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赣地区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与岩石圈伸展 被引量:129
1
作者 范蔚茗 王岳军 +1 位作者 郭锋 彭头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9-169,共11页
综合分析了华南内部中生代 (178~ 80Ma)镁铁质岩石的年代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区内主要发育 4期镁铁质岩浆活动 :2 2 0Ma± ,175Ma± ,12 0~ 15 0Ma ,80~ 90Ma ,其中 2 2 0Ma仅在道县发育辉长岩包体。地球... 综合分析了华南内部中生代 (178~ 80Ma)镁铁质岩石的年代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区内主要发育 4期镁铁质岩浆活动 :2 2 0Ma± ,175Ma± ,12 0~ 15 0Ma ,80~ 90Ma ,其中 2 2 0Ma仅在道县发育辉长岩包体。地球化学上区内 175Ma左右的宁远太阳山和赣中项家碱性玄武岩和 80~ 90Ma的镁铁质岩石主要表现为Hawaii OIB玄武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而175Ma的其他镁铁质岩石表现为岩石圈地幔属性。 12 0~ 15 0Ma的镁铁质岩石则介于岩石圈地幔端员与软流圈地幔端员之间。时、空上表现为以郴州—临武断裂为界 ,西侧自 170Ma左右的EMI型为主向 80~ 90Ma的OIB型为主迁移演化 ,而东侧则自老而新自EMII型 (175Ma)为主演变为以OIB型 (80~ 90Ma)为主。上述资料暗示区内至少存在 4期强烈的岩石圈减薄作用 ,软流圈物质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是华南中生代岩浆作用形成的主要机制。但 2 2 0Ma左右的伸展减薄范围局限 ,而较大规模的岩石圈伸展减薄和软流圈上涌始于 178Ma ,其形成可能与华南印支造山作用的后造山 (或后碰撞 )拉张裂解地球动力学背景有关。同时也暗示郴州—临武断裂可能是界定中生代EMI型扬子岩石圈和EMII型华夏岩石圈地幔的重要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岩石 中生代 伸展减薄 岩石圈边界 华南内部
下载PDF
北大别晚中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北大别构造属性的启示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岳军 范蔚茗 +1 位作者 郭锋 彭头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29-538,共10页
北大别沙村地区发育一套由石英安山岩、粗面岩、粗面斑岩、晶屑凝灰熔岩和凝灰岩组成的晚中生代火山岩系,其K/Ar年龄变化于144~136 Ma。该火山岩系属偏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LILE和LREE富集,Nb-Ta亏损明显,ε(Nd,t)=-18.73~-2... 北大别沙村地区发育一套由石英安山岩、粗面岩、粗面斑岩、晶屑凝灰熔岩和凝灰岩组成的晚中生代火山岩系,其K/Ar年龄变化于144~136 Ma。该火山岩系属偏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LILE和LREE富集,Nb-Ta亏损明显,ε(Nd,t)=-18.73~-24.15,Ni(^(87)Sr)/Ni(^(86)Sr)=0.707 0~0.708 5。具有与北淮阳毛坦厂组火山岩(150~135 Ma)一致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其元素-同位素变化主要受控于源区差异,岩浆源自10%~20%扬子陆块下地壳物质加入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北大别与北淮阳构造带晚中生代火山岩有着相似的岩浆源区,暗示华北—扬子陆块俯冲碰撞的岩石圈边界可能并不与晓天—磨子潭断裂壳内缝合线叠合,而可能在水吼—五河断裂或其以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地球化学 晚中生代 北大别腹地 岩石圈边界
下载PDF
利用S波接收函数研究华南块体的岩石圈结构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耀阳 陈凌 +3 位作者 艾印双 姜明明 许卫卫 申中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本文基于跨越华夏块体至四川盆地西部的130个线性流动地震台站及其附近90个固定台网台站的观测资料,采用S波接收函数波动方程叠后偏移方法,开展了华南大陆岩石圈结构研究.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岩石圈结构复杂,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差异显著,... 本文基于跨越华夏块体至四川盆地西部的130个线性流动地震台站及其附近90个固定台网台站的观测资料,采用S波接收函数波动方程叠后偏移方法,开展了华南大陆岩石圈结构研究.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岩石圈结构复杂,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差异显著,构造边界带附近小尺度变化强烈.150km以上的厚岩石圈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不足100km的薄岩石圈主要分布于川东褶皱带和华夏块体.雪峰山下方岩石圈厚度显著增加,且以雪峰山为界岩石圈结构和性质存在着显著的东西差异.结合其它地球物理观测得到的地壳-上地幔结构信息,我们提出:(1)四川盆地还保留着厚而冷的克拉通岩石圈根,且岩石圈地幔具有结构分层特征;(2)雪峰山可能是扬子克拉通与华夏块体在西南部的边界;(3)雪峰山以东区域可能经历了岩石圈的减薄和改造,且华南岩石圈的减薄与华北相似,都主体发生在东部地区,造成现今南北重力梯度带两侧强烈的结构差异.研究结果为认识华南大陆的构造演化及其深部动力学提供了地震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接收函数 岩石圈结构 华南块体 岩石圈底界面
下载PDF
华南地区进贤—柘荣剖面深部电性结构 被引量:7
4
作者 韩松 刘国兴 韩江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37-1846,共10页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的深部电性结构,探寻浅部地质过程的深部背景,布设了江西进贤至福建柘荣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剖面。通过剖面数据的处理、定性分析及二维反演,获得剖面岩石圈尺度的电性结构模型,并分区块对壳幔电性结构及主要断裂...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的深部电性结构,探寻浅部地质过程的深部背景,布设了江西进贤至福建柘荣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剖面。通过剖面数据的处理、定性分析及二维反演,获得剖面岩石圈尺度的电性结构模型,并分区块对壳幔电性结构及主要断裂进行了分析。反演结果表明:1)剖面可分为4个构造单元,分别为江南造山带、华夏地块内部、华夏褶皱带和东南沿海岩浆岩带;2)武夷山与东南沿海岩浆岩带两处电性莫霍面隆起,电性莫霍面的起伏特征受控于区域深大断裂;3)剖面电性岩石圈整体表现为西薄东厚,江南造山带岩石圈一软流圈界面埋深为80~100km,华夏褶皱带及东南沿海岩浆岩带的岩石圈一软流圈界面埋深约为140km,存在一处岩石圈减薄区和两处软流圈上涌区,反映了伸展构造作用对岩石圈的不均匀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岩石圈电性结构 莫霍面 岩石圈-软流圈界面
下载PDF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计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焦亚先 李文正 +1 位作者 阙永泉 邱楠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23-129,共7页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体现了长时间尺度上的岩石圈热学作用,可以反映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介绍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方法,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参数选取和影响因素,并对比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其他类型岩石圈厚度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体现了长时间尺度上的岩石圈热学作用,可以反映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介绍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方法,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参数选取和影响因素,并对比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其他类型岩石圈厚度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结果受地壳分层结构、岩石生热率、岩石热导率以及地表热流的影响;地质历史时期内的地壳分层结构要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得出;地表热流较低(42mW·m-2)时,岩石圈地幔生热率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非常显著,岩石圈地幔生热率变化0.02μW·m-3,地热学岩石圈厚度计算结果最高变化40km,岩石圈地幔热导率每变化0.2W·(m·K)-1,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15km;地表热流为60mW·m-2时,岩石圈地幔生热率每变化0.02μW·m-3,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3km,岩石圈地幔热导率每变化0.2W·(m·K)-1,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5km;地表热流增高1mW·m-2,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约增加3km;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岩石学、地震学岩石圈厚度略有差异,其差异取决于流变边界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厚度 地热学 地表热流 热导率 生热率 地壳分层结构 流变边界层
下载PDF
Tomographic Imaging of the India-Asia Plate Collisional Tectonics and Mantle Upwelling Beneath Western Tibet 被引量:3
6
作者 ZHENG Hongwei LI Tingdong +3 位作者 HE Rizheng YANG Hui NIU Xiao ZOU Changqi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159-1166,共8页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ithosphere mantle collision tectonics between the India plate and Asia plate, we determine three dimensional P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beneath western Tibet using 27,439 arrival times from 2,...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ithosphere mantle collision tectonics between the India plate and Asia plate, we determine three dimensional P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beneath western Tibet using 27,439 arrival times from 2,174 teleseismic events recorded by 182 stations of Hi-CLIMB Project and 16 stations in the north of Hi-CLMB. Our tomographic images show the velocity structu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neath northern and southern Qiangtang, which can further prove that the Longmu Co-Shuanghu ophiolitic belt is a significant tectonic boundary fault zone. There are two prominent high velocity anomalies and two prominent low velocity anomalies in our images. One obvious high velocity anomalies subduct beneath the Tibet at the long distance near 34°N, whereas it is broke off by an obvious low velocity anomaly under the IYS. We interpret them as northward subducting Indian lithosphere mantle and the low velocity anomanly under IYS likely reflects mantle material upwelling triggered by tearing of the northward subduction Indian lithosphere. The other prominent high velocity anomaly was imaged at a depth from 50 km to 200 km horizontal and up to the northern Qiangtang with its southern edge extending to about 34°N through Hoh Xil block. We infer it as the southward subducting Asia lithosphere mantle. The other widely low velocity anomaly beneath the Qiangtang block lies in the gap between the frontier of India plate and Asia plate, where is the channel of mantle material upwe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tomography southward subduction of Asia lithosphere mantle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ibet lithosphere mantle Longmu Co-Shuanghu tectonic boundary zone
下载PDF
大火成岩省是地幔柱作用引起的吗?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招崇 董书云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7-254,共8页
自Morgan在1971年提出地幔柱假说来解释大洋岛链的火山迁移规律以来,对于地幔柱是否存在一直存在着争论。大火成岩省以短时间内的巨量喷发为特征,这种特殊现象一般被认为是地幔柱作用的结果,原因是它可以解释大火成岩省中的许多现象:(1... 自Morgan在1971年提出地幔柱假说来解释大洋岛链的火山迁移规律以来,对于地幔柱是否存在一直存在着争论。大火成岩省以短时间内的巨量喷发为特征,这种特殊现象一般被认为是地幔柱作用的结果,原因是它可以解释大火成岩省中的许多现象:(1)短时间内的巨量幔源岩浆;(2)喷发前>500 m的隆起;(3)高温苦橄岩和科马提岩的存在;(4)热点轨迹;(5)在没有挥发分和压力降低的条件下地幔发生熔融;(6)高的3He/4He比值。但是并不是所有大火成岩省都具有上述特征,而且上述现象有的也可以用其他机制来解释,如边缘对流、大规模岩石圈拆沉、裂谷减压和陨石撞击等。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模式可以解释所有大火成岩省的所有现象,而总体上大火成岩省的许多地质现象与地幔柱模式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火成岩省 地幔柱 苦橄岩 岩石圈 核-幔边界 热点
下载PDF
黄山-温州地球化学剖面及廊区解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炳泉 王一先 +2 位作者 王慧芬 陈道公 陈多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3,共13页
黄山-温州地学断面及周围地区幔源、壳源与基底岩石的Pb、Sr、Nd同位素,年代学与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华南与扬子从元古宙到新生代的幔源与壳源岩石均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两区具完全不同的地质演化历史... 黄山-温州地学断面及周围地区幔源、壳源与基底岩石的Pb、Sr、Nd同位素,年代学与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华南与扬子从元古宙到新生代的幔源与壳源岩石均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两区具完全不同的地质演化历史。应用新发展起来的地球化学填图与剖面研究方法,确定了华南-扬子地幔边界在浙江龙游以北(北纬29.1°),向东呈东西走向,而华夏(指华南东部)地壳明显向北逆冲10—37km,存在地壳相对于地幔的左旋滑移;确证了华夏古陆的存在。在剖面线及廊区华夏块体陆壳年龄为1.95—2.5Ga,而扬子块体为1.2—1.9G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扬子块体具华北块体与华南块体的过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岩石圈 廊区解析 地球化学剖面 黄山
下载PDF
基于sP前驱震相叠加研究南美中部地区岩石圈-软流圈边界形态 被引量:3
9
作者 崔清辉 高雅健 周元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89-2598,共10页
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是上地幔内具有负速度梯度的地震波速度界面.对俯冲带区域LAB开展地震学探测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岩石圈和软流圈的相互作用以及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地球动力学过程.本文收集了2006-201... 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是上地幔内具有负速度梯度的地震波速度界面.对俯冲带区域LAB开展地震学探测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岩石圈和软流圈的相互作用以及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地球动力学过程.本文收集了2006-2012年发生于南美中部地区4个深源地震的垂向宽频带波形资料,利用线性倾斜叠加处理得到了相对走时-慢度域的灰度图,并成功提取了sP在LAB底反射的前驱震相S_(LAB)P.基于改进的一维速度模型IASP91-SA计算得出了6个S_(LAB)P震相反射点的水平分布,并划分为西部(Ⅰ)和东部(Ⅱ)分区:分区工内LAB深度位于60~63 km,平均深度为61 km,起伏为3 km;分区Ⅱ内LAB深度位于78~82 km,平均深度为80 km,起伏为4 km.研究结果显示南美中部地区LAB深度自西向东呈变大的趋势,这可能反映了大陆岩石圈受改造程度的差异.我们推测在靠近海沟的地区,软流圈内部分熔融程度较高且熔体较为富集,对大陆岩石圈的侵蚀作用较强;在远离海沟的地区,软流圈内部分熔融程度降低且熔体分布减少,对大陆岩石圈的侵蚀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软流圈边界 南美中部地区 俯冲带 sP前驱震相 倾斜叠加
下载PDF
斑点火山的形成机制和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的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谟晗 杨挺 +6 位作者 林间 张帆 周志远 李海勇 张旭博 范兴利 程子华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7-825,共9页
近二十年来,在俯冲带外缘发现的斑点火山群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海底岩浆活动类型.这种火山规模很小,成簇出现,年龄异常年轻,岩样以EM1型碱性玄武岩为主,孔隙度高且富含挥发性组分.有关斑点火山的岩浆起源以及与岩浆上涌相关的动力学过程目... 近二十年来,在俯冲带外缘发现的斑点火山群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海底岩浆活动类型.这种火山规模很小,成簇出现,年龄异常年轻,岩样以EM1型碱性玄武岩为主,孔隙度高且富含挥发性组分.有关斑点火山的岩浆起源以及与岩浆上涌相关的动力学过程目前仍然存在广泛的争论.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斑点火山的特征,总结了前人针对其形成机制和岩浆源区研究提出的3种模型;另外,结合大洋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可能含熔体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斑点火山还可能与LAB的性质这一板块理论的根本科学问题密切相关;由于CO2可能是导致LAB深度处出现熔融聚集层的原因,而斑点火山岩样中富含CO2,因此斑点火山还可能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本文对未来围绕斑点火山形成机制等科学问题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火山 海底岩浆作用 岩石圈-软流圈边界 海山 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INTERNAL BOUNDARY VALUE PROBLEM OF GRAVIMETRY AND ITS APPLICATION
11
作者 朱灼文 操华胜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0年第11期1357-1368,共12页
As a deepening and extension of Theory of Unified Representation of Gravitational Field^([1]), this paper covers two aspects as follows: in theory, we go into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l problem and put ... As a deepening and extension of Theory of Unified Representation of Gravitational Field^([1]), this paper covers two aspects as follows: in theory, we go into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l problem and put emphasis on seeking the solution of the disturbing potential in spectral domain and establishing a spectral structure form of anomalous density; and in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given form we try to take a look at the distribution charateristics of anomalous densities of lithosphere about 30—40 km deep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in illustration of evaluating practical trustworthiness of the present theory. Calculations done here are based on earth gravity model DQM84D^([2]) and show that this theory seems to be convinc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ory of unified representation of GRAVITATIONAL field INTERNAL boundary value problem ANOMALOUS density of lithospherE
原文传递
大陆岩石圈的层状结构与地球双边界层
12
作者 李宗华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 200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为建立全球构造运动的准地转体系 ,根据全球岩石圈计划最近揭示的客观事实和粘性流体动力学等理论 ,研究了全球岩石圈的层状结构及其流动性 。
关键词 大陆岩石圈 层状结构 地球双边界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