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在岩相古地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
作者 侯中健 陈洪德 +2 位作者 田景春 覃建雄 彭军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6-382,共7页
岩相古地理图既是记录和说明地质作用过程中构造演化和沉积历史的重要图件 ,又是反映沉积学研究现状的标志之一。早期岩相古地理研究中 ,经典的年代地层单元编图为古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以板块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地层为单元的优势相编... 岩相古地理图既是记录和说明地质作用过程中构造演化和沉积历史的重要图件 ,又是反映沉积学研究现状的标志之一。早期岩相古地理研究中 ,经典的年代地层单元编图为古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以板块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地层为单元的优势相编图是第二代岩相古地理编图的标志 ,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为岩相古地理编图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以川滇黔桂地区泥盆系为例 ,在对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泥盆系海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 ,选择了层序、体系域、层序界面或相关界面为编图单元 ,进行了编制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的尝试。实践表明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能够用更客观的动态变化来反映盆地的充填和演化历史 ,具有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层序地层学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 编图单元 沉积盆地 泥盆纪
下载PDF
油田开发中后期岩相单元的细分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撒利明 王天琦 +2 位作者 师永民 鲁明春 杜文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5-599,共5页
油田开发中后期建立在原小层对比和沉积微相基础上的储层地质模型已不能适应调整挖潜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的要求 ,需要在小层划分的基础上 ,进一步细分到岩相单元。本文以大庆长垣南部葡北油田葡I组油层为例提出岩相单元的概念 ,通过现代... 油田开发中后期建立在原小层对比和沉积微相基础上的储层地质模型已不能适应调整挖潜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的要求 ,需要在小层划分的基础上 ,进一步细分到岩相单元。本文以大庆长垣南部葡北油田葡I组油层为例提出岩相单元的概念 ,通过现代沉积研究论证岩相单元细分的可行性 ,结合密井网测井曲线分析旋回性、隔夹层分布的稳定性及目前经济技术和采油工艺等 ,探讨细分单元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岩相单元 剩余油 沉积微相 储层 测井曲线 采油工艺
下载PDF
砾质辫状河构型及隔夹层分布特征——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道湾组露头为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秦国省 胡文瑞 +4 位作者 宋新民 赵亮 陈玉琨 田雅洁 匡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8-1020,共13页
通过露头剖面追踪实测、岩相分析及精细构型解剖,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砾质辫状河露头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其岩相特征及内部构型,建立了基准面上升过程中砾质辫状河沉积构型模式并对隔夹层展布及其控制的剩余油进... 通过露头剖面追踪实测、岩相分析及精细构型解剖,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孜阿克内沟八道湾组砾质辫状河露头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其岩相特征及内部构型,建立了基准面上升过程中砾质辫状河沉积构型模式并对隔夹层展布及其控制的剩余油进行了分析.露头中识别出8种岩相类型和6类岩相组合,辫状河道及砾质坝为砾质辫状河主要的构型单元.研究结果表明:基准面上升早期砾质辫状河以辫状河道构型单元发育为主,砾质坝构型单元不甚发育,据河道底部形态将辫状河道分为面状侵蚀河道和局部侵蚀河道,单一辫状河道宽度多大于150m,以侧向拼接为主.基准面上升中期辫状河道构型单元和砾质坝构型单元均较发育,侧向呈河坝相间分布的特征,该时期河道以局部侵蚀为主,单一辫状河道多呈垂向叠置样式,单一辫状河道宽度100~150m,砾质坝宽度约50m.基准面上升晚期发育砂质坝,且砾质坝与砂质坝规模较大,总体呈宽坝窄河道的特征,单一辫状河道宽度约50m,砂质坝宽度50~100m,厚度3~5m.砾质辫状河总体为"砾包砂"的沉积特征,其内部隔夹层主要有4类:近水平稳定分布的泛滥平原泥炭隔层,倾斜展布的河道侧积细砂岩夹层,河道底部下凹的钙质夹层及河道顶部废弃河道粉砂岩夹层.侧积夹层及废弃河道规模较小,对剩余油的控制不明显,钙质夹层展布范围较广且分布较稳定,底部剩余油较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砾质辫状河 露头解剖 岩相特征 构型单元 隔夹层 剩余油
原文传递
扇三角洲储层微观剩余油分布模拟试验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太勋 徐怀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26,共7页
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大港油田孔南地区某断块孔店组一段扇三角洲储层不同岩相单元样品进行微观孔隙结构的刻画,制作光刻模型,分别采用恒压注水和变压注水的方式开展微观剩余油分布模拟试验,对试验过程进行录像及图像采集,定性和定量地研... 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大港油田孔南地区某断块孔店组一段扇三角洲储层不同岩相单元样品进行微观孔隙结构的刻画,制作光刻模型,分别采用恒压注水和变压注水的方式开展微观剩余油分布模拟试验,对试验过程进行录像及图像采集,定性和定量地研究微观剩余油的分布,分析不同岩相单元中水驱油过程及微观剩余油分布模式,探讨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储层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形态主要有不连通孔隙中由于阻断现象形成的孤岛状剩余油(占剩余油总量的75%)、小孔喉区由于卡断现象形成的剩余油(占剩余油总量的20%)以及珠状、膜状剩余油(不超过剩余油总量的5%);控制不同岩相单元中驱油效率和剩余油分布的因素主要为孔隙结构、驱油压力、驱替流量及流速,孔隙结构类型是影响恒压条件下驱油效率的根本因素,驱油压力和驱油方式是影响驱油效率的关键因素,提高驱油压力、采用变压不稳定注水方式能够使驱油效率提高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岩相单元 微观剩余油 光刻模型 图像分析
下载PDF
基于水平井信息的辫状河岩相单元与砂体定量研究——以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MPE3区块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黄文松 陈和平 +4 位作者 李胜利 万广峰 徐芳 孟征 刘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9-418,共10页
采用直井信息进行砂体定量研究时,往往由于井间对比的不确定性,导致对砂体规模的认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水平井对储层砂体横向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是常规直井难以达到的。因为水平井可以揭示砂体横向变化,从而为我们在砂体定量表... 采用直井信息进行砂体定量研究时,往往由于井间对比的不确定性,导致对砂体规模的认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水平井对储层砂体横向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是常规直井难以达到的。因为水平井可以揭示砂体横向变化,从而为我们在砂体定量表征、岩相单元划分等定量化地质研究方面提供帮助。针对研究区辫状河储层特点,结合直井岩心、直井与水平井的测井信息,首先确定出4类岩相单元,进行直井与水平井岩相单元划分;然后结合直井与水平井信息,进行砂体定量研究,确定了心滩和辫状河道砂体的形态及发育规模,进而建立了心滩长宽比、心滩与河道宽度比、夹层与心滩宽度比等定量关系;随后以水平井钻遇砂体信息为约束,进行储层地震波阻抗反演;最后结合砂体定量表征与波阻抗反演结果,进行岩相单元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水平井信息可以精细刻画储层内部岩相分布特征,提高储层砂体定量研究与内部非均质性描述的精度;水平井段信息增加了参与地震储层反演的样点数量,从而减小了井间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可以明显提高储层内部地震反演精度和可靠性,并可以提供更为可靠的储层岩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道与心滩 岩相单元 储层岩相模型 砂体定量研究 水平井
下载PDF
东非鲁伍马盆地深水海底扇储集层质量差异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敏 张佳佳 +5 位作者 王瑞峰 徐庆岩 文思颖 曹全斌 余季陶 王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1-501,共11页
以东非鲁伍马盆地X气田下始新统深水海底扇为例,综合岩心、地震及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分析海底扇储集层质量差异原因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沉积组构、岩相差异及成因单元特征是研究区储集层质量差异的主控因素。在胶结作用较弱的情况下,... 以东非鲁伍马盆地X气田下始新统深水海底扇为例,综合岩心、地震及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分析海底扇储集层质量差异原因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沉积组构、岩相差异及成因单元特征是研究区储集层质量差异的主控因素。在胶结作用较弱的情况下,海底扇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受控于岩石分选和泥质含量。5种主要类型岩相的物性差异与沉积组构、胶结强度密切相关,其中块状中粗砂岩相钙质胶结作用弱,物性最好,随着粒度变粗或变细储集层物性均变差。底流改造作用可形成具层理构造的岩相,极大改善微观孔隙结构与储集层物性。不同类型、位置和期次成因单元的岩相组合关系存在差异,控制海底扇储集层质量的差异分布样式,水道轴部或朵叶主体储集层物性优于水道或朵叶边缘,远源砂岩较近源砂岩分选及物性均逐渐变好。多期次砂体叠置情况下,后期比前期砂体砂泥比增加,储集层物性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海底扇 重力流 沉积组构 岩相 成因单元 储集层质量 始新统 东非鲁伍马盆地
下载PDF
油田开发中后期精细岩相单元对比——以克拉玛依油田五2西克下组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苏维强 张廷山 +4 位作者 胡新平 师永民 黄世伟 董同武 姜照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52-757,共6页
岩相单元是比小层更细、更能体现油藏地质特征的单油砂体。通过对岩相单元的细分与对比,可以满足油田开发中后期挖掘剩余油潜力的需要。以克拉玛依油田五2西克下组为例,遵循等时对比的原则,利用电测、岩心资料,以标准井为基础,作连井拉... 岩相单元是比小层更细、更能体现油藏地质特征的单油砂体。通过对岩相单元的细分与对比,可以满足油田开发中后期挖掘剩余油潜力的需要。以克拉玛依油田五2西克下组为例,遵循等时对比的原则,利用电测、岩心资料,以标准井为基础,作连井拉平沉积剖面图,从标志层、沉积旋回、沉积微相、砂体(油层)连通关系等方面进行对比,完成了区块的对比及统层。认为五2西克下组S7层属扇三角洲沉积,主力油层为S47;该层北部砂体厚度大,分布面积较广,连通性好,向南向西则逐渐变薄,面积变小,连通性变差,横向变化大,分布零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中后期 岩相单元 对比 五2西 克下组
下载PDF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储集层构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太勋 徐怀民 +3 位作者 焦翠华 王海更 昌伦杰 牛玉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9-474,共6页
将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应用于小尺度构型单元研究,提出了一套采用长短窗长两次处理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并综合运用处理结果识别不同层次储集层构型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构型研究中地层倾角测井的处理方法与参数要求,确定塔里木盆地HD4油田东河... 将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应用于小尺度构型单元研究,提出了一套采用长短窗长两次处理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并综合运用处理结果识别不同层次储集层构型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构型研究中地层倾角测井的处理方法与参数要求,确定塔里木盆地HD4油田东河砂岩相关对比法地层倾角处理参数为:0.2 m窗长,0.02 m步长,35°探索角。以处理成果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东河砂岩段储集层构型,将东河砂岩滨岸沉积砂体划分为4类四级构型,12类三级构型及24种岩相单元,并详细分析了储集层构型界面及构型单元的地层倾角测井响应特征。岩相单元在倾角处理成果图上表现为单一矢量模式或模式组合,三级构型单元对应于一系列不同矢量模式的组合,构型界面表现为不同矢量模式的分界面。构型研究成果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并为油藏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倾角测井 储集层构型 滨岸沉积 岩相单元
下载PDF
A deep kernel method for lithofacies identification using conventional well logs 被引量:1
9
作者 Shao-Qun Dong Zhao-Hui Zhong +5 位作者 Xue-Hui Cui Lian-Bo Zeng Xu Yang Jian-jun Liu Yan-Ming Sun jing-Ru Hao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411-1428,共18页
How to fit a properly nonlinear classification model from conventional well logs to lithofacies is a key problem for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Kernel methods(e.g.,KFD,SVM,MSVM)are effective attempts to solve this issue... How to fit a properly nonlinear classification model from conventional well logs to lithofacies is a key problem for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Kernel methods(e.g.,KFD,SVM,MSVM)are effective attempts to solve this issue due to abilities of handling nonlinear features by kernel functions.Deep mining of log features indicating lithofacies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for kernel methods.Hence,this work employs deep neural networks to enhance the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method and proposes a deep kernel method(DKM)for lithofacies identification using well logs.DKM includes a feature extractor and a classifier.The feature extractor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KPCA models arranged according to residual network structure.A gradient-free optimiz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automatically optimize parameters and structure in DKM,which can avoid complex tuning of parameters in models.To test the validation of the proposed DKM for lithofacies identification,an open-sourced dataset with seven con-ventional logs(GR,CAL,AC,DEN,CNL,LLD,and LLS)and lithofacies labels from the Daniudi Gas Field in China is used.There are eight lithofacies,namely clastic rocks(pebbly,coarse,medium,and fine sand-stone,siltstone,mudstone),coal,and carbonate rocks.The comparisons between DKM and three commonly used kernel methods(KFD,SVM,MSVM)show that(1)DKM(85.7%)outperforms SVM(77%),KFD(79.5%),and MSVM(82.8%)in accuracy of lithofacies identification;(2)DKM is about twice faster than the multi-kernel method(MSVM)with good accuracy.The blind well test in Well D13 indicate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hree methods DKM improves about 24%in accuracy,35%in precision,41%in recall,and 40%in F1 score,respectively.In general,DKM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omplex lithofacies identification.This work also discussed the optimal structure and classifier for DKM.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m_(1),m_(2),O)is the optimal model structure and linear svM is the optimal classifier.(m_(1),m_(2),O)means there are m KPCAs,and then m2 residual units.A workf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ofacies identification Deepkernel method Well logs Residual unit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Gradient-free optimization
下载PDF
西秦岭直合隆地区三叠系深水水道沉积模式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文奥 赵晓明 +4 位作者 谭程鹏 葛家旺 冯双奇 李晨曦 陆文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1-1075,共15页
西秦岭三叠系地层主要由深水沉积物组成。选取西秦岭直合隆地区出露较好的三组剖面进行研究,按重力流类型及静水条件下所发生的沉积现象,总结出六种岩石相类型,即滑塌岩相(F1)、碎屑流相(F2)、超高密度流相(F3)、高密度浊流相(F4)、低... 西秦岭三叠系地层主要由深水沉积物组成。选取西秦岭直合隆地区出露较好的三组剖面进行研究,按重力流类型及静水条件下所发生的沉积现象,总结出六种岩石相类型,即滑塌岩相(F1)、碎屑流相(F2)、超高密度流相(F3)、高密度浊流相(F4)、低密度浊流相(F5)、深海泥岩相(F6)。通过对三处剖面的横向追踪对比,结合不同沉积环境下表现出特定的岩石相占比及砂体堆叠样式,共识别出限制性水道、弱限制性水道及水道天然堤三类沉积单元。限制性水道中砂体叠置关系复杂,以超高密度流相占主导地位,次为碎屑流相;弱限制性水道中砂体叠置较规整,以超高密度流相占主导地位,次为低密度浊流相;而水道天然堤表现为砂泥互层(总厚度约15 m),主要为低密度浊流相和深海泥岩相。最后建立了研究区内深水水道沉积演化阶段模式图——早期限制性环境下水道较顺直,水道较窄,砂体叠置关系复杂;中期限制性环境相对早期有所减弱,水道弯曲度增大,水道变宽,出现溢岸沉积,砂体叠置关系复杂;晚期为弱限制性环境,弯曲水道两侧发育天然堤,砂体叠置规整。本次研究利用野外露头建立的深水水道沉积演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其相关的重力流演化过程及发育期次,对全球其他类似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识别标志 岩石相类型 沉积单元 沉积模式
下载PDF
Quality variation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deepwater submarine-fan reservoirs,Rovuma Basin,East Africa 被引量:1
11
作者 WANG Min ZHANG Jiajia +5 位作者 WANG Ruifeng XU Qingyan WEN Siying CAO Quanbin YU Jitao WANG L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3期560-571,共12页
The mechanisms causing quality variations and key control factors of submarine-fan reservoirs in the gas field X of the Rovuma Basin,East Africa are analyzed based on core and well-log data in this paper.Depositional ... The mechanisms causing quality variations and key control factors of submarine-fan reservoirs in the gas field X of the Rovuma Basin,East Africa are analyzed based on core and well-log data in this paper.Depositional fabric,lithofacies differ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netic units are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of reservoir quality variations.In the case of weak cementation,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submarine-fan reservoirs are controlled by grain sorting and clay content,respectively.Reservoir quality variations for 5 main lithofacies are related to variable depositional fabrics and calcite cementation.Among them,massive medium-coarse sandstones with weak cementation have the highest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and coarser or finer sandstones have poorer reservoir quality.The existence of bottom current can develop laminated sandstones,improving the pore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greatly.Lithofacies vary among different types,locations and stages of genetic units,and they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ubmarine-fan reservoir quality: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hannel shaft or lobe main body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hannel or lobe edge.The sandstone sorting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gradually improved from near-source to far-source.When multi-stage sand bodies are superimposed,the sand-mud ratio in the later stag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arlier stage,mak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get better in the later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WATER submarine fan gravity flow depositional fabric lithofacies genetic unit reservoir quality EOCENE Rovuma Basin East Africa
下载PDF
基于岩性相-流动单元的低孔低渗储层产能精细预测——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N构造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维平 杨玉卿 +1 位作者 刘建新 刘志杰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9-306,共8页
针对海域中深层低孔低渗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较差、孔渗关系复杂、常规孔渗模型计算的渗透率难以满足产能精细预测要求的难题,应用高分辨率电成像测井资料,在岩性和沉积层理构造识别的基础上,结合成岩作用,将储层划分为若干个... 针对海域中深层低孔低渗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较差、孔渗关系复杂、常规孔渗模型计算的渗透率难以满足产能精细预测要求的难题,应用高分辨率电成像测井资料,在岩性和沉积层理构造识别的基础上,结合成岩作用,将储层划分为若干个微尺度的岩性相单元,有效刻画出储层纵向上的非均质性特征和岩性相单元内相对均一的良好孔渗关系。在岩性相单元框架约束下,利用储层品质因子和岩性相(相当于流动单元)指数将储层划分为6类流动单元。应用测井解释物性结果和岩心相渗分析资料,获取各类储层静态渗透率,精度提高了44%。在此基础上,建立静态渗透率和动态渗透率转换模型,将动态渗透率应用到渗流力学稳态流产能预测方法中。对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N构造古近系花港组储层进行产能精细预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与DST测试结果相比符合率达到85.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低渗储层 岩性相 流动单元 静态渗透率 动态渗透率 产能精细预测 西湖凹陷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在查干凹陷乌力吉构造带的应用
13
作者 周杰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6期151-151,150,共2页
查干凹陷乌力吉构造带具有近物源、多物源的特点,储层横向变化快;岩心、测井、地震研究尺度差异巨大。针对以上难点,按照地震沉积学研究思路,建立最小等时地层研究单元作为地震相、测井相、岩芯相融合研究时统一的单元。通过岩相物理研... 查干凹陷乌力吉构造带具有近物源、多物源的特点,储层横向变化快;岩心、测井、地震研究尺度差异巨大。针对以上难点,按照地震沉积学研究思路,建立最小等时地层研究单元作为地震相、测井相、岩芯相融合研究时统一的单元。通过岩相物理研究明确最小等时地层单元内的优势沉积相和地震属性之间的关系,优化储层敏感属性,开展了地震沉积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 岩相物理 敏感属性 等时单元
下载PDF
基于景观单元稳定性的晋中盆地北部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帮策 方维萱 +2 位作者 张建国 贾润幸 肖文进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5-182,共18页
晋中盆地北部是山西省太原—晋中城市群扩建重点地区,研究该区域景观单元稳定性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对于当地城市群及景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从活动断裂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角度对局部场地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关于整体性的景观单... 晋中盆地北部是山西省太原—晋中城市群扩建重点地区,研究该区域景观单元稳定性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对于当地城市群及景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从活动断裂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角度对局部场地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关于整体性的景观单元稳定性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评价仍较缺乏。本文通过构造岩相学五维一体综合方法,对晋中盆地北部进行了景观单元划分和景观年代物质学研究,从景观异质性及景观演化角度分析了景观单元的稳定性,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岩相学视角下的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晋中盆地北部侵蚀性中低山基岩景观区景观单元稳定性相对较高,盆山过渡带景观区及河流湿地水域区景观单元稳定性相对较低。(2)区域地壳相对稳定区面积占比为45%,主要分布在汾河冲积平原区和南东部的侵蚀性中低山基岩景观区,相对不稳定区面积占比为33%,主要分布在盆山过渡带景观区和山前倾斜洪积平原区。(3)区域地壳稳定性决定了景观单元稳定性,景观单元稳定性是区域地壳稳定性的表现之一。本研究可为晋中盆地北部工程场址选择、景观格局优化及区域减灾防灾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壳稳定性 构造岩相学 五维一体 景观单元稳定性 晋中盆地北部
下载PDF
西藏西南部三叠系穷果群的地层学与岩相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祥辉 魏玉帅 +2 位作者 陈曦 王成善 李亚林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31,共15页
在区域地质调查、实测地层剖面和区域对比基础上,对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的穷果群进行了研究,认为穷果群仅分布于萨嘎以西的仲巴微地体,萨嘎以东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过去识别的穷果群实为构造混杂岩(三叠系—古近系)修康岩群... 在区域地质调查、实测地层剖面和区域对比基础上,对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的穷果群进行了研究,认为穷果群仅分布于萨嘎以西的仲巴微地体,萨嘎以东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过去识别的穷果群实为构造混杂岩(三叠系—古近系)修康岩群的大型外来岩块;与下伏二叠系曲嘎群呈(侵蚀)假整合接触,上未见顶,与修康岩群之间可能不存在直接的整合/不整合接触关系;时代为三叠纪Induan期—Carnian期。依据岩相、层位差异,穷果群由下向上可划分为屯具场组、屯具日组和尼多曲组3个地层单元。屯具场组以石英砂岩为特征,向上夹含岩屑砂岩、粉砂岩和板岩或互层,厚30~550m,顶与屯具日组整合接触,时代暂置于早三叠世早期的Induan期,大多分布于霍尔巴—仲巴地区,其下部沉积环境为(可含障壁)滨岸,向上演变为为浅表海;屯具日组以晶粒灰岩为特征夹板岩/页岩、粉砂岩,或与之互层,产较为丰富的菊石、双壳类、牙形石等化石,厚200~800m,上未见顶或与尼多曲组整合接触,广泛分布于仲巴微地体,依据Claraia和Eumorphotis双壳动物群、Flemingites和Meekoceras菊石动物群、Neospathodus牙形石动物群,其时代可归属于早三叠世晚期的Olenekian期—中三叠世,沉积于较深陆表海环境;尼多曲组以黑色、深灰色碳质板岩为特征,厚300~500m,与下伏地层整合或假整合或断层接触,上未见顶,分布于仲巴地区,牙形石Metapolygnathus cf.polygnathiformis指示其时代为晚三叠世早期的Carnian期,沉积于深表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岩相 尼多曲组 屯具日组 屯具场组 穷果群 修康岩群 岩相 三叠系 仲巴微地体 西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