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量:65
1
作者 李伍平 李献华 +2 位作者 路凤香 周瑶琪 章大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3-204,共12页
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是辽西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义县组火山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相容元素(Cr、Co、Ni、V等)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Ba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如Nb、Ta、Ti... 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是辽西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义县组火山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相容元素(Cr、Co、Ni、V等)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Ba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如Nb、Ta、Ti、Zr、Hf等)和放射性元素(U、Th)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δEu弱负异常,放射成因的Nd、Sr、Pb同位素较低,具有板内和活动大陆边缘弧地球化学特点。作者认为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起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岩浆在演化过程中以结晶分异作用为主,伴有少量的地壳混染作用,即AFC过程。结合区域构造,作者认为义县组火山岩形成于权内岩石圈的不均匀拉伸环境,是燕山板内造山作用的产物,与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没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碱性火山岩 岩石圈地幔 岩石圈 伸展作用 早白垩世 板内造山带 义县组 辽西地区
下载PDF
内蒙古苏左旗白音宝力道Adakite质岩类成因探讨及其SHRIMP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石玉若 刘敦一 +6 位作者 张旗 简平 张福勤 苗来成 施光海 张履桥 陶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3-150,共8页
内蒙古苏左旗白音宝力道闪长质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典型的埃达克岩,其SiO3含量≥56%(61.1-61.6%),Al2O3含量均大于15%(16.6-17.1%),MgO<3%(2.3%),Na2O>3%,Na2O/K2O比值较高(1.8-2.7,平均2.2),亏损HREE,Yb含量<1.9μg/g(1.61... 内蒙古苏左旗白音宝力道闪长质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典型的埃达克岩,其SiO3含量≥56%(61.1-61.6%),Al2O3含量均大于15%(16.6-17.1%),MgO<3%(2.3%),Na2O>3%,Na2O/K2O比值较高(1.8-2.7,平均2.2),亏损HREE,Yb含量<1.9μg/g(1.61μg/g-1.64μg/g),岩体富Sr(604-649μg/g,>400μg/g)、贫Y(14.5-16.2μg/g,<18μg/g),Sr/Y>40(40-42),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具明显的Sr正异常。表明其成因与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可能是消减的MORB板片部分熔融的产物。精确的SHRIMP皓石U-Pb年龄测定显示,内蒙古苏左旗白音宝力道英云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464±8Ma和479+8Ma,结合前人的SHRIMP定年资料,该闪长质岩体的年龄范围可能在464-490Ma之间。表明内蒙古中部的板块俯冲事件发生在早奥陶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左旗 埃达克质岩石 SHRIMP 早奥陶世
下载PDF
西南天山二叠纪中酸性侵入岩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 被引量:59
3
作者 张招崇 董书云 +4 位作者 黄河 马乐天 张东阳 张舒 薛春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27-1839,共13页
选择3个典型岩体,即位于西南天山东段的拜城县英买来岩体和位于西段阔克萨岭区的川乌鲁岩体、巴雷公岩体(为了对比,也选择了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麻扎山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岩体具有不同的特点。英买来... 选择3个典型岩体,即位于西南天山东段的拜城县英买来岩体和位于西段阔克萨岭区的川乌鲁岩体、巴雷公岩体(为了对比,也选择了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麻扎山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岩体具有不同的特点。英买来岩体为黑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含量,弱过铝,高的Sr同位素初始值(约0.710)和负的εNd(t)值(-4~-6),属于S—A型之间的过渡类型。麻扎山岩体由正长岩组成,属于碱性岩,微量元素标准化图解和其他岩体明显不同的是没有明显的Nb和Ta的负异常。川乌鲁岩体是一个由3个不同期次岩石组成的杂岩体,主体为正长岩-二长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是由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不同程度混合形成的。位于同一构造区的巴雷公岩体则与川乌鲁岩体中的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综合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南天山东段的英买来岩体是地壳熔融的结果,没有任何地幔物质加入的地球化学信息,西段的阔克萨岭地区酸性岩浆的形成则可能是来自于幔源底侵的基性岩浆导致薄的地壳发生熔融的结果。麻扎山岩体则完全是不同构造背景的产物,有可能与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二叠纪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有关。因此,二叠纪岩浆活动的性质主要受地壳成分和结构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侵入岩 地壳厚度 岩石圈地幔 软流圈地幔 底侵作用 西南天山
下载PDF
中国东部海域及邻区岩石层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与构造分析 被引量:52
4
作者 胥颐 刘建华 +2 位作者 郝天珧 刘劲松 李志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53-1061,共9页
利用中国大陆东部及台湾地区、日本和琉球群岛的地震观测数据,通过体波地震层析技术反演了中国东部海域及其邻近地区的P波速度结构.以此为依据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岩石层性质和深部动力学条件,探讨了中朝与扬子块体、扬子与华夏块体在海区... 利用中国大陆东部及台湾地区、日本和琉球群岛的地震观测数据,通过体波地震层析技术反演了中国东部海域及其邻近地区的P波速度结构.以此为依据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岩石层性质和深部动力学条件,探讨了中朝与扬子块体、扬子与华夏块体在海区的深部边界及其构造属性,揭示出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以及板片俯冲下沉、弧后扩张作用对中国东部海域岩石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海域的岩石层地幔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它们与区域构造的形成演化有一定的联系.中国大陆东部的五莲-青岛断裂与朝鲜半岛西缘断裂、济州岛南缘断裂共同构成中朝和扬子块体的边界,江绍断裂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端成为分隔扬子和华夏块体的边界;东海陆架与冲绳海槽的岩石层结构差异明显,东海陆架具有中国东部地区的岩石层特征,属于欧亚大陆向海域的延伸;冲绳海槽的岩石层强烈减薄,为大陆向大洋过渡的区域;沿着日本-琉球-台湾俯冲带,菲律宾海板块俯冲下沉引起的地幔扰动对中国东部海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欧亚大陆与菲律宾海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导致台湾地区岩石层明显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海域 地震层析成像 岩石层地幔 速度结构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三阶段模式 被引量:40
5
作者 傅容珊 李力刚 +2 位作者 黄建华 徐耀民 常筱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09-616,共8页
综合分析了前人对青藏高原岩石层构造和动力学研究的成果,提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会聚、大陆碰撞及大陆形变的基本特征为青藏高原地壳的加厚和地壳缩短,地壳物质的横向流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组成青藏... 综合分析了前人对青藏高原岩石层构造和动力学研究的成果,提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会聚、大陆碰撞及大陆形变的基本特征为青藏高原地壳的加厚和地壳缩短,地壳物质的横向流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组成青藏高原的各块体可能有不同的主导隆升机制.认识到在板块构造理论所揭示的全球构造格局中,青藏高原不仅仅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会聚、碰撞以及大陆形变的结果,它也是青藏高原大陆岩石层和下伏地幔物质运动的相互耦合、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地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青藏高原隆升的断离险升-挤压隆升-对流隆升三阶段模式(BCCM),结合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了与此模式相对应的该区域岩石层构造、运动的地幔深部物质运移和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石层 地幔对流 隆升过程 三阶段模式
下载PDF
Reassessment of petrogenesis of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rift-related volcanic rocks in the Chinese Tianshan and its neighboring areas 被引量:33
6
作者 Linqi Xia Xueyi Xu Xiangmin Li Zhongping Ma Zuchun Xia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2012年第4期445-471,共27页
Th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rift-related volcanic successions, covering large areas in the Chinese Tiansha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make up a newly recognized important Phanerozoic large igneous province in the wo... Th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rift-related volcanic successions, covering large areas in the Chinese Tiansha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make up a newly recognized important Phanerozoic large igneous province in the world, which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ub-provinces: Tianshan and Tarim. The regional unconformity of Lower Carboniferous upon basement or pre-Carboniferous rocks, the ages (360--351 Ma) of the youngest ophiolite and the peak of subduction metamorphism of high pressure-low temperature metamorphic belt and the occurrence of Ni-Cu-bearing mafic-ultramafic intrusion with age of ~352 Ma and A-type granite with age of ~358 Ma reveal that the final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might take place in the Early Mississippian. Our summation shows that at least four criteria, being normally used to identify ancient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or mantle plumes), are met for this large igneous province: (1) surface uplift prior to magmatism; (2) being associated with continental rifting and breakup events; (3)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sthenosphere (or plume) derived basalts; (4) close links to large-scale mineralization and the uncontaminated basalts, being analogous to those of many "ore-bearing"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display Sr-Nd isotopic variations between plume and EMI geochemical signatures, These suggest that a Carboniferous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and an Early Permian plume played the central role in the generation of the Tianshan--Tarim (central Asia) large igneous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rift-related volcanism Tianshan-Tarim (central Asia) large igneous province ASTHENOSPHERE mantle plume lithosphere contamination
下载PDF
Exotic origin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helf: new insights into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eastern China since the Mesozoic 被引量:33
7
作者 Yaoling Niu Yi Liu +15 位作者 Qiqi Xue Fengli Shao Shuo Chen Meng Duan Pengyuan Guo Hongmei Gong Yan Hu Zhenxing Hu Juanjuan Kong Jiyong Li Jinju Liu Pu Sun Wenli Sun Lei Ye Yuanyuan Xiao Yu Zhang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8期1598-1616,共19页
The effect of paleo-Pacific subduction on the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continental China is likely complex. Nevertheless, our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Mesozoic granitoids in the eastern c... The effect of paleo-Pacific subduction on the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continental China is likely complex. Nevertheless, our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Mesozoic granitoids in the eastern continental China in space and time has led us to an interesting conclusion: The basement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beneath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s may actually be of exotic origin geologically unrelated to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of eastern China. By accepting the notion that the Jurassic- Cretaceous granitoids in the region are genetically associated with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and the concept that subduction may cease to continue only if the trench is being jammed, then the termination of the granitoid magmatism throughout the vast region at -88±2 Ma manifests the likelihood of "sudden", or shortly beforehand (- 100 Ma), trench jam of the Mesozoic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Trench jam happens if the incoming "plate" or portion of the plate contains a sizeable mass that is too buoyant to subduct. The best candidate for such a buoyant and unsubductable mass is either an oceanic plateau or a micro-continent.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basement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helf represents such an exotic, buoyant and unsubductable mass, rather than seaward extension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of eastern China. The locus of the jammed trench (i.e., the suture) is predictably located on the shelf in the vicinity of, and parallel to, the arc-curved coastal line of the southeast continental China. It is not straightforward to locate the locus in the northern sect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because of the more recent (〈20 Ma) tectonic re-organiz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Sea of Japan. We predict that the trench jam at - 100 Ma led to the re-orienta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motion in the course of NNW direction as inferred from the age-progressive Emperor Seamount Chain of Hawaiian hotspot origin (its oldest unsubdued Meiji and Detroit seamounts are -8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zoic granitoids in eastern ChinaExotic origin of Chinese continental shelf Trenchjam Transform plate boundary Basal hydrationweakening lithosphere thinning Cratondestruction mantle hydrous melting Crustalmelting Plate tectonics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南海东北部及其邻近地区的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 被引量:30
8
作者 胥颐 李志伟 +2 位作者 郝天珧 刘建华 刘劲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73-1479,共7页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和ISC台站1980-2004年的地震数据,反演了南海东北部及其邻近地区的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上地幔顶部的速度变化揭示出区域地质构造的深部特征:华南地区速度较高并且变化平缓,具有构造稳定地区的岩石层地幔特征;...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和ISC台站1980-2004年的地震数据,反演了南海东北部及其邻近地区的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上地幔顶部的速度变化揭示出区域地质构造的深部特征:华南地区速度较高并且变化平缓,具有构造稳定地区的岩石层地幔特征;华南沿海尤其是滨海断裂带附近出现低速异常,表明该断裂可能穿过壳幔边界深达上地幔顶部.南海北部至台湾海峡较高的速度与华南地区类似,反映出大陆边缘和陆架地区的岩石层地幔性质;西沙海槽附近较高的速度不仅反映了华南大陆向南的延伸,而且与海槽裂谷拉张引起的地幔上拱有关,整个南海北部没有发现大规模地幔热流的活动痕迹.相比之下,南海东部次海盆的上地幔顶部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对应于海底扩张中心的地幔上涌区,表明岩石层地幔强烈减薄甚至缺失;台湾东部-吕宋-菲律宾北部的低速异常与地震、火山活动以及岩浆作用紧密相关,揭示了西太平洋岛弧俯冲带的活动特征;南海东北部的洋-陆边界清晰,南海东部和菲律宾海西部较高的速度代表了海洋岩石层地幔的性质.Pn波各向异性反映出区域性构造应力状态及岩石层地幔的变形痕迹:华南地区的各向异性较小,说明这一构造稳定地区的岩石层地幔变形程度较弱;南海北部的快波方向与地壳浅表层构造的伸展方向一致,主要反映了中、新生代以来的大陆边缘张裂和剪切作用对岩石层地幔结构的影响;琉球-台湾-吕宋岛弧两侧各向异性十分强烈,平行于海沟的快波方向表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大陆的相互作用导致俯冲板块前缘的岩石层地幔强烈变形;台湾东南海域快波方向的变化可能与欧亚大陆和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机制的转换以及岩石层被撕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PN波速度 各向异性 岩石层地幔
下载PDF
中生代华北岩石圈地幔高度化学不均一性与大陆岩石圈转型 被引量:23
9
作者 周新华 张宏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3,共6页
对当前我国固体地球科学热点之一的中国东部中生代大陆岩石圈地幔巨厚减薄的机制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综述.基于华北地区系统的中生代深源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着重论述了该区晚中生代岩石圈地... 对当前我国固体地球科学热点之一的中国东部中生代大陆岩石圈地幔巨厚减薄的机制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综述.基于华北地区系统的中生代深源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着重论述了该区晚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高度化学不均一性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进而强调了其可能的大地构造含义.其中,特别对华北南部晚中生代深源岩类地幔源区地球化学特征的空间规律变异给予了详尽的讨论,指出扬子板片的深俯冲作用及其导致的流体熔体交代是其主要的成因机制.建议以岩石圈地幔转型一词来描述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地幔发生在中新生代的这一组成结构的剧烈变化,并指出这一过程是由2次独立的事件所组成,它们是中生代全球深部事件在中国东部不同形式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地幔 地幔转型 中新生代 化学不均一性 中国东部
下载PDF
地幔对流对全球岩石圈应力产生与分布的作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建 叶正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4-590,共7页
利用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地幔对流对于大尺度岩石圈内部应力场形成的作用.地幔物质内部的密度横向非均匀及表面板块运动引起地幔流动,并在岩石圈底部产生一个应力场.该应力场作为面力将造成岩石圈本身变形,从而产生岩石圈内部的应力分布... 利用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地幔对流对于大尺度岩石圈内部应力场形成的作用.地幔物质内部的密度横向非均匀及表面板块运动引起地幔流动,并在岩石圈底部产生一个应力场.该应力场作为面力将造成岩石圈本身变形,从而产生岩石圈内部的应力分布.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俯冲带及大陆碰撞带区域应力均呈现挤压特征,如环太平洋俯冲带及印度-欧亚碰撞带等;而东太平洋洋脊、大西洋洋脊及东非裂谷处应力状态均表现为拉张;并且绝大多数热点位置处于应力拉张区域,这与目前对全球构造应力状态的理解是一致的.计算的岩石圈内部最大水平主压应力的方向与观测表现出相当的一致,其结果总体上吻合得较好,然而在局部区域(例如西北太平洋的俯冲带、青藏高原等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研究表明,地幔对流是造成岩石圈内部大尺度应力状态及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地幔对流 环太平洋俯冲带 洋脊 热点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壳-幔拆离作用:岩石流变学约束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俊来 纪沫 +5 位作者 夏浩然 刘正宏 周永胜 余心起 张宏远 程素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19-1829,共11页
大陆岩石圈的流变学结构对于岩石圈深部过程(壳/幔过程)有着深刻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岩石圈壳-幔结构与浅部构造上。本文注意到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期间地壳的伸展、拆离与减薄在不同地区的宏观、微观构造及地壳岩石流变学等方... 大陆岩石圈的流变学结构对于岩石圈深部过程(壳/幔过程)有着深刻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岩石圈壳-幔结构与浅部构造上。本文注意到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期间地壳的伸展、拆离与减薄在不同地区的宏观、微观构造及地壳岩石流变学等方面的差异表现与区域变化,以及现今和晚中生代时期岩石圈厚度的不均匀性。讨论了以水为主体的地质流体的存在对于岩石圈流变性的影响。综合克拉通东部与西部地壳/地幔厚度变化特点以及下地壳和上地幔含水性特点,阐述了晚中生代时期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内部壳幔耦合与解耦的规律,提出了华北岩石圈壳-幔拆离作用模型以解释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基本现象与深部过程。提出区域性伸展作用是岩石圈减薄的主要动力学因素,东部地区在晚中生代伸展作用过程中壳-幔具有典型的解耦性,上部地壳、下部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变形具有显著差异性。而西部区壳幔总体具有耦合性,下地壳与岩石圈地幔共同构成流变学强度很高且难以变形的岩石圈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晚中生代 拆离作用 岩石流变学 约束 Late Mesozoic 岩石圈减薄 North China CRATON lithosphere thinning upper mantle during lower crust 下地壳 lithosphere structur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岩石圈地幔 rheological strength processes Crustal extension 岩石圈深部过程
下载PDF
华北太行晚中生代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勇 陈斌 +1 位作者 邵济安 翟明国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3,共5页
华北克拉通太行山地区煌斑岩脉广泛发育。这些煌斑岩高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Ba和K)和轻稀土元素,具有高度分异的REE模式,在化学成分和Nd -Sr同位素组成上亦显示出规律性的变化。其特征表明:太行山地区的晚中生代煌斑岩来源... 华北克拉通太行山地区煌斑岩脉广泛发育。这些煌斑岩高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Ba和K)和轻稀土元素,具有高度分异的REE模式,在化学成分和Nd -Sr同位素组成上亦显示出规律性的变化。其特征表明:太行山地区的晚中生代煌斑岩来源于同一个岩浆源区,而且煌斑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曾经遭受过下地壳的混染。此外,最原始的煌斑岩样品具有低SiO2 、高MgO以及高度富集同位素[εNd(1 2 0Ma) =- 8.3,ISr=0.70 5 2 ]的特征,表明形成煌斑岩的母岩浆来自富集地幔,是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富集地幔可能是下部软流圈释放的富挥发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煌斑岩 岩石田地幔 晚中生代 华北
下载PDF
华北早白垩世末岩石圈局部被扰动的时空证据 被引量:20
13
作者 邵济安 路凤香 +1 位作者 张履桥 施光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7-284,共8页
对比研究了辽西阜新碱锅和内蒙古平庄含地幔捕虏体的阜新组玄武岩与碱锅义县组的安山岩,并结合前人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确认在早白垩世117~106 Ma期间,该区火山岩岩浆来源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转变成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即岩浆作用从以壳... 对比研究了辽西阜新碱锅和内蒙古平庄含地幔捕虏体的阜新组玄武岩与碱锅义县组的安山岩,并结合前人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确认在早白垩世117~106 Ma期间,该区火山岩岩浆来源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转变成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即岩浆作用从以壳幔相互作用为主转化成软流圈的底辟体上升。将岩浆来源的巨大变化与前人关于古地磁和白垩纪超静磁带的研完成果以及研究区脊椎动物群集群死亡事件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一次重要的岩石圈圈层结构被扰动的事件。通过区域对比,发现阜新、平庄岩浆源区从富集地幔向亏损地幔转化的事件同样存在于山东沂水以及松辽盆地,而且岩浆来源转化的时间大体一致,均发生在100~80Ma前后。根据前人提供的小比例尺的三维面波速度结构,推断中国东部软流圈物质沿着构造薄弱带上涌,使岩石圈发生局部扰动的起始时间可能是晚中生代100Ma,由于各地构造差异它们可以表现为若干软流圈上涌的底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岩石圈 软流圈 亏损地幔 岩浆源
下载PDF
东亚西太平洋岩石圈三维结构及其地幔动力学 被引量:16
14
作者 蔡学林 朱介寿 +1 位作者 曹家敏 程先琼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38,共18页
从地球层块结构的研究思路出发,运用构造解析的理论和方法,对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人工地震测深和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进行构造解析,发现岩石圈中下部存在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高速块体,结合地质学、地球化学及其他地球物理学标志的综合... 从地球层块结构的研究思路出发,运用构造解析的理论和方法,对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人工地震测深和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进行构造解析,发现岩石圈中下部存在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高速块体,结合地质学、地球化学及其他地球物理学标志的综合研究将其称为幔块构造,高速块体或幔块构造是控制东亚西太平洋岩石圈构造格局和岩石圈表层构造变形最基本条件之一。在系统研究该区岩石圈高速块体或幔块构造三维几何结构基础上,建立起东亚西太平洋岩石圈八种三维几何结构型式:克拉通陆根状结构、高原陆根状结构、造山带楔状结构、碎块状结构、香肠状结构、哑铃状结构、藕节状结构和板状结构,以及岩石圈形成与构造演化四种构造类型:克拉通型岩石圈、增厚型岩石圈、减薄型岩石圈和大洋型岩石圈。文章在详细论述岩石圈各结构构造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全球最大的青藏高原具有增厚型岩石圈特性,存在大陆根,并且大陆根正在增厚过程中;地震层析成像显示,研究区存在全球最大的东亚大陆巨型裂谷体系,具有减薄型岩石圈特性,新生代晚期东亚大陆巨型裂谷体系被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叠加与改造。根据岩石圈三维结构型式,探讨了岩石圈形成机制与演化模式,东亚大陆边缘岩石圈大规模伸展拆沉减薄作用以及软流圈和地幔物质上涌加热作用与青藏高原岩石圈大规模俯冲碰撞?入增厚作用是东亚大陆及边缘海晚中生代以来地幔动力学最基本的表现型式,从而形成全球最大的青藏高原和全球最大的东亚大陆巨型裂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三维结构 高速块体 幔块构造 地震层析成像 构造解析 地幔动力学 东亚大陆 西太平洋
下载PDF
Layering of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被引量:16
15
作者 Ling Chen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4期1030-1034,共5页
Recent seismic studies reveal a sharp velocity drop mostly at^70–100 km depth within the thick mantle keel beneath cratons, termed the mid-lithosphere discontinuity(MLD). The common presence of the MLD in cratonic re... Recent seismic studies reveal a sharp velocity drop mostly at^70–100 km depth within the thick mantle keel beneath cratons, termed the mid-lithosphere discontinuity(MLD). The common presence of the MLD in cratonic regions indicates structural and property layering of the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SCLM). The nature and origin of the MLD, and many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layering of the SCLM are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ontinents, and have become frontier subjects in the Earth 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lithosphere discontinuity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ontinents
原文传递
中国岩石层物理的地震学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A01期140-159,共20页
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在岩石层物理和动力学研究中的主要成就.在详细论述地壳、上地幔结构的地震学研究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造山带、沉积盆地、裂谷、地震活动、陆缘和岩石层特异构造背景地区的构造格局及其深层过程.地震折射波法和宽角... 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在岩石层物理和动力学研究中的主要成就.在详细论述地壳、上地幔结构的地震学研究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造山带、沉积盆地、裂谷、地震活动、陆缘和岩石层特异构造背景地区的构造格局及其深层过程.地震折射波法和宽角反射波法的联合应用,近年来发展的垂直反射波法的探测,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地震面波的三维速度结构,物理模拟和数字模拟技术与波形反演、联合反演的应用,深化了对岩石层本体的认识.不但对中国大陆的壳幔结构有了全面了解,而且对壳、幔低速层、高速夹层,壳-幔混合物,断裂产状和莫霍界面结构与性质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地震波在纵向各向同性、横向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地震波在二维与三维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波动理论和检测方法与技术,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和实验研究等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将会使岩石层物理与动力学的研究步入一个新的境地.本文最后提出了在该领域中的发展前景和今后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层物理 地震学 岩石层 上地幔结构
下载PDF
大陆岩石圈伸展与斑岩铜矿成矿作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晓峰 华仁民 +5 位作者 马东升 徐净 张龙 齐有强 武丽艳 朱艺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8,共13页
华南地区自古生代以来一直属于陆内构造演化环境。华南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主要形成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3个时期,其中晚侏罗世成矿期与华南中生代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的形成基本属于一个时期。这些斑岩型矿床的时空分布与同时... 华南地区自古生代以来一直属于陆内构造演化环境。华南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主要形成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3个时期,其中晚侏罗世成矿期与华南中生代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的形成基本属于一个时期。这些斑岩型矿床的时空分布与同时期的俯冲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明显不协调的关系,且与俯冲有关的、后俯冲伸展背景以及陆陆碰撞有关的斑岩铜矿的线性分布特点明显不同,尤其是早白垩世斑岩铜矿的分布明显呈面状分布,与华南中生代地壳明显减薄的区域基本一致。虽然这3个时期的斑岩型铜矿在地球化学上显示出弧岩浆岩的特点,但是地质事实证明在这3个时期,华南岩石圈发生了明显的伸展作用,尽管每个时期华南不同地区岩石圈伸展的程度可能不同。因此,我们把华南这种类型的斑岩铜矿归称之为"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的成矿机制可能是岩石圈伸展背景下软流圈上涌导致陆下岩石圈地幔或者下地壳被改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伸展 软流圈上涌 岩石圈地幔 斑岩成矿 华南
下载PDF
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的起源及壳幔相互作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伍平 路凤香 +2 位作者 李献华 周瑶琪 章大港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对燕山造山带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的 Nd,Sr,Pb同位素分析 ,作者认为义县组火山岩起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 ,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发生了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作用 ,即 AFC过程。与新生代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中生代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和... 对燕山造山带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的 Nd,Sr,Pb同位素分析 ,作者认为义县组火山岩起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 ,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发生了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作用 ,即 AFC过程。与新生代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中生代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和太古代片麻岩对比研究 ,发现义县组火山岩与这些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有许多地球化学相似之处 ,而与长英质麻粒岩捕虏体和太古代各种片麻岩差别较大。作者认为早白垩世燕山板内造山带发生了强烈的岩石圈伸展作用 ,辽西义县组火山岩和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的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均为这一构造背景下的产物 ,它们属于幔源岩浆喷发与大规模玄武zh质岩浆底侵作用形成的“同质异相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县组 岩石圈地幔 底侵作用 同质异相体 辽西 燕山造山带 火山岩 起源 壳幔相互作用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区塔木兰沟组火山岩成因及地幔富集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华本 王文东 +2 位作者 闫永生 魏小勇 耿成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71-1486,共16页
本文报道了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样品锆石U-Pb定年结果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塔木兰沟组玄武岩的成因及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形成于晚侏罗世(~153Ma),该玄武岩样品的SiO_2... 本文报道了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样品锆石U-Pb定年结果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塔木兰沟组玄武岩的成因及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形成于晚侏罗世(~153Ma),该玄武岩样品的SiO_2含量介于49.96%~59.06%之间,全碱含量介于5.21%~7.44%之间,Mg~#{100×n(Mg^(2+))/[(n(Mg^(2+))+n(Fe^(2+))]}值介于50~94之间。该玄武岩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La_N/Yb_N值介于10.7~20.0之间,具有轻微的Eu异常(δEu=0.80~1.09),结合区域研究成果,认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环境,源区岩浆起源于石榴子石相二辉橄榄岩与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的混合形成,含富含挥发分的金云母和角闪石等,暗示岩石圈地幔经历了交代作用的改造,交代类型以俯冲板片流体/熔体交代为主。结合区域已有研究表明,本区地幔交代富集作用来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向南俯冲,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新林区 塔木兰沟组 地球化学 岩石圈地幔 交代作用
下载PDF
南冲绳海槽岩石圈构造动力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金耀 李家彪 林长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9-355,T003,T004,共9页
由最新获得的重磁、地震和多波束地形数据 ,结合多尺度的地幔流动力分析 ,展示了南冲绳海槽岩石圈构造动力的多样性特征和其内在的联系。从上新世开始的三幕张性断陷活动是在以前的压性断裂构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向岛弧侧迁移 ,岩浆... 由最新获得的重磁、地震和多波束地形数据 ,结合多尺度的地幔流动力分析 ,展示了南冲绳海槽岩石圈构造动力的多样性特征和其内在的联系。从上新世开始的三幕张性断陷活动是在以前的压性断裂构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向岛弧侧迁移 ,岩浆、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正断层与平移断层的交汇处。深部动力源可归结为上地幔对流产生的菲律宾海板块俯冲 ,引起岛弧岩石圈挤压褶皱而向海沟旋张掀斜 ,产生弧后岩石圈的张性构造 ;进一步引起弧后软流圈挤压隆起 ,岩石圈与软流圈耦合作用导致海槽断陷张裂、岩浆活动。冲绳海槽仍是一个软流圈在汇聚的弧后盆地。全球性左旋压扭滑移背景 ,琉球海沟南段俯冲受阻小、强度大 ,台湾—吕宋的北向挤压 ,使海槽表现为剪张性 ,由平移断层调控使张性断裂左旋雁行排列 ,整个海槽张性构造由北往南推进 ,张应力方向由NW过渡到NN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动力作用机制 南冲绳海槽 张性断陷 岩石圈 软流圈 地幔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