯定。保全程序属广义的非讼程序。基于《民法典》第995条,当事人既可提起行为给付之诉,以获得终局禁令,也可在诉前或诉中,依《民事诉讼法》申请诉前或诉中禁令。当事人获得诉前禁令后并非总是要提起后续诉讼,但也不应期待通过极简的程序获得长期甚至永久禁令。禁令的主文应恰当表述,以使其有较宽的既判力客观范围。并非实体法中的每个规范都是实体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禁令 诉前行为保全 行为给付之诉 不作为请求权
原文传递
民行一体化:环境司法诉讼禁令制度的重构与完善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7-137,共11页
环境诉讼禁令是环境司法专门化制度建构中的一项重要预防机制。目前民事诉讼制度中行为保全制度没有具体审查标准而无法保证实施效果,行政诉讼中暂时停止行政执行与先予执行制度也无法在环境行政诉讼中发挥作用,造成各地方法院环境司法... 环境诉讼禁令是环境司法专门化制度建构中的一项重要预防机制。目前民事诉讼制度中行为保全制度没有具体审查标准而无法保证实施效果,行政诉讼中暂时停止行政执行与先予执行制度也无法在环境行政诉讼中发挥作用,造成各地方法院环境司法专门化改革试点实践中,针对环境诉讼禁令制度所制定的审查规则以及发布的禁令文书样式不统一,预防制度功能实现和程序设置较为困难。促进环境诉讼禁令制度充分完整地发挥诉讼制度预防效果,需要合理重构与完善民事与行政诉讼相衔接的“民行一体化”环境诉讼禁令制度,并设置不同的具体审查标准和裁判文书样式规范,充分发挥环境司法专门化中诉讼禁令制度的预防功能,使这一预防性司法制度真正发挥其参与环境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的公共法律服务效能与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司法专门化 环境诉讼禁令 行为保全 公共法律服务
下载PDF
行政公益诉讼中违法行政行为判断标准的实践检视与理论反思——以1021起裁判样本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袁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103,共11页
行政公益诉讼中判断行政行为违法的标准是“未依法履职”的行为标准与“造成公益损害”的结果标准,但这一双重标准的实践运用状况与制度设计初衷中的精准指涉需求有“背道而驰”之嫌。违法行政行为存在作为但违法、完全不作为、未有效... 行政公益诉讼中判断行政行为违法的标准是“未依法履职”的行为标准与“造成公益损害”的结果标准,但这一双重标准的实践运用状况与制度设计初衷中的精准指涉需求有“背道而驰”之嫌。违法行政行为存在作为但违法、完全不作为、未有效作为与未及时作为四种行为状态,实践中检察建议的干扰、特定情形中的开放性评价空间、结果标准的僭越以及刑事追责状况的潜在影响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违法状态评价的统一尺度;在结果损害方面,抽象或具体、直接或间接等公益损害类型纷繁多元,出现行为标准对结果标准的吸收、对因果关系要件的忽视等适用障碍,违法性认定风险进一步扩大。通过行为标准中主体性因素的细化、结果标准中客观性要素的追加、行为标准与结果标准的综合兼顾,可以为违法行政行为判断时呈现的“随机找寻”状态提供更为具化的“有序识别”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违法行政行为 未依法履职 行为标准 结果标准
原文传递
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秦鹏 何建祥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8,共13页
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交叉的疑难课题,涉及被诉主体类型、被诉违法行为类型和诉讼拟救济利益类型三个核心要素。通过对已有检察公益诉讼案例的分析和理论比较可知,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被告类型应限于国务... 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交叉的疑难课题,涉及被诉主体类型、被诉违法行为类型和诉讼拟救济利益类型三个核心要素。通过对已有检察公益诉讼案例的分析和理论比较可知,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被告类型应限于国务院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对环境、生态、资源保护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职能部门,可以是单一被告,也可是共同被告,但一般多属于普通共同诉讼。被告的涉诉行为可能是环保领域的行政不作为,也可能是违法行使职权。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应以救济环境公共利益为主,环境公共利益应区别于基于国家自然资源所有而产生的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受案范围 主体类型 行为类型
下载PDF
论行政公益诉讼“不依法履职”的评判标准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大勇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61,共12页
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行职责是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争执焦点,也是检察机关提出公益诉讼请求且能否获得法院裁判支持的基础。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职的认定标准存在较大分歧,需要建立清晰、融贯的认定标准。评判标准的确... 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行职责是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争执焦点,也是检察机关提出公益诉讼请求且能否获得法院裁判支持的基础。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职的认定标准存在较大分歧,需要建立清晰、融贯的认定标准。评判标准的确立应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具有易操作、判断、识别兼具灵活性特点。我国“政策实施型”司法模式决定了以结果标准为原则,以行为标准为例外的混合标准。有效保护公共利益是衡量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职的标准,把穷尽行政监管手段和客观因素超出主观能力等因素作为尽职免责的合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不依法履职 司法政策 行为标准 结果标准
原文传递
功能主义视角下知识产权诉前行为保全制度的激活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海燕 苏捷 《中国应用法学》 2020年第6期78-97,共20页
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程序服务于战略布局,既要公平解决纠纷维护市场秩序,又要高效化解纠纷以反向激励市场主体创新。进行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的系统化构建固然具备宏观长远意义,但现行微观程序的激活与功能挖潜更能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知... 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程序服务于战略布局,既要公平解决纠纷维护市场秩序,又要高效化解纠纷以反向激励市场主体创新。进行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的系统化构建固然具备宏观长远意义,但现行微观程序的激活与功能挖潜更能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知识产权诉前行为保全制度内涵“维持现状”的基本功能,并在域外实践中展现出提前化解纠纷的潜在功能。该制度在我国运行现状不甚理想,本文在厘清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基于规则分析与实践检视剖析问题症结,并以功能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重点聚焦运用言辞审理形式、适度放宽审查期限、综合评价审查要素、灵活运用担保规则,建构以提前化解纠纷为功能取向的知识产权诉前行为保全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诉讼 诉前行为 保全程序效率 纠纷化解 功能主义
下载PDF
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行职责”认定的实质回归及其展开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本荣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74,共13页
“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认定是行政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有关“行为——结果标准”的学术论争普遍将“不依法履行职责”作为单一的行为来对待,忽视了《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中“不依法履行职责”包括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等多个构成要... “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认定是行政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有关“行为——结果标准”的学术论争普遍将“不依法履行职责”作为单一的行为来对待,忽视了《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中“不依法履行职责”包括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等多个构成要件的特点,应当回归这一基点并由此明晰“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实质意蕴。行政公益诉讼的督促(纠正)之诉性质内在规制着“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要件、结果要件的涵义。《公益诉讼办案规则》从正反两方面规定“不依法履行职责”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有必要消除“三要件说”中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对司法实践的不当影响,尤其需要直面依职权行政不作为侵害公益的特殊性,破解依职权依法行政履职行为的“程度要求”,从抽象的职责职权规定确定具体的作为义务,认定“公益得到有效保护”之“有效”等理论实践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不依法履行职责 行政不作为 行为标准 结果标准
原文传递
日本行政系统的转换和行政不服审查法的“现代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本多滝夫 江利红 教授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8,共16页
2014年6月日本修改了《行政不服审查法》,此次修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以往行政不服审查制度中存在的缺乏公正性的问题。新导入的审理员制度以及行政不服审查会制度促进了公正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审理员的独立性、中立性的制度性... 2014年6月日本修改了《行政不服审查法》,此次修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以往行政不服审查制度中存在的缺乏公正性的问题。新导入的审理员制度以及行政不服审查会制度促进了公正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审理员的独立性、中立性的制度性确保并不充分、审理员的意见书以及行政不服审查委员会的答复并不能充分拘束不服审查机关的判断等问题。《行政不服审查法》的修改不仅仅是应对不服审查制度在构造上的问题,而且也应当以应对行政系统的转换即以"现代化"作为目的。但是,与事前的行政程序制度以及行政诉讼制度的竞合甚至是抵触,妨碍了行政不服审查制度的"现代化"。妨碍这次行政不服审查制度彻底改革的原因在于各种制度背景之下的传统的概念、思考框架等。而是否能够成功地解决缺乏公正性的问题,取决于审理员以及行政不服审查委员会委员的任用的实践。行政不服审查制度与行政诉讼制度之间的竞合、抵触就会朝着有助于寻求救济者的方向上调整。行政不服审查制度与事前的行政程序制度的竞合、抵触问题依据权利保护与权利救济之间的相互浸透性、补充性,可以通过重置性调整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行政主体与行为形式的多样化 制度间的竞争 制度间的竞合
原文传递
执行诉讼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桂英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2-46,共5页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行政主体申请执行的案件,采取书面审查的程序,其公正性令人怀疑。它不利于体现法律的公正原则,也不利于进一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文认为,我国应当设立执行诉讼程序,将现有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执行程序分离为两部分...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行政主体申请执行的案件,采取书面审查的程序,其公正性令人怀疑。它不利于体现法律的公正原则,也不利于进一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文认为,我国应当设立执行诉讼程序,将现有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执行程序分离为两部分。对于其中执行前的审查行政决定合法性的部分变更为执行诉讼程序,并对执行诉讼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诉讼程序 行政诉讼法 中国 法律公正 保证金制度
下载PDF
滥用行政诉权行为的司法识别与规制——以102份申请履行法定职责案件判决书为分析样本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雨昕 《南海法学》 2019年第4期70-82,共13页
2015年立案登记制开始实施以来,当事人诉权受到更为充分保护的同时,滥用行政诉权的行为也逐步突显。实证研究发现,滥用诉权的判定理由多样,主要包括违反行政诉讼蕴含的内部程序、诉讼类型存在选择的空间时当事人选择不当和违反不同救济... 2015年立案登记制开始实施以来,当事人诉权受到更为充分保护的同时,滥用行政诉权的行为也逐步突显。实证研究发现,滥用诉权的判定理由多样,主要包括违反行政诉讼蕴含的内部程序、诉讼类型存在选择的空间时当事人选择不当和违反不同救济形式的制度衔接三种,每一类型下又存在特定的行为方式。从整体角度入手,结合形式诉求与根本目的之间的关系,可将滥用诉权的引发事由划分为三种:对处理结果不满、对其他事项不满和单纯的以诉讼为工具。根据各滥诉类型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方案。首先,完善预防、处理、惩戒滥诉行为的相关措施;其次,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最后,运用司法心理学,发挥裁判文书的教育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滥用诉权 滥诉类型 行为模式 规制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