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流体替换进行AVO分析检测深层Ⅰ类气藏 被引量:9
1
作者 涂齐催 刘江 +1 位作者 崔树果 霍凤斌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1年第3期279-283,共5页
AVO是研究地震CRP道集振幅变化规律(随炮检距)的技术,能够从叠前地震数据中获取与地层岩性和含油气性相关的地震属性体,进而进行含气预测,是一门适应勘探开发发展需要的地震技术。传统的"亮点"技术适合检测Ⅲ类AVO含气异常,... AVO是研究地震CRP道集振幅变化规律(随炮检距)的技术,能够从叠前地震数据中获取与地层岩性和含油气性相关的地震属性体,进而进行含气预测,是一门适应勘探开发发展需要的地震技术。传统的"亮点"技术适合检测Ⅲ类AVO含气异常,对于中、深层含气砂岩表现出来的Ⅰ类AVO现象无法识别。某油气田气藏富集,同时含水层也广泛分布,各类AVO现象共存。以某油气田A井为例,通过利用AVO技术,结合流体替换,寻找差异,可以有效识别深层Ⅰ类AVO含气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CRP道集 炮检距 岩性 含气预测 流体替换 气层
下载PDF
JZS油田潜山岩性识别及油层判别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凯 宋洪亮 +3 位作者 陈建波 葛丽珍 李久 祝晓林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1-324,347,共5页
根据应力试验分析,含暗色矿物多的岩石不易形成裂缝,即不能形成JZS油田潜山的有效储层。潜山岩性识别是判别储层的前提。JZS油田潜山岩性主要有片麻岩、混合岩、花岗斑岩、角闪岩、煌斑岩、辉绿岩等。组成潜山各种岩性的矿物在密度、补... 根据应力试验分析,含暗色矿物多的岩石不易形成裂缝,即不能形成JZS油田潜山的有效储层。潜山岩性识别是判别储层的前提。JZS油田潜山岩性主要有片麻岩、混合岩、花岗斑岩、角闪岩、煌斑岩、辉绿岩等。组成潜山各种岩性的矿物在密度、补偿中子及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值有差异,岩性可根据其在矿物成分及含量的不同,通过常规测井曲线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判断;建立深侧向电阻率与声波时差交会图版判别油层。通过动态生产资料验证,该方法提高了JZS油田潜山油层判别的准确度,保证了油田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矿物组成 岩性 油层 潜山 JZS油田
下载PDF
新疆柯坪-巴楚地区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喜 张庆莲 侯贵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1-1191,共11页
构造裂缝发育程度是碳酸盐岩地区构造裂缝定量研究的重要方面,对碳酸盐岩裂缝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野外地质实际考察,研究岩性、地层厚度、构造性质等因素对构造裂缝的影响,建立比较系统的构造裂缝发育分布规律,建立... 构造裂缝发育程度是碳酸盐岩地区构造裂缝定量研究的重要方面,对碳酸盐岩裂缝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野外地质实际考察,研究岩性、地层厚度、构造性质等因素对构造裂缝的影响,建立比较系统的构造裂缝发育分布规律,建立构造裂缝发育的地质模型。白云岩的裂缝密度明显大于灰岩类的裂缝密度。地层越厚裂缝密度越小,但裂缝规模较大。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的裂缝密度与距断裂的距离呈指数关系且存在"断裂控制的裂缝带","断裂控制裂缝带"与断裂的性质、规模和断距等因素密切相关。提出不同性质断裂"断裂控制裂缝带"宽度与断层破碎带宽度的比值K,这个比值的发现对断裂控制的裂缝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裂缝 面密度 岩性 层厚 断裂 新疆柯坪-巴楚地区
下载PDF
利用瑞利面波进行岩性分层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启成 闫晓丹 +1 位作者 孙颖川 张晶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4-2127,共4页
物探中的面波一般认为是干扰波.从理论上研究了瑞利面波在地表介质中的分布和传播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可以利用瑞利面波对表层岩土介质进行分层.通过工程实践证明,瑞利面波在浅部的地基勘察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地表岩土分层等方面有比... 物探中的面波一般认为是干扰波.从理论上研究了瑞利面波在地表介质中的分布和传播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可以利用瑞利面波对表层岩土介质进行分层.通过工程实践证明,瑞利面波在浅部的地基勘察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地表岩土分层等方面有比其他方法更好的效果.另外,由于瑞利面波波速和横波波速的数值上的接近,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替跨孔横波测量,该方法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面波 波速 岩性 分层
原文传递
化学-质量法碳酸盐岩定量分析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韩永刚 唐龙逊 +4 位作者 熊驰愿 濮瑞 李平 陈述良 李永保 《录井工程》 2011年第4期16-19,80-81,共4页
钻井大提速主要使用PDC钻井、气体钻井新技术新工艺,钻速的大幅度提高给录井的岩屑鉴别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岩屑录井剖面质量和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发现。传统的碳酸盐岩鉴别法满足不了现代钻井工艺条件下的录井要求,采用新型碳酸盐岩分析技... 钻井大提速主要使用PDC钻井、气体钻井新技术新工艺,钻速的大幅度提高给录井的岩屑鉴别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岩屑录井剖面质量和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发现。传统的碳酸盐岩鉴别法满足不了现代钻井工艺条件下的录井要求,采用新型碳酸盐岩分析技术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出岩石的主要成分如白云石、方解石的含量,用于岩性鉴别、地质卡层、储集层发现和沉积相带分析。该项技术采用化学-质量法,和老式碳酸盐岩仪的化学-压力法相比,具有分析周期短、操作简单、数据准、精度高的优势,已在四川和塔里木油气田的碳酸盐岩录井中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阐述新型碳酸盐岩分析技术的勘探需求和技术现状、方法原理和技术优势并介绍其应用效果的同时,评价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为该技术在碳酸盐岩探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碳酸盐岩 定量分析 化学-质量法 岩性鉴别 卡层 沉积相带分析
下载PDF
牛东区块油藏评价与开发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斌成 蒋志兵 +3 位作者 陈昶旭 郎庆玲 覃新平 王少霞 《吐哈油气》 2009年第3期250-254,280,共6页
在牛东火山岩储层岩性岩相识别、储层四性相互关系研究基础上,对火成岩有效储层、油层识别与预测、油藏高产要素以及储量计算和开发方案编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使得牛东区块增储建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有力地指导了新井优化和老井补层... 在牛东火山岩储层岩性岩相识别、储层四性相互关系研究基础上,对火成岩有效储层、油层识别与预测、油藏高产要素以及储量计算和开发方案编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使得牛东区块增储建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有力地指导了新井优化和老井补层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东火山岩油藏 岩性岩相 有效层 油层 高产要素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前新生代基底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尤龙 王璞珺 +3 位作者 吴景富 岳军培 郎元强 沈怀磊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11-523,共13页
结合盆缘露头、盆地基底钻井及重磁震资料,综合研究莺歌海盆地前新生代基底特征。基于盆地西北缘Song Da带18个剖面点地层序列、166件岩石样品密度和2 800套磁化率测量结果,建立密度--磁化率交汇图版,约束盆内地震剖面和重磁异常解释,... 结合盆缘露头、盆地基底钻井及重磁震资料,综合研究莺歌海盆地前新生代基底特征。基于盆地西北缘Song Da带18个剖面点地层序列、166件岩石样品密度和2 800套磁化率测量结果,建立密度--磁化率交汇图版,约束盆内地震剖面和重磁异常解释,通过海陆结合的方法填制出盆地基底地质图。其前新生界由前震旦系、寒武系—上三叠统下部、上三叠统上部—白垩系三个构造层构成,它们沿红河断裂呈北西向分布,中间老,为前震旦纪中—高级变质岩;两侧新,向西为中生代沉积岩,向东为古生代浅变质岩、灰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前新生代 基底岩性 SONG Da带 构造层图
下载PDF
东海油气田中、深层气藏AVO模拟与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涂齐催 何贤科 +1 位作者 宋春华 刘江 《海洋石油》 CAS 2013年第1期49-53,共5页
AVO是研究地震CRP道集振幅随炮检距变化规律的技术,能够从叠前地震数据中获取与地层岩性和含油气性相关的地震属性体,进而进行含气预测,是一门适应勘探开发发展需要的地震技术。东海X油气田气藏富集,同时含水层也广泛分布,各类AVO现象共... AVO是研究地震CRP道集振幅随炮检距变化规律的技术,能够从叠前地震数据中获取与地层岩性和含油气性相关的地震属性体,进而进行含气预测,是一门适应勘探开发发展需要的地震技术。东海X油气田气藏富集,同时含水层也广泛分布,各类AVO现象共存,通过利用AVO技术,寻找差异,可以有效区分气层与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CRP道集 偏移距 岩性 含气预测 流体替换 气层
下载PDF
覆岩岩性-结构特征对采空区裂隙带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亮 许小凯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6-39,共4页
根据软、硬的破坏变形特征,结合岩层发生破断时的极限载荷和极限应变的分析,揭示了软岩对裂隙发育的抑制机理。并提出当关键层位置一定时,在某一岩层(下方自由空间为0)下方相对高位存在软岩或者相对低位存在厚软岩,裂隙不发育,且位于... 根据软、硬的破坏变形特征,结合岩层发生破断时的极限载荷和极限应变的分析,揭示了软岩对裂隙发育的抑制机理。并提出当关键层位置一定时,在某一岩层(下方自由空间为0)下方相对高位存在软岩或者相对低位存在厚软岩,裂隙不发育,且位于相对低位的厚软岩对裂隙带的高度影响相对较大。对屯留矿N1102和S1206工作面的覆岩岩性结构进行实例分析,得出采空区裂隙带高度分别为23.6-30.5 m和32-34.5 m,并运用注水测漏法进行了现场测定,很好地验证了此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 破坏变形特征 裂隙带 关键层 注水测漏法 突水
原文传递
钱塘新区地层岩性及其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缪婷婷 辛蕾 +4 位作者 徐建 翁建焕 齐金良 岳增国 胡根兴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523-2528,共6页
为利于钱塘新区工程建设的有序、高质量展开,对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与研究。经过对遍布全区大量地质钻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钱塘新区的地层岩性及其分布特征作了进一步研究,深入探讨了该区软土层及硬土层的分布规律及其物... 为利于钱塘新区工程建设的有序、高质量展开,对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与研究。经过对遍布全区大量地质钻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钱塘新区的地层岩性及其分布特征作了进一步研究,深入探讨了该区软土层及硬土层的分布规律及其物理力学特性,从而为该区建设地基基础持力层的选择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新区 地层岩性 持力层
下载PDF
元素录井技术在长庆油田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海军 乔德民 +4 位作者 张秀峰 董海波 郭素杰 王斌斌 侯玉花 《中外能源》 CAS 2021年第S01期90-95,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根据盆地构造-沉积发育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六个二级构造单元。复杂的构造背景导致区内岩性多样,同一种岩性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其成分也有所变化,地层错综复杂,给录井现场岩性识别带来困难。在该区引入XR...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根据盆地构造-沉积发育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六个二级构造单元。复杂的构造背景导致区内岩性多样,同一种岩性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其成分也有所变化,地层错综复杂,给录井现场岩性识别带来困难。在该区引入XRF元素录井技术,通过对230口井样品的统计分析,确定了5种特殊岩性的元素组合特征,有效解决了粉末状岩屑的岩性定名难题。通过全面梳理长庆油田各标志层岩性特征、元素特征和测井特征,制作标准剖面,结合所钻井地层进行对比,进行标志层识别,利用识别出的标志层完成了元素录井小层划分工作。12口井的应用表明,其结果比现场录井地层划分结果更详细、准确,剖面符合率提高了6.5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录井 岩性识别 元素组合特征 标准剖面 标志层 地层划分
下载PDF
随钻伽马能谱录井技术在准噶尔盆地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小虎 李秀彬 +3 位作者 马树明 张媛媛 苑传江 常华 《录井工程》 2022年第2期8-12,共5页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地层评价难题,针对完井后不进行测井作业或钻井中由于工程复杂导致无法进行测井的情况,引进随钻伽马能谱录井技术,采用伽马能谱岩性识别方法,对地层进行及时精准的划分,通过曲线对比、数据分析,对地...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地层评价难题,针对完井后不进行测井作业或钻井中由于工程复杂导致无法进行测井的情况,引进随钻伽马能谱录井技术,采用伽马能谱岩性识别方法,对地层进行及时精准的划分,通过曲线对比、数据分析,对地层中放射性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建立了分区域、分层位的岩性识别标准,进行地层岩性的精细解释、地层剖面刻画、沉积环境与生油岩评价以及解决油田开发中更多的地质问题.随钻伽马能谱总伽马值与自然伽马测井总伽马值平均相关性达到了0.813.在准噶尔盆地的油气钻探开发中随钻伽马能谱录井技术已在8口重点井进行研究与应用,目前卡层成功率100%,岩性识别符合率84.5%,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伽马能谱录井 沉积环境 岩性识别 地层卡取 储层评价
下载PDF
应用岩性统计法定量分析沉积相——以陕北地区延长组长8段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新平 张文选 +3 位作者 刘广林 宋鹏 楚美娟 陈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4,22,共7页
为了提高沉积相判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应用岩性统计法定量分析了陕北地区延长组长8段沉积相。以传统的沉积相分析为基础,统计了各类沉积微相的岩性、厚度、厚度比、层比等数据,分析优选了沉积相敏感参数,建立了砂质岩、泥质岩厚度比-层... 为了提高沉积相判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应用岩性统计法定量分析了陕北地区延长组长8段沉积相。以传统的沉积相分析为基础,统计了各类沉积微相的岩性、厚度、厚度比、层比等数据,分析优选了沉积相敏感参数,建立了砂质岩、泥质岩厚度比-层比定量判识图版。通过传统沉积相分析验证,其准确率在70%以上,表明利用岩性统计法定量分析沉积相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定量分析 岩性统计法 厚度比 层比 延长组 陕北地区
下载PDF
威远背斜构造岩盐井勘探过程中测井资料的综合应用
14
作者 朱勇毅 《中国井矿盐》 CAS 2019年第2期23-25,共3页
常规地球物理探测资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井矿盐开采过程中的探井和生产井中的工程和地质解释应用最主要就是对目的层(岩盐层)的解释,包括单井解释和整个矿区构造及岩盐体分布的解释,其次就是围绕盐井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测井资料的解释。
关键词 分层对比 岩性划分 标志层 岩盐
下载PDF
An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mining height and floor lithology on pressure relief of upper protective layers
15
作者 Xu-chao HUANG Dong-ling SUN Kang-wu FENG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3年第1期46-50,共5页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mining height and floor lithology at the upper protective layer face on the pressure relief of protected coal seams, this paper uses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o model the pr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mining height and floor lithology at the upper protective layer face on the pressure relief of protected coal seams, this paper uses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o model the pressure changes at protected coal seam during mining upper protective lay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aller the mining height at the upper protective layer face, the greater the protection on protected coal seam due to the higher level of pressure release; the upper protective layer face with hard rock floor impedes the pressure release at the protected coal seam, which affects the overall effect of the pressure release at protected coal seam using the protective layer min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ng height floor lithology mining upper protective layer pressure relief EFFECT
下载PDF
不同内插方法在利用钻孔数据构建岩性实体模型时的精度对比
16
作者 刘列平 《地矿测绘》 2013年第3期9-11,15,共4页
国内外在三维矿山地质建模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基于少量离散坐标点和基于较多离散坐标点内插生成的地质模型在精度上存在很大差别。同时,不同内插方法所生成的模型在精度上也有不同。为此,重点探讨基于少量钻孔数据及岩性分层信... 国内外在三维矿山地质建模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基于少量离散坐标点和基于较多离散坐标点内插生成的地质模型在精度上存在很大差别。同时,不同内插方法所生成的模型在精度上也有不同。为此,重点探讨基于少量钻孔数据及岩性分层信息获得岩性分层处的坐标,以及对不同内插方法进行精度分析,通过对比得到适合模拟矿山地层曲面的内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矿山 地质模型 钻孔数据 岩性分层 内插
下载PDF
松辽南部构造—岩性油气藏识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4
17
作者 邹才能 李明 +2 位作者 赵文智 赵一民 梁春秀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36,43,共6页
松辽南部大面积、低丰度油气藏目前是我国增储上产重点地区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低幅度、小断裂、薄砂层 ,油藏类型复杂多变 ,以构造岩性复合油藏为主。针对控制圈闭的低、小、薄问题 ,采用有针对性技术 ,即应用真三维地震解释和变速成图... 松辽南部大面积、低丰度油气藏目前是我国增储上产重点地区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低幅度、小断裂、薄砂层 ,油藏类型复杂多变 ,以构造岩性复合油藏为主。针对控制圈闭的低、小、薄问题 ,采用有针对性技术 ,即应用真三维地震解释和变速成图解决低幅度、应用相干体和地层倾角检测解决小断裂、应用地震相控制下的多参数岩性反演解决薄砂层 ,最终经综合评价优选井位。经钻井验证发现一批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 ,取得明显效果 ,表明该项技术实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性油气藏 低幅度 小断裂 薄砂层 识别技术
下载PD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for waterflooded layers of conglomerate reservoir based on well logging data 被引量:22
18
作者 Tan Fengqi Li Hongqi +2 位作者 Xu Changfu Li Qingyuan Peng Shoucha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85-493,共9页
The rapid changing near source, multi-stream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leads to severe heterogeneity, complex litholog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large changes of oil layer resistivity. Qu... The rapid changing near source, multi-stream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leads to severe heterogeneity, complex litholog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large changes of oil layer resistivity.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water-flooded lay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ut difficult focus for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oilfield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problems i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water-flooded layers, the Kexia Group conglomerate reservoir of the Sixth District in the Karamay Oilfield was studied. Eight types of conglomerate reservoir lithology were identified effectively by a data min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data from sealed coring wells, and then a multi-parameter model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water-flooded layers of the main oil-bearing lithology was developed. Water production rate, oil saturation and oil productivity index were selected as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water-flooded layers of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Finally,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identification rules for water-flooded layers of main oil-bearing lithology formed by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water-flooded layer and undisturbed formation resistivity. This method has been used in evaluation of the water-flooded layers of a conglomerate reservoir in the Karamay Oilfield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mproving the interpretation accuracy and compliance rate. It will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avoiding perforation of high water-bearing layers and for adjustment of developmental pr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flooded laye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conglomerate reservoir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decision tre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下载PDF
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地质特征与有害气体防治的探讨 被引量:22
19
作者 郝俊锁 《隧道建设》 2011年第5期550-554,565,共6页
为消除隧道穿越含浅层天然气地层瓦斯给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对新建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所处区域构造位置、地层岩性与浅层天然气构造和储层关系以及天然气储集层的类型、发育特征对隧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详尽的研究,并通过施工揭示天... 为消除隧道穿越含浅层天然气地层瓦斯给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对新建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所处区域构造位置、地层岩性与浅层天然气构造和储层关系以及天然气储集层的类型、发育特征对隧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详尽的研究,并通过施工揭示天然气涌出情况和监测分析其涌出规律等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指出浅层气对梅岭关隧道的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渝铁路 梅岭关隧道 浅层天然气 地层岩性 构造和储层 瓦斯涌出
下载PDF
基于确定性和随机模型的薄储层岩性预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军 熊利平 +1 位作者 赵为永 刘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0-244,共5页
三角洲前缘地区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但大多数情况下砂泥岩波阻抗值重叠,而且薄砂层较多,地震数据反演结果达不到分辨薄层的精度,致使无法准确预测砂体分布规律。从综合利用不同储层建模技术各自优势识别薄砂层的思路出发,针对三角洲... 三角洲前缘地区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但大多数情况下砂泥岩波阻抗值重叠,而且薄砂层较多,地震数据反演结果达不到分辨薄层的精度,致使无法准确预测砂体分布规律。从综合利用不同储层建模技术各自优势识别薄砂层的思路出发,针对三角洲前缘地区的特点提出了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联合的方法,即首先用确定性建模得到声波波阻抗,在此基础上用随机模拟方法得到薄砂层的展布。采用的具体方法为地震与测井联合反演方法及马尔可夫链随机模拟方法,随后按照此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Y地区进行了试验,最终得到更为准确的薄砂体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预测 薄砂层 确定性建模 随机建模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